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86.00 KB
- 文档页数:16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引言近年来,软件行业发展迅速,软件质量成为软件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次白盒测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的测试对象是一款音乐播放器软件,我们将以白盒测试为手段,对音乐播放器软件进行测试,为构建一个健壮性好,功能稳定的音乐播放器软件做出我们的贡献。
实验过程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基础性工作,是成功进行软件测试的重要基础。
我们首先分析音乐播放器软件的需求,划分出测试的模块和对应的测试用例。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同时制定了测试计划和测试执行。
2.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将测试模块分成了多个部分,比如软件启动,音乐播放,音乐分类等等。
设计测试用例时,我们着重考虑了边界值测试用例,异常测试用例,特殊情况测试用例等,以提高测试的覆盖率。
3.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我们严格按照测试计划与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针对测试结果,我们每天在会上讨论,分析测试结果,确认产生的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还记录了测试用例执行过程、测试结果及其缺陷,以备后续参考。
4.缺陷整理与跟踪在检测和记录所有缺陷及其描述、报告和跟踪过程中,我们将测试结果分为三类:一类是重要的缺陷,需要开发人员立即修复;二类是次要的缺陷,将在下一周期处理;三类是需要处理的小错误,可以在后续的版本中修复。
实验结果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了多个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记录和反馈。
其中主要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平台正常工作过程中,应及时清理平台缓存,否则可能导致存储空间的不足,影响音乐播放体验。
2.在进行音频播放时,带缓存的音乐样本(即缓存层的音乐)的播放时,有时会造成截断现象。
3.当用户对相同音频文件进行不同时间的快进、快退操作时,应能保证允许的时间是在音频文件长度范围内的。
结论本次白盒测试实验中,我们收集并汇总了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
我们还为软件企业的软件质量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以帮助企业提高其软件产品的健壮程度和可靠性。
白度测试实验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介绍白盒测试实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白盒测试方法,对待测试的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潜在的错误和漏洞,提高软件的质量。
3. 实验设计3.1 测试对象本次实验的测试对象是一个开源的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系统包含用户注册登录、商品浏览和购买等功能。
3.2 测试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测试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浏览器:Google Chrome-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Git、Postman3.3 测试用例设计本次实验设计了以下测试用例:1. 用户注册:测试用户注册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用户名密码长度限制、用户名唯一性等。
2. 用户登录:测试用户登录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状态维持等。
3. 商品浏览:测试用户能否正常浏览商品列表,包括商品信息的展示和跳转等。
4. 商品购买:测试用户能否成功购买商品,包括商品添加购物车、结算等。
3.4 测试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白盒测试方法,以代码的结构和逻辑为基础,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
4. 实验步骤4.1 系统分析首先对待测试的软件系统进行分析,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架构,确定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4.2 测试用例编写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测试用例,以涵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确保全面覆盖。
4.3 环境配置配置测试环境,包括安装必要的软件和工具,并设置好运行和调试环境。
4.4 测试用例执行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一一执行,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输入数据、输出结果、日志等。
4.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修复建议和改进意见。
5.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测试,发现了系统的若干问题:1. 注册功能存在用户名唯一性验证缺陷,允许重复注册相同用户名。
2. 登录功能在密码错误时没有提示信息,用户无法正确得知错误原因。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白盒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给定程序的分析和测试,掌握代码覆盖的评估标准,提高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力,发现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和潜在缺陷,从而保障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环境名称,测试工具为具体测试工具名称。
三、实验内容1、被测试程序的功能描述被测试程序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程序,用于实现两个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整数,并根据用户选择的运算类型进行相应的计算,最后输出计算结果。
2、程序代码分析以下是被测试程序的部分关键代码:```pythondef add_numbers(num1, num2):return num1 + num2def subtract_numbers(num1, num2):return num1 num2def multiply_numbers(num1, num2):return num1 num2def divide_numbers(num1, num2):if num2!= 0:return num1 / num2else:return "除数不能为 0"```3、测试用例设计为了全面测试程序的功能,设计了以下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数据(num1, num2, 运算类型)|预期输出|||||| 1 |(5, 3, 'add')| 8 || 2 |(5, 3,'subtract')| 2 || 3 |(5, 3,'multiply')| 15 || 4 |(6, 2, 'divide')| 3 || 5 |(5, 0, 'divide')|除数不能为 0 |4、代码覆盖分析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使用测试工具对代码的覆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语句覆盖达到了 100%,但分支覆盖只达到了 80%。
白盒测试报告白盒测试报告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测试日期:[测试日期]测试负责人:[测试负责人]1. 引言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通过检查和评估系统内部的结构和代码,以验证其逻辑正确性、执行路径覆盖度和代码质量。
本报告旨在汇总白盒测试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以便团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测试范围指明本次测试所涵盖的模块及其功能。
例如:- 模块A:功能1、功能2、功能3- 模块B:功能4、功能5......3. 测试环境指明测试所使用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
例如:-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开发工具:Eclipse 3.0- 编程语言:Java 84. 测试目标定义本次白盒测试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例如:- 确保系统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提高测试覆盖率,达到特定的代码覆盖目标(如语句覆盖、判定覆盖)- 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逻辑错误和代码缺陷5. 测试方法说明本次测试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和技术。
例如:- 代码检查:对源代码进行手动检查,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逻辑错误- 单元测试:通过编写和执行单元测试用例,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和性能- 集成测试:针对模块间的接口和交互进行测试,确保模块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正确性6. 测试结果总结测试的结果,包括测试通过的用例数量、失败的用例数量和未执行的用例数量。
例如:- 测试用例总数:100- 通过的用例数量:95- 失败的用例数量:2- 未执行的用例数量:37. 问题和建议列出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例如:- 问题1:模块A的功能3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异常,需要修复- 问题2:模块B的功能5在高负载情况下响应时间较长,需要优化8. 测试总结对本次白盒测试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例如:- 本次测试覆盖了80%的代码,并成功发现和修复了部分问题- 部分模块的代码质量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9. 测试建议提出针对下一步白盒测试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例如:- 加强对代码质量的检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更多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漏洞10. 附件添附本次白盒测试的详细测试用例和测试日志。
7.使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为下面的程序设计测试用例:·程序要求: 10个铅球中有一个假球(比其他铅球的重量要轻), 用天平三次称出假球。
·程序设计思路:第一次使用天平分别称5个球, 判断轻的一边有假球;拿出轻的5个球, 拿出其中4个称, 两边分别放2个球;如果两边同重, 则剩下的球为假球;若两边不同重, 拿出轻的两个球称第三次, 轻的为假球。
【源程序】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Text;using NUnit.Framework;namespace Test3_7{[TestFixture]public class TestGetMinValue{[Test]public void AddTwoNumbers(){Random r = new Random();int n;int[] a=new int[10];n = r.Next(0, 9);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if (i == n)a[i] = 5;elsea[i] = 10;}GetMin gm = new GetMin();Assert.AreEqual(n,gm.getMinvalue(a));}}public class GetMin{public int getMinvalue(int[] m){double m1 = 0, m2 = 0, m3 = 0, m4 = 0; for (int i = 0; i < 5; i++){m1 = m1 + m[i];}for (int i = 5; i < 10; i++){m2 = m2 + m[i];}if (m1 < m2){m3 = m[1] + m[0];m4 = m[3] + m[4];if (m3 > m4){if (m[3] > m[4])return 4;elsereturn 3;}else if (m3 < m4){if (m[0] > m[1])return 1;elsereturn 0;}elsereturn 2;}else{m3 = m[5] + m[6];m4 = m[8] + m[9];if (m3 < m4){if (m[5] > m[6])return 6;elsereturn 5;}else if (m3 > m4){if (m[8] > m[9])return 9;elsereturn 8;}elsereturn 7;}}}class Program{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运行截图】。
实验一:白盒软件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程序白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行程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熟练掌握如何运用基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初步熟悉如何利用程序插装技术进行逻辑覆盖率分析。
二、实验内容背景:被测测试程序功能:计算被输入日期是星期几;程序定义:已知公元1年1月1日是星期一,只要输入年月日,能自动回复当天是星期几;测试环境:Windows vista、Dev C++;说明:本次测试采用插桩测试法,由于程序简单,手动输入测试用例。
程序说明:A程序思路:计算输入日期与公元1年1月1日所相差的天数,具体如下:总天数=公元1年到输入日期上一年年底天数+输入年份的1月到上月月底天数+输入日期的天数B闰年满足条件(year%4==0)&&(year%100!=0)||(year%400==0)(1)分析各种输入情况,结合程序输出结果,并给出详细测试用例;(2)根据(1)所划分的等价类,进行边界值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3)决策表测试法;①列出输入变量month、 day、 year的有效等价类;(条件桩)②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操作;(动作桩)③画出决策表(简化);④根据决策表,给出详细测试用例。
代码:(被测部分为while循环内部语句)#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x=1,year, month, day;while(x){1.int i, num=0,total, total1, total2;2。
cout〈<”请输入年份: ”;3。
cin>>year;4。
cout〈<"请输入月份: ";5。
cin〉〉month;6.cout<〈”请输入日期:”;7。
cin〉〉day;//求得输入年份之前一年末的总天数8。
白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白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白盒测试作为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对于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白盒测试技术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白盒测试技术,对一个简单的软件模块进行测试,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并评估测试的覆盖率。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模块是一个简单的登录功能,开发语言为Java。
实验环境包括Java开发工具包(JDK)、集成开发环境(IDE)和测试框架JUnit。
三、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对登录功能进行功能性测试。
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系统能够成功登录,并显示欢迎页面。
然后,我们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系统能够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2. 接下来,我们使用白盒测试技术进行代码覆盖率测试。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覆盖代码中的不同分支和路径,以确保代码的各种情况都能被正确测试到。
同时,我们还使用代码覆盖率工具,如JaCoCo,来评估测试的覆盖率。
3. 在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我们使用JUnit框架来执行测试。
JUnit是一个常用的Java单元测试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断言方法和测试运行器,方便我们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
4. 运行测试后,我们可以得到测试结果和覆盖率报告。
通过分析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代码分支被覆盖,哪些分支未被覆盖,从而可以进一步完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的覆盖率。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登录功能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时能够成功登录,并显示欢迎页面。
而在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时,系统能够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确保了功能的正确性。
在代码覆盖率测试方面,我们使用JaCoCo工具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我们的测试用例覆盖了代码中的90%分支和路径,达到了较高的覆盖率。
然而,仍有一小部分分支未被覆盖到,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测试用例。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白盒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白盒测试用例实验报告《白盒测试用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白盒测试用例的实验报告,了解白盒测试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白盒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过程。
二、实验环境1. 软件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2. 硬件环境:个人电脑三、实验内容1. 理解白盒测试的原理和方法2. 编写白盒测试用例3. 执行白盒测试用例4. 分析测试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四、实验步骤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白盒测试的原理和方法2. 选择一个简单的软件模块,编写白盒测试用例3. 在Eclipse中创建测试类,并将编写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类中4. 执行测试用例,观察测试结果5. 分析测试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五、实验结果1. 经过测试,所有编写的白盒测试用例均能正确执行,并且符合预期结果2.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一些潜在的代码逻辑错误,并及时进行了修复3. 实验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测试用例的编写过程、执行结果和分析结论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白盒测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白盒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方法。
同时,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也发现了一些代码逻辑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这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软件测试能力,也增强了我对软件质量控制的认识。
七、实验感想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白盒测试对软件质量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白盒测试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测试能力,为软件质量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1.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王晓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李彦,人民邮电出版社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白盒测试用例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对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以验证代码的逻辑正确性、路径覆盖率和条件覆盖率等指标,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实验环境。
1. 软件系统,本次实验选择了XXX软件系统作为测试对象,该系统包含了多个模块和功能,是一个typical的软件系统。
2. 测试工具,我们使用了XXX测试工具来进行白盒测试,该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对代码进行覆盖率分析、路径跟踪和条件测试等。
3. 测试人员,实验由XXX团队的测试人员进行,每位成员都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测试经验。
三、实验步骤。
1. 确定测试目标,我们首先对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确定了需要测试的模块和功能,以及测试的重点和难点。
2. 设计测试用例,针对每个测试目标,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用例,覆盖了各种可能的输入、路径和条件组合。
3. 执行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白盒测试,记录了测试过程中的日志和结果。
4. 分析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工具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统计了代码的覆盖率、路径覆盖情况和条件覆盖情况,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漏洞。
5. 修复和再测试,根据分析结果,开发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复,然后再次进行了白盒测试,确保问题得到了解决。
四、实验结果。
经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白盒测试,覆盖了大部分的代码路径和条件分支,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最终,软件系统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白盒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白盒测试需要结合黑盒测试和其他测试手段来进行,以全面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白盒测试技术,为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贡献更多的价值。
六、参考文献。
[1] XXX.《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 XXX.《白盒测试技术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3] XXX.《软件测试工程师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以上就是本次白盒测试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序号:03 实验项目名称:使用基本路径覆盖法测试自动售货机程序修改代码后:五、分析与讨论这次试验基于上次的试验,围绕白盒测试的基本路径覆盖法测试进行测试。
重点在于对测试用例的设计,试验中借助了程序流程控制图来设计用例。
附件:修改后的实现代码:package test3;public class SaleMachine {private int countOfBeer, countOfOrangeJuice, countOfFiveCents, countOfOneDollar;private String[] typeOfGoods = {"Beer", "OrangeJuice"};private String resultOfDeal;public SaleMachine(){initial();}public void initial(){countOfBeer = 6;countOfOrangeJuice = 6;countOfFiveCents = 6;countOfOneDollar = 6;}public SaleMachine(int fiveCents, int oneDollar, int numOfBeer, int numOfOrange)//便于测试的初始化函数{countOfFiveCents = fiveCents;countOfOneDollar = oneDollar;countOfBeer = numOfBeer;countOfOrangeJuice = numOfOrange;}public String currentState(){String state = "Current State\n" +"Beer: " + countOfBeer + "\n" +"Orange Juice: " + countOfOrangeJuice + "\n" +"5 Cents: " + countOfFiveCents + "\n" +"1 Dollar: " + countOfOneDollar;return state;}public String operation(String type, String money)//type是用户选择的产品,money是用户投币种类{if(money.equalsIgnoreCase("5C")) //如果用户投入5角钱{if(type.equals(typeOfGoods[0])) //如果用户选择啤酒{if(countOfBeer>0) //如果还有啤酒{countOfBeer--;countOfFiveCents++;resultOfDeal = "Input Information \n" +"Type: Beer; Money: 5 Cents; Change: 0\n\n" + currentState();return resultOfDeal;}else{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Beer Shortage";return resultOfDeal;}}else if (type.equals(typeOfGoods[1])) //用户选择橙汁{if(countOfOrangeJuice > 0){countOfOrangeJuice--;countOfFiveCents++;resultOfDeal = "Input Information \n" +"Type: OrangeJuice; Money: 5 Cents; Change: 0\n\n" + currentState();return resultOfDeal;}else{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OrangeJuice Shortage";return resultOfDeal;}}else{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Type Error";return resultOfDeal;}}else if(money.equalsIgnoreCase("1D")) //如果用户投入一元钱{if(countOfFiveCents > 0) //如果用户有零钱{if(type.equals(typeOfGoods[0])&&countOfBeer>0)//如果用户选择啤酒而且还有啤酒{countOfBeer--;countOfFiveCents--;countOfOneDollar++;resultOfDeal = "Input Information \n" +"Type: Beer; Money: 1 Dollar; Change: 5 Cents\n\n" + currentState();return resultOfDeal;}else if (type.equals(typeOfGoods[1])&&countOfOrangeJuice>0)//如果用户选择橙汁而且还有橙汁{countOfOrangeJuice --;countOfFiveCents --;countOfOneDollar ++;resultOfDeal = "Input Information \n" +"Type: OrangeJuice; Money: 1 Dollar; Change: 5 Cents\n\n" + currentState();return resultOfDeal;}else{if(type.equals(typeOfGoods[0])&&countOfBeer<=0){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Beer Shortage";return resultOfDeal;}elseif(type.equals(typeOfGoods[1])&&countOfOrangeJuice<=0){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OrangeJuice Shortage";return resultOfDeal;}else{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Type Error";return resultOfDeal;}}}else{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Change Shortage";return resultOfDeal;}}resultOfDeal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Money Error";return resultOfDeal;}}测试用例代码:package test3;import junit.framework.TestCase;public class TestSaleMachine extends TestCase {public void testOperation1() //路径1:用户投币5角,选择啤酒,售货机有啤酒。
{SaleMachine saleMachine1 = new SaleMachine();String expectedResult = "Input Information \n" +"Type: Beer; Money: 5 Cents; Change: 0\n\n" +"Current State\n" +"Beer: 5\n" +"Orange Juice: 6\n" +"5 Cents: 7\n" +"1 Dollar: 6";assertEquals(expectedResult, saleMachine1.operation("Beer", "5C"));}public void testOperation3()//路径2:用户投币5角,选择啤酒,售货机没有啤酒剩余。
{SaleMachine saleMachine2 = new SaleMachine(6,6,0,6);String expectedResult = "Failure Information \n" + "Beer Shortage";assertEquals(expectedResult,saleMachine2.operation("Beer", "5C"));}public void testOperation2() //路径3:用户投币5角,选择橙汁,售货机有橙汁。
{SaleMachine saleMachine3 = new SaleMachine();String expectedResult = "Input Information \n" +"Type: OrangeJuice; Money: 5 Cents; Change: 0\n\n" +"Current State\n" +"Beer: 6\n" +"Orange Juice: 5\n" +"5 Cents: 7\n" +"1 Dollar: 6";assertEquals(expectedResult, saleMachine3.operation("OrangeJuice", "5C"));}public void testOperation4()//路径4:用户投币5角,选择橙汁,售货机没有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