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实验报告.doc
- 格式:doc
- 大小:523.00 KB
- 文档页数:25
设计性实验黑盒子实验报告一、实验任务盒里的元件可能是:干电池、定值电阻、电容器、半导体二极管。
盒外可见的两接线端之间也可能为断路或短路的情况。
各元件连接在接线端(或插座)上,两个接线端(或插座)之间装接一个元件,元件之间不连成并联回路。
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和检测步骤,判定盒内元件。
1.学习依据不同类型电学元件的特性对元件进行判别;2.进一步熟悉数字万用表等电学仪表的使用;3.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自行设计方案,检测黑盒子内元器件类型和位置,再进一步确定元件的物理量数值。
二、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合理而又简捷的程序,对给出的黑盒子进行测试,判定盒中元件类型,并写出测试记录和作出判定的依据,对于电池,要判定其正负极,并测出其电动势,对于二极管,要判定其正负极,并测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如果判断元件为电容和电阻,要求测出其数值。
(实验过程不得自行打开盒子)1、根据实验任务,查阅有关资料。
2、自拟实验步骤和直接测量数据的记录表格。
3、选择实验仪器(型号或规格)。
4、对实验方案作可行性报告分析。
5、根据设计实验方案,将测量的数据填入表中,正确写出实验测量结果。
6、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
三、实验仪器5JK 型暗盒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数字式万用表、电阻箱、开关、导线 四、实验内容1.判断有无干电池:可用电压表测两接线柱间电压,若有一定电图11 211 3 45 6 7 89 10 11 1213 14 15 16压,可确定为干电池,如当电压表接通时指针稍有摆动而又回到零位,则是电池与电容串联。
2判断有无二极管:设计电路如图,将电源与直流电流表串联,并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将导线连接两端钮,观察电流表读数,再交换连接两端钮,观察电流表读数,若两次读数,一次几乎为0,一次有一定的读数,可确定为二极管,并根据读数可确定二极管正负。
3.判断有无电容:当黑盒子两端钮间有电容C存在时,可用直流电源串联直流电压表或直流电流表接到两端钮。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1. 引言
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它不需要了解被测试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只通过输入和输出来评估系统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本实验通过对一个示例系统进行黑盒测试,以评估其功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实验目标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对示例系统进行黑盒测试,发现其中存在的功能缺陷和安全漏洞,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实验目标包括:
- 确定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进行黑盒测试;
- 根据功能规格说明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 执行黑盒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 分析测试结果,发现潜在的功能缺陷和安全漏洞;
-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3. 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使用的环境如下:
- 操作系统:Windows 10
- 开发工具:Eclipse
- 测试工具:JUnit
4. 测试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对示例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
下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
1) 用户注册功能:允许用户进行账号注册,提供用户名、密码
和邮箱等信息,注册成功后可以登录系统。
2) 用户登录功能:已注册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
码登录系统。
3) 查看个人信息功能:登录后,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邮箱等。
黑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最终5篇)第一篇:黑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黑盒测试技术—三角形问题实验报告一、问题描述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程序判断这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三角形,则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并输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如果不构成三角形输出不能构成三角形。
要求:(1)输入三个整数a、b、c,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a≤200;1≤b≤200;1≤c≤200。
(2)容错处理:输入空值的提示;输入的值满足类型的提示;(3)不限制开发环境,不限制开发语言;(4)尽可能不对自己的程序进行测试设计。
(5)请分别采用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分析法、决策表分析法、基于场景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6)正文格式(除源代码用小五号单倍行距),其他行距固定值 20,字号小四。
二、程序主要源代码(标注:测试的源代码是哪位同学(学号姓名)编写的。
)三、程序界面(截图)四、设计测试用例1.用边界值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分析各变量取值三角形三条边的取值范围都是1-200,所以边长A 的边界点为 1 和 200,边长 B的边界点为 1 和 200,边长 C 的边界点为 1 和 200。
((2)测试用例数输入条件边界值测试数据 A 1,200 0,1,2,199,200,201 B 1,200 0,1,2,199,200,201 C 1,200 0,1,2,199,200,201设计测试用例(给出所有测试用例)三角形问题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数据预期输出测试结果 a b c 1 0 100 100 边长 A 不合法边长 A 不合法1 100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3 2 100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4 199 100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5 200 100 100 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6 201 100 100 边长 A 不合法边长 A 不合法100 0 100 边长 B 不合法边长 B 不合法100 1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9 100 2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0 100 199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1 100 200 100 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12 100 201 100 边长 B 不合法边长 B 不合法100 100 0 边长 C 不合法边长 C 不合法100 100 1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5 100 100 2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6 100 100 199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7 100 100 200 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181****0201边长 C 不合法边长 C 不合法2.用等价类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1)首先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隐含的输入要求,输入条件如下:条件:1<=边长 A<=200,1<=边长 B<=200,1<=边长 C<=200 隐含条件:A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是否是三角形1.1<=A<=2002.1<=B<=2003.1<=C<=2004.A200 8.B<1 || B>200 9.C<1 ||C>200 10.A>=B+C 11.B>=A+C 12.C>=A+B 等腰三角形13.A=B&&B!=C 14.A=C&&C!=B 15.B=C&&C!=A 16.A!=B&&A!=C&&B!=C 等边三角形17.A=B=C 18.A!=B 19.A!=C 20.B!=C(3)设计测试用例,覆盖上表中的等价类,如表1-3 表所示。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计算日期是星期几已知公元1年1月1日是星期一。
请编写一个程序,只要输入年月日,就能自动回答当天是星期几。
要求:为测试该程序的方便,请将计算星期的算法尽量放入一个函数中,输入和输出检查可用其它函数来处理。
为简单起见,不考虑公元前的日期。
提示:(a)解答思路:计算输入日期与公元1年1月1日所相差的天数,具体如下:总天数=公元1年到输入日期上一年年底天数+输入年份的1月到上月月底天数+输入日期的天数(b)闰年满足条件(year%4==0)&&(year%100!=0)||(year%400==0)(1)分析各种输入情况,结合程序输出结果,进行等价类划分,并给出详细测试用例(2)根据(1)所划分的等价类,进行边界值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3)决策表测试法①列出输入变量month、day、year的有效等价类;(条件桩)②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操作;(动作桩)③画出决策表(简化)④根据决策表,给出详细测试用例二、实验要求(1)根据题目要求编写测试用例(2)撰写实验报告(3)有关的实现程序请附到实验报告中(4)实验报告命名规则:学号后两位+姓名_黑盒实验三、实验报告(1)程序代码#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int year, month, day;cout<<"请输入年份:"<<endl;cin>>year;cout<<"请输入月份:"<<endl;cin>>month;cout<<"请输入日期:"<<endl;cin>>day;int i, num=0,total, total1, total2;for(i=1; i<year; i++){if((i%4==0)&&(i%100!=0)||(i%400==0))num++;}total1 = 365*(year-num-1) + 366*num;if((year%4==0)&&(year%100!=0)||(year%400==0)) {switch(month){case 1:total2 = 0;break;case 2:total2 = 31;break;case 3:total2 = 60;break;case 4:total2 = 91;break;case 5:total2 = 121;break;case 6:total2 = 152;break;case 7:total2 = 182;break;case 8:total2 = 213;break;case 9:total2 = 244;break;case 10:total2 = 274;break;case 11:total2 = 305;break;case 12:total2 = 335;break;}}else{switch(month){case 1:total2 = 0;break;case 2:total2 = 31;break;case 3:total2 = 59;break;case 4:total2 = 90;break;case 5:total2 = 120;break;case 6:total2 = 151;break;case 7:total2 = 181;break;case 8:total2 = 212;break;case 9:total2 = 243;break;case 10:total2 = 273;break;case 11:total2 = 304;break;case 12:total2 = 334;break;}}total = total1 + total2 + day;int week;week = total % 7;switch(week){case 0:cout<<"今天是星期天"<<endl;break;case 1:cout<<"今天是星期一"<<endl;break;case 2:cout<<"今天是星期二"<<endl;break;case 3:cout<<"今天是星期三"<<endl;break;case 4:cout<<"今天是星期四"<<endl;break;case 5:cout<<"今天是星期五"<<endl;break;case 6;cout<<"今天是星期六"<<endl;break;}}测试用例原因:C1:year为闰年C2:month为1、3、5、7、8、10、12 C3:month为4、6、9、11C4:month为2C5:1<=day<=27C6:day=28C7:day=29C8:day=30C9:day=31结果:E1:输出今天是星期几。
软件工程黑盒测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对软件工程中的黑盒测试进行实践,通过对已知需求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检验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并发现潜在的缺陷。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XXX软件工程公司开发的测试工具,测试对象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应用程序。
测试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
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对计算器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
2.测试用例设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测试用例,包括正常输入、异常输入和边界条件等。
3.测试执行:使用测试工具对计算器应用程序进行黑盒测试,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逐一执行,并记录测试结果。
4.缺陷分析: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包括未通过的测试用例和异常情况。
5.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结果经过测试,计算器应用程序在正常输入条件下功能正常,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
但在异常输入和边界条件下存在一些问题,如除数为零时未作出相应提示。
测试报告中详细列出了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
不足之处1.部分测试用例设计不够全面,存在遗漏的情况。
2.对于一些复杂的边界条件,测试覆盖率不够。
3.缺乏对性能和安全性的测试,仅仅着重在功能方面进行测试。
改进建议1.加强对边界条件的测试,提高测试覆盖率。
2.增加对性能和安全性的测试,对于复杂的功能和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3.定期进行测试用例的回归测试,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黑盒测试实验,我对软件工程中的测试方法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的基本技巧。
实践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测试能力。
以上为本次软件工程黑盒测试实验的报告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概述:软件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不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而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款音乐播放软件进行黑盒测试,评估其功能和性能。
实验设计:1. 功能测试:a. 用户登录:测试用户登录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
b. 播放音乐:测试音乐播放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播放、暂停、停止等操作。
c. 搜索音乐:测试搜索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根据歌曲名、歌手名等进行搜索。
d. 创建播放列表:测试创建播放列表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添加、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e. 分享音乐:测试分享音乐功能是否正常,包括通过社交媒体、邮件等方式分享。
2. 性能测试:a. 响应时间:测试软件的响应时间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打开软件、搜索音乐等操作的响应时间。
b. 内存占用:测试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内存占用情况,评估其对系统资源的消耗。
c. 并发性能:测试软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不出现卡顿、崩溃等问题。
实验过程:1. 功能测试:a. 用户登录: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测试,验证登录功能是否正常。
b. 播放音乐: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测试,验证播放、暂停、停止等操作是否正常。
c. 搜索音乐:输入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验证搜索功能是否能够正确返回结果。
d. 创建播放列表:创建、添加、删除、重命名播放列表进行测试,验证功能是否正常。
e. 分享音乐:选择不同的分享方式进行测试,验证分享功能是否正常。
2. 性能测试:a. 响应时间:记录软件在不同操作下的响应时间,评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b. 内存占用:使用系统监测工具记录软件的内存占用情况,评估其对系统资源的消耗。
c. 并发性能:模拟多用户同时使用软件进行测试,观察是否出现性能问题。
实验结果:1. 功能测试:a. 用户登录功能正常,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正确。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测试实验报告----黑盒测试一.实验内容使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一个自动售货机上的系统。
自定义自动售货机只卖三种饮料:可口可乐,雪碧,百事可乐,单价分别为2.5元,2.5两元,2元。
假设输入饮料类别及需要的数量,如果输入的金额数足够,直接送出饮料,退回零钱,如果输入的金额不够,有提示可以继续输入钱币。
自动售货机运行界面如下:二、黑盒测试(1)测试用例一(2)测试用例二具体操作实践如下:三代码#include void main(){int n,m,i;for(i=0;i<100;i++){cout<<"欢迎使用自动售货机系统!\" ;cout<<"请选择商品\";cout<< "1 可口可乐2.5元\";cout<< "2 雪碧2.5元\";cout<< "3 百事可乐2元\";cout<< " 4 结束购物\";cin>>n;if(n==1){cout<<"你选择的是可口可乐\";cout<<"请选择投币种类\";cout<< "1 2.5元\";cout<< "2 3元\";cout<< "3 5元\";cout<< "4 1元\";cin>>m;if(m==1){cout<<"付款金额正好,请取走商品\";}else if(m==2){cout<<"找您0.5元\";}else if(m==3){ cout<<"找您2.5元\";} else {cout<<”钱不够!”;}}if(n==2){cout<<"你选择的是雪碧\";cout<<"请选择投币种类\";cout<< "1 2.5元\";cout<< "2 3元\";cout<< "3 5元\";cout<< "4 1元\";cin>>m;if(m==1){cout<<"付款金额正好,请取走商品\";}else if(m==2){cout<<"找您0.5元\";}else if(m==3){ cout<<"找您2.5元\";} else {cout<<”钱不够!”;}}if(n==3){"你选择的是百事可乐\";cout<<"请选择投币种类\";cout<< "1 2.5元\";cout<< "2 3元\";cout<< "3 5元\";cout<< "4 1元\";cin>>m;if(m==1){cout<<"找您0.5元\\\";}else if(m==2){cout<<"找您1元\";}else if(m==3){ cout<<"找您2元\";} else {cout<<”钱不够!”;}}if(n==4)cout<<"谢谢惠顾!"<<="">}。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发现和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黑盒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一种方法,主要关注软件的功能和用户需求,而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黑盒测试方法,对某一软件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以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黑盒测试方法,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测试,以发现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同时,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验环境和工具本实验使用的软件是一个在线购物系统,实验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
测试工具包括Selenium WebDriver和Junit。
四、实验步骤1. 确定测试用例: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用户需求,制定一系列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和边界条件。
2. 搭建测试环境:安装并配置Selenium WebDriver和Junit,以便进行自动化测试。
3. 编写测试脚本:根据测试用例,使用Java语言编写测试脚本,实现对软件功能的模拟和测试。
4. 执行测试脚本:运行测试脚本,对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输入、输出和错误信息。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脚本的执行结果,分析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存在错误和缺陷。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共编写了100个测试用例,并执行了相应的测试脚本。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软件的基本功能测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说明软件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表现良好。
2. 在边界条件测试中,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错误和缺陷,例如在输入非法字符时,软件没有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3. 在性能测试中,软件的响应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优化。
4. 在安全性测试中,软件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综上所述,软件在功能方面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错误和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最新精选】黑盒测试实验报告班级:软件114姓名:蔡双江学号:1108203422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黑盒测试方法。
2 通过实验熟悉使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验内容:1、实验一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空格、数字和其他字符的个数,请按要求设计测试用例输入数据说明: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字母 a~z、A~Z 无数字数字中任意一个无其他字符转义字符、标点符号等无空格无一个测试用例应尽可能覆盖多个有效类,并且该实验不存在无效等价类故只需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即可:测试用例编号 1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A@1你好统计字符数目字母:1 字母:1其他字符:3 其他字符:3数字字符:1 数字字符:1空格:12、实验二有函数f(x,y,z),其中x?[1900,2100],y?[1,12],z?[1,31]的。
请写出该函数采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的测试用例。
用例编号 x y z1 1900 1 12 2100 12 313 1899 1 14 2101 12 315 1900 0 16 1900 1 07 2100 13 318 2100 12 32测试用例编号 1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1900函数调用并计算 y=1 f(1900,1,1) f(1900,1,1) z=1测试用例编号 2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2100函数调用并计算 y=12 f(2100,12,31) f(2100,12,31) z=31测试用例编号 3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1899函数调用并计算 y=1 Error Error z=1测试用例编号 4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2101函数调用并计算 y=12 Error Error z=3测试用例编号 5 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1900函数调用并计算 y=0 Error Error z=1测试用例编号 6 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1900函数调用并计算 y=1 Error Error z=0测试用例编号 7 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2100函数调用并计算 y=13 Error Error z=31测试用例编号 8 输入操作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x=2100函数调用并计算 y=12 Error Error z=323、实验三:找零钱最佳组合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 都不大于100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P)在100元内,现有一个程序能在每位顾客付款后给出找零钱的最佳组合(找给顾客货币张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