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论意象油画注重画面的意境美及形式美【摘要】意象油画是一种注重表现画面意境美和形式美的艺术形式。
意境美和形式美对于意象油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让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意象油画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深邃的意境美,让观者在沉浸其中感受艺术的美妙。
形式美也是意象油画的重要特征,画面布局的美感、色彩搭配的美感以及细节处理的美感都是体现形式美的重要方面。
意象油画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独特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享受。
意象油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意象油画所带来的美的享受,激发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意象油画,意境美,形式美,画面布局,色彩搭配,细节处理,独特之处,美的享受1. 引言1.1 意象油画的定义意象油画是一种通过形象、符号和象征来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绘画形式。
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艺术家的想象力,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情感转化为抽象的符号和意象,从而打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意象油画不受现实主义的约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可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理念。
在意象油画中,艺术家可以自由地创造出独特的形式和图像,从而展示出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感。
意象油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可以表达出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象征和符号的运用,意象油画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在现代艺术领域,意象油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1.2 意境美和形式美的重要性意境美和形式美是意象油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感和观赏效果。
意象油画通过对景物、情感、思想等主题的表现,通过形式语言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氛围。
意境美是指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情绪、主题的深度和内涵,它不仅是作者的情感表达,更是观者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从形式语言论当代油画的写意性作者:孟瑶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在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当代油画家们一方面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技巧的同时,而另一方面其作品又充满着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而“意象化”或“写意油画”一直是中国油画特有的文化情结。
中国油画的写意性也体现在形式语言上。
关键词:写意;当代油画;形式语言油画被引入中国这百余年的历史中,中国油画家们并非完全照搬西方绘画历程,而是各自按照各自的需求,从喜欢的流派中吸取营养,相互渗透、借鉴,逐渐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种多元化、多维式的艺术姿态。
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性便是在这一类型的创作体现。
我们这里讨论从绘画的形式语言这一直观角度来看当代油画的写意性。
从形式语言上来讲,我们可以最简单的划分为,形、色、点、线、面、笔触、肌理等等。
表现性油画也好,写实性油画也罢,艺术家的“意”都不可避免地显露在作品的一笔一画之间。
因为“只有这种具有生命力、具有美感的形式,才能显示出油画表现性语言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只有这种具有生命力、具有美感的形式才能感染观众,也才是油画表现性语言的追求目标。
”一形、色的写意性油画单纯的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无非就是素描问题和色彩问题。
素描是西方绘画的基础,尽管意象性油画并不是一定要以逼真为前提,但也并不能否定造型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更是需要着重强调,除去素描问题,剩下的就是色彩问题了。
尤其是意象性绘画,更是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在表现性绘画中,主观表现成为艺术家们的共同追求,他们不再苛求对自然逼真的表现,不再在造型上细致入微,而是更多的追求本体主观对客观自然的真实感悟,旨在表现内心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写意性”。
而中国当代油画恰恰属于这个范畴,恰恰由于中国的“写意”精神,具备了独特的油画写意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厚德载物,大象无形。
就提到了“形”,何为“形”?“大象”也!便是指这形就是无形,是“意象”。
油画语言的意象表达油画是一种充满着魅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质感等元素的组合,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意象表达。
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抒发和表达。
在油画中,色彩是最为直观和重要的意象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调配,艺术家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象。
比如,鲜艳明亮的色彩常常被用来表达喜悦和活力,而暗沉的色调则常常用来表达忧伤和沉思。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观者产生共鸣,进而引发共鸣和情感交流。
线条和形状也是油画语言中常用的意象表达方式。
线条的弯曲、直线的延伸、形状的变化等都能够传递出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比如,柔和曲线可以表达出柔情脉脉,直线的延伸可以表达出力量和坚定。
形状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象,比如通过画一个圆形来表达完美和和谐。
质感是油画语言中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油画技法的运用,艺术家能够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质感,使观者产生触觉上的感受。
比如,通过运用细腻的刷法和色彩层次,可以使画面中的物体看起来柔软细腻,如丝绸般的质感。
而用粗糙的笔触和厚重的色彩则可以表达出粗糙、坚硬的质感。
质感的运用可以增强观者的视觉体验,使观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意象。
总的来说,油画语言的意象表达是一种复杂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质感等元素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意象,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观者在欣赏油画作品时,也可以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并对艺术家的表达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油画语言的意象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观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
论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绘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创作的不断探索,笔触肌理在意象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笔触肌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为观众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觉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分析不同笔触肌理对作品视觉效果的影响,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笔触肌理创作作品,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展示笔触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笔触肌理的运用如何丰富了意象油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潜力。
1.2 研究意义意象油画作品中的笔触肌理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元素,对于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笔触肌理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意图和技巧,帮助欣赏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对笔触肌理的研究还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范例和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笔触肌理的研究也可以推动意象油画领域的发展,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感染力。
对于探索笔触肌理在意象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意象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揭示笔触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笔触肌理对作品视觉效果的影响,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笔触肌理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艺术家在创作中如何巧妙地运用笔触肌理,以及这些作品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最终,本研究旨在为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提供更多关于笔触肌理运用的启示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笔触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笔触肌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意象油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同时为未来关于艺术创作方式和表现技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正文2.1 笔触肌理的概念解析笔触肌理是指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使用的不同笔触或画面质感,通过线条的变化,厚薄、浓淡、虚实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表面质感、形态和纹理特征。
浅谈线的形式语言在中国意象油画中的应用【摘要】现代中国意象油画中线的形式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线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多样,不仅可以勾勒出形体的轮廓,还能够表达情感和意境。
线的意义和作用在于连接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使整个作品更加有机统一。
线的应用技巧包括粗细、长度、弯曲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线的表现手法有直线、曲线、斜线等多样性,艺术家根据不同主题和情感进行选择和运用。
线的风格特点则是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线条风格,这种风格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
线的形式语言丰富了中国意象油画的表现手法,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内涵,在整个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线的形式语言、中国意象油画、表现形式、意义、作用、应用技巧、表现手法、风格特点、艺术内涵、重要地位、作用。
1. 引言1.1 介绍线的形式语言在中国意象油画中,线的形式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
艺术家通过线的细腻和精致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线在中国意象油画中往往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带有浓烈的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线条的勾勒和描绘,艺术家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姿态,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线的形式语言在中国意象油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元素,更是艺术家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通过线的应用,中国意象油画得以丰富多彩、富有内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2 介绍中国意象油画中国意象油画是一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理念的绘画形式。
它不仅在形式上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和色彩,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理念。
中国意象油画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中国意象油画通过线条的表现,将观众带入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和融合。
通过线条的运用,中国意象油画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这种艺术形式中。
论意象油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意象油画是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的一种绘画风格,其特点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明显的意象与形态,强调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
在当时的西方绘画领域,意象油画对于传统绘画形式进行了颠覆与革新,其对于后来的西方近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了解意象油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意象油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意象油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法国艺术家与诗人创立,代表人物有雅克·德·拉芒特、皮埃尔·阿雷内、贝尔纳·沃克斯等,他们试图在绘画中以富有想象力的符号与形态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客观事物。
这种绘画风格的产生与当时世界政治与文化的动荡有着密切的关联,艺术家们试图逃离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追求一种更加自由与纯粹的艺术表达方式。
意象油画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了强烈的情感与想象力,表现出夸张、扭曲、模糊的形态,以及深沉、富有表现力的色彩。
意象油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的关系,首先体现在它对于传统绘画形式进行了颠覆与革新。
在20世纪中期,欧洲的绘画界主流是以抽象表现主义为代表的一系列摒弃传统主义绘画理念的流派,演变为了一种追求个性化、具有强烈色彩与情感的画风。
而意象油画的兴起则在这一时期突破了抽象主义的限制,重新强调对于形象与意象的表达。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了对于经典主义与传统绘画的敬意与颠覆,既延续了艺术传统,又对传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创新。
意象油画成为了西方近现代绘画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对于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象油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的关系体现在它对于色彩与构图的运用上。
意象油画以其鲜艳、夸张、富有冲击力的色彩和构图形式成为了西方绘画中一种新的审美风格。
在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中,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对于客观事物的还原与描绘,色彩与构图往往处于次重要的地位。
而意象油画则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强调了色彩与构图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对比、变形、夸张的方式来表现出内在的情感与想象力。
《试论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中的运用》篇一一、引言意象油画,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取向,成为现代艺术中备受瞩目的艺术形式。
而抽象元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油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中的运用,通过对其形式、功能以及意义的阐述,以期望能对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中的形式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中,主要表现在色彩、线条和构图等方面。
色彩的抽象运用能够为画面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情感表达;线条的灵活运用则能塑造出独特的形态和空间感;而构图的巧妙布局则能使画面产生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1. 色彩的抽象运用色彩是意象油画中最重要的抽象元素之一。
画家通过运用色彩的明暗、冷暖、对比等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例如,冷色调可以表达出冷静、沉郁的情感,而暖色调则可以表达出热烈、激昂的情感。
同时,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也能产生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具感染力。
2. 线条的灵活运用线条是意象油画中另一重要的抽象元素。
通过灵活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手法,画家可以塑造出各种形态和空间感。
例如,曲线可以表达出柔和、流动的感觉,而直线则可以表达出刚硬、坚定的感觉。
同时,线条的交错和组合也能产生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3. 构图的巧妙布局构图是意象油画中抽象元素的综合体现。
通过巧妙地运用画面布局、空间安排、视觉焦点等手法,画家可以构建出独特的画面结构和视觉效果。
例如,利用画面中的大小、前后、远近等关系,可以营造出空间感和深度感;而利用色彩和线条的对比和呼应,则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感和感染力。
三、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中的功能抽象元素在意象油画中,不仅具有形式上的表现力,更具有功能和意义。
它们能够帮助画家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观念,使画面更具个性和感染力。
1. 情感表达抽象元素能够有效地帮助画家表达情感。
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等手法,画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浅谈线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画中具有的生命力陈艳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225)摘 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以线的艺术表现力屹立于整个世界舞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线不仅仅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成为艺术家情感支撑的精神命脉,通过 对万象事物的直观把握经历化具体为抽象的过程,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段,因此,线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画中具有生命的律动。
正是因为线历经了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才让线条在中国画中的独特艺术魅力永垂不朽,从而巩固了线在中国的地位。
关键词:线条;中国画;艺术表现力一、线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线的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早在原始社会新时器时代,人们在审美观上略显雏形,在陶器上出现了由线条构成的装饰图案,其中动物纹、几何纹等图案较为普遍,原始的巫术礼仪全都定格在这些抽象纹饰上,线条绘制的图案凝聚和积淀了大量的原始社会内容和形态,是具象写实到抽象符号化的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原始形成过程,所以说,那些波浪起伏、手拉手的每一根线条都孕育着原始社会律动的生命。
青铜器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力量,线的美学形式由活泼愉快走向了沉重神秘,呈现的是一种神秘狞历的美,这时期同时发达成熟的是具有同样审美对象汉字的出现,它从对客观世界各种对象,形体、姿态的模拟,从而依据自身规律,净化成一种抽象的线条美。
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已见中国人物画的雏形,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T型帛画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整幅画采用墨线勾勒,线条流畅严谨,好像每一根线条都蕴涵着一种动势, 将天上、地上、人间的内容连贯在一起,活泼且富于弹性,更好的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由此可见,这时期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力的绘画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画的集大成者,线的表现力在这时有了很大的发展,东晋顾恺之将线又发展到一定的境界,恰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行云流水”,张彦远评论顾恺之笔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驰电疾”唐朝吴道子画画“弯弧挺刀,植柱构樑,不假借笔直尺”线条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获得“天衣飞扬,满壁飞动”的艺术效果,可见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的衍变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西方现代主义油画意象及其启示-美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中国油画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了无数的艺术家们不懈的努力奋斗和大胆的创新探索,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为油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意象审美观为油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中国的艺术家们在中西方文化的对立与交融中,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着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希望在中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让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文化以及技法之间的绘画找到可交融的最佳结合点,这就是中国意象油画。
一、中国绘画审美之意象意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中华美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道:意象,美学范畴。
(1)指文艺家构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2)指艺术形象。
(3)指饶有意味、饱含情思、充满理趣的形象。
言征实则寡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
(《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意象已成为中国审美观、艺术以及绘画的主要特征表现的特色。
意象,以意为主象为辅,意在传统绘画中标举为气韵.南北朝时期着名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六法,这也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理论的指导性纲领。
六法中第一法则就是气韵生动,是物象与自然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标准,也就是意.而第三法则才是应物象形,也就是物象表象的形,这就是象.中国传统绘画推崇的是象外之意: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已尽意,而象可忘也。
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魏。
王弼)。
中国的意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这跟儒家与道教的审美是殊途同归的,儒家美学是尽善尽美的情与理的修身美学,道家是心与自然的超然协调的逸情美学。
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中国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
神思》)。
意境是触物生情,逸情生景,借景抒情,咏物寓志。
论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摘要】意象油画是一种表现形象与意境的绘画形式,线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线条不仅可以传达作品的形态和结构,还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线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意象油画中尤为突出,通过线条的变化和运用,艺术家可以有效地塑造作品的氛围和情绪。
线条的不同表现方式和线条与色彩、形态的关系也是意象油画中的重要探讨内容。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为作品增添趣味和美感。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灵活地运用线条,将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以达到作品的最佳效果。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表现力与感染力对作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意象油画、线条、表现力、感染力、审美价值、色彩、形态、独特作用、影响、创作技巧、应用。
1. 引言1.1 意象油画介绍意象油画是一种通过形象的方式来传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的绘画形式。
它强调对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场景的描绘,通过线条、色彩和形态等视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观念。
意象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运动。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常常被用来描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它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线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意象油画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动和生命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线条在意象油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作品的影响。
1.2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的重要性在意象油画中,线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引导观众进入作品的世界。
线条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描绘主题的外形,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念。
线条在意象油画中扮演着连接各个元素的桥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观众理解画面的结构和情感。
线条的强调和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
艺术家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主题,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论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作者:贾莉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
摘要:意象油画是艺术家选择“意象”思维方式结合西方油画媒介而形成的特殊语言形式。
其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折射的是中国人对自然、社会、艺术的情感认知。
意象油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语言形式,同时又受到西方现代绘画形式的影响。
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象油画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关键词:意象油画;;线条;表现力;感染力
一、用中国画线条弥补西方油画线条“表现”之不足
线条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是通过人类对其视觉效果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的。
不同的线条给予人类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流畅的直线给人舒畅、稳定的感觉;短促的直线给人急促、不安的感觉;圆润的曲线给人饱满、柔情的感觉。
正是因为不同形式的线条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才造就了线条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众所周知,西方古典油画对于线条的使用,将其功能定位于勾勒外形,为形服务。
线条作为非独立的元素,依附于形体存在,并且其独立性与表现性特征表现的微乎其微。
直到表现性油画的出現,西方油画才逐渐发挥了线条的表现性功能,并将其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
虽然西方表现性油画开始发现了线条的表现性功能,并将其运用于油画的情感表达上,但就其使用的广泛程度及深刻程度,在西方油画中还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并且从精神及文化等形而上的角度来看,西方表现性油画对于线条的使用还是不及中国传统绘画深刻。
毕竟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作为最具表现力及感染力的语言,是中国审美意识与哲学意识影响下的产物。
“线是中国画之灵魂和支架,它不是非生命的抽象符号,他内蕴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与生命哲学意识,中国画之所以‘传神’,之所以‘气韵生动’这是因为它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中国古代的画家借助‘线’这一艺术手段抒情悟道和怡心怡悦。
”与西方表现性油画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更具有文化底蕴。
同时,受油画工具的限制,油画中的线条使用并不像中国传统绘画那样广泛。
并且,中国油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写实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对于线条的使用,更是遵循于古典主义绘画的线条观。
用中国画线条弥补西方油画线条“表现”的不足是意象油画形式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意义在于延续传统绘画的线条观及创新油画的新形式。
意象油画在线条的具体实践中增强了线条的表现性及其情感表达功能,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对于“线条”的使用。
首先,研究传统绘画中线条的精神内涵,通过线条赋予意象油画东方表现力及感染力;其次,发挥了线条的表现性与抒情性,增强了线条表现的形式感。
线条作为油画重要的形式语言,不仅是画家表达艺术情感最重要的媒介,而且是构建具有东方审美特征的意象油画的重要形式。
在油画中探索线条语言的表现性、抒情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欧洋、王劼音、周春芽等。
通过对线条的处理来增强画面的形式感,为意象油画的线条实验提供了一个方向。
研究中发现,在意象油画的线条表现上,艺术家常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柔韧等对比,
以及线条的组织构成,使画面形成强烈的形式感及表现力。
同时,具有表现性的线条又促使意象油画的形式具有浓郁的东方特征。
吴冠中的《蒙马特》(之二)、《小院春暖》、《春归何处》;苏天赐的《喧闹的春山》、《春雨》;王劼音的《清气》、《淡妆》等作品皆通过加强线条的表现性而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
同时,此类作品对于线条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方传统油画线条表现不足的瓶颈,对中国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增强线条的表现性,不仅能够增强画面的形式感,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烘托意境。
线条同色彩一样,具有抒情功能,因此,通过其有效的形式能够刺激观者想象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吴冠中在《月如钩》、《弃舟》等作品中运用倾斜扭动的线条,这些形式感极强的线条不仅为画面营造出一定的视觉动感,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而且通过“以动衬静”,
烘托出了沉寂安静的意境。
此外,苏天赐的《薰风》、《霜晨》、《湖中的小屋》等作品也极具代表性。
二、通过增强线条的书写性发挥线条的感染力
中国书法之所以闻名,就在于书写出来的文字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节奏感、形式感及感染力。
特别是书法中笔法的运用,蕴含的包容力,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
书法的书写性,就其艺术精神而言,具有流畅性、宣泄性、直观性、表现性等特点。
基于书写性具有以上功能,其成为表达艺术情感最有力的形式之
一。
关于”写”,戴士和先生曾指出:“与‘描’相比,“写”的不只是外形,而且是对象的意味;与“描”相比,“写” 的行笔过程,更是对象在画面上形神相动的过程;与“描”相比,“写”的每一笔包含着密度更大的精神活动。
中国传统绘画中许多艺术作品在用线方面也是吸收借鉴了中国书法的书写性特点,通过简洁、流畅的线条表达艺术无限意蕴。
而在意象油画中,为了表现线
条的感染力,画家增强了线条的书写性。
以写代画,通过畅快淋漓的笔法,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线条的书写性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周春芽、吴冠中等。
在周春芽的油画形式语言探索中,他比较重视油画的书写性用笔。
特别是在《石头系列》等作品中,其书写性用笔表现道最为明显。
在《石头系列》等作品中,“画家保持了前期作品的书写性用笔,但并不追随书法性的间接结构与笔墨趣味,而是在湿笔皴擦及自由运动中呈现绘画性用笔的线意,同时弱化对每一单独线条的审美趣味,在众多的线条穿插组织中,达到整体性的浑然意象。
”周春芽在《石头系列》中,通过书法性用笔,绘制出自由运动的线条,并将这些线条通过有机的组织构成,合理的使线条与石头等物象融合于一体。
这些极具感染力的线条不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形式感与表现力,而且形成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意蕴。
参考文献:
[1] 赵勤国:《绘画形式语言》[M].黄河出版社,2003 年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