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顺宗实录》 唐 韩愈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19
张万福韩愈顺宗实录韩昌黎文集阅读答案翻译张万福韩愈顺宗实录韩昌黎文集阅读答案翻译(张)万福,魏州元城人也。
自曾祖至父皆明经,官止县令州佐。
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喜书,学骑射。
年十七八,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累迁至寿州刺史。
州送租赋诣京师,至颍川界,为盗所夺,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川界讨之。
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悉还其家。
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
万福不以为恨。
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
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止当涂陈庄。
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大历三年,召赴京师。
代宗谓:“闻卿名,久欲一识卿,且将累卿以许杲。
万福拜谢,因前曰:“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贼诸将叛,以属何人?”代宗笑曰:“且欲议许杲事,方当大用卿。
”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
杲至楚州大掠,节度使韦元甫命万福讨之。
未至淮阴,杲为其将康自勤所逐。
自勤拥兵继掠,循淮而东。
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获致其家。
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①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
李正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桥涡口。
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
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
改泗州刺史。
为杜亚所忌,征拜左金吾卫将军。
召见,德宗惊曰:“杜亚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图形凌烟阁,数赐酒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
至贺,阳城②等于延英门外,天下益重其名。
二十一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
(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有删改)【注】①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
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②阳城:与张万福同时的大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送租赋诣京师诣:到。
反映廉洁的四字成语摆袖却金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出处:唐·韩愈《顺宗实录》:“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就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 变贪厉薄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出处:《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宋·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不染一尘形容清高廉洁。
同“一尘不染”。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
” 不贪为宝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出处:《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饮盗泉比喻为人廉洁。
出处:《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 材茂行洁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出处:《汉书·薛宣传》:“窃见少府宣,材茂行洁,达于从政。
” 材茂行絜絜,同“洁”,干净,廉洁。
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出处:清·昭连《啸亭杂录·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寡廉鲜耻寡、鲜:少。
旧指不廉洁,不知耻。
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俭可养廉俭:节俭;廉:廉洁。
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出处:《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 俭以养廉俭:节俭;廉:廉洁。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2021年高中作文人物素材精品汇编——韩愈(简介名言素材作文片段)1.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2.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3.代表作:①杂文《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原道》②序文《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③传记文《毛颖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④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听颖师弹琴》《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驿梁》⑤史书《顺宗实录》4.随征淮西——与李愬结怨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任行军司马,赐紫服佩金鱼袋。
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
裴度未及采行,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吴元济。
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关于《韩愈神道碑》所载关于韩愈此段建议平淮西之事,存疑,暂置于此)。
韩愈又对裴度说:“如今凭借平定淮西的声势,镇州王承宗可用言辞说服,不必用兵。
”他便找到柏耆。
口授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书信,叫柏耆执笔写下后,带上书信进入镇州晓喻王承宗。
王承宗摄于兵威,就上表献上德、棣二州,表示服从朝廷。
同年十二月,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授职刑部侍郎,宪宗便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其中很大篇幅叙述裴度的事迹。
当时,李愬率先进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功劳最大,他对韩愈所写愤愤不平。
韩愈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韩愈代表作诗10首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韩愈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韩愈代表作诗10首诗)天才固然是令人倾佩与羡慕的,但一个百折不挠走向成功的人,方称得上真勇士!——前言韩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聪明,但刻苦;启蒙早,发迹迟;穷困潦倒,却有一肚子的经史子集;作为文人,又擅长打仗;得官不易,却失之朝夕。
韩愈《农夫殴宦》原文及译文赏析赏析农夫殴宦尝有农夫以驴负柴,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
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
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颇嘉纳;以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弁希宦者意,对曰:“京师游手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
”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听。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译文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
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送到宫内。
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不肯接受。
(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
”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到钱后才有饭吃。
现在我把我的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去死罢了!”于是殴打太监。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
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注释尝:曾经。
负:背,驮。
宦者:太监,公公。
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
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财物,只给少量钱财或直接掠夺的最无赖、最残酷的方法。
才:仅仅,只。
与:给。
索:索要,索取。
门户:指门户税。
仍:仍旧。
邀:强要。
内:宫内以:用。
与:给。
妻子:妻子和孩子。
至:到。
涕:眼泪付:还。
有:只有。
[5]直:通“值”,价值这里指“钱”。
尚:还。
而已:罢了。
有:只有遂:就。
1.解释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农夫殴宦》文言文翻译《农夫殴宦》选自于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农夫殴宦》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农夫殴宦》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
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
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颇嘉纳;以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弁希宦者意,对曰:“京师游手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
”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听。
《农夫殴宦》注释尝:曾经。
负:背,驮。
宦者:太监,公公。
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
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财物,只给少量钱财或直接掠夺的最无赖、最残酷的方法。
才:仅仅,只。
与:给。
索:索要,索取。
门户:指门户税。
仍:仍旧。
邀:强要。
内:宫内以:用。
与:给。
妻子:妻子和孩子。
至:到。
涕:眼泪付:还。
有:只有。
直:通“值”,价值这里指“钱”。
尚:还。
而已:罢了。
有:只有遂:就。
《农夫殴宦》文言文翻译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
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送到宫内。
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不肯接受。
(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
”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到钱后才有饭吃。
现在我把我的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还不愿意,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于是殴打太监。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
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在研究新、旧《唐书》的论著中,大都沿引清代学者赵翼的说法:“《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1],并由此判定《旧唐书》的史源。
同时,在肯定《新唐书》“增旧书处”时,也引用赵翼在另一处所说:五代纷乱之时,《旧唐书》援据较少,至宋仁宗时,太平已久,旧时记载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转多。
请注意赵翼下面的这一说法:“今第观《新书·艺文志》所载,如吴兢《唐书备阙记》、王彥威《唐典》、蒋乂《大唐宰辅录》、《凌烟功臣、秦府十八学士、史臣》等传、凌璠《唐录政要》、南卓《唐朝纲领图》、薛璠《唐圣运图》、刘肃《大唐新语》、李肇《国史补》、林恩《补国史》等书,无虑数十百种,皆《旧唐书》所无者”,“皆五代修《唐书》时所未尝见者。
”[2]据此,更有人认为:“《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较《旧唐书·经籍志》增多可见。
此皆晋修《旧唐书》时所未能见者也。
”[3]其实,上述认识,不论是赵翼的两段论述,还是今人的那种说法,都失于深入、细致的考察。
本篇提出这一问题,希望引起从事史学史、文献学、史料学研究的专家们的注意和重视。
前剑桥大学教授崔瑞德(DenisTwitchett)著有TheWritingofOfficialHistoryUndertheT’ang,书中专有一部分论《旧唐书》的编纂及史源。
笔者拟另文比较该书与拙著《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的异同,故此文不涉其书。
一先从五代后晋时所见唐代文献的问题谈起。
现今凡是谈及后晋纂修《旧唐书》的基本史料,大都采用贾纬当时上奏的说法:“伏睹国史馆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纪传;德宗至文宗,亦存实录。
武宗至济阴废帝凡六代,唯有《武宗实录》一卷,余皆阙落。
”[4]同时,还提及韦述的《唐春秋》、柳芳的《唐历》、崔龟从《续唐历》以及裴庭裕的《东观奏记》等。
除此而外,很少见到再有较为详细的考察,似乎后晋所见唐代文献就只有这么多了。
加之对《旧唐书·经籍志》的错误认识,更助长了前述说法的流传。
五坊小儿文言文翻译
对五坊人员的蔑称。
因其仗势虐人,百姓恶之,故称。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小儿张捕鸟雀於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 德宗坊小儿暴横,盐铁月进羡馀,顺帝即位罢之。
" 起先是在乡里张罗网捕鸟雀的五坊小儿,都做些残酷无理的事,来夺取百姓的财张在人家门前不许进出的,有的张在井上不让人打水的,谁要是接近,他就说:"你惊雀。
"就痛打人家一顿,拿出财物来顶罪,他才离开。
有的聚集在酒饭店里大吃大喝,走,有的店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前去要酒饭钱,多半被打骂;有时候留一袋蛇作抵押来捕捉鸟雀的,现在留下来给你,希望你好好饲养,不要让它们饿着了。
"店家害怕得怜他,才带着蛇离开。
皇上在东宫时,完全知道这些事,所以即位后先加以禁止。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唐纪五十二。
《顺宗实录》唐韩愈《順宗實錄》,唐韓愈主撰,沈傳師、宇文籍參撰,李吉甫監修。
五卷。
書初成於唐元和九年(814)。
以前史官韋處厚《先帝實錄》尚未周悉,因予重修。
愈等於韋書削除常事,增補關於時政諸事凡十之六七,遂成此編。
唐朝實錄除此外均已失傳,此書因係韓愈所撰,尚保存在《昌黎先生外集》中,使我們得以看到唐人所修實錄的真面目,與《大唐創業起居注》同為極珍貴的歷史文獻。
《順宗實錄》按時序記述了唐順宗李誦在位八個月間事蹟,並上溯李誦在藩邸的情況,下延死後葬於豐陵。
共計一萬二千五百餘字,內容超過《舊唐書?順宗紀》三倍以上,其中記述王伾、王叔文執政革新朝政措施尤詳,為研究唐德宗至憲宗時期政局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料。
兩《唐書》、《資治通鑒》記述此段史事時多取材此書,但此書在唐代即有詳、略兩種本子,《舊唐書?順宗紀》有些事,不見於今本《順宗實錄》,蓋今所傳為略本。
此書自宋代以來一直收入《昌黎先生文集》所附《外集》卷六至卷十。
另有《叢書集成》本等。
韓愈(768-824),唐懷州修武南陽(今河南修武東北)人,一說河南河陽(今孟縣東南)人,字退之。
因韓氏郡望昌黎(治今遼寧義縣),遂以昌黎自稱。
三歲而孤,寄居兄會家。
好讀書,通六經百家之學。
貞元進士。
十八年(802),任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
曾上書諫宮市之弊,並請天旱免租,貶陽山令。
永貞元年(805),遇赦遷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後,歷任國子博士、中書舍人。
十年,上書請征討淮西吳元濟,再次遭貶。
十二年,以行軍司馬隨裴度平淮西,升為刑部侍郎。
十四年,上書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遷袁州刺史。
穆宗即位,召為國子祭酒。
轉兵部、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卒謚文,人稱韓文公。
文學上反對六朝駢體,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道合一。
散文如長江大河,氣勢雄渾,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詩亦自成一家。
思想上反對佛老,力崇儒學,以繼承堯舜周孔孟道統自許,主張以仁義道德維繫統治秩序。
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維護中央集權。
有《昌黎先生集》。
(以上按黃永年之《唐史史料學》及《中國歷史大辭典?隋唐五代史》)卷一(起藩邸,尽贞元二年二月)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德宗长子。
母曰昭德皇后王氏。
上元二年正月十二日生,大历十四年封为宣王,建中元年立为皇太子。
慈孝宽大,仁而善断,留心艺学,亦微信尚浮屠法。
礼重师传,引见辄先拜。
善隶书,德宗之为诗并他文赐大臣者,率皆令上书之。
德宗之幸奉天,仓卒闲[1],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上之为太子,于父子闲慈孝交洽无嫌。
每以天下为忧。
德宗在位久,稍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因缘用事。
外则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等,以奸佞相次进用。
延龄尤狡险,判度支,务刻剥聚敛以自为功,天下皆怨怒。
上每进见,候颜色,辄言其不可。
至陆贽、张滂、李充等以毁谴,朝臣惧,谏议大夫阳城等伏合极论。
德宗怒甚,将加城等罪,内外无敢救者,上独开解之,城等赖以免。
德宗卒不相延龄、渠牟[2],上有力焉。
贞元二十一年癸巳,德宗崩。
景申[3],上即位太极殿。
册曰:「维贞元二十一年,岁次乙酉,正月辛未朔,二十三日癸巳。
皇帝若曰:『于戏!天下之大,实惟重器,祖宗之业,允属元良。
咨尔皇太子诵,睿哲温恭,宽仁慈惠。
文武之道,秉自生知;孝友之诚,发于天性。
自膺上嗣,毓德春闱,恪慎于厥躬,袛勤于大训。
必能诞敷至化,安劝庶邦。
朕寝疾弥留,弗兴弗寤[4],是用命尔继统,俾绍前烈,宜陟元后,永绥兆人。
其令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奉册即皇帝位。
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懋建皇极,以熙庶功,无忝我高祖太宗之休命。
』」上自二十年九月得风疾,因不能言,使四面求医药,天下皆闻知。
德宗忧戚[5],形于颜色,数自临视。
二十一年正月朔,含元殿受朝。
还至别殿,诸王亲属进贺,独皇太子疾不能朝,德宗为之涕泣。
悲伤叹息,因感疾,恍惚日益甚。
二十余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虽翰林内臣亦无知者。
二十三日,上知内外忧疑,紫衣麻鞋,不俟正冠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京师稍安。
二十四日宣遗诏,上缞服见百寮。
二十六日即位。
上学书于王伾,颇有宠[6]。
王叔文以碁进,俱待诏翰林,数侍太子碁。
叔文诡谲多计,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叔文论政至宫市事。
上曰:「寡人方欲极言之。
」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
既退,上独留叔文,谓曰:「向者君奚独无言?岂有意邪[7]?」叔文曰:「叔文蒙幸太子,有所见[8],敢不以闻。
太子识当侍膳问安,不宜言外事。
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上大惊,因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9]。
」遂大爱幸。
与王伾两人相依附,俱出入东宫。
闻德宗大渐,上疾不能言。
伾即入,以诏召叔文入[10],坐翰林中使决事[11]。
伾以叔文意入言于宦者李忠言,称诏行下,外初无知者。
以检校司空平章事杜佑摄冢宰兼山陵使[12],中丞武元衡为副使,宗正卿李纾为按行山陵地使[13],刑部侍郎郑云逵为卤簿使[14]。
又命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撰哀册文,礼部侍郎权德舆撰谥册文,太常少卿许孟容撰谥议文[15]。
庚子,百寮请听政。
曰:「自汉以来[16],丧期之数,以日易月,而皆三日而听政。
我国家列圣亦克修奉[17],罔或有违。
况大行皇帝酌于故实,重下遗诏。
今日至期,而陛下未亲政事,羣臣不敢安。
宜存大孝,以宁万国,天下之幸。
」不许,是月,升泗州为上州。
二月辛丑朔。
中书侍郎平章事臣郢,门下侍郎平章事臣珣瑜,检校司空平章事臣佑奉疏曰:「大行皇帝知陛下仁孝,虑陛下悲哀,不即人心听政事,故发遗诏,令一行汉氏之制。
今陛下安得守曾闵匹夫之小行,忘皇王继亲之大孝,以亏臣子承顺之义。
」犹不许。
壬寅,宰臣又上言曰[18]:「升下以圣德至孝,继受宝命。
宜奉先帝约束,以时听断,不可以久。
」从之。
癸卯,朝百寮于紫宸门。
杜佑前跪进曰:「陛下居忧过礼,羣臣惧焉。
愿一覩圣颜。
」因再拜而起。
左右乃为皇帝举帽,百寮皆再拜。
佑复奏曰:「陛下至性殊常,哀毁之甚,臣等不胜惶灼。
伏望为宗庙社稷割哀强食[19]。
」景午,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碁诸待诏三十二人[20]。
初,王叔文以碁待诏。
既用事,恶其与己侪类相乱,罢之。
己酉,易定节度使张茂昭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21],余如故。
河北节度自至德已来不常朝觐,前年冬,茂昭来朝未还,故宠之。
辛亥[22],诏吏部侍郎韦执谊守左丞[23]、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
初,执谊为翰林学士,知叔文幸于东宫,倾心附之。
叔文亦欲自广朋党,密与交好。
至是,遂特用为相。
乙卯,太常奏:「《礼》云:『丧,三年不祭。
惟祭天地社稷。
』《周礼》:圜钟之均六变,天神皆降;林钟之均八变,地示咸出。
不废天地之祭,不敢以卑废尊也。
乐者所以降神也,不以乐则祭不成。
今遵遗诏,行易月之制。
请制内遇祭辍乐,终制用乐。
」从之。
又奏:「《礼》:『三年不祭。
』国家故事,未葬不祭宗庙。
今请竢袝庙毕复常[24]。
」从之。
辛酉,贬京兆尹李实为通州长史。
诏曰[25]:「实素以宗属[26],累更任使。
骤升班列,遂极宠荣。
而政乖惠和,务在苛厉。
比年旱歉[27],先圣忧人,特诏逋租悉皆蠲免。
而实敢肆诬罔,复令征剥。
颇紊朝廷之法,实惟聚敛之臣。
自国哀以来,增毒弥甚,无辜毙踣,深所兴嗟[28]。
朕嗣守洪业,敷弘理道。
宁容蠹政[29],以害齐人。
宜加贬黜,用申邦宪。
尚从优贷,俾佐远藩。
」实谄事李齐运,骤迁至京兆尹。
恃宠强愎,不顾文法[30]。
是时春夏旱,京畿乏食。
实一不以介意[31]。
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
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
」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至坏屋卖瓦木贷麦苗以应官[32]。
优人成辅端为谣嘲之,实闻之,奏辅端诽谤朝政,杖杀之。
实遇侍御史王播于道,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
实不肯避,导骑如故。
播诘让导骑者,实怒,遂奏播为三原令,廷诟之。
陵轹公卿已下[33],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
尝有诏免畿内逋租[34],实不行用诏书,征之如初。
勇于杀害,人吏不聊生。
至谴,市里讙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
壬戌[35]。
制:殿中丞皇太子侍书翰林待诏王伾可守左常侍[36],依前翰林待诏[37]。
苏州司功王叔文可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又以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郑絪为中书舍人,学士如故。
又以给事中冯伉为兵部侍郎。
以兵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归登为给事中,修撰如故。
登、伉皆上在东宫时侍读,以师傅恩拜。
卷二(起二月,尽三月)二月甲子,上御丹凤门,大赦天下。
自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昧爽已前,大辟已下,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原之。
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于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于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
其在外者,长吏精加访择,具名闻奏,仍优礼发遣。
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38],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
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
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
其论价之高下者[39],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40]。
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而实夺之。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纔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41]。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42]!」遂殴宦者[43]。
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44],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上初登位,禁之。
至大赦,又明禁。
又贞元中,要乳母皆令选寺观婢以充之,而给与其直,例多不中选。
寺观次当出者,卖产业割与地买之,贵有姿貌者以进,其徒苦之;至是亦禁焉。
贞元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于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
至有张罗网于门,不许人出入者[45]。
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痛驱之[46]。
出钱物求谢,乃去。
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驱骂[47]。
或时留蛇一囊为质,曰:「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饥渴。
」卖者愧谢求哀[48],乃携而去。
上在春宫时则知其弊[49],常欲奏禁之。
至即位,遂推而行之,人情大悦。
乙丑,停盐铁使进献。
旧盐铁钱物悉入正库[50],一助经费。
其后主此务者,稍以时市珍翫时新物充进献,以求恩泽。
其后益甚,岁进钱物,谓之「羡余」,而经入益少[51],至贞元末,遂月有献焉[52],谓之「月进」。
至是乃罢[53]。
命左金吾将军兼中丞田景度持节告哀于吐蕃[54],以库部员外熊执易为副。
兵部郎中兼中丞元季方告哀于新罗,且册立新罗嗣主,主客员外郎兼殿中监马于为副。
三月庚午朔,出后宫三百人。
辛未,以翰林待诏王伾为翰林学士。
壬申,以故相抚州别驾姜公辅为吉州刺史。
前户部侍郎判度支汀州别驾苏弁为忠州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