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757.00 KB
- 文档页数:8
电池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北京市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六年级二班柴子一一.问题由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池,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在使用电池。
电池的种类很多,有普通的酸碱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和充电电池。
这些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多数都被丢弃,混在垃圾或土壤里,最后被大自然分解。
电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和破坏极大。
根据科学测定,一节普通电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永久失去使用价值,几十立方米的水受到严重污染。
现在的环境污染中,最厉害的是电池污染,一颗小电池就可以污染十万立方米的水!这是什么概念的数字?为此我们组成一个研究小组,重点研究电池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希望可以将研究结果告诉更多的人,引起大家对电池污染的关注。
为了探究电池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实验小组收集了各种型号的电池,选择了绿豆、香菜、萝卜、小鱼作为实验的生物,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的:1、了解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为无污染使用电池出谋划策。
2、了解废旧电池对水资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携手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
3、通过调查、宣传,使每个公民意识到自己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三.研究方法:动手实验、网上查阅、请教指导老师、小组讨论四.动手实验:(一)准备阶段由邢紫萱主持实验前的会议,组员共同为实验过程提出建议,记录。
(二)实验阶段1.测出被不同种类电池污染过的水的pH值①准备材料不同种类的5号废旧干电池若干(如低汞,无汞,Zn,Mn ,Cd,碱性电池等电池)、水、PH试纸②准备工作把不同种类的电池包装拆开,然后将其捣碎,(目的是加快污染水源)分别浸泡在1000 mL的清水中(分若干个器皿),浸泡2~3天备用。
③实施方案在浸泡的每天,用PH试纸去测出不同电池污染水的酸碱度,并作好记录实验结论:由图中得出结果,不同种类的电池所污染的水的PH值各有不同,其中浸泡越久其污染程度越大。
2.废旧电池对植物的影响实验材料:受试植物为绿豆、萝卜、香菜。
废旧电池对土地的危害和建议序号内容1. 引言2. 废旧电池给土地环境带来的危害3. 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地的影响4. 废旧电池的不当处理对土壤的污染5. 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影响6. 废旧电池的合理回收与处置7. 减少废旧电池对土地的危害的建议8. 结论1. 引言电池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供应装置,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废旧电池的正确处理变得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电池可能会对土地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废旧电池对土地的危害,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减少这些危害。
2. 废旧电池给土地环境带来的危害废旧电池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对土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镉、铅、汞)、酸性物质和有机溶剂等。
当废旧电池遭到不当处理时,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3. 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地的影响有害物质的渗入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铅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它在土壤中积累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植物根系的健康和吸收营养的能力。
镉的积累会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产生负面影响。
4. 废旧电池的不当处理对土壤的污染废旧电池的不当处理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人倾向于将废旧电池直接扔进垃圾桶或填埋在地下。
这样做会导致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渗漏到土壤中,对土地造成长期污染。
不当处理还可能导致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进而引发水体污染。
5. 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影响废旧电池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平衡被打破。
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系统,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遭受干扰。
这对土地上的植物和动物生命形成威胁,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6. 废旧电池的合理回收与处置为了减少废旧电池对土地环境造成的危害,建议采取合理的回收与处置措施。
回收废旧电池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和水体的风险。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人们将废旧电池交给正规的回收站或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废旧电池对土地的危害和建议一、废旧电池对土地的危害分析1. 电池组成及危害物质废旧电池主要由电解质、阴极、阳极等成分组成。
废旧电池中常含有对土地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如重金属铅、汞、镉等,以及有机污染物。
2. 土地污染废旧电池中的危害物质通过不当处理或排放,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积累,难以分解和迁移,对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巨大影响。
3. 土壤质量恶化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使土壤酸度增加,抑制有益微生物活性,导致土壤质量恶化。
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农田产量,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4. 地下水污染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往往与地下水接触,通过渗漏和渗透作用,可污染地下水资源。
这对人类生活的水源安全和环境健康造成长期威胁。
二、废旧电池处理的现状和问题1. 处理方式不当目前,我国废旧电池处理主要依靠的是回收企业和废物处理厂。
然而,废旧电池的回收渠道不畅,部分回收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废旧电池的处理不到位。
2. 废旧电池资源回收率低废旧电池中大量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但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回收率较低。
这导致了废旧电池中有害物质的大量流失,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3. 缺乏规范管理和监督废旧电池处理涉及多个环节,如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等。
然而,现行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监管漏洞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导致废旧电池处理乱象丛生。
三、废旧电池处理的建议1. 完善回收体系加强废旧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
鼓励和支持回收企业积极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同时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废旧电池处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废旧电池处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 推广环保型电池产品鼓励企业加大对环保型电池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广使用环保型电池产品。
小议废旧电池的危害提起电池,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器械和便携设备的日益普及,电池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使用量大幅度上升。
手机、随身听、收音机等都需要大量的电池作为电源。
而大量不同种类的废旧电池也同时进入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
别看废旧电池的体积小,但是危害却极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电池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由于废旧电池污染不能凭感官感觉到,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所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废旧电池污染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普通电池含有汞、铝和酸碱,因此,绝不能将它们随便丢弃在自然界中。
一方面,随手乱扔的废旧电池经过风化腐蚀后,其毒性物质可渗入土壤和水体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耗用了大量金属,电池用完后,如不加以回收会浪费这些金属物质。
除了对环境的危害,电池对生物是否也有影响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做了一个实验。
我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玻璃杯,倒入水后,在杯子里面分别入放了两条相同大小的金鱼。
不同的是,我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了一节电池。
没过多久,被放进电池的玻璃杯里的鱼已经奄奄一息。
由此可见:电池对生物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
更重要的是,废旧电池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我们家家都有废旧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对环境的污染就会很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
由此可见,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节废旧电池就像是一颗“炸弹”,这样说你肯定不会相信,但是经过查阅资料,我却发现了一组惊人的数字。
据科学工作者测定: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我国的电池年产量高达140亿节,消费约100亿节,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全国13亿人口计算,假设每年每人用6节电池,那么这些电池可以污染46800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中国全年径流总量1.73倍;也可使7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这相当于15个浦东新区的面积。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课题研究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垃圾,但它们所带来的危害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废电池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废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废电池中的重金属铅、汞、镉等,一旦进入土壤或水体,将对生态系统造成毒害。
这些重金属在长时间内积累,不仅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水质的清洁,还会危害到生物链的稳定性,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其次,废电池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如果进入人体,将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例如,铅中毒会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而汞中毒则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甚至对胎儿造成畸形。
因此,废电池的不当处理将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针对废电池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首先,废电池应当分类收集,并且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电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其次,人们在使用电池时应当注意减少浪费,尽量使用环保型电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来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废电池中的金属和有害物质可以通过专业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者安全处理,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废电池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废电池,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电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废电池的处理问题,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废电池的危害作文废电池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池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无论是手机、电脑、手表还是车辆,都需要电池的支持。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废旧电池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废电池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回收,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首先,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镍、钴等重金属。
这些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者填埋,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据统计,每年全球废旧电池中释放出的有害物质相当于数百万辆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总和。
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和水源中蓄积,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危害。
其次,废旧电池的处理和回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往往是由一些小作坊或者个体户进行,他们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对废电池进行简单的拆解和处理,这样容易造成有害物质的泄漏和人员的中毒。
而在一些发达地区,废电池的回收处理虽然有专业的公司负责,但是由于成本高昂和技术难度大,导致回收率并不高,大量的废电池最终还是被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最后,废电池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如果进入人体,会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损害,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癌症。
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由于身体的抵抗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废电池的危害。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废电池引起的健康问题,使得医疗资源消耗巨大,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为了减少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电池,减少废旧电池的产生。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力度,提高回收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处理据有关资料显示: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锰等。
据专家测试,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米水。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乱扔一颗电池的危害竟有这么大!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再渗透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
人如果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死亡率高达40%!废电池,就是使用过而废弃的电池。
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尚有争议。
很多人都认为废电池对环境危害严重,应集中回收。
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
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
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
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重金属元素,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物质。
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
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未把群众日常生活使用的普通干电池作为危险废物对待,也没有强制单独收集处理普通干电池的法律。
少数发达国家的电池(子)工业协会、个别城市曾经组织过普通干电池收集活动,现在开展这类活动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日本、瑞士各有1个废电池再利用工厂,原来主要处理含汞普通废电池,现在则主要处理可充电电池。
由于废电池总量较小,设施的生产能力有一部分闲置。
德国把收集上来的废电池放置在废弃的矿坑中。
电池内化学成分中含有许多重金属,汞(熟称水银)等。
一旦这些重金属漏出来将会污染周围的水源、土壤,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
废电池的危害: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
篇一:《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实验单位名称:盘县第一中学指导老师:王丽小组成员:组长:孔垂风组员:李谷能蒋林骥骆小燕汤云春李建锋盘县一中高二(7)班{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2012年9月探究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实验指导老师:王丽(贵州盘县第一中学贵州盘县 553500)小组成员:孔垂风(组长)李谷能蒋林骥骆小燕汤云春李建锋摘要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实验,浓度越高水生植物的生根数就越少,而水生动物的存活率就越低,甚至会不生根或全部死亡,结果表明: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均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废电池探究活动水生生物保护环境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据报道,目前我国电池的年产量达140亿只,占全世界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作用,但同时,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废电池的危害。
根据目前科技发展的水平来看,对废电池的处理只有二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深埋的方法处理;第二种是将废电池集中存放在地下室中,等到将来技术成熟了,再进行科学处理和回收,如果将废电池随意丢弃,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
例如:一粒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使60万升水不能再使用,一节1号电池可以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使用价值,同时,乱仍废电池,还会因为水循环和大气循环造成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但仍然没有多少人付诸行动,例如:在校园内、街道等地方可以看到很多人乱仍乱丢。
其实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污染环境,一节废电池、一袋塑料垃圾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问题,从废电池危害的研究着手,将其危害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警示人们,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朋友,更要关注生态环境,更要保护环境。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霍春雪;王妍;刘彩云;吴彤彤;王颖【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各项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对根与叶的胁迫程度也不同.根对废旧电池浸出液反应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在30%,45%,60%浓度时,根鲜重与地下长度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且浓度大于30%时,随着电池浸出液浓度的增加,地下长度生长抑制更加明显.叶鲜重、地上长度也只是在45%或60%两高浓度时受到影响.实验还发现叶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以下简称MDA)含量随着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5%与60%两高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由于脯氨酸含量也随之增加,所以没有对小麦叶片的膜透性产生影响.但在60%高浓度处理时,小麦中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期刊名称】《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9)003【总页数】6页(P79-84)【关键词】小麦;废旧电池;重金属污染【作者】霍春雪;王妍;刘彩云;吴彤彤;王颖【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2.1电池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遥控器、计算器、手表、手电筒、汽车等电器.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电池的需求很多:1998年电池的生产量达140亿只;1999年电池的生产量达150亿只.目前,我国市场上大约每年销售60亿只电池[1],其中一次性干电池产量最大,应用最广.这种电池不能运用简单的方法再生,不可重复利用,用后常常伴随生活垃圾丢弃[2],电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烦恼,席国喜教授等对普通废旧锌锰干电池残渣成分的分析得知,废旧的电池中含有10多种化学物质(锌锰电池残渣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Mn 27.036%,Zn0.156%,Fe9.713%,Pb 0.330%,Cd 0.003%,Mg 0.039%,C 24.615%,SiO2 18.524%),其中部分重金属对农作物危害较大[3-7],如铅(Pb)和镉(Gr)是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8-9],丢弃的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水体,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和水体质量,从而恶化环境[10].重金属会在土壤中富集、积累,最后被植物根吸收,在植物中积累,不仅对植物生长与生理造成影响[11-15],而且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16].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所以研究重金属在小麦中的积累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实验测定了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地上长度、地上鲜重、地下长度、地下鲜重等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麦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膜透性来反映小麦对废旧电池的抗逆性,从而更能清晰的了解重金属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为以后研究重金属在小麦中积累机理提供依据.1.1 试验材料及材料处理1.1.1 废旧电池浸出液的制备取4支5号华太牌(临沂)废旧锌锰干电池,剥去外皮并粉碎后置于1000 mL广口瓶,向其中加入550 mL蒸馏水,并不断搅拌,一周后用倾析法将溶液和固体残渣分离,得无色透明倾析液,再离心倾析液得到无色透明的电池浸出液定容至1000 mL,作为原液,不同浓度培养液的配置: 100 mL培养液中含有25 mL的霍格兰营养液(配方如表1)[17],15%培养液为100 mL培养液中含有25 mL的霍格兰营养液、15 mL废旧电池浸出液原液、60 mL蒸馏水,后面浓度以此类推.1.1.2 材料处理材料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 mL. ‘山农D040’).用蒸馏水浸泡小麦种子,在温室25 ℃条件下萌发,待小麦长出3个叶时,用废旧电池浸出液配制成0%,15%,30%,45%,60%5个浓度的霍格兰营养液在植物培养箱(型号: KBWF240,德国BINDER)内培养,昼夜温度为25 ℃/20 ℃,光周期16 h/8 h,光照强度为100 μmolm-2 s-1,相对湿度60%-80%,每天更换营养液.小麦培养一周时测定生长参数并进行生理特性分析.1.2 测定方法小麦培养第1周时,测定生长参数.以小麦茎基部到小麦最上叶尖端的高度作为小麦株高,根茎结合处到最下根尖为地下长度.在根茎结合部将植株剪开,分别测总鲜重和根鲜重.每个处理做10个重复.植物叶片膜透性测定按李合生等的方法[18],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采用Troll的酸性茚三酮显色法[19],MDA含量测定参考张志良等的方法[20-21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参照张其德的方法[22].1.3 统计分析以上试验所得数据均在Excel 2003软件下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以均值和方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为α=0.05.2.1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了研究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从小麦三叶期开始用含有不同浓度废旧电池浸出液和霍格兰营养液水培小麦一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的影响不同,小麦不同部位对废旧电池浸出液的敏感程度也不同.由下页图1可以看出,45%浓度对根和叶的生长都产生了影响,抑制了根和叶的生长,经过统计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lt;0.05).地下长度不仅在45%浓度时受到影响,在15%低浓度处理时也受到抑制,并且在30%浓度后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程度就越明显;经过30%与60%浓度处理后根鲜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叶的影响程度没有根明显,只有在45%高浓度处理后鲜重与地上长度才受到显著性影响.2.2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根、叶中丙二醛的影响MDA是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其含量的多少是脂质过氧化作用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图2可以看出叶中丙二醛含量随着培养液中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加,低浓度时增加的缓慢,并没有与对照组形成显著性差异(Pgt;0.05),随着浓度的增高丙二醛增加趋势加快,在45%和60%浓度处理的小麦中MDA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Plt;0.05),表明高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导致小麦中MDA含量的增加,加剧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膜的选择透性.2.3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叶中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脯氨酸是一种可溶性渗透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可以作为渗透平衡物质和亚细胞结构的保护物质,高浓度的脯氨酸对大分子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也没有或仅有很小的影响,可以增加水的内流、减少水的外流,从而降低细胞渗透势.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在重金属离子胁迫下,植物体内会大量积累脯氨酸,以提高植物的抗性和对逆境的适应性[22-26].本文结果显示,如图3在15%,30%两浓度处理时,小麦中脯氨酸含量并没有显著性的增加(Pgt;0.05);在45%,60%高浓度处理时,脯氨酸含量增加,为对照组的3到4倍左右,与对照组形成显著性差异(Plt;0.05),说明在高浓度处理时,小麦受到了废旧电池浸出液中金属的胁迫,但由于小麦中合成了大量的脯氨酸,从而增加小麦中酶的稳定性,保护酶的活性,防止质膜损伤.2.4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根、叶细胞的膜透性的影响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界面,细胞膜又是选择透过性膜,它能调节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研究表明,当小麦受到重金属胁迫时,其选择透性机能受损,透性增大,使细胞内一些可溶性物质外渗,破坏了细胞内酶及代谢作用原有的区域性,这是小麦受害的原因之一[27].本文研究表明,在废旧电池浸出液处理后,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虽然有所变化但变化不明显,不能与对照组形成显著性差异(Pgt;0.05).如下页图4,在15%,30%,45%浓度处理时,根中细胞膜透性也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只有在TA60浓度时,根中细胞膜透性才发生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lt;0.05).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重金属先通过根吸收在根中大量积累,然后在再通过其他途径到达叶片等其他植物组织器官,所以当植物受到重金属污染时,根先受到损害.2.5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出光合作用水平的强弱.同时,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叶片是否衰老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处理小麦幼苗一周后,小麦叶片并未出现明显的失绿症状,但60%高浓度处理的小麦即使是在外表还没有出现失绿症状,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其形成显著性差异(如图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废旧电池浸出液胁迫下小麦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低浓度下不能对其叶绿素合成产生影响,但高浓度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席国喜等数据研究普通废旧锌锰干电池中含有Mn27.036%,Zn 0.156%,Fe 9.713%,Pb 0.330%,Cd 0.003%,Mg 0.039%,C 24.615%,SiO2 18.524%等物质[3],进入环境中的废旧电池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其中所含的铅、镉、汞等进入土壤、水源及植物体中,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在某些器官中积累造成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然而其中一些重金属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直接或间接的参与酶的催化和信号传导过程,如 Zn2+是许多酶的重要辅助因子;铁为叶绿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28],它也是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份,铁的供应直接影响到叶绿素含量及两种含铁酶的活性,铁锰之间存在强烈相互作用,因而锰的供应也会影响到叶绿素的含量及两种含铁酶的活性.但是当必需的重金属元素的离子水平达到或超过了植物所能忍受的生理极限时也会成为植物的毒性元素.重金属离子对细胞的毒害机理包括如下几种[28]:一是细胞内的重金属离子可以与酶活性中心或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导致酶失活及蛋白质变性,如李妍研究结果表明铅和镉胁迫影响到小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29];二是重金属离子取代金属蛋白中的必需元素,导致生物大分子构象改变,酶活性丧失及必需元素缺乏,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另外,重金属还可以干扰某些物质在植物细胞中的运输(如 Al3+能抑制植物对Ca2+的吸收和运输,镉、锌能使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细胞膜透性增加[30]),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自由基导致细胞氧化损伤.尽管如此,不少种类植物仍可以在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环境中生长,这表明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维持重金属的动态平衡和植物的耐性适应机制及多种抵抗重金属毒害的防卫机制.正如本实验结果,小麦在高浓度的电池浸出液处理时,丙二醛大量生成,但并未影响叶中细胞的膜透性,因为在细胞叶片中积累了大量的脯氨酸,从而使小麦对废旧电池浸出液有一定的耐性,但由于根中吸收的重金属量多,脯氨酸调节能力有限,根中细胞膜透性增加,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影响小麦的产量.由本实验结果可知,废旧电池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很大的危害,它不仅影响小麦的根系,而且还影响到小麦的叶片,这将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把废旧电池随意丢弃,而应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回收利用,避免废旧电池造成环境污染.【相关文献】[1]郭立,何深思.废旧干电池回收的障碍与政策[J].环境保护,2002,(4):42-44.[2]郭炳琨,李新海,杨松青.化学电源—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32-79.[3]席国喜,路迈西,邱宁静.废旧锌锰电池的残渣成分分析[J].再生资源研究,2006,(1):38-40.[4]李哲.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的影响[J].甘肃冶金,2004,26(1):60-61.[5]张义贤.汞、镉、铅胁迫对油菜的毒害效应[J].山西大学学报,2004,27(4):410-413[6]王慧忠,何翠屏,赵楠.铅对草坪植物生物量与叶绿素水平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3,20(6):73-75.[7]郑世英,商学芳.镉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J].德州学院学报,2006,22(5):90-9.[8]Landis W G, Yu M.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Impacts of Chemicals upon Ecological Systems[M].New York:2nd.Lewis Publishers,1999.211-221.[9]Oliveirada S A L, Barrocas P G, Jacob S C, et al. Dietary intake and health effects of selected toxic elements[J].Brazil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05,17:79-93.[10]HE L L, Jiao Y M, Wang L H,et al.Advance in study of Pb,Zn,Cu and Cd hyperaccumulator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32(11):120-123. [11]Kastori R, Petrovic N. Effect of excess lead,cadmium,copper and zinc on water relations in sunflower[J].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1992,15:2427-2439.[12]Balestrasse K B,Benavides M P,Gallego S M,et al.Effect of cadmium stress on nitrogen metabolism in nodules and roots of soybean plants[J].Function Plant Biology,2003,30:57-64.[13]顾继光,林秋奇,胡韧,等.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J].土壤通报,2005,36(1):128-133.[14]袁敏,铁柏清,唐美珍,等.四种草本植物对铅锌尾矿土壤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05,14(6):57-62.[15]杨世勇,王方,谢建春.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的耐性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71-74.[16]张凤杰,范俊岗,张玉伟,等.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研究的指示物——大型野生哺乳动物、鸟类和花粉虫媒[J].辽宁林业科技,2004,(3):31-33.[17]王宝山.植物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7.[18]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0-261.[19]Troll W,Lindsley J.J Biol Chem.1955,215:655.[20]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4-277.[21]赵世杰,许长成,邹琦,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报,1994,30(3):207-210.[22]张其德.测定叶绿素的几种方法[J].植物学通报,1985,3(5):60-64.[23]Wang J Y,AoH,Zhang J,QuG Q.Introduction to the Technique and Principle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Laboratory[M].Harbi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ess,2003.133-135.[24]LiH S, Sun Q, Zhao S Jet al.Theory and Technique of Plant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Experiments[M].Beijing:High Education Press,2000.[25]Mehta S K,Gaur J P.Heavy-metal-induced praline accumulation and its role in amelioratingmetal toxicity in Chlorella vulgaris[J].New Phyto,1999,143:253-259. [26]兰珊珊. H2O2对玉米幼苗和表CaM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脯氨酸代谢的影响[A].云南师范大学,2008.[27]Delauney A J, Hu C-A A, Kishor P B K,et al.Cloning of ornithine-aminotransferase cDNA from Vigna aconitifolia by trans-complement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and regulation of proline biosynthesis[J].J Biol Chem,1993,(268):18673-18678.[28]钟楠.干旱及重金属镉胁迫地刺槐幼苗活性氧化代谢的影响[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29]全先庆,张渝洁,单雷,等. 脯氨酸在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耐受中的作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7,18(1).[30]任安芝,高玉葆,刘爽.铬、镉、铅胁迫对青菜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6(2):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