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四)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8
第3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盖斯定律,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一盖斯定律1.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但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
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2.从能量守恒定律理解盖斯定律从S→L,ΔH1<0,体系放出热量;从L→S,ΔH2>0,体系吸收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ΔH1+ΔH2=0。
3.根据以下两个反应:C(s)+O2(g)===CO2(g)ΔH1=-393.5 kJ·m ol-1CO(g)+12O2(g)===CO2(g)ΔH2=-283.0 kJ·m ol-1根据盖斯定律,设计合理的途径,计算出C(s)+12O2(g)===CO(g)的反应热ΔH。
答案根据所给的两个方程式,反应C(s)+O2(g)===CO2(g)可设计为如下途径:ΔH1=ΔH+ΔH2ΔH=ΔH1-ΔH2=-393.5 kJ·m ol-1-(-283.0 kJ·m ol-1)=-110.5 kJ·mol-1。
4.盖斯定律的应用除了“虚拟路径”法外,还有热化学方程式“加合”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
试根据上题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利用“加合”法求C(s)+12O2(g)===CO(g)的ΔH。
答案C(s)+O2(g)===CO2(g)ΔH1=-393.5 kJ·mol-1CO2(g)===CO(g)+12O2(g)ΔH2=283.0 kJ·mol-1上述两式相加得C(s)+12O2(g)===CO(g)ΔH=-110.5 kJ·mol-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在298 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 2(g)===CO(g) ΔH 1=-110.5 kJ·mol -1 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1则C(s)+CO 2(g)===2CO(g)的ΔH 为( )A .+283.5 kJ·mol -1B .+172.5 kJ·mol -1C .-172.5 kJ·mol -1D .-504 kJ·mol -1解析: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得:2C(s)+O 2(g)===2CO(g) ΔH =2ΔH 1=-221 kJ·mol -1①CO 2(g)===C(s)+O 2(g) ΔH -ΔH 2=+393.5 kJ·mol -1② 依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可得:C(s)+CO 2(g)===2CO(g) ΔH =-221 kJ·mol -1+393.5 kJ·mol -1=+172.5 kJ·mol -1。
答案:B2.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A →F ,ΔH =-ΔH 6B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1C .C →F ,|ΔH |=|ΔH 1+ΔH 2+ΔH 6|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解析:F→A,ΔH=ΔH6,则A→F,ΔH=-ΔH6,A正确;6个ΔH全部相加,ΔH=0,B错误;C→F的ΔH=-(ΔH6+ΔH1+ΔH2),C正确;A→D的ΔH=ΔH1+ΔH2+ΔH3,D→A的ΔH=ΔH4+ΔH5+ΔH6,二者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D正确。
答案:B3.已知:①2CH3OH(g)===CH3OCH3(g)+H2O(g)ΔH1=-23.9 kJ·mol-1②2CH3OH(g)===C2H4(g)+2H2O(g)ΔH2=-29.1 kJ·mol-1③C2H5OH(g)===CH3OCH3(g)ΔH3=+50.7 kJ·mol-1则C2H4(g)+H2O(g)===C2H5OH(g)的ΔH()A.-45.5 kJ·mol-1B.+45.5 kJ·mol-1C.-55.9 kJ·mol-1D.+55.9 kJ·mol-1解析:总反应可由方程式①-②-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23.9+29.1-50.7=-45.5 kJ·mol-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练(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在101kPa 和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 2(g) +12O 2(g) = H 2O(g)△H= —241.8kJ/mol; H 2(g) + 12O2(g) =H 2O(1) △H= —285 .8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2燃烧生成1molH 2O(g)时,放出241.8kJ 的热量B.1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 的热量C.O 2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 2的物质的量 D.H 2的燃烧热为285.8kJ 2、已知:①()()2212H g O g +()2H O g 11 H akJ mol -∆=⋅ ②()()222H g O g +()22H O g 12 H bkJ mol -∆=⋅③()()2212H g O g +()2H O l 13 H c kJ mol -∆=⋅ ④()()222H g O g +()22?H O l 14 H d kJ mol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0a c << B. 0b d >> C. 20a b =< D. 20c d => 3、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 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X 2)与水反应均可生成两种酸B.用电子式表示2MgF 的形成过程为:C.热稳定性:MgI 2>MgBr 2>MgCl 2>MgF 2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2MgI s 与()2Cl g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22MgI s Cl g MgCl s I g ++,△H =-277kJ·mol -14、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 52O 2(g) 2CO 2(g)+H 2O(l) ΔH=-1300 kJ·mol -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10N 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2600kJ 的能量B.当1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C.当2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D.当8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5、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 2H 6(g)+7O 2(g)4CO 2(g)+6H 2O(g) △H=-1560.8kJ·mol-1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 -1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6、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A.2H 2(g)+O 2(g)=2H 2O(l) △H 1;2H 2(g)+O 2(g)=2H 2O(g) △H 2B. 212221()()();()()()2C s O g CO g H C s O g CO g H +=∆+=∆ C.S(g)+O 2(g)=SO 2(g) △H 1;S(s)+O 2(g)=SO 2(g) △H 2 D. 22122211()()2();()()()22H g Cl g HCl g H H g Cl g HCl g H +=∆+=∆ 7、下图表示198K 时N 2与H 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训练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Word版含解析(1)一、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过程有密切的关系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C.盖斯定律只是一条简单的自然规律,其实际作用不大D.有的化学反应过程没有能量变化解析:反应热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盖斯定律的实际作用很大,C项错误;任何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D项错误。
答案:B2.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解析:据题意可知,第三个反应可以是第一个反应和第二个反应的两倍之和,故ΔH3=ΔH1+2ΔH2。
答案:A3.已知:①2C(s)+O2(g)2CO(g)ΔH=-221.0 kJ·mol-1;②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ΔH为( )A.+262.6 kJ·mol-1B.-131.3 kJ·mol-1C.-352.3 kJ·mol-1D.+131.3 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把已知的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可求得制备水煤气反应的ΔH。
①-②,得2C(s)+O2(g)-2H2(g)-O2(g)2CO(g)-2H2O(g)ΔH=-221.0 kJ·mol-1-(-483.6 kJ·mol-1),即2C(s)+2H2O(g)2H2(g)+2CO(g)ΔH=+262.6 kJ·mol-1C(s)+H2O(g)CO(g)+H2(g)的ΔH=+262.6 kJ·mol-1÷2=+131.3 kJ·mol-1。
课时作业5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甲,中间态为乙,终态为丙,它们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1|>|ΔH2| B.|ΔH1|<|ΔH3|C.ΔH1+ΔH2+ΔH3=0 D.甲→丙的ΔH=ΔH1+ΔH2解析:题述过程中甲为始态,乙为中间态,丙为终态,由盖斯定律可知:甲→丙,ΔH=ΔH1+ΔH2<0,D正确;在过程中ΔH1与ΔH2的大小无法判断,A错误;因|ΔH3|=|ΔH1|+|ΔH2|,B正确;因为甲→丙和丙→甲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所以ΔH1+ΔH2+ΔH3=0,C正确。
答案:A2.如图所示,ΔH1=-393.5 kJ·mol-1,ΔH2=-395.4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比石墨的强D.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解析: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物质,其转化过程为化学变化,B项错误;由图中看出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热量,石墨的稳定性比金刚石的强,故C项错误,A项正确。
答案:A3.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 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 B.391C.516 D .6583.解析:ΔH3=-(ΔH2-ΔH1)=-[-2 752 kJ·mol-1-(-534 kJ·mol-1)]=+2 218 kJ·mol-1,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2 218 kJ-500 kJ-154 kJ)÷4=391 kJ。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节 反应热的计算 1.理解盖斯定律 2.会计算反应热知识点一 盖斯定律 知识点二 反应热的计算知识点一 盖斯定律一、盖斯定律1.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如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则ΔH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
3.盖斯定律的意义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生成物不纯,往往有副反应发生,这给直接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将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如:C(s)+12O 2(g)===CO(g)反应的ΔH 无法直接测得,但下列两个反应的ΔH 可以直接测得:C(s)+O 2 (g)===CO 2(g) ΔH 1=-393.5 kJ·mol -1、CO(g)+12O 2 (g)===CO 2(g) ΔH 2=-283.0 kJ·mol -1 上述三个反应具有如下关系:则在此温度下C(s)+12O 2 (g)===CO(g)反应的ΔH =ΔH 1-ΔH 2=-110.5 kJ·mol -1。
二、运用盖斯定律解题的常用方法1.虚拟路径法由A 生成D ,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 直接生成D ,反应热为ΔH ;②由A 生成B ,由B 生成C ,再由C 生成D ,每一步的反应热分别为ΔH 1、ΔH 2、ΔH 3,则各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加和法(最常用的方法)将需要消去的物质先进行乘除运算,使它们的化学计量数相同,然后进行加减运算,ΔH 也作相应运算。
【归纳总结】 盖斯定律应用的一般步骤:1.定目标、已知。
根据题目条件确定已知方程式和目标方程式,注意配平和标注状态,注意ΔH 的符号、数值和单位;并且标注各个已知方程式的序号。
2.找缺失物质。
找出已知方程式中存在而目标方程式中没有出现的物质,并做好标记。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时作业(四)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H 1和ΔH 2表示,则( )①H 2(g)+12O 2(g)===H 2O(g) ΔH 1=-Q 1 kJ/mol ; ②2H 2O(l)===2H 2(g)+O 2(g) ΔH 2=+Q 2 kJ/molA .Q 1>Q 2B .Q 1=Q 2C .2Q 1<Q 2 D.12Q 2=Q 1 【解析】 将①式改写成③式:2H 2O(g)===2H 2(g)+O 2(g) ΔH 3=+2Q 1 kJ/mol ,③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②式相同,但③式中H 2O 为气态,②式中H 2O 为液态,生成液态水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多,故2Q 1<Q 2。
【答案】 C2.乙醇的燃烧热为ΔH 1,甲醇的燃烧热为ΔH 2,且ΔH 1<ΔH 2,若乙醇和甲醇的混合物1 mol 完全燃烧,反应热为ΔH 3,则乙醇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ΔH 3-ΔH 2ΔH 3-ΔH 1 B.ΔH 2-ΔH 3ΔH 3-ΔH 1 C.ΔH 2-ΔH 3ΔH 1-ΔH 3 D.ΔH 3-ΔH 1ΔH 2-ΔH 3【解析】 本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ΔH 3乙醇 ΔH 1甲醇 ΔH 2ΔH 2-ΔH 3ΔH 3-ΔH 1,则得乙醇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ΔH 2-ΔH 3ΔH 3-ΔH 1。
【答案】 B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 、白)+2HCl(aq)===SnCl 2(aq)+H 2(g) ΔH 1②Sn(s 、灰)+2HCl(aq)===SnCl 2(aq)+H 2(g) ΔH 2③Sn(s 、灰)>13.2 ℃<13.2 ℃Sn(s 、白) ΔH 3=+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B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C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D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及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稳定性。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与下列选项无关的是()A。
反应物的多少ﻩB。
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ﻩﻩ D.反应物的性质【解析】选B.反应热与物质的量、反应物状态、生成物状态、温度、压强等有关系,与表达的单位、反应的速率和过程没有关系,故选B.2。
(2015·石家庄高二检测)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CO(g) ΔH1②2H2(g)+O2(g)2H2O(g)ΔH2由此可知C(s)+ H2O(g)CO(g)+H2(g)ΔH3,则ΔH3等于( )A。
ΔH1—ΔH2ﻩﻩﻩﻩﻩB。
ΔH1-ΔH2C.2ΔH1-ΔH2 ﻩﻩD.ΔH2-ΔH1【解析】选B。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C(s)+H2O(g)CO(g)+H2(g),所以ΔH3=ΔH1-ΔH2.3.(2015·福州高二检测)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g)+Cl2(g)2HCl(g)ΔH=—183 kJ·mol-1B。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1.通过盖斯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学会用盖斯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量变方面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填“相同”或“不同”)。
2.反应热特点(1)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反应热总值一定,如下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则ΔH=ΔH1+ΔH2=ΔH3+ΔH4+ΔH5。
3.意义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以下情况(不能直接测定)的反应热:(1)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
(2)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
(3)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
微点拨:指定状态下,各种物质的焓值都是唯一确定的,即化学反应的焓变不因反应历程和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二、反应热的计算1.计算依据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和燃烧热可以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实例——应用盖斯定律计算C燃烧生成CO的反应热已知:(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2)CO(g)+12O2(g)===CO2(g) ΔH2=-283.0 kJ·mol-1若C(s)+12O2(g)===CO(g)的反应热为ΔH,求ΔH。
①虚拟路径:②应用盖斯定律求解:ΔH1=ΔH+ΔH2则:ΔH=-393.5 kJ·mol-1-(-283.0 kJ·mol-1)=-110.5_kJ·mol-1[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反应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两者相比,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的始态有关,与终态无关。
()(3)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课时提升作业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1)4Al(s)+3O 2(g)2Al2O3(s)ΔH=-2 834.9 kJ·mol-1(2)4Al(s)+2O 3(g)2Al2O3(s)ΔH=-3 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解析】选A。
根据盖斯定律(2)-(1)得2O 3(g)3O2(g)ΔH=-284.2 kJ·mol-1,等质量的O2能量低,O2比O3稳定。
【补偿训练】(2018·郑州高二检测)已知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工业上,常利用下列反应处理废气:NO 2(g)+SO2(g)NO(g)+SO3(g) ΔH等于( )A.+42 kJ·mol-1B.-42 kJ·mol-1C.-84 kJ·mol-1D.+84 kJ·mol-1【解析】选B。
反应热等于产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之差,ΔH=(486+0-99-429) kJ·mol-1=-42 kJ·mol-1,故选B。
2.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1 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CO2气体的生成热就是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已知下列几种化合物的生成热分别是则1 kg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 )A.3 225 kJB.2 816 kJC.6 999 kJD.15 644 kJ【解析】选D。
根据生成热的定义得下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6C(s)+3O 2(g)+6H2(g)C6H12O6(s)ΔH=-1 259.8 kJ·mol-1①C(s)+O 2(g)CO2(g) ΔH=-393.5 kJ·mol-1②O 2(g)+2H2(g)2H2O(l) ΔH=-571.6 kJ·mol-1③由:②×6+③×3-①得:C 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 816 kJ·mol-1故1 kg C6H12O6(s)完全氧化时放出的热量为2 816×kJ≈15 644 kJ。
【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四)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已知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 C(s)+12O 2(g)===CO(g) ΔH 2=-110.5 kJ·mol -1, 则2 mol C 在O 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A .221 kJB .787 kJC .393.5 kJD .110.5 kJ 解析:选B C 在O 2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故2 mol C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 mol ×393.5 kJ·mol -1=787 kJ 。
2.液态水分解生成H 2和O 2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完成: H 2O (l )――→ΔH 1=+44 kJ·mol -1H 2O (g )――→ΔH 2H 2(g )+12O 2(g )已知:氢气的燃烧热ΔH 为-286 kJ·mol -1,则ΔH 2为 ( ) A .+330 kJ·mol -1 B .-330 kJ·mol -1 C .+242 kJ·mol -1D .-242 kJ·mol -1 解析:选C 由盖斯定律可知ΔH 1+ΔH 2=-ΔH =+286 kJ·mol -1,ΔH 2=+ 286 kJ·mol -1-ΔH 1=+286 kJ·mol -1-(+44 kJ·mol -1)=+242 kJ·mol -1。
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在25 ℃,105 Pa 时,1 mol 石墨和1 mol 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393.5 kJ 和283 kJ ,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s)+CO 2(g)===2CO(g) ΔH =+172.5 kJ·mol -1 B .1 mol 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CO 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 kJC .2C(石墨,s)+O 2(g)===2CO(g) ΔH =-110.5 kJ·mol -1 D .已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放热解析:选A A 项,由题意得①C(石墨,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②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反应②×2可得C(石墨,s)+CO 2(g)===2CO(g) ΔH =-393.5 kJ·mol -1-(-283 kJ·mol -1×2)=+ 172.5 kJ·mol -1,正确;B 项,没有说明CO 2和CO 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反应热,错误;C 项,①C(石墨,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②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反应②)×2得:2C(石墨,s)+O 2(g)===2CO(g),ΔH =[-393.5 kJ·mol -1-(-283 kJ·mol -1)]×2=-221 kJ·mol -1,错误;D 项,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的能量低,石墨变成金刚石需要吸热,错误。
4.已知:①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 ②2H 2O(g)===2H 2(g)+O 2(g) ΔH =+483.6 kJ·mol -1。
现有18 g 液态H 2O ,蒸发时吸收的热量为( )A .88 kJB .44 kJC .4.89 kJD .2.45 kJ解析:选B ①×12+②×12,得H 2O(g)===H 2O(l) ΔH =-44 kJ·mol -1,故 H 2O(l)===H 2O(g) ΔH =+44 kJ·mol -1。
m (H 2O)=18 g ,n (H 2O)=18 g 18 g·mol -1=1 mol ,故 18 g 液态H 2O 蒸发时吸收的热量为44 kJ ,B 项正确。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O 2(g) SO 3(g) ΔH =-98.32 kJ·mol -1,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 )A .=196.64 kJB .=98.32 kJC .<196.64 kJD .>196.64 kJ解析:选C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物按所给形式进行完全时的反应热。
2 mol SO 2和1 mol O 2如果彻底反应则应放出196.64 kJ 的热量,而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 kJ 。
6.室温下,将1 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 1,将1 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ΔH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ΔH 2>ΔH 3B .ΔH 1<ΔH 3C .ΔH 1+ΔH 3=ΔH 2D .ΔH 1+ΔH 2>ΔH 3 解析:选B 由题给条件可知:①CuSO 4·5H 2O(s)===Cu 2+(aq)+SO 2-4(aq)+5H 2O(l) ΔH 1>0,②CuSO 4(s)===Cu 2+(aq)+SO 2-4(aq) ΔH 2<0,由①-②可得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 ΔH 3=ΔH 1-ΔH 2>0,选B 。
7.已知3.6 g 碳在6.4 g 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 热量。
已知单质C(s)的燃烧热为Y kJ·mol -1,则1 mol C(s)与O 2(g)反应生成CO(g)的反应热ΔH 为( ) A .-Y kJ·mol -1 B .-(10X -Y )kJ·mol -1 C .-(5X -0.5Y )kJ·mol -1 D .+(10X -Y )kJ·mol -1 解析:选C 燃烧热是指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C(s)+O 2(g)===CO 2(g) ΔH =-Y kJ·mol -1,n (C)= 3.6 g 12 g·mol -1=0.3 mol ,n (O 2)= 6.4 g 32 g·mol -1=0.2 mol ,依C(s)+12O2(g)===CO(g)ΔH=-Q1 kJ·mol-1①1 mol 12mol Q1CO(g)+12O2(g)===CO2(g)ΔH=-Q2 kJ·mol-1②12mol Q20.05 mol0.1Q2得0.3Q1+0.1Q2=X。
③①+②得C(s)+O2(g)===CO2(g)ΔH=-(Q1+Q2) kJ·mol-1得Q1+Q2=Y。
④解③和④组成的方程组得Q1=5X-0.5Y。
8.已知:Cu(s)+2H+(aq)===Cu2+(aq)+H2(g)ΔH=+64.39 kJ·mol-1,2H2O2(l)===2H2O(l)+O2(g)ΔH=-196.46 kJ·mol-1,H2(g)+12O2(g)===H2O(l)ΔH=-285.84 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aq)和H2O(l)的反应热ΔH等于() A.-319.68 kJ·mol-1B.-417.91 kJ·mol-1C.+546.69 kJ·mol-1D.-448.46 kJ·mol-1解析:选A给已知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①+12×②+③得:Cu(s)+2H+(aq)+H2O2(l)===Cu2+(aq)+2H2O(l)ΔH=+64.39 kJ·mol-1-1 2×196.46 kJ·mol-1-285.84 kJ·mol-1=-319.68 kJ·mol-1,A项正确。
9.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 CO2(g)+H2(g),已知在25 ℃时:C(石墨)+12O2(g)===CO(g)ΔH=-111 kJ·mol-1①H2(g)+12O2(g)===H2O(g)ΔH=-242 kJ·mol-1②C(石墨)+O2(g)===CO2(g)ΔH=-394 kJ·mol-1③则25 ℃时1 mol CO与水蒸气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ΔH为()A.+41 kJ·mol-1B.-41 kJ·mol-1C.283 kJ·mol-1D.-131 kJ·mol-1解析:选B依据盖斯定律③-①-②得到:CO(g)+H2O(g)===CO2(g)+H2(g)ΔH =-41 kJ·mol-1。
10.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水蒸气和氮气,放出256.652 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 2O(l)===H 2O(g) ΔH =+44 kJ·mol -1 则16 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kJ 。
(3)发射卫星可用肼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N 2(g)+2O 2(g)===2NO 2(g)ΔH =+67.7 kJ·mol -1 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534 kJ·mol -1 12H 2(g)+12F 2(g)===HF(g)ΔH =-369 kJ·mol -1 H 2(g)+12O 2(g)===H 2O(g)ΔH =-242 kJ·mol -1 ①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