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学楼消防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消防设计说明消防设计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疏散通道的设置、灭火设备的配置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对消防设计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并有效进行灭火工作。
首先,防火安全性是消防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应将防火性能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和测试。
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墙体、楼板和屋面等都需要使用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材料。
此外,建筑物的防火隔离带、防火墙及其它防火构筑物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防火构筑物应满足国家相关的防火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测试和认证。
其次,疏散通道的设置是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关键。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应设置足够数量且合理位置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的宽度、高度和数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疏散通道设计标准。
此外,疏散通道的通风、照明和标识等设施也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灭火设备的配置也是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面积,应配置适当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和灭火器的放置位置。
常用的灭火器种类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水基灭火器等。
这些灭火器应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此外,在一些大型建筑物中,还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等设备,以提供更大的灭火能力和保障。
最后,应建立有效的消防管理制度。
这包括组织消防演习、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培训员工的消防知识和技能等。
消防演习是检验和评估消防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应定期进行,以提高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和疏散效率。
同时,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应加强对消防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并安排专业消防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培训员工的消防知识和技能也是消防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校园消防建设方案
以下是一个校园消防建设方案的概述,具体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学校的特定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消防设施建设:确保学校内部建筑物配备适当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等。
根据学校规模和布局,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确保其畅通可用。
2. 建立消防组织和培训:成立专门的校园消防队伍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消防管理计划,组织定期的消防演习和培训活动,提高师生对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3. 火灾风险评估和改进: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例如,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可燃物的储存,确保实验室和工作室的安全操作等。
4. 提供消防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消防安全讲座、展览和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火灾预防知识的了解,并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消防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学校应与当地消防部门合作,及时进行消防设备的维修和
更新。
6. 火灾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如何报警、疏散流程、职责分工等,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7. 建立紧急联系机制:建立学校和当地消防部门之间的紧急联系机制,以便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联络并协调应对。
校园消防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规划、培训和宣传,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火灾安全水平,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应编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应包括如下内容(注:带*号的为必须说明事项,其他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说明):一、土建(民用建筑)(一)概况:*1、列举设计所依据的消防技术规范。
*2、概述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总建筑面积、各层的具体使用功能。
*3、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按《高规》第3.0.1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分类:商住楼、住宅楼、综合楼、医院、教学楼、办公楼等等。
说明建筑物是否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确定建筑物是否属于高级旅馆、高级住宅,是否属于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划分建筑类别:一类高层、二类高层、多层。
*4、说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级至四级),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
5、建筑物外墙设置玻璃幕墙时,应说明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1、概述建筑物四周(具体到东、西、南、北面)其他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高度、层数、功能等),四周有厂房、仓库、储罐时,应明确厂房、仓库、储罐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仓库及储罐应进一步明确储量等技术参数,说明拟建建筑与四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不足时,应说明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2、说明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设置情况,消防车道的形式属于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物某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设有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应说明车道的位置;说明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如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等参数。
设置回车场时应说明回车场的具体位置及回车场的大小;说明中应确定某一个面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说明登高面的地面承重及路面平整情况等。
(三)平面布置*1、说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设置部位,明确消防水泵房是否直通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是否设有直通室外的门。
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在其他已建建筑内应予以说明并应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当建筑物内设有柴油发电机、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等特殊房间,应说明上述设备用房的设置部位,说明具体的防火措施,如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锅炉房的单台容量及总容量是多少等等,对比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教学楼楼梯防火设计规范引言:在教学楼的建设中,楼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教学楼楼梯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楼楼梯防火设计的规范,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楼梯的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是确保楼梯防火性能的关键。
首先,楼梯的承重结构应选用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如钢结构、耐火砖等。
其次,楼梯的踏板、扶手等要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如耐火玻璃、经阻燃处理的木材等。
二、楼梯的防火隔离为了避免火灾在楼梯间传播,楼梯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有效的防火隔离。
首先,楼梯间的门应是具有防火性能的,可以选择防火门或防火玻璃门。
其次,楼梯间的墙壁和天花板也需要采用防火材料进行防护,以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三、楼梯的紧急疏散设计楼梯是紧急疏散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楼梯的人员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楼梯的宽度应满足疏散人员的需要,可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计算。
其次,楼梯的下坡度和上坡度应符合相关的标准,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四、楼梯的疏散标识和照明为了帮助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找到楼梯并进行疏散,楼梯必须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标识。
这些标识应具有良好的可见性,采用防火材料制作。
此外,楼梯的照明也非常重要,照明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仍能正常工作,并提供足够的光照。
五、楼梯的防烟设计火灾时产生的烟雾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人员在疏散途中不被烟雾所威胁,楼梯必须进行防烟设计。
楼梯间应设置防烟门,防烟门应具备自动关闭功能,并能有效隔离楼梯间的烟雾。
此外,楼梯间的通风系统也应考虑防烟要求,确保能够及时排除烟雾。
六、楼梯的灭火设施在教学楼楼梯中设置灭火设施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
楼梯间应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并标明使用方法。
此外,楼梯间的消火栓和灭火器箱也应进行合理的布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
结论:教学楼楼梯的防火设计是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筑减灾防灾》课程论文A区主教防火设计调研分析报告指导老师:张庆顺学生:张思奥20095647雷力20095655班级:2009级建筑学1班学院:建筑城规学院调查分析目录一.总体布局第3—4页二.结构抗震设计第4—5页三.防火分区第5—9页四.安全疏散第9—11页五.防排烟设计第11—14页六.报警、灭火系统第14—16页七.耐火构造第16—17页八.总结第17页一、总体布局——主教学楼防灾规划(一)、主教学楼受灾影响评估重庆大学主教学楼位于重庆大学A校区,是一栋大于50m的高层建筑,层数为地上26层、地下三层,属于一类高层,是重庆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楼内设有综合性的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各学院专用的专业教室,各种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学教室、实验室,及行政、后勤、管理等办公室。
平时进出人员(学生、教师、后勤人员等)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人员伤亡惨重,而且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重庆大学的影响巨大。
(二)、周边场地规划及疏散主教学楼北面是防护绿化带,东面是重庆大学出版社,这两个面均可作为高层主体部分的消防扑救面,西面为团结操场,可做疏散场地,南面为与民主湖联通的小水池,可做消防水池用。
消防水池:消防车道:(三)、主教学楼评估《高规》:4.1.1 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
4.1.7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1.交通便捷:消防车道与学校主干道相连,且楼栋四周均有车道环绕,便于疏散扑救。
2.保持间距:主教学楼与周边建筑间距均大于规范要求的基本防火间距。
校园建设工程消防方案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校园消防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校园消防安全事关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火灾和其他突发灾害,需要在校园建设工程中制定合理的消防方案,以确保校园的整体安全。
二、消防设施规划1. 消防通道规划校园内应合理设置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辆和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设立消防通道时,应考虑到学生和老师的日常活动区域和教学区域。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应留出足够宽敞的消防通道,避免出现狭窄难以通过的情况。
2. 消防水系统规划校园内应设置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系统,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供水灭火。
同时,还应考虑到校园内植被覆盖较多的情况,设置喷头灌溉系统,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及时启动灭灭火。
3. 自动报警系统规划校园内应设置各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烟感火灾报警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设施,以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报警,及时疏散人员和灭火。
4. 应急疏散通道设置在校园内应设置明显的应急疏散标志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或其他突发灾害中学生和老师能够迅速疏散并逃生。
5. 防火材料使用在校园建设工程中,应尽量选用阻燃材料,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
同时,在装修和室内装饰中,应注意选择防火、耐热的材料,以减少火灾损失。
三、消防安全管理1. 消防培训校园内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定期的消防安全培训,了解火灾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应急疏散演练。
2. 日常消防检查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每月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巡查,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使用和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3. 建立消防应急预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或其他突发灾害中,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和疏散。
4. 防火宣传教育校园内应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学生和教职员工要明白火灾的危害,知道如何预防火灾和如何正确应对火灾。
四、总结消防安全对校园建设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方案,加强消防设施规划、消防安全管理,并注重消防培训和防火宣传教育。
高校现代化教学楼消防设计探索随着全国高校合并扩建步伐的加速,各高校现代化教学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地而起,并形成了一些突出鲜明的特点。
对于消防设计人员来说,如何设计适应现代化教学楼需要的方案,是当前需要探索的重要领域。
1教学楼消防设计重要性分析近几年,各高校都在修建现代化教学楼,现代化高校教学楼多为教学、办公、会议、实验等综合用途。
高校教学楼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最主要的人员就是大学生,他们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元素,其生命关乎到社会的安定。
在进行消防设计时:①要考虑以预防失火为主;②当发生火灾时,尽量达到早期发出警报、不待火灾扩大即早期扑灭、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消防车能迅速靠拢、消防队员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救火,减小火灾损失的目标。
因此,对于高校教学楼的防火设计成为设计工作的重点。
2设计方案――以长春某高校新建现代化综合楼为例本文以长春某高校新建现代化综合楼为例研究消防设计方案。
该校新建现代化教学楼一座,楼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个承力体系与维护体系均采用非燃烧材料。
该教学楼东西长度为148.1m,南北长度为801m,楼座基底面积为332580m2,建筑面积16567.54m2。
教学楼采用不对称布局方式,东侧为2层~3层的阶梯教室,中部为地下1层,地上9层的小型教室,在3、4、5层分别设有容纳500人的圆形多媒体会议室,西侧为3层的综合实验室,包括微机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
地下部分为平战结合的六级人防。
根据GB50045.95高层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建筑等级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2.1消防控制室设计在首层设置了教学楼消防控制室,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消防控制室是教学楼的消防控制中心,指挥管理着教学楼内分散在各处的不同设防装置。
它与各服务点、消防点之间有着迅速的联系设备,可以尽快报警。
广播系统在收到警报信号后,核实灾情,及时通知人们有组织地疏散,以避免伤害。
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要求引言:教学楼是一个大型集中式的人员聚集场所,因此,在教学楼的设计中,防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防火设计的等级要求决定了教学楼防火安全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学楼防火设计的等级要求,并讨论不同等级的要求和标准。
一、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的分类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根据防火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目前,我国常用的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二级和三级。
二、一级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要求一级教学楼是指具有最高防火安全等级的建筑。
一级教学楼的防火设计要求严格,其主要特点如下:1. 结构材料要求:一级教学楼要求使用非燃性材料进行建造,如防火板、耐火砖等。
2. 隔墙隔梁要求:一级教学楼需要设置耐火墙和防火门,在建筑内部划分防火分区。
3. 疏散通道要求:一级教学楼需要设置多条宽敞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疏散的畅通。
4. 防火设施要求:一级教学楼要求配备完善的防火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装置等。
三、二级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要求二级教学楼是指具有中等防火安全等级的建筑。
二级教学楼的防火设计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 结构材料要求:二级教学楼可以使用一定的可燃材料,但要求使用阻燃材料进行处理。
2. 隔墙隔梁要求:二级教学楼需要设置隔热墙和防火门,以降低火势蔓延的风险。
3. 疏散通道要求:二级教学楼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疏散的顺利进行。
4. 防火设施要求:二级教学楼要求配备基本的防火设施,如手提式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
四、三级教学楼防火设计等级要求三级教学楼是指具有较低防火安全等级的建筑。
三级教学楼的防火设计要求相对较为宽松,但仍然需要确保基本的防火措施满足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 结构材料要求:三级教学楼可以使用一定的可燃材料,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火措施。
2. 隔墙隔梁要求:三级教学楼需要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以避免火势扩散。
教学楼消防设计说明一、引言教学楼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场所,安全是教学楼设计中需要高度关注的方面之一。
消防设计作为教学楼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在突发火灾情况下,学生、教职员工能够安全疏散,并为消防救援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二、消防设施布局1. 灭火器的布置与数量灭火器的布置要满足覆盖整个教学楼各个功能区域的要求,并根据楼层面积和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数量。
常见的灭火器类型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应急照明和标识在教学楼的消防设计中,应急照明和标识的设置至关重要。
合理布置应急照明设施,使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并照亮疏散通道。
此外,需要设置明显的标识,指示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的位置。
3.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为了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教学楼应配备先进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烟雾、温度或火光等传感器感知到火灾信号,并迅速发出警报,以便启动疏散措施和进行灭火行动。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教学楼消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消防救援行动。
它可以根据火灾的发生自动启动,并提供足够的水源供应。
喷头的布置要能够覆盖到每个区域,确保火灾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三、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1. 疏散通道的设置教学楼的疏散通道应满足疏散人员的需要,具备足够的宽度和稳固的结构。
通道数量和位置应符合建筑法规要求,并配备紧急照明设施和标识。
2. 安全出口的设立教学楼应设有充足的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疏散。
根据教学楼的平面布置,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数量,同时保证出口宽度和安全门的通畅性。
四、防火分区与防烟措施1. 防火分区的划分为了防止火势蔓延,教学楼应根据功能和安全要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各个分区之间应设有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隔离火势,延长逃生时间。
2. 防烟措施教学楼中烟雾的蔓延是危及疏散安全的一大隐患。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应采取合适的防烟措施,如设置防烟门、安装排烟设备等。
教学楼宿舍实验室消防制度现如今,消防,消防制度,教学楼,试验室,宿舍相关内容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拟定消防,消防制度,教学楼,试验室,宿舍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学楼宿舍试验室消防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教学楼宿舍试验室消防制度消防平安措施一、教学楼的防火措施1、教学楼距火灾危急性较大的试验楼、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化学危急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
2、供疏散使用的楼梯间应为封闭或防烟楼梯间,且楼梯间应常常保持畅通,当教室的面积超过60平方米,人数超过50人时,门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二、宿舍楼的防火措施1、严格用水用电管理。
宿舍内乱拉电线、乱用电器,严禁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热杯等电热器,坚决禁止夜间点蜡烛看书学习的现象发生。
2、加强消防平安意识教育。
这就要要求从学校领导到同学都必需加强消防意识,使其的火灾发生时有肯定自救力量。
3、落实消防平安制度。
宿舍楼内还应配有足够的移动式灭火设备和其它灭火器材,以便火灾发生时能够准时进行扑救,尽量降低损失。
三、试验室防火措施1、对试验室的各种器材、设备、药品均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特殊是试验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急物品,应随用随取,不应在试验现场存放,零星少量的备用化学危急物品,应由专人负责,存放在金属柜中,对存放大量危急物品的库房,必需有完善的消防平安措施,并满意相关规范的要求。
2、试验室中使用的电炉必需有准确、固定的位置,定点使用,专人管理,四周严禁堆放可燃物品,电源线必需是橡胶护套的电缆一。
3、使用电烙铁,要放在不燃的支架上,四周也不行堆放可燃物品,用完后马上拔下电烙铁插头,下班后将试验室的电源切断。
4、试验中使用可燃气体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均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各种气体的钢瓶都要远离火源,放置于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氢、氧和乙炔不能混放在一处。
5、试验室的管理人员自身应树立严格的消防平安意识,了解相关的学问。
四、计算机中心的防火平安措施1、计算机不宜安装在超过五层的楼层中,不应安装在地下室内,机房不能与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和大功率发电机房等危急性高的房间邻近布置。
主教学楼消防设计说明
主教学楼消防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98
二.工程概述
1.本工程所承担的设计范围包括: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各种灭火措施、消防联动控制。
2.本工程位于东莞市大岭山东山湖科技园区内,工程所在地市政给水管网压力能满足室外消防要求。
3.本工程总高均小于24m,外廊式结构,大教室楼5层,中教室楼5层,局部沿山体跌级一层半;外语楼、计算中心楼均为5层,局部跌级一层半;教研室楼高4层,局部跌级一层半。
所加建筑通过6m宽外廊连接成一整体并通过本连廊与北面实验楼群相连,其总面积约60090m2。
三.建筑设计
1.总平面设计
a.用地位于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用地西侧弧形山体上,校区主干路穿越建筑群,把大教室区与其他部分相隔,大教室与其他部分在三层以上设6m宽过街连廊与东侧部分相连,过街楼与地面净高为8m,不影响消防及其他大型车辆运行。
b.沿山体建筑沿弧线发射状布置,利用弧状疏散广场疏散人流,广场宽约18m,消防车辆可以畅通无阻。
东侧山体底部沿湖边设4m小路,与教学楼相邻,利用疏散人员。
c.建筑周边均为绿地,无其他阻碍消防扑救的建筑物、构筑物。
2.建筑及结构部分
本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其极限及燃烧性能按GBJ16-87(2001年版)执行。
所有间隔、防火墙、防火门窗、管井分隔均按规范要求设计。
3.防火分区
a.本工程防火分区面积严格按GBJ16-87(2001年版)5.1.1执行。
本教学楼群总面积约6万m2,平均层数为5层,每层平均面积约12000 m2,根据疏散要求与分区面积要求,把大教室,局部中教室区与连廊分为三个防火分区,而每幢发射状布置之教学楼每层一个分区。
a.*大教室区靠北侧三个教室及疏散联系廊为一防火区,面积小于2500m2;
*大教室南侧三个大教室与环路以东两个中教室及部分联系廊为一个防火区,面积小于2500m2;
*其他联系廊为一防火区,面积小于2500m2;
*每幢教学楼每一自然层为一防火区,与联系廊通过特级防火卷闸分隔。
4.安全疏散
a.大教室北侧防火分区人员数为280×3=840人,疏散楼梯4个,每边楼梯段宽2.2m,总宽8.8m。
b.大教室南侧及中教室西侧防火分区人员数为280×3+150×2=1140,疏散楼梯6个,总宽13.2m。
其余各教室每层总人员数均小于440人,故疏散宽度及长度符合要求。
四. 消火栓给水系统
新校区设消防水泵房,统一设置全自动气压消防给水装置。
消防供水量45L/s,其中15L/s为最大一栋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30L/s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
气压给水设备扬程按满足单体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充实水柱10m计算,为0.7MPa。
校区消防给水加压管管径为DN200。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
校区设环状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
各建筑单体水泵接合器距室外消火栓15~40m。
校区最高建筑上设18m3水箱一只,供给全校10分钟消防水量。
本工程各建筑单体高度均不超过24m,故均按多层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后勤楼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其余单体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均为15L/s。
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室内任一点有两股水柱扑救,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采用国标消防柜(99S202-15)(型号SG24D652-J),内置DN65消火栓,Ф19水枪,25m长衬胶水带。
并同时配置2具3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图书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中II危险级。
信息中心主机房和UPS房、图书馆柴油发电机房及特藏室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
图书馆报告厅高度大于8m,采用ZSD系统智能灭火装置灭火。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和智能灭火系统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丝扣或卡箍式连接。
气体灭火装置采用内外镀锌无缝钢管,法兰式连接。
五.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
1.所有消防设备由双电源供电,备用电源由自备发电机供给。
2.按规范设置事故火灾照明。
六.空调通风防火措施
1.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公共建筑的厨房、浴室、厕所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
2.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3.通风管道尽量不穿过防火墙和非燃烧体楼板等防火分隔物。
如必须穿过时,在穿过处设防火阀。
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采用非燃烧材料,穿过处的空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填塞。
4.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设防火阀:
a.送、回风总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
b.通过贵重设备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的送、回风管道;
c.每层送、回风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