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道具在戏剧学中的作用与运用研究戏剧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布置来展现故事。
而在戏剧的表演过程中,道具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道具在戏剧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首先,道具在戏剧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比如,在一场战斗戏剧中,演员使用剑和盾牌等道具,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紧张。
此外,道具还可以通过触觉和听觉等方式,使观众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戏剧的情境中。
例如,在一场雨中的戏剧中,通过使用水雾机和声音特效,观众可以感受到雨水的滴落和湿润的气息,增强了戏剧的真实感。
其次,道具在戏剧中还可以起到象征和隐喻的作用。
通过使用特定的道具,演员可以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比如,在一部关于自由的戏剧中,演员可能会使用一面破旧的国旗来象征压迫和束缚,以此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道具的象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戏剧的内涵,还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此外,道具还可以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和展示情绪。
在戏剧中,演员通过道具的使用来表达角色的特点和个性。
比如,在一部关于贵族的戏剧中,演员可能会使用华丽的饰品和服装,来展示角色的高贵和优雅。
同时,道具还可以帮助演员表达情绪。
比如,在一场悲伤的戏剧中,演员可能会使用面具和哭泣的道具,来表达角色的伤痛和悲哀。
最后,道具在戏剧中还可以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通过道具的运用,戏剧的情节可以更加连贯和流畅。
比如,在一部侦探剧中,演员可能会使用放大镜和笔记本等道具,来展现角色的调查过程和思考逻辑。
道具的使用可以使情节更加有条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道具在戏剧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可以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还可以起到象征和隐喻的作用,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和展示情绪,以及推动情节发展。
在未来的戏剧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道具的运用和创新,以提升戏剧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体验。
舞台道具对戏曲表演的支撑作用摘要:戏曲舞台上的主要道具,绝不仅仅只承载着单一的物件使用功能,而更多的则是:或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依托;或为情感的宣泄“推波助澜”;或为人物的塑造“画龙点睛”;或为思想的升华“插上翅膀”。
作为戏曲演员,除了应该熟悉、了解和掌握“道具”在戏曲舞台综合艺术中的基本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潜心领悟、开掘、创造和发挥“道具”在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的歌舞功能、抒情功能,为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寻找有力的物质支撑。
关键词:舞台道具;歌舞功能;抒情功能作为戏曲舞台艺术的综合组成部分之一道具,它不仅在戏曲传统舞台美术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乃至在中国戏曲发展的漫长道路上,对戏曲表演艺术的丰富、完善、发展和兴盛,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作为演员,我们不仅仅要了解舞台道具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舞台道具对演员的表演和人物塑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样,我们才会在二度创作中,把对道具的重视和使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传承戏曲文脉,彰显传统精华。
一、关于戏曲舞台道具戏曲舞台道具原称“砌末”,是指演出中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
砌末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为戏班行话,意思是“什物”。
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烛台、灯笼、扇子……等),交通用具(轿子、船桨、马鞭等),武器(刀、枪、剑、斧等)以及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各种物件(大帐、小帐、桌椅板凳等)。
现在的戏曲舞台上,除了传统戏常用的砌末之外,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随时添置必要的物件,统称为道具。
道具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如扇子,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扇子。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春香,一个用折扇,一个用团扇,就表现了小姐与与丫环的不同身份;三国戏中的诸葛亮手挥羽扇,突出了他的儒雅风度;《艳阳楼》中的高登,则用特大的折扇,衬托了他的飞扬跋扈的恶少品质。
道具对于剧情的时间、地点和气氛,也有一定的表现和暗示作用。
如烛台、灯笼,可以表示夜晚;桌椅的不同摆法和桌围椅披的不同色彩、纹样,也可以暗示地点乃至剧中人物的身份;不同色彩、纹样和摆法的大帐、小帐,也是渲染气氛的常用手段。
浅谈新时期戏曲演出中的舞美工作——以道具装置为例■黎明笔者早年供职于江苏省京剧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调入省扬剧团,专职于扬剧演出的舞美工作迄今二十余年,对于戏曲舞台的呈现样式、以至于整个戏曲行业的发展都有些许认识和思考。
本文的下述内容,便尝试基于对历史的回溯,对完善当下的舞美工作表达一些个人想法。
一、对戏曲艺术舞美工作的认识概括的说,与戏曲演出有关的服装与配饰、装扮与脸谱、经典的“一桌二椅”为代表的道具、经典的“山水风景”为代表的幕布等都可归入舞美的范畴。
这些都作用于情节的渲染、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推进,因而与演员、乐队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一台完整的演出。
从整个地方戏的演进与发展看,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新越剧艺术的改革者袁雪芬老师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开创式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自那以后,其他地方戏也开始学着越剧那样,开始从“编、导、音、舞、美”等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突破,使得演出不再只是“好听”,而且更加的“好看”。
但另一方面,就工作的定位而言,舞美工作万不可喧宾夺主,它的工作应该是一种“助阵”、一种“助推”,戏曲演出的核心依然是演员自身能力的呈现、是乐队演奏技艺的展现。
在此基础上,如再能有一流的舞美作为衬托,这样的作品便可算作舞台艺术精品。
如果只有一流的舞美,演员和乐队的能力乏善可陈,这样的作品只能用“徒有其表”这样的词语去形容,其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也是相当有限的。
这样的论述和定位也适用于扬剧。
作为扬剧艺术中的主要核心艺术团体之一,江苏省扬剧团在此方面的探索事实上也是业内领先的。
由于笔者平时的工作基本围绕着道具装置等的设计和使用,所以本文的探讨也基本围绕这些方面。
二、江苏省扬剧团在道具装置方面的探索不过分的说,近二十年来,江苏省扬剧团在此方面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褒奖的,在业内也是有优势的。
当然,与此有关的思考和工作推进,主要还是用于服务剧情、服务演员的表演、服务于全剧主题的呈现,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展现而展现。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戏曲道具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发挥多种艺术效果,为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在戏曲表演中,道具的使用可以起到装饰、烘托气氛、传递情感、表达意象等多种作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首先,在戏曲表演中,道具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戏曲表演中,道具设计要符合剧情和人物特点,从而为观众呈现出完整的舞台效果。
如在扮演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时,场景经过精心设计,舞台上的镜子、餐具、花瓶等道具,营造出了一个高贵典雅、又有所深意的氛围,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情感的细腻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性。
其次,在戏曲表演中,道具可以烘托气氛。
道具与音乐、服装、灯光等一起营造出的独特氛围,能够让观众更深入地融入戏剧情节,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和剧情的起伏。
例如,在昆曲中,饭桌、茶壶、盆盘等道具,能够与音乐相呼应,通过唐突、拍子等方式,传递出人物情感、角色性格等信息,让观众更完整地理解剧情。
其三,在戏曲表演中,道具可以传递情感。
道具作为演员表演的辅助工具,能够起到传递情感、引发情绪、表达激烈冲突等作用。
例如,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戟、剑、扇等道具紧密联系着人物情感的发展,并通过沉静与激烈、婉转与豪迈等不同舞蹈动作,表达出人物情感的曲折复杂和剧情的高潮迭起。
通过道具设计,观众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波动,更加感受到剧情的深刻内涵。
最后,在戏曲表演中,道具可以表达意象。
道具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传递出不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瓷器、玉器、绘画等都富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在戏曲表演中运用,能够传递出更为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如在昆曲《汉宫秋》中,小金壶、翠玉盘等道具就传达出了讲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道具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完整饱满的戏剧体验。
在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过程中,道具设计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能够通过新的化妆、服装、道具制作技术,展现出更加独特的戏曲艺术风貌。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戏曲道具是戏曲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演员辅助表演的工具,更是艺术表达的一种载体。
戏曲道具的使用可以增强戏曲表演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加生动的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更好地传递剧情和情感。
在戏曲表演中,道具的定义主要是指舞台上使用的器物,可以是幕布、家具、服装、器具等。
在戏曲中,道具主要有以下几个用途:一、塑造人物形象,作为人物的象征道具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京剧中,演员的所有服装、道具等无不要求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一般而言,道具可以代表人物的职业、身份、性格、时代背景等方面。
例如,耳环代表女性身份,刺绣花团锦簇的火烛台代表官宦之家的繁华。
一个善良、温柔或清高的人物,往往会使用一些轻巧、优雅、颜色柔和的道具,如绵羊与鹿皮、舞剑与鱼戏波等;而一个强悍、果敢、激烈的人物,则会运用一些沉重、有力、色彩鲜明的道具,如铁锤、望远镜、乐器等。
二、作为表演手段,提高舞台表现力道具的加入可以丰富舞台设计和场景叙述。
在舞台中铺设地毯、布置家具,或在舞台上布置一幅山水图画、花园等,都可以为表演提供一个更加真实、具有代表性的环境。
例如,在一些戏曲中出现的“空中”道具,如吸氧户、踏云梯,提供了更加现代的表演手段,扩大了戏曲表演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更加享受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
三、辅助表演,提高行动自然度戏曲道具能够给演员带来便利,减轻演员的负担,同时帮助演员掩饰、修饰动作,使表演的动作、姿态更加自然、优美。
例如,《牡丹亭》中薛宝钗的手中总是拿着羊脂白玉板作为扇子,使她的手型更美;《红楼梦》中宝玉手中的金钗则象征着他的身份,同时加强了演员的肢体表达;《长生殿》中张生的扇子,则借助扇的展开、合拢等动作,达到了起承转合、表达情感的效果。
四、表现事件、提示观众剧情发展戏曲道具还可以帮助观众了解事件、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红楼梦》中的桃花,象征着黛玉与宝玉的悲剧命运。
这个道具经常出现在极度潦倒时期的黛玉和宝玉身边,有时黛玉还会拿出桃花来比划,以示默契。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戏曲道具是戏曲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活泼的表现方式丰富了戏曲表演的内容,使得观众在欣赏戏曲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戏曲剧情。
戏曲道具不仅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更是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达到点睛之笔的效果。
本文将从戏曲道具的定义、作用和艺术用途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戏曲道具的定义1. 装饰布景戏曲道具作为舞台布景的一部分,能够丰富舞台的视觉效果,烘托表演氛围,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融入戏曲的世界中。
通过道具的装饰,能够使得整个舞台更加丰富多彩,为戏曲表演增添一份艺术的魅力。
2. 辅助表演戏曲道具在戏曲表演中还起着辅助表演的作用,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戏曲剧情。
扇子、剑、扇子等器物都是戏曲表演中常见的道具,而这些道具在表演中能够更好地诠释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
三、戏曲道具的艺术用途1. 艺术装饰功能戏曲道具作为舞台装饰的一部分,其艺术装饰功能需要与整个舞台的美学效果相互配合,使得舞台更加美观、大气。
戏曲道具的色彩、造型和材质等方面都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的设计和运用,能够达到更好地点缀整个舞台的效果。
2. 艺术表现力戏曲道具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它们能够通过配合演员的表演,传达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那把扇子不仅是道具,更是霸王项羽对伤心的貂蝉的表达,是霸王项羽和貂蝉之间情感的象征,显示了戏曲道具的艺术表现力。
3. 艺术创新与突破戏曲道具的艺术创新与突破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丰富戏曲表演的形式,提高戏曲表演的艺术水平。
在戏曲表演中,很多时候需要对传统的戏曲道具形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戏曲表演。
京剧中道具的介绍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中道具在京剧演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道具可以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展示故事情节,并且与演员的动作和表演相辅相成。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京剧道具介绍:
1. 脸谱(脸谱盖):脸谱是京剧演员面部化妆的一部分,用于突出角色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脸谱盖是一个类似面具的物品,能够将演员的面部覆盖住,使得观众更加关注角色的表演。
2. 剑:剑在京剧中常用于武打场景,代表着角色的武力和英勇。
不同角色使用的剑有不同的形状和特点,比如长剑、短剑等。
3. 扇子:扇子是京剧中常用的道具之一,它能够表现角色的柔美、优雅和妩媚。
演员可以通过扇子的翻转、挥动和舞动展示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4. 缎带:缎带在京剧中常被用于舞蹈和表演中,代表着角色的柔情和优雅。
演员可以通过缎带的展开、旋转和舞动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5. 马:马是京剧中常见的道具,用于表演骑马场景。
演员披着马皮,通过特殊的绳索装置,模拟马的奔跑和跳跃动作。
6. 武器:除了剑之外,京剧中还会使用其他武器,如刀、枪、棍等。
这些武器在戏剧冲突和打斗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代表着角色的力量和勇气。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京剧道具介绍,道具在京剧演出中扮演着与演员表演相辅相成的重要角色,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艺术。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戏曲道具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装饰舞台的工具,更是通过形状、材料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与运用,为演员形象塑造、情节推进和氛围营造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本文将从戏曲道具的功能、分类和艺术运用等角度,对戏曲道具艺术的用途进行浅谈。
戏曲道具在戏剧表演中起到了辅助演员形象塑造的作用。
在京剧中,脸谱是戏曲角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颜色、形状和纹路等表现手法来展现角色性格和人物特点。
而道具的运用则可以进一步加强角色形象的表现,比如通过武器的选择来展示角色的武功和勇敢;通过服饰和头饰来突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手中的扇子来展现角色的娇柔和优雅等等。
道具的使用不仅可以直接呈现角色形象,还可以通过演员的操作和配合来增加艺术效果,例如使用纱巾、拖鞋等细致的道具来表现角色的柔软和敏捷,或者使用大型的道具如房屋、船只等来突出角色的环境背景。
戏曲道具在推进情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戏曲中,情节的发展对于演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而道具的使用可以提供情节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背景支撑。
例如在京剧《赵氏孤儿》中,通过使用架设大型的红妆糖罐来表现大台阶的场景,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在《红楼梦》中,通过使用各式各样的饰品、饭菜等道具来展示贵族的生活方式和氛围,进而引出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在豫剧《杨门女将》中,通过使用武器和战旗等道具来表现战斗和厮杀的场景,进一步推动故事的发展。
这些道具的使用不仅提供了情节发展的支持,还增加了观众的观赏乐趣,丰富了戏曲表演的内涵。
戏曲道具还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和增强表演效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戏曲表演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除了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外,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灯光、布景和道具的配合,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环境和氛围,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中,加强对表演的感受和体验。
比如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通过使用山水画卷和秦淮船等道具,再辅以灯光的调度,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浪漫氛围;而在昆曲《牡丹亭》中,通过使用架设小桥、摆放花器等道具,再配以苏州园林的布景设计,创造出江南园林的雅致气氛。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独具传统韵味的演出道具,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戏曲道具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增加戏曲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戏曲道具的艺术用途。
戏曲道具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展示出舞台艺术的意义,还可以起到衬托、装饰和增色等作用。
首先,戏曲道具可以衬托演员的角色,使表演更加真实生动。
戏曲道具的使用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身份、性格和行为特点,并帮助演员更好地扮演角色。
例如,扇子、铜镜、镜匣、花坛、铃儿、千层座、炻器、牛羊糜、锦囊、茶具等道具的使用,能够为角色增色添彩,为剧情推进提供更具体的帮助,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其次,戏曲道具可以装饰舞台,使舞台效果更加生动。
戏曲中讲究形神兼备,道具的设计必须遵循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特点,突出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能更好地营造舞台环境,令观众身临其境。
例如,卧室、茶楼、花园、江山如画等道具的运用,可以让观众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剧情和场景的变化。
最后,戏曲道具可以增色艺术风格,体现剧本意境。
戏曲道具的艺术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将观众带入剧情中去,还可以突出剧本的情感,让观众对剧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在京剧《红楼梦》中,极富表现力的灯具逐渐落下,色彩渐次减淡,仿佛展现出极致美丽的梦境离去,让观众感受到人生追求永远未达到的梦想和幻想。
总之,戏曲道具艺术的神韵和力量,是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戏曲表演提供了更好、更生动的呈现形式,不仅展现出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也让更多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戏曲表演中,道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表演的辅助工具,更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道具的运用,戏曲表演更具有魅力和艺术张力。
本文将就戏曲道具的艺术用途进行浅谈,探讨道具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道具的文化内涵戏曲道具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戏曲表演中,道具不仅是简单的物品,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性和抽象意义的文化符号。
比如在京剧《赵氏孤儿》中,铁索是戏剧中重要的道具之一,它象征着主人公的坚毅和不屈的意志,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忠义精神。
在《霸王别姬》中,荷包、芭蕉扇、长剑等道具都寓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这些道具不仅在形式上美观,更是通过富有内涵的文化符号,增强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染力。
二、道具的表演作用在戏曲表演中,道具既是表演的工具,又是表演的载体,它通过具体化的形式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境界和情感。
比如在舞台表演中,演员通过道具的摆放、使用和携带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白蛇传》中,白娘子手持法器,张法袍,献媚音乐,这些道具的使用不仅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更是展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增强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在戏曲表演中,道具也是表演的重要道具和装饰品,它可以为舞台表演增添色彩和节奏,提高观赏性和审美感受,丰富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
三、道具的形象营造道具在戏曲表演中还扮演着形象营造的重要角色。
在古典戏曲中,每一种道具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用途,比如面具、扇子、纱巾等,它们为不同的角色创造了特定的形象和氛围。
比如在京剧《红楼梦》中,角色穿戴精美的服饰,并携带扇子、纱巾等道具,通过这些道具的运用,使角色形象更加生动和丰富,增强了戏曲表演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在戏曲表演中,道具的造型也能为戏曲表演提供视觉效果和感受,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
戏曲道具艺术用途浅谈
作者:王涛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1期
摘要:作为戏曲舞台道具这一门艺术中,它的舞台表演效果和舞台艺术的充分体现离不开舞台道具的支持,所以舞台设计中对于舞台道具利用效率的高低就成为了决定舞台表演效果的关键因素。
舞台表演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相对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在表演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灯光布景、舞台道具、服装人物、化妆配乐等,使环境陈设和装饰呈现戏剧舞美的一部分,可以揭示人物身份、地位、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将舞台表演艺术的魅力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关键词:戏曲;舞台道具;道具的辅助之处
舞台道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城日新月异,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艺术方面,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地变化,文艺舞台出现了色彩纷呈的绚丽景象、人们对舞台艺术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个性化。
这种现象不能不使艺术家和舞台美术工作者重新思考舞台美术在综合艺术中所占的地位。
戏曲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是由表演、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化妆等等相组合的一个整体艺术。
虽说舞台美术只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的成功与否要看戏剧的演出整体效果来决定。
同样,舞台道具和舞台美术制作也是舞台美术中的一部分,它从属于戏剧,从属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共性”,可以说,演出的成败与否.同样离不开舞台美术的共同创造。
纵观如今中国的戏曲舞台艺术.不管是什么样的戏,不管怎么样的剧目.不都要借助舞台美术的烘托,才能使其表演更上一层楼,才能获得更好的更美的艺术效果吗?
在戏曲舞台上的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老一辈的人们称“砌末”。
随后,在不断的变革中,舞台道具不断的改革创新,形成了现在越来越细化,而且还具有了情绪化、性格化等特点舞台道具。
舞台道具犹如人们一样,有着身份不同表现不一的表现,或高或低、或贫或富;或喜或悲,或怒或嗔等不同的形象。
对于戏曲舞台配置来说,戏曲舞台道具哪怕小到一件小品或一块景片,都有可能影响到戏曲演出的整体效果。
所以舞台道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把舞台生活化、逼真化。
道具的辅助之处
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现艺术,必然要追求一种舞台上特有的展现美感。
如果想充分把戏曲这门艺术表现得美轮美奂,单靠表演是不行的,所以得有道具与舞美相得映彰才能更好地变现
出来。
而舞台上的道具不单一以实物为展现,通常的虚实结合,所以有时候,即便是实物,也要对其进行一番美化。
这样做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为了适合不同身份性格、身型的演员。
比如《红楼梦》中用的平安锁,就比生活中的漂亮多了,同时也是根据演员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如果戴到别人的身上恐怕就达不到那种效果了。
同样不同的角色若使用相同的道具.这种随意的佩戴,也会给人带来不伦不类的感觉。
向来都有“综合艺术“这一说,但很多人都认为“舞美是为演员服务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一台戏或者一个剧目,无论演员、编剧、导演、音乐、舞美,都是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一台戏或者一个剧目成功,整体各部分都应各尽所能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使自己本身便是艺术的、完美的,且又是能独立存在的小整体。
当然,也包括舞台美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道具。
因为,它是“演员的第三只手”
考虑到某一个戏或某一个人物,我们设计与制作道具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这个戏的深层含义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情特征,并通过对剧本体裁.戏的结构及反映的内容、事件、时代背景、和本剧种的表演风格等的了解,來确定名种需用的大道具小道具、装饰道具、随身道具等道具本身的形状、也彩、轻重以及道具所能赋子的内涵品位和情调。
舞台道具用虚还是用实也是很有讲究的,既要考虑到方便实用,又要考虑对表演的配合。
比如:“在表演读书写字”如果虚用书与笔,恐怕就会显得毫无根据.缺乏说服力了:若在表演划船与骑马时,如果把真船真马弄到舞台上。
当然也会破坏舞台艺术的感人魅力,影响、破坏了观众在欣赏过程中的艺术想象。
为了使戏剧表演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我们所运用砌末道具.或以虚求实,或因虚得实,或以实见空,都应与戏剧表演息息相关,一切都必须取决于戏剧演出。
因此,这种设计或使用方法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舞台艺术,不能与生活真实完全相同。
舞台道具际除了能适时表现人物形象、精神、情绪以及事件外,并与表演、音乐结合,还能点缀出特定的环境和显示出特定的氛围。
比如:挂上酒牌,就意味着这是酒家;摆上石桌椅及花池,这就是花园;表现寺庙的清净,就摆上木鱼及香炉;表现官衙的森严。
就摆放印与惊堂木等;让观众产生联想的,比如,一根马鞭不但表示骑马,还能让观众带来人骑着马在奔驰的联想:一把船桨能表达划船,也能使观众联想到船舟在清澈的河流上摇晃。
舞台道具在戏剧表演当中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本身所具备的示意性启发性,既能在无形中帮助演员营造一个虚拟环境吏观众对舞台艺术的假定性带来无垠的想象,又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能带来极佳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欣赏到演员表演的艺术魅力。
结语
舞台美术工作实际上并不是所谓的“技术工匠”这么简单,我认为应该是有思想有创造的艺术家。
本来,舞台道具在中国戏剧表演的实际运用中,原本就是有其特定的艺术规律的,即表演离不开舞台道具,舞台道具也只有和表演有效地融合才能发挥它独具的艺术功用。
如此看来,我们还真的无法把对舞台道具的方式简单地加以总结。
因为我们不论把道具归纳为象征性的,还是写意的,抑或是写实的,都必须根据戏剧表演的特有规律进行审视和恰当安排。
而作
为一名舞台美术工作者,就要肯于思考,敢于创新,要掌握好舞台的艺术规律及知识,才能在每个戏的设计及制作上都以完美、简约、个性化的道具展现在观众眼前和辅助演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