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绝之董小宛是什么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人物联】系列展播NO.8——董小宛【人物联】系列展播NO.8——董小宛作者:三少爷的微笑【编者按】为历史人物题联,古来有之,但同时为上百名历史人物题联的,并不多见。
来自福建龙岩的知名联家三少爷的微笑(真名:罗增富),近二十年来潜心研究对联并笔耕不辍,创作出了大量的对联作品,其中一组题历史人物联,清新脱俗,栩栩如生;在创作手法上,除了自撰外,还使用了集句,让人耳目一新。
联都网站微信公众号特选录了一组,欢迎各位联友批评指正。
董小宛剧照【人物简介】董小宛(1623年-1651年),名白,字青莲,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
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1、题董小宛落花风雨低红袖;寄酒诗词解玉人。
2、题董小宛一灯一雨一春夜;小字小眉小海棠。
3、题董小宛莺花不管人间事;儿女且濯万里尘。
4、题董小宛眉间一二温柔字;梦里六七旖旎花。
5、题董小宛前身许是六朝客;今日暂为一朵花。
6、题董小宛历历风尘归酒里;期期花片落窗前。
7、题董小宛古砚轻研风雨墨;红花小访女儿窗。
8、题董小宛灯下美人填小字;花间红蝶枕东风。
9、题董小宛楼外芭蕉听绿雨;镜中儿女惜红衣。
10、题董小宛空花落落诗经页;细雨斜斜儿女肩。
11、题董小宛三千小字花梅味;四五薛笺儿女心。
12、题董小宛乌蓬小小摇秋月;红袖香香检旧词。
13、题董小宛媚发轻垂十五月;香衫软著六朝春。
14、题董小宛白云归小筑,青蚨绿蚁相惜,自信春花分玉露;流水话平生,红袖弯眉不忘,可于沧海定风波。
15、题董小宛试解红尘,轻惜红衣,道一声风雨温柔,第六桥头油纸伞;偶思旧燕,又飞新燕,忆几瓣花泥新浅,初三日里女儿腰。
秦淮⼋艳都是哪⼋位?她们各⾃都有怎样传奇的故事?秦淮⼋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的⼋位名妓,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门、卞⽟京、李⾹君、董⼩宛。
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柳如是柳如是算得上是传奇⼥⼦,妙龄时被卖⼊风尘,颇有才⽓,著有《湖上草》《尺牍》等佳篇妙⽂,在⼠林中亦有才名。
柳如是与陈⼦龙互有情愫,可惜的是陈⼦龙丧命于抗清起义。
后来辗转嫁给了东林党⼈钱谦益,东林党祸国之名到今⽇仍有朗朗余⾳,南京城破时,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湖殉国,⽆奈钱谦益畏死降清。
⼀品诰命夫⼈——顾横波顾横波是秦淮⼋艳⾥⾝份最显赫的名妓,曾受封“⼀品诰命夫⼈”,⼈称横波夫⼈,更有“南曲第⼀”的美誉,颇受风流名⼠的青睐。
据说顾横波曾与⼀位读书⼈私定终⾝,这位读书⼈最后因顾横波变⼼嫁给明朝官员龚⿍孳⽽以死殉情。
濯濯如春柳早莺——马湘兰马湘兰是多才,善画⼯诗词,⼈称“四娘”,因擅画兰⽵,故有“湘兰”美称。
马湘兰与江南才⼦王稚登相交甚深,在王稚登70⼤寿时,更是云集歌姬数⼗⼈前往苏州为他祝寿,“宴饮累⽉,歌舞达旦”,后来回到南京后便卧病不起,最终⾹消⽟殒。
倾国软⽟——陈圆圆陈圆圆的传说更有意思,⽐如⾦庸笔下的陈圆圆,先是被崇祯皇帝掳⼊皇宫,后来李⾃成攻破北京⼜将陈圆圆占为⼰有,再后来李⾃成兵败⼜被吴三桂霸占,上演了⼀场似乎是因陈圆圆美⾊⽽亡国的悲情故事,当然悲的是陈圆圆。
后来吴三桂另觅新欢,陈圆圆受到冷落,渐渐对吴三桂死⼼,最终削发为尼。
风姿绰约寇⼥侠——寇⽩门寇⽩门⼜名寇湄,出⾝世娼之家,有“风姿绰约,容貌冶艳”和“今⽇秦淮总相值”的美誉。
寇⽩门曾被明朝保国公朱国弼蒙骗,嫁作⼩妾,后来⼜被抛弃,最后流落病死。
酒垆寻卞赛——卞⽟京卞⽟京名赛,⾃号“⽟京道⼈”,出⾝官宦⼈家,⽗亲死后沦落为歌姬,尤善⼯画。
卞⽟京曾与吴梅村结缘,不过吴梅村因惧国舅权势,不敢娶她,吴梅村后来也郁郁⽽终。
卞⽟京⼀⽣孤苦,流离失所。
中国历史故事-“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简介董小宛是怎么死的?董小宛是明末清初,明清交替之际,闻名金陵的名妓,与顾横波、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等七人并称为“秦淮八艳”亦有“金陵八艳”之称。
明末清初,国家动乱,英雄美人层出不穷。
“秦淮八艳”在那一段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她们每一个都才情无双,才艳双绝,受诸多文人雅士追捧。
“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原名白,字字宛君,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后因家道中落,为给母亲治病堕入风尘。
她才情无双,精通诗词女红,琴棋书画,受名士追捧。
在乱世洪流、风尘烟火中,董小宛一直洁身自好,后与当时著名的抗清志士冒辟疆相恋,于战乱中嫁与冒辟疆为妾。
从良后,一心一意为冒辟疆操持家业,完成了从一代名妓到贤妾的转变。
名士风流,名妓惊艳,董小宛与冒辟疆两人的结合,算是一桩佳事。
虽然在这段爱情中,冒辟疆居高临下,董小宛一直都是处于下位,但董小宛能嫁给自己倾心之人,也是幸事。
“秦淮八艳”的名声不止在当时流传颇广,她们的故事就算是现在也一直为人称道。
人们不仅好奇她们的爱情,同时也她们最后的结局。
而其中董小宛的人生结局,更是有多种说法,让人争论不休。
第一种说法,董小宛是病死的。
董小宛嫁给冒辟疆之后,一直安分守己。
后来清军入侵,董小宛随冒辟疆一路避祸。
等辗转回到冒家的时候,发现已经家产尽失,要不是董小宛精打细算,过日子都成问题。
后来冒辟疆几次身患重病,都是董小宛费心费力照顾,甚至在病中的时候,董小宛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所以后来冒辟疆身子康健以后,素来体弱的董小宛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受病痛折磨而亡。
第二种说法,董小宛被掳劫进宫中,殉节而死。
董小宛与冒辟疆躲避清军的时候,与冒辟疆在战乱中走失,后来因为名声太大,加之洪承畴在顺治帝身边教唆,被清军掳劫入京。
被关在紫禁城的董小宛想要自尽而亡,听说冒辟疆来到北京之后,辗转与其相见,告诫其千万不要降清,随后在冒辟疆走后,撞柱而死。
秦淮八艳1.李香,人称李香君。
活动区域:南京秦淮旧院。
气质才艺:身材短小,冰清玉洁,知书析理,调笑无双,善辨别士大夫忠奸贤愚,人称“香扇坠”。
交游名士:张溥,字天如,复社盟主。
夏允彝,字彝仲,几社盟主。
杨文聪。
侯方域,字朝宗,复社名士,与李香关系甚为亲密,他俩故事,孔尚任戏剧《桃花扇》中有详细描绘。
最后归宿:明亡后,不知所终。
2.李贞丽,李香的假母,字淡如。
活动区域:南京秦淮旧院。
气质才艺:工书画,有豪侠之气,曾一夜在赌场将千金输尽。
交游名士:陈贞慧,字定生,复社四公子之一。
最后归宿:不知所终。
3.王月,字微波。
活动区域:南京珠市。
气质才艺:巧于修饰化妆,修身婷婷玉立,明眸皓齿,妖冶异常,名动公卿,曾被公认为花榜状元。
交游名士:孙临。
蔡如衡,字香君,官至安庐兵备道。
张岱。
最后归宿:开始为蔡如衡所娶,后张献忠攻破庐州,将其俘获,定为压寨夫人。
一天,因一事触怒张献忠,被张砍头处死。
4.寇湄,字白门。
活动区域:南京珠市。
气质才艺:娟娟静美,跌宕风流,既能度曲,又善画兰。
略知诗词韵律,天姿聪颖,但后天不肯努力。
交游名士:钱谦益。
杨州某孝廉。
吴伟业。
最后归宿:开始被保国公买进公府,后来被人赎身来到金陵,老病而死。
5.陈圆圆,字畹芬,名沅。
活动区域:主要游冶于吴郡等地。
气质才艺:芳心丽质,淡秀天然。
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18岁时,初登梨园,每一登场,花明雪艳,独冠群芳,观者无不消魂。
交游名士:冒襄。
吴伟业。
最后归宿:开始为达官贵戚田畹独占,明亡后,被明重臣刘宗敏所得,后来依从吴三桂,晚年剃度为女道士。
6.杨宛,字宛叔。
活动区域:金陵歌妓。
气质才艺:能诗善词,书法上尤工行楷,能以瘦硬中逞现姿媚。
交游名士:茅元仪,字止生,此人有匡世之志,诗文才气横溢,随明将孙承宗在东北三省为国尽忠,终因得罪权臣,失意纵酒而死。
最后归宿:初始归茅元仪所有,后从贵族外戚田弘遇。
守城为清兵所破后出逃,被强盗所杀。
董小宛,明末名妓,才貌厨艺一样出众,特别是她制作的各种糖食糕点及腐乳、腌咸菜、桃膏、瓜膏等颇有造诣,闻名遐迩。
尤其她对丈夫的忠贞爱情和敢于同权贵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被人称颂,为纪念她,把她制作的糖称为“董糖”。
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字小宛,号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
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李白,号青莲居士)。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
董小宛不但厨艺出众,棋琴书画样样精通,其代表诗作《绿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一直流传至今。
董小宛与丈夫冒辟疆的各种经历,在许多书刊上已有详尽的说明。
小宛娇媚动人,才艺双绝,并醉心于山水,柔情涌动。
冒辟疆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仪,矫激抗俗,并胸有报国之志,二人一见钟情,演绎了一场浪漫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小宛虽温柔似水,与婆家人及其和谐的相处,但个性光彩率真,向往自由,寻觅真情,不畏权贵。
她的书画才艺更非同一般,经常挥毫泼墨,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早期曾醉心于钟繇的字画,着意临摹,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偏瘦,特别是看到他的《戎铭表》中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愤而弃钟贴改学他体,其性格可见一斑。
小宛天性淡泊,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上都处处清净淡如,特别是她制作的各种饮料、点心、腌菜、肉食、鱼鲜,样样精美绝伦,小巧玲珑,富于情致,脍炙人口。
解酒饮料,本是小宛针对丈夫冒辟疆而制的。
她采渍各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制出几十种不同的花露汁饮品,入口透全身,奇香四溢,消渴解酲。
尤其她用本无香味的海棠制作的秋海棠露,是露凝香发,鲜洁可口,为中国古代饮料中的极品。
腌腊制品,是小宛的拿手好戏。
小宛擅长腌制各种菜品,她制作的咸菜如黄蜡般的油亮,翡翠般的鲜绿;各种野菜大凡一经她手,便有一种异香绝味。
董小宛与董鄂妃-历史典故-作文素材很多人以为董小宛和顺治帝的董鄂妃是同一人,而且野史更言之凿凿地这样描绘道:董小宛是秦淮名妓,她的色艺双绝,最后连顺治皇帝都听说了,于是把她抢入皇宫,称为董鄂妃。
但这时的董小宛已是才子冒辟疆的夫人了,于是宁死不从,并且以死抗争。
孝庄皇太后怕伤及皇帝儿子,而且由于祖训“汉女不得入宫”,便将董小宛缢死,顺治心灰意冷之下,便出家为僧。
因此,顺治的孝陵里是没有棺椁的。
这种传说广泛流传,许多小说、影视作品中都可见它的痕迹。
看得多了,许多人也就认为董小宛就是董鄂妃,而顺治皇帝正是为了她才不做皇帝的。
其实董小宛与董鄂妃,是不同的女子。
董小宛名董白,除了“小宛”,她还有一个号“青莲”。
她和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顾眉、朱无瑕、赵令燕、马湘兰等等,都是明末举世艳称的名妓。
她出生在明天启四年(1624年),到崇桢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自尽时,作为早已艳名远播的美女,她已经二十岁了;而此时的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他的年纪最多也超不过七岁(因为直到七、八年之后,十四岁的小皇帝才够年龄册立他的第一位皇后)。
在那个早婚的年代,十六年即为一代人,尚不谙世事的七岁小皇帝怎么可能爱上一个“阿姨辈”的女人呢?真正的董小宛在崇祯末年便从良了,当时她十九岁。
她的丈夫冒辟疆,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一起,被共称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为明末的“江南四公子”。
是江苏如皋人氏,名襄,号巢民。
明朝灭亡之后,他便隐居乡里,终生不仕。
才色双绝的名妓,嫁给颇具民族气节的名流公子,这段姻缘还是十分般配的。
但是董小宛一生也没有成为“冒夫人”。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丈夫冒辟疆没有足够大的官爵(明清制度,只有朝廷一二品大员的正式妻子才能称为“夫人”,享受诰命),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只是冒辟疆的妾室。
然而她对冒辟疆的感情非常深厚,对正妻冒太太也充满感激之情。
因为她出身娼家,身份低下;在当时的法规中,即使是做妾,也要是“平民良家”的女子才有资格。
董小宛的简介资料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董小宛简介,希望对你有用!董小宛的简介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本名董白,字小宛,号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董小宛十三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母亲去世后债务缠身,最终流落风尘。
董小宛与冒辟疆相爱后,赎身嫁冒为妾,然而好景不长,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二人一路难逃,相互扶持。
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安详离世。
董小宛的生平大家闺秀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
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
女主人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满腹经纶传给了女儿。
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闺女不但模样儿俊秀,脑子还十分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
家道中落这本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
两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淡淡流走了,此时已是明朝末年。
朝廷腐败,枭雄四起,天下陷入战乱之中。
到了崇祯九年,乱象已迫近苏州,人们不由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关闭绣庄的生意,收回资金以备随时逃难。
谁知绣庄伙计一算帐,不但没有银两剩余,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的帐。
分明是伙计从中捣鬼,白氏又无法把握,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
中国古代名女传奇故事--董小苑董小宛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金陵人(今江苏南京),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
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
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董小宛的诗>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董小宛小传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字小宛,一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
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
清代诗人、画家吴伟业题董白小像诗,对他游历黄山作了描述:“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
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
”性好清静,每到幽林远壑,就眷恋不舍,因厌弃喧闹奢靡,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之久。
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
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人以娇媚之笑。
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
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
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
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
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
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
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影梅庵忆语全文译文董小宛,原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
籍贯为秦淮,迁徙到吴门。
在风尘中虽然有艳丽的名声,然而并非她的本色。
她不久就矢志跟从我,嫁入我的门庭,智慧才识,种种开始显露出来。
这九年中,和上下内外大小人等相处,没有忤逆、离间的事情发生。
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
籍秦淮,徙吴门。
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
倾盖矢从余,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
其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
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姬初入吾家,见董文敏为余书《月赋》,仿钟繇笔意者,酷爱临摹,嗣遍觅钟太傅诸帖学之。
阅《戎辂表》称关帝君为贼将,遂废钟,学《曹娥碑》,日写数千字,不讹不落。
余凡有选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诗,或遗事妙句,皆以姬为绀珠。
又尝代余书小楷扇,存戚友处,而荆人米盐琐细,以及内外出入,无不各登手记,毫发无遗。
其细心专力,即吾辈好学人鲜及也。
甲申三月十九日之变,余邑清和望后,始闻的耗。
邑之司命者甚懦,豺虎狰狞踞城内,声言焚劫。
同里绅衿大户,一时鸟兽骇散,咸去江南。
余家集贤里,世恂让,家君以不出门自固。
阅数日,上下三十余家,仅我灶有炊烟耳。
群横日劫,杀人如草,而邻右人影落落如晨星,势难独立。
只得觅小舟,奉两亲,挈家累。
夜半,家君向余曰:“途行需碎金,无从办。
”余向姬索之,姬出一布囊,自分许至钱许,每十两可数百小块,皆小书轻重于其上,以便仓卒随手取用。
家君见之,讶且叹,谓姬何暇精细及此!甫行数里,潮落舟胶,不得上。
遥望江口,大盗数百人据六舟为犄角,守隘以俟。
姬谓余:当大难时,首急老母,次急荆人、儿子、幼弟为是。
即颠连不及,死深箐中无憾也。
因叹姬明大义、达权变如此,读破万卷者有是哉?以上是《影梅庵忆语》的译文,仅供参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秦淮八艳指的是哪8位美女明末八大绝色女子
导语:秦淮八艳指的是哪八个美女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哪八个美女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眉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
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她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秦淮八艳
姓名特点相关人物结局
柳如是个性坚强正直聪慧民族气节陈子龙钱谦益自缢身亡
董小宛聪明灵秀鄙视权贵勇于斗争冒辟疆顺治众说纷纭
李香君温柔纤小有礼有节红颜薄命侯方域青灯古佛
顾眉生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我行我素龚鼎孳嫁为人妻
卞玉京琴棋书画通晓文史画技娴熟吴梅村削发为尼
寇白门单纯善良精通音律吟诗作对朱国弼病死
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十大名厨的成名事件第一个:美女厨师-董小宛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江苏南通人,歌妓,“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
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
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闻名于江南。
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为她所创制。
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
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
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
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相映成趣。
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董小宛与董糖董糖已有350多年历史了,它原名为“秦淮董糖”。
制作创始人是明末清初“金陵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春,“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辟疆(1611年——1693年),名襄,自号巢民,途径苏州,慕名亲访小宛数次,都因小宛外出未归不遇。
待小宛归来时,辟疆已离苏还乡,小宛深为遗憾。
她返回南京秦淮后,终日思念辟疆,特亲自下厨,以精细白糖、褪壳芝麻、纯净饴糖加上等面粉制成一种酥糖,从秦淮托人带给如皋辟疆,以寄深情厚意。
两人经历企慕、相识、热恋,小宛终于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委身辟疆为妾。
历史上董小宛是谁董小宛以才貌双全的形象深入人心,是秦淮八艳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董小宛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董小宛的简介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秦淮八艳”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
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
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
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董小宛的生平简介董小宛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明末后期,战争不断,山河飘摇,董小宛家道中落后,沦落到青楼,成为歌女。
董小宛长相秀丽,深得王孙公子的喜爱,加上董小宛在诗词歌赋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慕名前来的人趋之若鹜。
董小宛在十六岁的时候,对冒辟疆一见钟情,后来在柳如是等姐妹的撮合下,在董小宛十九岁的时候如愿地嫁给了冒辟疆为侍妾。
婚后,董小宛勤俭持家,深得公婆的喜欢。
期间,冒辟疆生过三次重病,而董小宛依然尽心尽力的侍奉在冒辟疆身旁,冒辟疆生病最严重的一次,董小宛在床前伺候冒辟疆六十多日,有时甚至是彻夜未合眼,悉心照料冒辟疆,直到身体痊愈。
后来,董小宛因常年劳累,积久成疾,最终在公元1651年,因病去世。
董小宛虽然是秦淮歌女,但是她敢爱敢恨的美好精神依然在世间流传。
有关董小宛的事迹故事有很多,包括她和冒辟疆的爱情故事。
以及她有很高的才情,至今她所作的诗词仍被后人拜读。
董小宛不仅才貌双全,更是心灵手巧。
相传“秦淮董糖”和“茶泡饭”都是出于董小宛之手。
时至今日,董糖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依然是苏州一带知名食品,深受食客喜爱。
董小宛因生计所迫不得已到秦淮青楼卖艺,但是董小宛洁身自好,高洁的品质依然值得人称颂。
董小宛是怎么死的董小宛是位美丽温婉的女子。
“秦淮八艳”名满天下,最后的结局如何呢?秦淮八艳分别指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曾经名噪一时,当时是明末清初,风雨飘摇的年代,那秦淮八艳最后的结局如何呢?1、最有文采-柳如是柳如是自小被贩卖为婢,后来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14岁嫁给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
周状元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
周某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
后来28岁的柳如是嫁给了当时的名儒钱益谦,并鼓励钱益谦抗清,可惜钱益谦铁了心降清,柳如是只能紧随其后,康熙三年,柳如是用缕帛结项自尽,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
2、马湘兰马湘兰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是秦淮八艳之一。
马湘兰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
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歌舞过度,最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3、寇白门寇白门出身于世代娼门,而寇白门,纯洁如白纸。
早年嫁给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清兵入关后,朱国弼到京师后被清廷软禁,朱氏于是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寇白门于是回到了秦淮歌楼后因病去世。
4、卞玉京卞玉京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出身很不错。
父亲是官僚,不幸早亡,家庭也就破败。
卞玉京后来嫁给了一个世家子弟郑建德。
郑建德因不得志,于是将侍女柔柔进奉之,卞玉京离去。
崇祯末年,清兵南下,卞玉京见降清人士劫去王女献清兵主帅多铎,改道士衣冠,逃出虎口。
顺治十年,卞玉京为一位年已古稀的好心肠的良医郑保御所收留,于是卞玉京皈依佛门。
5、顾横波顾横波早年嫁龚鼎孳,洗尽铅华,改名换姓“徐善持”。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顾横波夫妻被俘虏,后来清兵入关后投降清兵,官运亨通。
后来封为“一品夫人”。
康熙三年(1664年)冬,顾横波一病不起,卒于北京铁狮子胡同,龚鼎孳在北京长俸寺建妙香阁纪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孝献皇后董鄂氏简介历史上的董鄂妃真名是什么
导语:历史上著名的董鄂妃是顺治皇帝一生至爱的红颜知己,很多小说都说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是襄亲王福晋。
被历史追捧的董鄂妃到底是
历史上著名的董鄂妃是顺治皇帝一生至爱的红颜知己,很多小说都说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是襄亲王福晋。
被历史追捧的董鄂妃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氏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
主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非常看重“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洪承畴在攻占江南时,生获董小宛,把她藏在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
洪承畴无计可施,不得已在1645年(顺治二年)将董小宛献入皇宫,成为顺治帝宠妃。
也有说董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历史上确有董小宛其人,名白,字青莲,秦淮八艳之一,生于1624年(明朝天启四年)。
1642年(崇祯十五年),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为妾。
后来董小宛终病于1651年1月22日(顺治八年正月初二)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董鄂妃是董小宛之说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名字都以董字开头,二人又都有一定名气,于是后来有人用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如《孝庄秘史》、《少年天子》等电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
《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传教士)的回忆: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
生活常识分享。
秦淮八绝之董小宛是什么人物
秦淮八绝之董小宛是谁?董小宛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生于明代天启年间,享年二十八岁。
下面是为你搜集生于明代天启年间,享年二十八岁。
,希望对你有帮助!
董小宛的原名是董白,是分别取自父母的姓氏,是其父母恩爱的表现,小宛只是她的字而已。
董小宛在明朝末期的时候出生的,她家在当地也算是个有地位的家族了。
家里是做苏绣生意的,生活环境比较富裕。
因为董小宛是家中的独女,所以父母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了她身上。
可惜好景不长,董小宛十三岁的时候,其父因为患病去世了。
留下了她们母女二人和家业,但母女二人毕竟都是妇道人家,在生意方面没有什么主意,所有她们把绣庄的生意都交给了下人打理。
而她们自己则是在外买了一座房子居住。
两年后,董家的绣庄因为下人私吞最终破产了,董小宛和董母的生活也变得拮据起来了。
而这时董母也因此家中生意的事情病倒了。
才十五岁的董小宛无奈之下只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一向高傲的董小宛先是去画舫谋生,之后还到妓院去陪客人,但不论怎样,她都保持着自己的初心。
而这一切都只为了生病的母亲。
后来在因缘巧合下,董小宛结识了才子冒辟疆,二人在几次相处下定下了盟约。
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冒辟疆帮董小宛赎了身,并且
成了亲。
之后二人就过上了相濡以沫的生活。
董小宛的丈夫是谁董小宛的丈夫名冒襄,字辟疆,后人长称为冒辟疆。
冒辟疆为南通如皋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比董小宛大十三岁。
冒辟疆是明朝人士,还发起了反清复明的运动,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冒辟疆不仅是爱国人士,也是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开创了国语体文字的先河。
后来,当人们一提到冒辟疆的时候,也会联想到董小宛,以及他们美丽缠绵故事。
冒辟疆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冒辟疆在十二岁的时候便已发表诗歌,有很高的才气。
冒辟疆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他屡屡碰壁。
冒辟疆在十六岁的时候便参加乡试,到他三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参加过了六次乡试,但是每次都未中举。
冒辟疆至仕途上的信心备受打击,后来冒辟疆和自己同有遭遇的侯朝宗等人参加复试,并大胆揭露政治上的弊端,他们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应。
除此之外,冒辟疆很有才情。
他擅长写词作诗,并且留下了相当一部分的作品。
比如《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等等,深受后人的追捧。
明朝末年,政局动荡,冒辟疆和家人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时,有人劝说冒辟疆让他投靠清兵,为其效力,但是冒辟疆自有原则,坚决表明一仆不侍二主。
董小宛作品董小宛是位美丽温婉的江南女子。
董小宛,号青莲。
是苏州人士,生于明末天启四年,后因秦淮八艳之一、十大名妓之一
等头衔,而被人熟知。
董小宛出生在苏州一个苏绣世家,父亲承接祖上的苏绣生意,并加之经营有方,董家的生意一直很好,而董小宛也衣食无忧。
董小宛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所以,自小双亲便让她得到诗书的熏陶。
加上董小宛聪慧伶俐,琴棋书画、能歌善舞无一不精通。
在董小宛十五岁的时候,因父亲得了一场大病离开人世,于是家道中落。
董小宛十六岁时迫于生计,在秦淮一带的青楼里做艺妓。
当时,慕名前来想一睹芳容的爱慕者有很多。
他们一方面是被董小宛的容貌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被董小宛的才情所吸引。
董小宛在青楼里做艺妓时,她并没因此而堕落,反而更加注重情操的陶冶。
在她闲暇之时,便读诗书,和文人一起吟诗作对,除此之外,董小宛喜爱养菊花。
《绿窗偶成》便是董小宛的代表诗作之一。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而这首诗就刻画了董小宛的内心活动,即孤独寂寥之情。
董小宛不仅能作诗,在写词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她曾写下“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
”而这首词恰好体现了董小宛闲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