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自已发现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自已总结出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
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台湾多方面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体验两岸人民盼望团聚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信息,制成卡片。
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师:(课前)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我们一起来听吧。
(视频歌曲)师:(上课)同学们知道刚才歌曲中所唱的“阿里山”在哪里吗?生:(齐)在台湾。
师:对,台湾。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了解台湾。
师:俯视中华大地,在祖国东南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形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那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同学们,台湾在什么位置呢?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找吧。
(出示中国地图)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
师:你真能干。
台湾在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岛屿,它紧邻我国的福建省,是我国领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台湾的地理情况。
(课件:台湾地图,同时播放课文第二。
三段文字)请同学们读读大屏幕上的介绍,说说你了解到什么?生:我从这两段文字中知道了两点:第一:台湾是中国…..第二:台湾地区包括……等几十座岛屿。
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台湾的地理情况,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台湾的风景名胜,那么,她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请同学们看这幅图。
(课件出示日月潭风景图)生:看图,发出“哇,好美”的称赞声。
师:是呀,真美啊!你们知道这是台湾的哪一处风景名胜吗?生1:钓鱼岛生2:阿里山生3:日月潭师:对,日月潭。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安庆市高琦小学王志平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明白台湾的漂亮富裕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台湾自古确实是中国的领土。
能力:通过搜集与台湾有关的资料,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通过熟悉台湾的景色和别称,感受台湾的漂亮富裕,从而对台湾产生酷爱,体会台湾与祖国的分离之痛、台湾同胞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切之心。
教学重点1.了解台湾的漂亮与富裕。
2.使学生明白台湾自古确实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的漂亮与富裕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教学难点真切感受台湾同胞想念亲人、盼望统一的情感。
教学进程一:熟悉台湾1、欣赏配乐朗诵《乡愁》,2、师生合作朗诵《乡愁》同窗们,你们明白诗中诗人此刻愁的什么吗?今天,教师带你们一路熟悉台湾。
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板书课题:祖国的宝岛台湾)3、课件展现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4、从地图上看台湾像什么?找找他的四邻别离是哪?课件展现:台湾东西窄、南北长,形似芭蕉叶,呈纺锤形,位于我国东南海边,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向北是东海、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交界,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4、看着台湾地图填空:澎湖湾、基隆、台北、高雄、钓鱼岛。
4、介绍台湾的形成、组成同窗们,你们明白吗?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可是什么缘故此刻分开了呢?你能猜想一下吗?远古时期,台湾与大陆是连在一路的,后来因为地壳运动,使相连接的部份沉入海底,形成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
找找台湾周围都有哪些岛屿,感受台湾是我国的“多岛之省”。
从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能够看出什么呢?(台湾是中国的。
)二:走进台湾(一)欣赏美景让咱们轻轻地越过海峡,来到台湾,到岛上游览一番吧!课前,教师布置你们搜集台湾有关风光,哪位同窗以导游的形式向大伙儿介绍介绍?(请两名学生上台演出)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我带你们走进这些漂亮的地址。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教学难点1.台湾省农产品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台湾的工业发展和分布。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高山青》片断,然后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台湾省“旅游”,看看这美丽富饶的宝岛。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1.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出示]中国地形图[提问]读图说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海峡及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小结]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其中台湾海峡是东海、南海的航运要冲,有我国“海上走廊”之称.[提问]在台湾省概况图中找出彭湖列岛、钓鱼岛.[小结]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彭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是台湾省的主体部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请你在图中找到福州和基隆,并用所学的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计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小结]由此可见,台湾与大陆近在咫尺,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出示]出示有关寻根活动的影视资料.[承转]70年代时,台湾同胞开展了热烈的寻根活动.经考证,他们认为台胞(包括客家人)的祖宗在唐山—唐山就是指祖国大陆,特别是指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与广东.然而,近几年来有人却企图淡化甚至否认台湾与大陆的亲缘关系.那么台湾的根在哪里?阅读下列材料,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出示材料材料一:由于地壳运动,大约一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形成岛屿.此外,台湾与其北面的东海、南面的南海的地质结构是一致的.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前的古人类.材料二:台湾始称于明朝,以前被称为夷洲.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制.1895 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材料三: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材料四: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出示“台湾的妈祖庙”和“福建的妈祖庙”两幅图片.)福建妈祖庙台湾妈祖庙材料五:五月初五台湾人和我们一样,都有吃粽子的习惯.[小结]无论从历史渊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还是从人文风俗方面,台湾都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你还能补充哪些更丰富的资料呢?(对学生介绍台湾的部分历史进行点评.) [过渡]台湾是著名的“宝岛”,它有哪些“宝”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寻寻宝.2.迷人的自然风光美丽的宝岛:播放台湾岛的风光.玉山云海、风光绚丽的日月潭、千姿百态楚楚动人的台湾岛海岸……富饶的宝岛:出风光图片3.丰富的物产资料雅号最多的省——台湾宝岛的树种达4000种以上,相当于整个亚洲大陆木本植物的2/3,故有“绿岛”“海上植物园”和“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森林面积占全岛面积的55%,为全国森林覆盖率的4.3倍,所以有“木材之乡”“森林宝库”之誉.阿里山盛产红松,故台湾又有“红松之乡”和“神木之乡”的称号.台湾的樟树几乎分布于全岛,樟脑和樟油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樟脑之乡”.台湾以盛产四季花卉特别是兰花而闻名,品种多达100多种.因此,台湾自古有“四季如春的花园”和“兰花之岛”的美称.同时,台湾有400多种蝴蝶,故也有“蝶岛”的美誉.台湾东部海域是珊瑚的主要产地,所以台湾还有“珊瑚岛”之称.台湾地热资源丰富,多火山、温泉,堪称“地热之岛”“温泉之乡”.台湾地处地球上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最频繁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中国地震最多的省份,故有“地震之岛”之说.台湾农作物一年三熟,主要农产品是甘蔗、稻米,因而又有“粮仓”“粮库”和“东方甜岛”之称.(教师适当引导地形、气候、位置与农矿产品的关系.)[小结]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岛上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农产等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4.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出示]经济结构图[提问]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小结]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讲述] 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在30年内翻了50倍,人均国民收入翻了20倍,使之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提问]读图台湾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优势在哪?[小结]台湾的出口加工工业之所以飞速发展,其优势条件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员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和和广阔的市场.[启发]目前,台湾在发展“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时,谁应是台湾最好的合作伙伴呢?学生答:[讲述]台湾与大陆有广阔的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同学们喜欢的亲亲八宝粥就是与台湾合作生产出来的.但是因为有人为障碍,这种合作还没有广泛进行.很多商人都急切地盼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提问]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小结](以表格形式出现)三、结论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台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两岸交流合作频繁,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同学们,让我共同期待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天吧。
四年级下音乐教案台湾岛_人音版《台湾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2.通过歌曲《台湾岛》的学习,唱会台湾歌曲《台湾岛》,并用统一、自然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的情绪,风格。
3.引导学生聆听童声齐唱《台湾岛》感受孩子们企盼祖国统一、渴望友谊交流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通过自编现代舞的表演,表达了海峡两岸儿童的心声——统一祖国。
4.在聆听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在聆听《台湾岛》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探索出歌曲的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
2.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自然的声音学会歌曲《台湾岛》。
教学难点:探索出歌曲的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电子琴、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式的师生问好,创设情境。
二、新课教学1. 谈话引入:(1)听钢琴音乐《星空》,请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架乘神舟五号飞船翱翔美丽的太空。
(2)在太空中找寻地球,“能否看到我们可爱的祖国?”“在东海之中有一座小船一样的岛屿,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风光、宝贵的资源吗?”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回答。
(3)播放课件,请学生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并说说有关台湾的事。
(4)请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并在下课堂进行交流。
请学生谈谈各自的感想。
(放音乐《台湾岛》)最后,让我们在一次用我们的歌声带去我们的祝福。
(全班起立,边唱边跳在歌声中结束!)四、师生再见结束课堂。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海口实验中学孙静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是“认识省级区域”课程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的载体。
本教材主要包括“一、祖国神圣的领土”、“二、美丽富饶的宝岛”和“三、出口导向型经济”三方面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趣味性、逻辑性强,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第一、二部分内容。
教材通过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及其组成、富饶的资源、美丽的风光和实例来说明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中考制度的改变,地理学科学生不够重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适当地引入了歌曲、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教学元素,教学效果良好,使得课堂教学灵动高效。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说明台湾省的人口构成,明确台湾省是祖国神圣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归纳其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指出范围、概括位置特点,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运用地图、资料和已学知识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通过填图,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
2.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教学难点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台湾“富”“美”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祖国的宝岛台湾》(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泾川县罗汉洞乡中心小学刘华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让学生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让学生知道大陆和台湾同胞要友好交往。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激趣促学,营造和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角度地了解台湾,通过学习交流,感性体悟学习内容。
树立自
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两岸人民盼望统一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大陆和台湾同胞要友好交往。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目标引领法、直观演示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谈话导入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观看视频,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四)探究感悟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深厚情感
(五)课堂小练习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七)少先队活动
设计一份以“祖国宝岛”为主题的手抄报
(八)板书预设
祖国的宝岛台湾
——祖国一定要统一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