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废都》的隐喻性
- 格式:pdf
- 大小:559.27 KB
- 文档页数: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09S J D 750032)。
[作者简介]宋桂友,男,山东临沂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颓废暍压抑与毁灭———论《废都》的性爱叙事○宋桂友(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04;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3)[摘 要] 《废都》饱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当时突破常态的性爱叙事。
其中表现出的知识分子的压抑颓废与毁灭恰是知识分子用性的放纵对抗社会与国家的结果。
同时,叙述者在庄之蝶与多个女人的性爱叙事中亦明确地把叙事指向瞄向了文化、社会的堕落、颓废而给人的精神所带来的巨大损害的批判。
社会批判主题深刻而震撼。
小说中对于女性自我身份的定位与追求主体性的弔诡叙事,也可认为是《废都》女性思考与书写对于此前的性爱叙事文本的超越。
[关键词] 性爱叙事;文化、社会批判; 颓废; 压抑; 毁灭[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3-0001-03《废都》堪称是一部名字里就“包含有对传统文化断裂的隐忧,有失去人文精神倚持的荒凉感”的“东方式的《荒原》”[1]21,作者贾平凹采用了能代表中国古代市井和市井之徒特点的古典小说的语体[2]18,既不典雅又不流畅地讲述了一个虽是城市却是农业时代的市井标本的颓废寓言。
《废都》诞生在新时期文学的启蒙理想破灭之后的1993年。
小说表现了叙述者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启蒙乌托邦相对于现实愈行愈远的心有不甘,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摈弃理想的庸俗化进程心存不满,对改变现实无能为力的只能进行自我作践的消极对抗。
知识分子对抗社会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颓废,在传统文化的观念里,颓废之至就是性的放纵了。
于是性起而“都”废。
一、性爱与颓废《废都》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一个背景交代,时间上就是思想文化不断变化的1980年代,这是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
浅议贾平凹的《废都》贾平凹的《废都》是一块硬骨头,没有力气还啃不动,陕西愣娃何所惧,有勇气敢冒险,啃下了这块无人敢啃的硬骨头,令人佩服,我为贾先生点赞,他称得上是一介匹夫。
这本书是一个涵义深沉,且深沉不见底的作品。
有人说贾平凹是个奇才、怪才、鬼才、人才,我认为这都是苍天赋予他的才气,是个天才,我斗胆给先生起个别名称“贾五才”。
我一个无名小卒,要议大作家的《废都》还真是有点自不量力。
贾平凹的《废都》是1993年问世的,但书中的故事是描述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和事,什么是改革开放,在当初人们还认知模糊、肤浅,随后才知道是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
他通过西京市以作家庄之蝶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界的一帮人,诸如学术研究员孟云房,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靖元,乐团团长阮知非等人的所作所为,讲这个《废都》的故事,耐人寻味。
我认为书中的主人翁是一位所谓的臭老九,收破烂的老者,他是这出戏的旁白人。
场上演出的才是庄之蝶这帮人。
这帮人不务正业,成了文化闲人,一心钻在了钱眼里,和能控制黑红两道的四大恶少还不一样,但同出一辙。
大作家庄之蝶是这个市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很多事只要他露面或一封信件没有办不成的,几个人中数他档次最高,成就大,声播最远。
他对男女之事很有经验,可以说是个风流才子、情种,在外边是条狼,回家是个软蛋,好多年了,妻子总觉得不饥不饱,妻子牛月清为饰他脸面,委曲求全,受苦受难,在忍无可忍时才不得不离开这个家。
汪希眠的画以假乱真,巧取钱财,他玩过的女人生下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姓王还是姓汪。
龚靖元靠卖字写招牌赚钱,不择手段,他玩弄过的女人都记不清姓甚名谁。
阮知非办夜总会、开舞厅,一帮子下岗女人为了有口饭吃,三五成群的光顾,出卖色情。
孟云房爱走极端,去寺庙练气功,与小尼姑调情等等,他们是一帮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男盗女娼的西京城文化人。
从潼关来到西京城的浪子闲汉周敏,凭借手脚勤快口齿爽利,甜嘴会巴结人的本事,为梦想升官发财找阶梯,欺世盗名进了编辑部,又靠写一篇文章作践人,制造可有可无的桃色新闻,害的高干子女景雪荫,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打了一场官司。
贾平凹的《废都》尺度过大,他想表达什么?《废都》是贾平凹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曾经火遍全国,销量不断。
可是仅仅只畅销了半年就宣布封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写的赤裸裸,尺度过大,形容贴切,引人遐想,据说阅读者血脉喷张,身体发热。
这本书的主人公有过众多女人,风流成性,不过这本书不是因为塑造了错误的价值观而被封禁的,而是尺度。
那么贾平凹想告诉读者什么呢?这本书一度是“禁书”,上个世纪末写的,十六年才解禁。
那个时候的中国比较保守,改国开放没多久,政府不想堕落人民的品格,所以封禁,现在开放多了,安全套不再躲躲藏藏。
这可以说是开放,也可以说是进步,因为时代总是与时俱进的。
《废都》因性描写地方诸多而且尺度到达赤裸裸的境界而被封禁,引起文坛轰动,从而被打入冷宫。
16年后逐渐解禁,不过书中却显示,此处有删减这种字眼,不过贾平凹到底想表达什么,难道只是因为钱和色而写?40万字的大作,塑造了一个叫庄之蝶的颓废堕落文人,通过他的反思和迷茫,让我们认识了人性,包括人性不满足的饥渴。
庄之蝶也是一个大作家,年龄跟贾平凹相仿,所以众人以为这是贾平凹在写作自己,太流氓了,那所做所为,于是大众给贾平凹起了“流氓作家”的称号。
庄之蝶的心里主要是性,在有生之年,让自己沉浸在那种欢乐里,度过一生,在那里疗伤。
庄之蝶几乎来者不拒,分别跟唐婉儿、保姆柳月、美貌而个性独特的阿灿、还有正牌夫人牛月清,每天闭门不出,欲仙欲死的享受以及那些夜夜不眠的倾诉。
庄之蝶喜欢唐婉儿,只是一时的激情和新鲜感,只是当她是性工具,是灵魂的暂时疗伤药,他在唐婉儿那里可以尽情释放各种欲望,并且一再向她倾诉,只可惜这个女人不是思想家,听不懂。
柳月更是庄之蝶发泄肉欲的对象,她长得年轻貌美,庄之蝶一见到柳月,就想扑上去,在她那里挖掘新鲜的、鲜活的营养,那种花容月貌让庄之蝶无上享受,恨不得掏光那女人的身体和魂魄,在她那里寻找失去的东西,青春和思想。
一刻得不到就好像中毒了一样。
《废都》批评史中文学性维度的隐与显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 (4)2. 《废都》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价值分析 (5)2.1 作家鲁迅的创作生涯与思想变迁 (6)2.2 《废都》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 (8)2.3 《废都》的历史价值与文学意义 (9)3. 《废都》的文学性分析 (10)3.1 文学性的内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12)3.2 《废都》的文学性特征分析 (13)3.2.1 现实主义风格 (14)3.2.2 人性关怀 (15)3.2.3 语言艺术 (16)4. 《废都》批评史中的文学性争议 (17)4.1 文学性争议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19)4.2 代表性批评家的批评观点梳理 (20)4.2.1 钱钟书《谈〈废都〉》中的文学性评价 (21)4.2.2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性评价 (22)4.2.3 朱光潜《谈美》中的文学性评价 (23)4.2.4 其他批评家的文学性评价观点 (24)5. 《废都》文学性争议的影响及启示 (25)5.1 对《废都》作品本身的影响 (27)5.2 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27)5.3 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及启示 (28)6. 结论与展望 (30)6.1 研究结论总结 (31)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31)1. 内容简述《废都》作为贾平凹的代表作,自出版以来,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该小说通过一对老教授与年轻女子的情爱故事,揭示了复杂多维的社会文化景观,深刻触及人性、道德、城市变迁和物质欲望等主题。
在文学批评史上,《废都》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主题意义而被学者们反复讨论。
文学性是评价小说最重要的维度之一,它包括语言的艺术性、叙述的多样性、主题的深度与普遍性等。
文学性在《废都》中的呈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批评视角与时代背景的变化,呈现出“隐”与“显”的微妙交互。
论贾平凹的《废都》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备受推崇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内容而广受读者喜爱。
其中,《废都》无疑是他创作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该小说借助虚构的废墟城市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各种弱点和不幸命运,以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探讨和反思。
本文将从文化、精神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对贾平凹的《废都》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文化价值《废都》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代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该小说中废墟城市的形象是虚构的,但其背后所展现的却是当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作者通过废都的生存状态,揭示了社会中诸多问题,如生存困境、道德沦丧、权力傲慢等现象,让读者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2)对历史和文化的重构。
废都不仅是一个虚构的城市,它也具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者通过废都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重构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某些片段,并将其与小说的情节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对人性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废都》不仅是一部社会现实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生命的作品。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生命意义深刻,每个人物都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珍贵。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精神内涵《废都》的精神内涵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1)对毁灭和重生的思考。
废都的最终命运是毁灭,但废都的毁灭并不是终结,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
作者通过废都的命运,探讨了毁灭和重生的关系,反思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时对于新的转型期变革注入了信仰和力量。
(2)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独具特色,他们各自的生命都展现了生命的本质。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生命经历,表现了生命的珍贵和可贵,同时对于理解生命的概念和价值注入了思考的力量。
(3)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拥有着一些更深层次的特质,这些特质展现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中国文化背景,同时也赋予了小说深刻的思考性。
三、艺术表现《废都》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结构上的创新。
《废都》:表面上肉体的放纵,触动的是灵魂深处的虚空“大陆作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友人让我荐书,末了问了这么一句。
“《废都》。
”我脱口而出。
他笑了,我也笑了。
他笑得有点狡黠,我笑得有点不好意思。
《废都》曾是禁书,充满情欲,读过的人都知道。
没读过的,大概也知道。
我对它的印象深刻,与其说是内容,不如说是关于阅读经历的记忆。
借给我书的是对桌大姐,她是大大方方摊在桌上读的,读完递给了我,我那时刚毕业,还没结婚,越读越不好意思,一有人来就赶快往抽屉里掖,掖得急了,书也碰得有点磨了。
关于内容记忆最深的却不过是一句“庄之蝶,接客!”,喊话的是居委会大妈,或者说是相当于这么一个角色的管门人,被喊的是个知名作家,她不是老鸨,他当然也不是妓女,然而大胆的情欲描写,却让书难逃被“扫黄”的命运,作者贾平凹更是难逃“流氓作家”之劫。
《废都》给贾平凹带来了什么?2006年,在一次文学访谈中他谈起了它。
《废都》几乎是一面世就遭遇了争议的,争议围绕两个问题,——性和颓废。
那些日子里,因为这本书,生病的老贾住院都不得不用化名,带着口罩。
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得不在人们的指指点点中离开了医院。
因为《废都》,他一度被迫背井离乡去了四川。
当批评上纲上线甚至脱离了文学渠道时,这本书被指责为反党反社会主义。
那个时候受到的批评几乎可以说是普天盖地劈头盖脸的,好几部作品同时在所有关联的文化部门遭受着严重的批判。
老贾的父亲曾在文革时被批斗过,那段历史带给他的是不堪回首的恐惧。
所以关于《废都》,他是宁愿被打成一个流氓,也不要被打成反革命的。
他说,整整十年,他都生活在《废都》的阴影下。
《废都》出版前,老贾曾去征求过一个老师的意见。
那老师是个著名的批评家,他当时对他说:“这是一篇能够传世之作,但现在发表不合时宜。
”现在回头去看,“不合时宜”是已经被验证了的。
如果放在今天发表,不是可能,是肯定,不会引起那么大的非议了。
时代变了,今天正处在一个身体和欲望写作空前放开的时代。
《废都》:一部揭示人性与命运的悲剧《废都》是贾平凹在1993年首次发表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主要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
主人公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命运起伏、情感纠葛与内心挣扎,成为了整部小说的核心。
读完《废都》,我首先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庄之蝶作为主人公,他的性格复杂而多面,既有文人的傲骨与才华,也有凡人的弱点与迷茫。
他的坎坷际遇和失落心态,让我看到了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
特别是在失去自我之后,他所体验的那种深深的悲凉,更是让人为之动容。
除了庄之蝶,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恩怨情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复杂的社会画卷。
通过这些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在小说中,大量的性描写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这些描写不仅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内心活动,也展示了作者对于性这一话题的敏感和关注。
然而,过多的性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使得部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不适。
值得一提的是,《废都》在出版过程中曾遭遇禁锢,直到2009年才再度出版。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小说中涉及的敏感话题的审查和限制。
然而,正是这种禁锢和争议,使得《废都》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赢得了国际上的声誉。
在解读《废都》的过程中,我认为作者通过庄之蝶等人物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迷茫。
他们既有着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又面临着现实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无法自持。
而小说中的性描写,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性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人们对于性的探索和追求。
《废都》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使其成为一部备受关注的文学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句,它们不仅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废都废在何处?我看是废在窝里斗,废在窝里横。
颓废、压抑与毁灭——论《废都》的性爱叙事作者:宋桂友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3期○ 宋桂友(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04;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13)[摘要]《废都》饱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当时突破常态的性爱叙事。
其中表现出的知识分子的压抑颓废与毁灭恰是知识分子用性的放纵对抗社会与国家的结果。
同时,叙述者在庄之蝶与多个女人的性爱叙事中亦明确地把叙事指向瞄向了文化、社会的堕落、颓废而给人的精神所带来的巨大损害的批判。
社会批判主题深刻而震撼。
小说中对于女性自我身份的定位与追求主体性的弔诡叙事,也可认为是《废都》女性思考与书写对于此前的性爱叙事文本的超越。
[关键词]性爱叙事;文化、社会批判;颓废;压抑;毁灭[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3-0001-03《废都》堪称是一部名字里就“包含有对传统文化断裂的隐忧,有失去人文精神倚持的荒凉感”的“东方式的《荒原》”[1]21,作者贾平凹采用了能代表中国古代市井和市井之徒特点的古典小说的语体[2]18,既不典雅又不流畅地讲述了一个虽是城市却是农业时代的市井标本的颓废寓言。
《废都》诞生在新时期文学的启蒙理想破灭之后的1993年。
小说表现了叙述者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启蒙乌托邦相对于现实愈行愈远的心有不甘,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摈弃理想的庸俗化进程心存不满,对改变现实无能为力的只能进行自我作践的消极对抗。
知识分子对抗社会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颓废,在传统文化的观念里,颓废之至就是性的放纵了。
于是性起而“都”废。
一、性爱与颓废《废都》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一个背景交代,时间上就是思想文化不断变化的1980年代,这是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
说其特殊,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潮流不断地涌进来,以摧枯拉朽之势对两千多年以来形成的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毁灭性的冲击,其结果就是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个体的人开始从群体之中走出来,独立自身,实现自我,甚或对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