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除与整除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学案

整除与整除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学案

整除与整除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学案
整除与整除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学案

教师: 学生: 时间: 年 月 日 段 一、 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倍数和因数

二、授课内容:

(一)、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 数的产生

你们知道自然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有”和“无”的存在概念;“多”和“少”的比较概念的。

在长期、重复进行的“有”和“无”、“多”和“少”的存在和比较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有很多物体的数量集合可以“一一对应”,这些“一一对应”的集合中的物体是同样多的。例如,三头牛和三只羊,在数量上是同样多,人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既可以用来表示五个人,也可以用来表示五匹马。于是自然数就从事物集合中被抽象出来,自然数也就产生了。

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数的概念逐渐推广。例如,由于生产的发展,自然数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引人了分数。如,一片草地的一半是21,一半的一半就是4

1。 自然数:人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例如 0、1、2、3、4、5、……叫做自然数。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间不再有自然数,不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之间,有有限个自然数存在。

2、 自然数的单位

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所以“1”是自然数的单位。

任意一个非0自然数n ,都是n 个1相加的结果。由0开始,逐次进行“加1”运算,可以得到顺序排列(连续)的各个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 整数

整数; 正整数、零、负正整统称为整数。

正整数:非0自然数也叫正整数,即1,2,3,4,……

负整数:小于0的整数叫负整数。负整数的表示方法是在整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

最大的负整数是–1,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没有最大的整数。

4、 零

现在我们知道0是一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那么,你们有谁知道零有哪些性质和作用?

零的性质:

1)0是一个自然数,并且是一个整数,且小于一切非0自然数。

2)0是偶数;在十进制记数法中起占位作用。

3)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也可以表示确定的内容,例如:飞机零点起飞。

4)0是任意非0自然数的倍数(0除以任意非0自然数的结果为0)

5)任何数与0相加,值不变。

6)任何数与0相乘,积等于0。

7)任何数减去0它的值不变。

8)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等于0。

9)0不能作除数。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10)0是唯一的一个中性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1)0被非0的数除商等于0。

零的作用:

1)表示数位。如:304、0.07中“0”是表示数位的。

2)记帐的需要。如:5元通常记作5.00元,以防止错位。

3)用于编号。如:00045使人知道最大的号数是五位数。

4)0可以表示起点。如:刻度尺上的刻度以0为起点。

5)0可以表示精确度。如:近似数3.50表示精确到百分之一。

6)0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数轴上它是界其左边的数(负数)与其右边的数(正数)的界限;在摄氏湿度计上,0上温度与0下温度的分界。

7)表示关节点。如:水结冰,这个关节温度用“0”表示。

5、 整除的意义

1) 思考:15名学生参加夏令营,他们想分成相等的几个小组进行活动,可以怎样分组呢?

2) 观察:下面两组算式卡片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它们的运算结果有仕么不同?

① 24÷2=12 ② 6÷5=1.2

21÷3=7 17÷10=1.7

84÷21=4 35÷6=5 (5)

第①组算式中的商都是整数,余数为0。 第②组算式中的商是小数,或者除不尽。

整除:整数a 除以整数b (b ≠0),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为零,我们就说数a 能被数b 整除或b 能整除a 。

确定整除的条件:(三整余零)

1、除数、被除数都是整数;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而且余数为零。

除尽:在整数或小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则叫做能够除尽。

例如 21÷3=7,10÷8=1.25,0.3÷0.4=0.75,等等。

除不尽:数a 除以数b (b ≠0),当所得的商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时,我们就说数b 除不尽数a ,或者说数a 不能被数b 除尽。

例如 4÷3=1.333……,24÷11=2.1818……,都是除不尽的例子。

6、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

整除概念如前,它一般只在整数范围内讨论,并且被除数和除数要求是整数,商必须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而除尽的情况,并未限制在这一数域范围

内,也未规定商必须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它的被除数、除数(不等于0)和商,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除完后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例如 17÷4=4.25,24÷4=6,0.12÷0.04=3,这三个算式的被除数都能被除数

除尽。但是能说被除数被除数整除的,却只有一个——24能被4整除。

练习:

1、在下列各组数中,如果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请在( )内打“√”,不能整除的打“×”.

72和36 17和34 20和5 0.5和5

( ) ( ) ( ) ( )

18和3 19和38 0.2和4 17和3

( ) ( ) ( ) ( )

2、下列各题中,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有( )个

①34、17 ②3、6 ③5、2 ④1.5、0.5 ⑤18、1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B 非负整数是自然数

C 若整数m 除以整数n 恰好能除尽,则m 一定能被n 整除

整除

除尽

D 若m÷n余数为0,则n一定能整除m

4、12÷4=3,我们可以说能被整除;也可以说能整除

5、写出两个以13为除数的算式:

6、已知29能被正整数a整除,则a可能是(写出所有可能的数)

7、若一个自然数为a(a>0),则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已知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之和是54,则这三个数是。

8、正整数24能被正整数a整除,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值:

9、若两个整数a、b都能被不等于0的整数c整除,商分别是m、n

(1)写出上面的两个整除算式

(2)它们的和与差也能被c整除吗?说明理由,并举例说明。

10、有三个自然数,其和为13,讲坛们分别填入下式的括号内,满足等式要求:

()-1=()÷5=()+2,求这三个自然数。

(二)、倍数和因数

1、每千克梨要4元,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根据算式5×4=20 (元)可以说:20是4的倍数;20是5的倍数;

4是20的因数;5是20的因数。

2、每千克苹果要6元,买3千克苹果需要多少钱?你能根据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3、每千克葡萄3.6元,买2千克葡萄需要多少钱?

3.6×2=7.2(元)

观察:具有倍数和因数关系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4、小结:我们只在零除外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也就是说,乘法算式中的三个数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倍数与因数是两个数的相互关系,单独一个数不能说成倍数或因数。

问题:一个数有多少倍数?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倍数是多少?一个数的倍数是(填有限或无限)一个数有多少因数?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因数是多少?一个数的因数是(填有限或无限)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什么?

例题:找出36的所有因数。

5、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8×2=36 22×7=154 25×4=100 6×8=48

练习:1、口算下面个题:

15÷3=7÷1=10÷4=36÷0.6=6÷6=

问:你认为哪些算式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什么?

说一说7÷1=7 6÷6=1

2、10÷4=2.5 36÷0.6=60 为什么不是整除的算式?

3、找出能整除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0÷5 8÷1 15÷2 8÷8 1÷8 200÷10

总结:有倍数和因数关系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4、写出100以内8的倍数、写出100以内6的全部倍数。

5、计算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4÷6= 72÷8= 9÷9= 100÷25=

25×3= 14×6= 20×9=

6、下面各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

16和2 140和20 45和15

33和6 4和24 7.2和8

7、如果一个数既是30的倍数,又是120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可以是

8、能被48整除的数一定是下面()的倍数。

A 18

B 24

C 36

D 96

9、一个自然数既是13的倍数,又是13的因数,这个数是。

10、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25,这个数所有的因数是。

11、一个正整数只有2个因数而且比10小,这个数是。

12、一个正整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13、用16块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长分别是多少?

三、本次课后作业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倍数和因数练习题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教务签字:___________

上海龙文教育源深体育中心校区教务处

数的整除复习设计_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复习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的整除复习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数的整除复习设计概念的教学相对其他知识要枯燥得多,而概念的复习就更显得无味。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在进行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复习时,我注意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同时,增强复习课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一、引言揭题,并板书课题 二、复习相关的概念 1.复习整除的概念。 谈话:老师今年36岁,同学们今年大都是12岁,看着36和12这两个数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有关整除、除尽、倍数、约数、质数、合数等内容。) 追问:谁能分别举例说一说整除和除尽有什么不同? 2.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用卡片0、1、2、4、5按要求分别摆出下列各数: (1)能被2整除的数; (2)有约数5的数; (3)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五位数。 (学生摆出相应的数的同时追问能被2、3、5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3.复习整除中的其他概念。 给出1、2、4、5、9、11、15、30、51、81十个数,要求学生把它们按不同的标准分成两大类。(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概念,如奇数、偶数等。) 4.讨论"1"的有关特征。 提问:1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关于1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小组内的同学先相互说一说。(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进行交流。) 三、练习

1.脑筋急转弯。(以竞赛形式抢答)按要求找数: (1)在0、1、7.5、20、58中不是整数的。 (2)在1、4、8、9、17、563中是偶数的。 (3)在11、21、51、61、81、111中不能被3整除的。 (4)在30、50、60、90、120中不能同时被2、3、5整除的。 (5)在25、39、42、160、555中能同时被2、5整除的。 2.快乐大转盘。学生从下列各项中任选一项说一句话: 3.综合练习。(按要求填写电话号码)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想对同学说些什么?

小学五年级奥数:数的整除知识点汇总+例题解析 (2)

小学五年级奥数:数的整除知识点汇总+例题解析(2).DOC 数的整除问题;内容丰富;思维技巧性强。它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小学数学竞赛命题的内容之一。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约数和倍数 例如:15÷3=5;63÷7=9 一般地;如a、b、c为整数;b≠0;且a÷b=c;即整数a除以整除b(b不等于0);除得的商c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是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记作b|a.否则;称为a不能被b整除;(或b不能整除a);记作b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例如:在上面算式中;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63是7的倍数;7是63的约数。 2.数的整除性质 性质1:如果a、b都能被c整除;那么它们的和与差也能被c整除。 即:如果c|a;c|b;那么c|(a±b)。

例如:如果2|10;2|6;那么2|(10+6); 并且2|(10—6)。 性质2:如果b与c的积能整除a;那么b与c都能整除a.即:如果bc|a;那么b|a;c|a。 性质3:如果b、c都能整除a;且b和c互质;那么b与c的积能整除a。 即: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例如:如果2|28;7|28;且(2;7)=1, 那么(2×7)|28。 性质4:如果c能整除b;b能整除a;那么c能整除a。 即:如果c|b;b|a;那么c|a。 例如:如果3|9;9|27;那么3|27。 3.数的整除特征 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整数.“特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个位数字是偶数(包括0)的整数;必能被2整除;另一方面;能被2整除的数;其个位数字只能是偶数(包括0).下面“特征”含义相似。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归纳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 1、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例如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2、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3、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例:3的倍数有: 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4、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2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质数是2。最小合数是4。 6、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7、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8、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列举法;(2)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因数;(3)短除法。 9、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4)一质一合(不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互质。(5)相邻两个奇数互质。(6)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10、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叫做最小公倍数。 11、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列举法;(2)先找出较大数的倍数,圈出较小数的倍数,找出最小的一个;(3)分解质因数法;(4)短除法。 1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者的积;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例:25和5 ,25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5,最大公因数是5。 13、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归纳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除数不能是0) 2、因数和倍数 (1)如果5*4=20,那么5和4是20的因数,20是5和4的倍数

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教案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再比如:我们班的曹雪飞与贺正博之间是同桌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我们可以说曹雪飞是贺正博的同桌,或者说贺正博是曹雪飞的同桌,而不能说曹雪飞是同桌!在数学王国里,在整数乘法中也存在着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体会关系,再通过同桌关系让学生体会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进而为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图上有两行飞机,每行六架,一共有12架。(注意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数学语言要求简练严谨)教师:你们能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6=12 2. 出示: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注:由乘法算式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 3.教师出示图2:师:根据图上的内容,可以写出怎样的算 式?3×4=12从这道算式中,你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而加深因数倍数关系的认识。)教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4、师:谁来说一道乘法算式考考大家。(指名生说一说) 5、让其他学生来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注:可以让几位学生互相说一说。) 6、看来都难不住你们,那老师来考考你们:18÷3=6在这道算式中,谁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设计意图:18÷3=6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二)找因数:

小数除法练习题(经典)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一) 基础游乐园 1、算一算,比一比。 128÷8 = 720÷24 = 200÷40= 12.8÷8= 72÷24= 200÷4= 2、完成下面的竖式。 6 8.4 3 7.5 7 7.21 8 20.8 9 11.7 3 3.51 4、一辆货车5小时行驶了421.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一只野兔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5千米,一只鹿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50.4千米。鹿的最快速度是野兔的多少倍? 七彩冲浪板 6、洋洋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掉了,结果比原来多3.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二)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得数。 1.2÷4= 32÷8= 0.72÷9= 4÷5= 50.4÷1000= 4.704÷100= 2、填一填。 (1)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6,被除数是128,那么除数是( (3)两数相除的商是3.14,被除数扩大10是( )。 3、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5.29÷6( ) 83.25÷46( ) 0.27÷27( ) 7.24÷7( )

13.27÷19() 0.03÷5() 39.6÷9() 1.08÷5() 4、用竖式计算。 37.8÷28 96÷15 75.2÷32 287÷35 5.46÷42 3.64÷14 5、12包牛奶一共重3.6千克,平均每包牛奶多少千克? 七彩冲浪板 6、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丽去公园玩,买门票共用去了37.5元。已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小孩票票价相等,一张大人票要多少元?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三)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出得数 3.6÷6= 8.4÷4= 4.6÷2= 0.64÷8= 3.6÷3= 7.2÷9= 0.82÷7= 0.64÷4= 2、在○里填上“>”“<”或“=”。 80.2÷10○8.02 3.8÷100○0.38 8.64÷11○86.4 0.65÷10○6.5 9897÷1000○98.97 2.98÷10○0.0289 3、先在商小于1的算式下面画横线,再算一算。 54÷36 38÷95 24÷40 5.04÷6 0.112÷16 3 6.4÷28 4、下面是某水果批发市场两种水果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苹果一箱15千克香蕉一箱12千克

因数与倍数重要知识点

因数与倍数重要知识点 ..... 1. 因数、倍数概念: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我们就说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3)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30=2×3×5 6.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8. 100以内质数:2、3、5、7、11、13、17、19、23、29、31、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3、97 9. 13的倍数:26、39、52、65、78、91、104、117 17的倍数:34、51、68、85、102、119、136、153 19的倍数:38、57、76、95、114、133、152、171 因数与倍数专项练习题 .......... 一.我会填. 1.一个数是3、5、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105 ). 2.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102). 3.三个数相乘,积是70,这三个数是(2 )( 5 )( 7 ) 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30 ),最大两位数( 90 )最小三位数( 120 )最大三位数( 990 )。 5.用8、5、1、0中三个数组成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810 )同时是3、5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105 )。 以内6和15的公倍数有(30、60、90)。 7.一个数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1 )。 8.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6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6 )。 9.有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22,它们的积是( 85 )。 10.两个数是质数,那么它们的乘积是(合数)。 11.一个数是9的倍数,还是72的因数,这个数是( 18或36 )。 12.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6 )。 13.把154分解质因数是( 7 2 11)。 14.有两个连续自然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 5 ) 15.两个质数得积一定是(合数),两个合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二.我会选。 1.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的是( C )和51 和91 和25 和22

数的整除特征(一)教案

数的整除特征(一) 新课引入: 数的整除问题是整数的内容中最基本的问题。常见数的整除特征如下:(1)1与0的特性: 1是任何整数的约数,即对于任何整数a,总有1|a. 0是任何非零整数的倍数,a≠0,a为整数,则a|0. (2)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2、4、6或8,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 (3)若一个整数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3整除。 (4)若一个整数的末尾两位数能被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整除。 (5)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或5,则这个数能被5整除。 (6)若一个整数能被2和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6整除。 (7)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余类推。 (8)若一个整数的未尾三位数能被8整除,则这个数能被8整除。 (9)若一个整数的数字和能被9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9整除。 (10)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则这个数能被10整除。 (11)若一个整数的奇位数字之和与偶位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1整除。11的倍数检验法也可用上述检查7的「割尾法」处理!过程唯一不同的是:倍数不是2而是1!如121,1375。 (12)若一个整数能被3和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2整除。 (13)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加上个位数的4倍,如果差是13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3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13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加、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如312。 新课讲授: 例1.在能被2,3,5整除。 能被 2,3,5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字必须是0, 里填 能被3+9+0的和能被3整除,那有几种呢? 填1,4,7.符合条件的有2190,2490,2790。 做练习题。 例2.五位数2A10B能被72整除,这样的五位数有几个? 解题思路:因为72=8×9,且8和9互质,这个数必须同时能被8和9整除。要能被8整除得看末三位,B必须是4;当个位是4时,千位上必须是2(因为2+2+1+0+4=9),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1个,即22104。 解:要使2A10B能被72整除,B=4,因为2+2+1+0+4=9,所以A=2。

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整理归纳

1、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商和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是(自然数),但是不包括(0)。 4、一个数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列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是从(1)开始(一对一对)的找。列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从它的1倍2倍3倍……开始找。 7、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如,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0,他的最小倍数是(120),这个数是(120)。 8、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9、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0、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 11、偶数: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也叫双数。(个位上是0、2、4、6、8) 12、奇数:在整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单数。(个位上是1、3、5、7、9)

13、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就是3的倍数。 14、既是2又是5还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其他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又是5还是3的倍数。如:一个三位数既是2又是5还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三位数最大是(990),最小是(120)。 15、什么是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书叫做质数。 16、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的的方法:看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是否有(第三个)因数。 17、什么是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8、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9、按照个位上数来分整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但是按照因数个数来分整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20、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但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2)是唯一偶质数。 21、百以内质数口诀:二三五七和十一,十三后面是十七,还有十九别忘记,二三九,三一七,四一四三四十七,五三九六一七,七一七三七十九,八三八九九十七。 22、什么是偶倍数:就是一个数的偶数倍,比如3的偶倍数:6,12,18,24,30,…… 23、什么是奇倍数:就是一个数的奇数倍,比如5的奇倍数:5,

《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教材与学情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除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整除、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用“乘和除” 这两种找因数方法的联系,看到一个整除算式能够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3)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初步感知因数个数的特点。 基本技能: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整除、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理解用“乘和除” 这两种找因数方法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作业纸

教学过程 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吗?上课。 一、课前交流: 师: 我们认识多久了,近4年了。那咱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师生关系 师:那我能不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老师一个人不能代表师生关系。 师:我自己只能代表一方面,不能代表你们。构不成关系。 师:在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数与数之间也存在像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学习。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自然数 在讲课之前啊,先给大家带来幼儿园都认识的老朋友,这些数啊,叫做自然数。那在今天我们的学习中,所说的数一般就指非零的自然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零的自然数 0和1.2.3.4.5.。。。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1.2.3.4.5.。。。这些数都是非零自然数。 三、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一)动手操作写出算式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如何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能用12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成多种长方形。试试看:把算式也写出来。可以和同桌讨论下,并把它完成。 师:揭示答案 3X4=12 2X6=12 1X12=12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1、使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建议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 1、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既然是数的整除,自然就与数有关,同学们都学过什么数? (教师板书:整数、小数、分数) 同学们会数数吧?(学生数数) (教师板书:1、2、3、4、5、) 继续数下去,能数到头吗? 数不到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呢? (教师板书:) 2 / 7

3、教师小结: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等等,叫做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提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 当一个物体也没有时,我们用几来表示?(板书:0) 二、建立整除的概念 1、教师明确:数的整除,不仅与数有关,还与除有关,一说到除,在家就会想到两个数相除,那么整除又是什么意思呢?整除也是两个数相除,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研究整除不包括0. 2、出示卡片 1.24 提问:在数的整除中研究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吗?为什么? 3、再出示卡片:1020,165,153,369,242 提问:这几个式子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什么数? 教师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这是我们研究数的整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3 / 7

4、教师说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如:1020,我们能不能说10能被20整除呢?还不能,还要看它的商. 组织学生口算出5张卡片的商.(其中165指定回答商几余几)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商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排除没有整除关系的卡片,指153=5一类的卡片,说明: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说15能被3整除. 5、学生举例 6、提问: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用b表示这样的除数,商怎么样,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呢? 这样看来,整除除了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外,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 教师明确:商是自然数,没有余数是整除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 7、出示卡片(区别整除和除尽) 43=1.3 1818=1 75=1.4 40.2=20 426=7 4 / 7

小数乘除法应用题经典题

小数乘除法应用题强化练习 1、一台榨油机每小时榨油0.45吨,4台这样的榨油机3.5小时榨油多少吨? 2、小华和小川两人同时从乙地分别向甲、丙两地背向而行,小华每小时走 3.2千米,小川每小时走2.6千米,走了4小时两人相距多远? 3、1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3.8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4、光明小学采用乐节约措施后每个月节约用水3吨,如果每吨水2.8元。光明小学全年可节约水费多少元? 5、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倍。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4.5小时两车相遇。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7、玩具商店上午卖出玩具汽车18辆,下午卖出同样的玩具汽车32辆,下午比上午多卖128.8元。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8、列式计算 9、⑴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是 20. 16,其中⑵把 65. 8 平均分成 47 份, 一个因数是18,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每份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0.72 加上 30. 45 除以 8. 7 的商, ⑷一个数的 2. 6 倍是 9. 62 , 和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数的 1. 5 倍比 5. 6 少 0. 8 , 6、用17.8去除0.178 , 所得的商再 这个数是多少?乘以 6.4 , 积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08 除以 1. 76 与 2 . 5 的积, 8、 8. 72 除以 0. 2 的商的 3. 5 倍是多少?商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数的一半是 46 . 2 , 这个数的 1. 2 倍是多少?

倍数与因数知识点总结(好)

倍数与因数知识点总结 倍数与因数 自然数和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没有最大最小的整数。 自然数(正整数、0):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倍数和因数的特征: 1: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2: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倍数就不存在因数,没有因数就不存在倍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数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a × b =c ( a、b、c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是a、b的倍数。除法算式辨别因数和倍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倍和倍数的区别: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倍”可以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而倍数相对因数而言,只能适用于(不为0)的自然数。 口诀:因数和倍数,单独不存在。互相来依靠,永远不分开。 枚举找因数,相乘找倍数。因数能数清,倍数数不清。 倍数特征: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 3(或9)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4(或2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末2位是4(或25)的倍数的数。例如:124、125 8(或12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数。例如:1104、1125 个位数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除了2以外都是奇数。 数的奇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奇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1、3、5、7、9。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偶数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0是偶数相临两个自然数之和为奇数,相临自然数之积为偶数。0是偶数 偶数用2a表示、奇数用2a+1表示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数的整除复习(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自然数的分类和关系,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网络.2.理解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概念.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整除和除尽、互质和质数、分解质因数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不同. 教学方法: 边总结边练习(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确定研究对象——自然数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整除知识(板书:数的整除) 你知道的数有哪些我们研究数的整除时,这里的数是指什么数(板书:自然数) 二、研究自然数的分类 1.提问: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 生: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按照约

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和合数.(板书:奇数偶数 1 质数合数) 2.提问:你能说说什么叫奇数、偶数什么叫质数、合数质数和合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分解质因数质因数) 3.练习:判断对错 (1)自然数可以分成质数和合数.( ) (2)质数都是奇数,合数都是偶数.( ) (3)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奇数.( ) (4)把15分解质因数是3×5=15,3和5叫质因数.( ) 三、研究自然数的关系 (一)整除关系 1.提问:两个自然数之间会存在哪些关系( 板书:整除互质) 2.什么叫整除( 引出约数、倍数)(板书:约数倍数) 它和除尽有什么区别( 板书:除尽) 约数、倍数表示的是数吗( 板书:关系) 公约数、公倍数表示什么(板书: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3.练习: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1.2÷4=3,1.2能整除4.( ) (2)6是倍数,3是约数.( ) (3)约数的个数有限,倍数的个数无限.( ) (二)互质关系 1.什么叫互质它和质数有什么区别考虑下面各组中什么样的两个数间存在互质关系 2.判断练习: (1)两个数互质,这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 (2)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 (3)两个奇数一定不互质.( ) (4)两个偶数一定不互质.( ) (5)奇数和偶数一定不互质.( ) (三)既不互质,又不整除的关系 1.出示一组数:根据自然数间的关系,将下列一组数分类 (1)13和26 (2)2和7 (3)4和21 (4)45和3 (5)8和5 (6)14和42 (7)12和15 (8)9和10 (9)30和48 (10)12、18和24 整除关系??????互质关系 (1)13和26 (2)2和7 (7)12和15

小数除法练习题经典)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一) 基础游乐园 1、算一算,比一比。 128÷8 = 720÷24 = 200÷40= 12.8÷8= 72÷24= 200÷4= 2、完成下面的竖式。 6 8.4 3 7.5 7 7.21 8 20.8 9 11.7 3 3.51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1 4 83 0. 2 24 7 9.8 7 5. 81 18 4.5 15 36 7 5. 6 3.6 30 2 8 21 9 60 2 8 21 60 0 0 0 4、一辆货车5小时行驶了421.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一只野兔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5千米,一只鹿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50.4千米。鹿的最快速度是野兔的多少倍? 七彩冲浪板 6、洋洋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掉了,结果比原来多3.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二)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得数。 1.2÷4= 32÷8= 0.72÷9= 4÷5= 50.4÷1000= 4.704÷100= 2、填一填。 (1)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6,被除数是128,那么除数是( (3)两数相除的商是3.14,被除数扩大10 是( )。 3、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5.29÷6( ) 83.25÷46( ) 0.27÷27( ) 7.24÷7( ) 13.27÷19( ) 0.03÷5( ) 39.6÷9( ) 1.08÷5( ) 4、用竖式计算。 37.8÷28 96÷15 75.2÷32 287÷35 5.46÷42 3.64÷14 5、12包牛奶一共重3.6千克,平均每包牛奶多少千克? 七彩冲浪板 6、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丽去公园玩,买门票共用去了37.5元。已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小孩票票价相等,一张大人票要多少元?

因数倍数知识点及题型

学大教育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必须掌握的知识: 1.因数、倍数概念: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我们就说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30=2×3×5 6.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8.100以内质数:2、3、5、7、11、13、17、19、23、29、31、41、43、47、53、59、61、67、71、 73、79、83、89、93、97 9.13的倍数:26、39、52、65、78、91、104、117 17的倍数:34、51、68、85、102、119、136、153 19的倍数:38、57、76、95、114、133、152、171 自然数、奇数偶数

2019-2020年新人教版《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测试题之.docx

2019-2020 年新人教版《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测试题之 班级 ______姓名 ______一、判断题。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3.个位上是 0 的数都是 2 和 5 的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 5是因数, 10是倍数。 ()6. 36 的全部因数是 2、 3、 4、 6、 9、12 和 18,共有7 个。 ()7.因为 18÷9=2,所以 18 是倍数, 9 是因数。 ()8.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9.一个数如果是24 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4和 8的倍数。 ()10. 15 的倍数有15、 30、45。 二、填空。 1.一个自然数比 20 小,它既是 2 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2.如果 a 的最大因数是 17, b 的最小倍数是 1,则 a+b 的和的所有因数有()个; a-b 的差的所有因数有()个; a×b的积的所有因数有()个。 3.比 6 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 ()的因数,又是 ()的倍数。 4.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 整除。 5.根据算式 25× 4=100,()是()的因数,()也是()的因数;()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6.在 18、29、45、30、17、72、58、43、75、100 中, 2 的倍数有(); 3 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6. 48 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 三、选择题。 1. 15 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① 1② 3③ 5④ 15 2.一个数,它既是12 的倍数,又是 12 的因数,这个数是()。 ① 6② 12③ 24④ 144 3.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① 18②36③ 40 4.甲数× 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①倍数②因数③自然数 5.同时是 2、 3、 5 的倍数的数是()。 ① 18② 120③ 75④ 810 四、应用题。

数的整除教案

数的整除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的整除的整理与复习,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与区分,进一步完善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等方法,掌握知识的特点,合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三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已有半年多的时间老师已经深深喜欢上了你们,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分别,各自踏上理想中学的大门, 再像今天这样聚在一起 ,很不容易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那么你们今天课上打算怎样做呢?用上“认真和积极”两个词语,如果老师再出2个数“3和12”,你能用3和12说几句话么? 生:3能整除12,12能被3整除 , 12是3的倍数…….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什么知识为3和12造句呢?刚才提到的这些知识实际上属于整除这部分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 (二)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1、整除与除尽 师:看到题目,你认为数的整除与什么有关? 下面就有三个除法算式(1) 4 ÷ 8= 0.5 (2) 12÷ 3= 4 (3)2÷ 0.1= 20 (4)3.2 ÷ 0.8= 4 你认为哪个算式是整除?什么是整除? 师:根据概念,你怎样判断一个算式是否能整除?(出示幻灯片:先出示三要素,再出示整除三要素几个字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你能再举出几个整除的例子吗? 12÷3=4 是整除, 那么那几个算式是什么呢?(除尽)什么样的式子是除尽?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认为在这四个算式中,除尽的有几个?整除的有几个?出示图小结:整除一定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2、因数倍数 ⑴师:如果12能被3整除,那么12和3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板书因数倍数 ⑵说一说什么叫因数 ? 倍数? ⑶出示判断:18÷2=9 所以18是倍数,2是因数() 1.2÷2=0.6 所以1.2是2的倍数 2是1.2的因数() ⑷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生: 1、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因数与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⑸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都能找出它所含的因数,我们知道2是18的因数,你能找出18的其他因数吗??动笔写订正后问:怎样快速找准一个数的因数呢?(从1开始,一对一地找,不会漏掉或重复因数)幻灯片出示写的过程.

同底数幂的除法典型例题

同底数幂的除法典型例题 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 (1);(2); (3);(4); (5). 解:(1)不正确,应改为,法则中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而不是指数相除. (2)不正确,应改为,与底数不同,要先化同底,即再计算. (3)不正确,应改为,与互为相反数,先化同底便可计算. (4)不正确,应改为,指数相减应为 . (5)正确. 例2 计算 (1)x n+2÷x n-2 (2)50×10-2 (3)用小数或分数表示:×10-3. 分析:(1)在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时,指数若是多项式,指数相减一定要打括号.(2)中用到零指数和负指数的公式,直接套用即可,(3)先将负指数的幂化为小数,再进行乘法运算,得到最后结果. 解:(1)x n+2÷x n-2=x(n+2)-(n-2)=x4 (2)50×10-2=1× = (3)×10-3=× =×= 例3 计算: (1);(2); (3);(4).

分析:此例都可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号,算出最终结果,如 和都能继续计算. 解:(1); (2); (3); (4). 例4 计算 (1)y10÷y3÷y4 (2)(-ab)5÷(-ab)3 分析:先观察题目,确定运算顺序及可运用的公式,再进行计算.题目(2)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底数相同,故可先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再运用积的乘方的公式将计算进行到最后. 解:(1)y10÷y3÷y4=y10-3-4=y3 (2)(-ab)5÷(-ab)3=(-ab)2=a2b2 说明:像(2)这种题目,一定要计算到最后一步. 例5 计算:(1);(2). 分析:(1)题中的两个幂底数不同,一个是16,另一个是4,但,因此可将底数化为4,(2)题处理符号上要细心. 解:(1) (2) 说明:底数不同的情况下不能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因数和倍数知识要点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因数和倍数知识 要点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归纳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1、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 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 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例如4×3=12,12 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2、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 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 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3、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例: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 有最大的倍数。 4、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 数(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 就是3的倍数。 5、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

做质数(也叫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2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质数是2。 最小合数是4。 6、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7、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8、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列举法;(2)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因数;(3)短除法。 9、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4)一质一合(不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互质。(5)相邻两个奇数互质。 (6)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10、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叫做最小公倍数。 11、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列举法;(2)先找出较大数的倍数,圈出较小数的倍数,找出最小的一个;(3)分解质因数法;(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