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技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6
Second, he built his business on innovation. Werner had faith in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y to benefit mankind. Whether linking the world through telecommunications, or bringing electricity to all the continents, Siemens was always in the forefront.第二,他建立的企业以创新为基础。
沃纳相信科技造福人类。
无论是通过电讯连接世界,还是向各大洲供应电力,西门子总是走在最前沿。
In Asia, strong family bonds are a special asset, a source of enormous strength, flexibility, stability and dependability.在亚洲,牢固的家庭纽带是一种特殊的财富,是巨大的力量、灵活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源泉。
For generations, our company has continued to focus on creating and producing technologies that shape our modern world, from telephone systems to power plants, from electro-medical systems to automated factories, from components to rapid transit systems.几个世代过去了,我公司始终致力于创造和生产塑造现代世界的技术——从电话系统到发电厂,从电子医疗设备到自动化工厂,从零部件到高速传输系统。
Today, Siemens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We are busy building power plant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metro lines, telephone systems, and other key project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e are building computers, providing advanced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automating industries. 今天,西门子是在华经营的实力最强的国际公司之一。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作者:李周南来源:《大观》2016年第07期摘要:在交替传译中译员由于存在记忆的不足,需要借助口译的笔记才能将口译有效地进行下去。
笔记是交替传译中很重要的辅助手段。
对于口译员来说,懂得何时记笔记、记什么、怎么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口译笔记的两个重要技巧:一是在译前对于口译内容有所理解,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记笔记前要先理解原文。
二是运用有意义的、简洁明了的符号体系。
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译前准备;符号体系一、引言在《口笔译基本训练的概念和模型》中,丹尼尔·吉尔指出口译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译是“听+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协调性”。
第二阶段是“记忆力+笔记辨识+再生产”。
第一个阶段与口译笔记的记录密切相关,第二阶段涉及对笔记内容的回忆。
对于许多译员来说,记笔记是一种必须存在的干扰项,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因为它分散了一定的注意力。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发言人突然提到一长串数字、人名和地名或不间断地说上三到五分钟的演讲时,记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有效地记笔记,以下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在记笔记前要先理解原文。
另一则是以简明、合理、有意义的符号体系来进行记录。
二、记笔记前的译前准备我们之所以要在记笔记之前对原文有所理解源于口译自身的定义,口译需要当场对源语言进行再造,将同样的内容在两种语言中相互转换,有些人认为需要精确地对应源语言,而有些人则认为只需表达出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即可。
赛莱斯科维奇曾说过,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忆词句,另一种是记忆内容。
一名优秀的译员应当适当地“遗忘”个别的单词,而不是僵化地逐字逐句记录下来。
单纯地记忆词句将会对交替传译造成阻碍,所以在记笔记时译员应该在重心放在主旨大意上而不是精确地记录每个单词和每一句话。
如果一个译员能够在译前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那么他对翻译内容就会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力。
赛莱斯科维奇认为,译员对主旨大意的记忆和笔记主要取决于他对源语言的理解程度。
浅析如何在交替传译中做到笔记精简李琼【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2(030)016【总页数】2页(P154-155)【关键词】交替传译;口译笔记;精简【作者】李琼【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口译是一种特殊的口头交际手段,其任务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谈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交谈双方感觉不到语言障碍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
口译有很多种工作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
所谓同声传译就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人的情况下将其所说话语不停顿地翻译给听众,由于说话人的“说”与译员的“译”几乎是同时发生,译员只是稍微滞后于说话人,因此被称为“同声”传译。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译员的眼、耳、脑相互配合,而所有这些活动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交替传译就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源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在原语发言人完成部分或全部发言后,随即用译人语把讲话人所表达的信息以口头形式重新传达给听众。
这种口译方式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采用:一是政治会谈、大会发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正规场合,译员往往要借助笔记进行口译;二是接待、礼宾迎送、陪同、参观、游览、生活安排等日常会话中,译员通常凭记忆进行口译。
而交替传译不需要任何设备,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
所以相比同声传译而言,交替传译使用更为广泛,而在交替传译中,口译笔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口译笔记的重要性部分学者认为由于交替传译译员(以下简称交传译员)可以听完一句或一段之后再译,从而获得发言的大意,并有一定的时间来组织、斟酌和翻译,所以与同声传译相比会更加容易。
但吉尔及部分学者就此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交替传译被许多人看成是口译的最高端形式,超过同声传译,因为它要求在形成译语阶段之前就要完成理解源语阶段,绝大多数话语多在几秒钟后从记忆中消失,被其他内容取代。
”由此可见交替传译中短时记忆较为重要,梅德明曾指出:“人的短时记忆可容纳由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