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1

今天下午,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去山西太行大峡谷游玩。我们刚来到林州市向西望去,远处的山峰兀立,层层叠叠。我们的车穿过市区来到山脚下,爸爸向在路边干活的当地人询问路线,确认走得方向不错,我们继续向大山深处行驶。

汽车在蜿蜒的盘山路上拐来拐去,我的心不由的紧张起来,行到半山腰看到山上绿树葱葱,向下看是潺潺的溪水流向那翡翠色的湖里。就这样一颗忐忑的心随着汽车稳稳地停到了目的地,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悬着的心才彻底平静下来。

我们住在一户农家小院,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把捉螃蟹的工具还有吃的都拿进院子里。趁着还没开饭,我们几个小孩已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河边玩水了,直到家长叫我们:“吃饭了”在山里回荡着声音,我们这才跑回了岸上。

来到住处,哇!我看到好丰盛的一桌晚餐,这时才感觉到肚子饿了。我们选择了农家院门口的一块平台上吃饭,我今天的饭量,比以往大了两倍。我们吃饭的时候可以听见河里哗啦……的流水声,真是一曲美妙的‘歌声’。大人们兴致高涨,喝着醇香的美酒谈论着山里

的美景,我们几个小孩的心早就飞到捉螃蟹的幻想中了,我们等不及了,大人们却沉醉在美景之中,我们再三催促,这时大人们才醉悠悠的离开了座位,看来今天大人们的心情也不错。

我们拿着手电,踏进了小河里,爸爸一块一块的把石头翻开看,终于发现了一只,我伸手就去捉,可是被螃蟹夹了一下,我猛的甩开了它,它却逃走了。我却不甘心,爸爸给我讲捉螃蟹的要领,只要捉住它的背部,随它怎么折腾都夹不住我的手,有了秘诀我怕什么。我开始寻找螃蟹,不一会我又发现一只,这次我一定要捉住它。我出手敏捷,下手准确,牢牢抓住它的背壳两侧,随它怎样抓挠都无法夹着我。有了这次经验我更有信心了,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捉了半桶。最后上岸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建议:如此美的景色,应该把这些螃蟹放生。我们几个孩子有点不情愿的把它们放了。

回到农家,洗漱完毕,我们几个小孩躺在床上,谈论着捉螃蟹的场景,慢慢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2

刚进山门,绿意扑面而来,鸟鸣幽幽回响,滚落的巨石铺满了光滑的苔藓和焦黄的地衣,清澈的溪流游走在群山之间。抬眼望去,峡谷隐天蔽日,不时间掠过几只飞鸟。正是应了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太行山,密林峡谷!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旅游景点介绍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旅游景点介绍 (红豆峡自然风光作者:sxxfzzj) 红豆峡是太行山峡谷龙泉峡的一条支峡。因为在峡谷内成片生长着珍稀树种一一红豆杉而得名,又因为红豆寓意相思,所以红豆峡又被誉为"中国情峡"。红豆杉原本就是珍稀树种,像这样成片生长更是罕见。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国家4A级景区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 门票:全票80元,凭学生证40元。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大门口有停车场,停车费大车20元,小车10元。最近的加油站与景区相距约8华里。壶关县城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人民银行,

县城也有邮局和人民医院,县城与景区相距65公里。 景区外部交通: 班车:每天有多班从壶关县发往红豆峡景区的汽车,从长治到林州的汽车也经过壶关县城和红豆峡景区,壶关县城与景区相距65公里,车程90分钟,车票约13元/人。 自驾行车路线: 太原--长治--壶关--红豆峡景区 郑州--安阳--林州--红豆峡景区 郑州--焦作--晋城--长治--壶关--红豆峡景区 郑州--焦作--晋城--陵川--红豆峡景区 石家庄--邯鄣--长治--壶关--红豆峡景区 西安--运城--长治--壶关--红豆峡景区 景区内部交通:景区内有电瓶车,车票10元/人。 周边景区:紫团山八泉峡黑龙潭青龙潭大河村 旅游小贴士 红豆峡景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都会举办"七夕"文化情人节。到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在这个时候,来红豆峡举办集体婚礼的情侣可以享受门票、住宿、餐饮等方面的优惠服务。 景区地图 景区方位交通示意图

景区相关资料 景区概况 红豆峡是太行山峡谷龙泉峡的一条支峡。因为在峡谷内成片生长着珍稀树种一一红豆杉而得名,又因为红豆寓意相思,所以红豆峡又被誉为"中国情峡"。红豆杉原本就是珍稀树种,像这样成片生长更是罕见。另外,据植物学家初步考察,认定:峡谷现在长有330余种植物,其中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红豆峡的环境、气候、规模、品位都达到天然植物园区标准,是人们在闲暇时光远离城市喧嚣,呼吸新鲜空气的一个好去处。 红豆峡雄奇险幽,集北方阳刚粗狂与南国阴柔之美于一体,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断崖。由于整条峡谷是由亿万年前的造地运动形成的,所以红豆峡绝壁对峙,河谷高断,瀑潭叠出,岩层丰富,化石众多。裸露在河床崖壁的片麻岩、三叶虫、甲胄鱼等130余块古海域生物化石,成为了地质生物科学研究的集中区域,是重要的地质遗产保护区。峡谷里林木葱郁,在峡谷深处,成片生长2万余株天然红豆杉,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仿佛一座天然氧吧。方圆2.5平方公里的石树公园,奇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报告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报告 1.引言 中国的旅游活动早在古代就有,正因为如此,一些著名的游记、诗篇才能流传至今。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组织的旅游业有了发展,在上海出现了旅行社。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远的发展。对于国内来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也在逐年的增长,人们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对外来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也在逐年的增加。因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和石油业、汽车行业并列为世界的三大产业,因此其发展和推广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次的调研主要围绕我们大学生这个群体,针对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来开展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找出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2.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大学生群体自身的旅游意向以及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认识及看法,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服务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3.调查过程 发动大学生群体做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开始时间为2012年4

月11 日,结束时间为2012年4月18日,通过一周的时间收回问卷412份,图1-1、记录了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 1-1 性别结构图 由图1-1可以看到,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210人,占总人数的50.97%,女性202人,占总人数的49.03%. 1-2年龄结构图 由图1-2可以得出,在19到23岁的大学生年龄群体中,旅游人数呈现依次增多的情况。

1-3偏好结构图 由图1-3可以看出,占总数92.23%的学生都喜欢旅游,只有7.77%的人数选择了不喜欢。 1-4选择标准图 由1-4可以看出,个人爱好是调查群体选择出游的主要标准。 1-5 了解途径图 由1-5可以看出,朋友介绍是调查群体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

长治市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

长治市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 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说明 第一部分概况 一、本部门职责 (一)贯彻执行并组织实施有关旅游业发展、旅游行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和计划。 (二)编制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报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审定辖区内旅游业的新建项目,宏观调控旅游业和旅游设施的布局及其发展规模。 (四)负责对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企业开展行业管理,全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的经营与服务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五)统一规划和管理太行山大峡谷对外旅游宣传和旅游活动,传递旅游经济信息,不断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六)负责组织辖区内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旅游行业岗位资格考试认证工作。 (七)负责对辖区内旅游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受理旅游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八)负责旅游统计汇编,提供旅游信息服务。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一)综合办公室

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内外联络、协调等工作;负责文电处理、保密、档案、接待、保卫、会务、新闻宣传、综合文字处理等工作。 (二)规划财务科 拟定旅游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财务计划,指导旅游区域的规划开发建设;负责引导旅游业的社会投资工作;负责组织旅游统计工作;指导旅游业财务工作;负责本单位财务工作;协同有关部门编制相关资金的使用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对旅游企业开展行业审计。 (三)市场开发科 制定、实施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方案;开发重要旅游项目和精品线路,开展对外宣传和旅游促销活动;负责收集、研究及发布旅游市场信息;协助旅游景区评级;负责指导旅游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工作;指导重点旅游景区和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分析工作。 (四)行业管理科 组织实施各类旅游实施标准、服务标准、安全标准;负责辖区内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抓好辖区内旅游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旅游保险等工作;依法管理,抓好辖区内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 (五)资源环保科 拟定并监督实施辖区内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章程;编制辖区内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规划;负责辖区内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监督管理辖区内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和监督辖区内资源破坏的恢复整治和私挖滥采防治工作。 (六)旅游服务科 负责发布旅游信息,解答游客咨询;协调景区票务、金融、电信、邮政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

太行山地质公园形成原因及生态环境论证分析1、太行山地区地貌发育特点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扶不同角度对太行山地区的景观地貌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其中,吴忱(2001),对太行山区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认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v”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按规模、层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太行山地主脊,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急流瀑布发育,山地顶部均有山地夷平面残留;二类,位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地中,海拔高度不大,山坡比较陡峻。按造景地貌分类,可分为石英砂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白云岩及灰岩地貌和火山岩地貌。 太行山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属我国两大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貌位置,形成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区内的景观地貌特征明显.共性突出。发育众多的峡谷群,且具有切割

深,落差大,山雄势壮,众多峡谷两侧由长崖断壁围限的地貌特点;而登顶远望,山岭绵延起伏,山顶夷平面遥相呼应,一望无际。 2、太行山地貌系统发育的地质背景 太行山位于我国中部,大地掏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中南部,新生代东亚裂谷活动形成的中国东部巨型盆岭构造系的太行山隆起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发育,特征明显。太行山地区有25亿年以上的地质发展史,具有典型的地台型地壳结构。太古界为大洋优地槽环境,形成了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基底;从中元古界滨海环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陆表海环境,均为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沉积盖层。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环太平洋带构造作用强烈,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导致了大陆内部地区的裂谷作用,造成太行山的强烈隆升和华北平原的大幅度坳陷,巨大的地势反差,为朔造该区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条件。新构造运动的发育,对区内山水景观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3、太行山地貌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 (1)地层和岩石

太行山大峡谷游记

太行山大峡谷游记 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距临汾市270公里、运城市340公里,景区集雄、奇、峻、美于一体,与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等一同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由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青龙峡五个分景区组成。 八泉峡 可分为海、陆、空三种方式来领略八泉峡的壮美! 【八泉峡风景区】因峡内有八个泉眼,常年流水不息,喷泉、瀑布直跌谷底,汇成八道水流出,故得名八泉峡。乘船游览一线雄峡风光,下船后走栈道,入八道水景区,游览全长3000米的泉源景观带,小八泉、中八泉、灵猴谷、鳄鱼谷、回龙谷,岸上山丘连绵,草木葱郁,涌泉叠叠……使人流连忘返,可乘含有三项吉尼斯记录的全透明观光电梯——“天空之城”。1)高度达到208米的全露天观光电梯;2)运行速度每秒达到4米的高度,全程52秒,不到一份钟时间就能到达顶层;3)世界最高崖壁电梯多层透明观光眺台。可以自行选择在完全透明的200多米高空玻璃平台,360度观看太行山全景,体验浪漫与刺激。远观“天上人家”感受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景区可分为:地上看、水上游、天上观等

不同角度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带您乘坐全长2900米长的全国唯一一个能拐弯索道,体验“一览众山小”。美哉,壮哉!可分为海、陆、空三种方式来领略八泉峡的壮美! 青龙峡 进入景区,是一片林木翠绿,草坪青青,溪水潺潺,瀑布飞溅,还有攀岩基地的开阔地。我们尽情的观览这美丽的风景,之后随着人流进入了最好景致的一线天,沿着峡谷栈道一路上行,欣赏沿途景色,直达峡谷顶点青龙潭。 红豆峡 早餐后游览素有“太行明珠、峡谷瑰宝、中国第一情峡”美誉——红豆峡【游览约3h】,游览长有国家级保护珍惜树种“红豆杉”中国最美十大最美峡谷、中国第一情峡”美誉的【国家AAAA级景区红豆峡景区】,游览岩层文化和历史文化十分丰富、峡高谷幽,潭水清澈的人间仙境七仙峪、月老潭、相思园、擎天柱、三叠潭、红豆杉园、龙眼泉、崇云寺、银瀑潭、森林浴廊、石林苑等,沿峡入境,如坠画廊,群峰竞秀,飞瀑叠叠,五彩纷呈,尽欣自然风光。

关于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规划的论述

关于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规划的论述 近年来,壶关县旅游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太行山大峡谷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和中国县城旅游品牌200强景区,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发展现状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壶关县东南部,纵横100公里,方圆100平方公里。经过10年来的开发建设,现有景区10个、旅游宾馆饭店9个、旅游接待村3个、旅游社5个。 2010年,年接待游客79.35万人次,门票收入1200万元,旅游业总收入9.92亿元。预计到2011年年底可接待游客达到9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500万元,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12亿元。 经过10多年发展,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业具备了四大有利发展条件:一是县域经济社会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利于旅游经济的成长。全县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城形象和投资环境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外来考察投资、旅游观光的人数不断增多。二是交通环境大为改善,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旅游公路将在明年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长安高速公路、长治环城高速和中南铁路所构建的交通网络,把我县与全国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联为一体,人流物流在途时间大为缩短。三是旅游产业结构逐渐完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县宾馆饭店的数量逐年增多,旅游休闲产业展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四是景区建设、旅游

项目形成了重大突破。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景区、景点的持续开发使全县旅游景区(点)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 二、发展思路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兴县、旅游立县、打造旅游品牌基地”的思路,依托太行山大峡谷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开发,提升旅游档次,带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努力把太行山大峡谷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有名的AAAAA级旅游区。具体讲:围绕一个发展思路,采取“三高一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开发、高水平管理、大力度宣传)措施,实现“三个二”(旅游人数得到200万人次,社会总收入超过20亿元,门票收入2亿元)的奋斗目标 三、发展目标 1、“十二五”期间,把太行山大峡谷建设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遗产。 2、到“十二五”末,实现旅游业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超过20亿元,跻身全国旅游百强县行列。 四、发展措施 (一)高起点规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08年9月开始,聘请中国顶级的旅游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中心,对我县太行山大峡谷风景旅游区进行总体规划,从景区总规、控规、详规到标志性建筑都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目标就是超过九寨沟的水平。这是我县“十

南太行山旅游发展研究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冯德显吕连琴 摘要: 在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资源特色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方案,构建南太行“四区(功能区)、三中心(旅游中心)、一线(观光长廊)、四环(旅游环线)”、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从而将大大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有力地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尽快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 关键词: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旅游区资源特色 河南境内的太行山绵亘于豫西北部,西与山西交界,为太行山系的南段,通常称为“南太行”。南太行山旅游区就是随着南太行山及其边缘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旅游区域。该区东大致以京广线为界,南以黄河为界,西与山西省为邻,北接河北省,总面积约1.5×104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9.3%。该区位于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带上,南北走向的太行断块山崖经东西走向的水系切割,形成串珠状的峡谷、悬崖、名泉、瀑布,从而蕴藏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和生态旅游资源。其中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云台山、王屋山,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林虑山红旗渠、百泉八里沟、神农坛、青天河、五龙口、云梦山、大山,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5处。其它地文景观类资源还有黄龙洞、五龙洞、水峪溶洞,水域风光类还有丹河、沁河、淇河、宝泉湖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溪瀑,生物景观类还有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白云寺森林公园、黄河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等。 该区地处历史悠久、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中原大地,人文景观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不仅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小南海原始人洞穴,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特别是公元前14世纪,盘庚把商朝的首都迁至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一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稳定疆域、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的首都,其规模之大,为当时世界所罕见。殷商以来的3000多年,该区曾几度鼎盛,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大量古迹和文物,如安阳的文峰塔、昼锦堂记碑、洪谷寺文物群、灵泉寺万佛沟、岳飞庙,济源的阳台宫、天坛山、济渎庙、奉仙观,鹤壁的大山、浮丘山、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焦作的韩愈墓、慈胜寺、三圣塔、胜果寺塔、嘉应观,新乡的周武王庙、比干庙、白云寺、百泉、潞王陵等[1,2]。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处,其它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碑碣石刻、革命纪念地、民风民俗、现代工程、人造公园以及丰富多彩的土特产品等旅游资源难以数计。 1.1雄秀兼具的太行风光 “雄”主要体现在地貌上。由于南太行东侧为一北北东向的大断裂,在地质史上燕山运动期间,断裂带以西隆升、以东沉降,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断层崖地貌[1],断崖绝壁林立,山峰巍峨挺拔,最能体现我国北方山岳“雄伟壮丽”的特点。尤其在北段,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南太行山一线海拔高于1100m的主要山峰有:林州林虑山、辉县华山、济源天坛山、斗顶山、鳌背山、焦作云台山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观光地。 “秀”主要体现在茂密的森林植被、幽幽的河流峡谷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湖瀑。南太行山地区,不仅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森林植被,如斗顶山原始森林、黄楝树原始次生林、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森林公园、五龙洞森林公园等;还是黄卫冲积平原水系的发源地,如安阳河、淇河、沁河、丹河、蟒河、卫河等,这些河流切穿太行峰脊,形成了众多的峡谷、嶂谷、急流、瀑布、深潭、涌泉以及塔状地貌和洞穴景观,也因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地形而建造了许多水利设施。其中,比较著名的峡谷风光有太行大峡谷、丹河峡谷、八里沟;湖泊风光有青天河水库、小南海水库、宝泉湖水库、石门水库;著名渠道有红旗渠、跃进渠、共产主义渠;著名泉瀑有云台山瀑布、桃花谷瀑布、郭亮的“喊泉”、八里沟瀑布、辉县的百泉、安阳的珍珠泉、济源的济水之源泉等。茂密的林、丰富的水给南太行山增添了秀丽之美。1.2气壮山河的太行精神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人造工程上。古时候,太行山人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而开山取石、修路造田,留下了愚公移山等感人的传说。近现代,太行山人为了改变闭塞的交通、荒芜的山岭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继续发扬传统的不畏艰险、创造美好家园的太行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创下了红旗渠、青年洞、郭亮洞、愚公洞、绝壁公路、回龙公路、云梦山人工林等一系列人间奇迹,涌

太行山生态旅游景区

十、太行山生态旅游景区 (一)景区概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专项旅游,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已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热点。河北太行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但是由于沿袭了传统的开发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现象仍比较普遍。 河北太行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山水、气候、植被景观,以及特定的人文景观。 (二)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河北太行山区旅游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历史文化名城2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家。野三坡、狼牙山、西柏坡、苍岩山、嶂石岩、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崆山白云洞等一大批景点已成为旅游热点。 2、优势因素 ①资源优势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峰林立,陡崖、峡谷纵横,瀑布泉水众多,植被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游览资源。河北太行山区自古至今一直是各种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交流和碰撞的热点地区,从而留下了各种文化交流、汇集和融合的记载和痕迹。受传

统的风水观影响,这里成为与封建统治者相关的人文景点的聚集区域,如磁山文化遗址、清西陵。各种寺院、庙宇更是不计其数。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又成为历代战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古有汉淮阴候韩信击赵设背水阵古战场遗址抱犊寨,近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太行山区留下的许多军事遗迹,如西柏坡、狼牙山。太行山区独特的民俗民风,也成为吸引游人重要因素之一,如井陉于家寨石头村等。 ②区位优势 河北太行山区自古以来即为京畿重地,又紧邻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区。周围大中城市包括北京、天津、 石家庄、衡水、沧州、德州、邯郸、安阳、济南、太原、郑州等,涉及人口近一亿人,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 地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因此其潜在的客源市场巨大,在吸引客源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③交通优势 对外交通比较发达。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南北纵贯,东麓沿线有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大交通枢纽;京原、朔黄、石太、邯长治四条铁路以及石太、青银高速公路横穿东西;108、109、112、207、307、309国道纵横交错,形成以国、省道为骨架的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交通网络。 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劣势因素 ①经济欠发达,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河北太行山区由于经济实力不足,面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服务业的需求,无力投资建设相应的设施,致使本区的旅游项目仍限于狭义的观光方面,对游客的吃、住、娱、购等产业链的延长方

太行山写生报告

太行山写生报告 “开始,怀着青春的渴望,不停的追逐着心中的理想王国,于是,收好行囊,背上包袱,追随着梦想的痕迹,我们、努力着……” 2011年11月6日,纺服学院2011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同学在老师的领导下整装出发,开启了为期十天的“登顶太行,写意生活”的学习旅程。 此次写生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美的捕捉能力,丰富和拓宽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自理自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学生在以后的服装设计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带着满心的期待,同学们顺利的抵达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崖上人家,“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不愧为太行山的真实写照,住进了极具农家气息的小院,品尝着野味的饭菜,感受到的是农家人淳朴善良的待人之道。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8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于,是北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

在太行大峡谷里,你不管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泥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这种房住进去冬暖夏凉。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勤俭的人们也不原意花那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的房子。这种房子在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形成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种极富地方文化魅力的建筑。 通过这次考察,对太行山的感悟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进一步领悟到只有景与生活的感悟相结合,所表现的画幅才会更有生命力,自我创作才更有意 义。

游太行山有感1

游“太行山大峡谷”有感 每年的五月酒店领导为了舒缓员工的工作压力,都要组织我们去旅游,今年我们有幸去了一趟太行山大峡谷,领略了太行山的雄伟和壮观。 太行山大峡谷,披着历史的风云,以峻峭的身姿,雄奇的造型,向我们敞开胸怀。在开往大峡谷的车上,热心的导游向我们讲述了大峡谷的今昔:原来这里是千年古道,是联系上党与中原的纽带,是穿越高山峻岭的交通要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昔日硝烟战,今朝逍遥游。这里有历史的遗迹,又有新的景点;有自然浑朴的古风,又有人文景观。百步景不同,处处有奇观;令人目不暇接的一处处险道,绝壁,奇山,怪峰,悬桥,飞瀑,湖潭,红豆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探幽、寻古、涉险,领略大峡谷的奇异自然景观。 峰峦神奇,绝妙无比,由你去想象:“张果老倒骑驴”、“唐僧、悟空、猪八戒”、“五指峰”、“雄鹰展翅”、“壁虎爬山”…… 路过十八盘,王莽桥,黑龙潭,直奔“红豆峡”。单凭这名字就很诱人,令人马上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进了红豆峡,过了吊桥,映入眼帘的是“闻乐潭”,绕过“碰运石”,就到了“瑶池”。只见一汪秀水自山间泻下,汇成清凌凌的水潭,款款的流水漫过石阶,宛若嫦娥的梳妆台。游人纷纷在这里体味“天堂”的景致,拍照留念。 心里最向往的还是那长在“三叠潭”的红豆杉。猜想,生在南国,如何落户在北方?人人心照不宣,爬栈道,登铁梯,听涛声,赏飞瀑,累不觉,险不惧,攀登,再攀登……终于望见了红豆杉。它孤零零地长在山坡上,那深深的绿夺人眼目,让人顿生怜爱之心。美好的事物,总是给人一种残缺的美。似乎,听见红豆杉在吟咏: 平地一跃起高山,形似香烛立云头。 遥望千里引宾客,群峰之中一枝秀。 红豆峡中生红豆,七仙欲中七仙游。 前世相遇今生缘,情人谷中剪红烛。 感受了大自然的美景,再来感受一下我们员工的心情,在游览红豆峡过程中,我们大部门时间都是在爬山,整个爬山的过程中,我们的员工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力量,浑身上下没有痛苦的限制,心情自由,快乐如风,这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人生!其实,在生活中,往往在我们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再坚持,挺住,即可见“柳岸花明又一村”!。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微笑着入睡,累并快乐着,而我切没有一丝睡意,此时我自己想,在攀登人生的这座高山时,是否也会这样酣畅淋漓呢!如果登山之前抬头看,高不可攀,但到达山顶后再向下俯视,一切均踩在山脚下。因此干任何事都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起步,没有办法办不成的事,累了可以稍息,但不要停顿,也不要指望一步登顶,不经过一凡努力,不会到达目标,但如果畏难,如果止步,只能半途而废。 财务部科长:牛宗亮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五篇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1 今天下午,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去山西太行大峡谷游玩。我们刚来到林州市向西望去,远处的山峰兀立,层层叠叠。我们的车穿过市区来到山脚下,爸爸向在路边干活的当地人询问路线,确认走得方向不错,我们继续向大山深处行驶。 汽车在蜿蜒的盘山路上拐来拐去,我的心不由的紧张起来,行到半山腰看到山上绿树葱葱,向下看是潺潺的溪水流向那翡翠色的湖里。就这样一颗忐忑的心随着汽车稳稳地停到了目的地,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悬着的心才彻底平静下来。 我们住在一户农家小院,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把捉螃蟹的工具还有吃的都拿进院子里。趁着还没开饭,我们几个小孩已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河边玩水了,直到家长叫我们:“吃饭了”在山里回荡着声音,我们这才跑回了岸上。 来到住处,哇!我看到好丰盛的一桌晚餐,这时才感觉到肚子饿了。我们选择了农家院门口的一块平台上吃饭,我今天的饭量,比以往大了两倍。我们吃饭的时候可以听见河里哗啦……的流水声,真是一曲美妙的‘歌声’。大人们兴致高涨,喝着醇香的美酒谈论着山里

的美景,我们几个小孩的心早就飞到捉螃蟹的幻想中了,我们等不及了,大人们却沉醉在美景之中,我们再三催促,这时大人们才醉悠悠的离开了座位,看来今天大人们的心情也不错。 我们拿着手电,踏进了小河里,爸爸一块一块的把石头翻开看,终于发现了一只,我伸手就去捉,可是被螃蟹夹了一下,我猛的甩开了它,它却逃走了。我却不甘心,爸爸给我讲捉螃蟹的要领,只要捉住它的背部,随它怎么折腾都夹不住我的手,有了秘诀我怕什么。我开始寻找螃蟹,不一会我又发现一只,这次我一定要捉住它。我出手敏捷,下手准确,牢牢抓住它的背壳两侧,随它怎样抓挠都无法夹着我。有了这次经验我更有信心了,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捉了半桶。最后上岸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建议:如此美的景色,应该把这些螃蟹放生。我们几个孩子有点不情愿的把它们放了。 回到农家,洗漱完毕,我们几个小孩躺在床上,谈论着捉螃蟹的场景,慢慢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太行山旅游观后感2 刚进山门,绿意扑面而来,鸟鸣幽幽回响,滚落的巨石铺满了光滑的苔藓和焦黄的地衣,清澈的溪流游走在群山之间。抬眼望去,峡谷隐天蔽日,不时间掠过几只飞鸟。正是应了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太行山,密林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问题及策略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问题及策略 姓名:路萍 班级:10旅游管理 学号:20100644027 摘要: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峡谷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壁合,相映成趣。但是由于游客的增多以及管理方法的欠佳,导致景区内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通过对一些现象的深入分析,制订了几点在其未来发展中的解决策略及规划。旨在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太行山旅游问题策略 引论:峡谷既是一种重要的地貌类型,也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悠远旷达的意境令无数旅游者神往。因此,世界各国对峡谷旅游的开发都非常的重视,我国也毫不例外。据统计,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中有1/2以上都有峡谷景区。因此,峡谷旅游在所有旅游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开发模式进行探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峡谷西部气势恢宏,中部婀娜多姿,东部细腻清秀。其中太行大峡谷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现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正文:太行山大峡谷位于林州市西侧,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底蕴的人文景观而出名。景区内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其特色景区有:紫团山、真泽宫、五指峰、五指峡、龙泉峡、羊肠坂、女妖洞、王莽峡、王相岩、桃花谷、太行平湖、太极冰山、 太行山大峡谷于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峡谷”,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aaaa风景名胜区。同时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每年夏秋季节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参观学习。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由于管理的欠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来一一分析: 一、交通不便。太行山位于两省交界,周围全是山峰围绕,使得交 通工具很难到达,再加上当地交通部门修路情况,只有汽车可 以到达,方式单一,且容易造成拥挤。造成交通工具紧张。同 时高额的车费也是游人出行的不便之处。上述等问题给人们的

太行山大峡谷游记

太行山大峡谷游记 时间:2018-12-07 12:43:48 | 作者:安妍冰 我,生在山西,长在山西,对故乡的感情不言而喻。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人们都说陕西的文物是在地下,山西的文物是在地上。的确,太行山大峡谷、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都是闻名天下。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二年级暑假的太行山一游。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天气不冷不热,我早早地就醒了,按捺不住激动兴奋的心情,蹦蹦跳跳地和爸爸妈妈坐上了旅游大巴。一路上风和日丽,坐在车上,心里美滋滋的我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小曲。车上的导游姐姐也不由得看着我笑。 太行山区峡谷毗连,景色秀丽。我们的车子在大峡谷中蜿蜒穿行,在大山的俯视下,象一只甲壳虫缓缓蠕动。 比我的思绪慢了许多的大巴终于到了红豆峡。导游姐姐介绍,太行山大峡谷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豆峡是太行山大峡谷中规模较大、独具特色、不可多得的一处宝贵自然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第一峡”。尤因其谷内生有很多红豆杉而著名。这里有电视台拍摄综艺节目的境地,随行的叔叔们不禁想挑战一下,可是,由于游人如织,最终没能如愿。我们跟着导游姐姐,沿着幽幽峡谷,蜿蜒攀上爬下,走过玻璃天桥,攀着蜿蜒陡峭只能一人通过的钢筋栈道,踏过宽阔的翠林小路,缓缓攀上峰顶。眺望着太行山景,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惬意。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黑龙潭。这里的景观主要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等。进入峡谷口,迎面便是人工湖—龙湖。这里峡谷宽阔,河床平坦,相距不远处有两道数米高泥石大坝,将五指河拦腰截住。我们乘船在湖上荡漾,小孩子们不禁打起了水仗,来不及欣赏湖光山色,小船便靠岸了。登岸后,峡谷越收越窄,水流越来越急,迫使大家登上凌空搭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栈道长达八百多米,从黑龙潭开始,依峡谷险势,蜿蜒前进,直达尽头。我们时而漫步栈道之上,时而驻足观景,脚下是深谷急流,游鱼跃水。身旁是断崖绝壁,奇石佳卉,目不暇接。不时能听到妈妈跟阿姨们的尖叫声,而爸爸和叔叔们却大声唱起了歌,一阵阵回声缭绕在山谷上空,我也忍不住吼了两嗓子。一位老伯告诉我们,据当地民间传说,远古时有一条黑龙栖息潭中,故名黑龙潭。河水流到了这里,从20米高的悬岩上跌入潭中,形成一道瀑布。潭水波光粼粼,景色清幽雅静。在黑龙潭北侧峰顶上,建有龙王庙,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祈雨之地,故称龙潭灵泽,十分神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