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重点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重点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重点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重点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重塑政府运动的产生背景

(一)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双重危机(信任危机和财政危机)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信息化的政府提供了可能

二、重塑政府运动的主要内容

重塑政府理论-----企业优于政府;主要针对美国政府的官僚主义体制和作风进行变革。(一)明确如何做。评估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绩效,建立服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精简政府人员,清除繁文缛节,节省财政开支。

(二)确定做什么。着眼政府工作的目标,而不是手段;将更大的决定权移交给一线管理人员;赋予那些绩效衡量机构更大的自主权,以换取更加可靠的工作绩效;改进顾客服务质量;改进伙伴式管理机制。

(三)制度化。着手制定长远规划,使政府的重塑和创新变成一个内在的、可持续的、经常性的机制。

深化“重塑政府”运动的五个方面:

第一,要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一系列跨部门合作机制。

第二,要在政府部门内建立统一的工作考评标准。

第三,积极吸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电子化政府。

第四,加强重点部门的政府改造。

第五,加强宣传,扩大政府改造运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三、重塑政府运动的主要成果

(一)取得成就:1993.1-2000.9 政府裁员4262000人,裁减了7.8万个管理岗位,清除了64万页的规章法则,节省财政开支1360亿美元。

(二)主要贡献: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掀起了全球电子政务研究的高潮。

第二章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

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政府工作效率,创造价值和建立新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该定义的理解包含四个方面的信息:

?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

?电子政务是高效率的政府运行过程;

?电子政务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建过程;

?电子政务是价值增加的过程。

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是政府创新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三、电子政务相关概念辨析

(一)“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府:指用现代信息手段实施管理服务的现代政府机构。

?电子政务:指国家机关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政务管理与服务的行为。

?联系: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

(二)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

?政府上网:指各级政府部门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网站,在网络上实现政府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上网是政府原有形态的电子化。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政府上网-单向服务-交互办公-协同办公(一站式服务)

?联系: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的第一步,政府上网最终目标正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实现。(三)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政府信息化:是工业化社会的政府向信息化社会的政府演变的全局过程。

?发展阶段: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政务

?联系: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过程。

(四)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在商业管理中的运用,发展以企业为主导。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和管理中的运用,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拥有相互协作的信息接口。

四、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一)办公手段方面: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最显著的区别。

(二)业务流程方面: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与传统政务的重要区别。

(三)与公众沟通的方式方面: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务的又一重要区别。

(四)政府管理成本方面

五、电子政务的组成及内容

(一)网上信息发布系统

(二)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三)网上交互式办公系统

(四)部门协同工作系统

六、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一)G2G模式即G to G模式

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政府与公务员及其它政府工作人员之间; 中央政府各部门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首脑机关与中央政府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

(二)G2B模式,即G to B 模式

G2B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B。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

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措施;各种营业执照、许可证、合格证、质量认证等;各种方针、政策、法规、行政规定等。

企业对政府(B2G)

(1)如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如何帮助企业发展等提出企业的意见和希望。(2)参加政府各项工程的竞、投标,向政府供应各种商品和服务。

(3)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款,按政府要求应该填报的各种统计信息和报表。

(三)G2C模式,即G to C 模式

G to C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1)各公共部门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面向居民的服务。

(2)出生死亡登记、结婚离婚登记、自行车牌照及驾驶执照办理、车辆登记、迁移和户口管理、证件防伪等。

(3)信息服务;政府法规、办事程序、主管部门,以及各种与公共安全有关的信息。

政府对居民(G2C)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公开政府业务。如政务公开,与公众有关的文件公开,政府各机构的设置、职能、沟通方式、提供的服务公开;

二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如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社会保障服务,电子民主管理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电子就业服务,电子教育和培训服务等;

三是政府对公众的管理。包括政府通过网络发布政策法规,发布重要通知和信息,通过

网络提出要求公众必须执行的管理措施和规定等。

四是公众通过电子政务也可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居民对政府(C2G)

(1)报警(盗窃、医疗、急救、火警等)及紧急情况下居民要求政府提供的服务,如水灾、虫灾、地震等。

(2)开辟居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使政府的各项工作获得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并不得以改进和完善。

(3)个人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款和费用、按政府要求应该填报的各种信息和表格,以及缴纳各种罚款等。

(四)G2E模式,即G to E 模式

指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员)(Employee)之间的电子政务。

G2E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G2G、G2B和G2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G2E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ranet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

第一,公务员日常管理。包括利用网络进行日常考勤、出差审批、差旅费异地报销等,由此形成了G2E电子政务的电子公文系统、电子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二,电子人事管理。包括电子化招聘、电子化培训、电子化学习、电子化沟通和电子化绩效考评等内容。

第三章

一、三网一库

电子政务网络的“三网一库”指的是政府内部办公业务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一)网络基础平台

(二)系统支撑平台

(三)信息应用平台

(四)系统安全平台

三、电子政务门户——“一站式”服务:市级政务部门及区县政府网站群

所谓的“一站式服务”其实就是只要客户有需求,一旦进入某个服务站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没有必要再找第二家。其本质上就是系统销售服务。

电子政务下的“一站式”服务是政府职能上网,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进行政务的服务的模式。其服务框架包括:信任与授权服务平台;政务共享平台;一站式政务服务框架;政务

应用系统;接入平台。

第四章

一、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三个环节:精简、重建和改进。根据流程范围和重组的特征,业务流程再造分为三类:功能内的业务流程再造;功能间的业务流程再造;组织间的业务流程再造。

第五章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

政府主要通过网站发布有关的各种静态信息,如法规、指南、手册、组织机构、联络方法等。

(二)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

政府除了在网上发布与其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之外,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一个典型例子是:用户可以从网站上下载政府制订的表格(如报税表)。

(三)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

政府与用户可以在网上完成双向的互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可以在网上取得报税表并在网上填完报税表,然后从网上将报税表发送至国税局。

(四)网上事务处理。

沿用上面举过的例子:国税局在网上收到企业或居民的报税表并审阅后,可以向报税人寄回退税支票,或者在网上完成划账,将企业或居民的退税所得直接汇入企业或居民的账户。这样,居民或企业在网上就完成了整个报税过程的事务处理。

二、各国特点

(一)美国:曾经是电子政务的领导者,现在正在成为全球电子政务的模板特点:网站多、分类细、网连网

优势:扩大了政府传播信息的渠道;扩展了政府提供服务的职能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拉近了公民与政府间的距离

(二)加拿大:1995年加政府提出“让加拿大成为全球最为互动互联的国家”

特点:发挥中央政府的统一和协调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政府服务理念

(三)英国:1999年底,开通了政府网站;2002年,政府服务上网率超过70%

2005年,实现政府服务100%上网

特点: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全民上网

政府入口;发展电子民主

(四)新加坡:最早推行政府信化,1981年开始发展电子政务

特点:强政府的发展模式、电子公民中心

三、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提高应用效果

?拓宽电子政务建设的融资渠道

?统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重视信息安全

第六章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一)“办公自动化”(OA)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OA概念引入中国

80年代末期:建立内部信息办公网络

最新发展阶段:各类政务信息在网上(广域网和局域网)有限单轨运行,实现OA系统辅助决策的功能

(二)“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金桥工程

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以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

●金关工程

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又称海关联网工程,主要是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

1993年,国务院提出,1996年3月由对外经济贸易部负责实施。

工程的近期目标是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

工程的中长期目标是逐步推行各类对外经贸业务单证的宏观调控能力。

金关工程的社会效益

截止08年底, 企业用户累计47.2万家, 实现现场24小时联网运行,系统日处理电子单证达120万笔,门户网站日点击率超480万次.08年处理各类单据3.17亿票,系统运行可用率达99.9%.

出口退税系统利用海关提供的4000多万份出口报关信息,实现了对出口退税申请的严格审核。

08年底,共有13家银行,17000企业,采用网上支付海关各种税4299.7亿元,比07年增加52.1%。

中国电子口岸:2001年6月1日全面运行金卡工程,广义上是指金融电子化工程,狭义上是指电子货币工程,它是我国的一项跨系统、跨地区、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

金卡工程(1995年9月19日,上海)

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的全称是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网络系统。

金税工程1995年就已经起步,到2001年7月1日,金税工程已在全国的22个省市开通。

“金税工程”作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经过一、二期的建设,现在运行情况良好,效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收入特别是增值税收入的高速增长。

金税工程的社会效益(截至2009年10月)

全面提高了税收征收率。

全国国税纳入省集中征管系统管理的纳税户数已近4000万户,其中网上申报户超过900万户,使用税(库)银联网方式缴税的纳税户近2000万户,预计全年信息系统处理纳税额达53000亿元,占全年税务部门征收额的90%左右。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已覆盖全部160余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年该系统采集处理增值税专用发票达12亿份以上,普通发票近1万亿份,稽核相符率达到99.9%。

金盾工程

覆盖了90%的公安基层所队;形成了拥有12.8亿常驻人口信息的数据库.2002年以来,各级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为公安机关提供查询1.3亿人次,协助破案227万起,挽回经济损失40多亿元.

面向社会的身份信息核查比对服务已有上亿次,发现4%的假身份信息,规避了400余万起潜在欺诈行为.

200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逃犯394576名,平均每天抓获1081名,联网信息破案已占总数的20%左右。

(三)“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四)“三网一库”——始于21世纪初期,十五计划

“办公业务网”、“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信息资源数据库”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及模式选择

(一)策略选择

1、明确发展战略,制定统一规划

2、加强理论研究,提供思想指导

3、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

4、推进网上办公,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5、建立规范的信息制度,加快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建设

6.整合信息资源,联通“信息孤岛”

7.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培育信息管理人才队伍

(二)模式选择

1.建设模式: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

2.运行模式:原则:以公众为中心

3.技术模式:原则:三网一库--- 政府内外网的转变

第七章

一、网络接口与协议的区别

二、TCP IP指什么?分别指什么?怎么表示?

TCP/IP是一系列协议组成的协议族,目前包含了100多个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被称为传输控制协议,它一个端到端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机器。

IP(Internet Protocol)称为网络互联协议,负责网络之间的互联。

1)主机-网络层

与OSI的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对应,随主机、网络的不同而不同,又称网络接口层。

它包括属于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及计算机网络接口卡,处理具体的硬件物理接口。

在TCP/IP互联网中的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

2)互联层

又称互联网络层,对应于O S I模型的网络层,它是网络互联的基础,提供无连接的分组交换服务。

互联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网上,让每个分组独立地到达目的主机。

互联层的核心协议是互联网协议IP。

3)传输层

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与OSI参考模型的运输层相对应。

传输层的生要功能是提供两台机器之间端到端的数据传送。

该层定义了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4)应用层

应用层是参考模型中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它包含了所有的高层协议,例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 等。

三、IP地址与域名关系

1)IP地址

形式:四个八位二进制组,中间圆点隔开。

特点:唯一性,由国际组织统一分派(分为5类)。

2)域名解析服务

形式:主机机器名.单位名.网络名.顶层域名

特点:容易记忆,与IP地址一一对应。

四、“三网一库”到“政务内外网”,外网与内网隔离

三网一库:

电子政务网络的“三网一库”指的是政府内部办公业务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

政务内网主要是连接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网络,采用层次结构,实行逐级、分层管理,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

完全的物理隔离、双机隔离、硬盘隔离(双硬盘)、硬盘隔离(单硬盘)、

逻辑隔离:开关型网闸

逻辑隔离:专用交换通道型网闸

只进行数据的读出和写入,不涉及数据的转包等操作,杜绝了数据的非法流入,从而有效避免了病毒的侵袭。

第八章

一、万维网与互联网的联系与区别

Web是World Wide Web(WWW)的简称,译为万维网,也成为全球信息网。Web最早是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发展起来的,是因特网上的一种信息服务系统。

二、Web的工作原理

Web系统由4个部分构成: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Web服务器;

Web浏览器。

三、Web的工作过程

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输入URL或点击页面的超链接。

浏览器向DNS域名服务器询问URL中域名的IP地址。

DNS返回询问的IP地址。

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消息。

Web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HTTP响应消息。

浏览器解释显示页面文件。

第十章

一、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需求

(一)可用性

(二)保密性

(三)完整性

(四)不可否认性

(五)访问控制

二、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就是对存储或者传输的信息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只有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窃取、阅读的目的。通俗的说:由可懂变为不可懂的过程。

三、数据加密的术语:明文也叫明码;密文;算法;密钥;加密;解密。

四、数据加密的主要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传统密码加密,私钥算法加密。对称加密要保存很多密钥而变得很复杂。注:在某些“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完全相同,但加密密钥可以从解密密钥求得,反之亦然。在大多数“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的。

“对称密钥”加密体制具有加解密速度快、安全强度高的优点,在军事、外交以及商业应用中使用越来越普遍。

“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最大缺点就是存在密钥交付和管理问题。

比较著名的常规加密算法有:美国的DES及其各种变形;欧洲的IDEA;日本的FEAL N、LOKI91、Skipjack、RC4、RC5以及以代换密码和转轮密码为代表的古典密码等。

在众多的常规加密算法中影响最大的是DES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技术:

现代加密体制中加密和解密采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称为“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每个通信方均需要有两个密钥(一个加密钥,一个解密钥),在进行保密通信时,通常将加密密钥公开(称为公钥,Public Key),而保留解密密钥(称为私钥,Private Key)。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可能轻易地从一个推导出另一个。

由于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信息只有公钥和密文,即使从网上获取到这些信息,由于无法获得接收方保留的解密密钥,就不能将密文还原为明文。

“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最大优点就是适应网络开放性的要求,不存在密钥分发的问题。

由于“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算法比“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算法复杂度高,大量数据加密时,“对称密钥”加密体制要比“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速度快100~1000倍,因此,“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常被用于对少量关键数据(例如:“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密钥)进行加密,或者用于数字签名领域,一般不用于对大量数据的加密。

私钥需要安全保存,公钥公开,加密速度慢,可以与对称加密相结合。

加密体制的密钥管理

公钥是指可以提供给很多人的密钥,相反,私钥是特定个人所独有的。

“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中公钥的管理通常采用数字证书的方式。由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证书权威)负责对数字证书进行管理、维护和验证。

哈希(Hash)技术

哈希技术也称为杂凑技术,这是一个简单的不可逆过程,也就是Hash后的密文,无法再还原。

哈希技术原来是用于计算机中作索引的,但Hash算法在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不可改性上也有很好的用途。

一般用法是明文后加一段由明文Hash而成的密文,由于Hash过程需要一个密钥,虽然明文修改很容易,但要修改hash后的密文就不那么容易了,由此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不可改性。

数字摘要技术

数字签名、电子印章

书信或文件是根据亲笔签名或印章来证明其真实性的,但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书信或文件又如何签字或盖章呢?这就是数字签名和电子印章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字签名就是基于加密技术的,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用户是否是真实的。

应用最多的还是电子邮件,如当用户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时,邮件上面标有发信人的姓名和信箱地址,很多人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发信人就是信上说明的那个人,但实际上伪造一封电子邮件对于一个通常人来说是极为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加密技术基础上的数字签名,用它来确认发信人身份的真实性。

数字签名技术力图保证3点:

(1)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

(2)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

(3)接收者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

在现实的应用中,由于进行数字签名的报文可能非常大,需要先用哈希技术对报文进行处理,生成哈希值,再用私钥对哈希值进行加密,生成数字签名,将数字签名和报文一同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核实签名后,就可以确认发送方的身份。

CA 认证中心:通过数字证书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身份进行捆绑,从而证明公钥持有者身份的真实性

CA(Certificate Authority)是颁发数字证书的机构。证书是一个机构颁发给一个安全个体的证明,所以证书的权威性取决于该机构的权威性。

文件加密原理

文件签名原理

数字签名也主要是为了证明发件人身份,就象我们来看到的某文件签名一样,但现在要说的签名是采取数字的方式,它可以防止别人仿签,因为加密后的签名就变得面目全非,别人根本不可能看到真正的签名样子,它与前面所讲的文件加密机理是一样的,但方法不太一样,下面介绍如下。

和文件加密所举的例子一样,张三要在所发的文件后面要加以签名,以证明这份标书的有效性,同样是发给B公司的老板李四,公司C的老板王五如果想要假冒张三的签名发另一份标书给李四,以达到破坏A公司中标的目的。

公钥的获取与验证:

实际上,在张三和李四交换密钥的过程中,王五也可以获得他们的公钥。

那么李四怎样区别哪一个公钥是真正的张三的公钥呢?

李四可以到第三方发证机关证书目录服务器上进行查询来辨别,就这样王五的阴谋也就不能得逞。

安全是相对的:

加密后的文件在解密之前会面目全非,没有对应的密码是无法进行阅读的,更别谈修改了,况且这种密码比一般所使用的密码长许多倍(非对称密码为1024位),而且是配对使用的。据专家分析用任何程序解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能解密,也起码要10000年,这样的解密又有什么意义呢?

加密的强度取决于三个因素:算法的强度;密钥的保密性;密钥的长度。

数字时间印章、数字证书

第十一章

一、信息公开立法的主要内容:

(一)世界各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进程(以美国为例)

美国是世界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信息公开制度由一系列法律构成:

1、《情报自由法》。 1966年制定,该法案建立了公众有权向联邦政府机关索取任何材料的制度,政府机关有义务对公众的请求做出决定。根据《情报自由法》,政府文件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才是例外。

2、《咨询委员会法》。1972年制定,规定联邦行政机关的咨询委员会的组织、文件和会议等必须公开。

3、《隐私权法》。1974年制定,旨在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政府机关侵害,控制行政机关处理个人记录的行为,保护个人检阅关于自己的档案的权利。

4、《阳光下的政府法》。1976年制定,进一步规定联邦政府的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应律师的请求根据法律许可而举行的秘密会议除外;美国的媒体也几乎可无限度地报道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公众有权观察会议,取得会议情报。

5、《电子信息自由法》。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于1996年通过,该法将美国各行政机构应当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信息内容确定为行政机构规则、意见、命令、记录和程序,对电子情报的检索、公开、期限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要求每一个政府机关以电子数据方式为公众提供索引材料或本机关指南,以便利公众提出信息申请。

迄今已有20多个国家制定了类似的法律法规,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视,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政府信息往往处于秘密状态,难以为社会所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我国各种有用的信息大约有80%由政府掌握,但是这些信息大多不公开。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主体

1.相关概念

政府信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相对人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其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抄录、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政府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政府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公开义务的制度。

2. 内容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3. 方式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第二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

4.主体

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两方面。权利主体是作为行使公民知情权的公民本人;义务主体则泛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的单位和组织。

(三)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理论基础-------知情权

1.包括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两种

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个人的手里,知情权必须借助特定单位或人员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消极权利是指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不非法干预、妨碍的义务。

2.在学理上,知情权是从言论自由权引申出来的“潜在”的权利。知情是言论表达的前提,而表达则是对知情的一种深化。

3.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知情权无疑是任何一项权利的潜在权利,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宪法依据。

4.我国现行法制保障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实现知情权

保障公民从新闻媒体上自由地寻求、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规定有关部门、组织有向人民群众公开发布有关信息的职责,这种信息的发布,一般都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

5.知情权也有边界。国家秘密、法人秘密、隐私受到法律严格保护,不得在新闻媒体上传播。立法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权力行使的监督机制)促进依法行政。(权力制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政府信息公开是防止腐败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

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自1998年开始,最先在司法部门推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务公开”----法院和公安的“审判公开”、“警务公开”等信息公开措施。

1999年,以政府上网工程为标志的电子政府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进程。重要事件—03年非典事件

2007年1月,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世界上对信息公开制度研究最早的是哪个国家?

答案是:瑞典。1766年颁布了《出版自由法》。

(五)我国对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

政府发言人制度

定义:政府、政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任命或者指定的代言人,其主要职能就是代表任命他的机构向公众发布信息。

1.重要政务新闻是指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和事件、重要文件以及

有关领导人的重要公务活动等。

这类新闻一种是有正式文件或文书的,需以公告形式发表,另一种虽然没有文件文书,但也要有一个权威性的官方文本,称为公告性新闻。

这类新闻必须由国家通讯社即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并由《人民日报》负责刊载。

2.突发事件报道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我国在若干法律、法规中对传染病疫情、地震震情等突发事件信息的披露有所规范。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作为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其中也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做出了原则的规定。

2.突发事件报道

“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我国实行传染病疫情公开制度。2004年《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后重新公布。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把开展地震预报作为政府指责并且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法制化管理的国家。

(六)信息公开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政府信息的公开和保密如何把握

1、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明确的公开或保密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当事人申请有权机关确认相应法律违宪和确认相应法规违法,相应信息则必须公开或保密;

2、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没有公开或保密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该信息公开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否则相应信息必须公开;

3、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保密规定,但保密的范围、条件或对象不明确,相应信息是否能在某些范围内、在某种条件下向某些对象公开则应取决于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机关(而非信息保有机关)对法条的解释和法院以往对相应案件的判例。

(二)知情权和隐私权矛盾如何处理

1、对涉及隐私权的政府信息的公布,一般应征得隐私权当事人的同意,其不同意则不得公开,也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使隐私权当事人同意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程度上公开。

2、如果相应政府信息公开或不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则应根据比例原则,确定公开和保密何者利益更为重大,如果公开利益更为重大,不公开对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即使隐私权当事人不同意公开,也应予以公开,但应选择对当事人隐私权利益损害最小的方式公开。

3、对于公开涉及个人隐私权的政府信息,是否真正是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否符合平衡原则和比例原则,不能仅由行政机关单方面说了算,必须听取与相应信息有关的隐私权当事人的意见。行政机关如果不能接受隐私权当事人不公开的意见和要求,在协商后仍坚持公开,隐私权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在复议和诉讼期间,除非公共利益的紧急需要,行政机关不得公开相应信息,应等待行政复议决定或司法判决作出后再正式决定公开或不公开。

4、如果涉个人隐私权的相应政府信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依平衡原则和比例原则均必须公开,且公开又必然损害隐私权当事人的利益,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公共负担平等和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对隐私权当事人给予公正补偿。

(三)信息公开与新闻采访权

为了保障社会公众充分、有效获取政府信息权利的实现,法律应赋予新闻媒体比一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更广泛的政府信息获取权及相应的信息采访权。

但是,不能以新闻媒体的身份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身相关

的政府信息,如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只能由当事人本人查询。新闻单位和记者要取得这些信息,必须取得相关当事人本人的同意。

(四)公民如何依据《条例》维权

《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一规定对于公民在有关信息公开纠纷中维护自身权利意义重大。

电子政务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电子政务考试卷子与答案 一、选择题 1、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 A社会 B企业 C政府 D个人 2、下述有关电子政务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B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C超越时空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D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社会改革 3、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 A金字塔结构 B扁平化辐射结构 C饼状结构 D集中化结构 4、网络世界中,实施政务公开,发布政务信息的最佳平台是() A政府门户 B C报纸 D广播 5、有关电子政务的广义解释正确的是() A政务网 B工业网络化 C办公信息化 D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的,并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填空题 1、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流程为基础的_____的信息系统。 2、______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在电子商务安全环境下,以电子化方式与供应商连线进行政府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3、_______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的实践过程。 4、______就是政务工作电子化,即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5、电子政务以政府、企业和_______为行为主体。 三、判断题 1、电子政府是指现有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2、只有政府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和提高社会资源的运用效率() 3、在信息时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必备的手段一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 4、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围的政府信息网络已经建成() 5、政府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电子政务知识提纲(题库)-081013

电子政务知识提纲 1、请简要说明电子政务的功能 【参考答案】: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政府公文处理和政府信息发布的解决方案,打破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使互联网在发挥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面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知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显得重要。 电子政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改善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开放形象,更好地适应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 (2)改善政府对社会的信息开放与增强服务,提高服务办事效率,提高社会的满意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协调的程度,进而提高社会的GDP。 (3)促进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更好地向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政府部门的服务,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4)改善监管工作的效率。目前我们在监管方面漏洞很多,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工具来提高政府在税务、海关等领域中的监管已取得了相当成效。 (5)推进政府工作勤政、廉政。电子政务能有效地推进政务工作的公开与透明,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腐败,增加社会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6)实现决策科学化。 (7)带动IT产业的发展,带动电子商务,拉动 IT 业的增长,进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请简要描述电子政务的效益 【参考答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就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益,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增强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实现政务创新,使政府的管理职能有根本的转变,即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这是一场政府管理领域里行政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的革命,而电子政务则是这场革命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是社

电子政务 复习指导 2019秋

《电子政务》复习指导 (2010秋季版) 一、课程介绍 《电子政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员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认清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规律。 电子政务是行政管理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行政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又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应系统地了解: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时代的政府电子管理体系,是政府机构成员工作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源泉,是政府“政务公开”的帮手,是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手段。 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电子政务管理问题的敏感性,提高学生操作电子政务系统的实际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引导、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进取精神,使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理论。 通过学习《电子政务》,使学生了解在信息时代,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信息化的政府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力的要素。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应能理解学习电子政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确立适合本学科的学习理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认识论、方法论基础。 二、考核方式 1、形成性考核, 占总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为卷面考试,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 期末终结性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由上海电大根据教学大纲组织考试,统一考核要求,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1)考试命题范围包括:《电子政务》、《电子政务通用教程(下篇)》教材以及本复习提纲的内容。 (2)试卷将反映学习目标的各个层次要求;试题难易适中,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 3、本课程的考试按照认知能力,分为了解、理解、分析、掌握四个层次进行命题。各认知层次的含义如下: 了解:是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能恰当地表述。 理解:理解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的阐释。 掌握:是指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电子政务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4、考核形式:开卷考试。为了进行考试形式改革,我们尝试进行开卷考试。学生可以自带文字教材《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通用教程(下篇)》等复习资

电子政务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电子政务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站式服务大厅” 2:安全岛 3:VPN 二、单选题 1:电子政务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 经济发展 B. 现代信息技术 C. 社会进步 D. 政府职能优化 满分:2 分 2.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以()为主的管理。 A. 控制结果 B. 过程控制 C. 间接控制 D. 直接控制 满分:2 分 3. ()主要是指凡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控制起执行的过程。 A. 数据流 B. 电子流 C. 工作流 D. 信息流

4. 结构化知识一般包括数据、信息和知识三个层次,其中数量最大的是()。 A. 数据 B. 信息 C. 原始数据 D. 知识 满分:2 分 5. 电子政府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的一个(),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各类 政府服务。 A. 远程政府 B. 民主政府 C. 虚拟政府 D. 现实政府 满分:2 分 6. 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中的事务处理系统,一般不包括下列哪种功能()。 A. 会议组织 B. 处理来信来访 C. 后勤服务 D. 资源信息管理 满分:2 分 7. 当前提倡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应该是以自上而下模式和()为主,多种模式并 存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A. 自主创建模式 B. 联合经营模式 C. 集约经营模式 D. 联合型集约模式

8. 为了刺激长期处于低速状态的经济()政府确立了“IT立国”的方针,把IT作为振兴 本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A. 新加坡 B. 日本 C. 中国 D. 美国 三、判断题 1: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006年3月19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指导我国“十 一五”期间电子政务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电子政务深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如果不建立网络行为人的信用机制和网络行为人的身份认证机制方面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是 无法真正实现电子政务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无论是电子合同、电子公文、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文件,其造假远比纸介质材料所形成的文 件要复杂,鉴定真伪的难度也比纸质环境小得多。 A. 错误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第一部分分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D )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 三、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

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 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 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 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 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 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P1-17发展状况:先简单大概一下:美国、日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 意义: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 ③树立新的形象,扩大政府影响; ④防止信息垄断和黑箱操作; ⑤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第二章电子政务理论模型 一、单选题; 1、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二、多选题: 3、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有:( ABCD ) A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县官的非政府研究机构 B 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C各大学的电政务的研究机构 D庄助于电子政务业务的公司

最新电大《电子政务》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与作业 一、选择题 1、实现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 D )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A、人力 B、财力 C、物质 D、信息 2、( B )的开展将有效促进企业信息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向前发展。 A、电子商务 B、电子政务 C、办公自动化 D、三金工程 3、1993年年底,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务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 D )开始启动。 A、政府上网 B、办公自动化 C、电子政务 D、三金工程 4、继“三金工程“之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化工作开始考虑借助( D )面向社会、面向公众。 A、电视 B、计算机 C 、通信 D、网络 5、根据职能对内部政务功能的规定,电子政务系统具有一系列的子系统,下列子系统中哪项不在其中?(D) A、办公自动化系统 B、信息共享系统 C、信息安全系统 D、网站管理系统 6、( A )会议系统的功能最为完整,支持语音、视频、文本、图形等多种媒体,因此也称为多媒体会议系统,这是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 A、数据 B、视频 C、文件 D、桌面 7、行政机关的哪一项管理活动是指机构在机构职能活动之外的起辅助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例行的、程序性的事情的总体。 (C) A、程序管理 B、文书管理 C、事务管理 D、数据管理 8、在政府网站上从事一些正式的,可以计量的价值变换活动,我们称为( C)阶段。 A、电子服务供给 B、服务整合 C、简单交互阶段 D、无缝整合阶段 9、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 A )、设备、软件和网络规则组成的。 A、通讯介质 B、磁盘介质 C、纸介质 D、空气介质 10、( C )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某些工作领域对出现差错的允许度很低;出现差错影响面大。 A、互操作性 B、可靠性 C、安全性 D、兼容性 二、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2.电子政务体系:基于万维网(INTERNET)技术实现的运做架构,架构包含所需的“软件”(应用软件,组织结构)和“硬件”(网络、设备)。 3.政务内网:按最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划分,政务内网为各付省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内所构建的网络,而且这种网同其它网是物理隔离的。 4.政务外网:政府部门之间由于协同办公的需要而建立的专用网络,它同政府内网物理隔离,同INTERNET网逻辑隔离。它同其它网络逻辑隔离。使得公民、企业可通过这些网进入政府外网办理各种手续、证书、执照等,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5.政府内门户:它是政府各部门进行协同办公的窗口。它封装有政府部门之间办公的各项功能。是政府部门的所有职员进行办公的平台,只有持有政府公务员身份口令的人员,在进行了身份认证后才能进入的门户网站。 6.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仅从字面而言,就是指政务外网及相应的硬软件设备。但人们现在实际上已把它指为是除了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之外的所有设备,它可用来开发、运行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一般包含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 7.专用网络平台:一般指用于专门业务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如税务、财政、银行专用网络平台等。 8.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上一切信息的统称,一般包括文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XML数据库等。 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随IT技术的发展而增加,一般指防火墙、加密机、防病毒设备(硬软件)、防电磁干扰的屛蔽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容灾备份设备等,用于防止未经过授权的数据访问或恶意的系统攻击。 10.信息交换:这里特指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换,是指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所进行的信息交换。这种信息交换要求解决异构系统的信息交换,并且是安全的、有权限区别的信息的自动交换。 11.互联互通:不同网络、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且特指政府部门之间要连成一个有机体,使得市民、企业、政府工作人员能从一个终端进入,用一个口令就能访问到他能访问的一切资源。 12.物理隔离:指两个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的直接物理连接通路。在网络中指从光缆、设备、计算机都自成一套独立的系统。13.逻辑隔离:同一套物理设备,但利用软件的方法实现互相隔离。一般持有特别的权限就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最典型的逻辑隔离技术有防火墙、虚拟子网。

电大《电子政务》练习题答案

《练习与作业》 一、选择题 1、实现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D)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A、人力 B、财力 C、物质 D、信息 2、( B)的开展将有效促进企业信息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向前发展。 A、电子商务 B、电子政务 C、办公自动化 D、三金工程 3、1993年年底,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务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D)开始启动。 A、政府上网 B、办公自动化 C、电子政务 D、三金工程 4、继“三金工程“之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化工作开始考虑借助(D)面向社会、面向公众。 A、电视 B、计算机 C 、通信 D、网络 5、根据职能对内部政务功能的规定,电子政务系统具有一系列的子系统,下列子系统中哪项不在其中?(D) A、办公自动化系统 B、信息共享系统 C、信息安全系统 D、网站管理系统 6、( A )会议系统的功能最为完整,支持语音、视频、文本、图形等多种媒体,因此也称为多媒体会议系统,这是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 A、数据 B、视频 C、文件 D、桌面 7、行政机关的哪一项管理活动是指机构在机构职能活动之外的起辅助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例行的、程序性的事情的总体。(C) A、程序管理 B、文书管理 C、事务管理 D、数据管理 8、在政府网站上从事一些正式的,可以计量的价值变换活动,我们称为( C)阶段。 A、电子服务供给 B、服务整合 C、简单交互阶段 D、无缝整合阶段 9、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 A )、设备、软件和网络规则组成的。 A、通讯介质 B、磁盘介质 C、纸介质 D、空气介质 10、(C)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某些工作领域对出现差错的允许度很低;出现差错影响面大。 A、互操作性 B、可靠性 C、安全性 D、兼容性 二、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2.电子政务体系:基于万维网(INTERNET)技术实现的运做架构,架构包含所需的“软件”(应用软件,组织结构)和“硬件”(网络、设备)。3.政务内网:按最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划分,政务内网为各付省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内所构建的网络,而且这种网同其它网是物理隔离的。4.政务外网:政府部门之间由于协同办公的需要而建立的专用网络,它同政府内网物理隔离,同INTERNET网逻辑隔离。它同其它网络逻辑隔离。使得公民、企业可通过这些网进入政府外网办理各种手续、证书、执照等,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5.政府内门户:它是政府各部门进行协同办公的窗口。它封装有政府部门之间办公的各项功能。是政府部门的所有职员进行办公的平台,只有持有政府公务员身份口令的人员,在进行了身份认证后才能进入的门户网站。6.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仅从字面而言,就是指政务外网及相应的硬软件设备。但人们现在实际上已把它指为是除了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之外的所有设备,它可用来开发、运行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一般包含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 7.专用网络平台:一般指用于专门业务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如税务、财政、银行专用网络平台等。 8.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上一切信息的统称,一般包括文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XML数据库等。 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随IT技术的发展而增加,一般指防火墙、加密机、防病毒设备(硬软件)、防电磁干扰的屛蔽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容灾备份设备等,用于防止未经过授权的数据访问或恶意的系统攻击。 10.信息交换:这里特指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换,是指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所进行的信息交换。这种信息交换要求解决异构系统的信息交换,并且是安全的、有权限区别的信息的自动交换。 11.互联互通:不同网络、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且特指政府部门之间要连成一个有机体,使得市民、企业、政府工作人员能从一个终端进入,用一个口令就能访问到他能访问的一切资源。 12.物理隔离:指两个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的直接物理连接通路。在网络中指从光缆、设备、计算机都自成一套独立的系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知识总结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4754重点知识总结 政府改革的四大趋势: 1,一体化格局:指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政府部门及其他部门从职权划分,工作机制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在彼此的行为边界上既职责分明有协同行动,实现无缝和协作一致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2,扁平化组织:指通过简化机构等级,减少中间层次达到分散公共权力强化组织内部协作实现各级工作人员参与的趋于扁平的组织形态;3,项目制管理;4,一站式服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解决部门机构设置和办公地点分散的矛盾,方便企业和公众将办公地点集合起来办理各种服务事项; 电子政务于政务管理创新的关系: 1,电子政务是政务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2,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管理创新的关键; 3,电子商务是政务管创新顺利实施的保障;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特点: 1,以网络系统作为主要的服务平台; 2,随时随地的提供服务;3,以公众需求为导向;4,服务内容的高度集成;5,服务流程得到优化;6,多样化的服务方式7,服务成本降低;8,服务效能提高; 推动电子公共服务的意义: 1,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流程优化;2方便公众充分享受政府公共服务;3,促进电子化民主进程;4,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5,有助于树立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形象。 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1,组织结构优化;2,注重过程效率;3,注重过程控制;4,突出管理的服务本质;5,建立新型的内部关系;6,强调信息工具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与确定化流程的关系: 1,确定化的流程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据可循;2,确定化流程的存在,电子商务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3,基于流程的电子商务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BPR七原则说: 1,围绕最终结果而非具体任务来实施再造工作;2,让后续过程的有关人员参与到前端过程,3,将信息处理融入到产生该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4,将地域上分散的资源集中化;5,将并行工序连接起来而不是集成其结果;6,决策点下移并将控制融入过程中;7,在源头获取信息; BPR四原则说: 1,追求全面最优;2,以顾客为中心;3,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标杆管理的基本步骤: 1确定标杆企业;2,确定标杆值;设计流程;4,构造团队;5,持续改进;6,评价与提高;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附答案

《2012电子政务形考作业1》答案 2012年05月15日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通信 2、人类思维能力;信息 3、软;硬件 4、标准管理;共享;业务协同 5、政务;技术 6、非垄断性 7、人治;法治 8、公众服务 9、效率政府;效能政府 10、电子服务; 二、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电子政府: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区别于传统的

实体政府机构的网上“虚拟政府”,通过网络方式,政府为民众提供打破时空界限和部门界限的高效服务。 3、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业务,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4、G to C: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5、G to B:是指政府与企业、商务机构间的,以政府输出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 6、电子政务的创新理念:是指在构建和组织电子政务运行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全面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7、政府管理环境:是指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总称。这里所指的政府管理环境是指硬环境和软环境。 三、简答题 1、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及构成 答:(一)基本模式有四种:(1)G2B(政府对企业)模式;(2)G2C(政府对社会公众)模式;(3)G2G(政府对政府)模式;(4)G2E(政府内部)模式。 (二)构成分别是: (1)G2B(政府对企业)模式的构成: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习题集(含答案)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编号为04002)共有单选题,论述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2. 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3. 电子政务相对与办公自动化来说,参与的对象是 A、公务员 B、领导干部 C、公众 D、由公务员扩展到全社会的各类用户角色

4. 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 A、电子数据交换 B、电子资料库 C、电子政务 D、电子身份认证 5. 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来自与 A、物理风险 B、无意错误风险 C、有意破坏风险 D、以上都是 6. 地址又称为互联网地址是一个位的二进制整数,由个字节组成 A、48,4 B、32,4 C、24,4 D、32,2 7.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式网络互联分层模型()把互联网分为层 A、5 B、7 C、3 D、以上都不对 8. 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府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隔离 A、物理,物理 B、逻辑,逻辑 C、物理,逻辑 D、逻辑,物理 9. 常用的信息加密技术是 A、数字证书 B、链路加密 c、网络层加密 d、以上答案

201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1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可以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的特点。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 ?信息网络------------应用基础 ?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信息化法规---------保障 1.2.1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模式。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2.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 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 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建设目标:具有标准的、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信息库;具有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 障;具有培训制度;具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主要任务:建设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开发重点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央地方政府 门户网站,促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加强公务员信 息化培训;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1.3.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 ●内涵:不断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 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 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步实施 ●基本原则:效益原则、“一把手”原则、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人为本。 1.3.2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无生产能力控制;闭环MRP增加了生产力与 采购 ●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增加物流与资金流

电子政务--第三次考试

窗体顶端 [第1题](单选题)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从事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工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建设策略,体现的是() ? A.突出重点,层层推进 ? B.立足现实,发展未来 ? C.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 ? D.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第2题](单选题)由于我国在域名设置方面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各地政府网站的域名各式各样,另外还有各种利用域名犯罪、恶意盗用域名的情况。这体现的是() ? A.信息安全 ? B.网络管理 ? C.网络服务 ? D.网络域名管理 [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与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树立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 ? B.熟悉并正确运用旧的管理方式 ? C.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 ? D.服务型管理将成为主要的政府管理形式 [第4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流程绘制中的准备阶段?() ? A.选择绘制对象 ? B.确然起止点 ? C.组织准备、数据采集 ? D.分列步骤

[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法治走向人治的过程 ? B.电子政务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首先就是法律政策基础 ? C.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依法行政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 D.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管理基础应当具有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的特征 [第6题](单选题)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体系中,调整传统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在电子化基础上建立更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是指()政策? ? A.政府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 ? B.政府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策 ? C.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政策 ? D.政务信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政策 [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 A.组织结构优化 ? B.注重过程效率 ? C.注重抬高成本 ? D.注重过程控制 [第8题](单选题)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求我们摒弃已过时的理念,下列哪项不属于应贯彻全新的理念?() ? A.民主、法治、创新理念 ? B.公平、责任、科学理念 ? C.服务、系统、效能、安全理念 ? D.精简、节约、便捷理念 [第9题](单选题)电子政务其重要特点是一切事务都在变化和发展中。这表明: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发

电子政务复习知识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 2.政府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行为或者过程。 3.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特别是因地域、教育水平和种族不同的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网络等数字化技术上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群体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出现差别巨大的现象。 4.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以数据仓库为依托,并利用数学模型的功能,为用户决策活动生成所需信息的系统。(防汛抢险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5.信息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我们代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及其相关管理与技术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信息时代将塑造全新的管理模式。 6.电子化公共服务: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与结果。 7.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是指使储藏于信息源中的政府信息资源处于实际可得、可用状态的一系列工作活动。 8.金关工程: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可延伸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物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理。(它还将对外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行联网,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业务,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取代磁介质信息,消除进出口统计不及时、不准确,以及在许可证、产地证、税额、收汇结汇、出口退税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达到减少损失,实现通关自动化,并与国际EDI通关业务接轨的目的。) 9.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专家系统以逻辑推理为手段,以知识为中心解决问题 10.政府知识管理:就是对政府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 11.门户网站:是指在Internet的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通用门户之下,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并

电子政务考试简答论述题2

1.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1.传统的政务处理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的需求为中 心的 2.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答:1) 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内容包括:内部网(Intranet)的建设,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目标:内部网络化,办公无纸化。 2) 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建成一个界面友好、设计美观、功能齐全、信息丰富并且更新及时的政府网站,并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连接,实现信息的网上发布与在线查询等功能。(详细要求参见第五章) 3) 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使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和范围逐步从政府内部拓展到政府外部,实现政府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有机整合。打破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构筑起集成化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 4)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构筑起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政务系统3.门户网站评估指标组成 答:(1)内容建设指标组成;(2)网站功能指标组成;(3)网站建设指标组成;(4)网站运营指标组成。 4.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指的是怎样一个过程?依次分哪几个层次? 答: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层次和机构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相互渗透、高度协同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四个层次:(1)基础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2)基本单位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3)重点业务系统的政府信息资源整合;(4)全方位的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5.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1)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 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 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 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 6.电子政务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有:(1)背景分析;(2)目标和任务分析;(3)实施方案分析;(4)实施保障分析;(5)评估与改进分析。 7.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优劣评价有哪些指标? 答: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完备度;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整合度;电子化公共服务可使用度;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度。 8.实施电子税务有何现实意义? 答:(1)显著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征纳成本;(2)电子税务有利于税务公开,更好地实现“依法治税”;(3)电子税务有利于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4)电子税务有利于税收知识的普及和税收环境的改善。 9.政府信息资源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1)政府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2)政府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3)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 10.电子政务实施应处理好那些关系。 答:正确处理统一领导和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电子政务规划和实施计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建项目和原有资源整合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系统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1.政府电子化采购的意义(与传统的政府采购相比,政府电子化采购有哪些独有的价值?)。 答:(1)降低政府采购成本;(2)提高政府采购效率;(3)优化政府采购管理;(4)促进政府廉政建设;(5)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12.电子政务实施要坚持哪些原则? 答: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2、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3一把手重视和群众参与相结合;4分步实施,以点带面;5实用为主,适度超前; 13.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实施目标是什么? 回答要点:(1)为公众提供高水平的政府服务,即:能对公众的服务请求作出快速的回应;

电子政务试卷A

上海杉达学院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日期2009 年 12 月日 课程名称:(A卷)考试时间:_100__分钟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_____ 我承诺,遵守《上海杉达学院考场规则》,诚信考试。签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选项一分,共15分) 1.门户网站是。 A.计算机网络中起安全防护作用的网络服务器 B.具有显著标志的网站 C.集中了一些相关网站的窗口或目录,提供搜索引擎,通过它可以快速进入其他网站的网站 D.可以直接提供大量信息或服务的网站。 2.政务专网是。 A.政府为所聘请的专家服务的网络 B.“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的涉密网络 C.政府为某些专门业务开通的网络 D.政府与有关专业部门联系的网络 3.电子政务的应用群体为。 A.内部工作人员 B. 广大企业 C. 社会大众 D. 前面三种 4.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务“四化”,即。 A.办公信息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 B.办公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决策科学化 C.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 D.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管理科学化、决策科学化 5.就业服务是在模式下运行的一种电子政务服务。 A.G2G B. G2C C. G2B D. G2E 6.“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中的“四库”是指。 A.人口、法人单位、文化地理和自然资源、国民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B.人口、法人单位、空间资源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第 1 页共 5 页

C.人口、政府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D.人口、法人单位、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国民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7.下列地址为非法的IP地址是。 A.126.1.0.168 B. 222.222.255.222 C. 231.200.256.1 D. 190.7.2.10 8.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 A. 255.0.0.0 B. 255.255.0.0 C.255.255.255.0 D.255.255.255.255 9.局域网中最常用的网线是。 A.粗缆 B.细缆 C.UTP D.STP 10.没有经过授权就获得系统的访问权限或特权,对系统进行非正常访问,或擅自扩大访问 权限越权访问系统信息,这种系统威胁称为。 A. 信息泄露 B. 抵赖 C. 滥用 D. 入侵 11.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可以通过网络自我复制、自身不改变任何其他程序 但可以携带具有改变其他程序的恶意程序。 A. 逻辑炸弹 B. 木马 C. 蠕虫 D. 病毒 12.数据加密是隐藏数据的,数据隐藏是隐蔽数据的。A.可读性 B. 机密性 C. 存在性 D. 公开性 13.数字证书是基于技术的。 A.对称密钥 B. 公开密钥 C. 口令 D. 加密 14.政府是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 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多种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A.人力资源 B. 信息资源 C. 社会资源 D. 文化资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1.电子政务是借助技术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 门之间以及之间的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大厅的功能包括:、、。 3.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工 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推进阶段,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发展阶段,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高速发展阶段,政府信息化逐渐由“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从“割据”向“”发展。 第 2 页共 5 页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于哪年颁布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 ] A.2001年 B.2002年 C.2005年 D.2008年 2.“某地政府只提供针对本地居民的就业服务”这说明政府公共服务存在什么特点? [ ] A.非营利性 B.垄断性 C.普遍性 D.特定性 3.电子政务下的政府,其服务对象应以什么为中心? [ ] A.以社会公众为中心 B.以政府为中心 C.以流程为中心 D.以职能为中心 4.电子化公共服务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的差异存在于? [ ] A.业务流程不同 B.服务对象不同 C.服务目的不同 D.提供服务者不同 5.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是从哪年正式开始的? [ ]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6.政府的组织机构设计应以什么为中心? [ ] A.以社会公众为中心 B.以政府为中心 C.以流程为中心 D.以职能为中心 7.目前解决电子政务资金困难的最主要的方法依然是? [ ] A.财政拨款 B.企业资助 C.社会捐款 D.风险投资 8.国外的电子政务组织机构中,一般设立哪个职位的专职电子政务领导? [ ] A.首席执行官 B.首席信息官 C.首席财务官 D.首席技术官 9.传输距离在10米以内的无线技术是? [ ] A.3G B.WLAN C.蓝牙 D.GPRS 10.美国政府最早于哪年提出了“e-Government”这一概念? [ ] A.1993年 B.1996年 C.1998年 D.2000年 1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最早的是哪个城市? [ ] A.北京 B.上海 C.青岛 D.广州 12.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是在哪一年? [ ]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13.政府移动式民主中最主要的应用是什么? [ ] A.移动式投票 B.移动式决策 C.移动式咨询 D.移动式监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哪年开始正式实施? [ ] A.2005年5月 B.2006年5月 C. 2007年5月 D.2008年5月 15.“学习型组织”是由国外哪位学者谁提出的? [ ] A.斯蒂格利茨 B.彼得?圣吉 C.詹姆斯?钱皮 D.迈克?哈默 二、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规划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3.电子政务标准 4.政府信息公开 5.电子政务监理 6.移动电子政务 7.电子政务评估 8.电子税务 9.电子政务实施 10.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11.政府上网工程 三、简答题:请简要地回答提问。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 2.简述信息技术包含主要内容? 3.简述“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 4.简述电子政务提升政务处理效率的具体表现? 5.简述政府公共服务的特殊性 6.电子政务监理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2.论述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 3.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