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是教师课堂引导和学生思维启发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提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合理运用提问技巧,能够使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问的技巧1.关注问题的质量,不能太简单或太复杂提问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回答。
2.及时标注问题答案的位置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先把问题答案所在的位置标注出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或难点的位置。
这也有助于增加学生解题的效率,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找到答案。
3.尽可能地将提问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提问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到贴近生活,有生活实际意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4.让学生先思考再回答问题教师在提问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先思考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和影响,然后再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除了教师提问,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疑难。
二、提问的类型1.直接提问直接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内容,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立即作出答案。
直接提问能够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点。
2.随机提问随机提问是教师在任意时刻,任意抽取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立即作答。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间接提问是教师将故事、实例或情境引进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通过这些情境来思考问题并给出答案。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和参与学习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可以帮助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开放性问题: 鼓励学生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是"或"否"答案。
例如:“请问,你在昨天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用更多的英语表达思想。
封闭性问题: 这类问题只需要简短的回答,主要用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例如:“今天是星期几?”“它是什么颜色?”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提示问题: 如果学生卡壳或不确定如何回答,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昨天你在学校做了什么?你可以提到课程里的任何内容。
”
推理问题: 这种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思考。
例如:“如果明天下雨,你会带什么东西来学校?”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比较问题: 这类问题鼓励学生比较不同的事物或概念,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例如:“苹果和橙子有什么不同?”“在学校和在家里有什么不同的规定?”
反问问题: 反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推理,并鼓励他们在回答之前思考问题的
意义。
例如:“你认为为什么要学英语?”这类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提问技巧。
通过合理的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提问艺术韩庄中学吴艳芳[摘要]提问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本文主要就课堂提问的目的、方式、原则及提问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摸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提问方式激发兴趣一、课堂提问的目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
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1.引发思考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须教有疑”,提问就是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2.激发兴趣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趣的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当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感兴趣时,就会以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充分想象,探求其奥妙。
例如,在教单词“stamp”时,我问“Do you know what…stamp‟is?”当学生有的说“No”,我则反之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tamp‟?”这时课堂马上活跃起来,有的问“Is it an object?”“What does it use for?”“When did it begin to be used?”“Who invented it?”等,这样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有问则提”活跃起来。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提问设计提问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兼具“听”“说”两方面能力的训练,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根据一定的原则与策略对要提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问设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因此,学习语言的目的应该着意培养学生获得用该语言进行表达思想、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结合我国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兼具“听”“说”两方面的能力训练,同时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学习的目的。
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必不可少。
为了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堂提问要具有交际性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中学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有了一些语言交际的基础。
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该以利用语言交流思想、达成任务的思路来进行。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的很多活动都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
二、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指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要总是指向确定性的答案,学生对于问题可以有更深广的思考,鼓励学生回答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思维活动,也只有通过主动的思维,学生才能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消化吸收,为己所用。
笔者曾经听过参加省优质课比赛的两位老师的同样内容的两节课,但是在导入环节的问题设计上两位老师的方法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在教学牛津英语“8a unit5 birdwatchers”的内容时,第一位老师的导入问题是:“do you like birds”(学生们齐答“yes”);“do you know how many birds there are in the world”(学生回答“no”);“do you want to know that”(学生回答“yes”)。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林美莺[摘要]提问是一种既传统又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问”必有“思”,问题能引发求学者的兴趣和思维,也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
它是一门艺术,利用得当,将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遵循原则技巧1提问的依据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会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示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
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课程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情感,熟悉教材,巧设问题,有艺术地提问,对学生的回答具有预见性,并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问的原则2.1启发思维的原则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
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
“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这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相悖的。
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
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2.2激发兴趣的原则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教师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即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2.3难易适度的原则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一、英语课堂提问的作用1.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因为学生为了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2.有利于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课堂提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求异思想。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提问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使学生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等良好品质不断得到发展。
3.有利于组织和检查教学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可以获取教学双方信息的反馈。
在课堂提问的情景下,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反思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出及时调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1.课堂提问要有吸引力教师设计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振奋精神、提高兴致,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因此,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是体现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2.课堂提问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象。
教师可让比较聪明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点的问题,让缺乏自信、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问题。
教师提问不仅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活动。
3.课堂提问表述要明确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陈述应该严密、详细和清楚,为学生的思考指出明确的方向,避免模棱两可。
英语课堂提问要具体、明确、简洁。
若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含糊其辞,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答非所问。
教学改革新课程NEW CURRICULUM新目标英语着重强调任务型教学,然而怎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每一个任务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设计,因此,我认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就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教案和合理安排时间,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我们的课堂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问题提得好,学生兴趣就浓,从而分化教学难点,降低学习的梯度。
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技能,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
一、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杜绝大目标的教案设计,如以往我们通常是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作为教学总目标,然而这个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目标设计要细化,要关注细节,备课时,认真钻研新目标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教材要有充分的了解,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一定做到所提问题来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学习、去思考。
二、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宜,太难或者太易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太难容易失去信心,太易又引不起重视,始终要以全班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为少数学生而讲,让他们处于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既不能问得太直白,又不能让学生一头雾水。
一般来说,提问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千万不能让他们“坐在地上摘果子”或者“搭梯子也摘不到”,要让他们“跳起来去摘果子”。
如,七年级学生应设计浅显明白、形象直观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YES-NO QUESTIONS,他可能会沾沾自喜,也可能感到索然无味。
反之,给成绩差的学生提一些难度大的,不是力所能及的WH-QUESTIONS,他很难体会到成功的机会,就会产生挫折感、无能感,甚至还有可能因此而自卑,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又如,讲规则这一单元,很多学生对Don’t talk in class!Don’t fight!Don’t eat in bed!掌握得较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提问是一个教学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是一个需要细心谋划的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并阐述了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和技巧。
一、提问的目的和意义1.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可以活跃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促进思维发展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检验学习成果提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课堂所学知识,对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问的原则和要点1.无压力原则提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提问过程中,应保证学生没有过大的压力感。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分散压力和紧张感。
2.针对性原则提问应具有针对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
对于薄弱学生,提问的问题可以更为简单直接,鼓励他们赶上课堂进度;对于优生可以提出更复杂的问题,挑战他们的学习能力。
3.启发性原则提问应该是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启发性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性原则提问应具有多样性,问题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设置。
可以通过提出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方式,增加问题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提问策略和技巧1.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由表达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问“为什么?“、“你怎么看?“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设计大丰市刘庄中学顾俊香摘要古希腊的一位学者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最普遍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
精妙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获得多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教学改革是具体落实英语新课标的主渠道,而课堂提问又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合理设计问题是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和提高其交际能力。
本文试从课堂提问的作用、常见误区、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有效性,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首先,课堂提问能有效组织和检查教学。
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可以短时间即时反馈了解教学双方的情况。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对原有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新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借以评价教学效果,并对以后的教学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学生则通过回答老师的提问,获取学习的信息和反馈, 借以发现学习的疑点和弱点,有利于实现自我调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次,课堂提问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活跃的课堂氛围容易产生较好的教学效率,而课堂氛围的形成往往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产物。
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出真实情景,设计出能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进而促进《英语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提问容易进入的误区分析:经过多轮变革的英语课堂教学虽然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但似乎重又出现了耗时、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要以及教学双方的多种潜能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发挥。
在此笔者总结了一些课堂提问易进入的误区,如下:1、提问缺乏对课堂的价值和意义。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宏观上看,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微观上看,要为课堂教学服务,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心,这样的提问才可称得上“有价值、有意义”。
比如:(1) What lesson are we going to learn today?(2)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3) What do you do?这些问题既不能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什么,也不能服务于教学目标。
虽然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并没有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应有的迁移,或者强化其已有的知识运用。
2、提问缺乏应有的主题指向性。
作为一种教学行为,课堂提问的指向性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提问时忽视了问句的呈现方式,有时一个问题教师会连续附加多个小问题来对前一个问题进行补充或者解说;或者教师完全沉浸在自己独自的思维之中,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和单一性。
这类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阐述说明,对于缺乏严谨思维的学生,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失去思考的中心,一个问题还没有理出头绪,紧接着又被下一个问题打乱了思路,无法形成成熟的答案,或者回答不着边际,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
3、提问缺乏对学生认知水平针对性。
有时学生对所提问题感到茫然,不一定是没有听懂所提问题,可能是因为所涉及的话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学生对社会、科学、政策、外国文化等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而教师在设计提高时可能只围绕课文教学内容去思考,忽视这一矛盾的存在。
如:What should we do to reduce the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paghetti?这类问题很显然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学生无从下手。
如果课堂提问经常涉及学生的知识盲区,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产生怀疑,容易触发学生的自卑心理,不仅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容易使学生对提问失去兴趣、产生畏惧,不利于后续教学。
4、提问包含太多的信息量。
有时候提问的问题本身包含了充足的信息,学生回答时只需听懂问题,对已有知识作简单的回忆,由于回答的内容在提问中已陈述,回答方式往往有很大的制约性,学生只需通过是非判断的“Yes”,或“No”,“Right”,或“Wrong”,“True”或“False”等方式回答即可。
如果这类提问是作为听力训练,就另当别论。
但是如果是作为课堂教学行为来引导学生思考,难免太过于低级了些,因为回答这类问题既不需要学生进行语言组织,更不需要进行推理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考验只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并未真正触及其深层复杂的智力活动,所以,这种提问根本就是无效提问。
5、提问不应有的另类功能。
课堂上难免会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
笔者在工作初期曾经有过这样的做法,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来警告这类学生,或者当作处罚他们手段,有时甚至故意提高问题难度,让他们不能正确回答,然后就有了训斥批评的借口。
乍一看,这些做法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短时间能够迫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但频繁地使用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课堂提问应有的功能作用。
一方面,这类学生可能会回避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定格,他们回答问题就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处罚。
另一方面,既然是提问,就必定要给他们以回答问题的时间,其回答问题的成功率可想而知,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由于这种提问有明显的针对性,是为这些学生“开小灶”设定的提问,其他同学根本不会参与思考,而是在旁边看热闹了,失去了课堂提问的应有价值。
6、对提问的反馈失当。
曾经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Teacher: Li Hua!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the man doing? Li Hua: (after a pause) He is walking.Teacher: Yes, quite right. He is walking. What else?Li Hua: (doubtfully) He has a hat.Teacher: No, no! Sit down! Zhang Hua! You tell me.教师否定学生回答的反馈方法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初中课堂。
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判缺乏周密的考虑,往往只从教学的流程或者自己所期望的角度来评定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心理感受欠缺充分的考虑。
一方面,教师的提问不够明确,问题的角度太大,学生把握不住方向;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不准确的回答用一句看似很普通的“No, no”予以否定,既不符合英语语言的温和宽容的习惯,显得教师的态度很粗暴,也让学生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在学生看来他回答的是事实,这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提问的效用。
7、提问缺乏应有的后续性。
课堂提问往往是课前预先设定的问题,在上课时,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教师,很容易拘泥于自己既定的思路,不能够灵活变通问题的角度、难易度。
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设计的思路回答时,这些教师会反复重复问题,而不能对问题加以变通、简化,也不会用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加以启发引导,使课堂陷入僵持状态。
8、提问缺乏对学情的充分考虑。
学生的词汇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其所能用以回答解决问题的词汇则更有局限性。
有些课堂内容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教师在设定提问时容易只考虑正确回答方法,而不去考虑学生会不会运用这些词汇和英语表达方式。
如果回答需要的超出了学生的词汇范围,势必加大了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学生既要思考问题的内容,又要考虑所用的句型和词汇,这种双重要求对相当多的中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提问的目的来设定问题,如果是练习语言的运用能力,那么问题的设定就应当是有关学生熟悉的话题;如果是为了让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那么就应当降低语言表达的难度。
三、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一)、尊重英语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从上文列举的英语课堂提问常见误区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忽视了问题设计的原则。
教师的问是学生答的前提,但是如果只偏重课堂提问的具体形式和技巧,忽视了提问的艺术和原则,提问只能流于形式,凑凑热闹罢了。
因此,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科学性原则。
所提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规律以及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有话可说,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
另外,问题必须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使学生必须对大脑里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才能用英语真正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2.艺术性原则。
提问的频率不要过高,要面向全体,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水平的问题,允许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深浅有所差别。
3.思想性原则。
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情操,并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4.双边性原则。
教师应当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支持学生用英语发表不同的意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
这样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根据以上原则,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进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以师生平等的理念设计课堂提问,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在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和蔼的态度提问,以尊重的姿态评判学生的回答,不能把提问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有了积极的情感状态,他们才得以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适当的渐进启发、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增加积极的情感因素。
2、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提问的切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保持有效的学习主动性。
提问要做到“趣问”、“巧问”、“精问”。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绩效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习兴趣,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趣味资源,寻找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且又能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其好奇心,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增强提问的效用。
3、以学生发展为课堂提问的目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之一,课堂提问的最终目标当然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