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公式推导过程
- 格式:pdf
- 大小:67.04 KB
- 文档页数:2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分析方法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财务分析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于财务分析中。
一、经营杠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实现利润的能力。
它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经营杠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经营杠杆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其中,销售收入是指企业的总销售额,包括所有销售活动的收入。
变动成本是指与销售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力成本等。
经营杠杆的值越高,说明企业的利润对销售收入的变动更为敏感,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加。
反之,经营杠杆的值越低,说明企业的利润对销售收入的变动不太敏感,经营风险相对较低。
二、财务杠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借款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能力。
它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财务杠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财务杠杆 = 总资产 / 净资产其中,总资产是指企业所有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等于总资产减去负债。
财务杠杆的值越高,说明企业借款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比例越高,财务风险相应增加。
反之,财务杠杆的值越低,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对较好,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三、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应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财务分析中,可以帮助分析人员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1. 经营杠杆的应用通过计算经营杠杆,可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
对于经营杠杆较高的企业,应注重控制成本、优化经营效率,以减少经营风险。
同时,对于经营杠杆较低的企业,可以适当考虑提高销售规模,以增加利润。
2. 财务杠杆的应用通过计算财务杠杆,可以了解企业的债务水平和财务风险。
对于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应审慎考虑借款和投资,避免过度债务。
同时,对于财务杠杆较低的企业,可以适当考虑扩大投资,以提高盈利能力。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引言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分别指的是企业利用借债来增加经营活动的风险和利用债务融资来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增加固定成本比例,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增长幅度。
经营杠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经营杠杆 = (销售收入 - 可变成本) / 利润经营杠杆的数值越大,则企业利润对销售收入的变动更为敏感。
当经营杠杆超过1时,就称为经营杠杆效应,表示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收入来获得更大的利润增长。
经营杠杆的大小与企业的业务模式密切相关。
一些行业,如制造业,往往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因此具备较高的经营杠杆。
而一些服务业,如咨询行业,具有较低的固定成本,因此经营杠杆较低。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债务融资来扩大业务规模,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
财务杠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 = 总资产 / 净资产财务杠杆的数值越大,表示企业利用债务融资的比例越高。
当财务杠杆超过1时,就称为财务杠杆效应,表示企业资产收益率高于净资产收益率。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提高资产收益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财务杠杆的决策需要考虑到债务承担能力、融资成本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
适度的财务杠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资产收益率,但过高的财务杠杆可能导致风险增加,企业难以偿还债务。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关系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在企业运营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作用于企业利润,影响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
当企业同时具有较高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时,可能会形成杠杆效应的叠加效果。
即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由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作用,利润增长幅度更大。
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统筹风险。
【考点四】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比较(P245-249) 经营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 总杠杆系数计量的风险经营杠杆系数是计量经营风险的手段和工具。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息税前经营利润变动的风险。
财务杠杆系数是计量财务风险的手段和工具。
财务风险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
总杠杆的作用程度,可用总杠杆系数表示。
定义Q /Q EBIT /EBIT DOL ∆∆=EBIT/EBIT EPS/EPS DFL ∆∆=QQ EPSEPS DTL //∆∆=简化计算公式 FV P Q V P Q DOL ---=)()( =BE Q Q Q - =FVC S VC S --- 注:BE Q 表示盈亏平衡点销售量I EBIT EBIT EBIT EBIT EPS EPS DFL -=∆∆= =T D I EBIT EBIT---1 T D F VC S VC S I F VC S VCS I F V P Q V P Q DTL -----=----=----=1)()( 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产品需求、产品售价、产品成本、调整价格的能力、固定成本的比重。
尤其是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是债务资本比率的高低。
凡是影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因素均会影响总风险。
控制途径 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量、提高单价、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销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降低总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以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或通过降低总资本构成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以使财务杠杆系数下降,降低财务风险等控制总风险。
三者关系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如何学注会《财管》:三个杠杆系数的公式记忆技巧
2014-07-11 15:58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中,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个杠杆系数公式的记忆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三个杠杆系数公式有共同的几个因素: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等,容易弄乱。
根据中华会计网校的注会网上辅导所讲内容,现在为大家介绍网校名师的记忆技巧。
一般地,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人们习惯画出图形图表,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把各因素列出来,然后再思考和分析。
在记忆公式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把这三个杠杆系数的各影响因素列出如下图,然后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杠杆系数公式有什么样的联系。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经营杠杆(DOL)、财务杠杆(DFL)和总杠杆(DTL)主要由三个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得到的。
利用这样图示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中华会计网校注会考试网上辅导的各科目辅导名师都有不少的妙
招可供各位学员借鉴使用,大家在听课时不妨多注意总结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经营杠杆系数DOL = (△ EBIT / EBIT ) / (△ Q / Q) ------------ 定义公式第一步:将定义公式变形:经营杠杆系数DOL = (△ EBIT / EBIT)•(Q / △ Q)第二步:写岀EBIT的计算公式基期EBIT =(单价P —单位变动成本V) • Q - F△EBIT =(单价P —单位变动成本V) •△ Q----解析1:新增EBIT不再考虑固定成本,因为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固定成本均由基期的销量承担了,新增销量引起的EBIT增加即为新增边际贡献,或者说是(单价P —单位变动成本V) •△ Q; 一123 第二步:将EBIT、A EBIT 带入到变形公式中去:DOL =【(单价P —单位变动成本V) Q】•(Q / △ Q) / (单价P —单位变动成本V) Q —F = (P —V) • Q / ( P —V) • Q —F=(P —V) • Q / (P —V) • Q -F=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一F=EBIT + F / EBIT=1 + F / EBIT----解析2:本推导公式也显示岀经营杠杆系数与边际贡献的关系,边际贡献/,经营杠杆系数经营风险反向关系;财务杠杆系数DFL = (△ EPS / EPS) / (△ EBIT / EBIT ) ------------ 定义公式第一步:将定义公式变形:财务杠杆系数DFL = (△ EPS / EPS) • ( EBIT / △ EBIT )•第二步:写岀EPS的计算公式:基期EPS = (EBIT —财务费用I ) • (1 —所得税税率T) /普通股股数N△EPS = △ EBIT • (1—T) /N一解析1:财务费用I均由原EBIT承担了(数值上即为基期EBIT),新增EBIT部分不再承担财务费用;第三步:求出△ EPS / EPS = ?△EPS / EPS = △ EBIT / ( EBIT —I )第四步:将第三步代入财务杠杆系数变形公式:(第一步)财务杠杆系数DFL = △ EBIT /(EBIT —I )• (EBIT / △ EBIT)=EBIT / ( EBIT —I )----解析2 :由于EBIT和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的存在关系,也就是说,具体的题目可能不给出EBIT,也不给产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数量,但如果能同时给岀“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财务费用I ”也是可以求岀财务杠杆系数的;。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财务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这种杠杆效应包含了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独立的计算公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会计计算的。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3、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x财务杠杆系数 上面的内容就详尽了介绍了财务杠杆效应三种形式的具体计算公式,希望我对于上面的归总以后可以方便大家更好的记忆,此外,我还要告诉大家记忆公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一些练习题,懂得怎么应用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公式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使用债务融资的程度和效果。
财务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财务杠杆程度的指标,通过计算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值来衡量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财务风险和债务偿还能力,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公式如下:财务杠杆系数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所有负债项目的总和,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总额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总和,包括股东投资和利润留存等。
通过将负债总额除以所有者权益总额,可以得到财务杠杆系数,该系数越高,表示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程度越高,财务杠杆效应越明显。
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公式简单明了,但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却是复杂而丰富的。
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
当财务杠杆系数较高时,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也较高,因为债务偿还的压力会增加。
同时,财务杠杆系数较高也意味着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比重较大,债务成本也相应增加,可能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还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产生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较低的企业通常能够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因为债权人认为这类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偿债能力较强。
而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则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因为债权人认为这类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偿债能力较弱。
此外,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在投资回报率方面也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因为债务利息等财务费用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财务杠杆系数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应该在债务融资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避免财务杠杆过高或过低。
财务杠杆系数的合理水平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较低的企业更稳健,财务风险相对较小,但可能会错失一些融资和扩张的机会;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和债务压力。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简化公式的推导过程(1)经营杠杆系数表达式DOL=M/(M-F)的推导过程:根据定义可知,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ΔEBIT/ EBIT1)/(ΔQ/ Q1)EBIT1=Q1(P-Vc)-FEBIT2=Q2(P-Vc)-FΔEBIT/ EBIT1={[Q2(P-Vc)-F]-[Q1(P-Vc)-F]}/[Q1(P-Vc)-F]=[〔Q2-Q1〕(P-Vc)]/[Q1(P-Vc)-F]而△Q/Q=(Q2-Q1)/Q1所以(△EBIT/EBIT1)/(△Q/ Q1)=Q1(P-Vc)/[Q1(P-Vc)-F]=原来的边际贡献/(原来的边际贡献-F)=M/(M-F)即:经营杠杆系数DOL=M/(M-F)显然,根据这个推导过程可知公式中的销售量指的是变化前(基期)的销售量。
(2)财务杠杆系数表达式DFL=EBIT/(EBIT-I)的推导过程:根据定义可知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PS/EPS)/(△EBIT/EBIT1)EPS1=(EBIT1-I)×(1-T)/nEPS2=(EBIT2-I)×(1-T)/n△EPS=EPS2-EPS1=(EBIT2-EBIT1)×(1-T)/n=△EBIT×(1-T)/n△EPS/EPS1=△EBIT/(EBIT1-I)(△EPS/EPS1)/(△EBIT/EBIT1)=EBIT1/(EBIT1-I)即:财务杠杆系数DFL=EBIT1/(EBIT1-I)=EBIT/(EBIT-I)该推导过程表明,在用计算公式DFL=EBIT/(EBIT-I)计算时,只能用变化前的数据(即基期数据)计算。
(3)总杠杆系数表达式DTL=M/(EBIT-I)的推导过程根据定义可知,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EPS/EPS1)/(△Q/Q1)△EPS/EPS1=△EBIT/(EBIT1-I)由于△EBIT=〔Q2-Q1〕×(P-Vc)所以△EPS/EPS1=〔Q2-Q1〕(P-Vc)/(EBIT1-I)而△Q/ Q1=(Q2-Q1)/Q1学会计论坛所以(△EPS/EPS)/(△Q/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