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胆固醇含量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六蛋黄总胆固醇的测定(邻苯二甲醛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操作。
2、学习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蛋黄中总胆固醇(脂肪)含量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二、基本原理胆固醇及其酯在硫酸存在下与邻苯二甲醛作用,产生紫红色物质,此物质在550nm由最大吸收值,可用比色法测定。
胆固醇含量在400mg/100ml之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稳定。
实验相关原理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和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该法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析手续较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也不复杂,故应用很广。
吸光度与液层厚度和溶液浓度的乘积成正比,称为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
吸光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物质(溶质、溶剂)的本性和光的波长。
1. 物质不同,则吸光系数不同,所以吸光系数可作为物质的特性常数。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用摩尔吸光系数ε来衡量显色反应的灵敏度,ε值越大,灵敏度越高。
2. 溶剂不同,其吸光系数亦不同。
3. 光的波长不同,其吸光系数亦不同。
如将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被分析物质,分别测得吸光度,然后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称为吸收曲线(absorption curve),吸收曲线上有极大值的部分,称为吸收峰。
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以符号λmax表示,这是物质定性的依据之一。
4.单色光的纯度也影响吸光系数。
单色光越纯,即经单色器分光后的波长范围越窄,其吸光系数越大。
定量方法:1、吸光系数法2、标准曲线法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的。
特别是在单色光不纯的情况下,测得的吸光度值可以随所用仪器不同而在一个相当大的幅度内变化不定,若用吸光系数换算成浓度,则将产生很大误差。
先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测定条件相同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然后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A—C关系图,在相同条件下测出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就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脂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血脂的方法,其原理是基于血脂分子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血脂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1.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容量瓶、比色皿等。
2. 试剂:胆固醇标准溶液、甘油三酯标准溶液、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蒸馏水等。
3. 样品:血清或血浆。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6个容量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胆固醇标准溶液,再加入适量甘油三酯标准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2)以蒸馏水为空白,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3)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取一定量的血清或血浆,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稀释。
(2)取稀释后的样品,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
3. 数据处理(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2)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出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大于0.99,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品测定(1)胆固醇浓度:经测定,样品中胆固醇浓度为X mmol/L。
(2)甘油三酯浓度:经测定,样品中甘油三酯浓度为Y mmol/L。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结果如下:胆固醇浓度(mmol/L):平均值 = X,标准差 = A甘油三酯浓度(mmol/L):平均值 = Y,标准差 = B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注意分光光度计的预热和校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样品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步骤,避免误差的产生。
法测定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一、原理当固醇类化合物与酸作用时,可脱水并发生聚合反应,产生颜色物质。
因此可先对食品样品进行皂化和提取,用硫磷铁试剂作为显色剂,测定食品中胆固醇的含量。
在样品的冰乙酸提取液中加磷硫铁试剂,胆固醇与试剂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胆固醇的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60nm•处测定。
二、实验仪器及试材1.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2.试剂:本实验用水均需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石油醚(沸点30-60℃)、无水乙醇、冰乙酸。
(2)50%氢氧化钾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钾,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25%氯化钠溶液:称取25g氯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10% 三氯化铁溶液:将10g FeCl3·6 H2O溶于磷酸中,定容至100 mL,储于棕色瓶中,冷藏保存。
(5)磷硫铁试剂:取10% 三氯化铁溶液1.5mL于100mL棕色容量瓶内,加浓硫酸定容至刻度。
(6)胆固醇标准储液:准确称取胆固醇100mg,溶于冰乙酸中,定容至100mL。
(7)胆固醇标准溶液:临用前将储液用冰乙酸稀释10倍。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样品胆固醇提取准确称取充分混匀的鸡蛋约0.20g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0.5mL50%氢氧化钾溶液和4.5mL无水乙醇,振荡混匀,在80℃恒温水浴中皂化20min。
皂化时每隔5min振摇一次使皂化完全。
皂化完毕,取出比色管,冷却。
加入3mL 25%氯化钠溶液后再加入10mL石油醚,盖紧玻璃塞,振摇1min,静置分层。
取上层石油醚液1mL,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内,在65℃水浴中让石油醚自然挥发干,加入4mL冰乙酸,轻摇使胆固醇溶解,待测。
2.样品和标准胆固醇含量测定另取两支25mL具塞比色管,一支(空白管)加入4mL冰乙酸,一支(标准管)加入1mL胆固醇标准溶液(0.1mg/mL)和3mL冰乙酸。
包括样品管,各管分别加入2mL磷硫铁试剂,混匀,25℃放置20min后在560nm波长下比色。
MM_FS_CNG_0356食品胆固醇分光光度法MM_FS_CNG_0356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
2.原理概要当固醇类化合物与酸作用时,可脱水并发生聚合反应,产生颜色物质。
因此可先对食品样品进行提取和皂化,用硫酸铁铵试剂作为显色剂,测定食品中胆固醇的含量。
3.主要试剂和仪器3.1.主要试剂石油醚;无水乙醇;浓硫酸;冰乙酸:优级纯;磷酸;胆固醇标准物质;胆固醇标准液;胆固醇标准储备液(1mg/mL):精确称取胆固醇100mg,溶于冰乙酸中,并定容至100mL。
此液至少在2个月内保持稳定;胆固醇标准常备液(100μg/mL):吸取胆固醇标准储备液10mL,用冰乙酸定容至100mL。
此液用时临时配制;铁矾显色剂;铁矾储备液:溶解4.463g硫酸铁铵[ FeNH4(SO4)2·H2O]于100mL85%磷酸中,贮于干燥器内,此液在室温中稳定;铁矾显色液:吸取铁矾储备液10mL,用浓硫酸定容至100mL。
贮于干燥器内,以防吸水;50%氢氧化钾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钾,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5%氯化钠溶液:称取5g氯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钢瓶氮气:纯度99.99%。
3.2.仪器实验室常用设备;721型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电动振荡器;具玻塞试管:体积10mL、25mL。
4.过程简述4.1.胆固醇标准线吸取胆固醇标准常备液0.0、0.5、1.0、1.5、2.0mL分别置于10mL试管内,在各管内加入冰乙酸使总体积皆达4mL。
沿管壁加入2mL铁矾显色液,混匀,在15~90min内,在560~575nm波长下比色。
以胆固醇标准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4.2.样品测定4.2.1.食品脂肪的提取与测定根据食品种类分别用索氏脂肪提取法、研磨浸提法和罗高氏法提取脂肪。
并计算出每100g食品中的脂肪含量。
4.2.2.食品胆固醇的测定将提取的油脂3~4滴(约含胆固醇300~500 μg),置于25mL试管内,准确记录其重量。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操作步骤,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医疗机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操作。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2. 试剂: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开机预热分光光度计,确保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b. 取出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查试剂有效期和存储条件。
c. 准备标准品和样本待测血清。
2. 操作流程a. 取出试剂盒中的标准品,按照说明书稀释成不同浓度。
b. 加标准品和待测血清分别加入试剂管中,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c. 反应结束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3. 结果计算a. 使用标准品的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b. 读取待测血清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
五、结果判定根据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值,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判定和医疗建议。
六、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和试剂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试剂及仪器的质量控制应在每次实验前进行验证。
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污染试剂和样本。
七、记录与保存1. 对每次测定的操作步骤、结果和质控记录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测定结果可追溯。
2. 相关记录资料应按规定保存,以备查。
八、附则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和异常结果的分析,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操作,并记录详细的处理过程。
以上即为《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希望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理解和掌握胆固醇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有机溶剂提取法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中,对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利用胆固醇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的特性,从生物样品中提取胆固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动物组织(如鸡肝)- 95%乙醇- 氯仿- 无水硫酸钠- 硅胶- 1.5ml离心管- 电子天平- 离心机- 烧杯- 烘箱- 滤纸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磁力搅拌器1. 称取适量的动物组织(如鸡肝),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95%乙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组织充分溶解。
3. 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充分振荡,使胆固醇充分溶解于乙醇中。
4. 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5. 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个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氯仿,充分振荡,使胆固醇从乙醇相转移到氯仿相中。
6. 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7. 将上清液转移至烘箱中,在50℃下烘干至近干。
8. 向烘干后的残渣中加入适量的氯仿,溶解胆固醇,转移至比色皿中。
9.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原理,胆固醇在氯仿中的吸光度与胆固醇浓度成正比。
2. 通过标准曲线(以已知浓度的胆固醇溶液为标准)确定实验样品中胆固醇的浓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提取条件,如提取时间、温度等,以确保提取效率。
2.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样品污染,如使用干净的实验器材、避免交叉污染等。
3. 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样品的纯度、提取方法的优化等。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中的胆固醇,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胆固醇的浓度。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胆固醇的鉴定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化学试剂进行胆固醇的鉴定实验。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胆固醇是一种属于类固醇的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并全氢化菲的基本结构。
在胆固醇鉴定实验中,通过化学试剂与胆固醇发生特定反应,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产物,从而实现对胆固醇的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胆固醇标准品- 胆固醇试样- 硝化硫酸- 硫酸- 无水乙醇- 水浴锅- 试管- 移液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锅- 移液管- 移液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称取胆固醇标准品和胆固醇试样,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准备硝化硫酸和硫酸溶液。
2. 胆固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个试管,分别加入0、0.1、0.2、0.3、0.4、0.5 mL胆固醇标准溶液。
- 各试管中加入2 mL无水乙醇和1 mL硝化硫酸,混匀。
- 在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
- 冷却后,用硫酸溶液定容至10 mL。
- 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3. 胆固醇试样测定- 取6个试管,分别加入0、0.1、0.2、0.3、0.4、0.5 mL胆固醇试样溶液。
- 各试管中加入2 mL无水乙醇和1 mL硝化硫酸,混匀。
- 在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
- 冷却后,用硫酸溶液定容至10 mL。
- 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4. 数据处理- 以胆固醇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根据胆固醇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胆固醇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 = 0.0624x + 0.0155,相关系数R² = 0.998。
2. 胆固醇试样测定- 胆固醇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为0.456,根据标准曲线查得胆固醇浓度为0.4 mg/mL。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化学试剂法对胆固醇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胆固醇试样中含有胆固醇,其浓度为0.4 mg/mL。
1. 了解血清胆固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血清胆固醇主要由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其中游离胆固醇占30%,胆固醇酯占70%。
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原理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胆固醇与氧化剂反应生成胆汁酸,同时氧化剂被还原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NADH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该吸收峰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2. 试剂:血清胆固醇氧化酶试剂盒、NADH工作液、血清样本、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试剂盒中的试剂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混合均匀。
2. 样本处理:取血清样本1ml,加入试剂1ml,混匀后室温放置10分钟。
3. 检测:将混合液转移到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得到实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X mg/dl,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Y mg/dl。
2. 结果分析:(1)实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与正常参考范围相比较,判断是否异常。
(2)分析实验误差,包括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等。
(3)讨论影响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血清胆固醇含量与正常参考范围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受到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应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人为误差。
2. 试剂的配制和混合应均匀,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校准和保养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应定期进行校准和保养。
4. 实验结果分析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影响因素。
蛋清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测定蛋清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
2.学习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设计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蛋清胆固醇的实验方案。
3.用分光光度法测出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
4.巩固分光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分光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胆固醇的基本性质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目前已经超过200种,可分为化学试剂比色法、酶分析法、荧光法、气相和高效液相法等五大类。
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为化学试剂法和酶法。
化学试剂比色法有三种。
其中之一是胆固醇及其酯在硫酸条件下与邻苯二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物质,此物质在533mm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
胆固醇含量在400mg/100ml之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需将样品中的胆固醇抽提出来或取出样品中的蛋白质),灵敏,稳定。
鸡蛋清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之一,因材料取用方便所以选用鸡蛋清为实验材料,分光光度法Lambert-Beer定律A = εbc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b之间的关系,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
因此把透过溶液的光经过测光系统中的光电转换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就可以在测光系统的指示器上显示出相应的吸光度。
是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分别透过某一有色溶液,并测定其不同波长时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即可会出一条吸收曲线。
不同物质的吸收曲线各不相同,用已知纯物质的吸收曲线和样品的吸收曲线相对照,即可推测出样品。
另一方面,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某一纯物质溶液的吸光度,可会出吸光度—浓度的工作曲线,再测得含有该物质的溶液的吸光度后,即可确定其物质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试剂:邻苯二甲醛,冰醋酸,浓硫酸,无水乙醇,鸡蛋清,胆固醇四、实验步骤1、吸收曲线的测定(1)标准胆固醇溶液准确称取胆固醇100mg,以冰醋酸定容至100ml。
食品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食品油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成分之一。
然而,过量摄入胆固醇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正确测定食品油脂中的胆固醇含量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胆固醇在食品油脂中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那么,如何准确地测定食品油脂中的胆固醇含量,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测定方法主要依靠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胆固醇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由于在分光光度法中存在一些干扰物质,如脂肪酸和其他酯类化合物,这就要求在测定过程中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和清洁,以提高准确性。
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化合物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食品油脂中胆固醇的含量。
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化合物在流动气体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并通过探测器来测定其浓度。
色谱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油脂中胆固醇的测定。
然而,色谱法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除了传统的测定方法外,近年来,新的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一种颇受关注的新方法是基于纳米技术的胆固醇检测。
纳米技术可以将物料制备成纳米级颗粒,提高分析灵敏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精确度高。
通过纳米技术,研究者可以准确测定食品油脂中的胆固醇含量,为人们提供更精准的营养信息。
此外,利用生物传感器进行胆固醇的检测也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识别原理来检测目标物质的装置。
通过与特定酶的反应,可以对胆固醇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灵敏度、实时性强,可应用于食品油脂的快速检测。
但是,生物传感器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综上所述,食品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实验六蛋黄总胆固醇的测定(邻苯二甲醛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操作。
2、学习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蛋黄中总胆固醇(脂肪)含量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二、基本原理胆固醇及其酯在硫酸存在下与邻苯二甲醛作用,产生紫红色物质,此物质在550nm由最大吸收值,可用比色法测定。
胆固醇含量在400mg/100ml之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稳定。
实验相关原理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和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该法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析手续较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也不复杂,故应用很广。
吸光度与液层厚度和溶液浓度的乘积成正比,称为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
吸光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物质(溶质、溶剂)的本性和光的波长。
1. 物质不同,则吸光系数不同,所以吸光系数可作为物质的特性常数。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用摩尔吸光系数ε来衡量显色反应的灵敏度,ε值越大,灵敏度越高。
2. 溶剂不同,其吸光系数亦不同。
3. 光的波长不同,其吸光系数亦不同。
如将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被分析物质,分别测得吸光度,然后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称为吸收曲线(absorption curve),吸收曲线上有极大值的部分,称为吸收峰。
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以符号λmax表示,这是物质定性的依据之一。
4.单色光的纯度也影响吸光系数。
单色光越纯,即经单色器分光后的波长范围越窄,其吸光系数越大。
定量方法:1、吸光系数法2、标准曲线法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的。
特别是在单色光不纯的情况下,测得的吸光度值可以随所用仪器不同而在一个相当大的幅度内变化不定,若用吸光系数换算成浓度,则将产生很大误差。
先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测定条件相同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然后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A—C关系图,在相同条件下测出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就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血清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血清胆固醇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本次实验,掌握血清胆固醇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血清胆固醇水平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变化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与 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化合物。
在 500nm 波长处比色,其颜色深浅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恒温水浴箱2、试剂胆固醇标准液(517mmol/L)酶试剂:包括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酚等。
基础缓冲液四、实验步骤1、样本采集空腹 12 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 3ml,注入干燥试管中,待血液凝固后,以 3000r/min 离心 10 分钟,分离血清备用。
2、操作流程取 3 支干燥试管,分别标记为标准管(S)、测定管(U)和空白管(B)。
向标准管中加入20μl 胆固醇标准液和 10ml 酶试剂。
向测定管中加入20μl 血清样本和 10ml 酶试剂。
向空白管中加入20μl 生理盐水和 10ml 酶试剂。
充分混匀各管,置于 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15 分钟。
以空白管调零,在 500nm 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标准管和测定管的吸光度值(A)。
3、计算血清胆固醇含量(mmol/L)=(测定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标准液浓度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定的血清胆固醇结果如下表所示:|样本编号|测定管吸光度(A)|标准管吸光度(A)|血清胆固醇含量(mmol/L)||||||| 1 |______ |______ |______ || 2 |______ |______ |______ || 3 |______ |______ |______ |六、结果分析1、正常参考值成人血清胆固醇合适水平:<52mmol/L边缘升高:52~62mmol/L升高:≥62mmol/L2、结果判断本次实验中,若样本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说明受试者的胆固醇代谢基本正常。
实验12 直接皂化-比色法测定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一、原理当固醇类化合物与酸作用时,可脱水并发生聚合反应,产生颜色物质。
因此可先对食品样品进行皂化和提取,用磷硫铁试剂作为显色剂,测定食品中胆固醇的含量。
在样品的冰乙酸提取液中加磷硫铁试剂,胆固醇与试剂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胆固醇的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60nm•处测定。
二、实验仪器及试材1.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2.试剂:本实验用水均需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石油醚(沸点30-60℃)、无水乙醇、冰乙酸。
(2)50%氢氧化钾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钾,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25%氯化钠溶液:称取25g氯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10% 三氯化铁溶液:将10g FeCl3·6 H2O溶于磷酸中,定容至100 mL,储于棕色瓶中,冷藏保存。
(5)磷硫铁试剂:取10% 三氯化铁溶液1.5mL于100mL棕色容量瓶内,加浓硫酸定容至刻度。
(6)胆固醇标准储液:准确称取胆固醇100mg,溶于冰乙酸中,定容至100mL。
(7)胆固醇标准溶液:临用前将储液用冰乙酸稀释10倍。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样品胆固醇提取准确称取充分混匀的鸡蛋约0.20g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0.5mL50%氢氧化钾溶液和4.5mL无水乙醇,振荡混匀,在80℃恒温水浴中皂化20min。
皂化时每隔5min振摇一次使皂化完全。
皂化完毕,取出比色管,冷却。
加入10mL 石油醚,盖紧玻璃塞,振摇1min,静置分层。
取上层石油醚液1mL,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内,在65℃水浴中让石油醚自然挥发干,加入4mL冰乙酸,轻摇使胆固醇溶解,待测。
2.样品和标准胆固醇含量测定另取两支25mL具塞比色管,一支(空白管)加入4mL冰乙酸,一支(标准管)加入1mL胆固醇标准溶液(0.1mg/mL)和3mL冰乙酸。
包括样品管,各管分别加入2mL磷硫铁试剂,混匀,25℃放置20min后在560nm波长下比色。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胆固醇的化学性质。
2. 掌握胆固醇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学习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4. 分析胆固醇分解产物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
胆固醇在体内分解过程中,会生成多种产物,如胆酸、胆汁酸等。
本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胆固醇分解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胆固醇分解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胆固醇标准品2. 胆固醇样品3. 甲醇4. 氢氧化钠溶液5. 硫酸6. 水合肼7. 香蕉油仪器: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电子天平3. 磁力搅拌器4. 50mL 容量瓶5. 25mL 容量瓶6. 移液管7. 烧杯8. 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a. 准备一系列胆固醇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0.1mg/mL、0.2mg/mL、0.4mg/mL、0.6mg/mL、0.8mg/mL。
b. 将标准溶液分别加入5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线。
c.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以甲醇为参比,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d. 以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处理a. 称取一定量的胆固醇样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mL 容量瓶中。
b. 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调节pH至碱性。
c. 加入硫酸,使溶液呈酸性。
d. 加入水合肼,搅拌反应一定时间。
e. 加入香蕉油,萃取反应产物。
f. 将萃取液加入5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线。
3. 样品测定a.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以甲醇为参比,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b.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胆固醇分解产物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a.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mg/mL~0.8mg/mL。
b. 标准曲线方程:A=0.0057C+0.0043,相关系数R²=0.998。
2. 样品处理a. 样品溶液pH值调节至碱性,有利于胆固醇分解。
1. 了解肝脏在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
2. 掌握测定肝脏胆固醇含量的实验方法。
3. 分析肝脏胆固醇含量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脂质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和肝脏合成。
肝脏在胆固醇的合成、储存和转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通过测定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了解肝脏在胆固醇代谢中的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大鼠(体重约200g)。
2. 试剂:胆固醇酯酶、氯仿、硫酸、磷酸盐缓冲液等。
3. 仪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杀宰大鼠,取肝脏。
2. 将肝脏剪碎,加入氯仿和硫酸,提取肝脏中的胆固醇。
3. 通过胆固醇酯酶将胆固醇酯水解为胆固醇。
4.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胆固醇溶液的吸光度。
5. 根据吸光度计算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大鼠处死,取肝脏,称重,备用。
2. 提取胆固醇:将肝脏加入氯仿和硫酸,充分振荡,使胆固醇从肝脏中提取出来。
3. 水解胆固醇:向提取液中加入胆固醇酯酶,将胆固醇酯水解为胆固醇。
4. 测定吸光度:将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比色杯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 计算胆固醇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和吸光度计算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
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大鼠肝脏中的胆固醇。
2. 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出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为XX mg/g。
七、实验分析1. 肝脏是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合成器官,其含量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2. 肝脏胆固醇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引发心血管疾病。
3.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肝脏在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八、实验结论1. 肝脏在胆固醇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胆固醇的主要合成器官。
2. 肝脏胆固醇含量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 本实验为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九、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实验误差。
实验八、分光光度法测定胆固醇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胆固醇含量的原理
3、学习并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制作胆固醇含量标准曲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照射到有色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溶液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
假设入射光强度为I 0,透过光强度为It ,溶液的浓度为C ,液层宽度为b ,则
b C K I I A t
⨯⨯==0
log
(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式中:A 为吸光度,没有单位
K 随C 、b 的单位而不同
C :g/L, b : cm , k: L/g·cm ,为吸光系数;
C :mol/L, b : cm , k: L/mol·cm ,为摩尔吸
光系数
以上式子表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及宽度成正比。
当k 、b 都一定时,A 与C 成正比,因此若已知浓度溶液(即试样溶液)的吸光值As ,在相同条件下测出未知浓度溶液的吸光值Ax ,则试样溶液的浓度Cx 可通过下式求出:
s s
x x x s x s C A A C C C A A ⨯=⇒=(标准对照法,适用于非经常性的分析工作) 若是经常性的批量测定,则应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选定波长处,用同样的比色皿分别测其吸光值。
作出“吸光值/含量”的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未知浓度试样的吸光值,直接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 FeCl 3·6H 2O ,磷酸(A.R. 即“分析醇”) , 浓硫酸(A.R.), 胆固醇(C.P.),
无水乙醇。
试剂:10%三氯化铁溶液:10g FeCl 3·6H 2O 溶于磷酸,定容至100ml ,存棕色瓶中,冷藏
磷硫铁试剂(P-S-Fe 试剂):取1.5ml 10%三氯化铁溶液于100ml 棕色容量瓶加
T =-
I 0 I t
(透光度或透光率)
浓硫酸至刻度。
胆固醇标准溶液(0.08mg/ml):称取80mg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配制成10×的标准贮存液。
10×贮存液用无水乙醇稀释10倍,即为胆固醇标准溶液。
仪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试管,移液管
四、仪器使用(721分光光度计)
1.接通仪器电源开关,打开比色皿暗箱盖,选择所需的单色光波长,预热20分钟;
2.将盛溶液的比色皿装入暗盒中(一般装空白溶液的比色皿放在第一格,装待测溶液的比色皿放在后面)
3.打开比色皿暗箱盖(光门自动关闭),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指“0”(透光率为0),然后将盖子盖上(光电管受光),这时空白溶液的比色皿须正对于光路上,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指在“100”(透光率100%),若调不到100,可提高灵敏度。
4.连续几次调“0”和“100”后,就可以进行测定。
测定时,将比色皿拉杆轻轻拉出一格,使第二个比色皿内的待测溶液进入光路,此时指针所指的读数就是该溶液的吸光度。
重复上述测定操作1-2次,读取相应的吸光度值,取平均值。
5.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
注意事项:
1.读数时,视线要正对着指针,表上两排数据不要读错,小数点也不要读错!
2.放大器灵敏度有五档,“1”最低。
其选择原则是保证能使空白档良好调到“100”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低灵敏度,这样仪器将有更高的稳定性。
所以使用时一般置“1”,灵敏
度不够时再逐渐升高,但改变灵敏度后须重新调“0”和“100”。
3.拿比色皿时用手捏住毛玻璃两面,切不可触摸光面。
每次使用完毕,应洗净,滤纸吸干,不可用碱液和强氧化剂洗比色皿,避免腐蚀玻璃或使皿粘结处脱胶。
4.比色皿放入比色皿架前,须用擦镜纸吸干外壁的水珠。
五、实验内容
1、配制10%三氯化铁溶液、磷硫铁试剂、胆固醇标准溶液
2、打开721分光光度计预热20分钟
3、取6根试管,编号1-6,各管分别加入0.08mg/ml胆固醇标准液0、0.
4、0.8、1.2、1.6、
2.0ml,以无水乙醇补足至2.0ml,然后1-6管均各加入2.0ml磷硫铁试剂,摇匀。
10分
钟后分别转移到0.5cm光径的比色皿内,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60nm波长的单色光下,先用1号管的空白对照调“0”和“100”,然后同等条件下分别测定2-6管的吸光值A,记录数值。
4、算出各管胆固醇的实际浓度(单位:mg/ml),然后以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
值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备注:各管胆固醇实际浓度C的计算公式
C实际=胆固醇标准液原浓度×移取的胆固醇标液体积V÷各管总体积
=0.08 ×V(胆固醇体积)÷4 (单位为:mg/ml )
六、实验数据记录
用坐标纸画出标准曲线
(1)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参与血浆蛋白的组成;细胞膜的结构成分;胆汁酸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等的前体。
(2)临床意义: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浓度可作为脂类代谢的指标,但脂类代谢又常与糖类及激素的代谢密切相关,故在其他物质代谢异常时亦可影响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
胆固醇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主要来自体内合成,一部分直接从食物中摄取。
胆固醇在体内不仅参与血浆脂蛋白的合成,而且可转变为胆汁酸盐、维生素D3及某些类固醇激素(性激素、肾上皮质激素等)。
血液中的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及其酯两种,二者总称“总胆固醇”,其中胆固醇酯占70~75%。
糖尿病昏迷患者几乎都有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增加。
胆固醇增加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总胆管阻塞及粘液性水肿。
粘液性水肿胆固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甲状腺机能减退而垂体前叶有继发性活动过度所致。
其它如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牛皮癣等,血清胆固醇浓度间或也有增加。
在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
其它如严重肝病、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胆固醇总量常见降低。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导表明,血胆固醇含量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关,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脂血症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并发糖尿病昏迷时几乎都有总胆固醇升高;慢性肾炎肾病期、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等;胆总管阻塞(如结石、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且伴有黄疸,但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仍正常;长期高脂饮食、精神紧张或妊娠期,总胆固醇也可升高。
降低临床可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如急性肝坏死或肝硬化时,血清总胆固醇降低,胆
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也降低;严重的贫血病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因骨髓及红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功能受到影响,血清总胆固醇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严重营养不良时,总胆固醇降低。
(3)参考值:成人胆固醇 2.86-5.98mmol/L (110-230mg/d1)
儿童胆固醇 3.12-5.2mmol/L (120-200mg/d1)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预热仪器将选择开关置于“T”,打开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20分钟。
(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要连续光照,预热仪器时和不测定时应将试样室盖打开,使光路切断。
)(2)选定波长根据实验要求,转动波长手轮,调至所需要的单色波长。
(3)调节T=0% 轻轻旋动“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此时试样室是打开的)。
(4)调节T=100% 将盛蒸馏水(或空白溶液,或纯溶剂)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第一格内,并对准光路,把试样室盖子轻轻盖上,调节透过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正好为“100.0”。
(5)固定灵敏度档在能使空白溶液很好地调到“100%”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灵敏度较低的挡,使用时,首先调到“1”挡,灵敏度不够时再逐渐升高。
但换挡改变灵敏度后,须重新校正“0%”和“100%”。
选好的灵敏度,实验过程中不要再变动。
(6)吸光度的测定将选择开关置于“A”,盖上试样室盖子,将空白液置于光路中,调节吸光度调节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
将盛有待测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其它格内,盖上试样室盖,轻轻拉动试样架拉手,使待测溶液进入光路,此时数字显示值即为该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
读数后,打开试样室盖,切断光路。
重复上述测定操作1-2次,读取相应的吸光度值,取平均值。
(7)浓度的测定选择开关由“A”旋置“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此时数字显示值即为该待测溶液的浓度值。
(8)关机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并将比色皿座架用软纸擦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