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课内实验任务书(新)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2
操作系统实验任务书实验要求实验成绩记入平时成绩。
每次实验内容要求在上机之前预习,需要查找的资料事先查找,特别是对于常用的字符命令,要提前设计好练习用例。
在上机过程中熟练掌握要求的内容。
上机结束后,认真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
希望提前预习、认真上机、认真总结,不允许出现实验报告的相互抄袭现象。
发现抄袭现象,一律零分处理。
实验报告由各班统一收齐,排序,在下次实验课上提交。
实验1(2课时)实验题目:熟悉Linux操作系统环境实验目的:熟悉上机实验的操作系统环境Linux(Fedora Core)。
熟练运用Linux的在线帮助系统。
熟悉使用Linux字符界面、窗口系统,熟练掌握常用的字符命令,掌握一个C或C++程序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以及运行的过程。
实验内容:一.认真阅读操作系统实验教程第一章的内容,练习常用的命令。
二.完成下列练习1.打开终端命令窗口。
(单击任务栏的“应用程序”-“附件”-“终端”,进入命令界面)2.创建一个组账号:student(groupadd studentcat /etc/group|grep student //查看/etc/ group文件,可以看到已经创建了组student)3.创建一个student组的用户test(useradd –g student testcat /etc/passwd|grep test //查看/etc/passwd文件,可以看到已经创建了用户test)4.为test用户设置口令。
(passwd test)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est.新的UNIX口令: //在此设置用户test的口令,注意不显示任何输入信息重新输入新的UNIX口令: //再输入一次口令passwd: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5.显示/home目录的内容,(ls –l /home)会发现在/home目录下增加了一个test子目录,该目录为用户test的主目录。
《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系王明亮编写2008年4月实验名称:1.安装集成开发环境英文名称:Instal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技术基础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3或Windows XP 系统、网络交换机、系统安装软件。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
熟悉DotNet1.1、DotNet2.1、DotNet2.5、DotNet3.0的主要异同点。
实验要求:该项实验首先由教师利用实验室教师机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直接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并记录教师的操作步骤。
随后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生机上安装系统。
实验内容:在WINDOWS操作系统,首先给Windows系统加载上Wet服务器,并将Web服务激活。
而后安装DotNet1.1、DotNet2.1、 DotNet2.5、DotNet3.0,并在W服务管理进程中确认DotNet1.1、DotNet2.1、 DotNet2.5、DotNet3.0经已经处于激活状态。
最后用的安装文件将开发环境安装到Windows系统中。
并用分别设计一个简单的Windows界面应用程序和一个应用程序。
考核方式:学生按老师的演示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并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的电子文档提交。
参考文献:1《Oracle 9i中文版基础教程》电子版(本课程免费提供)2 MySQL数据库多媒体教学软件(本课程免费提供)3 SQL Server 2000简明培训教程电子版(本课程免费提供)4 MySQL电子教程(本课程免费提供)5 CISCO电子手册(本课程免费提供)6 C#电子教程(本课程免费提供)7 系统集成相关技术电子文档(本课程免费提供)8 PostgreSQL 电子教程(本课程免费提供)实验名称:2.安装MS.SQL数据库服务器英文名称:Install MS.SQL Database Server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类别:专业实验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s 2003或Windows XP 系统、网络交换机、MS.SQL Server安装软件。
实验一路由器和交换机认识性实验实验名称:路由器和交换机认识性实验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学时:4适用对象: 网络工程一、实验目的熟悉路由器和交换机并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和配置命令。
二、实验要求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命令。
三、实验原理利用主机的超级终端,通过tcp连接或者与路由器或交换机的console控制口直接连接的方式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配置。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Cisco 交换机、路由器、主机及相应软件五、实验预习要求、实验条件、方法及步骤1、 Cisco Catalyst 2924交换机(1) Catalyst 2924交换机的特点Catalyst 2924交换机属于工作组级的以太网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自适应以太网端口,它可以作为骨干交换机使用,用于汇集其它交换机、集线器、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或终端设备。
Catalyst 2924交换机如图2-1所示。
图1-1 Catalyst 2924 XL 型交换机Catalyst 2924交换机具有以下特点:24个10/100自适应、双工端口最大支持64 个虚拟局域网所有以太网端口都支持交换机间链路(ISL)和IEEE 干道最大支持2048个MAC地址每一VLAN支持IEEE 生成树协议(STP)Supported by Cisco IOS Release (8)SA6采用思科组管理协议(CGMP)限制IP多点广播使用端口安全以阻止对网络的未授权访问为防止性能降低进行广播风暴控制Switched Port Analyzer (SPAN) port monitoring on any portFour groups of embedded Remote Monitoring (RMON)基于浏览器的交换机管理工具(CVSM)通过单个IP地址的基于浏览器的交换机机群管理工具通过控制台管理口或远程终端的(CLI)管理工具CiscoView 设备管理应用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 Catalyst 2924交换机的前面板描述Catalyst 2924 XL交换机的前面板包括24个10/100以太网端口、指示灯和一个模式转换按钮。
系统集成实验报告《系统集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系统集成实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
通过对系统集成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综合实验,验证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集成可以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子系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引言:系统集成是指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更高级别的功能和性能。
在现代工程领域中,系统集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系统集成实验,深入理解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方法,并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系统集成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三个独立的子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
传感器系统负责采集环境信息,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决策,执行系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执行动作。
实验设计包括系统集成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以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效通信和协作。
实施过程: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硬件连接,将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通过适当的接口连接起来。
然后进行了软件编程,编写了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控制逻辑程序和执行动作程序。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以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和解析。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集成可以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子系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传感器系统采集的数据可以准确地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决策,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执行系统,执行系统能够准确地执行控制指令。
整个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并且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方法,并验证了系统集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系统集成可以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子系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为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习教学任务表实习班级B100513-16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别计算机实习地点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性质生产实习实习人数130实习时间第17-18周带队教师李志先实习主要内容到学院网络中心参观学习,听网络专家讲解网络知识和网络新技术;根据各小组具体任务(见附件),遵循网络工程集成规范要求,针对项目要求进行需求分析、制定实施方案、绘制网络拓扑总体结构图,推荐设备型号、单价、数量及总价,使用PacketTracer配置网络拓扑,根据项目需求分配IP地址、进行VLAN划分,配置路由协议并测试,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带队教师授课内容网络工程设计施工、集成与项目管理基本知识,交换技术、路由协议基本概念和原理,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访问控制列表的概念、配置方法和步骤等。
厂方人员讲授内容讲授人员姓名实习教学文件实习指导书(×)实习总结(√)实习计划(√)实习指导教案(×)实习本(×)注:有(√)没有(×)实习成绩考核办法实习报告40%+答辩40%+平时20% 不及格学生姓名教师签名日期教研室主任签名系主任签名实习计划书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10级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学生本学期要进行网络系统集成生产实习,为组织好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效果,特制定本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和管理能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本实习的目的是进行网络组建和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通过网络工程和项目案例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掌握网络工程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工程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访问控制以及测试调试排错技术,使学生熟悉常用的高端网络设备及其配置方法,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完整过程和实施方法。
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具有以下能力:1. 了解网络在企事业单位的地位,熟悉网络中心的布局和主要设备;2. 掌握中等规模的局域网的拓扑设计、IP地址规划、路由规划、设备安装等技术;3. 能够进行中等规模的局域网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主要设备的配置、调试。
网络系统集成实训指导书盐城工学院机械优集学院《网络系统集成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和任务《网络系统集成实训》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环节课程。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是指按照需求规划设计的拓扑结构,以服务器/客户为模型,将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平台、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训练,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用系统集成的思想进行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理解网络工程系统集成模型,具有设计并实现小、中型LAN和企业网的能力,并掌握网络维护与测试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实训要求了解网络项目集成技术的方法与步骤,理解局域网技术,理解广域网技术,掌握交换、路由技术,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理解服务器技术,理解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理解网络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测试与维护,掌握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理解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
目录实训一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IOS平台的基本配置 (4)实训二交换机基本配置 (6)实训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9)实训四Linux服务器的安装与基本配置 (12)实训五Windows 2003企业版服务器的安装与基本配置 (13)实训六Windows 2003环境下服务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14)实训七Windows XP环境下TCP/IP命令使用 (15)实训八某校园网设计方案书 (17)实训九双绞线的制作 (18)实训一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IOS平台的基本配置一、实训目的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IOS平台的基本配置。
二、实训内容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IOS平台的基本配置。
三、实训设备和环境1.Cisco 2800路由器2台;2.Cisco Catalyst 2960 交换机4台;3.PC机6台;4.控制台线6根;5.直通网线6根;四、实训要求1.PC机和路由器或交换机通过Console线互联;交换机的基本命令:(1)用户EXEC模式(2)特权EXEC模式(3)全局配置模式(4)接口配置模式(5)Line配置模式(6)vlan数据库配置模式(7)配置默认网关(8)设置DNS服务器(9)启用与禁用HTTP服务(10)查看交换机信息(11)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12)选择多个端口五、实训报告撰写要求1.阐述实验过程,包括线路连接、步骤等。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任务书课设任务分为基本任务和选做任务。
成绩评定时基本任务占总成绩的85%,选做任务占总成绩的15%。
按题目要求,每人必须独立完成基本任务中的一个指定题目,并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完成基本题目的同学,可以继续选做更高要求的任务,并补充完成该部分设计总结报告。
最终成绩将根据完成情况和工作量进行综合打分,并按总成绩高低顺序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
课设基本任务:一、全加器设计1)依据全加器的真值表,给出全加器的电路图完成全加器由电路图到晶体管级的转化(需提出至少2种方案);2)绘制原理图(Sedit),完成电路特性模拟(Tspice,瞬态特性),给出电路最大延时时间;3)遵循设计规则完成全加器晶体管级电路图的版图,流程如下:版图布局规划-基本单元绘制-功能块的绘制-布线规划-总体版图);4)版图检查与验证(DRC检查);5)针对自己画的版图,给出实现该全加器的工艺流程图。
二、3-8译码器设计1)依据3-8译码器的真值表,给出3-8译码器的电路图,完成3-8译码器由电路图到晶体管级的转化(需提出至少2种方案);2)绘制原理图(Sedit),完成电路特性模拟(Tspice,瞬态特性),给出电路最大延时时间;3)遵循设计规则完成译码器晶体管级电路图的版图,流程如下:4)版图布局规划-基本单元绘制-功能块的绘制-布线规划-总体版图);5)版图检查与验证(DRC检查);6)针对自己画的版图,给出实现该电路的工艺流程图。
三、八选一数据选择器(MUX)设计1)依据8选1数据选择器的真值表,给出八选一MUX电路图,完成由电路图到晶体管级的转化(需提出至少2种方案);2)绘制原理图(Sedit),完成电路特性模拟(Tspice,瞬态特性),给出电路最大延时时间;3)遵循设计规则完成晶体管级电路图的版图,流程如下:版图布局规划-基本单元绘制-功能块的绘制-布线规划-总体版图);4)版图检查与验证(DRC检查);5)针对自己画的版图,给出实现该电路的工艺流程图。
《网络系统集成实践》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19-20周)指导教师:刘良桂、郭奕亿《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小型企业办公局域网络的组建与配置二、提供设备及技术参数:实验设备:文件服务器1台通信服务器1台打印服务器1台工作站6台(网卡)超五类双绞线若干,ARJ45头若干D-LINK交换机2台HP彩色绘图机(A1幅面)1台HP激光打印机(A4幅面)1台佳能彩色喷墨打印机(A3幅面)1台扫描仪(A4幅面)1台刻录机1台功能分区:(1)模拟办公室------日常各种文本文件及表格的打印(激光打印机,A4幅面)。
(2)模拟设计室------日常各种图形文件的打印(彩色绘图机,A1幅面),数码图片的扫描(扫描仪,A4幅面),彩色效果图的打印(彩色喷墨打印机,A3幅面)。
(3)模拟资料室------日常各项资料档案管理,包括图纸的电子归档,需要刻录机。
(4)其他需求------局域网共享访问INTERNET、接收发传真和电子邮件需要宽带上网设备(带传真、语音功能等)。
三、目的和要求(1)了解局域网组建概念及一般知识;(2)了解局域网组建需要的设备;(3)掌握局域网的布局和布线基础制作;(4)掌握服务器的安装、管理与配置;(5)掌握工作站端的设置;(6)了解局域网改进要注意的事项及方法。
(7)学会应用WIN2000 SERVER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8)掌握互联网常用接入技术和网络设置。
(9)掌握路由交换及VLAN的配置。
四、工作内容及工作计划:(二周)课程编号: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指导教师:郭奕亿/刘良桂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实践开课系(部、中心):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指导书:局域网设计与组网实用教程周时:2授课班级:07通信(1)(2)系(部、中心)主任:时间日期周次星期时间实践内容授课地点指导教师1.1019一晚上局域网概述,局域网体系结构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119二晚上以太网技术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219三晚上VLAN和WLAN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319四晚上实现局域网互连的协议,局域网间通信技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419五晚上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网络安全设计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720一晚上布线与设备连接、绘制网络拓扑图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820二晚上路由器配置10#414郭奕亿、刘良桂1.1920三晚上VLAN的配置10#414郭奕亿、刘良桂1.2020四晚上Windows 2000服务器安装与管理10#414郭奕亿、刘良桂1.2120五晚上课程设计报告的文档编写、考核与答辩10#414郭奕亿、刘良桂五、考核办法:实践考核:由学生现场进行网络布线,并动手进行双绞线制作、双接互联、交换机和路由器、终端的连接与配置,然后进行组网并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是否掌握所学知识。
集成电路工艺设计项目实训报告任务书任务书:集成电路工艺设计项目实训报告一、项目背景二、任务要求1.学生需自行选择一个集成电路设计项目,可以是基于其中一特定芯片的设计,或是自己提出一个创新的设计方案。
2.学生需要了解所选择的集成电路设计项目的背景、相关技术要求和设计目标,并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
3.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集成电路的工艺设计,包括物理设计和电路设计。
4.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库和设计工具进行设计,比如EDA工具、模拟电路设计软件等。
5.学生需要进行相关仿真和验证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功耗、速度、可靠性等指标。
7.学生需要撰写实训报告,详细记录整个项目的过程、方法、结果和分析,展示工艺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文档要求1.实训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内容:a.项目背景和目标:简要介绍所选择的集成电路设计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b.调研分析:对所选择的集成电路设计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相关技术要求、市场需求等。
c.设计方法和工具选择:介绍所选择的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
d.设计流程和结果验证:详细描述集成电路工艺设计的流程,并进行仿真和验证工作。
e.结果分析和评估: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
f.实验总结和展望:总结整个实训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应用场景。
2.实训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1500字。
3.实训报告需要采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
四、评分标准1.项目选择和背景调研的深度和全面性:20分。
2.设计方法和工具选择的合理性和灵活性:20分。
3.设计流程和结果验证的恰当性和有效性:20分。
4.结果分析和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20分。
5.实训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质量:20分。
五、参考资料六、项目计划安排1.项目开始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项目结束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题目:利用C8051F020单片机实现多路信号源输出及采样
一、 设计任务和要求:
用C8051F020单片机完成16路信号源的输出,并通过单片机内部A/D 转换器进行输出信号源的反馈采样,最后通过异步串行接口(UART )将采样结果输出,如图1所示。
C8051F020 多路模拟开关
D/A 和
I/O 端口 16路信号调理 16
路信号输出 输出跟随 16路选一开关 16路信号调理
16位A/D UART 输出 图1、多路信号源系统框图 二、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
1、基本技术要求
利用C8051单片机将波形量化数据放置于内部ROM ,通过内部D/A 产生信号以及I/O 端口控制多路模拟开关,同时生成16路信号源,注意信号源调理电路中采保部分的选值,并给出理论计算结果。
反馈回采部分采用单片机的16位高精度A/D 转换器,采样频率自定(要求给出理论计算值),并通过UART 接口将采样值送出,按9600bps 的波特率发出(接收对象可以是计算机或其它)。
基本要求:根据任务书要求,写出方案设计报告,绘制原理图与
PCB版图,编写单片机程序代码。
发挥部分:根据单片机程序代码,给出调试仿真结果,并在计算机中演示。
2、设计分工
结果提交形式为:
A:方案设计报告(包括任务书要求总结、设计框图、指标计算公式及实现方法、关键时序说明);
B:电路原理图;
C:电路PCB图;
D:单片机程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