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9
2025届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dC1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H2、NH3等气体B.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PdC12+CO+H2O=Pd↓+CO2+2HC12、实验室根据反应:TiO2(s)+CCl4(g)TiCl4(g)+CO2(g),在无氧无水条件下制备TiCl4,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CCl4、TiCl4的沸点分别为76℃、136℃,且两者互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中反应完成后,先停止通N2,再停止加热B.①、⑤装置中分别盛有无水氯化钙、浓硫酸C.②中热水使CCl4气化,④中冰水使TiCl4冷凝D.④中分离TiCl4、CCl4混合物的方法是精馏3、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B.“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4、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B.Ⅱ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烧杯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量筒内液面上升,量筒壁上有无色液滴出现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2008.11说明:1. 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全部填写在答卷纸上。
2. 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O:16 S::32 N:14 C:12H:1 Al:27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B.NO生成NO2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D.O3生成PAN2.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Cl2的电子式为,是极性分子B.S2Cl2分子中既有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稳定性S2Br2>S2Cl2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3.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溴水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B.用惰性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强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4.2007年10月,一台湾女孩因食用河虾后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而中毒。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液体中,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的组合是①鸡蛋白溶液;②豆浆;③硫酸钠溶液;④澄清的石灰水;⑤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溶液变浑浊。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⑤参考答案:C略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参考答案:答案:C3.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 A个电子B.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3N A个C.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 A D.2.7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 A参考答案:A略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3+但不能肯定Mg2+和Fe3+的中的哪一种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参考答案:A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加入NaOH溶液,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沉淀部分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根据离子共存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进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4+;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还必须存在阴离子,所以一定还有NO3﹣;从ab和cd耗碱体积比值可知,若为Fe3+,则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刚好与纵坐标数据吻合;若为Mg2+,Mg2+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不能与纵坐标数据吻合,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一定不含Mg2+.解答:解:oa段发生反应:H++OH﹣=H2O,bc段发生反应:NH4++OH﹣=NH3?H2O,cd 发生反应Al(OH)3+OH ﹣=AlO2﹣+2H2O,故可以肯定溶液中一定有的离子为:H+、NH4+、Al3+;从ab和cd耗碱体积比值可知,若为Fe3+,则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刚好与纵坐标数据吻合;若为Mg2+,Mg2+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不能与纵坐标数据吻合,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一定不含Mg2+,A.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正确;B.溶液中不存在镁离子,ab段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Fe3++3OH﹣=Fe(OH)3↓,故B 错误;C.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Fe3+、H+、NH4+、Al3+,一定不存在Mg2+,故C错误;D.在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并不只有Na2SO4,还含有NaAlO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铝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本题中正确判断存在铁离子而不存在镁离子为易错点,需要合理分析图象曲线变化及数据.5.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
江苏省常州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Fe 56 Cu 64 As 7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叠氮酸钠(NaN 3)是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3mol NaN 3受撞击会生成4mol 氮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Na 3N)。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NaN 3受撞击时,NaN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N 3跟水反应时,有NH 3生成C .Na 3N 中N 3-半径比Na +半径大 D .NaN 3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 .工业上金属Mg 、Al 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 .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3.将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Cl 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 3)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②红色溶液不褪色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溶液仍然透明 A.仅①和④ B.仅①和③ C.仅②和③ D.仅②和④4.t ℃时,恒温蒸发某Na 2SO 3溶液,若蒸发a g 水时,析出b g Na 2SO 3·7H 2O ;若蒸发2a g 水时,析出c g Na 2SO 3·7H 2O ;则t ℃时,Na 2SO 3的溶解度为 A .100(c-b)/(2a+c-b) g B .100b/a g C .b/(2a+b) g D .100(c-b)/a g5.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符合“甲−→−2O 乙−→−2O 丙−−→−OH 2丁”的组合是① Na →NaOH ;② Cu →Cu(OH)2;③ S →H 2SO 3;④ CH 3OH →HCOOCH 3。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A、B与输出端Z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可知该门电路是( )A.“与”门B.“或”门C.“与非”门D.“或非”门2、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B.M点的场强大于N点的场强C.粒子在M点的速度大于在N点的速度D.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大于在M点的电势能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θ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sinθ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θ4、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在地球表面(不计空气阻力)和月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比较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在地球表面时的惯性与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的惯性一样大B.物体在月球表面时上升时间较长C.落回抛出点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D.在上升直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它们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相等5、已知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2,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 )A.39B.390C.60D.36006、如图,一长为2L 的轻杆中央有一光滑的小孔O ,两端各固定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两小球,光滑的铁钉穿过小孔垂直钉在竖直的墙壁上,将轻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转到竖直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的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竖直位置两球的速度大小均为gL 2B .杆竖直位置时对m 球的作用力向上,大小为mg 32C .杆竖直位置时铁钉对杆的作用力向上,大小为mg 311D .由于忽略一切摩擦阻力,根据机械能守恒,杆一定能绕铁钉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 . AB . BC . CD . D2. (2分)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③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④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①③④3. (2分) (2018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纸张燃烧C . 水分蒸发D . 矿石粉碎4. (2分)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离子组是()A . Na+、NH4+、NO3-、Cl-B . Cu2+、Na+、H+、SO42-C . K+、Ba2+、HCO3-、Cl-D . K+、Na+、CO32-、NO3-5.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末)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 Mg→MgOB . CaO→CaCO3C . Cl2→NaClD . H2SO4→SO26. (2分)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NAB . 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2NAC . 0.5 mol•L﹣1NaOH溶液中 Na+数为0.5NAD . 常温常压下,16g氧气所含电子数为NA7. (2分) (2016高一上·腾冲期中)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B .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C .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D .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8. (2分)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 . 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 . 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C . 50mL 1mol/L NaCl溶液D . 25mL 0.5mol/L HCl溶液9. (2分)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 . Na2CO3B . Cu2(OH)2CO3C . K2CO3D . NaHCO310. (2分)(2020·蚌埠模拟) 侯氏制碱法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江苏省武进区四校联考08-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命题单位:湟里高级中学出卷人:李建军审核人:谈东平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O:16 Mg:24 N:14S:32 Na:23 H:1考生注意:第Ⅰ、II卷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卷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宇航员在升空、返回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必须穿上10公斤重的舱内航天服,神六宇航员所穿舱内航天服是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它耐高温,抗氧化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C.它没有固定熔点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A.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银和汞可以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C.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某八宝粥中注明未加糖,所以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mL 1mol/L Fe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个NO3-离子C.0.6 g CaCO3与Mg3N2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N AD.80mL 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 A6、《青花瓷》中所描绘的“屏层鸟绘的牡丹一如你梳妆”、“色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 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C. 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D.x等于67、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B.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D.用反应物、产物中键能数据可判断对应反应的热效应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常州市第二中学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8.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u-64 Mg-24Ca-40Ba-137 Sr-88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奥运会火炬可用丙烷或丁烷作燃料.已知丙烷的沸点为-42.1℃,燃烧热为2219.2kJ/mol;正丁烷的沸点为-0.5℃,燃烧热为2877.6kJ/mol.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奥运火炬中燃料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烷烃的沸点和燃烧热都随碳原子数增加而成比例递增C.异丁烷的沸点肯定低于-0.5℃D.正己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2.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A B C D淀粉——混合物液氯——非电解质苯酚——有机物水晶——分子晶体胆矾——纯净物碳酸钙——强电解质纯碱——盐食盐——离子晶体盐酸——化合物醋酸——弱电解质水——氧化物金刚石——原子晶体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48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2×6.02×1023B.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 A个胶粒C.4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6.02×1023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6.02×10234.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HI(g) 1/2H 2(g)+ 1/2I2(s);△H= —26.5kJ/mol,由此可知1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的能量B.H+(aq)+OH-(aq)=H2O(l);△H = —57.3kJ/mol,含1molNaOH水溶液与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3 kJC.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D.CaCO 3(s)=CaO(s)+CO 2(g); △H = +178.5kJ/mol ,E 反应物>E 生成物 5.下列有关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0.1mol·L -1NH 4Cl 溶液中:c(Cl -)+ c(OH -) =c(NH 4+)+c(H +)B.0.1mol·L -1NaHSO 3溶液中:c(SO 32-)+c(HSO 3-)+c(H 2SO 3)=0.1mol·L -1C.0.1mol·L -1KAl(SO 4)2溶液中:c(SO 42-)=c(Al 3+)+c(K +)D.足量铁屑溶于稀硝酸所得溶液中:c(NO 3-)>c(Fe 2+)>c(H +)>c(OH -)6.已知NaHS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24.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 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 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为12的NaOH 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B.由水电离出来的H +的浓度是1.0×10-10mol·L -1C.NaHSO 4晶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离D.该温度高于25℃7.已知25 ℃ 时,AgCl 的溶度积K 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 值变大B.AgNO 3溶液与NaCl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 (Ag +)=c (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 (Ag +)×c (Cl -)=K sp 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 的沉淀析出. D.将AgCl 加入到较浓的KI 溶液中,部分AgCl 转化为AgI ,因为AgCl 溶解度大于AgI 8.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强还原性基团,将其与苛性钠溶液共煮后,可得到两种有机物,其中一种仍有强还原性,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 .B .C .D .二、(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25℃时,在含有大量Ba 2+的某澄清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物质的量浓度为1×10-12mol/L ,则在此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有 A.Na +、Cl -、NO 3-B.K +、CH 3COO -、SO 42-C.NH 4+、HCO 3-、SCN-D.Na +、NO 3-、Fe 3+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 ++NH 3·H 2O=AgOH↓+NH 4+B.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 2-+H 3O+HS -+H 2OCH 2COOH CH 2COOH CH 2—O —CHO CH 2—O —CHO CH 2CHO CH 2CHO HO —CH —CHO HO —CH —CHOC.4mol/L 的KAl(SO 4)2溶液与7mol/L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4Al 3++7SO 42—+7Ba 2++14OH —=2Al(OH)3↓+2AlO 2—+7BaSO 4↓+4H 2O D.向KI 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 ++O 2+4I -=2I 2+2H 2O11.有Fe 2+、NO 3-、Fe 3+、NH 4+、H +和H 2O 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B.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 2+-e -=Fe 3+C.若有lmolNO 3-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mole -D.该过程说明Fe( NO 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12.LiFePO 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 4+Li ++e -==LiFePO 4 ,负极 Li -e -== 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 4+Li = LiFePO 4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 +得电子被还原13.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C 11H 14O 4,属于芳香烃 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C.芥子醇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1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 <0.现将1 mol A 和2 mol B 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 和2 mol D 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 ,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 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 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逆12 图2123214 图1O H CHCH CH 2OHOO CH 3CH 3A.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B.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C.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 的浓度小于乙中C的浓度的2倍D.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减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15. (16分) (1).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①.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⑥.配制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2).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a.若B为Na2CO3粉末,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 .b.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 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填名称),C是(填化学式).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3).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K+、Mg2+和Cl-、Br-五种微粒.Ⅰ.欲将钠、钾、镁三元素大致分离开来,并将氯、溴两元素大致分离开来,有以下方法和操作步骤可供选择(其中有的步骤可选两次).①.溶于水制成稀溶液;②.溶于水制成浓溶液;③.通入足量CO 2; ④.加入足量氯水;⑤.通入足量氨气;⑥.过滤;⑦.用四氯化碳萃取.选取最合理的方法和步骤:(按顺序先后填写编号) . Ⅱ.分离后剩余的水溶液中所含的主要物质是 . Ⅲ.在上述分离过程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晶体.欲得到干燥的该化合物固体,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①.加热蒸发掉水分;②.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自然风干.正确的方法应选择_____.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6. (12分)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 与W 、Y 与Z 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 和W 都可与浓的NaOH 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Y 、Z 、W 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W 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_________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 与Y 化学性质相似,则X 与浓的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0.1 mol 的单质W 与50 mL 1.5 mol/L 的FeBr 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 2+ 和Br —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17. (8分)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 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 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⑴.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 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2和3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2(g)+3H 2(g)CH 3OH(g)+H 2O(g);△H =-49.0kJ/mol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___________mol/(L ·min).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 (CH 3OH)/n (CO 2)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 .升高温度 B .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 (mol/L)0.75 1.00 0.50 0.25 0310t (min)CO 2 CH 3OH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⑵.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8.(6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两种盐可发生下列变化,且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图中其它生成物未列出)(1).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B、E两溶液混合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可作为工业生产J的原料,B、C、H、I为非金属单质,H是密度最小的气体,X的水溶液为一种常见的无色医用消毒液,F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O是常见氮肥,且反应⑦中L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E、J、N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C+D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设备Ⅰ的名称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常常对某些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上述转化关系中能达到该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1molA 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生成N 的质量为1165g ,生成K 的质量为224g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0.(8分) Cu 、Cu 2O 和CuO 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l/LHNO 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NO 气体(标准状况).求: ①.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②.如混合物中含0.01moLCu ,则其中Cu 2O 、Cu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③.如混合物中Cu 的物质的量为x ,求其中Cu 2O 、CuO 的物质的量及x 的取值范围.八、(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下列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则按A 题评分. 21.(A )【物质结构与性质】Ⅰ.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Henry Bragg 和Lawrence Bragg ,以表彰他们用X 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⑴.科学家通过X 射线探明,NaCl 、KCl 、MgO 、CaO 晶体结构相似,其中三种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4种晶体NaCl 、KCl 、MgO 、CaO 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⑵.科学家通过X 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其中配位键和氢键均采用虚线表示.①.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金属铜采用_________堆积方式.②.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 Ⅱ.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②CH≡CH、③、④HCHO等,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填物质序号),预测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形.21.(B)【实验化学】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方案:称取1.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2.38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 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2).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佳,加入(填化学式)试剂可达到这一目的.(3).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 (Clˉ)的测定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到达终点后,则必须轻轻摇动锥形瓶,(此时不得剧烈摇动)以减少误差,否则这种误差会使n (Clˉ)测定值偏低,这说明两者的溶解度:AgCl AgSCN(填“>”或“<”).(5).若以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时,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mL,则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为 .常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答题卷15. (16分) (1).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2). a.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 .b.A是(填名称),C是(填化学式).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3).Ⅰ.选取最合理的方法和步骤:(按顺序先后填写编号) .Ⅱ.分离后剩余的水溶液中所含的主要物质是 .Ⅲ.正确的方法应选择_________.16. (12分)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ZW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形成晶体时属于_________晶体.(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 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被氧化的Fe2+ 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17. (8分)⑴. ①.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mol/(L·min).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⑵.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6分)(1).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B、E两溶液混合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C+D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设备Ⅰ的名称_______________.上述转化关系中能达到该目的的是_________(填序号).(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分)①.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②.如混合物中含0.01moLCu,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③.如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21. (12分)(A)【物质结构与性质】Ⅰ.⑴.4种晶体NaCl、KCl、MgO、CaO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金属铜采用_________堆积方式.②.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 Ⅱ.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填物质序号),预测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形.21. (12分)(B)【实验化学】(1).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2).溶液以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佳,加入_________ (填化学式)试剂可达到这一目的.(3).n (Clˉ)的测定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两者的溶解度:AgCl AgSCN(填“>”或“<”).(5).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为 .高三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C C A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答案ADCDBDBDBC15. (1).②③ (2分) (选对1个得1分,选错1个扣1分,但不出现负分) (2). a. C 6H 5O -+ H 2O + CO 2 C 6H 5OH + HCO 3-浑浊变澄清 b. 氨水 AgNO 3CH 2(OH)(CHOH)4CHO + 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 + 2Ag + 3NH 3 + H 2O 防倒吸 (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各1分) (3).Ⅰ.②⑤⑥③⑥④⑦ Ⅱ.KCl 、NH 4Cl Ⅲ.② (每空各2分) 16.(1). Cl <S <Al (2). 分子(3).2Al 2O 34Al+3O 2↑ (4). Be+2NaOH=Na 2BeO 2+H 2↑(5). 3∶5 (每空各2分) 17.⑴.①.0.225 ②.③.C 、D⑵.2CO 2+4e ―+2H 2O =2 CO +4OH ―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前两空每空各1分,其余每空各2分)18.(1).Al 3++3HCO 3-=Al(OH)3↓+3CO 2↑(2).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AlO 2-+ HCO 3-+H 2O=Al(OH)3↓+ CO 32-(每空各2分)19.⑴. H 2O 2 (2分) C+H 2O 高温=CO+H 2 (2分) ⑵.合成塔 (1分) ⑥ (1分)⑶. CO 2+2NH 3高温===CO(NH 2)2+H 2O (2分) ⑷Fe 4S 5+8O 2高温===2Fe 2O 3+5SO 2(2分) 20.①.利用N 原子守恒.n (HNO 3)=0.06mol ,n (NO)=0.01mol ,则n (Cu(NO 3)2)=(0.06-0.01)/2=0.025mol (2分)②.混合物中虽含有Cu 、Cu 2O 和CuO 三种物质,但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只有 Cu 、Cu 2O ,所以c (CH 3OH)·c (H 2O) c (CO 2)·c (H 2)3加热利用电子守恒可直接求解.转移电子总数:n( e)= n(NO)×3=0.03molCu提供电子数:0.01×2=0.02molCu2O提供电子数:0.03-0.02=0.01mol n(Cu2O)=0.01/2=0.005mol铜守恒:n(CuO)=0.025mol-0.01mol-0.005mol×2=0.005mol (2分)③.根据③解法可得n(Cu2O)=(0.03 mol-2x)/2=0.015 mol-x(1分)n(CuO)=0.025 mol―2(0.015 mol-x)―x=x-0.005mol(1分)根据电子守恒进行极端假设:若电子全由Cu提供,则n(Cu)=0.015mol若电子全由Cu2O提供,则n(Cu2O)=0.015mol,则n(Cu2+)=0.03mol大于了0.025mol,说明n(Cu)不等于0,另根据n(CuO)=x-0.005mol要大于0可得n(Cu)>0.005mol.所以0.005mol < n(Cu)<0.015mol. (2分)21.A.Ⅰ.MgO>CaO>NaCl>KCl⑴.①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面心立方堆积②Ⅱ.①③④ 平面三角21.B. (1).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2分) (2).酸性 HNO3(各1分)(3).偏高(2分) (4).>(2分)(5).0.2mol·L―1 (2分) (6).79.5%(2分)。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有解析)说明:1. 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全部填写在答卷纸上。
2. 本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训诂. / 待价而沽.狷.介 / 细大不捐.茎.叶 / 泾.渭分明B.鳜.鱼 / 一蹶.不振蔓.草 / 轻歌曼.舞玄.色 / 泫.然泪下C.转.折 / 天旋地转.载.体 / 载.歌载舞数.九 / 数.见不鲜D.煞.尾 / 煞.有介事丧.钟 / 丧.魂失魄禁.忌 / 弱不禁.风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间.距/间.不容发应.届/应.接不暇翘.楚/翘.首以盼B.埋.单/ 互相埋.怨狡.猾/ 矫.揉造作契.合/ 锲.而不舍C.沮.丧/ 含英咀.华拾.掇/拾.级而上倒.水/排山倒.海D.绯.闻/蜚.短流长沏.茶/休戚.与共噱.头/ 空穴.来风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今年NBA季后赛的形势以及总冠军的最终归属,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资深评论家见仁见智....,作出了相当一致的判断和预测。
B.4月6日,在上海申花与天津泰达的比赛中,郜林起脚劲射,再进一球,梅开二度....,帮助申花队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C.有人说“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是生产力提高了,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D.我生来性格倔强,心直口快,决不赞成你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也不做你这样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资料的新发现,人们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过去我们常常讲盖棺论定....,现在看来不能作为普遍的认识。
B.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C.朋友的一次次欺骗和伤害,让他成了一个轻诺寡信....的人,他变得消沉、保守、自闭,不再信任任何人,哪怕自己的亲兄弟。
【高三】江苏省常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试卷说明: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1.化学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A.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D.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B.COCl2的电子式:C.Al3+的结构示意图: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考点:考查化学用语有关问题。
3.下列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B.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C.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Hg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D.分别加热盛有NH4Cl和单质碘的试管,管口均有固体凝结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溶液Al2O3的溶液:Na+、K+、HCO―3、NO―3B.0.1mol?L-1Ca(ClO)2溶液:K+、Na+、I―、Cl―C.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K+、Fe2+、Cl―、NO―3D.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Mg2+、Cl―、SO2―4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NH3能与Cl2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D.K2FeO4能与水作用生成Fe(OH)3胶体和O2,可用于净化自来水并杀菌消毒6.有关海洋中部分资源的利用(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利用Cl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 *** B.用MgCl2?6H2O晶体制无水MgCl2,需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C.SO2水溶液吸收Br2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D.粗碘中混有少量HCl和IBr可加入KI进行升华提纯7.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图2、图3)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KCl中少量MnO2用10mol?L-1盐酸配制100mL 0.1mol?L-1盐酸用NaCl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除去C2H4中少量SO2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O2通入水中:3NO2+H2O=2H++2NO―3+NOB.用两个铜电极电解CuSO4溶液:C.SO2通入FeCl3溶液中:SO2+Fe3++2H2O=SO2―4+Fe2++4H+D.过量的CO2通入NaAlO2溶液中: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5.6L CH4含C―H键数目为NAB.常温常压下,100g17%H2O2水溶液含氧原子总数为NAC.标准状况下,5.6L O2与适量Na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AD.常温常压下,14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含碳原子总数为NA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aSO3(s)+4C(s)=BaS(s)+4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纯铁和生铁在酸雨中均发生电化学腐蚀C.,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v(SO2)和SO2转化率均增大D.0.1mol?L-1Na2CO3溶液在35℃时碱性比25℃强,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放热反应11.我国科研人员以蹄叶囊吾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倍半萜化合物II,有关转化如图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I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化合物I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C.化合物II一定条件下能发 D.检验化合物II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且X常见化合价+1和―1,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与X处于同一主族,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2008.11说明:1. 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全部填写在答卷纸上。
2. 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O:16 S::32 N:14 C:12H:1 Al:27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B.NO生成NO2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D.O3生成PAN2.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Cl2的电子式为,是极性分子B.S2Cl2分子中既有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稳定性S2Br2>S2Cl2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3.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溴水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B.用惰性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强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4.2007年10月,一台湾女孩因食用河虾后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而中毒。
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作氧化剂5.2—氨基—5—硝基苯甲醚俗称红色基B,主要用于棉纤维织物的染色,也用于制金黄、枣红、黑等有机颜料,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
若分△ 子式与红色基B 相同,且氨基(—NH 2)与硝基(—NO 2)直接连苯 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包括红色基B )可能为 A .2种 B .4种 C .6种 D .10种 6.某有机物分子中含n 个-CH 2-,m,a 个-CH 3,其余为-OH 。
则-OH 的个数为A .m +2-aB .2n +3m -aC .m +n +aD .m +2n +2-a 7.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 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 中一定有Fe 3+B .C 中一定有Fe 3+ C .B 为AgI 沉淀D .A 一定为FeBr 2溶液8.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PH=14的溶液,然后用1mol/L 的盐酸滴定到沉淀量最大时,消耗盐酸40mL ,原合金中铝的质量为:A .0.92gB .0.46gC .0.54gD .0.135g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 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A .1molFeS 2在沸腾炉中完全燃烧,转移44N A 个电子B .标准状况下B 2H 6和C 2H 4的混合气体22.4L ,所含电子数为16N A C .5.6g 铁粉在2.24L (标准状态)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D .100℃时,1 L pH=6纯水中,含OH -数目为10—6N A 10.Cl 2、SO 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其漂白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 2、SO 2,漂白效果会更好B .通过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 2还是通入Cl 2所引起的C .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无色化合物”分子,19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用氨水吸收少量SO 2气体:2NH 3·H 2O+SO 2=2NH 4++SO 32-+H 2OB .FeI 2溶液中通入C12至Fe 2+恰好完全被氧化:2Fe 2++C12=2Fe 3++2C1-C .NH 4HCO 3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共热:NH 4++OH - NH 3↑+H 2OD .将1 mol·L —1 NaAlO 2溶液和1.5 mol·L —1的HCl 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6AlO 2— + 9H + + 3H 2O = 5Al(OH)3↓+ Al 3+12.有M 、N 两溶液,各含下列14种离子中的7种:Al 3+、Cl -、Na +、K +、NO 3-、OH -、S 2-、MnO 4-、Fe 3+、AlO 2-、CO 32-、NH 4+、SO 42-、H +。
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 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 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A .OH -、S 2-、CO 32-B .MnO 4-、SO 42-、NO 3-C .Cl -、NO 3-、SO 42-D .AlO 2-、MnO 4-、SO 42-13.已知某一价金属硫酸盐R 2SO 4在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向一定量的该饱和溶液中加入2.6 g 无水R 2SO 4,结果析出21.3 g R 2SO 4·10H 2O ,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23 B. 85.5 C. 39 D. 714.向200mL0.1mol/L 的Fe(NO 3)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使Fe 2+恰好完全沉淀,小心加热混合物,直到水分蒸干,然后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此时固体的质量为(2NaNO 3==2NaNO 2+O 2)A .1.44gB .1.60gC .2.76gD .4.36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5.(11分)为了预防碘缺乏症,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40~50mg 碘酸钾。
碘酸钾晶体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能跟某些还原剂作用生成碘;在碱性溶液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等强氧化剂氧化为更高价的碘的含氧酸盐。
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1)写出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 已知下列反应中,两种还原产物所得电子数目相同,请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 2+□KClO 3+□H 2O →□KH(IO 3)2+□KCl+□Cl 2↑。
(3 混合反应后,用稀酸酸化的作用是 ,在稀盐酸和稀硝酸中不能选用的酸是 ,理由是(4) X 的化学式为 写出用试剂X 调节pH 的化学方程式(5) 生产中,如果省去“酸化”、“逐氯”、“结晶①、过滤”这三步操作,直接用试剂X 调整反应后溶△液的PH,对生产碘酸钾有什么影响?。
16.(11分)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要求填空:(1)B 装置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 装置中的石棉上均匀附着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E装置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璧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还有缺陷,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是(填编号)_______。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6)如E装置中有100ml水,在标准状态下E中能收集到4.48L氯化氢(不考虑气体的扩散),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密度为1.1g/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17.(6分)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
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
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水、NO2-和一种过氧化物。
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λ=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
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 =2.500×10-3mol•L-1。
⑴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⑵计算该样品此时c(O2-) =;⑶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KMnO4或K2Cr2O7,任选一种即可)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离子方程式:;18.(10分)下图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溶液中的水以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标出。
A、E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且和SiC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和原子数,J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反应③、④、⑤用于工业中生产H。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I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4)B和SiC的纳米级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散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