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上第二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37.05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及答案参考答案识字1场景歌一、二:答案略。
三、多音字行xíng (行走)háng(银行)号hào (小号)háo(号叫)四、近义词欢笑—欢乐五、反义词方—圆小—大欢笑—抽泣六、理解词语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帆船: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
红领巾: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
文中指小年先锋队员。
七、句子解析1.一只海鸥,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
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
2.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一方鱼塘,绿油油的秧苗,一行行的垂柳和美丽的花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图。
3.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座”指建筑;“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群”指数量比较多的动物。
八、问题归纳1.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所以说一队“红领巾”。
“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说一说文中有哪些数量词?一只海鸥,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3.课文前三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三个小节是描写的静态的景色,最后一小节是描写的活动场景。
九、课文主题本文是数量词归类识字。
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十、教材课后习题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只)海鸥一(条)帆船选择你熟悉的一处场景,仿照课文,写一写。
三个小朋友一棵棵小树两只小鸟一片片白云识字2树之歌一、二:答案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生字组词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生字1 园(花园)(园林)(春色满园)孔(小孔)(孔桥)(无孔不入)桥(桥头)(桥下)(过河拆桥)群(羊群)(群体)(三五成群)队(排队)(队长)(成群结队) 旗(国旗)(升旗)(旗鼓相当)铜(黄铜)(铜号)(铜墙铁壁)号(学号)(句号)(发号施令)领(领子)(红领巾)(心领神会) 巾(毛巾)(红领巾)(巾帼英雄)2 杨(杨树)(白杨)(百步穿杨)壮(强壮)(壮大)(气壮山河)桐(梧桐)(梧桐雨)枫(枫叶)(枫树)松(松柏)(松树)(松柏之茂)柏(松柏)(柏树)棉(棉花)(木棉)杉(水杉)(杉树)化(美化)(化学)(千变万化)桂(桂花)(桂树)(桂子飘香)3 歌(歌唱)(听歌)(对酒当歌)丛(树丛)(草丛)(险象丛生)深(深水)(深处)(意味深长)处(到处)(处所)(一无是处)六(六月)(六个)(五颜六色)熊(熊猫)(熊样)(虎背熊腰)猫(小猫)(熊猫)(照猫画虎)九(九十)(九月)(九牛一毛)朋(朋友)(亲朋好友)友(朋友)(友情)(良师益友)4 季(四季)(季节)吹(吹风)(吹牛)(风吹雨打)肥(肥大)(肥牛)农(农田)(农事)忙(忙碌)(连忙)(不慌不忙)归(归来)(回归)(物归原主)戴(穿戴)(爱戴)辛(辛劳)(辛苦)(千辛万苦)苦(苦头)(吃苦)(勤学苦练)年(过年)(新年)(三年五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识字 1 :场景歌1. 一队“红领巾”中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 记一记:(对)号入座 (队)员 (对)不起排(队)(同)学 (铜)号一(同) (铜)牌3. 读一读、记一记:一方鱼塘一亩鱼塘一片鱼塘一块稻田一方稻田一片稻田一孔石桥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片翠竹一棵翠竹一只海鸥一群海鸥一条帆船一只帆船4. 读一读《量词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别说差。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建议时间:30分钟一、快乐读儿歌,轻松做练习。
春天怎么来?秋天怎么来?柳枝长长,落叶纷纷,春天从柳枝上滑(huá)下来。
秋天从叶子里飘下来。
夏天怎么来?冬天怎么来?荷花朵朵,白雪飘飘,夏天从荷花里跳出来。
冬天从雪花里飞出来。
1.儿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的场景,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景物。
2.照样子,想象词语描写的画面,用一句话写下来吧!例:柳枝长长长长的柳枝在风中轻轻摆动。
荷花朵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叶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还可以怎么来?请仿写一句。
春天怎么来?___________,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树牌,做练习。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橡”读___________。
2.“栎”的偏旁是“木”,这个字和________有关。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栎”读______。
3.读左边的橡树树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1)橡树最高30米。
()(2)橡树只开花不结果。
()(3)橡树不怕干燥和湿润(rùn),也不怕霜冻。
()(4)橡树最适合在沙壤土或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三、阅读提升。
(一)小河马的本领森林里大象用鼻子卷木头,小鸟张开嘴巴快乐地歌唱,小猴子用尾巴把自己倒挂在树上,可神气啦!只有小河马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小河马说:“我没有能卷木头的鼻子,没有会唱歌的嘴巴,也没有像钩子一样的尾巴,我到底有什么本领呢?唉,我真没用!”一天,小兔要到河对岸去采蘑菇,可是它没有办法过河,小河马看见了说:“你坐在我的背上,我背你过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 《场景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的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能正确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让我们举着队旗,吹着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课件出示少先队员举队旗出行的图片)1.课件出示词语: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2.正音识字。
(“铜、领”后鼻音,指名读、齐读)(1)出示铜号图片,相继引申其他乐器(如小号、短号、圆号),强化“号”的识记。
(2)出示“一队‘红领巾’”的图片。
师:“红领巾”指的是谁?“一队‘红领巾’”指的又是什么呢?(一群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就让我们跟着图片中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去旅游吧!我们将要到哪里呢?请翻开课本第16页,读课文前3个小节。
1.自主读文,认读生字。
2.教师巡视,指导正音。
(1)正音,指导易读错的音。
艘:平舌音,第一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帆:读一声,与“凡”的读音不同。
(2)指名读。
玩连连看游戏,玩得好的同学奖励小星星。
3.小组讨论:给每个旅游景点取个好名字。
(1)交流名字。
(生汇报,师板书、贴词语:海边、乡村、公园)(2)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总结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总结。
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小狗寻亲》、《小鱼与小螃蟹》和《小鸟的家》等。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抓住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课文分析《小狗寻亲》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狗寻找失散的父母的故事。
通过描述小狗寻亲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勇敢精神。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适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
《小鱼与小螃蟹》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鱼与小螃蟹之间的友谊故事。
通过描述小鱼与小螃蟹相互帮助、互相理解的情节,引导学生培养友善和合作的品质。
该课文的语言简单易懂,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理解。
《小鸟的家》这篇课文以小鸟建造家园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述小鸟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建造家园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孝敬父母和劳动的重要性。
该课文情节紧凑,描写生动,适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研究目标针对这些课文,我们的研究目标包括:1. 理解每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 掌握阅读理解技巧,如正确回答问题、归纳总结等;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和书写水平。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阅读课文前,引导学生观察标题和插图,激发阅读的兴趣;2. 借助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并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4.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5. 布置相关作业,如完成阅读理解题、写作或绘画,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课文,提高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以上是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教学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 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比如认识“帆、艘”等字,会写“园、孔”等字,并且能够用这些字组词造句。
2. 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场景歌》时,学生能感受到不同场景的美丽,理解量词的用法。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场景。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从课文中发现更多的细节和趣味。
比如学习《树之歌》时,想象各种树木的样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量词的正确用法。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记住这些生字可能有点难,就像要记住好多新朋友的名字一样。
而理解量词的用法也需要一些时间,比如“一艘船”和“一条船”的区别。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小朋友们可能不太会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课文中的内容,或者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会有点害羞。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老师可以通过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入课文,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讲一个小蚂蚁去旅行,看到了各种美丽场景的故事,引出《场景歌》。
2. 游戏互动法:设计一些好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比如“量词大比拼”游戏,老师说出一个事物,学生快速说出正确的量词。
像“苹果”,学生就说“一个苹果”。
3. 图片展示法:用一些生动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比如学习《树之歌》时,展示各种树木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不同的树。
四、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听一首欢快的儿歌好不好呀?”生:“好!”师播放儿歌《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师:“同学们,这首儿歌好听吗?”生:“好听!”师:“那你们知道这首儿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呀?”生:“太阳、花儿、小鸟、小书包。
二上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制作我们的动植物标牌一、设计依据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课文《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我爱阅读《十二月花名歌》。
本单元为识字单元,以四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了识字学习,旨在通过不同的语境识字学词,用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在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的诵读中,完成识字与写字任务。
《场景歌》是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集中在四个场景中,利用少先队员外出活动为线索,呈现大海港湾、鱼塘稻田、石桥翠竹等场景,让学生在诵读之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数量词在表达上的独特味道。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
作者从不同角度介绍树木,有的是形状,有的是树叶的颜色,有的是树木的习性等,“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图文结合,通俗易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了大自然中的一些树木名称,习得生字新词。
《拍手歌》是以儿童熟悉的拍手游戏,串起八种动物的生活场景,孔雀和锦鸡、飞翔的雄鹰、成群的大雁、丛林中的猛虎、会歌唱的黄鹂和百灵鸟、以及嬉戏的大熊猫……一个个活泼可爱、富有情趣,让学生在习得字词的同时,也懂得“人和动物是朋友”的道理。
《田家四季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
春天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肥;夏天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丰收在望;冬天雪后初晴赶制年衣。
整首歌谣图文并茂,学生在了解四季农事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劳动带给人们的喜悦。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三个内容:一是部首查字法的学习,是在儿童阅读遇到的生字障碍中自然展开的真实性学习;二是在“日积月累”中编排了《论语》《孟子》中的名言;三是“我爱阅读”中编排的《十二月花名歌》,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正月至腊月每个月中开花的花名及特点。
以上内容都是以识字认字为基础的,虽然每篇儿歌都有一定的场景,但各个场景相对独立,大多以图片形式呈现,与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距离,如《场景歌》用词串描写几个画面,用含有“一”的数量词串联,也扼制了学生的自主表达。
场景歌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
(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识记字形。
(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环节
一、游戏导入新课。
(用时:3分钟)
1.带着学生做游戏,模拟课文里的人物——一群少先队员一起出游的情景。
2.板书课题:场景歌跟随老师做游戏,进入模拟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5分钟)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二、随情景学文、识字。
(用时:20分钟)
1.首先学习第四小节,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图片,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
(2)学习生字,采用指读、齐读的方式朗读第四小节。
2.情境延伸,学习前三小节。
(1)出示图片:海边、乡村、公园景色,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引导生字识记方法。
(2)朗读小节,朗读竞赛:男女读、小组读、二人合作读。
四、巩固生字,诵读全文。
(用时:12分钟)
1. 游戏“对口令”检查生字和量词搭配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
3.练习活动: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教学反思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是本课的重点,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恰当地运用数量词则是本课的难点。
由浅显易懂、活泼有趣的儿歌引导学生接触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学习生字生词,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能把数量词运用到自己熟悉的事物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环节
一、展示成果,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
1.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成果,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树叶,提问:你们知道这都是哪些树的叶子么?
2.板书课题:树之歌自由交流自己带来的树叶,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图片引导,学习生字。
(用时:15分钟)
1.出示图片,学习图片上树的名称。
2.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树名竞赛,看谁认得多。
三、品读课文,延伸拓展。
(用时:15分钟)
1.细读课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树的不同特点。
2.拓展树木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好处,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四、课文总结。
(用时:5分钟)
1.总结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树木。
完成作业。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识记生字、词,了解树木的名称及其写法。
通过这首儿歌的学习,学生能更加留心生活、细心观察自然,儿歌抓住了树木的主要特征,让学生易于理解。
我还拓展了树木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萌发自觉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重点词语和多音字“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育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是朋友,树立保护动物的观念。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动物名称和特征,树立保护动物的观念。
教学环节
一、动画视频,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
1.视频引入,切入课文主题,
提问:你们认识里面的哪些动物?
2.板书课题:拍手歌认真观看视频,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名称。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用时:10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3.检测生字情况。
(1)出示有拼音的词语,指导认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3)单独出示生字,交流认识方法。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5分钟)
1.细读课文,以齐读和轮流接力的方式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提到的动物名称及其特点。
3.引导学生感悟最后两节的内容,展示课文主题。
四、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
我会写。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动物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识记生字词,了解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知道动物与人类是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的朋友,树立保护动物的良好观念。
通过本课文的学习及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田家四季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重点词语和多音字“场、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了解田家生活的特点,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趣味话题,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 1.提问:你们心中的四季是什么样的?
2.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四季的样子画在纸上并交流成果。
将自己心中四季的景象画下来,互相交流。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用时:15分钟)
1.出示生字,再次认读、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事项,进行反馈、评议。
1.认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3.全班交流、展示。
三、课文学习,认识生字。
(用时:15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2.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学习第一节,描绘田家春季图景,学习生字词。
(2)学习第二节,总结田家夏季的活动,学习生字词。
(3)学习第三节,描绘田家秋季景象,学习生字词。
(4)学习第四节,感受田家冬季生活,学习生字词。
四、总结并感悟生活。
(用时:5分钟)
1.总结所学内容。
2.让学生感悟田家四季生活,抒发情感。
交流自己对田家四季生活的感悟。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识记生字词,写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一课的生字词与田家生活有关,教学时可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识记,并让他们感受到田家生活的乐趣,感悟到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3.积累对偶句。
4.学习《十二月花名歌》,了解花的名称及其特征。
【学习重点】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的步骤,老师讲解部首查字法的用法,指导练习。
2.按照课本要求完成练习题,老师核对答案,讲解生字。
3.朗读儿歌,老师指导学生发音。
【学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
(老师)
2.准备《新华字典》,读读部首目录表,自读《十二月花名歌》。
(学生)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查字典)
一、部首查字法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查得最快。
2.过渡: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
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什么是部首呢?请同学们翻开字典读读部首目录表,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部首。
4.教师列举几个部首不同的汉字,让学生认识部首。
5.读读课文中介绍“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6.教师示范部首查字的过程,让学生跟着一起查,领悟方法步骤。
7.小组学习: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完成教材中前两项练习,师生一起校对。
8.独立完成教材中最后一项练习,比一比谁查得准,查得快,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9.再读教材中的方法。
10.朗读儿歌,老师指导学生发音。
第二课时
(日月积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学生互读名言,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名言的含义。
3.指导朗读、背诵。
二、我爱阅读
1.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出它的韵律美。
2.指导阅读,总结花名、花开的月份、花的特征。
3.交流自己最喜爱的花,描绘其特征,抒发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