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松动弱化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ZF301工作面顶煤弱化处理措施综采放顶煤开采,是近10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开采技术,在条件适宜时,放顶煤具有高产高效,低耗安全,掘进率低,系统简单,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
我矿301工作面设计180米,安设支架120架,平均煤层厚度16米,顶煤厚度11米,截止目前工作面累计推进450米,生产原煤60万吨,随着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放顶煤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中硬以上煤层,通过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改善顶煤的冒放性,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顶煤的冒放性是指顶煤在支承压力和自重压力的作用下,在采空区冒落和放出的难易程度。
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顶煤的强度(硬度)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
煤层的硬度大,虽然在支承压力作用下能够在采空区冒落,但由于冒落的块度大,流动性差,不易放出。
尽管有些煤层硬度大,但原生裂隙发育,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原生裂隙进一步扩展,并且产生了更多的次生裂隙,将顶煤切割成块度较小的散体,散煤的流动性好,容易放出。
因此,改善硬煤冒放性主要从降低煤层硬度和增加煤层裂隙等方面入手。
在实际生产中,结合放顶煤的条件,一般都采取煤层注水和顶煤松动爆破及两者相结合等几种弱化顶煤的方法。
2 顶煤裂碎原理及措施2.1 顶煤的裂碎原理首先,在支承压力作用下,使煤壁前方由弹性变形进入塑性变形状态而发生位移和破坏,这种作用称为一次破坏或预破坏作用,但这时仍然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不会发生冒落。
此后煤体进入工作空间上部,即进入低应力区,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使其积蓄的能量进一步释放,加上工作空间内支架的反复支撑作用,从而使顶煤进一步松碎,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破碎现象。
显然二次破碎与支架反复支撑的次数和时间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是可控制的人为因素。
在支护过程中,支架的反复支撑,即多次“支撑一卸载”作用,使支架对顶煤的强度不断变化,使顶煤内的应力状态发生周期性变化,形成交变应力作用,促使顶煤易于发生破坏,由于交变应力(支架的反复支撑)作用,其破碎效果可提高50%~80%,特别对顶煤下位煤体2~3m范围内的作用更明显。
坚硬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弱化技术研究【摘要】在对坚硬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坏基本特征及影响顶煤破碎冒放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煤矿对综放工作面坚硬顶煤的处理方法,总结出厚硬煤层顶煤的弱化技术,确立不同开采条件下的顶煤弱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硬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弱化;注水;爆破顶煤采出率是综采放顶煤开采中的核心问题。
顶煤得到充分破坏而及时垮落并破碎到放煤所需块度是应用综放开采的必要前提。
在一般的综放开采中,顶煤依靠矿压作用和支架反复支撑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破坏而及时垮落并破碎到放煤所需程度。
但在顶煤坚硬且厚度大时,仅依靠矿压和支架反复支撑的破煤作用难以使顶煤及时垮落和充分破碎。
一方面,由于煤体自身强度较大、整体性较好,降低了其可放性;另一方面,由于埋深浅(<200m)或顶分层已预采,减弱了矿压破煤作用。
对于前者,目前已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如大同忻州窑矿、兖州鲍店煤矿、靖远红会一矿及铜川陈家山煤矿等,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实际应用效果很不明显,典型的如铜川陈家山413综放面,顶煤回收率尚不足60%,采空区遗煤厚达6.3m,占总放煤厚度的42%,且由于处理后的顶煤整体强度虽有所降低,实际块度却往往很大,根本无法从支架放煤口放出,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于后者,目前研究较少,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使顶煤及时垮落和充分破碎是坚硬特厚煤层发展综放开采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1 顶煤破碎原理、过程及影响因素1.1 顶煤的破碎原理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壁前方由弹性变形进入塑性变形状态而发生位移和破坏,这种作用称为一次破坏或预破坏作用,但这时仍然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不会发生冒落。
当煤体进入工作空间上部,即进入低应力区,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使其积蓄的能量进一步释放,加上工作空间内支架的反复支撑作用,从而使顶煤进一步松碎,即称为二次破碎。
显然二次破碎与支架反复支撑的次数和时间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是可控制的人为因素。
特厚易燃煤层综放面顶煤弱化技术研究摘要:马蹄沟煤矿主采煤层为煤5层,煤厚21m,属特厚易燃煤层,倾角8°~25°,厚度平均9.67m,普氏系数=4~6,煤层赋存比较稳定。
煤种为低灰、低磷、特低硫、高活性、高发热量的长焰煤—不粘煤。
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时,采放比达1:7.4,回采率达到65%,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针对煤质硬、一次采放厚度大、顶煤可放性差、自燃发火严重的实际情况,对工作面顶部煤层采用超前深孔爆破技术对煤层进行弱化,从而采放比达到了1:3,煤炭综合回收率达到了85.5%。
关键词:超前深孔爆破;采放比1工程概况2511综放工作面设计可采走向长度1 070 m,倾斜长100 m。
开采煤5层,煤层倾角8°~12°、平均10°,平均厚度15.9 m,普氏系数为2~3。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采煤法。
工作面西面靠近煤5层露头,北面靠近二采区北边下山,东面为2512面采空区,南面未采掘。
煤层赋存稳定,节理裂隙发育,煤层内有1~2层夹矸,夹矸变化无规律可循,2811孔揭露煤层厚22.37 m,夹矸两层,第一层距底板0.9 m,厚0.45 m,第二层离底板12.13 m,厚1.2 m。
2综放面顶煤弱化方案2.1弱化巷布置方式垂直工作面走向每隔40~50 m布置一条倾斜弱化巷(主巷),弱化巷位于煤层中部,弱化巷底板距工作面顶板保持3.5 m~4.0 m煤厚为宜, 平行工作面走向布置三条工艺巷,工艺巷间距26 m(中-中)作为弱化钻爆巷道。
2.2顶煤弱化方式在工艺巷内每3.5 m布置一组仰斜钻孔,每组钻孔5~7个,在竖直面上呈扇形布置,平面上相邻两组平行布置(巷道端头为放射状布置),钻孔深度10~30 m,每孔装药量10~26 kg,超前工作面25 m实施顶煤深孔弱化控制爆破,一组钻孔一次装药起爆。
2.3弱化巷支护方法倾斜弱化巷(主巷)采用普通钢锚网配合木支架联合支护。
坚硬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率提高综合措施殷培东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彬县 713500摘要:坚硬厚煤层条件下放项煤开采,顶煤在矿山压力作用下破碎不够充分,这给放煤工艺带来困难。
本文主要从优化放煤工艺、合理选择顶煤弱化方式、加强回收率管理等措施综述提高放煤回收率方法。
关键词:坚硬煤层,放顶煤,回收率综采放顶煤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布置一个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综采放顶煤开采安全、高效,在我国厚煤层开采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顶煤能否顺利冒落并有效放出,是决定放顶煤开采能否成功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工作面的煤炭回收率。
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煤公司)主采4#煤层f 为3.5~4.0,属坚硬煤层,顶煤在矿山压力作用下破碎不够充分,顶煤放出困难,选用超前预裂方式弱化顶煤。
另外,合理确定放煤步距,选择合适的放煤方式,加强回收率管理等措施对提高放煤回收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ZF3802工作面是水煤公司开采的第四个综放工作面,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实现了对厚煤层的高产高效高采出率的安全开采。
1 煤层特征和工作面概况煤层为侏罗系延安组下含煤段的4煤层。
4煤为全区可采、赋存稳定的厚煤层,煤层厚度5.45~10.45m,平均厚度7.5m;煤层结构简单~较复杂,煤层上部含夹矸1层,岩性为泥岩,夹矸厚0.05m。
煤层普氏系数3.0-3.9,属坚硬煤层,难以自行充分破碎,煤体破碎块度大,给放煤带来困难。
ZF3802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开采,工作面长度160m,走向长度2120m,采用单向截煤方式,循环进度为800mm,机采高度为3.5m,放煤厚度为3m,平均采放比1.17:1,工作面选用ZF11000/20/38型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方式“一刀一放”为一个循环,采用多轮顺序放煤,机头机尾各3架过渡支架不放煤。
344煤炭采深增加,赋存条件更趋复杂,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坚硬顶板煤层占比约为40%,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开采顶板不能随开采垮落,容易出现悬露面积过大造成压架、大面积垮落等问题,给采面正常生产带来影响[1~4]。
因此,对综放开采坚硬顶板弱化技术研究,针对煤层赋存具体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弱化措施对确保煤炭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1 坚硬顶板垮落特征坚硬顶板一般初次来压步距在25m以上,强度指标(D)>120,顶板裂隙不发育、厚度大且坚硬。
随着煤炭不断被开采,煤层顶板岩层破断一般历经四个过程:强化、裂隙扩展、破碎松动以及岩层垮落等,顶板岩层初次垮落后,覆岩会随着采面推进周期性断裂,形成周期来压。
坚硬顶部由于岩层坚硬、裂隙不发育以及厚度大等特点,综放工作面顶板坚硬时,岩层破坏主要以脆性为主,煤炭开采后难以自行垮落,不对顶板进行弱化时,采面前方煤壁、支架等承受较大顶板压力,由于大面积悬空自身的强度无法承受自重及上覆岩层垂直载荷时发生突然断裂,极其发生压架、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同时垮落形成的飓风也具有较强冲击力及破坏力,因此需要针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采取针对性弱化措施。
2 坚硬顶板弱化技术现阶段常用的坚硬顶板弱化技术有深孔预裂爆破、水力压裂弱化以及联合弱化技术,具体技弱化技术实现方法、效果以及应用范围等各有不同。
2.1 深孔预裂爆破弱化通过布置深孔预裂爆破孔,炸药爆破后形成的裂缝破坏顶板整体稳定性,在上覆岩层载荷作用下裂缝逐渐向深部扩展,从而使得部分顶板垮落,实现顶板坚硬岩层弱化目的。
具体现场应用时爆破参数设计、爆破孔装药结构等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按照预裂爆破位置可以细分为前置爆破、滞后爆破等。
2.2 水力压裂弱化通过布置水力压裂孔并注入高压水,使得坚硬顶板内产生新的裂隙,实现坚硬顶板弱化。
采用水力压裂时具有以下效果:1)采用水力压裂可以使得岩层裂隙不断扩展、贯通并增加浸润半径,重复实现岩层的“膨胀-收缩-膨胀”过程,从而改变岩层物理力学性质;2)水力压裂使得高压水沿着不同裂隙在岩层中扩展,增加煤、岩体润湿性;3)水力压裂后顶板压力传递更为均衡,降低采面前方煤体受压,减缓煤壁片帮程度。
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分析及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综采放顶煤技术已成为煤炭行业的一种重要开采方式。
在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提高综采放顶煤采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特点和稳定性问题,阐述了顶板稳定性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开采因素、支护因素等。
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还提出了一些针对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控制的措施和建议,包括优化开采布局、改进支护技术、加强顶板监测等。
这些措施和建议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综采放顶煤采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和结论,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
二、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特点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是一种特殊的采煤工作环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这种顶板的厚度较大,往往超过常规的采煤工作面顶板,这使得在采煤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大的顶板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来源于顶板的自重,还来源于采煤机械作业对顶板的扰动。
厚层坚硬顶板的强度高,不易变形。
这种特性使得在采煤过程中,顶板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采煤的难度。
因为在采煤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顶板突然垮落,以免对采煤工人和设备造成危害。
坚硬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松动弱化处理1 概述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开采技术。
通过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改善硬煤层的冒放性,也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顶煤的硬度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
硬度大,冒落的块度也大,但不易放出。
根据生产实践,结合顶煤的条件,一般都采取煤层注水和顶煤松动爆破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2 煤层注水(1 )注水软化特点煤体具有吸水的孔隙系统,在注水压力的作用下煤体孔隙吸收水分;另一种导水性好的裂隙,在裂隙面吸水后,能使煤体的强度降低。
煤体的强度通常是与煤体中的含水率成正比。
裂隙发育的煤层透水性强,而裂隙不发育的致密煤层透水性差,有些煤层由于存在较多的次生裂隙,水能从裂隙中迅速流失,这对软化顶煤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有效地改善顶煤的冒放性,应在实验室先进行软化特性实验,测定煤体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2 )注水软化实例1)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209综放工作面长150m,在工作面中部顶煤体内沿顶板开掘一条注水巷,顶煤注水孔水平间距为20一30m,每孔注水量为100-200砰,注水压力16 MPa。
由于工作面前方的顶煤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煤体内裂隙增多,有利于达到压裂煤体的效果,注水工作选在工作面前方60一loom处。
当打完3个孔眼后,即开始同时注水,并进行下3孔打眼,当煤壁出现淋水时停注,拔出封孔器,进行下3孔注水,依次循环进行。
工作面每推进2m 注水一排,每日注水工作面全长的1/2。
通过煤壁深孔高压注水,使吨煤注水量达到0.02m3,煤的强度减弱,顶煤实测含水率由1.5%提高到3.47%。
2)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用工作面架间爆破加注水软化相结合的方式。
工作面煤尘减少,放煤时大块煤减少,放煤口能看到研石,但工作面煤壁软化的效果不明显。
3 松动爆破弱化顶煤(1) 各种爆破方式的特点1)工作面架前(间)爆破是在工作面支架前探梁或顶梁处向上打眼进行爆破。
该种方法的特点是:①可节省投资,不必另开工艺巷和增大顺槽断面等;②会影响机采作业时间,特别是需要进行深孔爆破时会挤占采煤机的割煤时间;即使是检修和打眼放炮同时作业,也会产生放炮和检修作业上的矛盾;③在架前或架间爆破,飞溅的煤渣和夹研容易造成立柱的损坏;④安全性较差。
由于瓦斯上浮积聚,在高瓦斯矿井,顶煤爆破容易引起瓦斯爆炸,特别是在预采上分层区域,更容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2) 顺槽爆破是在工作面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向顶煤钻孔,其特点是:①超前爆破,不占用检修和生产时间,效率较高;但此种方法要求两顺槽的断面较大,维护要求也较高;②由于此法为深孔爆破、容易造成炮孔封堵过实,工作面两端会出现爆破盲区,影响顶煤的采出。
另外,运行的矿车会对打眼、装药的工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3) 工艺巷爆破是在工作面上方沿推进方向开掘专用的顶层工艺巷,向顶煤钻深孔预爆破,此种方法的特点是:①增加了巷道的掘进量,工作面投资较大;②由于是超前爆破,充分利用了爆破弱化后支承压力可再压裂的破碎过程,达到了降低块度,提高顶煤采出率的目的;③克服了以上两种爆破方法的缺点,既不影响底层机采作业,也不会对支架造成威胁,也不影响工人的作业安全。
(2 )实例1) 架前或架间爆破彬县下沟煤矿ZF1804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侏罗纪延安组8“煤层,煤层厚度为16.87一18.63 m,煤层倾角50一70,煤层坚硬系数f=2.5一3.7,煤层的侵水能力较差。
架前爆破炮孔间距为1.5m,顶眼排距4.8m,眼深为10一llm,顶眼与煤层的夹角为750。
通过架前爆破,顶煤的冒放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顶煤回收率由实施前的67.5%上升至80%以上;放煤速度由原来的每架3min 20 s减少到每架2min 36s,提高了放煤效率。
顶煤平均回收率70%,最高达80%。
2) 顺槽深孔爆破充州矿务局鲍店煤矿1310综放面走向长度1028m,倾向长198m,煤层厚度8.20一9.50m,平均8.70 m,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方式,采放比1:2,煤层稳定,结构简单,煤层普氏硬度f=3.1一3.9,硬质煤体f=4.1一4.9,煤层倾角40-130。
由于运顺槽中有皮带运输系统,进行爆破不方便,故在轨道顺槽进行深孔预裂爆破。
轨道顺槽爆破方法为:超前工作面>50m,分别向煤层顶煤中打控制孔和爆破孔,采用单排孔,长短结合交错布置的布孔方式,即爆破孔布距为16m,爆破孔与控制孔间距为8m,长短孔布距为4m,实施爆破后,不仅使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由原来的81.7%提高到86.1%,并提高了煤层注水效果。
3) 工艺巷预爆破大同矿务局忻州窑矿8911工作面,长150m,推进长522m,平均煤厚7.5m,煤质坚硬,单轴抗压强度37.43 M Pa,裂隙不发育,平均密度1.13条/m。
采用4条巷布置,其中2条底层巷分别为工作面的运输、回风平巷,2条顶层巷为实施预爆破顶煤的工艺巷。
用3kW岩石电钻打眼,星三角形布孔形式,孔距2m、孔径为60mm、孔深为35m,选用3“抗水煤矿按梯炸药,封孔长度为6m,一次起爆6个孔,起爆位置距工作面20m远。
实施爆破后,顶煤放出率达71%,工作面采出率80.37%,平均月产10.8万t,较未实施预爆破的8920工作面顶煤放出率提高了34.7%,较采用矩形布孔的8916工作面顶煤放出率提高了6.4% 。
4 施工机具(1 )浅孔爆破目前国内进行浅孔松动爆破顶煤的机具通常采用功率为1.2kW的煤电钻,当顶煤的硬度较大时使用1.5kW的煤电钻。
以乳化液为动力的钻具,可直接从支架上接动力,功率大,体积小,操作方便。
(2 )中深孔爆破中深孔顶煤松动爆破要求钻孔的深度是3-15m,施工时一般使用功率≤3kW的煤电钻或岩石电钻。
在工作面架前或架间爆破,多是向顶煤打眼,使用体积小、重量轻的煤电钻和岩石电钻,钻孔和排渣比较容易。
(3 )深孔爆破由于钻孔深度较深,所以对钻具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在井下钻深孔时均使用液压钻机或风动钻机,如:由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ZYZ及ZYG系列全液压钻机、西安分院研制的MK系列全液压钻机、镇江煤矿机械厂研制的MYZ系列多功能液压钻机和洛阳风动机具厂生产的KHYD75 diA型风动岩石钻机等在深孔钻进中都得到普遍地应用。
比较常用的钻机:①KHYD75dI A型矿用隔爆电动岩石钻,该钻机在钻架的配合下可水平向前或倾斜向上、向下钻孔,可湿式钻孔。
钻机在作业中只需操纵手轮即可自行推进和后退,并可根据钻孔直径配选用Φ75mm和Φ90mm的钻头;②MK-2或MK-3型全液压钻机,该机由主机、泵站、操纵台等组成,解体性好,可视钻场情况灵活布置。
③MYZ-l00Z型煤层注水钻机,主要用于煤屑注水、探水钻孔,也适用于煤矿井下其它公称钻孔;④TXU-75 A型钻机,主要用于探水、探煤、抽放瓦斯及防尘注水等钻孔,该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5 选用的炸药及装药方式(1 )浅孔和中深孔爆破炸药对于浅孔和中深孔爆破来说,处理顶煤时多半是由下往上打爆破孔,且多是干式打眼,所以通常采用硝胺炸药。
一般为煤矿2#、3#硝胺炸药和2#、3#抗水硝胺炸药。
有些高瓦斯矿井也使用乳化炸药、水胶炸药或更加安全的被筒炸药和离子交换炸药。
(2 )装药方式1) 传统形式装药对于松动爆破浅孔和中深孔装药,一般均使用传统的炮棍送药方式,部分深孔爆破也使用该种方式。
即用木质棒和抗静电塑胶棒连接的接力棒,可以是软连接,也可以是用丝扣的形式硬连接。
2) 装药器装药矿山装药器是一种以压气为动力,直接向炮孔内喷射炸药的装药设备,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压人式、喷射式和联合式。
用装药器装药不仅可提高爆破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随着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的提高,高强度的传统装药方式将被风动装药器装药所代替。
3) 封孔a. 封孔材料炮泥是用来封塞炮眼的.炮泥质量的好坏和封泥长度直接影响到爆破效果和作业的安全性。
由于炮泥能阻止爆生气体自炮眼透出,自爆炸初始就能在炮眼内积聚压缩能,增加冲击波的冲击力,同时能使炸药在爆炸反应中充分氧化,放出更多的热量,提高爆破效果。
另外,由于炮泥的堵塞作用,可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降低爆生气体逸出工作面时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可减少引燃瓦斯煤尘的可能性。
封孔炮泥主要采用:①粘土炮泥。
它是由粘土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经炮棍捣实以达到爆破时封孔的目的;②水炮泥。
它是在塑料圆筒内装满水,封孔时用炮棍轻轻捣人炮孔,水炮泥的优点是:由于爆炸气浪的冲击作用,使水炮泥中的水形成一种水幕,可降低炸药爆炸后的温度,使爆炸火焰存在的时间大为缩短,减少引爆瓦斯和煤尘的可能性,有利于安全生产;③混凝土砂浆。
炮孔内有水或使用粘土炮泥和水炮泥封孔达不到封孔质量要求时,可适当使用混凝土砂浆进行封孔。
用这种方式封孔、效果好,但工序复杂,费用高、现场操作不方便。
b. 封孔方式炮孔的封孔方式和装药方式大体相同,或是以炮棍推送捣实,或是使用风动装药器将微潮的粘土吹入封实。
若使用混凝土砂浆封孔,则需一边往炮孔送混凝土砂浆,一边用炮棍捣实,用这种方式封孔的长度不宜太长,否则不易操作。
6 结语深孔预爆破在综放开采中的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深孔爆破选用炸药正在由硝胺炸药向不含TNT的乳化炸药过渡,粉状乳化炸药在非煤矿上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在煤矿井下还没有得到应用。
由于炸药的抗水性等爆炸性能只是在实验室内测定的,它会随着现场使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炮孔内有水和渗水严重的情况下使用,粉状乳化炸药的抗水衰减程度很难估测。
对于深孔爆破,目前大多使用双雷管和双导爆索起爆,所以主要适用于工艺巷顶煤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