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花孩子》教案西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花孩子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花孩子”这个故事。
2. 能够认读生字词“盼望”、“开花”、“季节”、“膝上”、“掌中”、“欢呼雀跃”。
3. 能够表演“花孩子”这个故事。
4. 热爱大自然,懂得尊重生命。
知识准备:
1. 《花孩子》这个故事。
2. 生字词:盼望、开花、季节、膝上、掌中、欢呼雀跃。
3. 肢体语言:张开双臂,“掌中”比画,“欢呼雀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片,引入新课。
2. 教师让学生自然地想起美丽的花朵。
“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学生答:“花朵!”“花朵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说:“美丽、香味、能让人心情愉快。
”那么,这节课要讲的故事和花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二、讲故事
教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听故事背后的寓意。
三、表演
1. 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2. 带领学生分组练习表演。
四、读课文
1. 教师请学生找到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师给学生读一遍生字词,并讲解一下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3. 请学生读课文。
四、练习
读一遍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 小姑娘的心里盼望什么?
2. 小姑娘掌中的花孩子为什么不开花?
3. 小姑娘高兴地蹦跳着欢呼什么?
五、总结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通过表演、讲故事、读课文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花开的规律,懂得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六、作业
背诵生字词、朗读课文并完成练习题。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花孩子1. 教材基本情况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共分为3个单元,分别为“古往今来的故事”、“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名著中的中国人”。
其中,本教案所涉及的是第二单元“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包括了六篇课文,分别是《荷叶上的蚂蚁》、《生菜》、《沆瀣一气》、《梭子蟹》、《兔死狐悲》、《太阳公公和云姐姐》。
这些课文贴近生活,重点突出描写微小事物,既有散文又有诗歌,是帮助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身边事物、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材料。
2. 教学目标给学生的要求•能够朗读课文,并在理解基础上逐渐提高朗读语音语调等表达方式。
•能够自主思考、观察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表达个人看法。
•通过学习文本内容,认知相关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细致观察、思考,发现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和美好。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提高自我表达能力,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
•促进学生感悟生活、品味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3. 教案步骤第一节:导入及复习导入教师可以先以课前调查问卷、生活经验、有趣的故事或视频等方式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复习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均为“古往今来的故事”,建议在复习时可以根据此进行。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或例句,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第二节:新课教学学生阅读让学生先阅读本节新课,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标记、识别。
发散思考让学生自主思考与本节课文相关的话题,组织同桌讨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细读课文有同学可以朗读课文,教师可以重点讲解生字、难点、成语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展开思考开展面对全班展开的课内问答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通过讨论,激励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花孩子》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字词卡片3.课文相关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课文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图片中的事物有什么特点?(二)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句子意思。
3.分组朗读,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文原文:春天来了,桃花、梨花、杏花纷纷开放。
它们争奇斗艳,好像在举行一场选美比赛。
孩子们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朵,都忍不住要摘一朵戴在头上,把自己打扮成花孩子。
花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玩耍,笑声洒满田野。
他们把花朵插在头发上,插在衣襟上,插在书包上,好像自己就是那朵花。
突然,一阵风吹来,花瓣纷纷落下。
花孩子们惊慌失措,害怕自己也会像花瓣一样离开这个世界。
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眼泪汪汪。
这时,妈妈走过来,安慰他们:“别害怕,孩子们,你们不会离开妈妈的。
就像这些花朵,虽然离开了枝头,但它们会化作泥土,滋养新的生命。
”孩子们听了妈妈的话,破涕为笑。
他们明白了,生命就像这花朵一样,虽然短暂,但充满了美好。
(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生字词,注意字音和字形。
3.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词造句。
3.家长监督孩子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花孩子》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 能用自己喜爱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记本课生字,写字做到工整、正确。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进一步分角色朗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认识课文内容。
4.激发孩子们自觉热爱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的感情。
教课要点认识生字,分角色朗诵课文。
教课准备1.教师:生字卡片,春季百花绽放的影视资料或图片。
2.学生:采集你喜爱的花朵的图文资料。
教课时间1~2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文题目。
“花孩子”指什么 .2.看影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教:春季到了,百花绽放。
瞧,的石榴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杏花⋯⋯多美呀! 都是花孩子送春姑娘的礼品。
那花孩子是怎么找到色的呢 . 文会告你答案。
快翻开吧。
二、初文,认识粗心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文,要求准字音、通句子。
2.同桌互文,互相助。
3.指名分段文,正音。
4.展开比。
先自,再介绍或自荐文。
5.了文,文中的花孩子指哪些花,它分找到了什么色 .三、自主字,指写1.出示生字:些字娃娃你会叫出它的名字 . 不会的再借助它上的音拼一拼。
2.有哪些字娃娃的名字简单叫 . 大家提个醒。
3.采纳、、抽等形式生字的状况。
4.怎才能住生字娃娃的子呢 . 愿意把自己的好法大家听听 .5.看后第 4 ,先一,再想一想要写好几个字,提示大家注意什么 .6.教师相机要点指引:摔:在右上面的中间是“幺”,不要写成“纟”。
舞:横上面是四竖,右下面是“”,不要写成“牛”。
睡:指导右侧的书写笔顺,重申最后一笔短。
7.学生练习书写。
8.指导评论:自评、同桌互评、全班评。
四、精读全文,读中感悟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勾勒,并议论。
(1)找一找课文写了哪几栽花,找到后用“”勾勒出来。
(2)文中的花儿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 . 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
(3)分别找出课文中描绘迎春花、石榴花、桃花和杏花的段落。
他们是如何找到颜色的 . 相机指引学生理解“温柔”、“和蔼”、“染”等词,用换词的方法理解“红艳艳”、“装束”。
《花小朋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课文朗读音频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草,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三)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
2.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四)分析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喜欢什么花?为什么?3.教师提问:小朋友是如何保护花的?(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家里的花草,写一篇关于花的观察日记。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反思1.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花的喜爱之情。
2.教师在讲解生字词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不足之处:在分析课文时,部分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性。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时,指导学生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表现出对花的情感。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小朋友对花的喜爱和保护行为,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补充:(二)初读课文1.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你们轻轻地翻开书,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花小朋友》。
注意,朗读的时候要用心感受文字中的情感哦。
二年级语文下《花孩子》教案西师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花孩子向往美、崇尚美、关心他人的可爱之处及星星、朝霞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听写词语:跳舞,装扮。
抽两名学生的听写本拿到展示台评。
教师指导书写规则。
师:你能用装扮造句吗?
引渡:课文中是谁想装扮这个世界?(花孩子),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花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呢?
2.指导读好问句。
(二)学习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装扮世界,它们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
1.自由读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课文中写了几个花孩子?
抽生说,教师板书: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2.分小组边读边讨论: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
他们是怎样找到的?
3.汇报:
(1)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黄的颜色板书:金黄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给它的。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星星和迎春花说的话,引出细声细气地说,体会迎春花是个怎样的孩子,星姑娘把金黄的颜色送给迎春花,体会星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迎春花的图)
出示课件:
金灿灿的迎春花细声细气地说
()的()()地说
金灿灿的迎春花细声细气地说
()的()()地说
想想可以怎样填,同桌的孩子说,全班的孩子交流。
(2)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红颜色。
板书:红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
生:是朝霞送给它的。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朝霞和石榴花说的话,体会它们是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3)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红色。
板书:粉红色。
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体会石榴花是什么样的孩子?
出示课件:桃花、杏花的图。
三.拓展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许许多多的花,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花孩子,出示课件,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自的颜色,开出美丽的花装扮世界呢!
你能说说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想想它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会说些什么呢?(让孩子自由说)
板书设计:
迎春花金黄色
杏花、桃花粉红色石榴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