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一)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一)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一)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与我国的宪法原则相对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D.人民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

3. 2017年8月18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由此杭州诞生了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据悉,

这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属于国家的(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4.对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

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

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

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5.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6.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

①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④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7.对右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宪法( )

①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④中国共产

党坚持把依宪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这说明( )

A.宪法只对违反宪法的人和事有约束作用

B.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行为的只有宪法

C.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力”

D.宪法只对公民起约束作用

10.反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在网络推动下被曝光和处理,网络监督逐渐成为反腐的重要力量,它使得反腐主体急剧增加,反腐力量空前增强,网络反腐正在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网民参与反腐的行为体现( )

①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②是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

③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④扰乱了社会秩序

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1.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热心公益的中学生小明和小刚到某小区开展“宪

法伴我行”法律宜传活动。为了解小区居民的宪法知识,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收集的观点,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规定了国家标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规定我国国家生活中所有制度和所有问题

D.宪法的制定、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12.近日,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切实保障特殊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充分证明( )

A.共享发展成果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B.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D.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13.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②侣容

B. ①②③

C.江您回

D. ①③多

14.2017 年“打虎”新进展:4名省部级干部被立案侦查。近年来,“网络反腐”成了网络上的一大热词,“小鼠标大力量”,上至副部级官员李春城,下至深圳,“2O亿身家”村干部,一批“老虎”“苍蝇”先后被打倒.这说明( )

①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②保障人民的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③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网络反腐是公民履行监督义务的重要渠道

A.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宪法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两大部分( )

①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②规范国家权利的正确行使

③规定宪法的最高地位④制定和修改程序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③

16. 2015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54位全国道德模范以

他们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博大的胸襟,感动了全中国,感染了亿万人。此类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

A.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

B.使每个公民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C.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7.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具体表现在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 )

A.所有权利

B.基本权利

C.合法权利

D.公民权利

18.江西考生陈某盗用考生林某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到大学报到。林某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时因普通法律缺乏明确规定,便直接依据宪法判决林某胜诉。这说明( )

A.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B.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全面、不科学

C.人民法院可以随意根据宪法或是普通法律判案

D.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

19.下列国家机关中,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20.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今年某校的宣传海报上出现了如下内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简答题:(8分)

2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是什么?(2分)

(2)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什么地位?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6分)

三、辨析题:(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给分,10分)

22.小琪同学说: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接受监督,权力将导致腐败。但监督权力行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与我们无关。

请对小琪的观点进行辨析。

四、分析说明题(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10分)。23.材料一: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阅读漫画。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 (4分)

(2)结合材料二中漫画,谈谈我国立法以及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过程中的做法。(6分)

五、综合探究题(结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探究问题, 12 分)

24.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 2018年11月16日,中央宜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在2018年“12.4”国家宪法日前后,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集中组织开展系列宜传活动。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某校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同学,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探究2018年国家宪法日把“维护宪法权威”作为主题的原因。(6分)

该校小林同学在十九大报告中摘录了这么一段讲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夺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看了这段讲话,小林认为总书记的这一讲话体现了宪法确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分)

(3)该校时事小组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的宪法意识比较淡薄,宪法尚未深入人心.针对这种情况,请你向学校提供几种校园普法活动形式。(至少三种,4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检测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5:BBCDD 6-10:ADBCC ll-15:CBBAA 16-20:ABDAC

二、简答题:(8分)

2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

三、辨析题:(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给分,10分)

22.(1)小琪的观点是错误的.

(2)监督权力行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但监督权力行使也离不开包括你我在内的公民的参与。

(3)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4)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四、分析说明题(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10分)23.(1)①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②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乎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2)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五、综合探究题(结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探究问题, 12 分)

24.(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律更为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示例:邀请法律专家举办宪法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宪法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印发普及宪法知识的宣传材料;召开“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