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ultisim10.0的电子电路虚拟仿真——手机充电器设计仿真【开题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91.86 KB
- 文档页数:3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于Multisim10.0的电子电路虚拟仿真——手机充电器设计仿真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每部手机都要配备专用充电器,有这个必要吗?2005年我国手机市场全年销售量突破了8800万部,绝大多数买主是更新手机。
随着8800万部手机同时售出8800万个充电器,而一些充电器买回家就成了摆设。
生产充电器需要耗费资源和能源,同时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抖澈;即使当作废物处理,还需要消耗能源。
随着手机种类的日益增多,各种充电器因机型不同,电源端口的大小也不相同,从而不能互换使用,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因为如果所有手机都使用相同标准的充电器,那么用户在更换手机后,就无需再购买新的充电器,从而节省了一笔开支,并且有利于环保。
欧洲有关采用通用充电器标准的努力始于2009年,其目的不仅是让消费者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同时也是为了减少浪费。
继2009年6月全球14家主要的手机生产商同意使用这种通用充电器后,欧洲委员会已向各个充电器生产商发去了详细的新的连接标准。
去年1月份,我国就已正式颁布“手机充电器通用标准”。
该“标准”将手机与充电器的连接变成三段式结构。
所谓“三段式结构”就是在手机侧规定了圆柱型、MiniUSB和MicroUSB三种接口,实现了同一充电器可对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进行充电。
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充电器,只是针对锉电池或镍氢电池充电的,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自动识别两种电池而进行相应的充电进程的充电器正在逐步占据主流。
可以自动分辨锉电池或镍氢电池的座充能“防止将锉电放电的错误动作”,如果在充锉电池时不小心按到了座充上的“放电钮’‘,好的座充可以辨识出来是锉电池,因此不会做放电动作;差的座充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进行放电,这就会造成铿电池寿命的折损。
标准型充电器,是指可以连接所有手机底端电源插座(端口)的充电器。
而且,生产的手机的电源端D将统一为适用于标准充电器的规格。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Simple Mobile Phone ChargerBased on SimulinkZhang Jiaoyang ,Yu Haiyang ,Ma XinlongIn the paper, a simple mobile phone charger is designed with Buck circuit control system as the core part, and realizes the AC/DC conversion from 220V AC to 5V DC. The local linear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a linear time-invariant small signal perturbation model; the root locus method and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 in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ler.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time domain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Buck 电路控制系统为核心的简易手机充电器,实现了由220V 交流电到5V 直流电的AC/DC 变换。
利用局部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线性定常的小信号扰动模型,运用经典控制理论中的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最后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电能变换与控制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变压比∶Uo/Ui=7.5V/220V=0.034图1 变压电路图图2 变压器的输出波形图图3 变压-全波整流电路图图4 全波整流波形图输出电压近似等于峰值电压10.6v 图5 变压-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图图6 电容滤波的输出波形图穩压电源输出电压U O =(U Z+U BE)(R3+R4)/R4当R3=33Ω﹑150Ω﹑270Ω时输出电压U O=3V、4.38V、5.79V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图7 直流稳压/充电电路原理图图8 改变R5阻值,测试所对应的输出电压值表图9 充电电路测试图充电输出电流I L=(U Z—U be)/R6=(1.7—0.7)/24=0.042A=42mA图10 充电电路测试结果注意事项:1信号源的选择:信号源选择交流信号源, 有效值应为220,频率50Hz。
2变压器的选择:在Electro-mechnic元件库中选择Line-transfomer 元件,选择其中的Air-Core-transfomer并且修改其变比num_turns=0.034,使其满足本电路的要求.3整流电路中桥堆的选择:在二极管元件库中选择,选中桥堆,选择第一个型号即可。
4滤波电容的选择:在basic库,选择电解电容(cap-electrolit),即有极性的电容,容量为470uF。
5三极管的选择:在三极管库中,选择NPN型管子,选取β>150的三极管.可以选择2N2222A,它的β为296,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型号,将其β修改为296。
6发光二极管严格按上图连接,LED1为红色,LED2为绿色。
因为实际的元件就是这样的.7 Q3应工作在放大区,可以通过测量E,B,C三点的电位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仿真工具中的直流分析工具来辨别.。
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卷调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子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在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电路设计和仿真技术,从而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中。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学生通常会使用类似Multisim10这样的电路仿真软件。
Multisim1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和分析电子电路。
它提供了直观的界面和丰富的元器件库,使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通过使用Multisim10进行实验和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电路中的各种原理和现象,提高他们对电路设计的理解和能力。
探究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和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目的包括:了解教师和学生对Multisim10的认知程度和应用情况;探讨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分析调查结果,总结Multisim10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为今后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促进教师和学生对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深入理解,推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进一步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3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参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生和教师。
学生作为课程的主要接受者和应用者,他们的反馈能够直接反映Multisim10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这里,我们将引入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是一种强大的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通过使用Multisim,可以实现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Multisim使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文章整体结构,并简要概述Multisim的使用与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两个主题。
在“Multisim使用”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Multisim软件的背景、功能与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接着,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部分中,我们将描述一个具体的电路仿真实验,并包括实验背景、目的、步骤与结果分析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回顾实验内容,并分享个人的实验心得与体会,同时对Multisim软件的使用进行评价与展望。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介绍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并探讨其在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Multisim软件的详细介绍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的呈现,读者将能够了解Multisim的基本特点、功能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同时,本文旨在激发读者对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与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Multisim使用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参考价值,促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2. Multisim使用2.1 简介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由National Instruments(国家仪器)开发。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工具,能够模拟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行为。
使用Multisim可以轻松地创建、编辑和测试各种复杂的电路。
2.2 功能与特点Multisim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和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者、工程师和学生选择使用的首选工具之一。
⼿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1 太阳能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2 ⼿机充电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2市场产品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市场产品概况 (2)1.2.2 太阳能国内研究状况 (3)1.2.3 太阳能国外研究状况 (3)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4本章⼩结 (4)第2章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的论述 (5)2.1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5)2.1.1 太阳能电池的⼯作原理 (5)2.1.2 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 (5)2.1.3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 (7)2.1.4 太阳能电池仿真模型的建⽴ (8)2.1.5太阳能电池最⼤功率的实现 (10)2.2蓄电池及其充电控制 (14)2.2.1 蓄电池介绍 (15)2.2.2 蓄电池充电⽅法 (15)2.2.3 蓄电池充电仿真 (16)2.3本章⼩结 (18)第3章基于芯⽚的太阳能⼿机充电器硬件设计 (19)3.1系统结构与参数设计 (19)3.2CN3063芯⽚介绍 (19)3.3MCC6288芯⽚介绍 (22)3.4本章⼩结 (24)第4章基于MPPT的太阳能⼿机充电器硬件设计 (25)4.1系统总体设计 (25)4.1.1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25)4.1.2 系统的参数设计 (25)4.1.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6)4.2具体硬件电路的设计 (27)4.2.1 基于MPPT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设计 (27)4.2.2 蓄电池放电电路 (30)4.2.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32)4.2.4 软件设计 (40)4.3本章⼩结 (43)结论 (44)参考⽂献 (45)致谢 (46)附录1 开题报告 (47)附录2 中期报告 (51)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太阳能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们对化⽯能源的开采,能源⽇益紧缺,再加上化⽯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的压⼒不断增⼤,寻找廉价的新型的清洁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向。
1 绪论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电路的设计日趋复杂。
为了能在设计电路实现之前,了解环境因素对电路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辅助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与分析设计,并进行输入与输出信号响应的验证,可以有效地节省产品开发的时间与成本。
因此,本文利用了multisim软件进行了电路仿真。
1.1 课题背景倒计时系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目前,倒计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学会制作倒计时系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各种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并掌握实用方法和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1.2 Multisim软件的应用EDA技术是现代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Multisim软件把实验过程涉及到的电路、仪器以及实验结果等一起展现在使用者面前,在使用过程中就像在实验室中进行,电路参数调整方便,绝不束缚思维想象和电路创新。
Multisim软件可以用于几乎包含电类专业的所有学科的仿真教学,例如:电工基础、电路、低频电路、高频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电视机电路、音响电路、电子测量电路、射频电路、机电电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以及综合课程设计等。
Multisim软件仿真元器件多,大约一万六千多个,其中包含各种信号源库、基本元件库、晶体二极管库、晶体三极管库、运放库、TTL器件库、CMOS器件库、单元逻辑器件库及可编程逻辑器件库、数字模拟混合库、指示元件库、杂散元器件库、数学控制模型库、机电元件库。
仿真仪器仪表使用方便,约束条件少。
在仿真中步骤如下:①根据原理图放置元器件;②连接导线;③单击仿真开关进行仿真;④利用虚拟仪器仪表观察仿真结果[1]。
1.3 倒计时显示系统的应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大型活动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显示设备。
其中倒计时数字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功能的作用,另外一部分是实现日期的倒计,起到倒计时显示功能的作用。
电子电路multisim仿真实
验报告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班内序号:XXX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方法。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三极管)双踪示波器波特图示仪直流电源
三:仿真结果
(1)电路图
其中探针分别为:
探针一探针二
(2)直流工作点分析。
(3)输入输出波形
A通道为输入波形B通道为输出波形
四:实验流程图
开始
选取实验所需电路元件
及测量工具
合理摆放元件位置并连
接电路图
直流特性分析
结束
五:仿真结果分析
(1)直流工作点
电流仿真结果中,基极电流Ib为7.13u,远小于发射极和集电极,而发射极和集电极电流Ie和Ic近似相等,与理论结果相吻合。
电压仿真结果中,基极与发射极的电位差Vbe经过计算约为0.625V,符合三极管的实际阈值电压,而Vce约为5.65V。
以上数据均满足放大电路的需求,所以电路工作在放大区。
(2)示波器图像分析
示波器显示图像中,A路与B路反相,与共射放大电路符合。
六:总结与心得
这次的仿真花费了大量时间,主要是模块的建立。
经过本次的电子电路仿真实验,使我对计算机在电路实验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计算机仿真的好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仿真可以大大的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更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所以对仿真的学习是极为必要的。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电子信息工程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手机,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相信有很多人曾经遇到手机没电却没有地方进行充电这种情况,从而引起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手机“应急”充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新生能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若能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基础,设计出成本低廉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直接完成太阳能辐射到电能转换,必然会为个人移动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本次设计,就是利用太阳能,通过设计电路,太阳能由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成电能,经过升压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后达到手机电池充电要求,直接为手机电池充电。
做到只要有阳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为手机充电。
主题1 、手机充电器的发展自从有了手机,就有了手机电池充电器,充电器也是随手机以其搭配购买的。
最初的充电器搭配是两个,既传统的“两电两充”,其中一个是与手机插接的直冲,另一个是装入电池的座充。
直冲与座充充电时对充电电压要求不一样,直冲的输出电压时 5V,座充的输出电压是 4. 2V。
充电电流一般都在 100- 500mA之间。
而由于手机品种繁多,充电接口和电池大小不一,导致充电池各不相同,一旦充电器损坏或遗失,就很购买到相配的充电器。
针对这种情况,万能充电器也就应运而生了。
万能充电器是通过调整输出电源接触点,用夹钳夹住电池已达到给不同大小的手机电池充电的目的。
但该充电器也有几个缺点,每次充电都要调整触点,对位比较困难,触点与电池接触容易松动脱落。
国际上针对充电器的质量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开始对充电器做出各种规范,我国也从2007 年 6 月开始对手机充电器执行统一接口的新标准。
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于Multisim10.0的电子电路虚拟仿真——手机充电器设计仿真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每部手机都要配备专用充电器,有这个必要吗?2005年我国手机市场全年销售量突破了8800万部,绝大多数买主是更新手机。
随着8800万部手机同时售出8800万个充电器,而一些充电器买回家就成了摆设。
生产充电器需要耗费资源和能源,同时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抖澈;即使当作废物处理,还需要消耗能源。
随着手机种类的日益增多,各种充电器因机型不同,电源端口的大小也不相同,从而不能互换使用,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因为如果所有手机都使用相同标准的充电器,那么用户在更换手机后,就无需再购买新的充电器,从而节省了一笔开支,并且有利于环保。
欧洲有关采用通用充电器标准的努力始于2009年,其目的不仅是让消费者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同时也是为了减少浪费。
继2009年6月全球14家主要的手机生产商同意使用这种通用充电器后,欧洲委员会已向各个充电器生产商发去了详细的新的连接标准。
去年1月份,我国就已正式颁布“手机充电器通用标准”。
该“标准”将手机与充电器的连接变成三段式结构。
所谓“三段式结构”就是在手机侧规定了圆柱型、MiniUSB和MicroUSB三种接口,实现了同一充电器可对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进行充电。
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充电器,只是针对锉电池或镍氢电池充电的,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自动识别两种电池而进行相应的充电进程的充电器正在逐步占据主流。
可以自动分辨锉电池或镍氢电池的座充能“防止将锉电放电的错误动作”,如果在充锉电池时不小心按到了座充上的“放电钮’‘,好的座充可以辨识出来是锉电池,因此不会做放电动作;差的座充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进行放电,这就会造成铿电池寿命的折损。
标准型充电器,是指可以连接所有手机底端电源插座(端口)的充电器。
而且,生产的手机的电源端D将统一为适用于标准充电器的规格。
这样,消费者将不必在每次换手机时同时购买新的充电器。
由此可见,充电器在从坐式向便携式、双槽式等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向标准化、通用化的方向发展。
建立统一标准有可能消除高达5.1万吨的充电器复制品,消费者可用同一个充电器为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可减轻消费者负担。
世界上主要生产手机的厂家都在积极配合,生产出一个统一标准的手机充电器,可以使用一
个充电器对多种手机充电,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污染。
我选择这个题目,将学习的模电和数电知识综合运用,做出一个简单仿真。
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模块结构,仿真原理等,并结合常用电路模块的设计、仿真实例,介绍Multisim软件在电子电路中的设计与仿真。
鉴于手机用户绝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用户,所以充电器基本都具有充满自停的功能,而且大部分旅充都属于快速充电器,充电时间在1-3小时左右。
市场上很多充电器都标榜自己采用微电脑控制,包括一些价格非常便宜的鸭蛋型微型旅充,其实严格从充电电路上分析,很小部分充电器才能被真正意义上被成为微电脑控制(单片机控制)。
一些厂家在充电线路上使用了集成块就自诩为“微电脑控制”,其实很多低成本的设计所选用的集成块都是廉价的运放集成块,而一些专用的充电控制集成块单价较高,一般用于比较高档或名牌的充电器中。
所以我们不能轻信所谓微电脑控制,尤其是廉价型产品。
很多产品外观类似但内部线路却大不一样,其性能也大不同。
手机充电器的待机耗电量的降低逐步成为充电器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比于以前的充电器,今后生产的产品将会在各项功能完善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本身的待机耗电量。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设计一个判断AC适配器是否连接负荷(手机)的IC,当未连接负荷时,将AC适配器的直流输出方(2级电路)切换到高阻抗电路上。
通过采取这一措施可以大幅减少待机时2级电路的消耗电流(可以达到数十微安)。
另外,还可以在输入交流10OV方(1级电路)中设置切换电路。
在未连接负荷时,通过开关切换电路来减少供应给直流输出方(2级电路)的功率,从而减少耗电量。
纵观现实生活,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呈现常态化和普遍化。
社会对浪费资源的默认,实际上是对浪费行为的纵容,这既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一个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能源利用问题,也是一州昌导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和道德问题。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这一点上应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为了解决充电器浪费问题,做这个软件仿真的充电器,发展推广以后,什么电器充电都能用,像万能插头一样。
如果企业将节约理念融人产品制造之中,就会防止充电器泛滥造成的浪费。
设计具有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充电转换开关,并具有放电、过充、过流保护功能,带有充电和充电完成的指示灯。
通过Multisim10.0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调试,加深对该软件的技术难点进行研究。
通过软件仿真测试,可以节省实验经费和材料的浪费,如果经济合理的话,有望得到普及,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方便。
同时,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我很好的掌握Multisim10.0仿真软件,同时对充电器的原理也有深刻的理解。
通过做成这个课题毕业设计,会使我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收索信息整合材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研究精神。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查阅关于Multisim软件相关文献,了解其背景等。
2.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模块结构,仿真原理等,并结合常用电路模块的设计、仿真实例,介绍Multisim软件在电子电路中的设计与仿真。
3. 设计具有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充电转换开关,并具有放电、过充、过流保护功能,带有充电和充电完成的指示灯。
通过Multisim10.0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调试,加深对该软件的技术难点进行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第一阶段,需明确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和期限,围绕毕业设计课题检索、收集资料和信息。
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完成外文资料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需根据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初步设计,画出设计框图。
第三阶段,需按设计要求进行软件学习。
第四阶段,需按要求进行对系统软件的设计以及对充电原理的理解。
第四阶段,需做出各模块的和整体的接线图进行调试和修改。
第五阶段,需撰写毕业好论文,并按要求修改,准备答辩。
查阅于毕业设计有关资料和文献(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阅览室等)。
经常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一起探讨有关电路的设计方案和仿真软件的应用等问题。
四、参考文献
[1] 王冠华. Multisim8电路设计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闰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 朱力恒.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 李良荣.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基于Multisim7&Ultiboard2001.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 路秋生. 常用充电器设计与制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