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新区3:重庆两江新区
- 格式:ppt
- 大小:12.37 MB
- 文档页数:62
中国国家级新区(最新)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数十部区域性经济政策文件层次分明、定位清晰。
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分三大类:国家级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区域规划。
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面积以千平方公里计。
这些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区域。
除了正式获批的11个国家级新区,全国还有十几个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国家级新区,其中包括长沙湘江新区、武汉光谷新区、郑州郑东新区、江西昌九新区、沈阳沈北新区、乌鲁木齐新区、福州新区、石家庄正定新区、南宁五象新区、昆明呈贡新区、唐山曹妃甸新区等。
同新区相比,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及相关试验区(合作区)范围比较大,包括:成都和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相比之下,区域规划文件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原则、战略定位、空间布局、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区域合作等实实在在的内容,具有“细化”、“实化”、“差别化”的特点。
这些规划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
区域政策各有侧重肖金成说,国家级新区具有改革先行先试区、新产业集聚区等特征。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这些新区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环境更美好,比老城区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区的经济要素向新区转移,从而减轻老城区的压力。
“从促进改革的角度说,这些新区实际上就是新的特区。
为促进所在区域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往往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范围面积1200平方公里横跨“三北”两江新区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
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
其中:江北区涉及街镇为: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华新街、五里店、江北城、寸滩、铁山坪、郭家沱、复盛、鱼嘴镇;渝北区涉及街镇为:龙溪、龙山、龙塔、双凤桥、双龙湖、回兴、悦来、人和、鸳鸯、天宫殿、翠云、大竹林、木耳、礼嘉、龙兴、石船、古路、玉峰山镇;北碚区涉及街镇为:水土、复兴、蔡家岗、施家梁镇。
六大功能两江新区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功能类似、政策比照”,是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及广大内陆地区的综合类开发“新区”。
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内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总体目标10年后GDP逾6000亿元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发挥核心和引擎作用。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0亿元,分别占全市1/4以上;直接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量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1/3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4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4500万人次,常住人口规模400万人左右。
管理体制搭“三拖一”开发平台据了解,两江新区将采取“1+3”的管理体制,即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两江新区管委会及江北、渝北、北碚3个行政区,分别作为开发主体协同推进。
在开发平台上,将采取“三拖一”模式。
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市委、市政府将委托两江新区管委会在业务上进行统一管理,此外,鱼石片区(鱼嘴、复盛、龙兴、石船)由两江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的两江新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三个平台拉动两江新区发展。
重庆两江新区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3期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兼具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内陆进出口量最大的保税港区、国家级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承接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等五大战略优势,是重庆市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创造、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的主战场。
两江新区因长江、嘉陵江得名,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221万人、G D P4550亿元。
两江新区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笔电生产基地之一,国际贸易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区域推向内陆腹地的重大标志;是中国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繁荣内部市场、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心四带产业总体布局两江新区着眼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环境、战略定位和发展基础,与城市功能分区相衔接,在南部区域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区域重点突出城市综合功能,东北部区域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逐步推进形成“1心4带”的空间总体战略格局:金融商务中心突出提升中央商务功能、国家级研发创新基地功能,重点发展创新金融、资讯研发、商贸商务三大核心产业,大力发展设计、创意、总部经济、产业楼宇等产业,重点打造江北嘴金融核心区、观音桥商贸核心区、人和总部基地、五里店研发设计中心,加快科技研发机构、科技服务平台、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建成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主要载体、西部一流的总部产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研发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都市功能产业带培育发展国际商务功能、新兴都市功能,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汽车、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五大核心产业,重点打造悦来会展城、双龙湖国际商务新城、金山商务中心、大竹林高尚居住区,建设和谐宜居之城和现代都市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突出研发创新、绿色低碳、清洁制造功能,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研发设计等五大核心产业,重点打造同兴工业园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适当发展高品质生态居住及休闲等产业;物流加工产业带突出和完善保税物流、出口加工、临港临空功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仓储物流、保税加工等3大核心产业,大力发展电气机械等出口加工业,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服务业加快江北机场寸滩港果同港重庆北站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寸滩港物流园区石坪轻加工出口基地江北机场物流园区临空机电出口基地建成内陆地区最具规模和实力的保税物流及出口加工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产业带突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平台功能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代信息产品等5大核心产业以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为载体打造万亿工业基地建成国内最具影响和实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之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由两江新区看重庆发展趋势摘要:重庆两江新区是国家第三个国家级高新经济开发区,是近年来重庆发展的主打项目,研究两江新区的发展对认识重庆的经济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目前重庆发展的经济市场的代表数据与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作者的理解,对重庆的发展做粗略的小议,得出在政府的积极带领下,重庆正在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经济架构,从根本上说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持续、稳定、明显的提高。
关键字:两江新区5+3战略性布局三个时期未来发展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
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下面具体讨论两江新区的建设与重庆发展的联系。
首先,“两江新区”的建设分为三个时期。
2009-2010年为起步阶段。
主要任务是争取国家将“两江新区”纳入国家规划,进行区域规划与布局。
同时提高港口、铁路、公路的运营能力,加强城市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环境。
2011-2012年是“两江新区”的中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计划到2012年,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达到200家,利用内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集装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
2013-2020年则为全面提升阶段。
这一时期,“两江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政策设计上,重庆希望“两江新区”能获得中央大力支持,比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享受国家给予的有关政策,并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重庆两江新区一、新区介绍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四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重庆两江新区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
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5+3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溯源: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设立‚两江新区‛的问题。
根据规划,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两江新区将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其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二、地理位置两江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及重庆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园区等功能经济区。
重庆北部新区: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
国家级新区有哪些第一篇范文:国家级新区汇总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于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
[1]其中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员会。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依托其所属直辖市,行政级别一般都调整至副省级。
而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南沙新区其依托的主体城市为地级或副省级,若新区的行政级别同于甚至高于所属主体城市,意味着脱离相关城市的管辖。
国家级新区,因有国务院批复体现国家级战略和新区发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须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其实质均拥有副省级管理自主权,而与新区所处区域行政级别无关。
如广州南沙新区,国家定位立足广州、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既不可脱离广州,又因港澳社会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级以上的权力来管理和协调,所以南沙新区是唯一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定位编辑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以及中心城区杨浦、黄浦、南市的浦东部分。
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中国重庆两江新区概况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也就是重庆直辖13周年之际挂牌成立,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面积550平方公里。
在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重大时刻,两江新区的横空出世是中央促进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中央深刻把握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大势,培育西部地区增长极,带动中西部崛起的国家开发开放大战略。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国家实施了3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每一次国家开发开放战略的确立,都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变化。
80年代之于深圳、90年代之于浦东、新世纪之于滨海,撬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三次大开发高潮,清晰勾勒出国家改革开放前30年从南到北的大开放进程。
在新世纪的又一个十年,国家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推动中西部的大开发大开放,标志着中国大开放进程从东到西的战略大转移。
两江新区堪称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必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
两江新区的应运而生是“中国模式”从外需带动到内需驱动大背景下的大开发,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应对全球市场巨变、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内需市场的重大战略决策。
到2015年,中国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14%,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潜力主要在中西部,国家决策加上市场力量,两江新区的发展可谓动力十足。
两江新区辐射西部地区680多万平方公里,辐射面相当于深圳的30多倍、浦东的30多倍、滨海的20倍,辐射人口分别相当于深圳、浦东、滨海的四、五倍。
广阔的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开发开放必将有力拉动中西部的发展。
两江新区优势条件(一)区位条件优越。
两江新区处于重庆主城区“上风上水”区域,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明月山、铜锣山、龙王洞山、中梁山“四山分布”,山地、水域和生态面积超过1/2。
可建设用地面积550 km2,接近于今天重庆建成区面积。
重庆市将2020年前60%的工业用地、40%的商住用地、60%的公共用地都集中用于两江新区,为新区发展留足了巨大的空间。
作为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沿和核心区,两江新区能够集聚辐射“西三角”乃至西部广袤的土地。
(二)交通方便快捷。
铁路及高速公路将形成“一环九射”、“三环十射”的的陆路运输体系;高速铁路有8条汇集,西部最大的火车站枢纽、国内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内陆最大的国际复合型航运枢纽——江北国际机场均集中在两江新区。
特别是江北机场正在加快建设第四条跑道和6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力争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20万标箱的寸滩港、200万标箱的果园港也正在加快建设中。
对内,正在快速完善内循环通道,区内将形成轻轨、城市快速干道等无缝衔接、任意两点间30分钟通达的“半小时两江”;对外,“一江三路三大洋”大战略格局已基本形成,即:通过长江可达太平洋,通过“西北翼”渝兰铁路—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鹿特丹港通达大西洋,通过“西南翼”渝黔铁路—缅甸中部可达印度洋,最近又开通重庆—深圳铁海联运大通道,重庆及两江新区已成为内陆开放最前沿。
(三)集聚辐射功能完善。
有“重庆陆家嘴”之称的江北嘴金融中心是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核心区,规划面积5 km2,随着一大批银行和保险机构、基金公司、世界500强总部及结算中心的集中入驻,将形成高度发达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成为金融创新先行区。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水港+空港”双功能区,一期工程已封关运行,100余家境内外企业及项目成功落户;2015年保税港区三期工程完成后,年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将辐射带动80万—100万平方公里的西部腹地和周边6省20多座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两江新区简介新华网2011-10-26 10:39:08 评论(0)条随时随地看新闻(一)两江新区设立背景及战略定位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北部新区、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200 km2,其中可建设用地550 km2,新开发用地400 km2,常住人口160万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也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党中央、国务院对设立重庆两江新区高度关注。
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定向导航。
2008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时请求国家给予重庆更多支持,温家宝总理责成国家发改委牵头进行专题研究;2008年6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200多人到重庆调研,提出设立"两江新区"的想法。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明确认真研究设立"两江新区"问题。
2009年4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报告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其间,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先后3次对设立两江新区作重要指示。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号),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
国家对两江新区寄予厚望,赋予了五大功能定位:一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二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三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四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五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011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两江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并列,并对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
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摘要: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
本文运用SWOT 分析,对重庆两江新区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重庆两江新区 SWOT分析市场环境1.重庆两江新区简介重庆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相邻的渝武高速和渝宜高速相间的重庆西北部,2010 年6 月18 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未来将建成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2.1 SWOT分析方法介绍SWOT 分析即势态分析,是 1971 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 K.J.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该方法最初使用于企业战略分析和制定,其具体的方法是: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制定与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以确保企业经营的成功[1]。
采用此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了解,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规划战略和计划,以及与此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多年的实践证明了,SWOT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发现问题,制定战略对策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上,该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