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拼装架桥机主框架结构强度计算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34
架桥机验算一、纵梁强度验算:纵梁由公制贝雷组成,采用双导梁形式,由于右侧悬臂起吊,右侧悬臂受力为最大,该导梁组成右侧四排单层,左侧三排单层,验算只需对右侧纵梁即可。
安装时右侧受力纵梁受力图:1、均布荷载q=100*4+43+110=553kg=5.53kN2、集中荷载F是根据悬臂长度来计算,依横梁示意图可画受力图加重物时确定,为确保稳定加重物应保证1.5倍稳定安全系数令M B1=0, 1.5*2*17-10G=0,得G=5.1t=51KN(说明17t为梁单头重量加平车自重,该梁总重为30t,30/2为15t,平车重为2t。
)a、支点反力令Md=0, 5.1*1+R B1*9-17*11=0,得R c=20.2t=202KN,得R d=1.9t=19KNF=20.2+平车横梁传给纵梁的自重约6t=26.2t3、纵梁计算a、根据纵梁受力图计算R A,R B,支点反力令M B=0,Ra*21-F*19-F*2-0.553*36²/2=021*Ra-26.2*19-26.2*2-0.553*36²/2=0得Ra=43.26t,Rb=2*F+0.553*36-43.26=29tb、弯矩计算MA=0.553*15=8.30t·M MF左=43.26*2-0.553*17²/2=6.6t·MMF右=29*2-0.553*2²/2=56.9 t·M M跨中=29*10.5-0.553*10.5²/2-26.2*8.5=51.32 t·Mb、剪力计算RA左=0.553*15=8.3tRA右=35tRB=29t根据计算纵梁Mmax=56.9 t·M Qmax=35 t·M4排单层允许弯矩70*4=280 t·M 允许剪力25.2*4=100.8t(经计算安全)二、横梁强度验算1、由图计算横梁弯矩M B1=(Q+W)*2=-17*2=-34 t·M,绝对值34 t·M<280 t·MM跨中=20.2*4.5-17*6.5=-19.6 t·M2、剪力计算Qmax=RB1=20.2t<(100.8)横梁由4排贝雷组成允许弯矩、剪力与纵梁相同,说明该结构安全可靠,其车行走系统,轮轴,轮箱一类都按60t设计。
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强度计算一、通用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强度计算(双梁小车型)1、受力分析作为室内用通用桥式起重机钢结构将承受常规载荷G P 、Q P 和H P 三种基本载荷和偶然载荷S P ,因此为载荷组合Ⅱ。
其主梁上将作用有G P 、Q P 、H P 载荷。
主梁跨中截面承受弯曲应力最大,为受弯危险截面;主梁跨端承受剪力最大,为剪切危险截面。
当主梁为偏轨箱形梁时,主梁跨中截面除了要计算整体垂直与水平弯曲强度计算、局部弯曲强度计算外,还要计算扭转剪切强度,弯曲强度与剪切强度需进行折算。
2、主梁断面几何特性计算上下翼缘板不等厚,采用平行轴原理计算组合截面的几何特性。
图2-4注:此箱形截面垂直形心轴为y-y 形心线,为对称形心线。
因上下翼缘板厚不等,应以x ’— x ’为参考形心线,利用平行轴原理求水平形心线x —x 位置c y 。
① 断面形状如图2-4所示,尺寸如图所示的H 、1h 、2h 、B 、b 、0b 等。
② 3212F F F F ++=∑ [11Bh F =,02bh F =,23Bh F =] ③ Fr q ∑= (m kg /)④ 321232021122.)21(2)2(F F F h F h h F h H F Fy F y ii c +++++-=∑⋅∑=(cm ) ⑤ 223322323212113112212)(212y F Bh y F h h H b y F Bh J x ⋅++⋅+--+⋅+= (4cm )⑥ 202032231)22(21221212bb F h b B h B h J y ++++= (4cm ) ⑦c X X y J W /=和c X y H J -/(3cm ) ⑧ 2BJ W yy =(3cm ) 3、许用应力为 ][σ和 ][τ。
4、受力简图1P 与2P 为起重小车作用在一根主梁上的两个车轮轮压,由Q P 和小车自重分配到各车轮的作用力为轮压。
(整理)160t-50m桥架吊车梁受力分析计算.160t/50m架桥机有关受力校核计算书计算:审核:审定:茂名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160t/50m架桥机有关受力校核计算设计计算过程简要说明由于架桥机工作状态时,存在两种危险截面的情况:I种为移跨时存在的危险截面;II种为运梁、喂梁、落梁时存在危险截面,故此须分别对其进行验算和受力分析。
一、主体结构验算参数取值1、主导梁自重(包括枕木及轨道):0.575t/m2、天车副架梁:2.2t/台3、天车:0.582t/台4、验算载荷:160t5、起重安全系数:1.05运行冲击系数:1.15结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1.56、基本假定主梁现场拼装时重心最大偏差:e=0.1m架桥机纵向移动时吊装T梁钢丝绳倾角:β=±2°二、总体布置说明架桥机主要由主导梁、天车副架梁、天车组成。
导梁采用三角形截面桁架拼装式,动力部分全部采用电动操作。
1、导梁中心距:6m;2、导梁全长:81m,前支点至中支点距离为52m;3、架桥机导梁断面:2.8m×1.1m;4、架桥机导梁底部由前部平车总成、中部平车总成、尾部平车总成等组成;5、吊装系统由2套天车副架梁总成组成;6、吊装系统采用:2台天车。
三、结构验算1、施工工况分析工况一:架桥机完成拼装或一孔T梁吊装就位后,前移至前支点位置时,悬臂最长,处于最不利情况,需验算的主要内容: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支撑反力的验算及中部横梁验算;3)主导梁内力验算;4)悬臂挠度验算。
工况二:架桥机吊梁时及架桥机吊梁就位时的验算内容:1)天车副架梁验算;2)主导梁内力验算;3)前支腿强度及稳定性验算及前部横梁验算;架桥机各种工况见附图1、5、6。
2.基本验算2.1工况一2.1.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架桥机拼装架桥机完成拼装或一孔T梁吊装就位后,前移至前支点位置时,悬臂最长,处于最不利情况下的验算,此时为了生产安全,移跨之前须在架桥机尾部加上适当的配重,这里以安装的砼梁的一端重量作配重,则每条主导梁的配重为40t,故该工况下的力学模型图见图1所示:图1工况一下的力学模型图取B点为研究对象,去掉支座A,以求支座C的反力,由力矩平衡方程:262.27)(6.25)8.5281(218.52212122?-?++?+-?=?c R P G G q q kN q P G G q R c 29.248268.52212.27)(6.25)8.5281(212212=?-?++?+-?= R c 远大于零,故是安全的。
节段拼装架桥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施工准备工程概况本次工程涉及节段拼装架桥机的施工,工程地点为[具体地点],桥梁类型为[桥梁类型],预计施工周期为[具体周期]。
施工准备人员配置:确保有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操作手、安全员等。
设备准备:架桥机、拼装设备、测量仪器、安全设施等。
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地形、地质条件等。
施工计划制定: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二、架桥机运输与安装运输方案明确架桥机的运输路线、方式和安全措施。
安装步骤基础处理:确保安装基础平整、坚实。
架桥机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精确确定架桥机位置。
安装与固定:按照安装说明进行架桥机的安装和固定。
三、拼装施工与调试拼装流程节段拼装: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节段拼装。
焊缝处理:确保焊缝质量符合标准。
调试步骤设备检查:对拼装完成的架桥机进行全面检查。
功能测试:测试架桥机的各项功能,确保正常运行。
四、安全保障与试运行安全措施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试运行方案试运行准备:检查设备、环境等是否满足试运行条件。
试运行过程:按照试运行方案进行,记录运行数据。
五、梁体架设与防护梁体架设方案梁体运输:确保梁体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架设步骤: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梁体的架设。
防护措施梁体保护:采取措施防止梁体在施工中受损。
临时支撑:确保梁体在架设过程中的稳定性。
六、试吊方案与技术要求试吊准备试吊计划:制定详细的试吊计划。
设备检查:对吊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技术要求吊装参数:明确吊装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吊装操作规程进行。
七、质量保证与工期措施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工期保障措施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进度监控: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按期完成。
八、吊装安全技术规程吊装作业安全规程:明确吊装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桥式起重机主梁强度刚度计算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它具有高度、跨度大、工作范围广的特点。
主梁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起整个起重机的重量和荷载。
因此,主梁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对于保证起重机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一、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强度计算1.强度计算原则: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强度计算要根据工作条件和荷载要求,在满足正常工作荷载的情况下,确保主梁不会发生破坏或超过允许应力范围。
2.静弯应力计算:桥式起重机主梁在承受负荷时,会产生弯曲应力。
根据弹性力学原理,主梁的弯曲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M*y/I其中,σ为弯曲应力,M为弯矩,y为主梁截面中心到受力点的距离,I为主梁惯性矩。
3.剪切应力计算:桥式起重机主梁在承受负荷时,也会产生剪切应力。
剪切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V*Q/(h*t)其中,τ为剪切应力,V为剪力,Q为主梁截面上受剪应力的弦边长度,h为主梁截面高度,t为主梁截面厚度。
二、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刚度计算1.刚度计算原则: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刚度计算是为了保证主梁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出现过大挠度,确保起重机的正常工作。
2.梁的挠度计算:桥式起重机主梁的挠度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估算:δ=(5*q*l^4)/(384*E*I)其中,δ为主梁的挠度,q为荷载,l为跨度,E为主梁的弹性模量,I为主梁的惯性矩。
总结: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是保证起重机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合理计算主梁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有效避免主梁的破坏和变形,确保起重机的性能和寿命。
此外,还需要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主梁,以满足起重机的实际要求。
40米架桥机详细计算书40米架桥机计算书1、架桥机概况架桥机由主梁总装、前支腿总装、中托总装、后托总装、提升小车总装、后支腿总装、液压系统及电控部分组成,可完成架桥机的过孔,架梁功能,架桥机的高度可由安装于前支腿、后托的液压系统调节,整个架桥机的所有功能可由电控系统控制完成。
2、架桥机的结构计算2.1、架桥机主梁的承载力计算计算架桥机主梁承载力,要分别考虑架桥机的三个情况。
a过孔过孔时计算主梁上、下弦的强度,此工况,梁中的弯矩,可能是主梁所承担的最大弯矩,所以校核此状态时可计算主梁的强度。
b架中梁此工况时,前提升小车位于主梁41米的跨中,弯矩可能出现最大值c架边梁当提升小车偏移架桥机主梁一侧时,此侧主梁中的剪力最大,所以应校核主梁腹杆的强度及稳定性。
2.1.1主梁上下弦杆的强度计算2.1.1.1过孔时,当架桥机前支腿达到前桥台,尚未支撑时悬臂端根部的最大弯矩(如图)M=717t·mm ax架中梁时,当提升小车位于主梁41米的跨中时,梁中的最大弯矩(如图)=477t·mMm ax此较两处的弯矩可知过孔时的弯矩是主梁承受的最大弯矩,也是控制弯矩,按此弯矩来校核主梁上、下弦的强度=717t·mMm ax主梁截面如图:上弦是两根工字钢32b,中间加焊10mm芯板。
下弦是四根槽钢25a,中间加焊8mm芯板。
截面几何参数如表所示:主梁的正应力:/W X=717×104/46812866.6441×10-9σmax=Mm ax=153MPa<[σ]=170Mpa主梁上、下弦采用Q235B钢材其许用应力为170Mpa所以过孔时主梁是安全的。
2.1.1.2架中梁时,主梁的最不利位置在跨中,梁中的最大弯矩=477t·mMm ax主梁的正应力:/W X=477×104/46812866.6441×10-9σmax=Mm ax=102MPa<[σ]=170Mpa主梁上、下弦采用Q235B钢材其许用应力为170Mpa工作应力小于Q235B的许用应力,满足强度条件,所以架中梁时,弦杆是安全的。
节段箱梁预制拼装技术调研报告2016年9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引言 (1)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1.2.1国外发展现状 (1)1.2.2国内发展现状 (2)第二章节段箱梁预制及安装方法 (5)2.1 节段箱梁长线预制法 (5)2.1.1 长线法预制工艺 (5)2.1.2长线法匹配预制技术的特点 (5)2.2节段箱梁短线预制法 (6)2.2.1 短线法预制工艺 (6)2.2.2 短线法匹配预制技术的特点 (7)2.3 节段箱梁安装方法 (7)2.4.1 悬挂法施工 (7)2.3.2 悬臂法施工 (8)第三章节段箱梁体外预应力体系研究 (9)3.1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3.1.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应用 (9)3.1.2体外预应力工艺的优点与缺点 (11)3.2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12)3.2.1体外预应力索构造 (12)3.2.2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固系统 (13)3.2.3体外预应力筋的转向装置 (14)3.2.4 体外预应力系统的防腐与防护 (15)3.2.5 体外预应力筋的定位与减振 (15)3.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15)3.3.1 整体施工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17)3.3.2 节段施工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17)3.3.3 影响体外预应力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19)第四章**桥南岸滩桥总体施工方案 (20)4.1工程特点 (20)4.2 跨径选择 (21)4.3 施工方案选择 (21)第五章工程实例、耐久性研究及方案比较 (23)5.1 国内相关内似工程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法施工的典型实例 (23)5.1.1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节段梁工程概况 (23)5.1.2 泉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浅水区节段梁工程概况 (24)5.1.3 虎门二桥节段梁工程概况 (25)5.1.4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节段梁工程概况 (25)5.2耐久性研究 (26)5.2.1承载极限状态的力学性能 (26)5.2.2各种因素引起预应力损失下结构安全度 (26)5.3方案比较 (28)第六章调研结论及建议 (29)第一章概述1.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的发展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期,因此桥梁设计的各种新的理念和桥梁施工的各种新的方法都不断的被尝试。
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摘要:初定基本尺寸并选择立柱、横梁的截面形状机架基本尺寸,主要是指窗口的大小以及立柱和上下横梁的截面尺寸等。
基本尺寸的确定见表18。
2-l,各种截面形状的选择见表18.2-2。
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1) 计算的基本假定①作用在机架上的外力,只考虑轧制力的初定基本尺寸并选择立柱、横梁的截面形状,机架基本尺寸,主要是指窗口的大小以及立柱和上下横梁的截面尺寸等。
基本尺寸的确定见表18.2—l,各种截面形状的选择见表18.2—2.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1) 计算的基本假定①作用在机架上的外力,只考虑轧制力的作用,并用两个集中载荷取代作用于上横梁圆环面的均布载荷(见图18.2—1)。
作用在下板粱上的力为均布载荷;②视机架为一封闭框架,该框架,由依次连接截面各截面形心而形成;③机架的变形属于平面变形。
2)主要运算符号(参照图18。
2—1一图18.2—3及表18.2-3、表18。
2-4);ﻫﻫﻫ3)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表18。
2—3,表18。
2-4为机架的静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表18。
2-5为机架的疲劳强度计算;表18.2-6为图解机架任意截面的夸矩。
对于结构形状复杂的机架可用图解法.4)计算实例图18.2—4为1200 x 550/1100四辊热轧机机架结构图。
要求对该机架进行刚、强度校核。
机架材料为ZG270—500钢,轧机的最大轧为16000kN,每片机架上的作用力为8000kN。
解①绘制机架计算简圈第一步,将机架简化为封闭框架.由于该机架形状较规整。
故只取5个截面,它们是:上、下横梁的中间截面,立柱的中间截面。
上、下橄梁与立住交接处。
而后分别求其形心位置和惯性矩。
根据所求得的数据及机架的结构尺寸使可作用机架的封闭框架图,如图18。
2一5所示。
ﻫﻫﻫ第二步。
确定各段的惯性矩及上、下。
粱上载荷。
ﻫ②机架的静强度校核a)按表18。
2一3中的计算公式求得各截面上的最大应力(见表18.2—7)。
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是机械结构设计和分析中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工程中,机架往往需要承受大的荷载和外力作用,因此了解机架的强度和变形情况对于保证机架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析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机架的强度计算1.材料力学性能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机架所选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
这些参数一般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从材料手册中获取。
2.荷载分析:对机架所受的荷载和外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静荷载、动荷载、瞬态荷载等。
其中静荷载一般包括自重、附加荷载、液压力等;动荷载包括机器的运动荷载、振动荷载等;瞬态荷载包括冲击荷载、脉动荷载等。
3.应力分析:根据荷载分析的结果,计算机架的内外表面的应力分布情况。
一般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在机架上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每个有限元单元上的受力情况,并得到机架各点的应力分布图。
4. 强度计算:根据应力分析的结果,进行强度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Mohr-Coulomb准则、Huber-Mises准则、Tresca准则等。
通过与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确定机架结构的破坏条件和使用寿命。
5.安全系数评估:在强度计算完成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安全系数评估。
通过与临界破坏条件进行比较,确定机架结构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安全系数应大于1,以确保机架不会发生破坏。
二、机架的变形计算机架的变形计算是指根据荷载和外力作用,计算机架结构的变形情况,以确定机架的刚度和形变情况。
机架的变形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约束条件分析:在进行机架的变形计算之前,需要确定机架的约束条件。
机架的约束条件一般分为固定约束和活动约束。
固定约束是指机架上的一些节点或边缘不允许有位移;活动约束是指机架上的一些节点或边缘允许有一定的位移。
2.刚度分析:根据约束条件和机架的材料性能,计算机架的刚度。
40米160吨架桥机计算书一、主梁过孔时强度计算:1、自重荷载:(1)单桁架主梁自重q主=5.76KN/m(2) 前支承自重q前=20.5KN(3) 前支自重q前支=70KN(4)天车横移、纵移q横纵=100KN过孔时梁中的最大弯矩:Mmax=q前/2×41×104+41×0.49×41/2×104=2.05/2×41×104+41×0.575×41/2×104+23×7×104=(42.025+483+161) ×104=686×104N.m上下弦所承受的最大轴力:Nmax=Mmax/h=686×104N·m/2.415m=284×104N上弦杆(上弦杆32b槽钢对扣,上贴12*240钢板,侧贴12*300钢板)的面积为: A=(12*300*10-6+12*240*10-6+55.1*10-4)*2=239.8*10-4上弦杆的工作应力σmax= Nmax/A=284×104N/(239.8×10-4)m=118 MPa考虑组合因素安全系数n=1.33,上下弦材料采用:Q235-B σS=210 MPa许用应力[σ]= σS/1.3=161Mpa工作应力: σmax=118 Mpa<161Mpa, 过孔时上弦满足强度条件下弦杆(下弦杆22b槽钢对扣,上贴10*230钢板,侧贴10*220钢板)的面积为: A=(10*230*10-6+10*220*10-6+2*39.91*10-4)*2=124.82*2*10-4=249.64*10-4上弦杆的工作应力σmax= Nmax/A=284×104N/(249.64×10-4)m=113.8 Mpa考虑组合因素安全系数n=1.33,上下弦材料采用:Q235-B σS=210 MPa许用应力[σ]= σS/1.3=161Mpa工作应力: σmax=113.8Mpa<161Mpa, 过孔时上弦满足强度条件2、过孔时悬臂达到最长时,悬臂端处的挠度:主梁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上弦截面积为A!=239.8, 下弦截面积为A2=249.6,主梁上下截面合计为:A=489.4×10-4Iy=489.4×(2.415/2)2×10-4=713.6×10-4m4E=210*109 Mpa考虑简单计算:桥机过孔时为悬臂的外伸梁,图中为过孔时为保证不倾覆所加的配重,利用叠加原理计算悬臂端的挠度。
架桥机边梁架设工况下盖梁承载力验算一、架桥机边梁架设工况下荷载计算图1 架桥机边梁架设荷载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各项荷载值如下:边主梁重量按58吨考虑P后上=1.1t/2=0.55t;P后提=9t/2=4.5t;P前提=9t/2=4.5tP主梁1=19.6m×0.38t/m=7.448t;P主梁2=32.4m×0.38t/m=12.312tP前支=4.8t/2+0.305t/2+2.052t/2=3.5785t(含前支、前框架、12米前支横移轨道)(1)中墩盖梁悬臂端所承受的荷载包括:P后上+ P主梁1+(P后提+ P前提)/2+ P边梁重(第n跨)/2+ P边梁重(第n-1跨)/2+(P主梁2)/2,共计76.67吨,按80吨考虑。
(2)前墩盖梁悬臂端所承受的荷载包括:(P后提+ P前提)/2+(P主梁2)/2+ P前支+ P边梁重(第n跨)/2共计43.24吨,按50吨考虑。
根据施工经验,用架桥机架设T梁过程中,以边主梁的架设为最不利状态。
且通过以上分析,边主梁架设中,中墩盖梁所受的荷载较大,则应以中墩盖梁悬臂端根部为关键点,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二、盖梁承载力验算图2盖梁结构图公路桥梁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盖梁,其高跨比在一定范围之内,属于深受弯构件中的短梁,但未进入深梁的范围,故其计算已与浅梁(即一般意义上的梁结构)有所不同,但其构造可不必按照深梁的特殊要求处理。
京承高速公路某桥下部结构为板式桥墩,上接矩形桥墩,不同于常规的双柱式桥墩盖梁。
即不须验算盖梁跨中截面,只需验算悬臂端根部截面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及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悬臂部分设有外边梁时,若外边梁作用点至柱边缘的距离小于盖梁高度,则可按“撑杆——系杆体系”方法计算。
图3 盖梁悬臂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简图1-墩台;2-盖梁;3-系杆钢筋图4 撑杆计算高度1-墩台;2-盖梁;3-系杆钢筋;4-支座撑杆(混凝土)抗压承载力:0d ,s cd s D t b f γ≤⋅⋅ (1)/sin d d D N θ= (2)/tan d d T N θ= (3)110tan tan 0.93743.13h a x θ--===+ (4) ,,,10.481.43304cu kcd s cu k f f f ε=≤+ (5)210.002cot d s s T A E εθ⎛⎫=+ ⎪⎝⎭(6) sin cos a t b h θθ=+ (7)6a h s d =+ (8)系杆(钢筋)抗拉承载力:0d sd s T f A γ≤ (9)以上各式中:a ——撑杆压力线在盖梁底面作用点至墩柱边缘距离,取00.15a h =x ——集中力作用点在墩柱边缘距离;d D ——撑杆压力设计值;,cd s f ——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t ——撑杆的计算高度;b ——短悬臂上边梁支座宽度;s b ——撑杆的计算宽度,取盖梁截面宽度;d T ——与撑杆相应的系杆拉力设计值;s A ——在撑杆计算宽度s b 范围内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S ——底层系杆中心至盖梁顶面的距离;d ——系杆钢筋的直径,当采用不同直径钢筋时,d 取加权平均值。
HP600/40节段拼装架桥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描述1总体描述1.1 概述HP600/40节段拼装架桥机施工方案根据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双线预制节段梁结构图、施工流程及招标文件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该机组采用高位张拉、整体落梁后现场湿接连续成桥的施工作业方法,可以满足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双线预制节段梁的架设要求。
该机起重小车额定起重量50t,可满足广州地铁十四号线预制节段梁吊装(预制节段梁最大重量为49t);整机下部设置横移机构,架桥机可实现变线架设施工;通过梁片挂架配置不同宽度节段梁的吊装孔位,架桥机可实现变宽梁的架设施工作业。
整机中支腿及前辅助辅助支腿可支撑于主梁不同位置,可满足变跨作业要求,能实现30m~40m跨度的施工作业。
该机可实现最小转弯半径600m、最大坡度±3%的桥梁架设,满足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双线预制节段梁的线形要求。
该机主梁底部设置纵移轨道,通过纵移推动油缸,可实现整机纵向移动,中支腿底部设置横移机构,整机在空中间支状态下,可实现纵、横移功能;1.2 设计依据1.3 总图HP600/40节段拼架桥机总图2架桥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12.1.3 作业程序架桥机的作业程序包括尾部喂梁及底部喂梁架桥作业两种架设方法、过孔作业、变跨方法、首末孔梁架设等,分别介绍如下。
A. 尾部喂梁架桥作业流程1、架桥机处于待架梁状态,运梁车驮运梁段至架桥机尾部;2、架桥机起重小车至尾部提梁,并按图示前行;3、起重小车提梁旋转90°,并悬挂于端吊挂上;4、按步骤3所示流程,将架桥方向前方梁端按图示悬挂于架桥机主梁上;5、按步骤3所示流程,将架桥方向后方梁端按图示悬挂于架桥机主梁上(后方梁端悬挂时,梁片挂架应不超出中支腿底横梁上平面,以保证桥梁中节段吊运净空),最后吊装悬挂中间三个阶段;6、利用起重小车,自次端节段起,逐节段涂刷防水胶,并按桥梁线性及坡度调整好各节段梁位置悬挂于架桥机主梁上,然后进行高位预张拉作业。
桥梁节段拼装工法研究报告目录1 概述 (3)1.1节段拼装工法概述 (3)1.2历史发展进程 (3)1.3国内发展进程 (4)2 节段拼装工法 (6)2.1节段拼装工法特点 (6)2.2节段预制法 (8)2.3节段拼装施工工法 (14)2.4节段拼装桁架形式选用 (21)2.5节段拼装喂梁方式 (21)3 节段拼装设计计算 (22)3.1整体计算 (22)3.2节段预制拼装接缝的力学行为 (24)3.3剪力键 (27)3.4临时张拉预应力 (31)3.5节段吊装计算 (32)3.6悬臂拼装工法墩顶临时锚固 (33)1 概述1.1 节段拼装工法概述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城市的道路交通需要往空间发展,需要发展城市高架道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在城市中心和规划发展区建设城市轨道高架道路和轨道,要求造型优美、外观质量高,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地面交通影响小,因而国内外均陆续研究开发了各种符合这种施工环境的设备和施工技术,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节段预制拼装法是将桥梁的梁体纵向划分为若干节段块,在工厂里或桥位附近的预制场内预制后,运至桥位,然后通过施加预应力将节段块组拼成为整体结构的一种施工方法。
1.2 历史发展进程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及50年代间,欧洲国家为了修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破坏的桥梁,发展出许多开创性的桥梁工法。
这些桥梁工法包含移动模架工法、节块推进工法及悬臂现浇工法等,基于当时经济环境窘迫及大量交通建设尚待恢复,经济且迅速的自动化桥梁工法即因应时代所需而蓬勃发展。
由于上述各种工法均与预应力混凝土有关,随着工程的推动,预应力混凝土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也日趋成熟。
随着桥梁工法趋于精密与系统化的潮流,法国Freyssinet公司在1960年代中期开始将悬臂现浇工法的技术应用于预制节块工法,积极将预制节块工法推展至长跨距预应力箱型桥梁,这种桥梁施工技术也就因此逐渐推广至世界各地。
XX桥南北引桥TP54/65节段拼装架桥机主框架结构强度计算报告XX科技大学工程计算与仿真研究所XX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引言XX桥南北引桥TP54/65节段拼装架桥机是武汉通联路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新近开发设计的大型造桥机械。
受武汉通联公司委托,XX科技大学工程计算与仿真研究所根据该公司提供的五种工况对XX桥南北引桥TP54/65节段拼装架桥机结构的静力强度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其结果报告如下:一、项目说明架桥机结构几何尺寸、材料、载荷情况均由武汉通联公司提供。
1.1 载荷条件计算中的载荷包括架桥机主梁自重,导梁自重,天车(无荷载)重量150 tq=,天车(有荷载)重量2170q=t,单块梁块按120t,满载梁块总重量31500 tq=和风载。
1.2 载荷工况根据通联公司的要求,计算时主要考虑如下5种工况:工况一:满跨加载状态,此时跨长54m,所有节段块(总共1500t)均悬挂在主梁及天车上,天车位于主梁正中间;工况二:导梁最大前悬臂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及此时的防风计算,此时跨长65m。
风载包括45°斜向下7级风(根据规范7级风压为2/156mN);工况三:T型(对称)悬拼状态,此时跨长65m。
该工况下前后天车荷载对称加载于中支腿两侧,重点考虑天车位于导梁上及主梁与导梁间接头部位附近时的危险情况;工况四:过孔工况,架桥机整机纵移过孔。
此时架桥机处于纵向行走状态,跨长65m。
该工况下前、后支腿收起,主框架无纵向约束,重点考虑架桥机行走至不同位置时主梁及导梁上的受力状态,和可能的危险情况;工况五:吊运墩顶块状态,此时天车吊运墩顶块在主梁及导梁上全跨行走,跨长65m。
重点考虑天车行走至不同位置时主梁和导梁中的受力状态,和可能的危险情况。
1.3 材料参数根据武汉通联公司提供的资料,XX桥南北引桥TP54/65节段拼装架桥机的整体结构中,主梁部分为Q235号钢;导梁上、下弦杆部分为Q345B号钢,其余部分为Q345号钢。
通过查材料手册得两种钢材的弹性模量、泊松比、质量密度、屈服应力、许用应力如表1所示。
表1 Q345B和Q235钢的机械性能注:计算中,Q235号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3。
二、计算模型2.1 有限元模型本报告的所有计算是由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完成。
考虑到整个结构的对称性,以及各个工况中载荷的对称性,在工况二的横向风载计算中取整体结构进行计算,其余工况均取结构的1/2进行计算。
架桥机的有限元模型共采用三种单元类型:●主梁采用shell43单元(壳单元)离散,其中,绝大部分网格为形状规则的4节点四边形单元,局部使用了退化的4节点三角形过渡单元;●导轨采用solid45实体单元离散;●导梁采用beam189(梁单元)单元离散,并根据结构实际尺寸定义梁截面,同时建立参考点控制截面方向;经过网格划分,XX桥南北引桥TP54/65节段拼装架桥机1/2结构有限元模型共有101202个节点,91919个单元;而整体有限元模型共有202404个节点,183838个单元,如图2-1~图2-4所示。
图2-1 架桥机1/2模型: (a)俯视图;(b)正视图;(c)侧视图。
图2-2 架桥机整体有限元模型图2-3 主梁部分有限元模型图图2-4 导梁部分有限元模型图2.2 边界条件根据XX桥南北引桥TP54/65节段拼装架桥机的结构特点,在计算时,边界条件如下所述(见图2-5~图2-6):(I)对称边界条件:在1/2结构模型中,对处于对称面上的所有节点施加对称位移约束边界条件(约束X方向位移及Y、Z方向转动)。
(II)耦合边界条件:该边界条件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定义局部刚性区域,将单节点与多节点进行耦合;二是单节点与单节点的直接耦合。
局部刚性区域施加于主梁与导梁间的接头部位,将导梁根部的一个节点与主梁上一定范围内的多个节点进行耦合,产生一定的刚性区域。
耦合范围的尺寸由设计图读出。
直接耦合施加于导梁与导梁横联之间,在相对应的节点上耦合X、Y、Z方向平动以及X、Z方向转动(即ROTX、ROTZ)五个自由度。
(III)接触边界条件:主梁底部两侧有1801800的导轨承载面,在这些承载面和其对应的支撑面间施加接触边界条件。
(IV)铰支边界条件:对主梁导轨下的支撑块体施加铰接边界条件(约束中间固定点的所有自由度)。
(V)导梁简支边界条件:当导梁下方有支腿作用时,简支约束(即约束X向和Y向位移)导梁下弦杆,约束宽度中支腿为1.8m,前、后支腿为0.5m;针对不同的工况,边界条件(III)~(V)的施加位置也有所不同(具体将在各个工况的分析中进行说明)。
图2-5 边界条件(I)~(II)示意图图2-6 边界条件(III)~(V)示意图三、计算结果3.1 工况一、满跨加载状态此工况主要考虑的荷载包括天车自重150 tq=,梁块重量(总共31500 tq=),主梁自重和导梁自重。
其中梁块的重量按实际施工中每个梁块的悬挂位置加载到对应的节点上。
工况中考虑的边界条件为2.2节所述的(I)~(V)项,边界条件及荷载的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 工况一边界条件及荷载分布图图3-2~图3-3给出了主梁及导梁在满跨加载状态下等效应力的分布云图。
该工况下主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229Mpa,位于中支腿上方附近的梁块吊挂处(如图3-2所示);导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195Mpa,位于前支腿一侧导梁的上弦杆根部(如图3-3所示)。
图3-2 满跨加载状态下主梁等效应力分布图图3-3满跨加载状态下导梁等效应力分布图图3-4给出了架桥机在Y方向的位移分布云图,最大Y向位移为115.1mm,位于后方导梁尾部;次大Y向位移为-112.9mm,位于外伸吊挂处。
图3-4 满跨加载状态下Y向位移分布图3.2 工况二、导梁最大前悬臂状态其防风计算3.2.1 ︒45斜向下7级风作用下的最大前悬臂状态受︒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需考虑的荷载为天车重量150 tq=,主梁自重,导梁自重和风载;考虑的边界条件为2.2节所述的(II)~(V)项。
建模过程中,风载被作为均布力加载到接触面上,对于导梁部分,将均布力转化为节点集中力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上。
均布力与节点集中力的换算公式为:q S Fn μ⨯=⨯其中,F为节点集中力,q为均布力,S为面积,n为节点数,μ为面积换算系数(对于导梁,μ取0.4)。
风载的分布见图3-9~图3-10。
图3-9 ︒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主梁的风载图3-10 ︒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导梁的风载(侧视图)图3-11~图3-12给出了最大前悬臂状态下受︒45斜向下7级风时主梁和导梁的等效应力及位移的分布云图。
主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125Mpa,位于主梁与中支腿接触部分附近的腹板上;导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76.9Mpa,位于上弦杆根部附近。
图3-11 ︒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主梁部分的Mises应力分布图3-12 ︒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导梁部分的Mises应力分布图3-13为︒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架桥机的Y向位移分布云图,最大Y向位移为-630.3mm,位于悬臂部分导梁的前部。
图3-13 ︒45斜向下7级风作用时架桥机的Y向位移分布3.3 工况三、对称悬拼状态此工况主要考虑的荷载包括天车重量2170 tq ,主梁自重和导梁自重。
考虑的边界条件如2.2节所述的(II)~(V)项。
采取以下三种情形进行计算分析:(i)天车走行至距中支腿27.5m时,此时两个天车都在主梁上,距中支腿较远,对中支腿作用有较大的弯矩;(ii)天车走行至距中支腿32.5m时,是施工中天车行走的最远距离,此时前方天车刚好全部位于导梁上,后方天车仍在主梁上;(iii)天车走行至距中支腿37m时,此时两个天车都在导梁上,与前两种情况相比,危险性更高。
图3-20 工况三边界条件及荷载分布图对所考虑的(i)与(ii)的受力状态,主梁部分的最大等效应力都位于主梁与中支腿接触部分附近的腹板上,而导梁中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都出现在后支腿附近的下弦杆上,如图3-21、3-22 所示。
同时整体的最大Y向位移出现于后方天车下方的导梁上,如图3-23 所示。
对考虑的受力状况(iii),即天车走行至距中支腿37m,两天车都位于导梁上。
此时后天车车轮距主导梁接头处的最小距离为1m。
此时主梁部分的最大Mises 等效应力的作用点发生变化,位于主梁与导梁间接头部位附近的腹板上,最大值为191Mpa,如图3-24 所示。
而此时主梁与中支腿接触部分附近的腹板上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161Mpa。
导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196Mpa,仍位于后支腿附近的下弦杆上。
此时最大Y向位移为-73.9mm,仍然发生在后方天车下方的导梁上。
表二列出三种情况下,主梁与中支腿接触处的最大应力,导梁中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和最大Y向位移。
表2 主梁与导梁中的应力和位移可知主梁中有两处危险点,一处是主梁与中支腿接触部分附近的腹板上,天车行走至的不同位置对此处受力情况的影响不大。
另一处危险点是主梁与导梁接头部位附近的腹板上,此危险点对后方天车的位置敏感。
当后方天车行至导梁上时,主梁与导梁接头处有较大应力集中。
图3-21 天车距中支腿32.5m时主梁的应力分布图3-22 天车距中支腿32.5m时导梁的应力分布图3-23 天车距中支腿32.5m时的Y向位移分布图3-24 天车距中支腿37m时主梁的应力分布3.4 工况四、过孔状态此工况主要考虑的荷载包括天车重量150 tq ,主梁自重和导梁自重。
考虑的边界条件如2.2节所述的(I)、(II)、(IV)项。
经过分析,有以下三种较危险情形需要进行计算校核:(i)行走0m时,即前、后支腿刚刚收起,即将开始行走时,此时后方导梁为最大悬臂状态;(ii)走行至前支腿位于主梁与导梁连接处附近的导梁下方,此时主梁中中支腿附近及主导梁连接处会有较大的应力集中;(iii)走行至前、中支腿均位于导梁下方时,此时主梁中中支腿附近及主导梁连接处会有较大的应力集中。
行走到最后,行走距离为52m,此时与工况二的前悬臂状态类似,而悬臂长度比工况二时要短,所以未列入危险状态。
图3-25 工况四边界条件及荷载分布图架桥机走行0m时,主梁及导梁的Mises等效应力分布如图3-26~图3-27所示。
主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125Mpa,位于中支腿上方的筋板处;导梁部分的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为182Mpa,位于前支腿上方的下弦杆处。
Y向位移的分布如图3-28所示,最大位移为-630.5mm,位于后方导梁尾部。
图3-26架桥机走行0m时主梁的应力分布图3-27架桥机走行0m时导梁的应力分布图3-28 架桥机走行0m时的Y向位移分布架桥机行走至30m时,前支腿已经位于主梁与导梁连接处附近的导梁下方,而行走至35m时,前后支腿均位于导梁下方,而且后支腿靠近主导梁连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