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张立琴, 杨新月

作者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00222

刊名:

中国护理管理

英文刊名: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7(7)

被引用次数:10次

参考文献(22条)

1.杨新月护理学导论 2004

2.余江;王仙园21世纪健康促进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4(06)

3.Bruket BH Heaith promotion:a linguistic,adv 1983

4.王青Orem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03)

5.张莹;冯正仪;袁浩斌用Orem自理模式评估I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期刊论文]-实用护理杂志 2002(01)

6.李良燕社会发展对自我护理的需求 1997(01)

7.汤华清;张帆Orem自理模式用于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3(10)

8.吴清香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4(24)

9.鄂慧峰;袁义厘;张红兵奥瑞姆(Orem)自我护理模式与应用[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3(08)

10.宋葆云Orem自护理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5(06)

11.戴闺柱;《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戚文航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01)

12.毛秋云;孙爱芹;宁波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4(02)

13.陈小凤;杜秋兰运用自护理论减轻产后乳房胀痛[期刊论文]-南方护理学报 2003(05)

14.芦桂芝;李丽;曲晓菊Orem自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05)

15.邓子玲运用Orem自理学说和整体护理构筑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模式[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1(03)

16.Wierenga M Lifestyle modification 2002

17.段艳贤自我护理理论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体会[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03(04)

18.王岚自我护理在消化科实施效果的调查[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4(06)

19.龚建侠教育支持系统在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期刊论文]-职业与健康 2005(05)

20.林素洁用Orem自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期刊论文]-医学文选 2005(02)

21.温翠琪;曹佩珍;黄华兰用自理学说指导肝门部胆管癌综合治疗的患者[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0(02)

22.李晓艳;王娣妙;张群英运用Orem自理模式指导产科护理工作初探[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3(8A)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胡倩倩.王维利.李惠萍.吴卫琴自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7,21(7)

2.魏道琳.于卫华.蒋年毅自理模式在分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3,17(4)

3.马延爱.朱春燕.刘璐璐.张玉昆.MA Yan-ai.ZHU Chun-yan.LIU Lu-lu.ZHANG Yu-kun自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3)

4.左慧敏.丁敏.金辉.魏睿红Orem自理模式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03,21(8)

5.阎妍.田杨琴.斯春玲自理理论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

6.李明芳.于敏.韩玉亭奥瑞姆护理模式干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

7.刘勇.张琪.陶新学.曾铁英产科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10,24(11)

8.张继香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6)

9.王艾青.Wang Aiqing加强健康教育促进自我护理的发展[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

10.马艳平.艾艳自理需要的满足与抑郁程度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11)

引证文献(10条)

1.谢志红Orem自理模式在我国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z2)

2.张辰.刘海然.刘桂霞Orem自理模式在记录心血管病患者出入量中的应用与效果[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8)

3.吴瑞玲.吴晶玲.吴荔红Orem自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期刊论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5)

4.余菊.吉承玲Oram自理模式在全环境保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4)

5.董荔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体会[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11)

6.杨思莲奥瑞姆自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3)

7.陈静.夏艳.仇丽Orem自理模式在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1(31)

8.吕祥梅.潘钻琴Orem自理模式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

2008(8)

9.王燕Orem护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10)

10.陈海红.黎少芳.袁玉明.黎凤凡.黄俊慧Orem自理模式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临床医学工程 2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15725149.html,/Periodical_zghlgl200707014.aspx

护理程序案例分析

王某,男,2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固定压痛点入院。经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给予急症手术。术后第3天病人出现发热,最高达40C,且刀口疼痛。 护理查体:T 39oC , P 88次/分,R20次/分,BP91/64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齿清楚, 应答切题,查体合作,右下腹刀口处发红、肿胀、压痛无波动感,无腹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 WBC 12 X 109 /L, N : 0.90, L : 0.10 社会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形态:因对病情不了解,担心预后而心情烦躁,睡眠欠佳,大小便均正常。医疗诊断: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 (1)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2)制定相应的预期目标。 (3)写出主要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 案例二: 答:(1)体温过高:与伤口感染有关。 诊断依据:T39.5 C。 预期目标;3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①降温:乙醇拭浴,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散热。②多饮水,加速毒物排泄。③定时测量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④按医嘱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疼痛:与伤口炎症有关。 诊断依据:自述伤口疼痛。 预期目标:2天后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②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③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以控制感染。④如伤口化脓,配合医生及时拆线、引流,以减轻疼痛。 护理评价:2天后患者伤口疼痛明显减轻。 (3)焦虑:与不知如何应对疾病有关 诊断依据:心情烦躁,不能入睡。 预期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主诉紧张感减轻,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②与患者多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③教会患者预防和处理疼痛的方法。④教会患者放松方法。⑤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

(完整版)护理程序题目(有答案)

1. 护理程序五个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C ) A. 评估 B. 诊断 C?治疗 D.实施 E评价 2. 护理程序的概念是(D ) A. 进行整体护理 B. 找出护理诊断 C. 设立预期目标 D. 提供护士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E. 实施护理措施后作评价 3. 有关护理程序错误的是(E ) A. 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B. 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C. 是以系统为理论框架 D. 是有计划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过程 E. 是有估计,诊断,计划,实施四个步骤组成 4. 下列哪项构成了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B ) A. 人类基本需要论 B. 系统论 C?成长与发展理论 D.适应模式 E保健系统模式 5. 患者,因慢性阑尾炎住院,护士按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其护理特点是( E ) A. 以疾病为中心 B. 以教育为中心 C. 以治疗为中心 D. 以患者为中心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6. 收集资料的目的不包括(E ) A. 提供信息 B. 培养护士的判断能力 C?可供护理科研参考 D.指定护理计划 E病人家属的婚姻史 7. 护士收集健康资料的目的中,错误的是(A ) A. 为了解病人的隐私,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B. 为寻找病因,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C?为了解病情变化,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D.为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方法提供依据 E为了解治疗反应,评估护理行为提供依据

8. 护士主要通过哪种途径获得客观健康资料(C ) A. 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 病人家属的陈述 C. 观察及体检获取 D ?病人的抚养人提供 E病人本人提供 9. 患者男性30岁,因肺炎在妻子的陪同下入院,此时收集资料的主要来源是(B) A. 患者妻子 B. 患者自己 C?患者的病历 D. 文献资料 E. 接诊医生 10. 患者资料最主要的来源是(A ) A. 患者本人 B. 患者病历 C?患者家属 D.患者营养师 E患者的主管医师 11. 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B ) A. 血压122/80mmHg B. 头昏脑胀 C. 骶尾部皮肤破损1cm x 2cm D. 膝关节红肿压痛 E. 肌张力三级 12. 属于主观资料的是(E ) A. 呼吸困难 B. 黄疸 C?发绀 D. 心脏杂音 E. 乏力 13. 患者,男性,60岁。患肝硬化3年,1小时前呕血750ml,患者诉心慌乏力。体检精神萎靡,皮肤干燥。体温36C,脉搏115 次/分,呼吸24 次/分,血压 80/86mmHg。下列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是(D ) A. 皮肤干燥 B. 呼吸24次/分 C. 脉搏115次/分 D. 心慌乏力 E. 体温36 T 14. 下列患者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是(B ) A. 颈项强直

奥瑞姆自护理论的认识

奥瑞姆自护理论的认识、评价及应用作者:陈天艳2006-8-19 摘要: 奥瑞姆是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曾担任临床护士、护士长、实习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理教育咨询专家、护理研究者等,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20世纪50年代末,奥瑞姆开始探讨“护理的现象和本质,思索护士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护士要做这些事。... 萝西亚.E.奥瑞姆是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曾担任临床护士、护士长、实习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理教育咨询专家、护理研究者等,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20世纪50年代末,奥瑞姆开始探讨“护理的现象和本质,思索护士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护士要做些事?护士做了这些事后的结果会是怎样?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时,需与其他人一起决定是否接受护理照顾?”等问题。奥瑞姆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文献,逐步发展成自护模式,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自护理论、自护不足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奥瑞拇的自护模式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对护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 1 奥瑞姆自护模式的基本内容 1.1 奥瑞姆自护理论的内容 1.1.1 自护理论包括自护、自护能力、自护体、治疗性自护需要和自护需要等五个基本概念。自护是个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维护和促进健康及身心发展,有意识的采取一系列连续的自发调节行为,完成这行为的能力称为自护能力,也就是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和方法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和提高的,需要智慧、经验和他人的指导与帮助,奥瑞姆认为自护能力包括10个方面。能够完成自护活动的人称为自护体,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自护体是其本身;但儿童、病人或残疾人等的自护体部分是自己、部分是健康服务者或照顾者。每个人都有自护的需要,人为了维持其整体功能的正常,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健康状况,确定并详细叙述自护需要,包括一般的自护需要(普遍性的自理需要)、成长发展的自护需要、健康不佳时的自护需要(健康偏离性自理需要),并进行相应的自护行为,满足其特殊需要。人的自护需要和自护能力受10个基本条件因素影响,即:年龄、性别、生长发展阶段、健康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健康服务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家庭系统、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环境因素、资源及利用状况。 1.1.2 自护不足理论奥瑞姆认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个体有特定的自理能力及治疗性自理需要(治疗性自理需要是指需要进行护理活动的自理需要),当这种护理需要于自护体的自护能力时就需要护理照顾,即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干预采取各种措施以弥补其自理缺陷。自护不足理论是奥瑞姆自护模式的核心,阐述了个体什么时候需要护理,明确指出了护理的工作范围。 1.1.3 护理系统理论说明了病人的自理需要如何被满足。根据病人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把护理系统分为3类: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当病人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满足治疗性自理需要时,应给病人实施完全补偿系统,以满足病人在氧气、水、营养、排泄、个体卫生、活动以及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要,适用于昏迷病人、意识清醒但无法行动

护理程序实践案例答案

护理程序实践案例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案例一:病人,男,29岁, 2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咽异物感,伴发热、头痛,无咳嗽。查体:℃,P96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白点,下颌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入院诊断“急性扁桃体炎”。病人从发病至今情绪不稳定。 一、写出主要护理问题( 4个) 1.体温过高 2.疼痛 3.焦虑 4.知识缺乏 二、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4个) 体温过高: (1)监测体温: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如为高热病人应每4h测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降温:根据病人情况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有冰袋等局部冷疗和温水擦浴等全身冷疗两种方式。药物降温是指按医嘱及时给予退热药物。物理或药物降温30min后应复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3)补充营养与水分:高热病人分解代谢增加,而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因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嘱咐病人少食多餐。高热时由于病人出汗增多,呼吸加快,水分大量丢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对不能进食病人,应按医嘱通过静脉或鼻饲途径补充营养和水分。 (4)口腔护理:发热病人一方面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另一方面由于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感染。护士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或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5)休息与活动:高热病人由于消耗增多而摄入减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并注意安全。 (6)健康教育:为病人讲解有关发热方面的护理知识,如教会病人体温的测量方法及降温、饮食自我护理等。 案例二:张三,男性,60岁,身高175cm,体重70kg。患者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性胸骨后疼痛,被迫停止活动后可缓解。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查体:℃,P101次/分,R20次/分,BPl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紫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一、写出主要护理问题( 4个) 1.疼痛 2.活动无耐力 3.恐惧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HL0608护理程序案例分析

护理程序案例分析 一、患者,男,58岁。 胆囊癌术后近2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1℃)、反复寒战,在外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本院。查体:T:39.3℃,P:124次/分,R:26次/分,BP:90/60mmHg;给予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术后食欲差,进食、进水量少,体重下降8KG;每日尿量500-600ml,皮肤干燥。目前,患者卧床,未下床活动。 1、请认真评估,诊断出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答案:1)体温过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4)自理能力缺陷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2、针对首优问题,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 答案:1)首优护理问题:体温过高 2)主要护理措施: 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 ②遵医嘱给予患者物理降温; ③积极控制感染,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④注意保暖,输液治疗,补充水份。

二、患者,女,62岁。 早起锻炼后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口服硝酸甘油无缓解,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紧急来院就诊。入院时患者面色苍白,无力,出汗;主诉,心前区疼痛,三日未排便。入院查体:血压:85/45mmHg,心率:126次/分;急查心电图示:ST段弓背样抬高,偶有室性早搏,血清心肌酶增高明显。 1、请认真评估,诊断出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答案:1)疼痛 2)PC:心律失常 3)潜在并发症:组织灌流不足 4)便秘 5)疲乏 2、针对首优问题,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 1)首优护理问题:疼痛 2)主要护理措施: ①急性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 ②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限制探视; ③高流量给氧,心电监护; ④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和溶栓药物,做好用药护理; ⑤安慰患者,稳定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 目录 1、入院告知程序 (1) 2、出院告知程序 (3) 3、臀部肌肉注射告知程序 (5) 4、静脉注射告知程序 (6) 5、皮下注射告知程序 (7) 6、皮内注射告知程序 (8) 7、头皮静脉输液告知程序 (9) 8、输血告知程序 (10) 9、大量不保留灌肠告知程序 (11) 10、导尿告知程序 (12) 11、吸氧告知程序 (14) 12、简易呼吸器告知程序 (15) 13、电动吸引器吸痰告知程序 (16) 14、雾化吸入告知程序 (17) 15、备皮告知程序 (18) 16、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程序 (20) 17、晨间护理告知程序 (21) 18、晚间护理告知程序 (22) 19、口腔护理告知程序 (23) 20、压疮护理告知程序 (24)

21、重病多导管患者翻身擦背告知程序 (25) 22、鼻饲告知程序 (26) 23、使用腰围告知程序 (27) 24、使用拐杖告知程序 (28) 25、使用颈托告知程序 (29) 26、心电监护告知程序 (30) 27、电除颤告知程序 (31) 28、电动洗胃告知程序 (32) 29、使用呼吸机告知程序 (33) 30、清创缝合告知程序 (34) 31、输液泵使用告知程序 (35) 32、占用床扫床告知程序 (36)

一、入院告知程序 介绍医院环境、作息时间 开水房位置、每日供应开水时间 病房内不可使用非医疗用电 生活指导病房内不可吸烟及高声喧哗 住院后不允许请假或随意离开病房 婴幼儿、老年患者、精神障碍者、重患须留陪护 安置床位,介绍床单位的设施,呼叫器的使用 介绍主管医生、负责护士、科主任、护士长 定期去护理站咨询费用,及时续交押金,避免影响治疗和护 理 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正确对待疾病 诊疗指导每日查房时,及时将医疗问题告知主管医生帮助解决 护理问题随时、尽早告知护士帮助解决 患者不可乱串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少留陪患,保证病人休养 医生询问病史时,请如实反应 熟悉病房环境、熟悉病房设施 将同病室病友介绍相互认识,介绍治疗效果好的病例,增心理疏导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通过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恐惧紧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 不好意思以下的才是全面些的: (一)奥雷姆的自理理论内容 奥雷姆认为护理应重视人对自理活动的需要,并提供帮助。奥雷姆的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理学说、自理缺陷学说和护理系统学说。 1.自理学说(the teaching of self-care)自理是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所着手并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自理能力即从事自我照顾的能力。护理所关心的是个体的自理能力在特定时期是否能满足其自理需要。自理需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1)普遍性的自理需要:也称日常生活需要。是个体为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如摄取足够的氧气、食物和水等。 (2)发展性的自理需要:是指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特定的自理需要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新的自理需要。如儿童期、青春期、怀孕期、更年期的自理需要。 (3)健康状况欠佳时的自理需要:指个体患病、遭受创伤等情况下的自理需要。如寻求治疗的需要。 2.自理缺陷学说(the teaching of self-care deficit)这是奥雷姆自理理论的核心部分,阐述了个体什么时候需要护理。他认为,当一个人不能或不完全能进行连续有效的自我护理时,就需要护理照顾和帮助。 3.护理系统学说(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ystems)奥雷姆指出护士应依据患者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的不同而采取三种不同的护理系统:全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 (1)全补偿护理系统:全补偿护理系统是指患者没有自理能力,需要护士进行全面的帮助,以满足患者所有的基本需要。 (2)部分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是指患者有部分自理能力,但需要护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才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 (3)支持-教育系统:支持-教育系统是指患者有自理能力,但需要护士的指导、教育或提供最佳环境,才能达到自理的最佳水 二)奥雷姆自理理论与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 1.人奥雷姆认为,人是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及不同自理能力的整体,人具有学习和发展的潜力,通过学习可以达到自我照顾的目的。 2.健康奥雷姆支持WHO关于健康的定义,认为良好的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环境奥雷姆认为环境是“存在人的周围并影响人的自理能力的所有因素”。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希望能进行自我管理。大多数社会对不能自我满足自理需要的人是能接受并提供帮助的。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都被社会认为是有价值的活动。 4.护理护理是预防自理缺陷发生和发展,并为有自理缺陷的人提供治疗性自理的活动,它是一种服务,一种助人方式。 (三)奥雷姆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奥雷姆把自己的理论和护理程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她的自理理论及观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护理实践中。以奥雷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工作方法介绍如下。 1.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护士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自理缺陷、哪些方面

护理案例分析

某日,实习生×××根据医嘱(5%GS500ml+V佳林2支+胰岛素4单位)执行加药操作时,由于未认真核算胰岛素剂量,误将胰岛素1瓶(400单位)当成4单位全部抽吸,正欲加入药瓶内,幸被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并立即制止操作,从而避免了一宗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原因分析 1、该实习生缺乏临床经验,理论知识不扎实:未认识到胰岛素药物的特殊性, 未意识到由于加药剂量不当有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2、护理安全意识差:该同学曾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加过胰岛素,也学会了胰岛 素加药剂量方法的计算,此次失误纯属护理安全意识淡薄、当时思想开小差所致(据该同学事后回忆,当时她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抽吸胰岛素,仍以为是在抽吸V 佳林)。 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 1、全科护士会议上通报此事,加强对护生的安全护理意识的培训。 2、强调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坚守“放手不放眼”的原则。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3、指导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一定要有认真负责,态度严谨的学习精神。 案例二 某日,由于一病人心率快(145次/分),医生开出医嘱5%GS20ml+西地兰0.4mg 静脉推注,某低年资护士执行准备药物操作时取出了4支西地兰(西地兰剂量0.4mg/支)欲加药,所幸当时旁边有一老护士正在摆药(准备第二天药物),看 到4支西地兰感到很疑惑,遂问该护士医嘱剂量多少,该护士经仔细查对后才发现多拿了3支西地兰,由此避免了一宗严重护理差错发生。 原因分析 1、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凭主观臆想行事(据该护士事后回忆她当时脑海里就 误以为西地兰是0.1mg/支),所以未加多想就拿了4支。 2、临床经验不足:虽然认识到了西地兰药物的特殊性,但由于工作中很少使用 该药物,故对该药剂量不熟悉。 3、该护士一贯工作麻利,习惯追求工作速度,故不能做到耐心查对。 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 1、全科护士会议上通报批评,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加强低年资护士对某些特殊 药物的知识的培训,并强调其重要性。 2、切忌凭主观臆想行事。 3、在配药前要做到二人查对。

护理伦理学案例分析报告题

案例1: 接诊室同时来了三个急诊病人,医生说需要做手术,护士按接诊程序给病人做术前准备.但同手术室联系后,手术室告知只能去两个,那么剩下的这个病人怎么办?试着制定出护士的解决办法. 护士遇到了什么伦理学问题? (道德难题需同时满足3个标准:意识到存在不同的选择;难在道德的实质,而非技术或护理判断上的不同结论;不同的行动都是很现实的选择。本案例中可以有三种方案,具体让谁留下来都有各自的理由。) 1:理论上说,对于类似于稀有卫生资源的分配情况的伦理学选择,是典型的生命伦理学问题,这里的手术室就可以看作是稀有卫生资源,在如何分配的问题上,一般是医学先用医学标准,在医学标准不能满足分配的情况下,采用伦理学标准. 2:理性原则:根据如下的几个原则:回顾性原则、前瞻性原则、余年寿命原则、家庭角色原则、科研价值原则、经济原则。所谓回顾性原则是看不同的病人以前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前瞻性原则是看病人以后对社会的潜在的价值,余年寿命原则是说这个资源给了某个患者后生存的时间年限,家庭角色原则是说依赖此患者生存的家庭人口数(即人口数多的,会优先考虑) 3:科研价值原则是看此病人是否具有科研上的特殊性,经济原则主要是看是否能承担得起经济费用。现实中,这些原则之间很难权衡,不好计算。现实中一般是采取经济原则、先来后到原则等来决定病人的选择。 案例2:一产妇剖宫产后第六天,医生看没什么问题,说周一可以出院。周日,其丈夫和婆婆与产妇商量后想周日那天出院回家,医生不在,其丈夫和护士商量能否先行回家,等周一再回来办出院手续,护士说不可以,说的得把钱结清。产妇丈夫说这是单位押的支票,不会欠医院钱的,而且已与有关部门通过证实。护士不让产妇走,便把孩子抱到了另一个房间,产妇想抱回自己的孩子,护士不给,遂和护士争吵起来。 1:这个案例中的护士做得不妥(即情感表达判断层次)。 第二,案例中的事实是:产妇和家属要求出院,没有正式的出院单,但产妇的身体状况问题不大。护士不同意出院,把产妇的孩子抱走。 2:案例中涉及的关系有护患关系,其中包括护士与产妇的关系、护士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护士与新生儿之间的关系。 3:案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是护士是否应让产妇抱孩子出院?护士是否应抱走产妇的孩子,以此作为阻止其出院的手段?护士是否应与产妇争吵?是否存在不当监禁的问题? 4:此矛盾的决定者是护士。护士此时应遵循的道德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尊重病人的权利,保护患者免于不必要的伤害等。 5:护士是否有其它解决途径?如果患者不会因为欠费的原因,在身体状况许可,并强烈要求回家情况下,尊重病人的决定是此时最符合病人利益的行为。客观地说,产妇在没有开出出院单的情况下出院,确实不利于护士的管理。即便可以通过向护士长或值班医生请假的方式等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有可能一般情况下护士都在心理上倾向于不华表自己找麻烦。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让医生与患者和家属协商,签定一份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文件。 案例三:一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因不能进食而插了鼻饲管并行输液支持治疗。医师查房后口头医嘱:“有尿后给氯化钾10ml推入管。”待患儿有尿后,护士执行医嘱时未再追问,即将10%氯化钾10ml直接推入输液壶,致使患儿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此医疗事故中护士的行为违背了哪些道德规?

护理程序的实施与实施

模块二护理程序 任务2-2 护理程序的步骤 【新课导入】 案例:病人刘刚,67岁,因肺炎球菌性肺炎住院,查体:T39℃,P92次/分,R24次/分。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角疱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情绪烦躁,生活不能自理,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液,根据上述一项护理诊断制定预期目标(不少于2个)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进行正确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及准确进行评价。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及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 3.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做过程】 三、护理计划 (一)设立优先次序 1.排序原则 (1)优先解决危及病人生命的问题。 (2)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排序,优先解决低层次需要的问题。 (3)在与治疗、护理原则无冲突的情况下,优先解决护理对象主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分析护理诊断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应先解决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后再考虑由此产生的结果。 (5)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非不重要,应根据性质决定其序列。 页脚内容1

2.排列顺序(小先生) (1)首优问题:又称威胁生命的问题。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需要护士立即解决的问题。 (2)中优问题:又称威胁健康的问题。指虽然不直接威胁病人生命,但可带来生理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 (3)次优问题:指人们在应对发展和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 (二)设立预期目标 1.目标的陈述 包括以下几种成分: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和评价时间。 2.目标的种类 (1)短期目标: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能达到的目标(一般l周以内)。 (2)长期目标:相对较长时间内才能实现的目标(一般超过l周)。 3.陈述目标的注意事项 (1)目标陈述的应是护理活动的结果,主语是病人或病人身体一部分。 举例: 每2h用止痛药一次以使病人疼痛缓解 用药2h后,病人自诉疼痛减轻 出院前教产妇给新生儿洗澡出院前产妇能够给新生儿洗澡 (2)目标陈述应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属于护理工作范围。 (3)一个目标针对一个护理诊断。 举例: 2天后病人能做到有效的咳嗽并每日饮水1500ml 页脚内容2

护理程序案例分析

精品文档 . 王某,男,2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固定压痛点入院。经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给予急症 手术。术后第3天病人出现发热,最高达40℃,且刀口疼痛。 护理查体:T 39oC , P 88次/分 , R 20次/分,BP 91/64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齿清楚,应答切题,查体合作,右下腹刀口处发红、肿胀、压痛无波动感,无腹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 WBC:12 × 109 /L, N:0.90, L:0.10 社会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形态:因对病情不了解,担心预后而心情烦躁,睡眠欠佳,大小便均正常。 医疗诊断: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 (1)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2)制定相应的预期目标。 (3)写出主要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 案例二: 答:(1)体温过高:与伤口感染有关。 诊断依据:T39.5℃。 预期目标;3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①降温:乙醇拭浴,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散热。②多饮水,加速毒物排泄。③定时测量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④按医嘱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疼痛:与伤口炎症有关。 诊断依据:自述伤口疼痛。 预期目标:2天后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②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③按医嘱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④如伤口化脓,配合医生及时拆线、引流,以减轻疼痛。 护理评价:2天后患者伤口疼痛明显减轻。 (3)焦虑:与不知如何应对疾病有关 诊断依据:心情烦躁,不能入睡。 预期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主诉紧张感减轻,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②与患者多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③教会患者预防和处理疼痛的方法。④教会患者放松方法。⑤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

护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供参考)

临床常用病例分析题汇编 一、熊某,男,81岁,近来几天严重腹泻,请问该患者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护理? 答: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腹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严重腹泻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腹泻有关 如何护理:1.去除病因,如为肠道感染则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保暖;3.调理膳食。鼓励饮水,酌情给予清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暂禁食;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5.保持皮肤完整性。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7.心理支持,促进舒适; 8.健康教育。讲解腹泻有关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段某,女,29岁,因天气寒冷,在关闭门窗的环境下,用炉火取暖。后被人发现晕倒在家,发现时神志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请问该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该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氧疗方法是什么? 答:该患者是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将病人放置在空气新鲜处; 2.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者,要保持气道开放,持续吸氧; 3.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转送至有高压氧的医院,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 氧疗方法:包括常压吸氧和高压氧治疗。氧气吸入最好吸纯氧或含5%二氧化碳的混合氧,有条件者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宜早期应用。无高压氧舱条件者可经鼻导管给予高浓度氧,流量8-10L/min,以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持续低浓度氧气吸入,清醒后转为间歇给氧。 三、朱某,男55岁,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近日天气变冷,突发呼吸困难入院,入院时口唇紫绀,检查血气为PaO2为50mmHg,PaCO2为80mmHg,请问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该类病人如何给氧?为什么? 答:该病人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方式是持续低流量给氧。(1-2L/M) 持续低流量给氧的理由是:1.呼吸主要由缺氧刺激:因此类病人的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差,故呼吸的维持主要由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若吸入高浓度氧,PaO2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了刺激,导致病人呼吸变慢而浅,肺泡通气量下降,PaCO2随之上升,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2.避免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吸入高浓度的氧,解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大,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PaCO2进一步升高;3.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特性:在严重缺氧时,PaO2稍有升高,SaO2便有较多的增加。 四、一女性患者,在外伤补充了血容量后血压在90/60mmHg,医生开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请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根据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滴速;3.血管活性药物应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4.采用专用通路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不要与中心静脉压测量及其他静脉补液在同一条静脉通路;5.缩血管药与扩血管药应在不同管路输入;6.加强对输注部位的观察,避免药液渗漏至血管外。

体检护理中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

体检护理中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体检护理中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 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待的160例体检者,随机分成实验组96例,对照组64例。按照实验组患者的情况做系统评估,如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护理程序。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 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检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提高体检的工作质量与体检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健康体检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程序;体检护理;评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52-01 1.前言 护理程序(Nursing Process),也称作护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1]。护理程序是在1955年由赫尔提出,美国护士会于1977年规定了它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并将它作为护理实践的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护理的不断革新,护理程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2]。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体检护理中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 2.材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160例体检者并分成实验组(实行护理程序)96例,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64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87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8.6±8.93)岁;所有体检者均无遗传病史或 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体检方法 对实验组体检者实行护理程序,其第一环节是评估。研究人员需提前整理所 有体检者的名单,了解其数量、体检项目以及健康状况,预测疾病的风险和某些 特殊要求等。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和体检项目进行安排和分组,由护理人员 带队对每组体检者逐一进行检查。诊断是护理程序的第二步。体检结果由工作人 员进行汇总和整理,为每个患者建立体检档案,然后由医生分析结果,按照患者 的情况找到解决方案,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与潜在的健康风险,并提醒其到医 院进行具体的检查。护理程序的第三步是计划。体检的前一周提交体检表格和检 查项目单,并提醒注意事项,灵活安排体检时间和流程。实施是护理程序的第四 步[3]。按照体检流程进行体检,医院工作人员随时检查各个环节,发现问题需及 时处理。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遵照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 实性[4]。第五是评价。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通过研究人员的反馈和调 查问卷的结果从而了解患者在体检过程中的满意情况。且对体检者的结果进行细 致的分析,了解疾病的潜在发生机制和发展状况等。 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体检。工作人员在一周前统计好名单,填写 好体检表和检查项目单,且在五个工作日内通知患者前来体检;体检结束时,收 回体检表和检查项目单,对报告单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诊断。 2.3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包括体检的安排、流程、项目、工作人员态度和工作质量等内容, 每个项目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级别。 2.4统计学方法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讲课稿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

精品文档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 不好意思以下的才是全面些的: (一)奥雷姆的自理理论内容 奥雷姆认为护理应重视人对自理活动的需要,并提供帮助。奥雷姆的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理学说、自理缺陷学说和护理系统学说。 1.自理学说(the teaching of self-care)自理是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所着手并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自理能力即从事自我照顾的能力。护理所关心的是个体的自理能力在特定时期是否能满足其自理需要。自理需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1)普遍性的自理需要:也称日常生活需要。是个体为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如摄取足够的氧气、食物和水等。 (2)发展性的自理需要:是指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特定的自理需要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新的自理需要。如儿童期、青春期、怀孕期、更年期的自理需要。 (3)健康状况欠佳时的自理需要:指个体患病、遭受创伤等情况下的自理需要。如寻求治疗的需要。 2.自理缺陷学说(the teaching of self-care deficit)这是奥雷姆自理理论的核心部分,阐述了个体什么时候需要护理。他认为,当一个人不能或不完全能进行连续有效的自我护理时,就需要护理照顾和帮助。 3.护理系统学说(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ystems)奥雷姆指出护士应依据患者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的不同而采取三种不同的护理系统:全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 (1)全补偿护理系统:全补偿护理系统是指患者没有自理能力,需要护士进行全面的帮助,以满足患者所有的基本需要。 (2)部分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是指患者有部分自理能力,但需要护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才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 (3)支持-教育系统:支持-教育系统是指患者有自理能力,但需要护士的指导、教育或提供最佳环境,才能达到自理的最佳水 二)奥雷姆自理理论与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完整版)护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熊某,男,81岁,近来几天严重腹泻,请问该患者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护理? 答: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腹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严重腹泻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腹泻有关如何护理:1.去除病因,如为肠道感染则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保暖; 3.调理膳食。鼓励饮水,酌情给予清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暂禁食; 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5.保持皮肤完整性。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 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7.心理支持,促进舒适; 8.健康教育。讲解腹泻有关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段某,女,29岁,因天气寒冷,在关闭门窗的环境下,用炉火取暖。后被人发现晕倒在家,发现时神志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请问该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该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氧疗方法是什么? 答:该患者是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将病人放置在空气新鲜处; 2.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者,要保持气道开放,持续吸氧; 3.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转送至有高压氧的医院,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 氧疗方法:包括常压吸氧和高压氧治疗。氧气吸入最好吸纯氧或含5%二氧化碳的混合氧,有条件者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宜早期应用。无高压氧舱条件者可经鼻导管给予高浓度氧,流量8-10L/min,以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持续低浓度氧气吸入,清醒后转为间歇给氧。 三、朱某,男55岁,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近日天气变冷,突发呼吸困难入院,入院时口唇紫绀,检查血气为PaO2为50mmHg,PaCO2为80mmHg,请问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该类病人如何给氧?为什么?答:该病人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方式是持续低流量给氧。(1-2L/M) 持续低流量给氧的理由是:1.呼吸主要由缺氧刺激:因此类病人的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差,故呼吸的维持主要由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若吸入高浓度氧,PaO2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了刺激,导致病人呼吸变慢而浅,肺泡通气量下降,PaCO2随之上升,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2.避免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吸入高浓度的氧,解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大,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PaCO2进一步升高;3.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特性:在严重缺氧时,PaO2稍有升高,SaO2便有较多的增加。 四、一女性患者,在外伤补充了血容量后血压在90/60mmHg,医生开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请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根据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滴速;3.血管活性药物应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4.采用专用通路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不要与中心静脉压测量及其他静脉补液在同一条静脉通路;5.缩血管药与扩血管药应在不同管路输入; 6.加强对输注部位的观察,避免药液渗漏至血管外。 五、患者于某,男,30岁,因咳嗽、咳痰,周身无力前往我院就诊,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ml+美洛西林 4.0静滴,皮试结果阴性,当输入50ml时,患者突然出现头昏、胸闷、冷汗、寒战、BP80/50mmHg,心率100次/分,该患者出现了什么反应?该如何处理? 答:该患者出现了过敏性休克。 如何处理:1.立即停用或消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立即给予平卧、吸氧、并注意保暖;2.立即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1ml;3.积极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注,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静滴;4.按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5.抗组织胺药物,如肌注异丙嗪25——50mg;6.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7.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呼吸;8.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六、患者,男,28岁,在用热水器洗澡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全身乏力,短暂昏厥,查体:轻度嗜睡状,口唇红色,心率102次/分,血压90/60mmHg,血中碳氧血红蛋白25%。该患者出现了什么反应? 该如何处理?

护理程序的应用

护理程序的应用 1、基本情况: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2、汇报病史:发病简要经过、主要治疗及手术经过,当前治疗用药 情况,饮食,排泄,出入量情况,意识状态。 3、汇报异常实验结果:血、尿、粪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 分析,痰液、脑脊液检查,胸片,B超,心电图,CT等异常报 告。 4、带物:听诊器,压舌板,电筒,体温表。 5、床边流程:注意与病人交流,了解主诉,睡眠情况,社会心理问 题,昏迷病人注意呼唤式护理。 1、监护仪信息:HR、SPO 2、CVP,测血压一次,并确认测量间 期、报警限。 2、特殊治疗用药,微泵用药情况,目前输液情况、进食情况。 3、测T. 4、呼吸机工作状态:模式、参数、报警限、加温湿化器、管路连 接。 5、护理查体:从头到脚,突出重点。 (1)头面部:头部伤口情况,引流液色、质、量,瞳孔,结膜,去骨瓣伤口颅压情况,胃管刻度,胃肠减压是否有效,鼻腔 情况,口腔情况,有无耳鼻漏,气管插管刻度,气囊充盈 度,固定情况,使用冰帽、冰枕者耳部、枕部情况。 (2)颈部:气管是否居中,伤口引流情况。气切者:气切是否通畅,气垫清洁度,气囊情况,用氧方式,扎线压迫处皮肤情 况,雾化液。 (3)胸部:左右胸廓是否对称,胸式呼吸是否存在。解开胸带:伤口情况,胸管刻度,胸腔引流液的色、质、量,有无波 动,听诊呼吸音,妥善固定胸带。 (4)腹部:解开腹带:有无腹式呼吸,腹部是否膨隆,听诊肠鸣音,有腹水者测量腹围,双膝屈曲,触诊腹部情况,伤口情 况,腹管刻度,引流液色、质、量。妥善固定腹带。 (5)会阴:清洁度,尿管固定情况,尿液色、质、量,伤口引流。 (6)四肢:伤口情况,肌力,肘部,足跟,内外踝等处皮肤。石膏固定:边缘皮肤,动脉搏动,末梢血运,肢端皮温及活动 度。牵引:牵引有效度,牵引力,针眼情况,肢端血运,皮 温及活动度。 (7)侧卧位:枕部,肩胛部,背部,尾骶部皮肤,肛门清洁度。

护理程序实践案例答案完整版

护理程序实践案例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案例一:病人,男,29岁, 2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咽异物感,伴发热、头痛,无咳嗽。查体:T39.4℃,P96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白点,下颌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入院诊断“急性扁桃体炎”。病人从发病至今情绪不稳定。 一、写出主要护理问题( 4个) 1.体温过高 2.疼痛 3.焦虑 4.知识缺乏 二、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4个) 体温过高: (1)监测体温: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如为高热病人应每4h测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降温:根据病人情况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有冰袋等局部冷疗和温水擦浴等全身冷疗两种方式。药物降温是指按医嘱及时给予退热药物。物理或药物降温30min后应复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3)补充营养与水分:高热病人分解代谢增加,而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因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嘱咐病人少食多餐。高热时由于病人出汗增多,呼吸加快,水分大量丢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对不能进食病人,应按医嘱通过静脉或鼻饲途径补充营养和水分。 (4)口腔护理:发热病人一方面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另一方面由于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感染。护士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或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5)休息与活动:高热病人由于消耗增多而摄入减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并注意安全。 (6)健康教育:为病人讲解有关发热方面的护理知识,如教会病人体温的测量方法及降温、饮食自我护理等。 案例二:张三,男性,60岁,身高175cm,体重70kg。患者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性胸骨后疼痛,被迫停止活动后可缓解。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查体:T37.8℃,P101次/分,R20次/分,BPl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紫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一、写出主要护理问题( 4个) 1.疼痛 2.活动无耐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