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9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对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强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一、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1、身体形态方面通过对学生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发现,肥胖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并存。
部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原因,体重超标,肥胖率有所上升;而另一些学生则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身体消瘦,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
2、身体机能方面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
在中长跑等耐力测试中,不少学生难以达到合格标准,反映出心肺功能较弱。
同时,部分学生的血压、血糖等指标也出现了异常,这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密切相关。
3、身体素质方面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例如,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力量测试中,很多学生无法完成规定的数量;在短跑、跳远等项目中,成绩也不够理想。
此外,由于长时间伏案学习,学生的脊柱侧弯、近视等问题较为普遍,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1、学业压力当前,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缺乏足够的运动时间。
为了应对考试和升学,他们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了身体锻炼。
2、不良的生活习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许多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长时间坐着不动,不仅影响了视力,还减少了身体活动的机会。
此外,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3、缺乏运动场地和设施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4、家庭教育观念部分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身体机能范文
一、基本信息
姓名:[XXXXX]
性别:男
年龄:XX岁
学校:XX中学
学号:XXXXXX
二、身体机能评定
在本次综合素质评定中,我主要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了评估,具体如下:
1.身高/体重:身高XXcm,体重XXkg。
根据BMI指数,我的身体质量处于正常范围,没有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情况。
2.心肺功能:通过简单的运动测试,如跑步、深呼吸等,我评估了自己的心肺功能。
在运动过程中,我能够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和心率的稳定性,说明心肺功能良好。
3.肌肉力量:通过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测试,我发现自己的上肢肌肉力量较强,但还需要加强下肢肌肉力量。
4.柔韧性:通过坐位体前屈等测试,我发现自己的柔韧性良好,关节活动范围较大。
5.协调性:通过平衡木测试等,我评估了自己的协调性。
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进行动作变换,我的协调性表现良好。
三、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评估结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
1.增加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慢跑或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2.强化肌肉训练:定期进行下肢肌肉训练,如深蹲、腿举等,以增加腿部肌肉力量。
3.增加灵活性训练:通过瑜伽、拉伸等练习,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性。
4.坚持日常锻炼:每天保持一定的锻炼时间,如早晨起床后的晨练,晚上作业间隙的休息锻炼等。
四、总结
通过本次综合素质评定中的身体机能评估,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身体机能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我将根据评估结果,制
定针对性的锻炼计划,以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从身体形态方面来看,部分学生存在肥胖或消瘦的问题。
肥胖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这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密切相关。
过多地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加上长时间坐着学习,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导致能量消耗不足,脂肪堆积。
而消瘦的学生则可能是由于营养摄入不均衡,或者存在消化吸收方面的问题。
在身体机能方面,心肺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测试发现,一些学生的心肺功能有待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平时缺乏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心肺功能的不足会影响学生的耐力和体能,使其在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容易感到疲劳。
身体素质方面,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力量方面,部分学生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较弱,难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力量动作,如俯卧撑、仰卧起坐。
耐力方面,中长跑的成绩不尽人意,许多学生难以坚持较长时间的持续运动。
柔韧性方面,很多学生在进行体前屈等测试时表现不佳,这与平时缺乏拉伸运动有关。
灵敏性方面,在一些需要快速反应和变向的运动中,学生的表现不够灵活。
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习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每天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家庭环境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还有些家庭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孩子过多地食用快餐、零食等高热量食品。
学校方面,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也有待改进。
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时不足,体育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
而且,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此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2015—2016学年度)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
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能力的强弱。
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年龄、性别、生活区域(限南北方)和城乡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中国人身体素质特征。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
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发展耐力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抗疲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坚毅、顽强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12分钟跑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氧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较好。
跑完12分钟,根据自己跑的距离,再查一下评分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
爆发力较差的人应注意缩短运动距离。
以长跑为例,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逐渐过渡到800米、1000米等。
指人体完成某一动作的快速能力。
提高动作速度的锻炼方法有:(1)减小练习难度,加助力法。
如牵引助力跑步或游泳、顺风跑、下坡跑、顺水游、推掷较轻的器等。
(2)加大练习难度,发挥后效作用法。
如负重跳或推掷超重器械练习后,紧接着做跳跃或推掷标准器械的练习。
(3)时限法。
按预定的音响节拍频率完成动作,以改变练习者的动作频率和速度。
是指在作周期性动作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
提高动作速度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础,并与四肢肌肉的爆发力密切相关。
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快速跑。
如短距离用最快速度重复跑、让距离追逐游戏、短距离游泳、速滑等。
(2)加速动作频率的练习,如快频率小步跑、快速摆臂练习等。
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
1. 学生们的身体就像小树苗一样在快速成长,他们身体机能发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身高猛地往上蹿!你看那篮球队里的小伙子们,一年不见就高了一大截,衣服都短了。
2. 还有啊,学生的体力那也是在不断增强呢!就好像充满电的小马达,跑起步来呼呼带风。
想想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满操场疯跑都不觉得累,不就是体力变好的表现嘛!
3. 学生的肌肉力量也在悄悄发展哦,这就好比给小身板注入了力量之源。
隔壁的小男孩以前提个东西都费劲,现在都能帮家里搬点重物啦,多厉害!
4. 学生的心肺功能也在进步呀!就如同给身体安装了更强大的引擎。
你没见操场上那些孩子们跑操时越来越轻松,脸不红气不喘的。
5. 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不容忽视呢!学生们的反应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就像游戏里升级了装备的角色,动作那叫一个敏捷。
瞅瞅课堂上抢答问题的同学们就知道啦!
6. 而且呀,学生的免疫力也在逐步提高呢,这可是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呀!以前容易生病的孩子现在都不怎么生病了,这不就是身体机能变强大的证明嘛!
结论: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真是充满了神奇和惊喜呀,看着他们健康成长真让人开心!。
西藏藏族学生1985—2010年身体机能与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摘要采用抽样调查,对对拉萨1799名7—18岁藏族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调研,结合1985年的调研资料与2008年调研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藏族学生身体机能与素质状况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性别差异及其原因,为改善藏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制定西藏学校体育卫生决策及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西藏藏族学生身体素质分析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其海拔高,日照强、氧含量少,昼夜温差大,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
藏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的少数民族,青藏高原孕育了藏民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5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系统掌握藏族中小学生机能与身体素质变化趋势,更加有效地提高藏族青少年体质,为增进健康服务。
2010年,在西藏有关厅局协助下,对拉萨1799名7—18岁藏族学生进行了体质调研。
结合1985年的调研资料与2010年调研资料进行了分析,为改善藏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决策及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根据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要求,随机整群抽取7—18岁藏族学生(父母均为藏族)1799名(男899,女900)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数据检测按国家体质调研组下发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细则进行。
检测指标包括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
本研究对机能和素质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应用t检验比较2组数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 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是反映人体静态呼吸机能的指标,23年间拉萨市藏族学生7~18岁各年龄学生肺活量均值,男生总体出现负增长,总体下降6738ml,平均下降292.96lml;女生也出现负增长,总体下降6427ml,平均下降279.43ml。
初中生的生理特征分析
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12—15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学生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
●初中男女生都处在生长的第二高峰期,身高平均每年增长6—8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4公斤,骨骼和肌肉发育很快,但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容易弯曲和损伤;肌肉的耐力较差。
因此要防止学生运动量或劳动量过大,以免影响健康
●初中生的身体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渐健全而接近成人,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
此时中学生的脑容积已接近成人,神经活动的机能进一步完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显著提高,为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基础。
但其神经细胞比较脆弱,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恰当的体育锻炼
●初中生生理上的另一显著变化是性成熟开始。
女生从十二三岁,男生从十三四岁,性器官发育较快,性腺机能开始活动,出现第二性征,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变化。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生活条件的变化,性成熟期呈提早趋势,少年生理早熟者增多。
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报告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报告1一、引言体质健康测试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试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可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体育锻炼及健康管理建议,进一步推动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
本报告基于学校1200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解读,以期为学校和学生提供相关参考。
二、数据整体情况分析1.性别比例:根据数据统计,男生占学生总数的48%,女生占学生总数的52%。
相较而言,女生人数稍多。
2.年级分布:各年级学生的测试人数分别为:一年级200人,二年级250人,三年级300人,四年级250人,五年级200人。
人数分布相对均匀。
3.测试项目分布:学生参加了多个体质测试项目,其中包括800/1000米跑、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肺活量等。
学生参与测试项目较全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
三、测试数据分析1.单项测试成绩分析: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出,学生的平均800/1000米跑成绩分别为4分15秒和5分35秒;平均立定跳远成绩为160cm;平均50米跑成绩为8.5秒;平均仰卧起坐成绩为50个;平均引体向上成绩为5个;平均肺活量为2500毫升。
综合看,学生的平均单项测试成绩整体表现较好。
2.性别差异分析:男生在800/1000米跑、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等项目上的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这些体能项目上的表现更为出色;而女生在仰卧起坐和肺活量项目上略优于男生,这也反映出女生在一些体能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
3.年级差异分析:各年级学生在测试项目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800/1000米跑为例,一年级学生平均成绩较差,平均成绩为4分30秒;而五年级学生平均成绩最好,为4分。
其他项目的年级差异也存在,但整体差异不太明显,需要进一步针对年级进行个别分析。
四、问题与建议1.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好,体能表现良好,这可能与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有关。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报告旨在呈现测试结果,揭示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测试对象与方法(一)测试对象本次测试涵盖了我校具体年级的全体学生,共计X名。
(二)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 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 米跑(男)/800 米跑(女)等项目。
(三)测试方法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体育教师进行操作和记录。
三、测试结果分析(一)身体形态指标1、身高通过对身高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的身高总体呈现出正常的增长趋势。
但仍有部分学生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可能与遗传、营养、睡眠等因素有关。
2、体重体重方面,部分学生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
这可能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有关。
(二)身体机能指标1、肺活量学生的肺活量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有待提高。
这表明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锻炼。
(三)身体素质指标1、 50 米跑50 米跑的成绩反映了学生的速度素质。
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速度较慢,需要加强腿部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
2、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主要测试学生的柔韧性。
结果显示,女生的柔韧性普遍优于男生,但仍有不少学生的柔韧性达不到标准,需要注重日常的拉伸练习。
3、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成绩体现了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需要加强下肢肌肉的锻炼。
4、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普遍较差,多数学生无法完成规定的数量,反映出上肢力量的不足。
女生的仰卧起坐成绩相对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5、 1000 米跑(男)/800 米跑(女)中长跑项目是对学生耐力的考验。
健康教育714289877@作者简介:黄金柱(1966-),男,俄罗斯族,新疆奎屯人,大学本科(学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㊂初中学生形态机能与体质健康特点的现状分析以中山市实验中学为例ʏ㊀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㊀黄金柱㊀㊀摘要: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实验中学2019年11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在正常范围内㊂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男生的上肢力量极差,手无缚鸡之力,要重点训练发展㊂男女学生的耐力素质较好,得分值在90分以上㊂关键词:初中学生;形态机能;身体素质0㊀引言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体质健康进行群体的比较分析,是研究人类生长发育体质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㊂是观察社会环境和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影响的一个窗口㊂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文对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部三个年级的男女学生653人(表1),在2019年11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三个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有关数据,并对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㊂试图找出其各类指标发展变化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㊂从而为社会体育环境㊁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策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㊂表1㊀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学生测试年级及人数统计表年级年龄人数男生女生初一1320711790初二1421711998初三15229137921㊀研究对象及方法1.1㊀研究对象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男女学生共653人(男生373人,女生280人)㊂1.2㊀研究方法采用体质测试法㊁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研究㊂为深入研究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的特点,科学地评定体质,本文选用体重指数(BMI ):体重/(身高ˑ身高)和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㊂表2㊀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学生测试成绩统计表㊀(男生)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000米跑引体向上初一157.6346.822675.848.865.43170.934.030.54初二164.7252.543078.328.146.76192.563.691.16初三169.4556.913359.137.907.64198.343.451.22表3㊀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学生测试成绩统计表㊀(女生)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80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初一155.1444.962175.729.5111.21151.543.4831.70初二158.7349.572375.869.4012.86154.273.4634.16初三160.1550.962616.199.4713.86158.313.3834.66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714289877@健康教育表4㊀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学生五项身体素质得分统计表㊀(男生)年级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000米跑引体向上平均分初一76726895062.2初二78727295063.4初三78706695061.8表5㊀中山市实验中学初中学生五项身体素质得分统计表㊀(女生)年级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80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平均分初一747468907275.6初二747466907275.6初三727668907275.6注:以上数据均为平均值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中山实验中学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的现状与特点2.1.1㊀年龄特点初一年级学生年龄约13岁,男女生体重指数(BMI)分别为18.87和18.73均在正常值范围(男15.5 ~22.1女14.8~21.7)㊂初二年级学生年龄约14岁,男女生体重指数(BMI)分别为19.38和19.74均在正常值范围(男15.7~22.5女15.3~22.2)㊂初三年级学生年龄约15岁,男女生体重指数(BMI)分别为19.82和19.90均在正常值范围(男15.8~22.8女16.0~22.6)㊂2.1.2㊀性别特点测试数据结果表明,13~15岁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无显著意义,说明该阶段男女生形态的发育水平基本同步㊂14岁男生的身高㊁体重均超过女生,且有显著意义,说明这时男女生的形态发育,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点,但男女生的BMI指数在这一年龄段是增长最快的㊂2.2㊀中山实验中学初中学生身体机能的现状与特点资料研究表明,肺活量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心肺功能㊂本文试图用该指标来探讨学生身体机能的现状与特点㊂表2~表5为测试成绩和身体素质统计表㊂2.2.1㊀年龄特点13~15岁男女生的肺活量均值,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㊂男生14岁增长最快而女生15岁增长较快㊂13~15岁男女生肺活量/体重这项指数,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在14岁增长最快㊂15岁男女生都有下降,男生均值较女生均值下降得快㊂2.2.2㊀性别特点13~15岁男女生的肺活量水平差别逐渐加大,有显著意义,女生优于男生㊂13~15岁男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体重这项指数,差异逐渐增大㊂说明男生该阶段肺活量的增长落后于体重的增长,女生则表现为肺活量高于体重的增长,女生好于男生㊂2.3㊀中山实验中学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与特点2.3.1㊀年龄特点13~15岁男女生的五项身体素质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差异不明显㊂男生的引体向上得0分,说明上肢力量极差㊂2.3.2㊀性别特点13~15岁男女生的五项身体素质,来看女生好于男生,差异显著,女生五项身体素质指标较为均衡㊂3㊀结论与建议3.1㊀结论(1)13~15岁男女生的各项身体形态㊁机能㊁身体素质指标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提高,15岁时个别指标有所下降,是否与初三学生学习紧张,体育锻炼活动时间少有关㊂(2)多数指标的峰值年龄在14岁㊂(3)五项身体素质,女生好于男生较均衡㊂男生上肢力量太弱,手无缚鸡之力㊂3.2㊀建议(1)领导重视,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树立 健康第一 的理念,让全社会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重视,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让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等㊂(2)培养一支有事业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㊂(3)不断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氛围㊂(4)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倡导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㊂特别要重视男生的上肢力量的发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意识㊂参考文献[1]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44-445.[2]仇军.中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函数方程推导,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2002,(02):67-68.[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4]吴秀琴.福建省三城市超重肥胖人群体质特征和体育行为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5]姚鸿恩.体育保健学高级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㊀孙晓东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2015—2016学年度)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
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能力的强弱。
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年龄、性别、生活区域(限南北方)和城乡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中国人身体素质特征。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
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发展耐力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抗疲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坚毅、顽强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12分钟跑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氧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较好。
跑完12分钟,根据自己跑的距离,再查一下评分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
爆发力较差的人应注意缩短运动距离。
以长跑为例,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逐渐过渡到800米、1000米等。
指人体完成某一动作的快速能力。
提高动作速度的锻炼方法有:(1)减小练习难度,加助力法。
如牵引助力跑步或游泳、顺风跑、下坡跑、顺水游、推掷较轻的器等。
(2)加大练习难度,发挥后效作用法。
如负重跳或推掷超重器械练习后,紧接着做跳跃或推掷标准器械的练习。
(3)时限法。
按预定的音响节拍频率完成动作,以改变练习者的动作频率和速度。
是指在作周期性动作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
提高动作速度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础,并与四肢肌肉的爆发力密切相关。
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快速跑。
如短距离用最快速度重复跑、让距离追逐游戏、短距离游泳、速滑等。
(2)加速动作频率的练习,如快频率小步跑、快速摆臂练习等。
(3)发展下肢的爆发力。
如负重跳、单脚跳、跨步跳等。
通过慢跑锻炼身体素质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的幅度及相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
发展柔韧素质,有利于正确地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在突然用力的情况下,避免损伤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加大动作幅度,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练习。
所有的柔韧练习至少连续做5~10次,动作幅度应逐步加大,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
当软组织被拉长之后,肌体感到酸、胀、痛时应坚持8~10秒,这样需重复练习8~10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每次锻炼过程中,动力拉长练习一般控制在15~25个之间,每个练习以7~30次之间为宜,注意柔韧练习总的时间不宜过长。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2013—2014学年度)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三者缺一不可,衡量身体运动素质的指标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组成。
想提高身体运动素质也应从这三方面着手。
力量是指机体某部分肌肉的爆发力;柔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
由于三者相互关联,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身体素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三者相结合,缺一不可。
进行这三种锻炼的总原则是:一、因人而异。
选择锻炼的内容、方法时,锻炼者应根据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来确定。
二、持之以恒。
人体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
若长期不锻炼,器官机能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衰弱。
为了坚持锻炼,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锻炼时间,形成习惯。
三、循序渐进。
锻炼者不要急于求成,应合理地提高锻炼目标。
三项素质分别练具体说来,力量锻炼可分为上肢锻炼和下肢锻炼。
锻炼上肢力量可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运动,也可借助哑铃、拉力器等器械;锻炼下肢可选择蹲起、跳台阶、快速跑等。
本身力量较小的人应注意适当减少运动次数,如每次少做几个引体向上,跳台阶时少跳几阶等。
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
爆发力较差的人应注意缩短运动距离。
以长跑为例,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逐渐过渡到800米、1000米等。
柔韧锻炼可使全身舒展,须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果。
柔韧性较差的人应注意,运动时减小动作幅度。
最好的柔韧锻炼是户外慢跑,它能使全身各器官舒展、心情舒畅,保持运动乐趣人体运动素质是人体运动的一种能力,一般指人体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肌肉工作的供能情况、内脏器官的机能及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素质与人体完成各项活动、适应外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也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1)力量素质力量是指运动时,肌肉活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在中枢系统的统一调节下,肌肉活动是人体运动的核心,体内其他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保证肌肉的工作。
力量素质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一般包括最大力量(单纯力量、绝对力量)、速度性力量(爆发力)、耐久性力量(力量耐力)等。
最大力量是力量素质的典型形式,对其训练的原理可视为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发展最大力量可采用两种取得不同结果的途径。
第一种是靠改善肌肉的内协调和肌间协调来增加力量。
采用专门的训练可相当大地提高肌纤维同步工作的能力;提高参与工作的肌肉间的协调能力。
这一途径的训练不会使肌肉体积增大,对周期性和需先克服自身阻力的项目有重要意义,这种力量发展快,消退也快。
第二种是依靠肌肉横断面积的提高来增加力量,这种训练是促使工作肌肉过程中蛋白质急分解,从而使肌肉横截面积增大。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不同性的力量。
表1—5就是采用不同重量的负荷练习所起的不同作用。
(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而运动速度又可分为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
影响速度的因素很多,除中枢神经系统外,还有肌肉的收缩特征、能力和其他协调性、机体的各种技能和技能状况。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速度特征,因此速度素质的培养有明显的专项特点,对青少年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速度训练也有不同的侧重。
例如,奔跑速度主要是取决于步频和步长,而步频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神经系统灵活性和协调性,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较早,成熟也早,所以步频提高应尽早进行,一般在10~13岁左右后步频就不再提高。
步长主要取决于后蹬力,而力量在10~13岁之后,才快速发展。
(3)耐力素质耐力是机体长时间工作克服疲劳的能力。
耐力是相对疲劳而言的,运动中的疲劳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感觉的、心理的和运动器官的疲劳等等,不过,所有疲劳最终与机体能量供应系统和与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有关。
所有耐力的培养提高,首先应以运动所需的能源储备与供应为基础,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耐乳酸等抗疲劳的能力。
对于青少年的耐力训练应注意全面打好基础,从有氧耐力入手,根据其不同的年龄特征进行。
(4)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指各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
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关节的骨结构等等。
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有两种,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这两种方法又都可以采用静力性的练习和动力性练习两种方式。
青少年是柔韧素质训练提高的好时机,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做到经常、适度、渐进。
(5)灵敏素质灵敏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
灵敏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突然的起动急停、变换方向等等,都要求兴奋和抑制过程迅速地转换。
影响灵敏的其他因素还有年龄、体重、疲劳等。
灵敏素质是人体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在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中,应从培养人体的各种能力入手,培养其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和平衡等能力。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2014—2015学年度)运动是一门多修功课它包括身体意志修养等多个方面的修炼传统上,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
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
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主要包括体形、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成分等方面,反映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
一般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胸围、皮下组织等来进行考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其中身高、体重、胸围是衡量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发育指标。
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这一点上表现为体形匀称、姿势正确、营养状况良好等。
生理机能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
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
脉搏是指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
通过测量脉搏频率,可以间接了解心脏的活动状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它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尽全力吸气后,再尽全力呼气时,所呼出的气体总量。
它是反映呼吸机能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一)运动素质指人体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各种机能能力。
它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1)速度。
它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动作的次数或是身体快速位移的能力,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
其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中期性运动中的位移速度。
测试指标有50米跑、4秒冲刺跑等。
(2)力量。
它是指整个身体或身体某个部分肌肉在收缩和舒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肌肉耐力增长和增加跑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助于灵敏性的发展。
测试指标有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握力、背肌力、腹肌力、腿肌力等。
(3)耐力。
它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称抗疲劳能力。
耐力素质体现了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全身耐力的综合状况,它与肌肉组织的功能、心肺系统的功能以及身体其它基础系统功能的提高密切相关。
耐力的训练能促进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改善和肌肉耐力的增强。
测试指标有1000米(男)、800米(女)等。
(4)灵敏性。
它是一种复杂的素质,是人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指人体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对刺激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灵活完成动作的能力。
灵敏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需要速度、平衡能力、柔韧性等多种能力要素的共同协调作用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测试指标有立卧撑、4×10米往返跑、反复横跨等。
(5)柔韧性。
它是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关节周围组织(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它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的表现,是人体运动时加大动作幅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