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著名时装插画师Arturo Elena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43
弗里达艺术研究论文摘要:弗里达·卡洛作为画家的同时也作为一个人具有这样的秉性;豪侠并勇于面对肉体的折磨、对惊奇与特殊的偏爱,鲜活、聪明、性感的她总是对男人有吸引力并有着许多情人。
她总是穿着华丽,特别喜欢穿时髦的拖地的墨西哥长民族时装,无论走到哪里,她总是那么引人注目。
关键词:女性艺术;弗里达·卡洛;美丽与神秘;情感与病痛Abstract:Frieda·carlowtakespainter’satthesametimealsototakeapersontohavesuchmentaldisp osition;Thechivalrouspersonanddaresfacingthehumanbo dytosuffer,tosurprisedandspecialbeingpartialto,brig ht,intelligent,sexyshealwaysattractiveandhasmanyswe ethearttotheman.Sheisalwaysputtingonmagnificently,l ikesputtingonfashionablyspeciallytowstheplacethemex icanlongnationalityfashionableclothing,regardlessof wherearrives,shesoisalwaysnoticeable.keyword:Feminineart;Frieda·carlow;Beautifulandmyst ical;Emotionandindisposition前言弗里达·卡洛(Fridakahlo,1907~1954),是一位美丽的、才华横溢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墨西哥女画家。
弗里达的一生听起来就像是斯科特·菲滋杰拉德的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既悲惨又与纠缠她终身的病魔作斗争。
1、作者简介插画师:七叶树性别:女出生日期:9.21星座:处女座职业:儿童插画师主要经历:大学专业为英语,毕业工作一年后决定转行,打算从事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画画职业。
参加了一个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简单培训,然后找到第一份儿童插画师的工作画了两个月。
之后前前后后辗转到现在,还是在坚持画儿童插画,业余也做过明信片插画等。
出版物有儿童教材插画《乌鸦兄弟》,《小熊种菜》,《守株待兔》等绘本故事《小鼠和大象》北京教育出版社画的《经典儿歌》,电子产品《熊大叔的面包店》,《小松鼠的大粮仓》,《好心的牛爷爷》,《买不到的月亮》等。
作品分析一路坎坎坷坷地画画,从一无所知到小有成绩,不断努力。
有迷茫、有困难,但是选择坚持,实现梦想,给自己加油!插画风格:倾向于温馨,可爱,清新,希望读者能从她的画面里感受到儿时的温馨记忆,找到共鸣。
希望展现给孩子一个温暖纯净的世界。
2、本杰明作者简介:笔名:BENJAMIG 本名:张彬籍贯:黑龙江学历:大连轻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首位在法国出版漫画的中国新漫画家。
历史上第一个在美国签售的中国漫画家,就像在欧洲时他所做的一样为了中国新漫画打入美国市场,BENJAMIN和他的漫画艺术再次做了个漂亮的开始。
素有“中国新锐漫画第一人”之称的漫画狂人——本杰明。
作品分析:作品颜色运用非常大胆,用的很深很浓重。
整幅画的氛围有一种莫名的颓废感。
特别是从画中主人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周身的孤寂、苍凉与忧郁。
还有淡淡的无助。
很好的将在城市边缘游走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心理毫不遮掩的的表现出来,在残酷而写实的背后是作者对于现时的思考。
这些也是写实,个人画风极其强烈。
用笔奔放厚实但又不乏温柔与细腻。
色彩绚丽,视觉冲击力强,风格时尚前卫,但是通过画面,在艳丽与张狂的颜色背后处处透着淡淡的悲伤与忧郁。
可见在作品中色彩斑斓的背后是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呐喊。
3作者简介:小岛文美(平假名:こじまあやみ、罗马音:Kojima Ayami)为日本东京人氏,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女性插画师,长期活跃在小说、漫画、游戏界,以绘制插画为契机,勾勒出过无数美丽、充满诱惑的奇异世界图,并且作品在本国以及海外都享誉知名。
《亚威农少女》视觉图像分析【摘要】《亚威农少女》是一幅广为人知的著名绘画作品,其视觉图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的背景、人物形象、场景描绘、情感表达和风格特点,探讨了这幅作品的艺术之美。
在人物形象分析中,作品主要人物形象的设计和造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通过对场景描绘和色彩运用的分析,揭示了作品中构图和色彩运用的精妙之处。
情感表达分析和风格特点分析,则进一步展示了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亚威农少女》的视觉图像,并对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和启示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亚威农少女》、视觉图像、分析、作品背景、人物形象、场景描绘、情感表达、风格特点、观点、艺术价值、当代艺术、影响、启示1. 引言1.1 介绍《亚威农少女》视觉图像分析《亚威农少女》是一幅著名的艺术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轻女性的形象,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表现力闻名于世,被广泛解读和分析。
视觉图像分析是对作品中所呈现的图像、形象、场景等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的过程,从中抽取出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
通过对《亚威农少女》的视觉图像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幅作品的背后故事,探讨其艺术表现与文化内涵。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亚威农少女》进行全面的视觉图像分析,从作品背景、人物形象、场景描绘、情感表达和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揭示这幅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之美。
.2. 正文2.1 作品背景分析:探讨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亚威农少女》是法国著名画家米莱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世纪后期。
作品描绘了一群年轻的、以农村女孩为主题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穿着简朴,头戴花环,手中拿着田野中采摘的花朵,背景是美丽的乡村风景。
这些女孩们神情温和,展现出天真纯洁、朴素自然的气质。
在19世纪末,法国正处于文艺复兴运动的鼎盛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对传统主题和风格进行颠覆与革新。
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47)【海外绘画】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47)691. 画家名称:Louise Vigee Le Brun (路易丝·维瑞·勒布伦)作品名称:Le Brun(勒布伦)画家表现了她的精神面貌和她秀美的芳姿。
她风姿绰约,长有一张秀美的脸庞,深色的长裙与华丽的荷叶领,团绒帽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衬托出画家的庄重与女性的妖媚的气质。
绘画这幅画时,勒布伦已经是36岁了,可见画家本人的姿色非同一般。
692.画家名称:Luis Ricardo Falero (路易斯·里卡多)画家简介:里卡多是一位西班牙画家,他是专攻女性裸体和神话和幻想的设置。
他大多数的作品包含至少一个女性裸体或赤裸着上身的裸体,他最常见的媒介是布面油画。
里卡多出生在托莱多,在巴黎学学习艺术、化学和机械工程。
里卡多对天文学和天体星座很感兴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创作绘画了这方面的作品。
他著名的作品有《月亮仙女》、《平衡星座仙子》、《双恒星仙子》等。
作品名称:Moon Nymph(月亮仙女)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693.画家名称:Luis Ricardo Falero (路易斯·里卡多)作品名称:Moonlit Beauties(月光下的仙女)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694.画家名称:Luis Ricardo Falero (路易斯·里卡多)作品名称:The Balance of the Zodiac(平衡星座仙子)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695.画家名称:Luke Fildes (卢克·菲尔德斯)画家简介:无作品名称The Doctor(医生)画家菲尔德斯的儿子死于圣诞节,他很悲伤。
但面对只有听诊器和止痛药的医生,画家也很感激。
因为这个医生整夜守候及关注着奄奄一息儿子。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关于这幅画的唯一的一点资料。
看着床上昏迷的孩子,这幅画让人悲伤无奈又愤恨。
弗里达·卡罗作者:舒畅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1期摘要:弗里达的绘画,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展现了历史、生活,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但又充满了矛盾,这也成为了她独特的绘画风格。
关键词:费里达绘画风格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54-03弗里达·卡罗最有辨识度的艺术家,风格在去世50年后依然有影响力,我们很容易认出她,但却很难真的去理解她。
《时代》杂志曾将弗里达的艺术总结为“以画笔和颜料绘制出的充满痛苦磨难的自传”。
她是要成为墨西哥最疯狂的女人。
一、经历磨难1907年7月6日,在墨西哥科约阿砍的蓝房子里,弗里达出生于此,6岁的她患上了小儿麻痹右腿轻度萎缩。
但在18岁时发生的车祸,轻度萎缩显然不足为提。
1925年9月17日在墨西哥的独立日上,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弗里达与初恋戈麦斯乘坐的一辆巴士与一辆电车相撞,脊椎折断、颈椎破碎、右腿骨折,最触目惊心的是一根金属扶手直穿透她的腹部,从此不能生育。
但这并未击垮她,在多年后,她幽默地讲述此事“竟然是它使我失去了童贞。
”也正是这一次重生,使她真正成为了自己。
她说“我似乎是一刹那之间领悟了所有事情,”在养病期间她创作了第一幅自画像,从而也开启了她表现真正自己的道路。
弗里达·卡罗所处的时期正是革命时期,社会的变革在她的画作上得以展现,同时也将她的痛苦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我的画中信息就是痛苦,彻底的画出我的生活,我相信这是最好的作品,”她对于事物的敏感,来源于她的痛苦,生活上身心上的痛苦成就我们所认识的弗里达。
二、独特风格弗里达·卡罗的作品我们所看到的不是写实,不是对事实的表象的展现,而是隐喻的、有思想的,是她将事物抽象变换与自我思想意志的结合,融会贯通,画面也许并不写实并不唯美,但却真切地来自于内心世界,丰富多变的画面也与弗里达本人的多重人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最容易的名画模仿最近,株洲市第一小学的美术老师给她的学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美术课。
她让学生们自己找一幅世界名画,模仿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背景,自己作画。
我以为同学们会把这个作业做的乱七八糟,没想到每一个作业都充满了创意和可爱的气息。
接下来,笔者就来看看这些容易模仿的世界名画。
《抱貂女郎》是1485-1490年期间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
抱貂女郎又名抱银鼠的女子,画出了主人切奇莉亚。
加勒兰妮之美和银貂的可爱,银貂的希腊文是”加兰”(Galen),又与主人切奇莉亚。
加勒兰妮(Gallerani)的名字相近。
真是美上加美,爱上加爱。
《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于1793年创作的画布油画,现收藏于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马拉之死》刻意营造了一个属于穷人的空间。
在封闭狭小的陋室里,马拉倒在浴缸中,一手握着笔,一手握着染了鲜血的信,油画的上半部笔触松散凌乱,可能是一面墙,也可能只是含糊不明的空间,代表着永恒的虚无,但那个充当书桌、粗糙平实的木箱,仿佛在诉说着马拉的美德。
这幅画通过去除所有的动作、所有的寓言人物以及弱化所有的谋杀痕迹,创作出一副革命者圣像,成为法国大革命史上的经典作品。
《美国哥特式》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美国哥特式》,1930年,76.2×63.5cm,板油彩,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1892-1942年,美国1928年,格兰特·伍德去了德国慕尼黑,很为那里的哥特艺术所迷恋。
所谓的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浅析时装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也飞速发展,时装画可以说是伴随着服装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是对服装人物动态及服装款式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服装款式造型与人物着装后的整体状态及穿衣氛围。
时装画作为艺术作品,它的创作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展示给人们,没有这种艺术语言,时装画也不会存在。
关键词:时装画艺术语言表达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时装画是西方最早出现的绘画艺术形式,它是服装设计师构思传达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的形式,来体现服装艺术风格、穿着者的个性及环境的艺术。
时装画创作既指时装画作品的本身,又指时装画绘制的创作过程。
它虽然不是单纯的绘画艺术,但其中又有绘画的体现,是一门具有多元化、生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完成作品的基本条件,是指用来完成整体造型表达审美的工具、材质和表现技法等。
没有艺术语言,艺术作品也就无法呈现出来。
经过长期的发展,不同的艺术种类,都有其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时装画作为绘画艺术中一个特殊题材的画种,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特征。
一时装画的发展在分析时装画中的语言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时装画的发展历程。
时装画发展到今天,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伯克说过:“艺术是人类的天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约在16世纪,欧洲艺术处于兴盛时期,人们对于服装的流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开始出现一些描绘人们服饰和生活的书刊在上流社会传阅。
这时对于服饰的描绘内容以当时的宫廷生活为主,这一阶段是时装画的雏形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17世纪,以服装为主要内容的时尚杂志公开发行。
到了18世纪时期,英国和法国推出了与服装相关的杂志、报纸,推动了时装画的发展。
20世纪随着服装业的发展繁荣,时装画这种绘画艺术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
20世纪初期,服装画家以富裕阶层及演艺界的名人作为灵感的来源,在展示海报、杂志中对他们的衣着进行绘画。
例如,alphonse mucha,他用典雅的构图、绚丽的色彩和华丽的曲线塑造出清新甜美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弗里达·卡洛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是墨西哥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以魔幻现实主义而闻名。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融合了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创造出超现实的效果。
在卡洛的作品中,她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为主题,描绘了她的内心世界和痛苦经历。
她的作品充满了象征主义、神秘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元素,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卡洛的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自画像。
她的自画像揭示了她的痛苦心灵和身体上的痛苦。
她在画中经常描绘自己的受伤身体,包括她在车祸中受伤和多次手术的伤疤。
她的自画像还表达了她的身份认同和性别政治观点。
通过强调自己的墨西哥血统和民族服饰,她描绘了她对墨西哥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除了自画像,卡洛的作品中还经常出现象征主义的元素。
她使用动物、植物和其他符号来代表不同的含义。
她经常画自己和动物,如猴子、鹰和蛇。
这些动物可以代表不同的情感和经历,如猴子可以象征欢乐和玩笑,鹰可以象征自由和力量,蛇可以象征诱惑和背叛。
她还经常使用植物作为象征,如仙人掌和鲜花。
仙人掌可以象征坚韧和生命力,鲜花可以象征生命和美丽。
超现实主义也是卡洛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追求在现实世界中超越现实的效果。
在卡洛的作品中,她经常使用梦境和幻象的元素来创造奇幻的画面。
她的画面通常具有特殊的透视和颜色,使观众感到不真实和超自然。
她还使用不同的纹理和材料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如油画、织物和金箔。
People人物People人物5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1People 人物他是新现实主义艺术的倡导者、波普艺术的代言人,而今他的名字就是流行色和时尚的标志……伊夫·克莱因:嗜蓝如命那个涂满单色的“蓝人”文|刘晗 图|Emily时尚是个圈,往往在周而复始的轮回中重现经典。
上世纪50年代,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他酝酿已久的作品——8幅大小相似的画,除了涂满蓝色颜料,再无其他颜色干扰和别的表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刷新了观众对极简主义的认知。
从此,以他名字命名的颜色——“克莱因蓝”就这样闯入艺术界,引来哗然的同时也令批评家陷入沉思:众多艺术家在画布上比拼造型和色彩的时候,克莱因却回归单纯的颜色,究竟哪种才是对艺术更确切的表达?纵观艺术史,青睐蓝色并从中找寻灵感的画家不在少数。
克莱因创作的“蓝”有别于莫奈蓝紫的静谧温柔和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忧郁孤独,也不同于蒙德里安的“蓝”突显几何图形的张力,克莱因的“蓝”强烈夺目,不掺杂一丝杂念。
就像他说的,蓝色是宇宙的本质颜色,因为天空、水、空气是蓝色的,那么蓝色自然也寓意着自由、生命、无限。
恐怕连克莱因本人也没想到,半个世纪后,从他作品里提取的蓝传播到了艺术之外的很多领域,服装家饰、建筑设计、时尚秀场纷纷与克莱因蓝梦幻联动……从“小透明”一跃变身大众购物清单里的常客。
一时间,万物皆可克莱因蓝。
嗜蓝如命:实验室里搞艺术的怪人克莱因爱蓝,最初源于他对航海的热衷。
他曾把蓝天视为自己的第一幅艺术作品,据说他第一次来到大西洋时,就把一瓶蓝色涂料倒进海里,惊呼“大西洋比地中海蓝了”。
诸如此类的诡异行为还有很多,不过正是这些令人费解的行为,促成了他的艺术版图。
他选取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圣母长袍上的群青蓝,这种颜色出身高贵不仅因为它有着神圣的寓意,还在于它从青金石中提取而来,在物料缺乏的时代,其价值堪比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