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仪的调整和使用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76.12 KB
- 文档页数: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研究型报告分光仪的调整及应用Spectrometer adjustment and respondAuthor作者姓名Second author第二作者School number作者学号第二作者Institute 所在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SEPE Major攻读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Aircraft Engineering2013年11月30日November 30, 2013目录Contents摘要 (3)Abstract (3)一、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分光仪的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分光仪的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分光仪的调节原理及方法 (5)1.2测量三棱镜顶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三棱镜的调整 (8)1.2.2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测量原理 (8)1.3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折射率 (9)二、实验仪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分光仪的调整 (10)3.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11)3.3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棱镜折射率 (11)四、实验数据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原始数据处理 (12)4.1.2不确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钠光灯、平面反射镜。
三、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读数圆盘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瞄准目标,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载物台放置待测物体,读数圆盘用于测量角度。
分光计的读数系统是由主刻度盘和游标盘组成,主刻度盘上刻有 0°到 360°的刻度,游标盘上刻有 30 个小格,精度为 1'。
读取角度时,要分别读取主刻度盘和游标盘的读数,然后相加得到最终的角度值。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方法有自准法和反射法。
自准法是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经三棱镜的两个面反射后,再次回到望远镜中,通过测量望远镜转过的角度来计算顶角。
反射法是将平行光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面上,分别测量反射光的角度,然后通过几何关系计算顶角。
3、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向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当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时,入射角和出射角相等,此时的偏向角称为最小偏向角。
通过测量入射光和出射光的角度,可以计算出最小偏向角。
然后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和相关公式,可以计算出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节(1)粗调将望远镜、平行光管和载物台大致调至水平,使它们的中心轴线大致重合。
(2)望远镜的调节①目镜调焦:使目镜中的十字叉丝清晰。
②物镜调焦: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镜的一个面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垂直。
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镜,调节望远镜的物镜,使反射回来的十字叉丝清晰。
③望远镜的自准直调节:旋转载物台,使反射镜的另一个面也能反射回清晰的十字叉丝,此时望远镜已调至自准直状态。
(3)平行光管的调节①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使平行光管的光轴与望远镜的光轴大致平行。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布拉格衍射实验和微波分光仪改进探究第一作者:学号:班级:第二作者:学号:班级:目录摘要 (3)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仪器 (7)四实验内容 (8)五、注意事项 (9)六、实验数据处理 (9)七.误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实验改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实验总结与感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实验用一束波长为3.202cm 的微波代替 X 射线,观察微波照射到人工制作的晶体模型时发生的衍射现象,并验证著名的布拉格公式。
通过微波的单缝衍射和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加深对波动理论的理解。
本文对微波实验和布拉格衍射的原理、步骤、仪器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用图表法,列表法及一元线性回归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并且在最后提出和验证了对于实验仪器方面的几点改进方案。
关键字:微波的布拉格衍射单缝衍射迈克尔逊干涉晶体结构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微波的特点,学习微波器件的使用;2. 了解布拉格衍射原理,利用微波在模拟晶体上的衍射验证布拉格公式并测定微波的波长;3. 通过微波的单缝衍射和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加深对波动理论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1. 晶体结构晶体中的原子按一定规律形成高度规则的空间排列,称为晶格。
最简单的晶格是所谓的简单立方晶格,它由沿3个垂直方向x 、y 、z 等距排列的格点所组成。
分光仪的使用实验报告分光仪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分光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分光仪来研究光的分光现象以及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
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性质和光谱学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打开实验室的分光仪,检查仪器的状态和光源的亮度。
2. 调整分光仪:将待测物质放入样品室,调整分光仪的入射光源和接收器的位置,确保光线正常通过。
3. 测量光谱: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分辨率,开始记录光谱数据。
可以通过旋转光栅或选择滤光片来改变波长。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所需,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或手动计算来处理光谱数据,得出所需的结果。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分光仪测量了不同物质的光谱,并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在透明溶液的光谱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吸收峰,这些峰代表了溶液中特定成分的吸收特性。
通过测量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我们可以确定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在分光仪中,当光线经过光栅或其他光学元件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些条纹的间距和形状与光的波长和光学元件的特性有关。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条纹,我们可以推断出光的性质和光学元件的特征。
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分光仪来研究光的分光现象和物质的光谱特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讨论。
首先,我们发现不同物质的光谱特性是独特的。
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物质的光谱,我们可以区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
这对于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我们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体现,通过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我们可以推断出光的波长和光学元件的特性。
这对于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分光仪的调整和使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调整光源和接收器的位置,以确保光线正常通过。
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仪的结构,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并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分光仪、三棱镜、钠光灯。
三、实验原理1、分光仪的结构和原理分光仪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读数圆盘四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瞄准目标;平行光管用于产生平行光;载物台用于放置待测物体;读数圆盘用于测量角度。
分光仪的读数系统由主刻度盘和游标盘组成,主刻度盘的最小分度值为 05°,游标盘的最小分度值为 1'。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方法有反射法和自准直法。
本实验采用反射法,原理是利用三棱镜两个光学面反射的光线所形成的夹角来测量顶角。
3、三棱镜折射率的测量折射率是描述介质光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对于三棱镜,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其最小偏向角来计算折射率。
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当折射光线在另一个光学面再次折射时,如果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特定关系,可以通过测量最小偏向角和顶角来计算三棱镜的折射率。
四、实验步骤1、分光仪的调节(1)粗调将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松开,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大致水平;将载物台调至水平,使三个调节螺钉的高度大致相同。
(2)望远镜的调节点亮目镜照明小灯,调节目镜,使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清晰;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镜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垂直,观察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十字像。
通过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调节螺钉和载物台的调节螺钉,使十字像与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重合。
(3)平行光管的调节将狭缝宽度调至适当大小,点亮平行光管光源,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和狭缝调节螺钉,使狭缝像清晰且与望远镜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平行。
(4)载物台的调节将三棱镜放在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分别与载物台的调节螺钉大致平行,调节载物台的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在两个光学面上都能看到清晰的反射像。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专题: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班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目录目录 (2)摘要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仪器 (2)三、实验原理 (2)四、实验内容 (7)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8)1、分光仪反射法测顶角误差分析 (8)2、分光仪系统误差分析 (9)六、注意事项 (12)七、实验感想与建议 (12)【摘要】在许多的物理试验中,常常用三棱镜来作为分光的器件。
分光仪可以用来测量光学元件的角度。
我们可以通过分光仪可以来测定三棱镜的顶角,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分光仪的光学性质以及学会一种测量三棱镜的顶角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仪的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仪的方法。
2.了解测定棱镜顶角的方法。
3.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分光仪、钠灯、三棱镜、双面平面镜。
三、【实验原理】(一)分光仪的结构分光仪主要由底座、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平台和刻度圆盘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均有特定的调节螺钉,图1为JJY型分光仪的结构外型图。
望远镜:8.望远镜9.紧固螺钉 10.分化板 11.目镜(带调焦手轮) 12.仰角螺钉 13.望远镜光轴水平螺钉14.支臂 15.转角微调 17.制动架 18.望远镜止动螺钉载物台:5.载物台 6.载物台调平螺钉(3只) 7.载物台锁紧螺钉圆刻度盘: 16. 读数刻度盘止动螺钉21读数刻度盘22.游标盘 24.游标盘微调螺钉 25.游标盘止动螺钉平行光管: 1.狭缝 2.紧固螺钉3.平行光管 26. 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螺钉27.仰角螺钉 28.狭缝调节其它:4.制动架 19.底座 20.转座23.立柱图1 分光仪结构示意图1.分光仪的底座要求平稳而坚实。
在底座的中央固定着中心轴,望远镜、刻度盘和游标内盘套在中心轴上,可以绕中心轴旋转。
2.平行光管固定在底座的立柱上,它是用来产生平行光的。
其一端装有消色差的汇聚透镜,另一端装有狭缝的圆筒,狭缝的宽度根据需要可在0.02~2mm范围内调节。
实验三: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分光计是用来精确的测量光线偏向角的仪器。
光学实验中测角的情况很多,如反射角、折射角、衍射角、三棱镜的顶角、最小偏向角等等。
通过角度测量分光计还可以测定其他一些光学量,例如棱镜玻璃的折射率、光栅常数、光波的波长等。
分光计在结构上与其它一些光学仪器如摄谱仪、单色仪等有很多相似之处,是这类光学仪器的典型代表。
通过本实验的训练,能掌握这类光学仪器的调节和使用技能。
●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分光仪的结构;2.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掌握测定棱镜顶角的方法。
●实验仪器:JJ型分光计、钠灯或汞灯、双面反射镜或三棱镜。
※分光计的结构:【实物模型图】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游标盘刻度盘分光计主要由底座、平行光管、望远镜、载物台和读数圆盘五部分组成。
外形如图1所示。
图1分光计外形图1—狭缝装置;2—狭缝装置锁紧螺钉;3—平行光管;4—制动架(二);5—载物台;6—载物台调节螺钉(3只);7—载物台锁紧螺钉;8—望远镜;9—目镜锁紧螺钉;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11—目镜调节手轮;12—望远镜仰角调节螺钉;13—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14—望远镜微调螺钉;15—转座与刻度盘止动螺钉;16—望远镜止动螺钉;17—制动架(一);18—底座;19—转座;20—刻度盘;21—游标盘;22—游标盘微调螺钉;23—游标盘止动螺钉;24—平行光管水平调节螺钉;25—平行光管仰角调节螺钉;26—狭缝宽度调节手轮(1)底座——中心有一竖轴,望远镜和读数圆盘可绕该轴转动,该轴也称为仪器的公共轴或主轴。
(2)平行光管——是产生平行光的装置,管的一端装一会聚透镜,另一端是带有狭缝的圆筒,狭缝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3)望远镜——观测用,由目镜系统和物镜组成,为了调节和测量,物镜和目镜之间还装有分划板,它们分别置于内管、外管和中管内,三个管彼此可以相互移动,也可以用螺钉固定。
参看图2,在中管的分划板下方紧贴一块45°全反射小棱镜,棱镜与分划板的粘贴部分涂成黑色,仅留一个绿色的小十字窗口。
分光仪的调节实验报告
《分光仪的调节实验报告》
在化学实验室中,分光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用于分析和测量物质的光谱特性。
为了确保分光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调节和校准。
本实验
报告将详细介绍分光仪的调节实验过程和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分光仪、标准溶液、光
谱仪、光栅和调节工具等。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 确定实验条件:在进行分光仪的调节实验之前,需要确定实验条件,包括波
长范围、光谱扫描速度和光源强度等。
2. 调节光源:首先,我们将使用调节工具对分光仪的光源进行调节,以确保光
源的稳定性和强度符合实验要求。
3. 调节光栅:接下来,我们将使用光栅调节工具对分光仪的光栅进行调节,以
确保光栅的角度和位置符合实验要求。
4. 测量标准溶液:最后,我们将使用标准溶液进行光谱扫描,以验证分光仪的
调节效果和准确性。
经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
1. 光源调节:经过调节,分光仪的光源稳定性和强度符合实验要求,能够提供
稳定的光源信号。
2. 光栅调节:经过调节,分光仪的光栅角度和位置符合实验要求,能够提供准
确的光谱扫描结果。
3. 标准溶液测量: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光谱特性,我们验证了分光仪的调节效
果和准确性,结果符合预期。
综上所述,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分光仪的调节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对光源和光栅的调节,以及对标准溶液的测量,验证了分光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确保分光仪的正常使用和准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研究型报告分光仪的调整及应用Spectrometer adjustment and respondAuthor作者姓名Second author第二作者School number作者学号第二作者Institute 所在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SEPE Major攻读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Aircraft Engineering2013年11月30日November 30, 2013目录Contents摘要 (3)Abstract (3)一、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分光仪的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分光仪的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分光仪的调节原理及方法 (5)1.2测量三棱镜顶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三棱镜的调整 (8)1.2.2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测量原理 (8)1.3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折射率 (9)二、实验仪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分光仪的调整 (10)3.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11)3.3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棱镜折射率 (11)四、实验数据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原始数据处理 (12)4.1.2不确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最小偏向法测量棱镜折射率 (13)4.2.1原始数据处理 (13)4.2.1不确定度计算 (13)五、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误差来源分析 (15)5.2探究平行光管的光是否垂直磨砂面BC射入对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实验结果的影响 (15)5.3三棱镜顶角及三棱镜折射率误差定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注意事项 (16)七、分光仪调节技巧与经验 (16)八、实验仪器改进建议 (17)方案一利用激光进行辅助调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二利用水准仪进行辅助调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实验感想与收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报告基于“分光仪的调整与应用”的实验,首先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而后进行了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的计算。
与此同时,对于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最后给出了相同实验原理下的拓展应用及实验中的相关心得体会,并对现有仪器设备给出了改进意见。
AbstractThis report 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Spectrometer adjustment and respond". At first,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of the experiment is introduced, then were calculated data processing and uncertainty.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rror sources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pansion of applications and experiments related experiences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principle is given with the advice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equipment improvements.实验原理1.1分光仪的调整1.1.1分光仪的结构1一狭缝套筒;2一狭缝套简锁紧螺钉;3一平行光管;4一制动架;5一载物台;6一载物台调平螺钉;7一载物台与游标盘联结螺钉;8一望远镜;9一望远镜锁紧螺钉;10一阿贝式自准直目镜; 11一目镜视度调节手轮;12一望远镜光轴俯仰调节螺钉;13一望远镜光轴水平凋节螺钉;14一支臂; 15一望远镜微调螺钉;16一望远镜与度盘联结螺钉;17一望远镜固紧螺钉(位于图后与螺钉16对称位置);18一制动架(一);19一底座;20一转座;21一度盘;22一游标盘;23一立柱;24一游标盘微调螺钉;25一游标盘固紧螺钉;26一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钉;27一平行光管光轴俯仰调节螺钉;28一狭缝宽度调节螺钉(1)三角底座在一角底座中心,装有一垂直的固定轴,望远镜、主刻度圆盘、游标刻度圆盘都可绕它旋转,这一固定轴称分光仪主轴。
(2)刻度固盘图1-1 JJY 型分光仪圆盘上刻有角度数值的称为主刻度盘,在其内侧有一游标盘,在游标盘上相对 180°处刻有两个游标。
主刻度盘和游标刻度盘都垂直于仪器主轴,并可绕主轴转动。
读数系统由主刻度盘和游标盘组成 ,沿度盘一周刻有360个大格,每格 1°,每大格又分成两小格,所以每小格为 30′。
主刻度盘内侧有一游标盘。
主刻度盘可以和望远镜一起转动,游标盘可以和载物台一起转动,游标盘在它的对径方向有两个游标刻度,游标刻度的 30 个小格对应主刻度盘刻度的 29 个小格,所以这一读数系统的准确度为 1′。
它的读数原理与游标卡尺完全相同。
(3)载物平台载物平台用来放置光学元件,如棱镜、光栅等,在其下方有载物台调平螺钉3 只,以调节平台倾斜度(见图 1 中的 6)。
用螺钉 7 可调节载物平台的高度,当固紧时平台与游标刻度盘固联。
固紧螺钉25可使游标盘与主轴固联;拧动螺丝24,可使载物台与游标盘一起微动。
(4)自准直望远镜自准直望远镜的结构如图1-2 所示。
它由目镜、全反射棱镜、叉丝分划板及物镜组成。
目镜装在6处,全反射棱镜和叉丝分划板装中间套筒内,物镜装在 2处。
叉丝分划板上刻有双十字叉丝和透光小十字刻线,并且与上叉丝与小十字刻线对称于中心叉丝,全反射棱镜紧贴其上。
开启光源4时,光线经全反射棱镜照亮小十字刻线。
当小十字刻线平面处在物镜的焦平面上时,从刻线发出的光线经物镜成平行光。
如果有一平面镜将这个平行光反射回来,再经物镜,必成像于焦平面上,于是从目镜中可以同时看到叉丝和小十字刻线的反射像,并且无视差,如果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平面反射镜,反射像将与上叉丝重合。
这种调节望远镜使之适于观察平行光的方法称为自准直法,这种望远镜称为自准直望远镜。
(5)平行光管平行光管与底座固联,靠近仪器主轴的一端装有平行光管的物镜,另一端装有可调狭缝套筒,前后移动套管,使狭缝处在物镜的焦平面上,于是由狭缝产生的光通过物镜后成平行光。
1.1.2分光仪的调节原理及方法分光仪常用于测量人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角度,为了能够准确测得此角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入射光与出射光(如反射光、折射光等)均为平行光;②入射光与出射光都与刻度盘平面平行。
为此须对分光仪进行调整: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主轴(即平行于刻度盘平面);使望远镜接收平行光,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主轴;须调整载物平台,使图1-2 自准直望远镜其上旋转的分光元件的光学平面平行于仪器主轴。
下面介绍调整方法。
(1)粗调调节水平调节螺钉(见图1-1之13),使望远镜居支架中央,并目测调节望远镜俯仰螺钉(见图1-1之12),使光轴大致与主轴垂直,调节载物平台下方3只螺钉外伸部分等长,使平台平面大致与主轴垂直。
这些粗调对于望远镜光轴的顺利调整至关重要。
(2)调整望远镜1)望远镜调焦于无穷远调节要求:根据自准直原理,当叉丝位于物镜焦平面时,叉丝与小十字刻线的反射像共面,即绿十字与叉丝无视差,此时望远镜只接受平行光,或称望远镜调焦于无穷远。
调节方法:在载物平台上(见图1-4)放置平面反射镜,构成如图1-2所示自准直光路。
开启内藏照明光泡,照明透光小十字形刻线。
调节目镜A(转动目镜筒手轮A,筒壁螺纹结图1-3 叉丝分划板和十字刻线的反射像构使A筒在B筒内前后移动),改变目镜与叉丝分划板间的距离,直至看清分划板上的双十字形叉丝。
旋转载物台,改变平面反射镜沿水平方向的方位,若平面反射镜大的镜面在俯仰方向上已大致垂直于望远镜光轴,则在选择载物台的过程中,总可以在某一位置,通过目镜看到一个绿色十字,如看不到则应视情况调节望远镜下方的俯仰螺钉或载物台下方的b(或c)螺钉,再一次粗调望远镜光轴大致与平面反射镜的镜面垂直。
前后伸缩叉丝分划板套筒B,改变叉丝与物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目镜中清晰无视差地看到一个明亮的绿色小十字为止(见图1-3(a))。
图1-4 平面镜的放置2)调整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调整原理:若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平面反射镜镜面,且平面镜镜面平行于仪器主轴,则望远镜光轴必垂直于仪器主轴。
此时若将载物台绕仪器主轴转180°,使平面镜的另一面对准望远镜,望远镜仍将垂直于平面镜。
若望远镜光轴开始时垂直于平面镜,但不垂直于主轴,亦即平面镜镜面不平行于主轴,则将平面镜反转180°后,望远镜光轴不再垂直于平面镜镜面。
当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平面镜镜面时,反射像绿十字与上叉丝重合。
若同时有平面镜镜面平行于仪器主轴,则平面镜反转180°后,仍有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垂直,绿十字仍与上叉丝重合。
此时必有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主轴。
若平面镜镜面不平行于仪器主轴,则平面镜反转180°后,仍有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垂直,绿十字仍与上叉丝重合。
此时必有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主轴。
若平面镜镜面不平行于仪器主轴,则平面镜反转180°后,绿十字与上叉丝将不再重合。
调整方法:在望远镜调焦于无穷远的基础上,观察绿色小十字,一般它会偏离上叉丝,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b或c,使绿色小十字向上叉丝移近1/2的偏离距离,再调节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使绿色小十字与上叉丝重合(见图1-5),这时,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镜面垂直。
将平面镜反转180°,重复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b或c,并调节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使绿色小十字各自消除1/2与上叉丝的偏离量,再次使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镜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