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直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备案表(面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07.02.07•【字号】青财会[2007]1号•【施行日期】2007.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财会〔2007〕1号)各区、市财政局,市直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其它经济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山东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及《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加强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培训市场,提高培训质量,维护广大会计人员的权益,特制定了《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管理暂行办法》。
请各区、市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进行严格管理,切实保证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
二○○七年二月七日附件: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管理,促进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维护广大会计人员权益,更好的服务于会计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及《山东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各级财政部门认可,实行备案管理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和主管部门组织本系统、本行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
第三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是宣传和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促进会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是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场所。
第四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数量、跟踪监督、保证质量、有进有退、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备案确认制度。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7.05.31•【字号】财会[2007]485号•【施行日期】2007.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2007]485号二00七年五月三十一日)各市、县财政局,省直各部门:为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我厅制定了《安徽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06〕19号)及《安徽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财会〔2005〕315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总体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
培养一批具有熟练会计操作技能,能够准确、客观地记账、算账、报账的初级会计人才;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中级会计人才;培养一批专业精深、熟悉国际惯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强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为我省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有效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参与会计人才继续教育,逐步形成政府规划指导、社会办学单位积极参与、用人单位支持督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格局。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四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
省财政厅负责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二)组织推荐适合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材;(三)组织全省各类会计人才培训、高级会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四)指导、监督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规范培训市场。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21年度广东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05.21•【字号】•【施行日期】2021.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21年度广东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的通知省直各单位,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10号,以下简称《规定》)、《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工作的意见》(粤人社规〔2018〕11 号)以及《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粤财会函〔2020〕4号)的有关规定,现制定并发布2021年广东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
具体内容如下:一、学分要求会计人员2021年度应完成不少于90学分的继续教育学习,其中公需科目学分不少于30学分,需要按照省人力社会资源保障厅《关于发布2021年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指南的通知》要求完成;专业科目学分不少于60学分。
2021年度公需科目及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学分确认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过期不办理补学补登。
参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中专以上会计类学位学历教育的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取得初级会计专业职称证书的,在校学习期间无需进行继续教育,毕业当年可上传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确认毕业当年继续教育学分。
二、专业科目学习内容会计人员2021年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培训内容如下:(一)《会计法》《会计人员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此项为必修内容);(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应用指南相关内容;(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及相关内容;(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相关内容;(五)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内容;(六)管理会计相关内容;(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相关内容;(八)可拓展商业语言及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基础知识;(九)各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内容。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7.11
•【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
•【施行日期】2012.07.11
•【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许可
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16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已经2012年6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9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朱小丹
2012年7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
批)。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规范管理,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制作。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使用“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发放本辖区专业技术人员《证书》。
第三条按《条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应当列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岗位聘任、续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的重要条件。
颁发《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
其中,公需科目一般安排3天或18学时,专业科目一般安排7天或42学时,选修科目一般安排2天或12学时。
每天不低于6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
各科目学习天数与学时可以作为本科目学习时间合并计算。
一天不足6学时的,按学时计算。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地载入“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登记工作可由专业技术人员、施教机构和用人单位通过管理系统进行。
(一)参加施教机构培训、研修或者进修的,由施教机构或个人登记。
(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和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的,由用人单位或个人登记。
(三)参加远程教育的由用人单位或个人登记。
(四)参加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的网上学习系统学习,由管理系统自动登记。
第五条登记的内容,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内容、形式、起止时间、考核结果、施教机构等,并上传相关学习证明材料。
第六条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指南中规定的必修内容和学习时间。
公需科目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确定,统一部署安排,每年定期发布公需科目学习指南;专业科目学习指南必修内容不少于专业科目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由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或者全省性行业组织确定,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发布;选修科目由个人提出与本专业相邻或相近的学习计划商单位确定。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09.05•【字号】粤财会[2013]50号•【施行日期】2013.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粤财会〔2013〕50号)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顺德区财税局,财政省直管县(市)财政局:《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实施办法》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通过,现予以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函告省财政厅。
广东省财政厅2013年9月5日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中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的人员,以及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一)出纳;(二)稽核;(三)资本、基金核算;(四)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五)职工薪酬、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六)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七)总账;(八)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九)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十)其他会计工作。
第四条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
第五条会计从业资格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负责有关人员工作单位、户籍、居住地任一情况在所辖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和管理。
关于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在京中央企业: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06〕19号)和《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实施办法》(国管财〔2007〕68号)的有关规定,现就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继续教育对象凡持有国管局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均须结合所在单位性质、行业特点和本人需求参加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分为高级和中初级两个级次。
中央国家机关具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行政事业单位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5年以上并担任处级以上职务的人员、在京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均应参加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其他人员应参加中初级继续教育培训。
2013年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不参加本年度继续教育培训。
会计人员退休后不再从事会计工作的,可自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二、继续教育的形式(一)面授培训。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面授培训由经国管局备案登记的培训单位组织承办(名单见附件1).为增强培训实效,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组织所属部门会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二)网络培训。
网上培训采取菜单式学习方式,会计人员通过“中央国家机关会计网”()进入“继续教育网络培训"专栏,或直接登陆中华会计网校()选择“会计继续教育”模块进入“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区”进行学习,累计完成24学分,经考试合格后予以继续教育登记。
选择网络培训的会计人员,须在报名开通培训课程后2个月内学完规定学分并通过考试,否则须重新报名学习.补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课程将继续开通,请未完成以前年度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尽快参加培训。
(三)视同完成继续教育的形式.1.本年度参加过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或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训。
2.本年度参加过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计、审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并通过一科以上。
附件2: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粤人社发[2010]89号(1993年7月15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2009年11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为《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规范继续教育活动,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取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人员,以及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本条例所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活动。
第三条继续教育应当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和保证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继续教育实行综合管理与分级分类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是本辖区内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继续教育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继续教育工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行业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继续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证继续教育的需要。
第六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业设立的培训机构,加强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建设。
第七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服务和扶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建立符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障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称单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或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兼顾系统性、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四条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面向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引导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素质。
(二)突出重点,提高能力。
把握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从业基本要求,引导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诚信理念、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三)加强指导,创新机制。
统筹教育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不断丰富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形成政府部门规划指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用人单位支持配合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格局。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本单位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
第六条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七条财政部负责制定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监督指导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对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