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1.71 KB
- 文档页数:3
鹅的科普知识1、喜水性鹅习惯在水中嬉戏、觅食和求偶交配,每天约有1/3的时间在水中生活,只有在产蛋、采食、休息和睡眠时才回到陆地。
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养鹅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2、合群性家鹅具有很强的合群性,行走时队列整齐,觅食时在一定范围内扩散。
鹅离群独处时会高声鸣叫,一旦得到同伴的应和,孤鹅会循声归群。
若发现个别鹅离群久不归队,其发病的可能性很大,应及早做好防治工作。
3、食草性鹅觅食活动性强,饲料以植物性为主,能大量觅食天然饲草,一般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和水生植物等都可供鹅采食。
每羽成年鹅每日可采食青草2公斤。
雏鹅从1日龄起就能吃草,因此,要尽量放牧,若舍饲,要种植优质牧草喂鹅,保证青绿饲料供应充足。
鹅没有嗉囊,食道是一条简单的长管,容积大,能容纳较多的食物,当贮存食物时,颈部食管呈纺锤形膨大。
鹅没有牙齿,但沿着舌边缘分布着许多乳头,这些乳头与咀板交错,能将青绿饲料锯断。
鹅的肌胃强而有力,饲料基本在肌胃中被磨碎。
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细砂,或在运动场放置细砂,有助于鹅对饲料的磨碎消化。
4、耐寒性成年鹅耐寒性很强,在冬季仍能下水游泳,露天过夜。
鹅在梳理羽毛时,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分泌物,涂在羽毛上面,使羽毛不被水所浸湿,形成了防水御寒的特征。
一般鹅在0℃左右低温下,仍能在水中活动;在10℃左右的气温下,仍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5、就巢性大多数鹅种具有就巢性,在一个繁殖周期内,每产一窝蛋(约8-12个),就要停产抱窝,直至小鹅孵出。
6、警觉性鹅的听觉很灵敏,警觉性很强,遇到陌生人或其它动物时就会高声鸣叫以示警告,有的鹅甚至用喙啄击或用翅扑击。
育雏室内可用公鹅作警戒,以防猫、狗和老鼠等动物进入舍内骚扰。
7、夜间产蛋性母鹅通常在夜间产蛋。
夜间鹅不会在产蛋窝内休息,仅在产蛋前半小时左右才进入产蛋窝,产蛋后稍歇片刻离去,有一定的恋蛋性。
多数窝被占用时,有些鹅会推迟产蛋时间,这样就影响了鹅的正常产蛋,因此鹅舍内窝位要足,垫草要勤换。
第一部分大鹅的饲养管理第一章鹅的生物学特性我国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鹅为主的水禽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整个养殖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虽然说水禽养殖有良好的基础,但当前我国水禽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饲养方式落后、水禽加工业相对发展滞后、防疫难度大等。
对此,从养殖来讲,我们首先要认真了解水禽的生物生活需要,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水禽的生物学特性除了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耐粗饲,用途广,规模效益好等优点外,在生活习性上还表现几方面特点:一、喜水性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浮游、觅食和求偶交配。
放养最好选择在水域宽阔、水质良好的地带。
舍饲鹅特别是养种鹅时,要设置水浴池或水上运动场,供其洗浴、交配等。
二、合群性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欢群居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欢群居生活,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群的管理。
三、警觉性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能很快地接受调教与管理,但也易惊群,要防突然受惊而影响其生长和产蛋。
四、耐寒性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作用。
皮下脂肪较厚,耐寒性较强;尾脂腺发达,羽毛上涂搽由尾脂腺分泌的油质,可以防止水的浸湿。
所以在平均气温0~4℃的寒冷地区也能正常生活和繁殖。
五、节律性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日的生活表现出较明显的节律性。
舍饲水禽对饲养程序一经习惯之后很难改变,所以一经实施的饲养管理日程不要随意改变,特别是种禽产蛋期更要注意。
六、杂食性家禽属杂粮动物,水禽比陆禽(鸡、火鸡等)的食性更广,而耐粗饲。
鹅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能采食40多种动物饲料和20多种植物饲料。
鹅的肌胃发达,更能够充分利用植物性饲料。
第二章鹅的品种一、国内品种豁眼鹅豁眼鹅又名五龙鹅、疤拉眼鹅或豁鹅。
为中国鹅的白羽小型变种,1982年载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具有产蛋率高、就巢性弱的特点。
分布于山东莱阳市、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通化市及黑龙江省延寿县等地。
鹅的作用与功效鹅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农业动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
鹅的作用与功效广泛,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可以作为宠物、鸟类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工具。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鹅的作用与功效。
一、鹅的食物资源鹅肉是一种既美味又营养丰富的肉食,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鹅肉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和铁质含量丰富,对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
鹅肉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肉类,尤其适合体弱多病、产后恢复和失血性贫血患者食用。
此外,鹅蛋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鹅蛋蛋白质含量高达14%,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磷、钙等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营养库”。
鹅蛋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制作成各种鹅蛋制品,如鹅蛋糕、鹅蛋饼等,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二、鹅的宠物价值鹅不仅在农业产业中具有重要价值,还可以成为人们的宠物。
鹅具有温顺、聪明、忠诚的特性,容易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
养鹅作为宠物,既可以作为观赏动物欣赏它们的美丽姿态和嬉戏玩耍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与它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鹅作为宠物的优点之一是对家庭的安全有所保护。
鹅对陌生人具有警觉性和攻击性,能够有效地发出警报,起到一定的防盗和防感染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养鹅作为宠物能够有效地保护家庭、农田和农作物的安全。
鹅还可以帮助主人进行生活劳动。
它们可以帮助清理杂草、防治害虫,使周围环境更加整洁,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此外,鹅的羽毛可以制作成各种实用的产品,如羽绒制品、枕头、靠垫等,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三、鹅的生态环境改善作用鹅的养殖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质的净化和湿地的保护。
鹅在水面上游泳、觅食,能够有效地防治浮游植物、藻类等水面寄生物,维持水体的清洁度,减少水质污染。
此外,鹅对湿地的保护也很重要,它们能有效利用湿地资源,并保护湿地的生态平衡。
鹅还能够提供一定的肥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营养和有机物质。
鹅粪是一种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养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
部编版四年级鹅的知识点
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它们有着洁白的羽毛和优雅的体态。
在部编版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鹅的形象经常出现,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对象。
以下是关于鹅的一些知识点:
1. 鹅的外形特征:鹅的身体呈流线型,羽毛洁白,头部有橙黄色的肉瘤,嘴巴扁平,脚掌有蹼,适合在水中游泳。
2. 鹅的生活习性:鹅喜欢群居,通常在水边觅食,以水生植物和小鱼虾为食。
它们在陆地上行走时,步态缓慢而优雅。
3. 鹅的叫声:鹅的叫声响亮而悠长,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声音。
4. 鹅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鹅常常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例如,古诗词中经常用鹅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鹅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鹅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例如,在《鹅鹅鹅》这首诗中,鹅的形象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6. 鹅的养殖:鹅的养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不仅肉质鲜美,而且鹅毛和鹅肝也是珍贵的食材。
7. 鹅的品种:世界上有多种鹅的品种,如中国的白鹅、法国的图卢兹鹅等,每种鹅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8. 鹅的保护: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鹅的品种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因此保护鹅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鹅的生物学特性,还能够
认识到鹅在文化和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加热爱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关于大白鹅的有趣知识
1.生物学特性:
-大白鹅属于雁形目Anatidae科,学名为Anser anser domesticus,是家鹅的一种,由野生的大雁驯化而来。
-大白鹅以其修长的颈项著称,这种特征使得它们在众多家禽中尤为显眼,范丞丞正是因为这一外形特点获得了“大白鹅”的昵称。
-大白鹅的羽毛洁白,适应水中生活,善于游泳和潜水觅食,其蹼状脚使其能在水中灵活移动。
2.社会行为:
-大白鹅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领地意识,群居时会有明确的等级制度,会通过鸣叫、身体姿态等方式相互交流。
-雌雄大白鹅在繁殖季节会有强烈的配偶关系,雌鹅通常会在雄鹅的保护下筑巢产卵并孵化小鹅。
3.实用价值:
-大白鹅全身都是宝,鹅肉营养丰富,鹅肝是美食佳肴,鹅绒则是优质的羽绒制品原料。
-在一些地区,大白鹅还会被用于看家护院,因为它们警惕性高,会对陌生人发出大声报警。
4.文化寓意:
-在中国文化中,大白鹅象征纯洁与忠诚,例如古代诗词中有“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绘了大白鹅在水中的生动景象。
-西方文化里也有提到,如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最终变身为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其中白天鹅代表着美丽、高贵与自我实现的象征。
5.趣闻轶事:
-有个别名人因某些特点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大白鹅”,如前述提及的范丞丞因其脖子长、皮肤白的特点而获得这一昵称,体现了粉丝对其独特魅力的幽默表达和喜爱之情。
大鹅的功效与作用大鹅(Cygnus)是一种大型的水禽,通常被认为是雪鹅的一种。
大鹅以其高雅的外貌和悦耳的鹅叫声而闻名,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鸟类之一。
然而,除了为人们带来观赏和娱乐价值外,大鹅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鹅的生态特点和保护价值、饲养和经济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一、大鹅的生态特点和保护价值大鹅是一种与水域密切相关的鸟类,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沼泽等水陆交界处。
它们通常结群活动,形成大规模的鹅群。
大鹅拥有一对美丽的白色羽毛和黑色的嘴巴,翅膀有一定的力量,适合长距离飞行。
它们的鹅叫声又高又大,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
大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鹅是水域生态系统的跨界种类,它们既生活在水中,又活动在陆地上,可以传播水中的养分到陆地上,促进沼泽等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大鹅是一种杂食性水禽,主要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和浅水鱼类为食,可以调节水域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大鹅还是一种延展鸟,可以迁徙数千公里的距离,是全球范围内物种流动和基因流动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保护大鹅对维持水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和促进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鹅的饲养和经济利用价值由于大鹅具有良好的观赏和娱乐价值,因此在许多地方都进行了大鹅的饲养和繁殖。
大鹅的饲养一般依赖于湖泊、河流等水体的保护和适宜环境的提供。
饲养大鹅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同时要注意控制群体数量和避免环境污染。
大鹅的经济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鹅羽毛可以用来做羽绒制品,具有保暖性能和舒适性,是非常受欢迎的商品。
其次,大鹅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再次,大鹅的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此外,大鹅的皮脂可以提炼成动物油,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
三、大鹅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大鹅是一种水禽,它们的存在对于水域和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大鹅对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和水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鹅的知识和资料鹅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属于雁形目。
它们通常生活在湖泊、河流、海岸等水域附近的草原和湿地地区。
鹅的体型较大,通常具有长颈、长腿和扁平的喙。
鹅的羽毛一般为白色或灰色,但也有一些品种具有不同颜色的羽毛。
鹅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以植物、昆虫、小鱼等为食。
在野外,鹅常常成群结队地觅食,它们利用长而有力的喙来夹住食物。
鹅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食物经过食道、胃和肠道等器官进行消化。
鹅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鹅被人们用来养殖和捕食。
鹅肉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鹅脂肪含量较高,口感鲜美,被用来制作各种菜肴和烘焙食品。
鹅毛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被用来制作羽绒制品和装饰品。
除了在农村地区的养殖,鹅也常常在城市公园和景区中作为观赏鸟类而被饲养。
鹅的外貌优雅,性情温和,成为了人们喜爱的宠物。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鹅还被用来作为警戒鸟类,因为它们对陌生人的到来会发出警报声,起到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
鹅也在文化和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文化中,鹅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在一些节日和庆典中,人们会用鹅来进行表演和游行。
鹅的繁殖一般是通过产卵和孵化来完成的。
鹅一般在春季开始产卵,鹅蛋具有较长的孵化期,一般在30天左右。
在孵化期间,母鹅会用自己的体温保护蛋,直到小鹅孵化出来。
刚孵化出来的小鹅会跟随母鹅一起生活,直到长大独立。
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们常常形成群体生活,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威胁。
在群体中,鹅之间会进行一些特殊的交流行为,例如用叫声来进行沟通,或者通过振翅和摇头等行动来传递信息。
总结起来,鹅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它们在农村养殖、城市观赏、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鹅具有美丽的外貌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鹅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值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鹅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个美丽的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