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919.75 KB
- 文档页数:3
治疗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可行性分析纤维素性支气管炎(Tracheobronchitis)是一种罕见的严重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支气管内被大量的纤维素性物质填充,导致支气管阻塞、感染和炎症。
这种病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法有限,因此探讨其治疗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例报告与数据分析本部分将分享一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病例报告,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数据,评估该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案例报道:患者张某男,6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胸闷气促就诊。
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入院诊断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经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支气管内的纤维素性物质未见明显减少。
后续随访发现,患者病情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数据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近10年关于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病例报告。
结果显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治疗方面大部分患者采用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但效果尚不理想。
二、治疗可行性分析根据病例报告和数据分析,本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可行性:1. 病因治疗:目前尚无明确病因,因此病因治疗较为困难。
对于疑似感染引起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应首先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
2. 药物治疗:现有药物主要包括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
对于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同时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改善支气管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清除纤维素性物质、肺叶切除术等。
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4. 其他治疗:如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可考虑免疫疗法、中医中药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能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三、结论与展望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罕见病,其治疗难度较大。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治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发表时间:2013-01-04T15:13:4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陈舒燕[导读] 目的探讨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治过程,以提高治愈率。
陈舒燕(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科 671000)【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10-02【摘要】目的探讨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治过程,以提高治愈率。
方法对3例经病理确诊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总结文献资料。
结果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临床上是以反复或周期性咯血、咯出支气管管型为特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死率较高。
结论强有力的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显著改善了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治疗结果,能迅速缓解患者的咯血症状。
【关键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断糖皮质激素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又名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管型支气管炎和成型支气管炎,目前命名尚未统一。
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常与气道的变态反应有关,常在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疾病基础上出现反复咯血。
临床上以周期性咯血,咯出支气管管型为特点,常引起气道阻塞,严重者可窒息,危及生命。
现将本院经病理确诊的3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治体会并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例1,女,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5余年,间歇性咯血2天伴发热3d入院。
查体:T36.8℃,P110次/min,R24/min,BP140/87mmHg。
喘息貌,口唇紫绀,两肺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双下肺均可闻中量中-小水泡音。
心律规则,心率112/min,未闻及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40g/L,WBC 19.25×109/L,N0.91,PLT256×109/L;血气分析:pH7.34, PaO28.4kPa, PaCO2 0.3 kPa;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CT示肺气肿、双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负荷过重,心电轴中度右偏。
《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接受气管镜检查的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共计100例。
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了全面的临床检查。
2. 方法(1)气管镜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气管病变情况。
(2)灌洗与刷检技术:在气管镜引导下,对疑似病变的支气管进行灌洗与刷检。
灌洗液用于检测脱落细胞及病原体,刷检物用于病理学检查。
(3)实验室检测:对灌洗液及刷检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三、结果1. 支气管病变情况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表现,其中以中、重度患者居多。
病变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壁、黏膜及周围组织。
2. 灌洗与刷检结果(1)灌洗液检测:通过气管镜下灌洗,我们成功收集了各例患者的灌洗液。
检测结果显示,约50%的患者灌洗液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或其成分,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结核感染。
(2)刷检物病理学检查:刷检物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的支气管黏膜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部分患者的改变与结核感染相关。
这些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3. 诊断准确率结合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资料,我们发现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其中,灌洗液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85%,刷检物病理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和88%。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纤维素性炎1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纤维素性炎诊断治疗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咳嗽、咯血4天,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
咯血呈暗红色大血块,咯血量约50~100ml /天。
无结核、喘息及心脏疾病史。
查体: BP 120/80 mmHg,P 78次/min,R 20次/min,T 36.8℃。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
无贫血貌,肺部呼吸音粗糙,无罗音,HR 78次/min,律齐。
血常规:Hb 146g /L,WBC6.6×109/L,Neu 49%,PLT 125×109/L。
结核抗体阴性,PPD试验阴性,HIV阴性,肿瘤标记物阴性,痰查抗酸杆菌阴性,痰培养阴性。
X线胸片:未发现异常。
胸部CT:右肺见云絮样、小片状及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
初诊:右肺小叶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右侧上叶开口可见冻胶状异物完全阻塞管腔开口,予异物钳取出条形支气管塑型性异物1条,大小约0.8cm×3cm,观察上叶各段支气管开口通畅,粘膜充血水肿,未见新生物,有较多血痰。
纤支镜取出物病检示: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中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符合塑性支气管炎。
患者经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止血治疗好转出院。
2 相关文献复习2.1 定义和命名本病较罕见,又名纤维蛋白或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 Plastic Bronchitis、Fibrinopuralent Bronchitis or Cast Bronchitis ) 、塑型支气管炎、管型支气管炎、黏液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等,迄今命名尚未统一。
1951年由Shaw首先报道,认为由于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坏死、出血及支气管分泌异常,导致黏液在支气管内积聚、结块,形成支气管黏液嵌塞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
所谓支气管管型,是指发生在支气管分支内的有形物质,它可长达第 7级分支,粗的部分既可是实体的,也可是中空的。
《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的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的应用,探讨两种方法在诊断支气管结核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表明,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气管镜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结核病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对于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的结核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作为两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在支气管结核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结核筛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其中疑似合并结核病患者XX例。
2. 诊断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采用灌洗与刷检两种方法进行诊断。
灌洗法通过向支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然后吸出灌洗液进行检测;刷检法通过在气管镜上安装刷头,对支气管壁进行刷取细胞检测。
3. 数据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及随访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1. 诊断准确率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XX%和XX%。
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诊断准确率提高至XX%。
2. 安全性评价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操作安全,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3. 治疗效果及预后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经随访观察,采用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诊断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明显优于未采用该方法诊断的患者。
四、讨论气管镜下灌洗与刷检技术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方法。
灌洗法通过获取支气管灌洗液,可以检测出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支气管结核。
刷检法则通过刷取支气管壁细胞,获取细胞学信息,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