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0天鹅教案鄂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4
鄂教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天鹅(教学设计)井岗山小学陈颖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句子,能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3、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学过程】一、出图导入,回忆第1自然段。
1、(CAI出示图片)师:在迁徙的季节,一群天鹅正日以继夜地飞着。
这天晚上它们飞到大海中,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银色的月光洒在无边无际的蓝色海面上。
夜色中的大海如此美丽,却无边无际,对这群飞行多日的天鹅来说意味着什么?(1、意味着害怕。
2、意味着疲惫。
3、意味着困难。
)师:是呀,大海对每只天鹅意味着生与死的考验。
2、(CAI出示图片)飞着飞着,这支疲惫的队伍中有只年幼的天鹅眼看就要掉队了,它能飞过茫茫大海吗?你们为它感到担忧吗?(生齐说:会!)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去看看小天鹅是怎样飞越大海的。
二、品词品句,朗读感悟,学习2、3段。
1、出示学习建议(一)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小天鹅落在大海上出现了什么情况?它当时是怎样飞行的?并用笔勾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反馈。
3、CAI出示句子:它的体力有点支持不住了,虽然它拼命鼓动着翅膀,却还是难以继续向前飞行。
(1)指名读(2)师:什么是“拼命鼓动”?(用劲扇动翅膀、使出自己全身的力量扇动翅膀)师:是呀,小天鹅为了赶上伙伴使劲的扇动翅膀。
(师相机板书:拼命鼓动)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定要读出小天鹅使出全身力量扇动翅膀的语气。
(3)点生1、2读。
(4)师:你从句话中体会到什么?(1、小天鹅想去追赶它的伙伴。
2、我体会到小天鹅当时的处境很难,它遇到了困难。
3、我从中体会到小天鹅是因为体力不佳,没有办法只好下降。
20.天鹅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
2.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勾画有关词句,了解小天鹅当时飞行的情景。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第二课时1.通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2.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
核心问题:读了文章,你认为那一段对小天鹅的飞翔进行了描述,使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3.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
4.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1.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优美动人,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
2.自己练练,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总结全文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查找相关资料2.课后有关天鹅的资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学习,搜集和整理。
2。
20《天鹅》第二课时练习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弱.小(ruò luò)收拢.( lónɡ lǒnɡ)胸脯.( pǔ pú)
隐.约(yǐnɡ yǐn)拼.命( pīn pīng)皎.洁(xiào jiǎo)
2.仿照例子写词语。
(1)若隐若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一动不动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哗啦哗啦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小天鹅伸了伸脖子,吸了一口气,然后用翅膀触了触水面,一鼓劲,离开了水面。
(1)从上面这句话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ruò lǒnɡ pú yǐn pīn jiǎo
弱拢脯隐拼皎
2.(1)若即若离若明若暗若大若小
(2)一丝不苟一尘不染一声不响
(3)咕咚咕咚滴答滴答咔嚓咔嚓
3.(1)“伸”“吸”“触”“离开”
(2)通过小天鹅一系列的动作,让我感到小天鹅一触而发。
小学语文《天鹅》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天鹅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天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有关天鹅的资料,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的关于天鹅的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天鹅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天鹅的课文。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有哪些?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绘画出自己心中的天鹅。
(2)学生选取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读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协助查阅关于天鹅的资料,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天鹅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天鹅》课文,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描绘天鹅的样子和动作。
3.学生能够朗读课文,改正语音、语调和语感等方面的错误。
4.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重点1.学习《天鹅》的文意和情感,并尝试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描绘出天鹅的形态和特点。
2.能够朗读课文,准确地表达出文本中的意思,达到语音、语调和语感等方面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1.让学生尝试理解文本背后隐含的信息,将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融入到课文中。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比较生僻的词汇,在朗读时注意发音和语调的落差。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用一些关于天鹅的图片和资料等来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掌握一些关于天鹅的简单知识。
2. 表演与感受(10分钟)老师让一个学生表演天鹅的舞蹈动作,让其他学生现场观看。
同时,配合着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天鹅的舞姿及其优美的身姿和动作。
3. 课文导入(15分钟)老师利用课文开始探究天鹅的相关知识。
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让学生对天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借助图片或者其他实物辅助讲解。
4. 配合教材,阅读和探究课文(30分钟)在阅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思,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课文的语感。
在读完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讨论天鹅的特点和形态,并讲解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朗读和改正发音(15分钟)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练习朗读的材料来让学生熟悉文本,并在朗读中改正常见的错误,如错读、漏读、插读、错音等方面的问题。
6. 小组展示(15分钟)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结果,让小组分别展示出自己的想法,并讲解自己的表述过程和思维探索的过程。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获得反馈和评价,让他们有自我展示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对天鹅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同时能够形象地描绘出天鹅的形态和特点,并获得了语音、语调和语感等方面的提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导读课文时,重在指导学生会阅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教前准备:有关天鹅的图片、天鹅破冰场景图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天鹅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
2、谈话激趣。
谁能说说天鹅是什么样的鸟?出示图片。
师简介。
天鹅会有什么故事呢?二、初读指导1、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理清课文脉络。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天鹅用身体破冰的故事?2、讨论交流,小结。
第二课时一、导入1、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2、(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1)指名读(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
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
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天鹅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2.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3.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描述事物;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生态知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天鹅》;2.班级幻灯片或教学用品,如图片、海报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播放与天鹅有关的短视频或图片,引出天鹅的话题;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天鹅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分角色读课文,模仿角色口音和情感;3.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1.分段导读课文,并诱导学生从中寻找难懂的单词和句子;2.解释和分析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汇和句子。
4. 练习口语表达1.小组讨论、合作,分别描绘一个生物的生活习性;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描述,并聆听同桌推荐的建议。
5. 回顾主题1.教师提问,回顾课文中表达天鹅的方法和特征;2.学生自我反思,分享自己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六、作业1.仿写《天鹅》,描述你喜欢的生物;2.观察家中宠物或动物,记录它们的习性和特征。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天鹅的生活习性,并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描述事物,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在引出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多使用视觉和听觉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督促,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天鹅》教学设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涵的生命之曲,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起因1、复习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讨论交流。
(湖面结冰,无法扑食。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看看天鹅们谱写了一曲怎样的生命的壮歌。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小节?哪些词句?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找出来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待会儿交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出示第五自然段)这一句写出了老天鹅为了同伴的生存,奋不顾身地破冰的情景。
①哪个词感动了你?重点理解关键词语:“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体会老天鹅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的力量更大。
)“像石头似的”:体会老天鹅用力之重,态度之坚决,简直是奋不顾身。
“重重地”:表明老天鹅勇敢无畏、不怕困难、全力以赴,具有奉献自我的高尚精神。
此时你在冰面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裂开了一道缝看到了——又开了一道缝。
还看到了——冰面上是羽毛和鲜血。
你体会到了什么?(勇敢和顽强)板书:勇敢。
面对这样舍已为人,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此时此刻,我们都想给这只老天鹅冠以一个美称,那就是——(破冰勇士)(板书:破冰勇士)(在这危难的时刻,老天鹅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冲了下去,它已下定决心与冰层殊死搏斗,它做好了牺牲的准备)4、激情朗读据有关资料介绍,冬天贝加尔湖冰层的厚度约有一米,老天鹅用血肉之躯与镜子般的冰面来了个硬碰硬,一次不成功,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省略号表示很多次。
《天鹅》教学设计(精选17篇)《天鹅》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感受两种乐器共同演奏所产生的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2、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1、生活经验准备:课前给幼儿观看天鹅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2、材料准备:《天鹅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及衣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一)、感受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师: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学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1、点击钢琴。
提问:这是谁呀?怎样能让它发出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钢琴美妙的声音吧。
2、点击大提琴提问:这是谁呀?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提琴的声音吧。
师:刚才钢琴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那么他们 <br><p></p>要是合起来演奏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受乐曲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师:待会儿请你来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什么?1、点击课件,提问:这段音乐比较适合哪个小动物在跳舞?为什么?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名字就是《天鹅》,这段音乐听起来非常优美、舒展、高雅,就象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跳舞一样。
(三)、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的时候想一想,天鹅在湖中干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1、请个别幼儿来做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2、启发幼儿做一些互动的动作,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
(四)、欣赏乐曲mtv,增进幼儿对乐曲特点的理解。
《天鹅》教学设计篇2《天鹅》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天鹅所讲述的一个故事。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天鹅》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天鹅》阅读原文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的。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
我凝视着它。
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
20 天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鹅际”等9个字,会写“温暖”等10个字,会写“温暖银色年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
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鹅际”等9个字,会写“温暖”等10个字,会写“温暖银色年幼”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出示天鹅图片【此处为课件2】。
2.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天鹅的知识。
(教师小结补充)3.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
4.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此处为课件3】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1. 同桌合作,读通课文。
主要把生字和生僻字读准2. 指名读生字,集体正音。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温暖银幼鼓降摆隐胸渐鹅际弱拼拢皎脯脖独(1)读准字音注意:“温暖银渐拼”是前鼻音,“降胸拢”是后鼻音。
(2)学生记住字形,当场听写。
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展示交流如下: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银降温暖胸拢皎脖熟字加偏旁(熟字):罢+扌=摆形近字比较:幼一幻稳一隐惭一渐降一绛(3)指导写法:【课件出示5】出示会写字:温暖银幼鼓降摆隐胸渐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如何把字写正确、美观?“温暖银幼降摆隐胸”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鼓”左右等宽,“渐”左中右结构。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暖”注意右边的写法,不要写成“爱”。
“鼓”注意左边的字写扁一些,笔画较多,容易写得长,要和右边部分尽量相平。
“降”左窄右宽,注意笔顺:横撇弯钩,竖,撇,横撇,捺,横,撇折,竖。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3.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6】温暖鼓动下降胸脯摇摇摆摆若隐若现无边无际拼命收拢皎洁胸脯脖子独个儿渐渐注意“独个儿”儿化音的读法。
4.理解词语:【课件出示7】皎洁:本文指月光洁白明亮。
鼓动:扇动,本文指天鹅扇动翅膀。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无边无际:际,边缘处。
意为范围极为广阔。
三、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共同解疑。
归纳质疑:【课件出示8】①这只年幼的天鹅在漆黑的大海上遇到了什么困难?②小天鹅又是怎样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四、小结小天鹅由于年幼,体力不支,掉了队,但是它没有就此放弃,它是怎样追赶队伍的?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句子,能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2.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小天鹅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形象。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画面,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银色的月光洒在无边无际的蓝色海面上,夜色中的大海虽然如此美丽,但他的无边无际让人忘而生畏,更何况是这群日经继夜飞行的天鹅呢?在这群天鹅中,一只年幼的天鹅眼看就要掉队了,它能飞越这茫茫大海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情系天鹅,感悟天鹅。
(一)学习第2—3自然段1.自由读2—3自然段,看看这只年幼的天鹅在漆黑的大海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让我们为之担忧,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写写体会。
2.在小组内说一说,说的时候注意表达清楚自己的见解,听的时候要用心倾听,并适时予以回应。
3.集体交流①年幼体弱:【课件出示10】a、“它的体力有点支持不住了,虽然它拼命鼓动着翅膀,却还是难以继续向前飞行,只得开始下降。
”重点词:“支持不住”“拼命”“只得”【课件出示11】b、“这只小天鹅落在水面后,就收拢翅膀,在海面上摇摇摆摆地飘荡着。
”重点词:“收拢”“飘荡”②孤单无助:a、“它离水面越来越近,而它的伙伴们却离它越来越远。
”重点词:“越来越近”“越来越远”【课件出示12】c、“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
”重点词:“一条白线”“若隐若现”方法:闭眼想象,指导朗读,速度慢,声音小。
【课件出示13】d、“直到那群天鹅消失了,这只小天鹅才闭上了眼睛。
”重点词:“消失”“才”(体会到它的聪明、沉着、机智)师结: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吧!小天鹅的同伴离它越来越远,那一群天鹅像一条白线,在夜空中一会看得见,一会看不见,小天鹅目送同伴们远去,多么舍不得呀,但它知道,自己虽然飞不了但它已经看见同伴们飞行的路线,于是安习地闭上眼睛,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生谈)让咱们带着对它孤单无助的担忧,对它机智的赞美之情去读一读吧!③寂静可怕:【课件出示14】“海上静极了,听得见那群天鹅翅膀扇动的轻微响声。
”让学生想象:在这样静寂可怕的晚上,同伴们离它而去,它在海上随波逐流时,它会遇到什么危险?(生谈)师结:黑夜让它感到恐惧,失群会它感到孤单无助,大海如同可怕的深渊,让我们不得不为它而担忧,但我们相信,这只遇事沉着、机智的小天鹅一定能想到办法度过,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课件出示15】“它一动不动地停在海面上,随着大海的波涛起伏着。
”重点词:“一动不动”“随着”储存体力想象:结合刚才我们想到的困难,能说说它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不动吗?(生指名说)师说:原来一动不动就是储存体力,一动不动就是面对困难的沉着,一动不动展现了它克服困难的信心。
这只年幼的天鹅多么的了不起,对它产生钦佩之情的同学站起来读读!过渡:不仅是我们为之感动,大海也露出了它美丽的容颜,送来一阵阵暖风,用海水真心地唤醒这只天鹅,希望它早日与同伴团聚。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你们从哪看出小天鹅听到了大海的真心呼唤?并采取了行动,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应句子,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①真心呼唤:【课件出示16】“当小天鹅睁开眼睛时,东方已经出现了朝霞,月光和星星渐渐隐没了。
”重点词:“睁开眼睛”创设情境:同学们让我们先闭上眼睛,快看月光和星星渐渐隐没了,红日从东方升起来了,朝霞洒在海面上,小天鹅在温暖的阳光下开心地睁开了眼睛,此时,小天鹅感到迎接它的将是什么?生:希望。
师:什么希望?(寻到自己同伴的希望)师结:它拿出了行动,你从哪知道的?②【课件出示17】“小天鹅伸了伸脖子,吸了一口气,然后用翅膀触了触水面,一鼓劲,离开了水面。
“找出动词:“伸”“吸”“触”“离开”师:通过小天鹅一系列的动作,让我感到小天鹅一触而发。
③【课件出示18】“它越飞越高,独个儿朝着它的伙伴们飞往的地方,展翅飞去。
”重点词:“越飞越高”“展翅飞去”(充满体力,充满希望)师述:我们不再担忧,整整一夜小天鹅一动不动,为的就是现在的一冲而起,而是对它充满信心④指导朗读:自由练读这两句→男女生配合读→全班齐读三、全文总结,课后拓展1.你们觉得它能找到同伴吗?生:能。
①看清了方向②储存了体力③勇敢、坚强师结:凭着它的勇气,它的坚强,它的沉着,它的信念,我们想念它一定能够找到同伴,迁徙之路充满险阻,让我们用自己的话语来祝福他们吧,此时说出你们最想说(生说)2.相信小天鹅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勇往直前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人的成长历程也是如此,也并非一帆风顺,你想送自己一句什么话语呢?(生自由说,用上名言就更棒!)让我们铭记于心,携手前进,用一双充满自信与力量的翅膀去迎接朝霞的到来!【板书设计】及时观察掉队冷静机智追赶队伍不畏困难【课后反思】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感)中的体验。
”《语言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道理。
课后静下心来回味,感受到此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持点:一、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前面的设计理念中也谈到这点,所以这点在整节课的过程中感受颇深。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以前,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式,感受到学生读得不错,但现在想来,这种方式其实是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学生对课文没有发自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本节课,我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让学生在“品味”“体味”“妙悟”“入神”等环节中,实现阅读个性化。
二、从关注读懂文本转向关注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让学生有鲜活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独立人格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倾注自己人的感情,这样才能融入课文情境,与文中人物情感共鸣。
让学生探讨“小天鹅能否找到它的同伴”这个问题,从读懂文本的角度来看,并不太重要,但从人文精神的这个角度来看,却是大有裨益,学生讨论时,把自己融入到文中的情境中去了,好像小天鹅就是自己心爱的小动物,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小天鹅着想,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融入其中,真正是情真忘切。
所以说,学生经过了一次担忧的体验,一次爱的体验,也同时形成了“我应该像小天鹅那样,遇到困难沉着冷静,勇敢执着地去战胜困难”的情感,有着自己独特地战胜困难的方式,这样,学生与小天鹅,与作者才能形成共识,达到共鸣。
上完课后,也感到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第二课时内容较为丰富,给予学生自己体会,集体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学生不能真正的到“静心阅读”,也为情感调动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就是语文课的“工具性”体现不够,在让学生通过句子想象画面时,对学生语言表达没有进行规范的点评和指导。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真应该“蹲下来看学生”,让我们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心灵去读,你会发现眼前一片开阔,课堂将带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教学资源《天鹅》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
2.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