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染色液
- 格式:doc
- 大小:33.23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1、吕氏(Loeffler)美蓝染色液A液:美蓝(Methylene blue) 0.3 克95%酒精毫升B液:氢氧化钾(KOH) 0.01 克蒸馏水100 毫升分别配制A液和B液,然后混合即成。
2、齐氏(Ziehl)石炭酸复红染色液A液: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 0.3 克95%酒精10.O 毫升B液:石炭酸(苯酚) 5.0 克蒸馏水95 毫升将碱性复红溶于95%酒精中,配成A液。
将石炭酸溶于蒸馏水中,配成B液。
将两者混合即成。
3、结晶紫染色液(Huclker改订)A液:结晶紫(Crystai violet) 2.5 克95%酒精25.0 毫升B液:草酸铵(NH4)2C2O4H2O 1.0 克蒸馏水100 毫升将结晶紫研细后,加入95%酒精,使之溶解,配成A液。
将草酸铵溶于蒸馏水,配成B液。
两液混合即成。
4、路戈氏(LugoI)碘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碘1.0克碘化钾2.0克蒸馏水300毫升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溶时可稍加热,最后加足蒸馏水量。
5、番红染色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番红O(Safranin O) 2.0克蒸馏水100毫升6、孔雀绿染色液(芽孢染色用)孔雀绿(Malachite green) 5.0克蒸馏水100毫升先将孔雀绿研细,加少许95%酒精溶解,再加蒸馏水。
7、Dorner黑素液(英膜染色用)黑素(Nigrosin) 10.0克蒸馏水100毫升福尔马林(40%甲醛) 0.5毫升将黑素在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加入福尔马林作为防腐剂,用玻璃棉过滤。
8、刚果红染色液刚果红(Congo red) 2.0克蒸馏水100毫升9、稀释结晶紫染液(放线菌染色用)结晶紫染色液(同3) 5.0毫升蒸馏水95.010、乳酸石碳酸棉蓝染色液(真菌制片,短期保存)石炭酸10.0克甘油20.0毫升乳酸(比重l.21) 10.0毫升棉蓝0.02克蒸馏水10.0毫升将碳酸加在蒸溜水中加热溶化,加入乳酸和甘油,最后加入棉蓝,溶解即成。
60·2017.9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兽医临床科学布氏杆菌病又简称布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在1949年被列为二类疫病,防治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期,对高危人群和家畜进行疫苗防治,使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90年代出此病的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但是,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奶牛和羊大范围流动,加上免疫率下降,检疫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发病率在2005~2006年间有上升的趋势,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5年此病的布氏杆菌病的疫点有351个,2006年上升到了1178个。
猪布氏杆菌病以8~10月龄的性成熟的猪感染率较高,仔猪一般很少感染。
1 病原猪布氏杆菌为无鞭毛、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大多数无荚膜的革兰氏阴性菌。
此菌对干燥和寒冷的抵抗力很强,对人和阳光比较敏感,75℃5min就可以将其杀死,100℃条件下立刻死亡,阳光直射1~4h就可以死亡。
一般的消毒药如0.1%的升汞水、1%的来苏水、2%的福尔马林在15min内就可以将其杀死。
2 发病机制布氏杆菌侵入猪体后,先暂时在局部存活,以后逐渐进入淋巴结,如果在淋巴结中仍然可以存活,就会繁殖增多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最后在脾、肝、淋巴结、骨髓等富有网状内皮组织的器官存活下来。
布氏杆菌除了在网状内皮组织系统外,还可以在关节囊、睾丸和乳腺中存活并引起炎症。
怀孕母猪的子宫适宜此菌的生长,可以引起胎盘化脓,同时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其死亡。
胎盘由于病变,会丧失正常的生理机能,还可导致流产。
如果子宫长期有炎症,甚至还可以侵害卵巢,造成流产后不孕。
3 流行病学、临床诊断3.1 流行病学此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包括各种动物和人,猪是最易感的动物之一。
患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猪可以通过胎衣、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以及粪尿等散播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经过消化系统感染,也可以经过皮肤、粘膜、交配以及吸血昆虫感染。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和试剂配方染色液和试剂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
它们可以用来染色细胞、分析化合物和反应产物、诊断疾病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染色液和试剂配方。
1. Hematoxylin-Eosin染色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液是一种经典的组织染色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配方如下:- Hematoxylin染色液:将5 g hematoxylin溶解在100 mL乙醇中,加入2 mL盐酸和900 mL蒸馏水,最后调节pH值为5-6-酸性酒红染液:将0.5g酸性酒红溶解在100mL乙醇中。
- Eosin染色液:将0.5 g eosin溶解在100 mL乙醇中。
2. Giemsa染色液:Giemsa染色液用于染色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常用于血液学和微生物学研究。
配方如下:- Giemsa染色液:将4 g Giemsa粉末溶解在1 L蒸馏水中。
可以加入2 mL甲醇增强染色效果。
3.厌氧培养试剂:用于厌氧条件下培养微生物的试剂。
配方如下:- Thioglycollate培养基:将11.5 g thioglycollate溶解在1 L蒸馏水中,加热至溶解。
- Dithiothreitol(DTT)溶液:将1 g DTT溶解在100 mL蒸馏水中,用10 mL离心管分装,-20℃保存。
4. Bradford试剂:用于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配方如下:-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将100 mg染料溶解在50 mL浓硫酸中,加热至溶解。
再用1 L蒸馏水稀释至30%浓度。
5. Gill's胶片显影试剂:用于胶片的显影,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
配方如下:-显影溶液A:将1.5g氯化钴和1g柠檬酸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用0.1MNaOH调节pH值至6.4-6.8-显影溶液B:将3g溴化钾和1g柠檬酸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用0.1MNaOH调节pH值至6.4-6.86.RIPA裂解缓冲液:用于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提取蛋白质或RNA,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规模化牛场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刘军(栖霞市桃村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烟台 265301)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8.09.009摘要:牛布鲁氏杆菌病是规模化牛场必须严格防控的一种重点疫病之一,对养牛业造成的危害比较大,同时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对牛的布氏杆菌病原、诊断方法以及鉴别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布氏杆菌;诊断;防治布氏杆菌病简称为“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在当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牛的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疾病,如果牛的布氏杆菌病暴发,那么整个牛群都会殃及,临床现象以母牛流产、胎衣不下、胎膜有炎症或公牛睾丸炎症等生殖障碍为特点,同时也可以导致奶牛的奶产量与质量下降。
本病不仅会对奶牛的奶品质、产量和肉牛的肉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更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一旦布氏杆菌病发生,病原会在整个地区长期潜伏,难以根除,目前通过用药物来治疗该病的难度极大。
因此预防牛布氏杆菌病很重要,广大牧场以及私人养殖场应该重视起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1 牛布氏杆菌病原学研究1.1 病原1897年丹麦医生Bang首次在牛身上发现了布氏杆菌病毒。
时至今日,已经发现的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其中牛种布氏杆菌分为1、2、3、4、5、6、7、9型,羊的分为1、2、3型,布氏杆菌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杆状细菌,宽约0.3~0.5μm,长0.6~1.5μm,显微镜下见到的羊种菌为明显的球杆状,牛种菌为明显的短杆状。
6种菌形态很难区分,一般来说羊的最小,牛的其次,猪的较大,布氏杆菌没有鞭毛,不形成夹膜和芽孢。
1.2 染色涂片染色检查很多为单个排列,极少见成对短链排列。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孔雀石绿水溶液(5%)
简介:
孔雀石绿又称孔雀绿,是人工合成的染料,CAS 号为569-64-2,分子量为364.92。
孔雀石绿水溶液(1%)主要由孔雀石绿、去离子水组成,可用于布氏杆菌染色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孔雀石绿水溶液(5%)一般用于特殊用途,如果用于一般染色,应稀释至0.5~1%使用。
2、 涂片:载玻片编号,于载玻片中央滴加2~3滴孔雀石绿水溶液(0.5~1%)染色。
3、 加盖洁净的盖玻片,轻轻按压制成压片。
4、 光学显微镜在低倍、高倍或油镜下观察细菌形态。
注意事项:
1、 涂片之前应事先在背面做好圆圈标记,以便判断后续试验的位置。
2、 细菌培养时间会影响染色,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或细菌溶解,都常呈阴性反应。
编号 名称 DM0076 Storage 孔雀石绿水溶液(5%) 1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微生物染色液配制及染色法2.1 美蓝染色法2.1.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0.3g95%乙醇30mL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 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2.1.2 染色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待冷。
滴加染液,染1~3min,水洗,待干,镜检。
2.1.3 结果菌体呈蓝色。
2.2 革兰氏染色法2.2.1 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1g95%乙醇20mL1%草酸铵水溶液80mL将结晶紫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2.2.2 革兰氏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
2.2.3 沙黄复染液沙黄0.25g95%乙醇10mL蒸馏水90mL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2.2.4 染色法2.2.4.1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2.2.4.2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2.2.4.3 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s;或将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整个涂片,脱色10s。
2.2.4.4 水洗,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
水洗,待干,镜检。
2.2.5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注:亦可用1:10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作复染液,复染时间仅需10s。
2.3 耐酸性染色法(萎-倪二氏法)2.3.1 石炭酸品红染色液碱性品红0.3g95%乙醇10mL5%酚水溶液90mL将品红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酚溶液混合。
2.3.2 3%盐酸-乙醇浓盐酸3mL95%乙醇97mL2.3.3 复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2.3.4 染色法2.3.4.1 将涂片在火焰上加热固定,滴加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徐徐加热至有蒸气出现,但切不可使沸腾。
染液如因蒸发减少时,应随时添加。
染5min,倾去染液,水洗。
2.3.4.2 滴加盐酸-乙醇脱色,直至无红色脱落为止(所需时间视涂片厚薄而定,一般为1~3min),水洗。
布氏杆菌的检测方法
布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
以下是布氏杆菌的常见检测方法:
1. 细菌培养:将临床样品(如血液、尿液、脑脊液)在琼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布氏杆菌的特性形态和生长特点观察和确认。
2. 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将临床样本(如组织)进行固定、包埋和切片,然后进行特定的染色方法(如格拉姆染色、抗酸染色等)观察。
3. PCR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根据布氏杆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和检测,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布氏杆菌。
4. 免疫学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的反应特性,使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等)检测布氏杆菌。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测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进行布氏杆菌的鉴定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检测方法要根据实验室条件和临床需求来选择,同时需按照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布氏杆菌染色液
简介:
布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
布氏杆菌染色又称科兹洛夫斯基染色或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Leagene 布氏杆菌染色液采用沙黄为染色剂, 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所有操作应置于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一旦发现绿色细菌中有红色点状细菌,应高度怀疑为布氏杆菌,及时通知CDC ,防止疫情扩散。
组成:
自备材料:
1、 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
2、 酒精灯
3、 载玻片
4、 光学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尽量薄。
如果需做对照,可以将大肠杆菌
与待检细菌混合涂片。
2、 干燥: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
3、 固定: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每次,温度
不宜过高,防止菌体蛋白变性,放置待凉后染色。
4、 染色:滴加沙黄染色液染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微微加热至出现蒸汽为止,通常需要。
5、 清水洗去染色液。
6、 复染:滴加复染液染色。
7、 水洗, 吸干。
8、 镜检。
编号 名称
DM0040 2×50ml Storage 试剂(A): 沙黄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B): 复染液 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染色结果:
布氏杆菌红色
大肠杆菌或其他菌绿色
注意事项:
1、涂片之前应事先在背面做好圆圈标记,以便判断后续试验的位置。
2、取细菌时,应注意自我防护,拔或塞试管塞时,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最后将
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3、加热固定涂片时,应注意玻片勿太靠近火焰,一般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以玻片
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
4、待检细菌培养时间也会影响染色,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或细菌溶解,都常呈阴
性反应。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A0020 Hoechst33342/PI细胞凋亡染色试剂盒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试剂盒
DF0135 多聚甲醛溶液(4% PFA)
DM0007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DM0015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PW0053 Western抗体洗脱液(碱性)
TO1013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