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 +知识点总结 +司考真题 暴强 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0
知识产权法(曹)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种差:A.创造性智力成果 B.创造性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 C.智力活动相关信息知识产权的特点:一、客体:有形无体二、享有:专有性三、取得与行使:地域性四、权利存续: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性质 1.知识产权是私权 2.知识产权主要是财产权 3.知识产权是对世权、绝对权、支配权知识产权的权能 1.控制权:依靠法律赋予的垄断性权利2.使用权:自己行使或他人行使3.处分权:限制或消灭权利4.收益权:获得财产利益知识产权法概念:调整因确认、利用、保护知识产权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对象:1.确认与归属关系: A.审批授权 B.自动取得2.利用关系:A知识产权的行使关系:自己行使与他人行使B知识产权的交换关系:转让与许可使用3.知识产权保护关系:A主要指知识产权的私法保护B行政与司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关系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1.私法、财产法:保护民事主体的私权利 2.国内法:只具有域内法律效力 3.强行法:涉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社会)利益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一、充分保护原则:1.创造性成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识别性标记:鼓励经营者不断提高质量。
二、反不正当竞争原则1.充分保护即保证了竞争秩序2.限制权利也维护了公平竞争三、促进社会发展原则 1.充分保护:鼓励以达到发展社会的目的 2.限制过分垄断:保证整个社会的水平提高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指参加了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或双边条约的国家,以公法行为(如立法)履行其义务。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产生与发展:1.《巴黎公约》与《伯尔尼公约》的确立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立3.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际贸易的联系日益紧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方式: 1.单方保护 2.互惠保护3.双边协定 4.缔结国际条约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规则:一、国民待遇原则。
二、最低保护标准(共同规则)三、独立性原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目录1. 知识产权法概述 (2)1.1 知识产权的定义 (3)1.2 知识产权的种类 (3)1.3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4)2. 著作权法 (6)2.1 著作权的定义 (7)2.2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8)2.3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10)2.4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限制 (11)3. 专利法 (11)3.1 专利的定义 (12)3.2 专利的类型和申请程序 (13)3.3 专利的审查和授权 (14)3.4 专利的保护和维护 (15)4. 商标法 (17)4.1 商标的定义和分类 (18)4.2 商标的注册和使用 (19)4.3 商标的侵权和纠纷处理 (20)5. 其他知识产权法规 (21)5.1 反不正当竞争法 (22)5.2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24)5.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25)6.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26)6.1 著作权侵权案例分析 (27)6.2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29)6.3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 (30)1. 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是一门保护创新者权益、鼓励技术创新的法律科目。
它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旨在为创作者和发明者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排他性权利,以换取他们将创新成果公之于众,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创作者享有对其作品的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这些权利使得创作者能够控制其作品的使用方式,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为了鼓励技术的公开与交流,知识产权法规定了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拥有对其发明的独家使用权,包括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等权利。
但专利权的行使并非无限制的,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申请程序、权利期限等作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专利制度的合理运行。
商标权也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知识产权保护考试知识点汇总知识产权保护考试是为了评估个人、企业或组织对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否合法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下面将针对知识产权保护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依法对知识性、创造性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专利权保护1. 专利的定义和分类专利是指对于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新的设计所享有的独占权。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2. 专利的申请和保护申请专利需要提交申请文件,并进行审查。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在保护期间内可以享有独占权,防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制造或销售该专利。
3. 专利权的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专利权侵权行为包括制造、使用、销售等。
当专利权被侵犯时,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诉讼、采取行政救济等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商标权保护1. 商标的定义和分类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
根据商标所表示的内容,商标可以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组合商标、声音商标等。
2. 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商标的注册需要提交申请文件,并进行审查。
商标的保护期限为10年,可以无限期地续展。
商标权人可以防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3.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商标权侵权行为包括仿冒、盗用、擅自使用等。
商标权人可以通过诉讼、采取行政救济等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
四、著作权保护1. 著作权的定义和保护范围著作权是指对于原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保护范围包括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
2.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著作权在创作完成之时即产生,不需要进行注册。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及70年。
著作权人可以通过诉讼、采取行政救济等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
3. 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翻译、改编、复制、发行等未经授权的行为。
知识产权保护考试知识点汇总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创新、发明和知识的保护。
为了保护和促进创新,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法律和政策来保护知识产权。
考试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将对知识产权保护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种类知识产权是指以人的智力创造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等。
其中,专利保护的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版权保护的是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作品;商标保护的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商业秘密保护的是商业信息和技术。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机制,包括法律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
法律保护是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知识产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行政保护是通过行政机关来管理和监督知识产权的实施;司法保护是通过司法机关来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三、知识产权的取得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取得主要通过申请和登记的方式进行。
其中,专利和商标需要在专利局或商标局进行申请和注册;版权则不需要登记,只要作品完成即享有版权。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需要注意保密措施、合同约定和技术措施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诉讼、仲裁和和解等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四、知识产权的侵权和惩处知识产权的侵权是指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销售他人的知识产权作品。
为了惩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可以采取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措施。
刑事处罚主要包括罚款和监禁,而民事赔偿则是要求侵权人支付经济赔偿和停止侵权行为。
五、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通过国际公约和协定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巴黎公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跨国打假、国际仲裁等方式来维护国际知识产权。
六、知识产权与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创新密切相关。
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同时,创新也需要有稳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确保创新者的享有权益。
《知识产权法》期末总复习知识点一、知识产权法概述中的有关知识点(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和对现代化产业的经营管理对独创性的智力成果、经营管理中的特定标志的使用、获取的知识经验所享有的独占性权利。
对这一概念的把握,主要是理解“智力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和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一种“无形财产”。
“智力活动”创造了“无形财产”,这就使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不象民法、经济法所调整的具体的财产关系能够体现对为有形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针对特定的主体行使请求权。
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广义的知识产权除包括这三种权利外,还包括商业秘密权、商号权、地理标记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专有性权利。
我们认为,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来讲,应采广义说,这样能促使人们更积极地去从事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狭义所指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的内容。
(二)知识产权的本质和特征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种智力成果(或精神产品),而非某种有形财物。
应当理解的是,知识产权和它所表现的外在形式或物化的载体是两码事。
例如:一台使用专利技术制造出来并使用了注册商标的机器,机器本身是载体,而非专利和商标本身,这二者是不同的,因为具有同样效能的机器可能未应用专利技术,也未使用注册商标。
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国家授予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四个特点。
国家授予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取得是在一国特定的主管机关的授权、确认下使特定主体的独创性智力成果为其所独占性地享有,即由“自然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任意使用,即使其他主体也是独创产生的(如注册商标专用权)。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基于自身的无形财产性和国家法律的特别授权。
确认而产生的。
2023年中级知识产权法必看考点总结(考
前反复看的考点)
1. 专利法考点
- 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期限
- 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
- 专利权的转让和许可
2. 商标法考点
- 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
- 商标的权利消亡和无效宣告
- 不正当竞争中的商标法问题
3. 著作权法考点
-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和保护范围
- 著作权相关权利人的权益
- 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
4. 契约法考点
- 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
- 合同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 契约法在技术合作中的适用
5. 不正当竞争法考点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后果
- 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6. 涉外知识产权法考点
- 跨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争议解决
-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公约的作用- 适用外国法和国际法的问题
7. 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考点
- 知识产权的法定义务和特殊法律适用规则
- 知识产权法中的特殊程序和制度
-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实践和案例分析
以上列举的是2023年中级知识产权法考试中的重点考点,建议在考前多次阅读和复,加深对这些考点的理解和掌握。
这份总结将帮助你更好地备考和应对知识产权法考试。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含义: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不一定能拥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不一定创造了知识产品客体——智力活动产生的非物质性成果。
发明创造、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等内容——直接支配和获取利益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有知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有知识产权一定有知识。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是知识产权,不是知识本身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重要资源,而知识不是。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财富的标志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二、、知识产权的特征(一)是一种民事权利。
私权,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二)主要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权利客体具有非物质性,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不发生相关有形物的消耗和转移,标的具有可分别利用性侵权判定难(三)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四)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五)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专有权利,权利有效期内,权利人的垄断权利受法律严格保护,无法律特殊规定,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利用,排斥特任的非法仿制、假冒和剽窃。
权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受权能方面的限制,权利的排他性,同一智力成果不允许两项或两项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存在,专有性将特定知识产品与公有领域的知识产品区分出来(六)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相互独立(七)时间性第二节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一、知识产权的主体含义广义——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和除权利人以外的对知识产权人权利负有不侵犯义务的义务人狭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包括著作权人、专利权人、商标权人等范围:原始主体、继受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本国人、外国人二、*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的特征1、原始取得以创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认可或授权为条件(1)创造者一般是直接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2)创造者身份是智力创造这一事实行为的结果,又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
知识产权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知识产权法是保护人类智力成果的法律体系,对于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为您汇总了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著作权著作权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所给予的权利保护。
(一)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二)著作权的客体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
(三)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五)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剽窃他人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等。
知识产权法简答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资料电大知识产权法简答参考考点归纳总结资料1 简述我国专利法第24条对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的例外情形的规定。
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之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内容的。
2 简述我国著作权客体的例外情形,或者排除领域。
(1)、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①违背一般法律原则的作品②违背社会公德和社会伦理的作品③故意妨害社会公共秩序的作品(2)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它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檔,以及官方正式译文。
②、时事新闻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3 简述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放映权;(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9)、摄制权;(10)、改编权;(11)、翻译权;(12)、汇编权;(13)、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的权利;(14)、转让权;(15)、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它权利。
4 发明与实用新型的区别(1)保护范围不同。
发明的保护包围涵盖产品与方法,而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限于部分产品。
(2)二者实质性条件不同。
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求该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特点与显著进步,而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是实质性的特点与进步。
(3)在审查程序上,发明专利的授予必须经过初步审查与实质审查两个阶段,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予只需要进行初步审查。
(4)保护期限不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而使用新型的保护期限为10年。
5 简述我国专利法关于优先权原则的相关规定。
我国专利法中的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
所谓外国优先权是指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即以其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为申请日。
一、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法律确认性、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一般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2、商标权、商标、驰名商标商标权:亦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是识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标志。
(或者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加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商标注册: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3、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独创性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著作权法:著作权: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著作权法:调整作品创作、传播、使用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著作权法基本原则:1)保护作者权益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4)与国际著作权法律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原始主体: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部分著作权的人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具备单位视为作者情形的,著作权归单位,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者讲话人享有,执笔人可以获得报酬。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作品: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智力成果、独创性、可复制邻接权: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出版者权: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所享有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的法律保护:1、公民: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之后50年2、法人或其他组织:50年,自首次发表时起算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单位为50年,自作品首次发表时起算著作财产权内容:复制权、表演权、广播权、展览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放映权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权1、停止侵害2、消除影响3、赔礼道歉4、赔偿损失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50万元以下的赔偿5、民事制裁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拘留著作权集体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活动,以便于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行使权利和使用者使用作品。
司考真题:(1)甲提供资金,乙组织丙和丁以乡村教师戊为原型创作小说《小河弯弯》。
在创作中丙写提纲,丁写初稿,丙修改,戊提供了生活素材,乙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7/3/60)(ABC)A、甲提供资金是完成创作的保障,应为作者B、乙作为组织者并提供咨询意见,应为作者C、戊提供了生活素材,应为作者D、丁有权不经甲、乙、丙的同意发表该小说(2)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
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09/3/14)(C)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3)某“二人转”明星请某摄影爱好者为其拍摄个人写真,摄影爱好者未经该明星同意将其照片卖给崇拜该明星的广告商,广告商未经该明星、摄影爱好者同意将该明星照片刊印在广告单上。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3/22)(B)A、照片的著作权属于该明星,但由摄影爱好者行使B、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肖像权C、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名誉权D、摄影爱好者卖照片给广告商,不构成侵权(4)红旗中学为了迎接建校50周年庆典,特委托某工艺美术院设计校徽,双方约定校徽著作权归红旗中学所有,工艺美术院在接受委托后组织实施中,因自己的设计人员设计稿不尽如人意,遂又委托在某广告公司工作的李某设计校徽,但对著作权的归属未约定。
后工艺美术院将李某的作品交给红旗中学,红旗中学十分满意,将其确定为校徽。
但是各方对著作权的归属发生了争议。
本案中著作权应归属于何人?(2003/3/10)(C)A.红旗中学B.工艺美术院D.三方共有(5)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设计并制作产品包装盒,未签订书面合同。
丙在市场上发现该产品包装盒上未经其许可使用了其画《翠竹》作为背景图案。
如果该产品包装盒的整体设计也构成美术图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3/58)(BCD)A.产品包装盒的版权属于甲公司B.乙公司侵害了丙的复制权C.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侵权行为不知情,但仍构成侵权D.甲公司不能对产品包装盒获得外观设计专利(6)甲、乙合作完成一部剧本,丙影视公司欲将该剧本拍摄成电视剧。
甲以丙公司没有名气为由拒绝,乙独自与丙公司签订合同,以十万元价格将该剧本摄制权许可给丙公司。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0/3/16)(C)A、该剧本版权由甲乙共同享有B、该剧本版权中的人身权不可转让C、乙与丙公司签订的许可合同无效D、乙获得的十万元报酬应当合理分配给甲(7)甲、乙、丙、丁四人合作创作一部小说,甲欲将该小说许可给某电影制片厂改编后拍成电影,乙则想把它许可给某网站在网络上传播,丙对这两种做法均表示反对,丁则不置可否。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3/19) (B)A、如果丙坚持反对,甲、乙均不能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B、甲、乙有权不顾丙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C、如果丁同意,则甲、乙可以不顾丙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D、如果丁也表示反对,则甲、乙不能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8)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选项?(2011/3/61 )(ABD)A、法院判决书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9)为纪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作家尚公于2000年2月写成报告文学《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初稿,5月修改定稿,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经版权登记。
尚公从何进起取得正式出版的《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著作权?(2000/3/40)(B)A、2月B、5月C、7月D、9月(10)甲创作并出版的经典童话《大灰狼》超过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后,乙将"大灰狼"文字及图形申请注册在"书籍"等商品类别上并获准注册。
丙出版社随后未经甲和乙同意出版了甲的《大灰狼》童话,并使用了"大灰狼"文字及图形,但署名为另一著名歌星丁,丁对此并不知情。
关于丙出版社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A、侵犯了甲的复制权B、侵犯了甲的署名权C、侵犯了丁的姓名权D、侵犯了乙的商标权(11)陈某为撰写学术论文须引用资料,为避免引发纠纷,陈某就有关问题向赵律师咨询。
赵律师的下列意见中哪些是可以采纳的?(2002/3/62)(BC)A、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B、只能限于介绍、评论或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引用作品C、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将资料全文引用D、应当向原作者支付合理的报酬(12)叶某创作《星光灿烂》词曲并发表于音乐杂志,郝某在个人举办的赈灾义演中演唱该歌曲,南极熊唱片公司录制并发行郝某的演唱会唱片,星星电台购买该唱片并播放了该歌曲。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9/3/63)(AB)A、郝某演唱《星光灿烂》应征得叶某同意并支付报酬B、南极熊唱片公司录制该歌曲应当征得郝某同意并支付报酬C、星星电台播放该歌曲应征得郝某同意D、星星电台播放该歌曲应征得南极熊唱片公司同意(13)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3/16)(C)A、该诗人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B、“天堂向左”在《现代诗集》中被正式发表C、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D、丁网站未经该诗人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14)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未播放。
乙闭路电视台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该节目,并将获得的复制品抢先播放。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3/62)(BC)A、乙电视台侵犯了甲电视台的播放权B、乙电视台侵犯了甲电视台的复制权C、贺某应当与乙电视台承担连带责任D、贺某应承担补充责任(15)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愿者上钩》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
丙网站开发出专门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费下载了《愿者上钩》供个人观看。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3/63)(AD)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B、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C、甲公司已经丧失著作权人主体资格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专利权法:专利权: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专利权人的权利义务:权利: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进口权、转让权、许可权、标记权、署名权。
义务:缴纳专利年费、不得滥用专利权、依照国家需要推广应用专利、对发明创造人给予奖励。
专利法:调整因发明创造的开发、实施及其保护等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司考真题:(1)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
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3/15)(D)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2)黑土公司获得一种新型药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权后,发现市场上有大量白云公司制造的该种新型药品出售,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白云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依据新修改《专利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09/3/17)(C)A、所有基层法院均无该案管辖权B、黑土公司不应当承担被告的药品制造方法与专利方法相同的证明责任C、白云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法院应告知白云公司另行提起专利无效宣告程序D、如侵犯专利权成立,即使没有证据确定损害赔偿数额,黑土公司仍可获得一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赔偿额商标权法商标的概念: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