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52
第四节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一、描写进行解释法通过对语言结构状况的基本了解和对语言事实的准确描写,来对语言事实进行解释。
例如:菩萨,是菩提萨埵(duǒ)的略称,意译为“大士”,译自梵语。
菩萨又作扶萨,扶薛,菩提索多,菩提索埵。
“菩提”,义为道、觉,是佛教彻悟的途径和境界;“萨埵”,义为情、众生。
二者都是佛教用语,连接合一后,义为大觉有情,以佛道成就众生,并成为实行大乘宗普度众生思想的称号,佛祖释迦牟尼在未成道为佛时也称菩萨。
菩萨中最著名的是“观音菩萨”,也称“观音大士”。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译自梵语,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
观世音原是男身,至少是性别不明,但进入中国后,慢慢就变了性别,到了宋末,完全讹变成了观音娘娘。
她柳眉弯弯,凤眼未睁,手持插有杨柳枝的净瓶,赤足立于南海的莲花之上,不但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且还真有点婷婷玉立的神态。
这可能是中国佛教糅合人性和人情的一大创造。
大概是天上的菩萨们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显得过于单调,因而中国人就创造一位女菩萨,让上天世界也多样化,。
传说观音可化身,所以由女观音又演变出千手观音、送子观音。
人们需要什么,就会在宗教中创造一个相应的神来膜拜。
神和菩萨不过是人的理想和希望在另一种思想水平上的折射和凝固。
二、文化符号解析法语言中的文化符号对于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体系的单位,最初是语言符号而不是文化符号,其功能是表述概念而不是结构文化。
但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得到文化建构所需要的术语,往往用日常的语言符号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指称他们所认识到的一些范畴,把日常的语言符号改造成了文化符号。
这样的文化符号在文化的观念形态体系中有一种“内核”的功能,可以由此来推演建构成的整个文化体系。
所以,认识语言符号的文化功能,分析这些文化符号,揭示他们的内涵,并且广泛收集有关语言材料并加于分类整理,描写并解释在一定文化思想影响下产生的这些语言材料中包含的意义体系。
语言学研究方法一、引言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语言的结构、功能、演变和社会应用等。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具体实践。
二、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1、描写语言学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语言使用情况,对语言的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类。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客观描述和共时性分析。
2、历史语言学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语言资料,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变迁的过程和规律的探索。
3、社会语言学方法: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变化,语言与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关系。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者的社会角色的分析。
4、心理语言学方法:研究语言在人类大脑中的认知过程,探索语言的心理学基础。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的探究。
5、语用学方法:研究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使用。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用规则的掌握。
三、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实践1、基础研究:对语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描写和分析语言的各个方面,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涉及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和语言科技等领域。
四、结语语言学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使用,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涌现,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语言学研究方法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人类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探讨人类语言与认知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语言的使用、理解以及习得,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解释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
本文将介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实地走访社会群体,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和观察。
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或不同年龄层的人群。
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或话题,通过与被调查者的互动和观察来收集语言数据。
田野调查的优点在于可以收集到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和细节,但是由于调查者的主观性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数据的客观性和解读的准确性。
问卷调查是另一种常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研究者会准备一份问卷,通过网络、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发放给被调查者。
问卷中的问题通常与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变体等相关。
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调查大量的被调查者,帮助研究者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但是受访者可能对问卷内容有偏见或回答不准确,因此需要研究者在设计问卷时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语料库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语料库是指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语言样本,以供研究者进行分析。
语料库研究可以通过收集书面文本、语音录音、网络数据等方式建立。
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语言数据,可以揭示语言使用的规律和变异。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语言使用中发现相似和变异现象,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的演变和变化。
但是语料库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高,因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比较新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图,分析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和信息传播等与语言使用相关的特征。
通过探究社会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可以了解语言传播和变异的特点。
社会网络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揭示语言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和变体的影响。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对统计学和网络科学有一定的基础要求。
语言变异和变体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者关注不同人群和社会群体之间语言使用的差异和变化。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语言变体的特征,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等。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语言的形成、变化与使用是如何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的。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用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第一种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人们的日常交流行为来收集数据。
研究人员会亲自到现场进行观察,或者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记录下来。
观察法可以揭示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语言使用规律和变化趋势。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人们在日常对话中使用的语言特点,来分析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第二种研究方法是访谈法。
访谈法通过与个体或群体进行深入交谈,以收集他们关于语言使用和语言观念的观点和意见。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半结构式或开放式的访谈提纲,在与被访者交流的过程中进行问题引导,以获得相关信息。
访谈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对于语言习惯、语言规范、语言态度等方面的认知和看法。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访谈来探究其中一地区居民对方言使用的态度和观念。
第三种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收集大量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问题,设计问卷并发放给目标群体。
被调查者通过填写问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使用语言的频率、方式和用途。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大学生在不同社交场合使用语言的态度和偏好。
第四种研究方法是语料库分析。
语料库是指收集整理的大量语言使用数据。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语料库分析,系统性地研究语言的结构、语法、词汇、语境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语料库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出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语料库分析来研究其中一地区使用的方言或地方口音,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演变过程。
除了以上几种传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研究与应用引言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了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演变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领域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和潜力。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实地调查和社会网络分析。
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和观察来了解特定社区或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包括方言、语言变体和语言转变等。
社会网络分析则通过研究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来分析语言的传播、影响以及社会结构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方言和语言变体:社会语言学考察了方言和语言变体的分布、形成和传播机制。
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理和社会群体中的变体,而语言变体则指同一社区或群体中不同的语言使用风格。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言和语言变体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同。
2. 语言转变和演变: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追溯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它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形态、词汇和语法的影响,例如城市化、移民潮、技术发展等。
3. 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社会语言学关注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例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
它研究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语言选择、语气和语调。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社会语言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社会语言学的应用领域:1. 语言规范和规范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规范和标准化语言的使用。
它可以促进语言教育和官方文书的准确使用,从而提高语言的规范性。
2. 社会服务和政府政策:社会语言学研究可以为社会服务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
例如,研究特定社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可以为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服务提供针对性的语言支持。
3. 跨文化交流和跨语言沟通: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解决跨文化交流和跨语言沟通中的语言障碍问题。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科,其研究重点在于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语境、语言交际目的等方面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可以揭示出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社会语言学的实践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社会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的学科。
其中,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语境、语言交际目的等因素都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重点。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了社会语言学的多个领域,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
社会语言学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语言变异是指同一语言系统中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显示,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语音、词汇使用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如同一词汇的不同语音发音,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2、社会语言学与文化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通过语言,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语言的潜在意义、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语言与社会身份语言是人们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语音、衣着、身体语言等方面的使用,往往会受到社会身份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群体,会在语言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位置。
4、语言与社会互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不仅表达信息,还通过语言来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在社会互动中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合作、数据交流、实现社会目标等。
三、社会语言学的实践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音识别等。
52作者简介:刘宸瑜(1987—),女,满族,吉林集安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词汇。
社会语言学是由语言学派生出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语言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
社会语言学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语言变量和社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料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能采集大量信息资料又可以进行严密分析,对文本的研究颇有价值。
一、社会语言学及其基本方法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和语言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加深人们对语言与社会共变关系的了解。
从国内外社会语言学著作来看,其研究范围一般包括语言变体、语言交际、语言接触、语言计划和语言教学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质,因此其研究模式具有兼涵并包的特色。
在社会语言学诞生的初期,其学科研究就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观察、直觉与内省判断、个案研究、采访、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等方法获取客观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考察各种语言变体形式与社会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揭示言语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模式,从多角度对变异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
二、语料库方法随着机器翻译、计算机技术及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发展,形式化和技术化要求可以实现语言的自动操作和运算。
语料库便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
语料库是“为语言研究和应用而收集的,在计算机中存储的语言材料,由自然出现的书面语或口语的样本汇集而成,用来代表特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
由于电脑语料库容量大、信息提取准确,语言学家借助语料库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描写语言并验证各种语言理论和假设。
因此,它也是一种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方法。
借助索引工具直接从文本中对大量自然发生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可以得出某些语言特征频率上的特点,进而分析语言变异现象或对文本进行研究。
根据选择的语料内容及建设目的不同,语料库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如通用语料库与专语语料库、动态语料库与静态语料库、共时语料库与历时语料库等。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刍议作者:安东周巍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社会语言学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是将社会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探索问题的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和范式。
因此,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并用社会学、语言学甚至心理学等多学科进行。
本文阐述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可以使用的多种研究方法,旨在总结与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与利弊。
关键词: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94-01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
其善于运用社会学、语言学甚至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不拘一格。
总体而言,其研究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类。
一、变语配对实验法1960年,兰伯特等人采用变语配对实验法进行了语言态度方面的研究。
调查者给调查对象听一些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讲的录音片段,而后要求调查对象对说话者的身高、领导能力、相貌和可靠度等各种特征进行主观评价。
事实上,穿插在很多录音片段中的两个为同一人用不同的语言阅读的两段内容相同、措辞风格相似的法语和英语互译文章。
实验结果是,调查对象中不论是英语使用者还是法语使用者,他们对说英语的人的评价都要好于对说法语的人的评价。
而调查者得出调查对象对英语持更积极的语言态度的结论。
变语配对实验法作为一种衡量语言态度的方法很有优势。
然而,由于人耳可以分辨音色,难免会有听众调查对象能认出发言者为同一人。
其次,调查对象很可能会认为讲话者只是在朗读,而不是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日常交流,因此其给出的评分也可能会和他们在自然语境中做出的判断不同。
再者,调查对象可能会由于自己身处实验环境,而给出并非发自内心的答案。
除此之外,要找到能够完美驾驭两种语言的双语者也并非易事,任何语音语调上的细微差别都可能影响调查对象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