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罗斯社会语言学发展历程
- 格式:pdf
- 大小:516.35 KB
- 文档页数:6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的发展状况第一篇范文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的历史背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和心理之间的关系。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俄罗斯心理学家开始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产生等心理过程。
这些研究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的现状目前,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
研究者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调查问卷等,探讨语言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在语言习得方面,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家研究了儿童和成人如何习得语言,以及语言习得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注意力、记忆、感知、推理等多个认知能力。
在语言理解方面,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家研究了人们如何理解语言,以及语言理解与大脑结构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语言理解涉及到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作用,包括布罗卡区、韦尼克区和顶叶等。
在语言产生方面,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家研究了人们如何产生语言,以及语言产生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语言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思维、情感、动机等多个心理因素。
三、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的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将继续得到发展。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利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深入探讨语言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同时,研究者们也将更加关注实际应用,如语言障碍的治疗、智能人机交互等,为人类的语言和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第二篇范文我们要聊一聊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范式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赵蓉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3)摘 要:社会语言学从诞生至今已近四十年,社会历史的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和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促使它产生的三个重要原因。
目前,社会语言学研究正在全面展开,其内部可以区分出五个主要的分支: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学、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和互动社会语言学。
这些方向各有其侧重,最终合成为当今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历史发展;分支学科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3)01-0013-07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1988:336)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确立至今只有不到40年的历史,但却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极强的发展能力而备受关注。
目前,社会语言学已经和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等一起,成为许多大学语言学系的核心课程。
此外,它也已经由最初的巩固自我地位的初始阶段走向了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的高级阶段了。
11社会语言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般认为,社会语言学的确立以196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
但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它的出现也是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历史发展的结果。
考察语言问题需结合社会因素的思想在中西学术史中早已有之,但直到18、19世纪,语言的社会性质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语言和社会关系的论述开始出现在一些著名学者的文章、著作中。
德国学者洪堡特(Humboldt)关于语言与民族、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论述对社会语言学家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他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指出:“实际上,语言总是只在社会中发展。
现代俄罗斯标准语的发展历史作者:刘华婷来源:《卷宗》2017年第27期摘要:现代俄罗斯标准语的发展经历了从斯拉夫语到俄语的漫长的过程。
一个民族语言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俄罗斯俄语标准语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对俄语的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斯拉夫语;俄语;现代俄语标准语1 古斯拉夫语的发展公元前3000年末至公元前2000年初印欧语系的统一体瓦解,原始斯拉夫语作为一个分支从中分化出来。
大约在6世纪民族开始迁徙,斯拉夫人分成三大支,即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西斯拉夫人包括现在的波兰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人和赛尔维亚人。
同时斯拉夫语开始分化成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3个语族。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在第聂伯河进行洗礼,宣布东正教为基辅罗斯的国教。
统一的宗教促进了统一的古罗斯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借助宗教罗斯各地开始了文字和文学的传播。
可以说,古斯拉夫语是为了满足宗教需要而创建的书面标准语,它最早只局限于宗教活动中,到10—11世纪在科学和文学等其他领域才开始使用。
它是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用来翻译希腊经书时所使用的古老的斯拉夫语言。
2 古俄语时期(9-14世纪)9-14世纪古俄语从东斯拉夫语分化出来并逐渐发展。
公元882年,奥列格建立了“基辅罗斯”,把所有东斯拉夫的主要部族联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东斯拉夫部族。
古俄语的发展和东斯拉夫民族统一国家即基辅罗斯的建立有关,基辅作为民族政治生活和文化中心聚集了各种不同的方言,形成了基辅共同语。
早期的古俄语处在东斯拉夫民族统一国家即古罗斯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统一的古俄语。
在古斯拉夫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言普及为国家和官方教会语言,成为中世纪俄国国家和文化的必然标志。
12世纪中期基辅罗斯完全分裂成独立的小公国,统一的古罗斯国家解体。
237年,鞑靼人入侵罗斯,建立金帐汗国。
罗斯被迫分裂成东北罗斯和西南罗斯,东北罗斯处于鞑靼蒙古人的统治下,立陶宛开始占领西南罗斯。
文化长廊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演化研究韩艾诺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李庆华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摘 要:语言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对于研究语言的这门学科我们也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语言学经过长期不断地研究和演变,一直是各国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对象。
俄罗斯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在世界语言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俄语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所以对于俄罗斯语言学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从世界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再到俄罗斯语言学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语言学的历史变迁,更加全面准确地探究这一门学科。
关键词:俄罗斯;语言学;流派;历史作者简介:韩艾诺(1995-),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193-01俄罗斯语言学发展起步较早,并且研究内容谨慎详实。
俄罗斯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功能、结构、意义、认知等方面有着有别于西方学者的思想方法,他们的见解独到,特色鲜明,是推动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一、对于语言学的理解语言是人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交织在一起的产物。
古希腊时期就早已对语言开始了研究。
在此之前的智者也曾经探讨过语言起源的问题,他们分为两派:天然派主张语言是人的本性之一,因此语言应该是自然天生的;规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为约定俗成的。
到了19世纪,以索绪尔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索绪尔把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应该区分研究;洪堡特把语言看作为一种不间断的创作活动,绝对不是产品;拉斯克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的对象,对语言的认识如同对自然史的认识一样。
二、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一)10-18世纪的俄罗斯语言学俄罗斯对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0世纪就对古罗斯语进行了研究。
11-13世纪主要是翻译宗教经文并开始对斯拉夫语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15世纪开始人们尝试建立标准语,但遭到了镇压。
俄罗斯文化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栾著AKNIYAZOV TIMUR(周少康)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4期摘要:对留学生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以及与目的语文化对比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授汉语。
本文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俄罗斯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对比了中国和俄罗斯文化的差异,并给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中俄文化对比;对外汉语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178-02一、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俄罗斯文化研究现状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第二语言教学史上,虽然有很多学者(如拉多)早就提出文化对比的问题,一些语言学家也在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但是不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还是转换生成语法,他们研究的对象都是语言的结构,很少对语言的内容以及语言所涉及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进行研究。
这就使得整个语言的研究显得有些单薄。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也很少涉及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兴起,70年代功能法出现,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也迅速发展,这才逐渐改变了人们“就语言教语言”的模式,使得人们着手对语言中文化要素和社会要素展开研究。
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文化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
这一方面是受到当时我国文化界文化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更直接受到80年代初、中期我国语言学界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以及我国外语教学界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影响。
后来语言学界又对文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也使得对外汉语学者对文化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
[1]但是到此为止,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重点也只是对目的语文化的研究,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国家的文化,如俄罗斯文化的研究很少。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俄罗斯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教授学习者第二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跨文化的过程。
在跨文化过程中将会出现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发展阶段简介摘要:俄罗斯文化语言学是俄罗斯语言学中的显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创立、继承、发展三个阶段,即语言国情学,关于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研究阶段,个性的语言文化研究阶段。
它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任何学术不是从零开始的,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语言学;语言国情学;言语交际在世界语言学发展史上,俄罗斯语言学一直是一支生力军,对人类语言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一、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创立阶段——语言国情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摆脱了结构主义的束缚,不再满足对作为一个封闭静态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分析和描写,转而重视研究“语境中的语言”和“运用中的语言”。
语言学研究逐渐由语言转向言语、由形式转向意义(知识)、由结构转向功能、由描写转向阐释(认知)。
语言国情学(几H H r B 0 C’p a H 0 B e耳ex n c)正是在这一宏观理论背景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
在微观研究方面,语言国情学的核心其实是语义问题。
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语义学实际上已经从意义过渡到知识的研究(Kapay n o z,t988)。
语言国情学正是把语义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研究的代表陸学科之一。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词语、句子或语篇中的民族文化语义(Hau H 0 H a/I L H 0一“y兀b T y p HLI n K 0 M n o H e H T)o语言国情学是科斯托马罗夫(B,r,K o c’o u ap o。
)与维列夏金(E,M,B e p c IU a r x n)开创的。
1971年在《国情与对外俄语教学专题讨论会)上,科斯托马罗夫与维列夏金提出了把语言国情列为同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并驾齐驱的第五个学科和用俄语讲授语言国情知识的观点。
语言国情学这一术语最早用在科斯托马罗夫与维列夏金合写的《对外俄语教学中国情方面的语言学问题)一书(1971),但直到70年代末,人们对这一术语还感到很陌生。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与俄语教学探讨【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并且介绍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对俄语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且指出现如今的俄语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俄语教学1、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1.1发展的历史莫斯科学派心理语言学就是我们所说的前苏联心理语言学。
在语言学当中,莫斯科学派心理语言学被认为是第三代语言学当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支派。
此支派在语言学发展历程当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
为了避免时间上的错误,本文当中统称莫斯科学派心理语言学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就是通过研究语言系统以及语言能力的一个科学性的学科。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语言的生成以及理解和其结构构成的一个关系。
研究目的就是探讨语言的生成以及其运行特点和语言的个性发展。
科学家将言语活动论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能力,一方面是语言,后来经过时间的不断发展变成了三部分,第一方面是语言能力,第二方面是言语活动,第三方面是语言。
言语活动被解释成是一个社会内部的调整以及交际的过程,也是世界图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科学家将语言定义为人们在外部社会活动当中的一个定向系统。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发展的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活动论,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发展的一个哲学指导思想。
我们需要从辩证的方法来看的社会和个人,以及社会性和个体性,需要解决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问题。
1.2发展现状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自建立以来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而心理语言学能够得到如此大的发展,是离不开各位学者的不断探索的,有许多学者为了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比方说Tapacob一直在从事心理语言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分析。
他出版了《心理语言学哲学问题-语义学的心理语言学问题》,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在为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依据,在默默的推动着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派的发展。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语言的使用不仅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因此,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的社会语言学更是备受重视。
本文旨在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社会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和功能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语言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变异、语言变化、语言政策、语言规范、语言教育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地域分布和方言研究。
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学的兴起,社会语言学开始关注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70年代以后,社会语言学逐渐成为语言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研究的领域也逐渐扩大。
二、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1.语言变异和方言研究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因此,语言变异和方言研究一直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中国方言地图的制作和研究。
此外,还有大量的方言调查和方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中国,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普通话推广和规范化展开的。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话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普通话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3.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中国,语言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外语教学和中文教学展开的。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外语教学和中文教学的方法、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教学评价等方面。
4.语言变化语言变化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在中国,语言变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汉语的变化展开的。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汉语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汉语的演变,以及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变化等方面。
作者: 姚振琦
出版物刊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5-117页
主题词: 现代俄语;俄罗斯语言;演变和发展;民间语言;方言;俄罗斯文学;斯拉夫语;词汇;民族;
苏联
摘要: <正> 语言是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同时也是积聚知识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传授知识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必要条件。
所以,学习语言是人类学习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
我们要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不仅要学好本国语言,而且也要熟悉、掌握外国语言。
俄语和世界上其他主要语言一样,就其词汇的丰富和语法结构的完密讲,都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语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