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疗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29
壮医药线灸灸材制备:1.浸线药酒的配制有二法,一为: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马钱子、大黄、苏木、乳香、红花、归尾、生草乌、没药、三棱、莪术、威灵仙、骨碎补、羌活、独活各10 g,浸于50%酒精1000 ml中30天,滤过后加麝香1g,密封保存。
约可浸药线500 g.一为雄黄酒:取适量雄黄、吴萸粉、樟脑、麝香等浸入95%乙醇中,配制成20%的雄黄酒备用。
2.药线制作取苎麻、黄麻或了哥王根皮搓成直径0.25~1mm,长15~30cm的线,浸于上述药酒中。
一般须浸泡8~15天,亦有报道在雄黄酒中浸泡24小时的。
然后密封保存,保持湿润,用时取出。
药线分为3种型号,1号药线直径为1mm,多在冬季用;2号药线直径为0.7mm,是最常用的一种,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病证;3号药线直径为0.25mm,用于灼灸皮肤嫩薄处、耳穴及小儿患者,药线长度均为30cm.具体操作:1.一般点灸法:①持线:以右拇指、食指挟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②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乙醇灯上点燃,然后吹灭明火,只留线头珠火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珠火对准选定的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
一个穴位灸一壮。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手法分轻、中、重三种操作手法,点灸时间短于1秒且轻快迅速为轻法,点灸时间l~2秒且中等用力为中法,点灸时间超过2秒且较用力为重法。
一般而言,轻病快速点灸,重病可点按片刻。
点灸时注意,宜在线头火星最旺时点灼穴位,注意不要平按,要使线头圆火着穴。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穴点灸法:按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穴区图取穴,治前先用耳穴探测棒在耳穴上寻找阳性点,或取与脏腑病变相应点。
常规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3号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在灯火上点燃,待线头呈不带火焰的珠火时,顺应手腕和拇指的屈曲动作,稳重而敏捷地将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1壮,一般1穴灸1壮,每天1次,每次灸一侧耳穴,双耳交替点灸,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
陆川县中医院科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疗法定义: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直径约为0.7毫米的苎麻线,取出后将一端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然后将此炭火迅速而敏捷的直接灼灸在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医疗保健方法。
二、基本原理:以温热和药效的穴位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恢复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使三气复归同步,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康复。
三、适应症适用范围很广,据调查和临床验证,本法可以治疗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而对有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不仁、瘙痒者,疗效较好。
四、操作规程【用物准备】治疗盘,酒精灯,火柴,药线(事先放在药酒中浸泡)。
【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耐心解释,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整线用两手拇食指分别持线的两端,捻转拉直,把浸泡过已松散的药线搓紧。
4. 持线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5. 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灯火上点燃,如有火苗必须扑灭,只需露出线头有圆珠状炭火星即可。
6. 施灸将有炭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的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圆珠状炭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一壮,一般每穴点灸1-3壮。
9. 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五、禁忌症1.孕妇禁灸,尤其是不能点灸下半身穴位;2.眼部禁灸;3.男生外生殖器龟头部及女性小阴唇部禁灸;4.点灸眼区及面部靠近眼睛的穴位嘱患者闭目,以免不慎火花飘入眼内引起烧伤;5.病人情绪紧张或过度饥饿时慎用;6.各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白癜风等患者,在点灸治疗时期忌食生葱、牛肉、马肉、母猪肉、海味、竹笋、韭菜、南瓜苗、公鸡、鲤鱼等发物;7、点灸面部穴位时一律用轻手法;8.黑痣不作点灸,建议用药物或激光等作一次性彻底治疗。
民间秘技:壮医药线灸!(比悬灸效果更好)壮医药线点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灸法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针灸工作者的发掘整理和规范、并通过广西中医学院壮医研究所及壮医门诊部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后,向全国、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该疗法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疏通气道、谷道、水道,调节龙路、火路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灸材制备:1.浸线药酒的配制有二法,一为: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马钱子、大黄、苏木、乳香、红花、归尾、生草乌、没药、三棱、莪术、威灵仙、骨碎补、羌活、独活各 10 g,浸于 50%酒精1000 ml 中 30天,滤过后加麝香 1g,密封保存。
约可浸药线 500 g。
一为雄黄酒:取适量雄黄、吴萸粉、樟脑、麝香等浸入95%乙醇中,配制成20%的雄黄酒备用。
2.药线制作取苎麻、黄麻或了哥王根皮搓成直径0.25~1mm,长15~30cm的线,浸于上述药酒中。
一般须浸泡8~15天,亦有报道在雄黄酒中浸泡24小时的。
然后密封保存,保持湿润,用时取出。
药线分为3种型号,1号药线直径为1mm,多在冬季用;2号药线直径为0.7mm,是最常用的一种,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病证;3号药线直径为0.25mm,用于灼灸皮肤嫩薄处、耳穴及小儿患者,药线长度均为30cm。
具体操作:1.一般点灸法:①持线:以右拇指、食指挟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
②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乙醇灯上点燃,然后吹灭明火,只留线头珠火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珠火对准选定的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
一个穴位灸一壮。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手法分轻、中、重三种操作手法,点灸时间短于1秒且轻快迅速为轻法,点灸时间l~2秒且中等用力为中法,点灸时间超过2秒且较用力为重法。
壯醫藥線灸壯醫藥線點療法是流傳於廣西壯族民間的一種灸法方法,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針灸工作者的發掘整理和規範、並通過廣西中醫學院壯醫研究所及壯醫門診部進行大量的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後,向全國、港澳臺地區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該療法是通過以壯醫秘方浸泡過的苧麻線點燃後直接灼灸在患者體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疏通氣道、穀道、水道,調節龍路、火路氣機,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灸材製備:1.浸線藥酒的配製有二法,一為: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生馬錢子、大黃、蘇木、乳香、紅花、歸尾、生草烏、沒藥、三棱、莪術、威靈仙、骨碎補、羌活、獨活各10 g,浸於50%酒精1000 ml中30天,濾過後加麝香1g,密封保存。
約可浸藥線500 g.一為雄黃酒:取適量雄黃、吳萸粉、樟腻、麝香等浸入95%乙醇中,配製成20%的雄黃酒備用。
2.藥線製作取苧麻、黃麻或了哥王根皮搓成直徑0.25~1mm,長15~30cm的線,浸於上述藥酒中。
一般頇浸泡8~15天,亦有報導在雄黃酒中浸泡24小時的。
然後密封保存,保持濕潤,用時取出。
藥線分為3種型號,1號藥線直徑為1mm,多在冬季用;2號藥線直徑為0.7mm,是最常用的一種,使用範圍廣,適用於各種病證;3號藥線直徑為0.25mm,用於灼灸皮膚嫩薄處、耳穴及小兒患者,藥線長度均為30cm.具體操作:1.一般點灸法:①持線:以右拇指、食指挾持藥線的一端,並露出點火:將露出的線端在乙醇燈上點燃,然後吹滅明火,線頭1~2cm.②只留線頭珠火即可。
③施灸:將線端珠火對準選定的穴位,順應手腕和拇指屈曲動作,拇指指腹穩健而敏捷地將帶有珠火的線頭直接點按在預先選好的穴位上,一按火滅即起為一壯。
一個穴位灸一壯。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手法分輕、中、重三種操作手法,點灸時間短於1秒且輕快迅速為輕法,點灸時間l~2秒且中等用力為中法,點灸時間超過2秒且較用力為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