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105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包括:户籍在本辖区,平时也居住在本辖区;户籍不在本辖区,但在本辖区居住半年及以上。
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离开本地半年以上。
二、服务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时间: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
地点:新生儿家中。
主要内容:1、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记录出生体重、身长。
2、询问、观察和测量: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口腔发育等、测量体温,进行体格检查。
3、指导:喂养、发育、防病、预防伤害和口腔保健。
4、提醒: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5、告知: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6、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7、特殊: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8、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时间:新生儿满28~30天。
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要内容:1、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2、询问及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
3、体侧及评价:测量体重、身长、头围并评价。
4、指导:喂养、发育、防病。
5、填写:1~8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时间:3、6、8、12、18、24、30、36月龄,共8次。
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服务站进行。
主要内容:1、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
2、体格检测:测量体重、身长(身高)、头围及体检。
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
6、12、24、36月龄时使用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检测。
3、评价与评估:对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对心理行为进行预警征评估。
4、指导: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
5、督促:体检结束后接受预防接种。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引言:0-6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医务人员来说,要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套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包括预防保健、营养摄入、疾病预防和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防保健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4. 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咨询,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5.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包括牙齿的清洁和龋齿的预防。
二、营养摄入1.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指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营养需求。
2. 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喂养婴儿和幼儿,并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提供合适的配方奶粉推荐。
4. 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逐渐引导其适应固体食物。
5. 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在超重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三、疾病预防1.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 组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社区内儿童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定期进行儿童口腔疾病和视觉听力方面的筛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并进行干预。
4. 建立有关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
5. 提供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接种疫苗、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跟踪和研究。
四、健康咨询1. 提供儿童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疑虑和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早期教育活动,提供适龄儿童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训。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 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健康管理领域。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易发、易变的阶段。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儿童: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周岁的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以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针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和疾病特点,提供的预防、保健、诊疗等综合性服务。
3. 服务范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问诊、观察等方式,评估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征。
2. 预防干预: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食疗、穴位保健等。
3. 疾病诊疗: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4. 康复护理:对慢性疾病、康复期疾病和残疾儿童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4. 服务流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常规流程包括: 1. 登记服务: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建立电子档案。
2. 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
3. 问题评估:分析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评估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4.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实施治疗措施: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护理。
6. 随访服务: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5. 人员要求为保障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参与服务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 1. 医疗机构应设有专门的儿科中医药管理团队,包括中医药医师、注册护师和康复师等。
2. 中医药医师应具备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持有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3. 注册护师应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执业护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康复师应具备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康复治疗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一、服务对象辖区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容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容包括:(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1.1岁以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附件11岁以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编号□□□-□□□□□附件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编号□□□-□□□□□附件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编号□□□-□□□□□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服务请注明。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表1 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 3 —表2 3-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第三部分儿童中医诊断方法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
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态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
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
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
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0-6岁儿童中医医健康管理技术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
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态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
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
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
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三、察舌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
若舌质红、淡白胖大、紫黯有瘀斑,舌苔黄、厚腻、剥脱为异常。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 0~36 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提供相应的饮食调养建议。
对于6 个月以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指导乳母合理饮食,保证乳汁质量。
6 个月以后,逐步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对于 1~3 岁的幼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
(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帮助家长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应在 16~20 小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1~13 小时。
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过度兴奋,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温暖。
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儿童的衣物,做到“春捂秋冻”,但也要注意避免着凉。
(三)中医穴位按摩保健1、 6、12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
摩腹时,家长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儿童腹部,每次 3~5 分钟,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捏脊时,家长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儿童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反复 3~5 遍,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的作用。
2、 18、24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
按揉迎香穴可以宣通鼻窍,预防感冒;按揉足三里穴可以健脾益胃,增强体质。
3、 30、36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按揉四神聪穴可以醒神益智,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四)中医健康干预对于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如积食、便秘、腹泻、感冒、咳嗽等,提供相应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
例如,对于积食的儿童,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等中药煮水服用,或者进行腹部推拿;对于便秘的儿童,可以多吃香蕉、火龙果等水果,或者进行顺时针摩腹;对于感冒咳嗽的儿童,可以根据症状的轻重,选择中药贴敷、小儿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0~6岁儿童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健康管理服务必不可少。
本文将介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与要求。
一、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和意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科学、规范、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全面发展。
1. 早期干预:0~6岁是儿童身体、智力和语言发育的关键阶段,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儿童纠正发育障碍,预防和减轻疾病或残疾的发生。
2. 健康指导: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向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照顾儿童的健康需求,提升健康水平。
3. 疾病预防: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可以进行常见儿童疾病的筛查和预防接种,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与流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习惯指导、生长发育评估、疾病筛查和预防接种等。
1. 生活习惯指导:包括婴儿早期喂养、合理膳食、良好卫生习惯、睡眠管理等,教育家长正确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 生长发育评估: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健康隐患。
3. 疾病筛查:进行常见儿童疾病的筛查,如视力、听力、贫血等,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4. 预防接种:按照国家疫苗防控规划,进行规范的预防接种,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包括儿童基本信息登记、体格检查、发育评估、疾病筛查、健康指导和预防接种等环节。
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实施机构与人员要求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由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
1. 机构要求: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该具备完善的设施和设备,如儿科诊室、测量设备、疫苗冷链设备等,能够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2. 人员要求: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应有专业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包括儿科医生、注册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为儿童提供全面、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