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idas建模技巧总结

Midas建模技巧总结

Midas建模技巧总结
Midas建模技巧总结

《Midas建模技巧总结》-

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

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E.C.Hambly写的"Bridge deck 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

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您也可以从CAD 中导入截面(比如单线条的箱型截面,然后在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赋予线宽代表板宽)。

4、如果截面形式在软件提供里找不到,自己可否编辑再插入变截面,如果我设计的桥梁是变截面但满足某一方程F(x),且截面形式Midas/civil里没有,需通过**C计算再填入A、I、J等。也就是说全桥的单元截面都要用ACAD画出来再导入**C,如果我划分的单元较小这样截面就很多很麻烦,**C有没有提供象这种变截面的简单计算方法

目前MIDAS中的变截面组支持二次方程以下的小数点形式的变截面方程,如1.5次等。您可以先在SPC 中定义控制位置的两个变截面,然后用变截面组的方式定义方程。然后再细分变截面组。我们将尽快按您的要求,在变截面组中让用户可以输入方程的各系数。谢谢您的支持!>如果我设计的桥梁是变截面但满足某一方程F(x),且截面形式Midas/civil里没有,需通过**C计算再填入A、I、J等。也就是说全桥的单元截面都要用ACAD画出来再导入**C,如果我划分的单元较小这样截面就很多很麻烦,**C有没有提供象这种变截面的简单计算方法

5.弯桥支座如何模拟?用FCM建模助手建立弯箱梁桥模型后,生成的是梁单元(类似平面杆系),请问在如何考虑横向的问题?(假如横向设置两个抗扭支座,分别计算每个支座的反力)?采用梁单元能否计算横向的内力和应力(例如扭距、横梁的横向弯距等)?提个建议,因建模后梁单元已赋予了箱型截面,横向尺寸均有,能否程序加入把梁单元自动转换成块单元的功能,那就很方便了。目前国内有个软件就具有这个功能,建模很方便,也很实用,对精确分析斜弯坡桥梁就很方便,避免采用梁格法的繁琐模拟。FCM虽然生成的是梁单元,但可以进行抗扭计算。假如有双支座,您可以修改为两个支座(在支座位置建立两个节点,并将其沿Z轴复制,连接节点建立弹簧)。MIDAS软件中的梁单元可以计算扭矩和横梁的横向弯矩。将梁单元的截面建成面单元(也可从DXF文件导入),然后用单元扩展的功能生成实体块单元即可。谢谢您的支持!> 用FCM建模助手建立弯箱梁桥模型后,生成的是梁单元(类似平面杆系),请问在如何考虑横向的问题?(假如横向设置两个抗扭支座,分别计算每个支座的反力)?> 采用梁单元能否计算横向的内力和应力(例如扭距、横梁的横向弯距等)?> 提个建议,因建模后梁单元已赋予了箱型截面,横向尺寸均有,能否程序加入把梁单元自动转换成块单元的功能,那就很方便了。目前国内有个软件就具有这个功能,建模很方便,也很实用,对精确分析斜弯坡桥梁就很方便,避免采用梁格法的繁琐模拟。

6、曲线桥的设计。

第一种方法:直接导入曲线。

第二种方法:直接在表格中输入节点建模。

第三种方法:使用单元扩展功能,可方便地建立弯桥的梁单元模型、板单元模型、实体单元模型。梁单元弯桥:先建立一个点,然后在模型>单元>扩展命令中选择由点生成直线,并选择旋转。然后输入半径中心位置和分割数(或分割间距)。点击适用即可。板单元弯桥:先建立一条直线,然后在模型>单元>扩展命令中选择由线生成面,其余同上。建成后可再细分板单元。实体单元弯桥:先建立一个截面(板单元模型),然后在模型>单元>扩展命令中选择由面生成块,其余同上。建成后可再细分块单元。

7、弯矩My是绕y轴的弯矩,这个没有问题。只是弯曲应力的问题,正如你所说,弯曲应力Sbz是My 引起的应力,同样,弯曲应力Sby是Mz引起的应力,刚好和习惯相反。另外,在组合应力中,也是类似情形:弯矩(+y) 弯矩(-y) 弯矩(+z) 弯矩(-z) 其中,弯矩(+y)实际上是弯距Mz产生的应力,弯矩(+z)实际

上是弯距My产生的应力另外,剪切系数Qyb是针对沿z轴剪应力的,剪切系数Qzb是针对沿y轴剪应力的,也刚好相反。

8、计算桥梁结构(中国桥规),在时间依存特性中有关混凝土的强度究竟该输入哪个28天强度?极限强度?标准强度还是设计强度?>在您的设计例题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阶段分析"中均输入4000kgf/cm3(对应C400),好像是设计强度。

应输入28 天材龄立方体抗压强度,即标号强度。当单位体系为N、mm 时直接输入标号即可,如30 号混凝土输入30;当单位体系不是N、mm 时需要换算后输入,如单位体系为KN、m 时,30 号混凝土应输入30000。参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GJ 023-85)的第2.1.1 条,输入该项是为了计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以上引自FAQ

9、MIDAS如何处理铰接?

如果使用的是梁单元,在边界条件>释放梁端部约束中释放旋转约束即可。

10、如何自定义ZK活载??

参考用户定义车辆荷载中的列车荷载类型,其中有普通列车和高速列车荷载类型、轻轨、地铁类型。

11、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

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集中荷载输入0。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定义车辆组。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例如: 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

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

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d. 车道宽度应按规范规定输入一个车辆宽度,如城市车道荷载应输入3m,人群荷载可输入实际步道宽。当使用梁单元建立模型时

a. 程序默认为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目前版本按线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d.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

挂车荷载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布置挂车荷载时,需要在主菜单>移动荷载分析数据>移动荷载工况中点击‘添加’,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再

点击‘添加’,在弹出的‘子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均输入1。

移动荷载的横向布置

移动荷载的横向布置,在板型桥梁、箱型暗渠等建模助手中由程序自动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进行布置,并输出包络结果。

对于用户手动建立的桥梁,需要由用户手动布置车道。将布置的一系列车道布置车辆后定义为一种荷载工况,将另一些车道布置车辆后定义为另一种荷载工况,对不同的荷载工况分别做分析后,在荷载组合中定义包络组合。

12、使用板单元做移动荷载分析时,看不到应力结果

在主菜单的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单元输出位置中选择板单元的‘计算应力’

13、使用梁单元做移动荷载分析时,看不到组合应力结果

在主菜单的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单元输出位置中选择杆系单元的‘计算组合应力’

13、关于实体单元的内力输出

在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中选择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一些实体单元的面,程序将输出这些面上的合力。

14、弯桥支座的模拟

为了确定约束方向,首先定义支座节点处的节点局部坐标系,且可以输出节点局部坐标系方向的反力结果。按双支座模拟时,推荐在支座位置沿竖向建立两个弹性连接单元,单元下部固结,上部节点间设置刚臂。按单支座模拟时,推荐将支座扭矩方向约束。根据计算得到的扭矩和支座间距,手算支座反力。

刚臂的定义

在主菜单中选择模型>边界条件>刚性连接,定义主从节点间相关关系。

15、主从节点能否重复定义,既一个节点能否既从属于一个节点又从属于另一节点

理论上可以,既该节点的不同自由度分别从属于不同节点。

16、关于斜拉桥、悬索桥及使用了非线性单元的桥梁,做移动荷载分析的问题

移动荷载分析是线性分析,因为程序内部计算时将使用荷载的组合,模型中不能存在非线性单元。

当做斜拉桥、悬索桥的移动荷载分析时,应事先计算出桥梁在自重平衡下的索和吊杆的拉力,并将其作为初始内力加载在单元上,然后将非线性单元如索单元修改为桁架单元后做移动荷载分析。

17、温度荷载

系统温度:输入季节温差。初始温度对结果没有影响。当需要分别计算成桥前后的温差变化和成桥后年度的温差变化的影响时,可定义两个荷载工况名称,分别输入不同的系统温度温差,程序将分别计算不同温差的影响。

节点温度:主要用于输入沿单元长度方向(如梁长度方向)的温差。

单元温度:主要用于输入各单元的温升和温降,是对节点温度的补充。例如,用于地下结构的上板和侧墙的单元的温差不同时。

温度梯度:主要用于计算温度梯度引起的弯矩,其中高度数值没有具体物理概念,其中温差和高度的比值相等时,即梯度相等时,计算结果相同。

梁截面温度:主要用于定义梁上折线型的温度梯度变化。

18、施工阶段定义中,边界条件的激活和钝化中,‘变形前’与‘变形后’的意义该功能仅适用于使用‘一般支承’定义的边界条件表示该支承点的位置。

19、剪力滞效应

在主菜单中选择模型>边界条件>有效宽度系数。此处对Iy的调整仅适用于应力验算中。

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增减系数中的修改则适用于所有内力计算中。注意在该项中的增减系数并不是为了考虑剪力滞效应,该项一般应用于建筑结构的剪力墙连梁的刚度折减上。

20、二期恒载的输入

可以在主菜单中选择荷载>压力荷载,按均布荷载输入。

21、配重的输入

可以按外部荷载输入,然后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为质量中将其转换为质量后,参与结构自振周期的计

算中。

也可以直接按节点质量输入(模型>质量>节点质量),此时应将配重除以重力加速度。

22、摩擦支座的问题

在主菜单的模型>边界条件>非线性连接中选择摩擦摆型支座

23、平面荷载的布置问题

首先定义平面荷载,其中的x1~x4,y1~y2是相对坐标,即相对于分配荷载对话框中原点的相对坐标。24、关于荷载、荷载类型、荷载工况、荷载组合、荷载组的概念

荷载:指某具体的荷载,如自重、节点荷载、梁单元荷载、预应力等。其特点是具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向。荷载类型:只荷载所属的类型,如恒荷载类型、活荷载类型、预应力荷载类型等,该类型将用于自动生成荷载组合上,程序根据给荷载工况定义的荷载类型,自动赋予荷载安全系数后进行荷载组合。

荷载工况:是查看分析结果的最小荷载单位,也是荷载组合中最小单位。一个荷载工况中可以有多个荷载,如同一荷载工况中可以有节点荷载、均布荷载等;一个荷载工况只能定义为一种荷载类型,如某荷载工况被定义为恒荷载后,不能再定义为活荷载;不同的荷载工况可以属于同一种荷载类型。

荷载组合:将荷载工况按一定的系数组合起来,也是查看分析结果的单位。在MIDAS软件中,当模型中无非线性单元,且所做分析为线性分析时,荷载组合可在后处理中进行,即运行分析后再做组合。当模型中有非线性单元,程序做非线性分析时,需在分析前建立荷载组合,然后将其定义为一个新的荷载工况后再做分析。

荷载组:荷载组的概念仅使用于施工阶段分析中。在做施工阶段分析时,某一施工阶段上的荷载均被定义为一个荷载组,施工阶段中荷载的变化,均是以组单位进行变化的。

关于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CS:合计

做施工阶段分析时程序内部将在施工阶段加载的所有荷载,在分析结果中会将其归结为CS:恒荷载。

如果用户想查看如施工过程中某些荷载(如吊车荷载)对结构的影响的话,则需在分析之前,在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数据对话框的下端部分,将该荷载从分析结果中的CS:恒荷载中分离出来。被分离出来的荷载将被归结为CS:施工荷载。

分析结果中的CS:合计,为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及钢束、收缩、徐变等荷载的合计。但不包括收缩和徐变的一次应力,因为它们是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将荷载类型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CS)的话,则该荷载只在施工阶段分析中会被使用。对于完成施工阶段分析后的成桥模型,该荷载不会发生作用,不论是否被激活。

25、关于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postCS阶段

postCS阶段的模型和边界条件与最终施工阶段的相同,postCS阶段的荷载为定义为非施工阶段荷载类型(在荷载工况中定义荷载类型)的所有荷载工况中的荷载,包括施工阶段中没有使用过的荷载。

对于与其它成桥后作用的荷载进行荷载组合,须在postCS中进行。在生成荷载组合时将CS:合计定义为如LCB1的话,则postCS中的LCB1的结构状态即为施工阶段完了后的成桥状态。

26、关于Tresca应力和有效应力(von-Mises应力)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有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Tresca应力)理论、von-Mises应力理论等很多理论。

最大剪应力(Tresca应力)理论是指材料承受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一定限值时发生屈服。

von-Mises应力是指有效应力达到一定限值时材料发生屈服(圆柱面破坏)。MIDAS软件输出的von-Mises 应力是有效应力。

27、非施工阶段分析中,收缩和徐变的计算

目前版本中不支持该功能,但用户可建立一个施工阶段,将施工阶段的给出1500天,即可查看收缩和徐变。但需要将该施工阶段内分割成5个子步骤,以便于准确反应老化效果。

收缩和徐变曲线中开始加载时间、结束加载时间、开始收缩时的混凝土材龄的意义

开始加载时间、结束加载时间没有实际意义,仅用于图形显示范围。

当开始加载时间不变、仅修改结束加载时间时,图形上开始加载时间位置数值发生变化的原因为左侧表格中的第一个起始数据为‘开始加载时间+(结束加载时间-开始加载时间)/步骤数’开始收缩时的混凝土材

龄表示从浇筑混凝土开始到拆模板混凝土开始接触大气的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施工阶段分析时需要定义构件的初始材龄,开始收缩时的混凝土材龄不应大于构件的该初始材龄。

28、计算自振周期的问题

首先要在主菜单的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X、Y、Z方向,当只要查看竖向自振周期时,选择转换为Z方向。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填写相应数据。

29、地震反应谱计算中模态数量的选择

规范规定反应谱分析中振型参与质量应达到90%以上,在MIDAS软件中的主菜单>结果>分析结果表格>振型形状中提供振型参与质量信息。在分析结束后,用户应确认振型参与质量是否达到了90%,当没有达到90%时,应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增加模态数量。

30、关于屈曲分析

目前MIDAS软件中的屈曲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可进行屈曲分析的单元有梁单元、桁架单元、板单元等。首先要在主菜单的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X、Y、Z方向。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选择相应荷载工况和模态数量。

31、关于施工阶段分析中自重的输入

首先要定义自重所属的结构组名称(如定义为自重组)。

然后在荷载>自重中定义定义自重(在Z中输入系数-1),并在荷载组中选项中选择相应荷载组名称(如自重组),该项必须要选!然后在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定义施工阶段中定义第一个施工阶段时,将自重的荷载组激活。以后阶段中每当有新单元组增加时,程序都会自动计算自重。即自重只需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激活一次,且必须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激活一次。

32、关于支座沉降

MIDAS中有两种方式定义支座沉降,一种是在荷载>支座强制位移中定义,一种是在荷载>支座沉降分析数据中定义。在荷载>支座强制位移中定义时,可以定义沿各方向的沉降量。同时以两个荷载工况定义两个支座的沉降时,这两个工况可以互相组合。当已知某支座的沉降时,可采用此方法定义支座沉降。当仅考虑支座沿整体坐标系Z轴方向的沉降时,推荐在荷载>支座沉降分析数据中定义支座沉降。当不能缺确切知道某支座发生沉降时,既用户欲计算所有支座不同时发生沉降或发生不同沉降量时,可采用此方法。在荷载>支座沉降分析数据中定义沉降例题: 某工程有四个桥墩,每个桥墩都要考虑1cm的沉降量,用户欲计算最不利的沉降组合结果时,a. 在荷载>支座强制位移>支座沉降组中将每个支座的沉降均定义为一沉降组(S1~S4);b. 然后在荷载>支座沉降荷载工况中随便定义一个支座沉降荷载工况名称(如: SSS);并将所有支座沉降组(S1~S4)到右侧列表中,然后在Smin中输入1,在Smax中输入3。然后进行分析,程序将自动生成SMax:SSS、SMin:SSS、Small:SSS三个荷载工况。其中SMax:SSS输出的是所有沉降可能组合中,各单元的最大反应;SMin:SSS输出的是所有沉降可能组合中,各单元的最小反应;SMall:SSS输出的是所有沉降可能组合中,各单元的最大反应和最小反应的绝对值中的较大值。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各单元的最大反应(比如弯矩)并不是发生在同一种沉降组合中,在这里输出的是所有各单元在各种沉降组合中产生的最不利结果。

33、在MIDAS软件中施工阶段分析采用何种模型?

答: 施工阶段模拟中的模型概念有两种,一种是累加模型概念,一种是独立模型概念。

累加模型的概念就是下一个阶段模型继承了上一个阶段模型的内容(位移、内力等),累加模型比较容易解决收缩和徐变问题。但较难解决非线性问题。举例说,当下一个施工阶段荷载加载时,上一个阶段已发生位移的模型容易发生挠动时(比如悬索桥模型),上一阶段的荷载也应同时参与该施工阶段的非线性分析中,而此时累加模型很难解决该类问题。

独立模型的概念就是每施工阶段均按当前施工阶段的所有荷载、当前模型进行分析,然后作为当前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两个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差作为累加结果。此类模型较容易使用于大位移等非线性分析中。但不能正确反应收缩和徐变。

目前MIDAS的施工阶段模拟实际上隐含了这两种模型的选择。

在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当选择"考虑非线性分析"选项时,程序按独立模型计算,当没有选择该项时,

按累加模型分析。

至于具体的工程,应选择哪种模型,应由用户判断。

34、在MIDAS软件中静力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类型中包括了所有的荷载,为什么菜单下面还有移动荷载工况和支座荷载工况等内容呢?

答: 静力荷载工况中的荷载类型正如它的名字为"静力"类型。

当用户需要分析移动荷载处于某一个位置时的情况,即手动决定移动荷载位置后,再做静力分析时,需要在此定义相应的移动荷载工况,也为后处理中自动生成荷载组合做准备。

支座沉降分析数据中的支座荷载工况其实与移动荷载的概念差不多。举例说明,当有9个支座时,每个支座都可能发生沉降时,该功能可以由自动计算所有可能的沉降组合,因此提供的也是相当于"动态"的结果。所以另外增加了一个定义荷载工况的菜单。(静力荷载工况中定义的基础变位影响力类型适用于荷载>支座强制位移菜单中)

35、MIDAS在做时程分析时如何输入地震波?

答: 地震波的输入在主菜单的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函数中定义。

点击添加时程函数后,可选择30多个地震波,也可以自己定义时程函数。

MIDAS单元小结

前段时间,在建模过程中。结合MIDAS帮助说明,对MIDAS中的几种不同单元的特性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小结:

梁单元:

1.一般梁/变截面梁单元一般用于杆系构件或变截面(如楔形变截面)构件上,也可以作为连接自由度不同的两种单元的连接构件,比如刚臂的模拟。

2.MIDAS中的梁单元具有六个自由度,并默认计算剪切变形。当用户不想考虑剪切变形时,可将截面特性值的剪切面积设为零。梁单元以铁摩辛柯的梁理论(垂直于中和轴的截面,在变形后保持平面形状,但不一定要继续垂直于中和轴)为基础,分析时考虑剪切变形。

3.当截面尺寸与构件长度的比大于1/5时(深梁),轴向的剪切变形的影响将显著增加,这种情况推荐用户使用板单元建模并划分较详细的网格。

4.梁单元截面特性值中的扭转刚度(torsional resistance)与截面的极惯性矩(polar moment of inertia)是不同的(圆形截面时,两个值相等)。扭转刚度一般由实验确定,当扭转变形较大时,应给予注意。也就是说MIDAS 只能考虑一部分效应较小的扭转,而考虑不了畸变(又称歪扭)的效应。

5.梁单元(或桁架单元)被理想化为线单元,截面的特性值均以中和轴为基准,因此程序不能自动考虑梁单元连接的刚域效果(梁柱节点)以及中和轴不同引起的效果。当需要考虑梁单元连接的刚域效果(梁柱节点)以及中和轴不同引起的效果时,需要利用梁端偏心功能或几何约束条件(在主菜单中选择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

6.当在一个节点释放多个杆件的端部约束时,注意可能会发生奇异现象。当不可避免地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在相应自由度方向加一具有微小刚度的弹性连接单元或弹性约束。

7.当节点自由度不同的单元连接在一点时,使用刚性梁单元会更有效地避免发生奇异。输入刚性梁单元时,可以将其刚度相对提高,一般可以比相连接的其它单元刚度高10e5~10e8倍。(疑问:此处的节点自由度不同是指的约束自由的个数不同呢?或者也包括了自由读方向的不同呢?)

8.多个梁单元在一点铰接时,为了避免发生奇异,其中一个梁单元不释放梁端约束,其它梁单元释放梁端约束。

9.梁与板单元的连接模拟。因为板单元没有垂直于单元方向的旋转自由度,所以即使梁单元与板单元之间连接起来,也不能传递给梁单元以绕垂直于板单元方向的弯矩,其结果相当于铰接。为了正确模拟连接,使用辅助的刚性梁。辅助刚性梁与现有梁单元的连接不必释放约束,将其与板单元的连接端释放所有旋转自由度和轴向约束。(疑问:此处辅助刚性梁的作用我认为就是把板单元的变形效应传递给辅助梁,可是为什么辅助梁跟板单元之间要释放所有的旋转自由度跟轴向约束呢?)

板单元:

厚板单元与薄板单元的差别为厚板单元考虑剪切变形。在MIDAS中提供了六自由度的板单元,六自由度的板单元在平面内的旋转刚度受单元细分程度的影响较大,使用时应尽量细分。板单元可以使用于面内受拉压及面外受弯的压力容器、护壁、桥梁板等模型中。

平面应力单元:

可以使用于受拉或受压的膜单元或只能受平面方向荷载的结构上。可以承受垂直于单元边界的荷载。具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具有平面内抗拉、抗压和剪切强度。

平面应变单元:

一般使用于象大坝、隧道那样维持一定的截面而长度很长的结构模型中。平面应变单元不能和其它类型的单元混合使用。平面应变单元可以承受垂直于单元边界的荷载。因为平面应变单元只能发生平面内变形,所以只能用于线性静力分析,不存在平面外变形。由泊松比可以计算出平面外应力。平面应变单元具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不仅具有平面内抗拉、抗压和剪切强度,而且具有平面外抗拉和抗压强度。

轴对称单元:

轴对称单元一般使用于形状、材料、荷载等沿一定的轴对称的结构中,如管道、压力容器、水箱、料仓等。轴对称单元不能和其它类型的单元混合使用。

桁架单元、只受拉单元以及只受压单元:

一般用于空间网架、索结构、支撑等只承受轴向力的构件和对接触面的模拟上。桁架单元、只受拉单元以及只受压单元没有旋转方向的刚度,其两端节点没有旋转方向的自由度。没有旋转方向自由度的单元之间连接时,程序分析过程中将发生奇异现象(Singular Error)。当模型有这种非正常连接时,MIDAS在程序内部自动约束相应节点的旋转自由度,从而防止因分析时发生奇异而退出计算的情况发生。桁架单元、只受拉单元以及只受压单元等没有旋转方向的刚度的单元与具有旋转方向刚度的单元(如梁单元)连接时,程序无需在内部做调整,也不会发生奇异现象。

实体单元:

一般用于实体结构中,实体单元的形状有楔形、三角棱柱体和六面体。实体单元一般用于实体结构中,实体单元的形状有楔形、三角棱柱体和六面体。实体单元没有旋转刚度,即在其节点位置没有旋转自由度。没有旋转自由度的不同单元之间相互连接时,在连接节点位置会发生奇异。此时在MIDAS中,程序内部会自动约束旋转自由度,从而避免了奇异的发生。另外,当实体单元和具有旋转自由度的梁单元或板单元连接时,可以使用刚性连接(主节点、从属节点)或使用刚性辅助梁,从而保证旋转自由度的连续性。(原理同板单元)

MIDAS单元小结。。。

前段时间,在建模过程中。结合MIDAS帮助说明,对MIDAS中的几种不同单元的特性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小结:

梁单元:

1.一般梁/变截面梁单元一般用于杆系构件或变截面(如楔形变截面)构件上,也可以作为连接自由度不同的两种单元的连接构件,比如刚臂的模拟。

2.MIDAS中的梁单元具有六个自由度,并默认计算剪切变形。当用户不想考虑剪切变形时,可将截面特性值的剪切面积设为零。梁单元以铁摩辛柯的梁理论(垂直于中和轴的截面,在变形后保持平面形状,但不一定要继续垂直于中和轴)为基础,分析时考虑剪切变形。

3.当截面尺寸与构件长度的比大于1/5时(深梁),轴向的剪切变形的影响将显著增加,这种情况推荐用户使用板单元建模并划分较详细的网格。

4.梁单元截面特性值中的扭转刚度(torsional resistance)与截面的极惯性矩(polar moment of inertia)是不同的(圆形截面时,两个值相等)。扭转刚度一般由实验确定,当扭转变形较大时,应给予注意。也就是说MIDAS 只能考虑一部分效应较小的扭转,而考虑不了畸变(又称歪扭)的效应。

5.梁单元(或桁架单元)被理想化为线单元,截面的特性值均以中和轴为基准,因此程序不能自动考虑梁单元连接的刚域效果(梁柱节点)以及中和轴不同引起的效果。当需要考虑梁单元连接的刚域效果(梁柱节点)以及中和轴不同引起的效果时,需要利用梁端偏心功能或几何约束条件(在主菜单中选择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

6.当在一个节点释放多个杆件的端部约束时,注意可能会发生奇异现象。当不可避免地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在相应自由度方向加一具有微小刚度的弹性连接单元或弹性约束。

7.当节点自由度不同的单元连接在一点时,使用刚性梁单元会更有效地避免发生奇异。输入刚性梁单元时,可以将其刚度相对提高,一般可以比相连接的其它单元刚度高10e5~10e8倍。(疑问:此处的节点自由度不同是指的约束自由的个数不同呢?或者也包括了自由读方向的不同呢?)

8.多个梁单元在一点铰接时,为了避免发生奇异,其中一个梁单元不释放梁端约束,其它梁单元释放梁端约束。

9.梁与板单元的连接模拟。因为板单元没有垂直于单元方向的旋转自由度,所以即使梁单元与板单元之间连接起来,也不能传递给梁单元以绕垂直于板单元方向的弯矩,其结果相当于铰接。为了正确模拟连接,使用辅助的刚性梁。辅助刚性梁与现有梁单元的连接不必释放约束,将其与板单元的连接端释放所有旋转自由度和轴向约束。(疑问:此处辅助刚性梁的作用我认为就是把板单元的变形效应传递给辅助梁,可是为什么辅助梁跟板单元之间要释放所有的旋转自由度跟轴向约束呢?)

板单元:

厚板单元与薄板单元的差别为厚板单元考虑剪切变形。在MIDAS中提供了六自由度的板单元,六自由度的板单元在平面内的旋转刚度受单元细分程度的影响较大,使用时应尽量细分。板单元可以使用于面内受拉压及面外受弯的压力容器、护壁、桥梁板等模型中。

平面应力单元:

可以使用于受拉或受压的膜单元或只能受平面方向荷载的结构上。可以承受垂直于单元边界的荷载。具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具有平面内抗拉、抗压和剪切强度。

平面应变单元:

一般使用于象大坝、隧道那样维持一定的截面而长度很长的结构模型中。平面应变单元不能和其它类型的单元混合使用。平面应变单元可以承受垂直于单元边界的荷载。因为平面应变单元只能发生平面内变形,所以只能用于线性静力分析,不存在平面外变形。由泊松比可以计算出平面外应力。平面应变单元具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不仅具有平面内抗拉、抗压和剪切强度,而且具有平面外抗拉和抗压强度。

轴对称单元:

轴对称单元一般使用于形状、材料、荷载等沿一定的轴对称的结构中,如管道、压力容器、水箱、料仓等。轴对称单元不能和其它类型的单元混合使用。

桁架单元、只受拉单元以及只受压单元:

一般用于空间网架、索结构、支撑等只承受轴向力的构件和对接触面的模拟上。桁架单元、只受拉单元以及只受压单元没有旋转方向的刚度,其两端节点没有旋转方向的自由度。没有旋转方向自由度的单元之间连接时,程序分析过程中将发生奇异现象(Singular Error)。当模型有这种非正常连接时,MIDAS在程序内部自动约束相应节点的旋转自由度,从而防止因分析时发生奇异而退出计算的情况发生。桁架单元、只受拉单元以及只受压单元等没有旋转方向的刚度的单元与具有旋转方向刚度的单元(如梁单元)连接时,程序无需在内部做调整,也不会发生奇异现象。

实体单元:

一般用于实体结构中,实体单元的形状有楔形、三角棱柱体和六面体。实体单元一般用于实体结构中,实体单元的形状有楔形、三角棱柱体和六面体。实体单元没有旋转刚度,即在其节点位置没有旋转自由度。没有旋转自由度的不同单元之间相互连接时,在连接节点位置会发生奇异。此时在MIDAS中,程序内部会自动约束旋转自由度,从而避免了奇异的发生。另外,当实体单元和具有旋转自由度的梁单元或板单元连接时,可以使用刚性连接(主节点、从属节点)或使用刚性辅助梁,从而保证旋转自由度的连续性。(原理同板单元)

midas常遇问题总结

B:midas civil 1、今天同事发现midas中当张拉钢束时当前阶段灌浆即下0个阶段灌浆(默认是这样),计算出来的等效面积和惯距是考虑钢束转化成混凝土后的面积,所以应该输入下1个阶段灌浆。 2、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中28天零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一定要看好,否则输入小了,总是提示你约束有误,我就犯了两回这样的错误,在边界条件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错误,其实是这个标号输入太小。 3、对于新手初次使用midas,一定要注意单位,记得一次有个同事在cad里划分好单元(单位mm),midas中定义的单位是m,导入后就是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发现是单位不对,像用spc计算截面特性同样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4、在进行抗震分析时,如果阵型始终达不到质量的90%,建议在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 5、静力荷载工况中除了温度和温度梯度,其他荷载都使用施工阶段荷载!! 6、预应力钢束特性值中导管直径如果输入错误(我曾经给输入大了100倍,主梁断面给扣了所剩无几),结果计算出恒载反力出现负值!! 7、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中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应点选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及应力。 8、midas进行psc验算时,正截面抗裂验算中某个单元在某种工况下psc截面top、bottom、topleft、topright、bottomleft、bottomright这6个点中有一个点应力是最小的,那么其他几个点是与这个点在该种工况下对应的并发应力。 --------------------------------------------------------------------------------------------------------------------- 9、midas中支座沉降只能考虑竖向位移,不能考虑纵桥向及横桥向位移(在计算拱桥时需要考虑纵桥向位移)。这一点就不如桥博方便。 10、大家在用SPC计算截面属性时,当采用截面为薄壁截面时,需指定划分网格大小,否则划分不了。 11、midas截面中移动质心位置只是调整渲染效果图中图形让他对齐而已。 12、用midas计算梯度温度时用梁截面温度计算选择“预应力类型”时计算老是弹出错,建议选择一般截面,估计midas在后续版本中会更新这个错误的。 13、对于像斜拉桥、斜腿等结构其主梁一般是偏心受压构件,用桥博计算时输出的抗力都是轴力,而midas psc计算时输出的抗力确实弯矩,经咨询midas技术人员,midas中是按照纯弯构件计算,不过他也可以按照偏压构件计算,只不过要在一般设计参数中输入长度系数,自由长度等数据才可以。(对于梁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该如何取,感觉很困惑,桥博中和midas 中都必须由设计人员自己确定,不过比对桥博和midas的结果,感觉差的比较多,不知道是不是一般参数中输的数据不对) 14、midas中使用阶段活载效应中已计入冲击系数,不信你可以看看长短期效应的组合系数就知道了。 15、大家使用spc计算截面性质,然后在往midas中导入截面,导完截面大家一定要检查一下导入截面的四个角点坐标是否正确,因为midas计算应力就是用这四个点,如果位置不对,则计算的应力也不正确。

midas建模常见问题

Midas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具体问题 MIDAS/Civi 为三维空间分析程序,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类型... 问题解答 “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有多种结构类型可供选择(3-D 、X-Z 平面、Y -Z 平面、X-Y 平面、约束RZ )。建立模型时,直接在本对话框定义相应的平面结构类型(X-Z 平面、Y-Z 平面、X-Y 平面)即可。 相关知识 三维空间模型的一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当结构类型定义为二维平面类型后,一个节点的自由度就变成3个。对于二维平面类型结构的节点定义边界条件时,只对相应的3个自由度定义约束即可。 相关问题 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具体问题 物理重力加速度为2/8.9s m ,工程重力加速度为2/10s m 。在程序中如何查看并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类型... 问题解答 可以在“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查看重力加速度值。程序默认的重力加速度是物理重力加速度2/806.9s m ,如需要按工程重力加速度进行计算,可在本对话框直接修改重力加速度值即可。 相关知识 进行特征值分析时需要单元或节点的质量数据,单元的自重转化为质量时,程序将利用此重力加速度计算单元或节点的质量。 相关问题 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具体问题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中跨为奇数跨的悬索桥模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程序提示错误“遵守事项:中间距离数为偶数”。如何建立中跨为奇数跨的悬索桥模型?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悬索桥... 问题解答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功能只能建立偶数跨的模型。需要建立奇数跨度模型时,首先利用建模住手建立原奇数跨+1跨(偶数跨)的模型,然后删除中跨跨中的吊杆单元,再利用“悬索桥分析控制”功能重新更新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即可。 相关知识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往往与工程师预想的模型有些差异(例如主塔与加劲梁的连接处以及边界条件等),此时就要用户自己调整模型至预想模型。模型被修改后,原来的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不能满足新模型的平衡状态,必须对整体结构重新进行精密分析(悬索桥分析控制),求出新的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 相关问题 4.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具体问题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对桥墩只能输入一个高度,如何定义桥墩高度不一样的模型?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悬臂法(FCM)桥梁... 问题解答 首先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建立等高度桥墩模型,然后调整桥墩梁单元的长度即可。 相关知识 程序中的“建模助手”功能建立的模型,都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 相关问题 5.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具体问题

信息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20XX-20XX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 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 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 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远程 教育培训,及时提交作业及撰写学习反思。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 的工作是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的,自 己的日常平凡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而是像 陶行知那样把教育事业当作“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必 须做到有了这种认识,才能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这份责任。 二、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汇报专题不迟到、 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 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

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 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 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 3、注重教学教法的研究,追求高效课堂,解决如何把已掌握 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 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 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 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

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 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 ; 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 3)在上翼缘处建立一直线梁(扩展过渡用),然后分别向横向中间及外悬挑边缘扩展成板单元; 4)使用单元镜像功能横向镜像另一半; 5) 为了观察方便,在单元命令中使用修改单元参数功能中的修改单元坐标轴选项,将板单元的单元坐标轴统一起来。在板单元或实体块单元上加预应力钢束的方法,目前设计人员普遍采用加虚拟桁架单元的方法,即用桁架单元模拟钢束,然后给桁架单元以一定的温降,从而达到加除应力的效果。温降的幅度要考虑预应力损失后的张力。这种方法不能真实模拟沿钢束长度方向的预应力损失量,但由于目前很多软件不能提供在板单元或块单元上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所以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普遍在采用这种简化分析方法。 MIDAS目前正在开发在板单元和块单元上加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的模块,以满足用户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2、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 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写的"Bridge deck 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 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您也可以从CAD中导入截面(比如单线条的箱型截面,然后在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赋予线宽代表板宽)。 4、如果截面形式在软件提供里找不到,自己可否编辑再插入变截面,如果我设计的桥梁是变截面但满足某一方程F(x),且截面形式Midas/civil里没有,需通过SFC计算再填入A、

信息技术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部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我们的成员分散在各个教研组,很多成员都是教育教学中的骨干,他们在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分担了信息技术部的各项工作,作为信息技术部的部长,我一直感到很惭愧,对他们工作中的付出我都无以回报,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部工作总结。这次学校将感动团队授予我们信息技术部,我想一方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信息技术部的工作可以说是琐碎,繁杂,很多时候做得都是一些救急工作,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谈不出很多高深的理论。虽然如此,我觉得通过我们信息技术部所有老师的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中还是卓有成效的 第一,我们信息技术部的成员分散在各个办公室,在他们的影响和指导下,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文字处理,制作随堂的教学课件,已经是比较熟练了。当老师们遇到难题时,他们经常会得到身边能手的帮助,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比较快的解决,老师们也不再惧怕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各个办公室的电脑维护也有了专人负责。象徐诚经常会帮低年级的办公室去及时处理各种电脑故障。袁平平也是她所在办公室电脑的第一维护人。 第三,在大型活动中,信息技术部的成员能团结协作。在学校省级“十五”电教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合作一一探究型” 学习方式的形成的研究》已完成结题的工作中,我们全体成员在教导处金东旭主任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徐诚、顾雄二话没说就接下了上录像课的任务,袁平平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徐涛制作汇报要用的幻灯片。金主任化了大量的时间完成了结题报告。

midas常见问题汇编

此资料系本人一段时间的使用心得及根据MIDAS网页上QA资料的整理,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1、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取值? 答:板的面内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内抗拉及抗压刚度的;面外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外抗弯刚度的。假设N为面内厚度,W为面外厚度,程序计算自重时一般取用N值;当N=0、M>0时,以M值计算自重。 2、问:梁、柱、墙配筋设计是如何考虑的? 答:目前版本程序提供的计算书是根据实际配筋的验算结果,而非是求构件所需配筋面积的过程。 一、梁的配筋设计 根据《混规》的方法,取用内力包络值进行配筋计算。当计算结果显示超筋时,可以调大钢筋直径,再进行配筋设计。程序内定配筋只提供两排钢筋,多排时可通过加大每一排的钢筋数量再进行验算。 二、柱的配筋设计 程序是按《混规》附录F的双偏压方法计算配筋的,具体过程是根据用户定义的柱截面尺寸,程序按构造要求先定好钢筋根数,再根据定义的钢筋直径按顺序对各组组合内力进行承载力计算,当截面承载力不满足时,再选用下一个钢筋直径进行计算,直至截面承载力满足所有组合内力的要求。因为双偏压设计是一个多解的过程,所以程序必须按上述操作才能输出一个合理的配筋结果。另外程序也提供验算的功能,可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编辑验算用柱截面数据里先定义好钢筋布置,再通过设计>钢筋混凝土截面验算>柱截面验算进行验算。 三、剪力墙的配筋设计 目前版本剪力墙的配筋设计没有考虑边缘构件的设计要求,剪力墙是按直线段墙来做配筋设计的,具体设计方法见《混规》中有关规定。 另外Gen691版本暂时屏蔽了对剪力墙沿层高方向划分的功能,对于想进行细分的剪力墙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下图所示,现在需要对中间层的剪力墙进行细分。首先使用模型>单元>分割将中间层的剪力墙进行细分。在模型>建筑物数据>生成层数据中生成层,然后将3、4、5层解除刚性板假定;将细分的每一层的墙单元定义为一个墙号;进行设计,该层墙体的配筋取横向划分后最下面的墙号2的配筋。此时墙号2的内力值即是中间层墙的内力值,唯一不同的是墙号2的墙高较中间层的层高小,因为按照规范中进行剪力墙配筋设计时,墙高只是影响偏心距增大系数η,一般情况下对于剪力墙η值为1,所以墙高对墙配筋设计的影响不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查看层结果输出,可以在后处理的时候,利用定义塔块的功能,输出所要层的分析结果,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定义多塔,如上图将1F、2F、6F、屋顶定义成一个塔块就可以了。

【最新】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工作总结

【最新】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本人于_94年毕业于__高等专科学校,96年8月分配到__中学,98年调到__小学,99年到__小学,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经__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99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99年_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_00年_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_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_年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___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由我执笔撰写了>,我的活动方案>也被选送苏州._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_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在张家港

基于Midas Civil的连续刚构桥受力分析

基于Midas Civil的连续刚构桥受力分析 摘要:本案例通过Midas软件建立连续刚构桥受力结构模型,对连续刚构桥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分析,清晰表达出其各使用阶段内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内力分析计算,为以后连续刚构桥施工受力分析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Midas分析;连续刚构桥;内力分析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路线跨越漳彭运河后,于大娘涡、沙头顶之间跨越淡水河。淡水河上游接东江北干流和中堂水道,下游汇入狮子洋。淡水河特大桥设计起点从路线K20+060开始至K21+184终止。其中主桥为(82+2×140+80)m的连续刚构桥,梁部采用C60混凝土,根部梁高8m,高跨比为1/17.5,跨中梁高为3m,高跨比为1/46.67,跨中根部梁高之比为1/2.67,底板按1.8次抛物线变化,桩基采用9根φ2.2m桩(半幅桥)。 2 主要技术标准 本桥采用对称逐段悬臂灌注和支架现浇两种施工方法。先托架浇注0号块,再对称逐段悬臂浇筑其它块件。边跨端头块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中跨采用挂篮合拢。边跨采用支架施工,先现浇端头块,然后浇筑2m 长合拢段进行边跨合拢。相关计算参数如下所示: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八车道。 2、桥面宽度:2×19.85m。 3、荷载等级:公路-I级。 4、设计时速:100km/h 5、设计洪水频率:1/300。 6、设计通航水位:H5%=3.14m。 7、设计基本风速:V10%=31.3m/s 3 计算理论 构件纵向计算均按空间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 V7.41进行计算。(1)将计算对象作为平面梁划分单元作出构件离散图,全桥共划分711个节点和676个单元;(2)根据连续刚构的实际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案划分施工阶段;(3)根据规范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验算构件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要求。 4建立计算模型及离散图 4.1计算模型 主桥主墩采用桩基采用9根φ2.2m桩(半幅桥)。根据等刚度原则,将承台以下群桩模拟成二根短柱,柱底固接,桩顶与承台相接形成“门”形结构,令群桩和模拟的两根短柱在单位水平位移、单位竖向位移和单位转角时所需施加的外力相等,解决了桩土互相作用的计算问题。计算模型如下: 4.2构件离散图 5 计算分析 5.1 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1)正截面受压区高度计算 按《公桥规》规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ξbh0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38(C60 混凝土、钢绞线)。对各截面受压区高度进行计算,受压区高度最小富余量为96.0cm。最小富余百分比65.7%。计算下表所示:

midas常见问题与解答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目录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1) 一、建模 (9) 问:对于satwe模型转换这块,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9) 问:DXF文件导入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9) 问:程序如何实现相似层,相同的楼层是否能修改一个就可以了? (9) 问:如果要考虑地下室的地基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请问弹簧刚度怎样确定? (10) 问:一柱托双梁时,采用主从节点约束时,在从节点上加荷载,程序能否自动考虑扭转? (10) 问:我想在程序中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材料特性值来定义一种材料,能否实现?..10问:不大明白“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系数”中设定参数,比如在“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和“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等应该怎么设定? (10) 问:在建模中,设计的截面在MIDAS截面库中没有,请问对于不规则的截面输入有什么方法? (10) 问:在删除部分截面号后,如何对截面的号数进行重新编号,使其连续? (10) 问:如何施加偏心? (11) 问:剪力墙开洞后,定义的层是不是必须重新生成,且重新生成的层必须包含剪力墙开洞节点,否则不计算? (11) 问:施工阶段分析时需要定义构件的初始材龄,其初始材龄的定义是什么,和材龄有何联系?再请问,混凝土湿重指的是浇筑时的重量,还是与自重的差值呢? (11) 问:计算时,一定需输入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和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程序才会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吗?若此项数据不填写,只定义施工阶段,程序是否计算收缩徐变及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11) 问: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输入时为何没有中国规范? (11) 问: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区别? (11) 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取值?.. 11问:Pushover的模型,在修改保存后,再次打开的时候报错,无法打开模型,原因是什么? (12) 问:单向板导荷时,发现荷载导到短边上了,为什么? (12) 问:弹性连接、节点弹性支承和一般弹性支承的区别是什么? (12) 问:如何定义非X,Y,Z轴方向的约束,比如在X-Z平面内,结点所受约束与X轴成45度? (12) 问:模型的第二个施工阶段想要模拟X向滑动铰支座,但是出来的位移特别大,感觉支座没有起作用。 (12) 问:用截面特性工具做的截面如何导入模型? (12) 问:当一个节点存在不同的刚性连接时,应该怎么处理? (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一线教师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在研修过程中,我收获颇多,特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在这次远程培训中,我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满的成果。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盛了教学经验。详尽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完成了必修课24学时,选修课28课时,撰写研修日志20篇,上传个人资源3个,每月发表了研修反思,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程、话题并发起了6条话题,回复了6个话题,参与了互助研讨及特色活动,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共享资源微课程被推荐为优异,圆满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 2、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设计和技能作品2篇,参与小组磨课和课例研析回帖6次。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我勤劳地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上传的教学资源值得借用,方法行之有效、适合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数学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及思考。

MIDAS连续梁桥建模详细介绍

该过程是将三垮桥的运营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下面介绍了本人在对模型模拟的主要步骤,若中间出现的错误,请读者朋友们指出修改。 注:“,”表示下一个过程 “()”该过程中需做的内容 一.结构 1.单元及节点建立的主桁:因为桥面具有一定纵坡,故将《桥跨布置》图的桥面线复制到《节段划分》图对应桥跨位置,然后进行单元划分,将该线段存入新的图层,以便下步导入,将文件保存为.dxf格式文件。 2.打开midas运行程序,将程序里的单位设置成《节段划分》图的单位,这里为cm。导入上步的.dxf文件。将节点表格中的z坐标与y坐标交换位置(midas中的z与cad中的y对应)。结构建立完成。模型如图: 二.特性值 1.材料的定义:在特性里面定义C50的混凝土及Strand1860(添加预应力钢筋使用) 2.截面的赋予: 1).在《截面尺寸》和《预应力束锚固》图里,做出截面轮廓文件,保存为.dxf 文件 2).运行midas,工具,截面特性计算器,统一单位cm。导入上步的.dxf文件 先后运行generate,calculate property,保存文件为.sec文件,截面文件完成 3)运行midas,特性,截面,添加,psc,导入.sec文件。根据图例,将各项特性值填入;验算扭转厚度为截面腹板之和;剪切验算,勾选自动;偏心,中上部4)变截面的添加:进入添加截面界面,变截面,对应单元导入i端和j端(i为左,j为右);偏心,中上部;命名(注:各个截面的截面号不能相同) 5)变截面赋予单元:进入模型窗口,将做好的变截面拖给对应的单元。

注:1.建模资料所给的《预应力束锚固图》的0-0和14-14截面与《节段划分》图有出入,这里采用《截面尺寸》做这两个截面,其余截面按照《预应力束锚固图》做 2.定义材料先定义混凝土,程序自动将C50赋予所建单元(C50是定义的第一个材料,程序将自动赋予给所建单元) 三.边界条件 1.打开《断面》图,根据I、II断面可知,支座设置位置。根据途中所给数据,在模型窗口中建立支座节点(12点) 2.点击节点,输入对应坐标,建立12个支座节点 3.建立弹性连接: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连接类型(刚性),两点(分别点击支座点与桥面节点)共12个弹性连接 4.边界约束:中间桥墩,约束Dx,Dz;Dx,Dy,Dz;Dx,Dz, 两边桥墩,约束Rx,Dz;Rx,Dy,Dz;Rx,Dz 如表 四.添加预应力钢筋 1.定义钢束特性:打开《预应力筋布置及材料表》、《预应力束几何要素》。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特性值,根据材料表中钢筋的规格及根数填入相关数据(松弛系数:0.3;导管直径:10cm) 2.钢束布置形状: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布置形状,以T1为例: 1)打开《预应力束几何要素》,建立以中心点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为方便,在

midas常见问题汇总

Part I.部分使用说明 1. 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 l 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l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集中荷载输入0。 l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l 定义车辆组。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l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例如: 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l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 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 l 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 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2020年个人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个人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work,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work,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2020年个人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xx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高中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储办公软件的操作。 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

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 二、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

midas计算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书 1.结构总体布置 本部分结构设计所取计算模型为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桥梁的分孔,主跨长度为80m,取边跨46m,边主跨之比为0.575。设计该桥为三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46m+80m+460m),桥梁全长为172m。大桥桥面采用双幅分离式桥面,单幅桥面净宽20m (4X3.75行车道+1m左侧路肩+3.0m右侧路肩人行道+2X0.5m防撞护栏),两幅桥面之间的距离为1m,按高速公路设计,行程速度100Km/h。桥墩采用单墩,断面为长方形,长14米,宽3.5米,高25米。 上部结构桥面和下部结构桥墩均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钢束采用Strand1860钢材。 桥梁基本数据如下: 桥梁类型 : 三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桥(FCM) 桥梁长度 : L =46 + 80 + 46 = 172 m 桥梁宽度 : B = 20 m (单向4车道) 斜交角度 : 90?(正桥) 桥梁正视图 桥梁轴测图

2.箱梁设计 主桥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板宽20m,底板宽14m,支点处梁高为h支= (1/15 ~ 1/18)L中= 4.44 ~5.33m,取h支=5.0m,高跨比为1/16,跨中梁高为h中= (1/1.5~1/2.5) h 支= 2~ 3.33m,取h中=2.30m,其间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曲线变化。箱梁顶板厚为27.5cm。底板厚根部为54cm,跨中为27cm,其间分段按直线变化,边跨支点处为80cm,腹板厚度为80cm 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 箱梁断面图 连续梁由两个托架浇筑的墩顶0号梁段、在两个主墩上按“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

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的。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 所碰到的问题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在这个学期中,本人能 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 一学年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这学期的工作情况 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这学期里,我从思想上,利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 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 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 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二、工作方面 这学期主要的工作主要包括在三个方面:一是担任九年级共4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二是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运 用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工作,三是学校相关文件资料的打印及各 项数据的录入、核算等。 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继续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小组长,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各班每个组在上课时都能相互配合,共同遵守微机室 的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 生习惯。

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除及时认真地做收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刻录外,配合教务处为教师运用资源做好配套服务,如多媒 体教室设备的调试、接收设备的维护、资源的浏览和整理等,同时 认真做好各项记载。 在设备维护方面,本学期本人对学校的微机进行了检修、保养,力求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业务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为此,我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上 网浏览新课程教学及信息技术教学等资料,学习更多、更好、更新 的知识。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争取机会听评课,从中学习别 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使自己向一名科研型教师看齐。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本人在大量收集别人优秀设计、优秀架构,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有限的时间建成学校网站和个人教学博客,以利于同行间 的交流和学习,方便学生与我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积累和总结,本学期我 被评为优秀教师。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私人之间的关系,不迟到不早退,有时还会 加班加点,这同时煅练了自己。对学校的工作尽职尽责,不论是学 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越是对事业爱得深,越感到自己对事业的不尽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在保持原有优良作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我一定 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Midas常见问题

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 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 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 ; 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3)在上翼缘处建立一直线梁(扩展过渡用),然后分别向横向中间及外悬挑边缘扩展成板单元; 4)使用单元镜像功能横向镜像另一半; 5) 为了观察方便,在单元命令中使用修改单元参数功能中的修改单元坐标轴选项,将板单元的单元坐标轴统一起来。在板单元或实体块单元上加预应力钢束的方法,目前设计人员普遍采用加虚拟桁架单元的方法,即用桁架单元模拟钢束,然后给桁架单元以一定的温降,从而达到加除应力的效果。温降的幅度要考虑预应力损失后的张力。这种方法不能真实模拟沿钢束长度方向的预应力损失量,但由于目前很多软件不能提供在板单元或块单元上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所以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普遍在采用这种简化分析方法。 MIDAS目前正在开 发在板单元和块单元上加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的模块,以满足用户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2、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 的绞接? 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 E.C.Hambly写的"Bridge deck 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 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 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您也可以从CAD中导入截面(比如单线条的箱型截面,然后在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赋予线宽代表板宽)。 4、如果截面形式在软件提供里找不到,自己可否编辑再插入变截面,如果我设计的桥梁是变截面但满足某一方程F(x),且截面形式Midas/civil里没有, 需通过SFC计算再填入A、I、J等。也就是说全桥的单元截面都要用ACAD画出来再导入SFC,如果我划分的单元较小这样截面就很多很麻烦,SFC有没有提供象这种变截面的简单计算方法 目前MIDAS中的变截面组支持二次方程以下的小数点形式的变截面方程,如1.5次等。您可以先在SPC中定义控制位置的两个变截面,然后用变截面组的方式定义方程。然后再细分变截面组。我们将尽快按您的要求,在变截面组中让用户可以输入方程的各系数。谢谢您的支持! >如果我设计的桥梁是变截面但满足某一方程F(x),且截面形式Midas/civil里没有,需通过SFC计算再填入A、I、J等。也就是说全桥的单元截面都要用ACAD画出来再导入SFC,如果我划分的单元较小这样截面就很多很麻烦,SFC有没有提供象这种变截面的简单计算方法 5.弯桥支座如何模拟?用FCM建模助手建立弯箱梁桥模型后,生成的是梁单元(类似平面杆系),请问在如何考虑横向的问题?(假如横向设置两个抗扭支座,分别计算每个支座的反力)?采用梁单元能否计算横向的内力和应力(例如扭距、横梁的横向弯距等)?提个建议,因建模后梁单元已赋予了箱型截面,横向尺寸

MIDAS软件在建模时常见问题分析解读

MIDAS软件在建模时常见问题分析解读 问:我想在程序中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材料特性值来定义一种材料,能否实现? 答:例如想修改C30混凝土的部分参数,可先选择一个规范,再选择C30,然后将规范改为“无”,就可以对C30混凝土的参数进行修改,而不用用户自己输入材料的每一个特性值参数了。 问:不大明白“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系数”中设定参数,比如在“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和“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等应该怎么设定? 答: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值系数”中一般使用得较多的是设定梁的刚度放大或者折减系数,这时候对于需要放大或者折减的梁,要单独定义一个截面号,然后修改Iyy(抗弯刚度),抗扭刚度则修改Ixx。 设计中,需要对一些梁的弯矩进行调幅的时候,选择要定义的梁,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编辑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里面进行设定。 问:在建模中,设计的截面在MIDAS截面库中没有,请问对于不规则的截面输入有什么方法? 答: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计算截面的特性值后再导入到程序中。问:在删除部分截面号后,如何对截面的号数进行重新编号,使其连续?答:点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点击“重新编号”按钮,选择需要重新编号的截面,定义好“开始号”及“增幅”,注意勾选上“修改单元截面号”,点击“重新编号”即可。 问:施工阶段分析时需要定义构件的初始材龄,其初始材龄的定义是什么,和材

龄有何联系?再请问,混凝土湿重指的是浇筑时的重量,还是与自重的差值呢?答:初始材龄就是该单元被激活参与工作时的材龄. 材龄则意义更广泛(初始材龄+激活后的经过时间)。混凝土湿重是指混凝土凝浇注时的重量。 问:计算时,一定需输入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和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程序才会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吗?若此项数据不填写,只定义施工阶段,程序是否计算收缩徐变及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答:计算收缩和徐变至少要定义一个施工阶段。但是如果没有输入输入时间依存材料,程序就不能计算收缩和徐变。 问: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输入时为何没有中国规范? 答:中国规范中没有明确给出强度发展函数。 问: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区别? 答:如抗压和抗拉刚度应属于平面内刚度,抗弯应属于平面外刚度。 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取值?答:板的面内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内抗拉及抗压刚度的;面外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外抗弯刚度的。假设N为面内厚度,W为面外厚度,程序计算自重时一般取用N值;当N=0、M>0时,以M值计算自重。 问:Pushover的模型,在修改保存后,再次打开的时候报错,无法打开模型,原因是什么? 答:如果模型中定义完pushover的分析过程,只是在树形菜单里面删除pushover荷载工况,铰特性值等参数,而保留有“分析控制数据”的“PUSHOVER 的分析数据”,保存后的模型再次打开的时候,程序就会报错导致无法打开。问:弹性连接、节点弹性支承和一般弹性支承的区别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