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溶剂复合工艺2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1
无溶剂聚氨酯复合的工艺控制无溶剂复合工艺控制-无溶剂复合工艺具有环保、低碳节能、安全、低成本以及高速复合等优点。
因为优势明显,无溶剂复合一直“盛名在外”,在欧美市场也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据有关数据显示,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国内现今也仅有80余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开始进入软包装企业进行生产和考验,数量还不到复合设备总量的2%,远远逊色于干法复合的市场应用现状。
无溶剂复合在我国推广速度缓慢,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无溶剂复合工艺控制方面还很欠缺,无溶剂复合工艺和现有的干法复合等传统成熟工艺相比差异较大。
我通过这五六年在无溶剂复合行业工作中,积累了关于无溶剂复合工艺控制方面的些许经验,加以总结,拿来和行业的各位同仁们一起分享探讨,希望对使用无溶剂复合工艺的生产企业带来一些帮助。
无溶剂复合工艺主要难点是指无溶剂复合的设备、基材、胶黏剂、工艺参数的匹配难。
主要原因是:第一,张力控制难,因为初黏力很低,对各段张力的设定控制都非常严格。
第二,涂布量控制难,主要是因为控制参数多(6个,7个)、涂胶量与部分参数关系敏感。
第三,由于需要固化时间,复合结果显现滞后。
第四,由于生产速度一般较高,生产过程的整体控制难度增加。
因此,工艺控制的难度和废品风险明显增加。
要克服这些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严格控制,每个关键环节严格控制好,无溶剂复合工艺自然也就能得心易手。
一(复合基材的检测1. 表面张力对于复合基材的检测主要性能指标就是表面张力,对于通常使用的薄膜材料都须经过电晕处理(PE、BOPP膜的表面张力大于40达因,最差须大于38达因;VMPET 薄膜的表面张力大于42达因;PA薄膜的表面张力不得小于50 mN/m;PET薄膜的表面张力不得小于45 mN/m)。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胶粘剂的流平,涂布及复合牢度。
相反基材表面张力低于要求值时,会影响其复合牢度,严重的话会产生分层现象。
2. 厚度所用基材必须厚度均匀,厚度均匀性偏差要求控制在10%以内,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
恒生无溶剂复合机操作说明
恒生无溶剂复合机操作说明
1. 操作简介
•恒生无溶剂复合机是一款高效、节能、环保的机器,可用于将不同材料复合在一起。
•本操作说明提供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复合机。
2. 准备工作
在操作复合机之前,请确保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所有部件都处于正常状态。
- 准备好所需的复合材料,并按照配比要求准备好。
3. 操作步骤
1.打开恒生无溶剂复合机的电源开关,确保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待复合的材料准备好,按照配比要求放入机器的料斗中。
3.调整机器的操作参数,如温度、速度等,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复合
要求进行设置。
4.启动机器,开始复合过程。
复合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
机器的运行状况,确保一切正常。
5.复合过程结束后,停止机器,并关闭电源开关。
6.清理机器,清除残留材料和污垢,保持机器的整洁。
4.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在操作复合机时,务必佩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防材料溅射。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物体伸入机器内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机器的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
•禁止将复合机用于与其不匹配的材料,避免损坏机器或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复合机所在的工作环境应通风良好,以免发生有害气体积聚。
以上就是对恒生无溶剂复合机操作说明的要点介绍,请操作人员仔细阅读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联系相关技术人员。
如何确定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工艺参数引言无溶剂复合制品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工艺参数的确定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如何确定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工艺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优良性。
步骤一:材料选择在确定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工艺参数之前,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考虑到无溶剂复合制品的绿色环保特性,选择可再生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确保其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和复合工艺的可行性。
步骤二:复合工艺设计在进行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工艺参数确定之前,需要进行复合工艺的设计。
复合工艺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控制确定适宜的复合温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调整温度来控制复合材料的粘度和流动性,从而影响材料的分布均匀性和成型性能。
压力控制在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合适的压力能够保证材料的充填性能和密实度,影响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对压力的控制,可以调节复合制品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时间控制复合工艺中的时间控制是影响产品成型和固化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时间控制可以确保复合材料的反应充分,从而影响产品的硬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步骤三:实验验证确定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工艺参数后,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不同工艺参数的调整,制备一系列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和优化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产品性能。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定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工艺参数,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优良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工艺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要求。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无溶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6(4): 123-135.- 王五, 赵六. 无溶剂复合制品的制备及其应用. 化学工业, 2019, 45(2): 67-76.。
无溶剂复合上胶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无溶剂复合的胶原理进行概述及解释说明。
无溶剂复合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方法,通过在无需溶剂介质的情况下将不同材料进行结合,以实现特定功能或性能的提升。
1.2 文章结构文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大纲和目录,随后详细阐述了无溶剂复合的胶原理、其优势和挑战、关键步骤和操作方法,并举例分析了实际应用案例。
最后,总结研究内容和发现结果,并展望无溶剂复合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我们撰写这篇长文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无溶剂复合技术,揭示其工作原理、优势和挑战,以及关键步骤和操作方法。
通过对该技术的系统介绍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同时为相关领域中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此外,文章还致力于展望无溶剂复合技术未来可能取得的突破和应用领域,以期激发更多创新和研究的热情。
2. 无溶剂复合的胶原理:2.1 胶原理概述:无溶剂复合是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的技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新的性能和特性的复合材料。
在无溶剂复合过程中,没有使用溶剂来促使材料之间的粘结,并且通常需要一定的压力或温度条件来实现有效地结合。
2.2 无溶剂复合技术介绍:无溶剂复合技术是采用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将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分散并结实粘附的复合材料。
这通常涉及将两个或多个组分(如固体颗粒、纤维、填充物等)以适当比例混合,并通过加热、压缩、挤出等工艺步骤施加特定条件来完成粘结和固化过程。
无溶剂复合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塑料制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
2.3 无溶剂复合应用领域:无溶剂复合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塑料制品方面,无溶剂复合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塑料复合材料,提供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特殊功能。
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无溶剂复合可用于制备轻质、高强度和刚度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怎样做好无溶剂复合吴炳胜【摘要】此文详细的介绍了彩印软包装企业,做好无溶剂复合所具备的技术知识.【期刊名称】《塑料包装》【年(卷),期】2015(025)005【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无溶剂复合设备粘合剂工艺【作者】吴炳胜【作者单位】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国家对VOCs排放的控制更加严格,无溶剂复合凭其VOCs的零排放、速度快、能耗低、上胶量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软包装企业所关注与购买。
随着国内无溶剂复合的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势必会加入到无溶剂复合的行列。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掌握无溶剂复合呢!一、无溶剂复合机主要有混胶机单元、涂布单元、复合单元组成。
混胶单元的组成结构是:两个独立的胶桶和加热系统(A、B)、两个输胶电机、两个输胶管、两个输胶阀、一个混胶管以及控制面板等。
原理是:A、B两种胶水经过加热使胶桶内的胶液达到设定的温度,进入各自的输胶管,然后由控制面板按照A、B胶水的密度或体积分别用两个电机从两个各自的管道通过各自的输胶阀,进入混胶管,使A、B胶水在混胶管内充分混合。
然后流入无溶剂复合机的计量辊。
胶桶的加热方式有底部加热和环绕加热,由于胶液是从底部输出,所以应该是底部加热系统使得出胶的温度更加均匀。
所以大多数无溶剂复合机的设备厂都采用底部加热系统。
由于混胶是自动装置,所以A、B胶水的出胶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混胶机上都有混胶报警装置,一旦报警响起,工作人员就应采取措施,避免出现A、B 胶比例失调过大造成产品的浪费。
二、涂布单元主要有固定辊、计量辊、涂布钢辊、转移涂布橡胶辊及橡胶压辊、挡胶板、,放料装置、加热装置、张力系统等组成。
除去橡胶辊,其他几根辊都要求加热,涂布系统的加热装置是将加热的水循环到固定辊、计量辊、涂布钢辊里,使之表面达到设定的温度。
由于计量辊与固定辊之间的间隙,就是我们工作时调整上胶量的重要部位,因此计量辊、固定辊、涂布钢辊、涂布胶辊的材质受温度影响变形会影响上胶量,所以有些设备厂开始尝试用陶瓷辊代替钢辊(陶瓷的耐温高/不易变形/易清洗)。
无溶剂复合工艺关键控制点一、无溶剂复合工艺的概述无溶剂复合工艺是指在制备复合材料时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成一种新的材料。
该工艺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无溶剂复合工艺的步骤1.原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和添加剂等。
基础材料可以是纤维素类、聚酰胺类、聚碳酸酯类等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添加剂可以是增强剂、填充剂、稳定剂等。
2.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去除原材料表面污染、调整原材料粒度大小等步骤。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机械研磨或化学清洗等方式进行。
3.混合将预处理好的原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确保每个组成部分在混合过程中都得到充分地分散和悬浮。
4.挤出将混合好的物质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挤出速度和温度,确保物质能够均匀地流动。
5.固化将挤出的物质放置在恰当的温度下进行固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物质可以充分反应并且达到所需的强度和硬度。
6.加工将固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后续加工,如切割、打孔、磨削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要求。
三、无溶剂复合工艺的关键控制点1.原材料选择选择适合自己产品要求的原材料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选择添加剂时也需要考虑其对基础材料性能影响。
2.混合均匀度混合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混合不均匀,会导致复合材料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
因此,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比例,并采用适当的混合方式。
3.挤出速度和温度挤出过程中需要控制挤出速度和温度,以确保物质能够均匀地流动,并且不会产生气泡、缺陷等问题。
4.固化温度和时间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物质可以充分反应并且达到所需的强度和硬度。
如果固化不足或者过度,都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5.后续加工后续加工是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要求。
在进行后续加工时需要注意刀具选择、切割方式等因素,以避免对复合材料造成损伤。
无溶剂复合工艺简介【内容提要】无溶剂复合工艺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在欧美市场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溶剂复合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中不使用溶剂,避免了环境污染。
(2)将火灾和爆炸隐患降至最低。
(3)复合后的制品无溶剂残留,更适用于对气味非常敏感的商品包装。
无溶剂复合工艺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在欧美市场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溶剂复合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生产中不使用溶剂,避免了环境污染。
(2)将火灾和爆炸隐患降至最低。
(3)复合后的制品无溶剂残留,更适用于对气味非常敏感的商品包装。
(4)无溶剂复合设备没有干燥箱,减少了能源消耗。
(5)无溶剂复合设备装备有在线电晕处理单元,对电晕消退、爽滑剂含量高的薄膜有很好的复合性能。
(6)复合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7)综合成本较低。
但是,实际生产中,由于无溶剂胶黏剂的初始黏度很低,操作控制难度加大,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在此,笔者就无溶剂复合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工艺控制要点1.复合基材目前,无溶剂复合常用基材主要有BOPP、PET、OPA、VMCPP、VMPET、CPP、PE、铝箔等。
复合时一般将刚性大、涂布性能好的材料(PET、BOPP、OPA、VMPET等)放在主放卷工位;将易拉伸的材料(PE、CPP、VMCPP等)放在副放卷工位。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选择,如印刷膜与镀铝材料复合时,为了保证复合质量和生产效率,可以把镀铝材料放到主放卷工位。
2.胶黏剂的选择无溶剂胶黏剂主要有单组分潮气固化型胶黏剂、双组分冷涂无溶剂型胶黏剂、双组分反向热涂型胶黏剂、UV固化型胶黏剂等几种。
选择胶黏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首先是包装内容物的种类及所用薄膜材料的种类;其次,如果印刷油墨与胶黏剂接触,还要考虑两者的相容性;再次,剥离强度要求以及热封条件等对胶黏剂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另外,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MDI类型的异氰酸化合物会透过内层薄膜逐渐向内层表面迁移,并与水汽发生反应形成聚脲抗热封层,影响包装袋的热封质量,当聚乙烯薄膜质量较差或胶黏剂选择不当时容易发生此问题,尤其是使用双组分胶黏剂时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