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3
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2. 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典型人物描写案例分析4. 写作练习与指导5. 作文评价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 难点:如何描绘人物形象,使作文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人作文的概念、意义、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对写人作文的兴趣。
2. 讲解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 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抓住人物特点、运用典型事例、描述人物心理等。
4. 分析典型人物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技巧。
5. 布置写作练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6.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7.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评价与反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巩固教学内容。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提升写作灵感和技巧。
八、课程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深入了解不同人物职业和生活状态。
2. 开展人物访谈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记录下受访者的特点和故事。
写人作文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写人作文教案写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3、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好的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掌握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常用的写作方法。
难点:对各种写作手法的吸收与运用。
三、教具:突出人物形象的图片和漫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给学生展示图片和漫画,引导要刻画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必须突出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出教学内容。
(二)、教学步骤:1、肖像描写突出人物特征即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
由于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就会在表情、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
例文1:1、读下面两段外貌描写的文字,说说哪一段人物形象给你的印象更清晰,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①、她个子挺高的,留着齐耳短发,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
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
她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②、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
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2.读下面两个片段思考问题:①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
他长的很好看,衣着朴素。
“我叫李华,请多光照。
”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②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
他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人习作指导教案一、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个性和相互个性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本课我采用个性化的教学,写作教学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展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领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做到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习作的评价与个性中张扬个性,激扬灵性。
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实现的,它帮助学生入境,加深学生记忆。
二、教学设计首先以简笔画游戏导入“请同学们用最少的笔画画一种动物,请其它同学来猜”接着出示嘉宾潘长江的漫画,在学生猜出后,与潘长江照片对比,然后提问:为什么一下就猜对了?由此总结出:任何事物都有特点,要使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就必须抓住特点。
同时板书,写人秘籍的第一句:外貌描写抓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听得耳朵都快磨出研子了。
可是,当同学们提笔作文的时候,却常常冷落了它,致使作文中出现千人一面,千景一色,千物一形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找到了同学们以前习作中描写我外貌部分的一段话:“只见一位中等身材的女老师走上了讲台,这位老师看上去很年轻,她的头发又黑又长,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樱桃小嘴,长得很漂亮。
”在这里炯炯有神,一头乌黑的长发,撄桃小嘴,对学生来讲,这些都是他们作文中一惯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法宝”,这样没有抓住特点的描写,使学生很难猜到文中所说的就是我,而我的发式、衣着都是极有特点的、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继而修改,在交流过程中,我适时点评:“* *发现了我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力描写,其他的.外貌则省略(或一笔带过)”或“为了突出我的特点,他把重头戏放在我的* *上了”,这样的肯定既点播了写作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乐趣。
教学活动进行到这,学生对于外貌描写的“特点鲜明法”已经了解了,可是我们在写人篇中,仅仅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具体事件来反映人物情感、品质等,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同学又像是在进行第三人称转述一样,不能再现当时情境,为了使学生们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我接着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小学生写人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
3. 写人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4. 典型病例分析及修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让学生明白如何写好一篇写人作文。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写人作文的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人作文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写人作文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学生作文样本。
3. 作文修改工具。
4. 课堂讨论和交流的环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掌握写人作文的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尝试、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4. 运用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写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步: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3. 第三步: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及修改方法。
4. 第四步:学生进行写人作文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
2. 建议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
3. 建议学生定期进行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4. 建议教师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写人习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美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方法:观察、描写、评价。
2. 写人的技巧: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3. 写人的注意事项:真实、典型、有感情。
三、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2. 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技巧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 如何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身边人的印象,引发学生对写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一篇简短的写人习作,让学生体会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在描写人物中的作用。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一个人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5. 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习作,大家共同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写作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美好。
7. 作业:布置一道写人习作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8. 反馈: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
9. 讲解: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讲解写人的方法和技巧。
10.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第二次练习。
11. 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习作,大家共同评价。
12.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写作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3. 布置长期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持续进行写人习作练习。
14. 反馈:教师定期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
15. 学生展示优秀作品,分享写作经验。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写人习作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观察能力、描写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定期组织写作展示和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七、教学资源:1. 教师示范文章:《我的老师》2. 人物图片素材:各年龄段、各职业的人物图片。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写人作文的概念;2.学会使用具体的描写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优秀的写人作文范文;2.学生准备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名人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并引导学生讲述这个人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特点的。
第二步:讲解写人作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写人作文的定义:写人作文是通过细致入微、具体生动的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特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然后,教师讲解写人作文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写人作文描述的人物形象必须真实可信,具有生动鲜活的特点;•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和特征,例如外貌、性格、行为举止等;•感情描写:通过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观察来加深人物形象的印象。
第三步:分析范文(2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一篇范文,然后一起分析范文的写作手法和描写细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个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和性格?2.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细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和特点?3.作者对这个人物有什么感情和观察?第四步:讲解写作技巧(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写人作文的技巧,包括:1.选择合适的人物:选择一个你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作为写作对象,这样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2.观察和思考:观察你所选择的人物,思考他们的外貌、性格、喜好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等;3.细节描写:使用具体、形象的细节来描写人物,可以从五官、衣着、行为举止等方面入手;4.感情表达:在描写人物的同时,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情和观察,用自己的话语来展示人物形象。
第五步:操练写作(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写作练习。
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写人作文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写人作文的定义和作用。
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
1.4 教学步骤引入写人作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人作文。
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作文中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第二章:选取人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选择具有特点和价值的人物进行写作。
培养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选取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观察和分析人物的方法。
讲授法:讲解选取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观察和分析的实践。
2.4 教学步骤讲解选取人物的原则,如有趣、有特点、有价值等。
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观察,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
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在特点和性格。
第三章:构思与表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构思和表达写人作文。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人物。
3.2 教学内容构思的方法和技巧。
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构思和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4 教学步骤讲解构思的方法,如确定主题、安排结构、选择材料等。
讲解表达的方法,如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运用对话等。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练习运用构思和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突出人物特点让学生学会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的细节和事例来表现人物。
4.2 教学内容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
运用具体细节和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4 教学步骤讲解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如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对比等。
讲解运用具体细节和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如描绘外貌、语言、行为等。
小学生写人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方法:观察、思考、表达。
2. 写人的技巧: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3. 作文实例讲解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写人作文。
2. 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地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激发学生对写人的兴趣。
2. 讲解写人的基本方法:观察、思考、表达。
3. 讲解写人的技巧: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4. 作文实例讲解: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写人技巧。
5. 学生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一篇写人作文,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写人作文,要求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2. 搜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素材,为下次作文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进行写人作文。
在实例讲解环节,学生了解了如何生动地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运用写人技巧仍有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给予指导。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人作文,鼓励他们讲述作文背后的故事,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2.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写作活动,让学生围绕身边值得尊敬的人物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敬爱之情。
七、课程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写人作文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优秀写人作文范文:用于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的结构和技巧。
2. 人物素材库:提供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为学生写作提供灵感。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他们在作文中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 人物描写的注意事项:突出人物特点、抓住典型事例、合理安排材料、运用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人物特点,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作文,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特点。
3. 示例:以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描写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人物,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2. 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典型人物,写一篇人物描写作文。
3. 收集有关人物描写的优秀作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和适用场景。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描写技巧。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人物描写技巧的情况,包括描写准确性、生动性和创新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语言等特征,提高写人作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人物特点的挖掘和表现。
3.写人作文的结构和思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人物特征,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观察1.导入:以一首关于人物描写的诗歌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老师,描述他们的外貌、性格、动作、语言等特征。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如何用文字表现人物特点。
第二课时:写作技巧与方法1.课堂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如:a.外貌描写:通过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特点。
b.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性格特点。
c.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来表现其内心世界。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课文或作文中的人物描写,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技巧。
3.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物描写。
第三课时:挖掘人物特点1.课堂讲解:讲解如何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课文或作文中的人物内心描写,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细腻的描写。
3.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
第四课时:作文结构与思路1.课堂讲解:讲解写人作文的结构和思路,如:a.开头:引入人物,描述外貌、性格等特征。
b.主体: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课文或作文的结构和思路,让学生了解如何布局谋篇。
3.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结构和思路进行作文。
第五课时:作文修改与点评1.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阅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点评:教师选取几篇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小学四年级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外貌描写习作训练(一)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要点:(1)写人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类型。
(2)写人要选择熟悉或仔细观察过的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3)写人技能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揭题展标: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3、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你同座位同学的外貌。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1、了解观察不同年龄、职业、身份、性格、性别人物的外貌特征。
A、出示投影片(医生、军人、交警、教师、菜农、运动员等人)。
观察投影片上不同职业的人,说说他们在衣着、神态等外貌上有什么特征?B、读读例文,比较比较,想想年龄不同的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
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
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
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
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C、想一想,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如温和、暴躁、严肃、嬉皮笑脸等)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讨论)2、师生归纳,小结:由于描写对象的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职业等也都不同。
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著差异,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投影或者录象。
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2、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3、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文2: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
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
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例文3: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牙齿也咬的嘎吱嘎吱地响……)(例文4:他拼命忍住,紧闭着双唇,跟孩子似的把呜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挤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4、小结: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五、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描写不仅可以用在写人的记叙文里,还可以用在写事、写景等记叙文里,细致的人物描写,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习作训练(二)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学习知道写人时,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写人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注意总结写作方法的习惯。
3、培养写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一、游戏:猜一猜。
1、教师先读几段卡片,大家猜一猜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
如:老师、医生、司机、村干部、某一同学、老爷爷等。
2、你想让大家猜猜吗?拿起你的笔,先写一写吧。
①写卡片。
把你要让大家猜的人的特征(爱做的动作,爱说的话,长相特点,走路特点等等)写在纸上。
②指名读一读,猜一猜。
③其间同学们可提问。
3、游戏小结: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为什么有的同学却猜不出?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为什么别人猜不出?为什么能猜得出?体会描绘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小结,明确本节课的要求。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印象深刻的”。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一定是他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能深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合理地对人物进行加工。
这节课,就是要学习怎样写人。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三、练习:1、找朋友。
在你小学四年的生活当中,谁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她)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印象深刻?这名话或这件事对你将来的人生之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2、根据这些问题,在班内或家里、社会上找一个人写一写。
四、集体交流。
1、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各一篇。
2、把选出来的拿到讲台上来讲一讲,展示一下,并说明为什么成功,为什么不成功。
五、引导总结怎样写好印象深刻的人1、写人的作文中,写出来的人物要有立体感,能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就叫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是一种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现在我们来共同小结一下。
我们的结论:㈠写人,首先要抓住人特点。
㈡要有具体的事。
㈢描写要从多个侧面进行描写,不能只叙事,还要有语言、动作、神情、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
㈣注意用词。
2、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外貌、神态、思想、性格均不相同。
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3、读资料,加深体会。
(资料内容)写人就离不开写事,事情让你感动,此事一定会让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怎样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要写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可以从三点讲开来:(一)、抓住特征写外貌写人物的长相和身材,都要抓住特征和神态,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
外貌绝不只是面容和身段,衣着打扮也很重要,一个人年龄,性别职业甚至学历爱好等都能从衣服上分辨出来,甚至能显示出性格来。
例如:同是写老人的片段就各不相同,还有写老师,清洁工的片段等。
(二)典型事例写人品什么是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有意义的事。
人品就是人物的思想品质,也就是通过一件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中国有句俗语“什么人做什么事”,在写这件事的过程中,人物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也就是通过他的行动和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
谈到写事,这是有必要讲一下,写人的文章所写的事与写事的文章中的事不一样。
记事文的事要交待六要素,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人的记叙文是根据人品、性格的特点来写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或者只写一件事的片断。
总之,这些事是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取舍的。
例如:这里有一个故事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以说带有典型的特点。
“贝利是世界足球之王,是世界上“脚功”最好的人。
因此贝利一记漂亮的勾球动作:顺手拿起,轻轻一勾,正好头一顶,落到原处,丝毫不差,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他就是足球之王)。
”(三)深层展示写心理我们说内心世界更能展示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
文中的心理活动分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沉思、默想、联想都能表现其思想和品格;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
最明显的就是“我想”直接表达人物心理活动。
这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合理想象也是作者的一种心理活动,这里第三点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要写好稍稍难一些,可不必要求。
例如: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
就是作者是直接表达心理活动。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共同读一读写人的方法)请同学们趁热打铁将把你刚才写的内容根据我们的经验再修改下,使他(她)更丰满吧。
习作训练(三)《母爱》作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2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二学习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表现母爱1. 同学们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
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分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板书课题:母爱)3. 刚才的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先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第二个学生说事例的时候,教师就开始引导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写一件事,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同学,老师说你感到的母爱是___,你同意吗?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
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4.让学生小组交流,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个可以写出作文的事例。
【这是我所理解的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的一种突破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这种方式比较有效。
】5. 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说说。
三选择一件能表现母爱的具体事例,当堂写作1.大家说得好,母爱真的很感人。
你们说的每一个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温馨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可能都包含着一个浓浓的爱字。
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所扣,把这些细微的地方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是吗?2.有名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想看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出示文章:母爱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