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让校园绿起来》ppt教学设计(2018新版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5
让校园绿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6-67页综合实践《让校园绿起来》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查阅资料、测量、访问等调查活动过程,学习用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测量数据后利用软件制作校园比例尺,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计算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分析学校的绿化状况。
2.通过计算、分析、制作学校平面图所反应的绿化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平面图上作出合理设计规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卷尺彩笔 3Done软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张图片(出示校园立体效果图)同学们这是哪里?(生:我们的校园)哪位同学愿意上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找学生上来介绍校园)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那同学们觉得我们学校绿化做的好不好呢?(多找几组同学尽量将觉得好的和觉得不好的都发言)看来同学们光靠眼睛观察,大家也很难对我们校园的绿化做出客观的评价了。
那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学习“让校园绿起来”看看能不能得出结论。
(出示课题《让校园绿起来》)二、新知探究同学们,其实对于校园的绿化是有标准的(课件出示),大家来看一看标准,自己小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绿地率?什么是人均绿地面积?我们校园适用于哪个标准等。
再由学生来解答)同学们,我们如何来获得这些信息呢?(生:通过实地测量、查阅资料、询问老师等)同学们老师只能告诉你们我们学校一共有1390人,剩下的信息我们需要进行实地测量。
那我们得到这些信息后还能用这些数据做些什么呢?(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比例尺知识来制作学校的平面图等)看来我们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来实地测量了。
下面我们进行学习任务1: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带好彩笔和卷尺,分组测量学校的建筑和绿地并做好记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让校园绿起来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让校园绿起来”章节。
本章节主要围绕校园绿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比例、百分比、面积计算等,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校园绿化的重要性,掌握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校园绿化方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2.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出合理的校园绿化方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校园平面图、计算器、投影仪。
2. 学具:草稿纸、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绿化情况,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校园绿化覆盖率?”2. 新课导入:讲解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校园绿化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校园绿化方案。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份校园绿化方案,包括绿化面积、绿化植物种类及分布等。
5. 成果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校园绿化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校园绿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板书设计:1. 让校园绿起来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见上述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所在教室的绿化覆盖率。
2. 请学生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提出一份合理的校园绿化方案。
3.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校园绿化的短文,谈谈自己对校园绿化的认识和建议。
《让校园绿起来》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66—67页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教学目标:1、经历查阅资料、测量、访问等调查活动过程,学习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学生人均绿化用地等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参与实际活动获得开展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校园绿化情况的了解和对校园绿化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提高主人翁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查学校的绿化状况计算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学习用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难点:能积极参与调查、访问等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统计表格。
学生准备:1、课前收集有关绿化作业的资料。
2、测量、计算学校的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并整理于表格;调查学校的占地总面积。
3、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绿化图片和绿化面积世界排名资料谈话: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看有绿色植物的图片非常漂亮,而荒凉的地方不好。
还是绿化好,我们中国绿化面积太小等等。
2、谈话导入课题: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绿化”,我们学校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学生人均绿化用地分别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与“绿化”有关的实践活动课“让校园绿起来”(板书)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了解绿化的作用谈话:绿化有什么好处呢?课前老师已让同学们回去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预设:(1)绿化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让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2)绿化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3)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有良好的过滤和吸收作用。
(4)绿化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弱噪音、减轻视觉疲劳的作用等。
2、知道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1)谈话:绿化,对我们的生活真得很重要。
为了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山东省主管部门曾经下发了这样的文件,谁来读读其中的规定?课件出示:《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中规定:新建学校绿地率不得低于35%, 绿化覆盖率应在50%以上。
综合与实践《让校园绿起来》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来源《让校园绿起来》是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模块的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此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校园绿化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他们对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活动主要涉及面积、比例、统计图表等数学知识,以及环保、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运用这些知识,对校园绿化进行规划、设计,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绿化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校园绿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校园绿化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提出让校园绿起来的设想。
2. 学生讨论:为什么让校园绿起来?如何让校园绿起来?(二)自主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区域进行绿化设计。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校园绿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所选区域进行测量、计算,提出具体的绿化方案。
(三)交流分享1.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绿化方案,展示设计图纸和计算过程。
2. 其他小组对汇报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方案,进行校园绿化实践活动。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
•it枚画缘起泉■枚辱为走教材第66~67页,让枝因绿起来枚辱丧承受在述*1。
■枚辱日躲让学生《5历去国去料、测量、访河等调查活动迂程,学习用绿肉率.绿化度呈率等数学知钳研充网忽的装咯而方决。
址4K身才曲通过多与实际活动获得开展活动的绶蹬,体会歉学在解决实际问慰中的作用,焙养学生学习教学的兴建及会作解决河慰的您力。
使“、去度与铃值巩在活动过程中我发学生昊化校园、妁爰学校的情成,湫迎环保奇担。
■火点、墓点tA:通过计算绿他率和绿化麦JL率分析学校的绿化状况,并提出女进.吏议。
<A:通过签理本单元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将现实河题与数学问题密切联*,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河题的能力。
枚季窄各教师灌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灌各:1.课菌救集有关绿化作用的昼料。
2.溯量、计算•孕枝的绿定而积和绿化友JL而积,并整理于表格;调查学校的占他忌而汆。
3、学其;隹备:计算其。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费来了两张照片,旻在有个不同的居住小区粕摄的(禄件出示人如果ih你逸择的话,徐春火在邛个小区居住?生1:第二个小区。
师:为什么?生1:因为第二个小区的媒地多。
哗:其他同学怎么想呢?i2:第二个小区的树多.草多,绿化好。
呼:刖才这商住同学在览择射都诙到了“嫌化”,今天我4J此上一节与“绿化”有关的共戒活动课“让校园绿起来气♦板布:让校国绿起来)示小匹图片,世学生仔绍砚素,.&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
2.制走方米师:绿化有或些作用呢?课酋老师巳U同学们回去枚案这方而的洛料,谁来更流一下?生1:绿化典木奚化环境的作用。
绿化亲m的作用就是关化环境,ii人4】在钩笏黑凝土的成市里面彘等感受列大6然的鼻丽。
生2:绿化有净化史气的作用。
有关齐料表观,导公覆公园绿地备夭能吸收900kg二成化碳并±A600kg箕七等公顷闰叶嫁在生长季节等夭可吸收1000kg二虱化碳.和生产750kg无%,供1000人呼心*生3:绿色植物对史气中的A±.粉尘有史好的过建和吸收作用,并能阻挡工作粉主命会气弥散。
《让校园绿起来》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65页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教材简析】本综合应用是小学阶段安排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阅读与思考”确定活动主题。
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信息,初步感受绿化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让校园绿起来”的活动主题。
第二部分是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文字部分主要提示从哪些方面开展活动,画面部分提示了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本活动,学生将进一步获得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查阅资料、测量、访问等调查活动过程,学习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参与实际活动获得开展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美化校园、热爱学校的情感,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计算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析学校的绿化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绿化作用的资料。
2.测量、计算学校的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并整理于表格;调查学校的占地总面积。
3.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主题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照片,是在两个不同的居住小区拍摄的【课件出示】。
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喜欢在哪个小区居住?生1:第二个小区。
师:为什么?生1:因为第二个小区的绿地多。
师:其他同学怎么想呢?生2:第二个小区的树多、草多,绿化好。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在选择时都谈到了“绿化”,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与“绿化”有关的实践活动课“让校园绿起来”。
【板贴:让校园绿起来】2.交流绿化的作用师:绿化有哪些作用呢?课前老师已让同学们回去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生1:绿化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绿化最直观的作用就是美化环境,让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课题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66-67 页备课教师刘桂华教学时间共 1 课时第 1 课时单位下港镇上港小学1. 让学生经历查阅资料、测量、访问等调查活动过程,学习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 通过参与实际活动获得开展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计算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析学校的绿化状况。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绿和分析学校的绿化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主题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照片,是在两个不同的居住小区拍摄的(课件出示)。
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喜欢在哪个小区居住?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在选择时都谈到了“绿化”,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与“绿化”有关的实践活动课“让校园绿起来”。
(板贴:让校园绿起来)2. 交流绿化的作用。
绿化有哪些作用呢?课前老师已让同学们回去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师:你认为什么是“绿地率”?生:绿地率是指区域内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占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复备师:怎样计算呢?绿地面积×100%(板贴公式)生:绿地率=用地总面积师:那么绿化覆盖率是指什么?怎么计算?生:绿化覆盖率是指区域内绿化覆盖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绿化覆盖面积×100%用地总面积百分之几,计算公式是:绿化覆盖率=3. 明确探究目标。
师:从省规定中可以知道,要想了解一个学校的绿化情况,可以从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方面来调查。
二、小组交流,整理测量情况师:我们学校当前的绿化情况是怎样的呢?课前我们全班同学已经分工合作,对学校的六个园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是怎样的呢?请各小组先在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测量过程与方法,然后达成共识。
各小组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帮助学生梳理了测量与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并对自己组统计的数据有了初步的了解。
《综合与实践——让校园绿起来》教学设计
青岛太平路小学夏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66-6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查阅资料、测量、访问等调查活动过程,学习用绿地率、绿化率、绿化覆盖率等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参与实际活动获得开展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美化校园、热爱学校的情感,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计算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调查学校的绿化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调查学校的绿化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板贴、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制定方案
1.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课件出示2条有关绿化作用的数学信息)
谈话: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能会谈到有关绿化、环境等情况,只要合
理均予以肯定。
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与“绿化”有关的
实践活动《让校园绿起来》。
为了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山东省主管部门曾经下发文件。
(课件出示2条数学信息)
谈话:通过阅读,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谈到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我们学校的环境是否
符合省规范的要求。
谈话:正如同学们想要了解的,我们学校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学生人均绿化
用地分别是多少呢?
2.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谈话: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思考、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说的合理,均予以肯定。
根据学生的发言,梳理出探究活动的方案
及注意问题。
活动前应了解相关资料,如什么是绿地
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绿化用地。
活动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测量相关数据、计算相关数据等。
准备好测量、计算工具如软尺、计算器等。
活动过程中应做好分工,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习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便于学生开展活动。
放手将制定计划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实践活动的主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成为快乐之旅,并进一步获得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
二、实践探究
1.调查、测量
放手让学生展开相关的调查、测量和计算,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到什么是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等;调查学校的占地总面积;调查学校学生总人数;测量、计算学校的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等并进行记录。
2.计算
(1)绿地率
谈话:你认为什么是“绿地率”?
引导学生发现绿地率是指区域内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占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谈话: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总结:绿地率=绿地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2)绿化覆盖率
谈话:那么绿化覆盖率是指什么?怎么计算?
学生明确绿化覆盖率是指区域绿化垂直投影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几,计算公
式是: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3)比较发现
谈话:要计算绿化覆盖率,需要知道那些信息?绿化覆盖面积和绿化面积有什么区别?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调查、测量到的数据对我们学校的情况进行分析。
(4)计算两率、人均绿地面积
谈话:我们学校的绿地率到底是多少?先估一估。
学生生估结果,并交流估的过程。
之后用计算器算出两率。
谈话:你们能试着计算出我校的人均绿地面积吗?
【设计意图:过程生发体验,过程激活思维,过程引发灵感,过程孕育创新。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历调查、访问、查资料、测量等活动过程,学习用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全程、全员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
三、展示交流
1.展示交流
谈话: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活动的?能
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吗?
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包括:调查的资
料、测量、计算的结果和实践活动的方法及
收获等。
根据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适时评价。
根据学生调查的相关记录,适时在课件中进行填写。
2.比较数据
课件中呈现表格中学生计算的表格及数据。
谈话:观察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将自己校园的绿化情况和省规作对比。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交流活动中运用的方法,也可以交流活动中得到的资料和数据,也可以交流活动的资料。
运用充分的交流,引发智慧的碰撞。
】
四、总结反思
谈话:在这次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
1.知识反思
有的学生可能会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数学知识,从知识上进行反思。
2.提出建议
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调查的数据及结果,提出对校园绿化建设的进一步建议。
谈话: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校园绿起来呢?如果你是校长,你会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进行梳理。
3.回顾过程,畅谈收获
谈话:同学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运用了多种方法,共同参与完成了《让校园绿起来》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纵观整个活动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谈话:同学们,通过参加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总结反思)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经常用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来设定绿化标准,只是不同类别的场地规定有所不同,如我省规定学校校园绿化率应达到35%,公园要达到75%,而居住小区的绿地率也要达到30%以上。
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调查自己小区的绿地率是否达到标准。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调查结果,从而获得更多信息;重视反思,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实践智慧。
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畅想,倡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