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 格式:ppt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3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B2.C3.D4.C5.B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B 7.D 8.B 9.C 10.A11.D 12.C 13.B 14.A 15.D16.D 17.B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D19.AD20.B21.BD22.AC四、(本题共24分)23.(A)(1)6 14C6(2)(3)Cl b(4)H2CO3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B)(1)(2)H++AlO2-+H2O Al(OH)3Al3++3OH-(3)F c(4)Al 具有金属性24.(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2)酸性氧化性(3)0.6mol(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25.(1)K=c(CH3OH)/c(CO)·c2(H2)减小(2)2n B/3t B mol·(L·min)-1(3)BC(4)Cu2O+CO2Cu+CO2五、(本题共24分)26.(A)(1)a、b(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5)4NH3+5O24NO+6H2O(6)NH4+NO3-(B)(1)C E B(2)A B(3)蒸发过滤(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II消耗硫酸少途径I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4(6)a27.(1)CaCO3NH3H2O(2)CaSO4+CO32-→CaCO3+SO42-(3)CaSO4(4)滤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5)54g(6)A D(7)碳酸钙用于制水泥原料、硫酸钙和氯化钾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氨在工艺中循环使用等(原子利用率高,没有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六、(本题共20分)28.(1)C4H4 1(2)d(3)(4)29.(1)加成反应取代反应(2)NaOH/醇溶液(或KOH醇溶液)NaOH/水溶液(3)防止双键被氧化(4)CH2=CHCH2Br+HBr→CH2Br—CH2—CH2Br(5)HOCH2CHClCH2CHO或OHCCHClCH2CHO或OHCCHClCH2COOH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6)七、(本题共16分)31.(1)28.2g(2)96.25% (3)71g(4)K x O y+x/2CO2→x/2K2CO3+(y-0.5x)O239x+16y 11.2(y-0.5x)6.3 1.12解得x:y=2:3 即n(K):n(O)=2:3即得化学式为:(KO2与K2O22:1)(KO与K2O 4: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解析第I 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石油的组成及性质等知识点。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石油的裂化是将碳链较长的烃断裂成碳链较短的烃,所以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C 错;石油分馏是依据蒸馏原理将石油中各成分按沸点范围进去分离,得到的各馏分是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混合物,故D 错。
2.2359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 说法正确的是A 23592U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 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D 23592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及原子结构知识,对于原子X AZ,Z 表示的是质子数,A表示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故A 选项错误;对于原子而言,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 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错误。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H 12O 6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故B 正确;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淀粉、蔗糖等最终都转化为葡萄糖供细胞使用,因此C 正确;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故D 错。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第I 卷(共66分)浙江省金华市汤溪中学 (321075) 胡 华 张建超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石油的组成及性质等知识点。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石油的裂化是将碳链较长的烃断裂成碳链较短的烃,所以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C 错;石油分馏是依据蒸馏原理将石油中各成分按沸点范围进去分离,得到的各馏分是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混合物,故D 错。
2.2359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 说法正确的是 A 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D 23592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及原子结构知识,对于原子X AZ ,Z 表示的是质子数,A 表示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故A 选项错误;对于原子而言,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 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错误。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H 12O 6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上海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1~22小题)。
第II卷第23题和第26题为分叉题,各分为A、B两题,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考生解答。
但考生可任选一题。
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第I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答案]B。
2.(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U23592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U23592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U23592说法正确的是( )(A)U23592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U23592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U23592与U23892互为同位素(D)U23592与U23892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
3.(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
4.(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答案]C。
5.(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鼎尚图文鼎尚图文(D)一定条件下,水在20 ℃时能凝固成固体[答案]B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07年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第I 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i .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石油的组成及性质等知识点。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石油的裂化是将碳链较长的烃断裂成碳链较短的烃,所以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C 错;石油分馏是依据蒸馏原理将石油中各成分按沸点范围进去分离,得到的各馏分是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混合物,故D 错。
ii .2359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 说法正确的是 A 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 23592U 与23892U互为同位素 D 23592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 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及原子结构知识,对于原子X AZ ,Z 表示的是质子数,A 表示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故A 选项错误;对于原子而言,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 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错误。
iii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H 12O 6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故B 正确;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淀粉、蔗糖等最终都转化为葡萄糖供细胞使用,因此C 正确;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故D 错。
2007上海高考化学真题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与历年相比,在难度上略有增加,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将对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真题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题要求,提高应试能力。
一、选择题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作答。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选择题难度适中,覆盖了化学各个领域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第1题要求考生根据化合物的电子式判断其成分,考查了对化学式的推导能力;第6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及氧化数变化,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第12题要求考生判断物质溶解度及晶体结构的关系,考查了溶解度规律的理解。
总的来说,选择题内容紧扣教材,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非选择题分析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非选择题难度适中,涉及了化学的各个领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第13题要求考生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物质的化学化学量;第16题考查了物质的光谱特性及成因;第18题涉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非选择题内容相对较难,在覆盖面和深度上超过了选择题,要求考生予以注意。
三、试题特点分析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难度适中,覆盖面广,内容涉及了化学的各个方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试题设计符合教学大纲,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这些试题,考生可以了解到高考化学试题的难点与重点,有利于提高解题水平。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做真题,培养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化学,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 夯实基础。
高考化学试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考生要夯实基础,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建立起扎实的基础。
最新人教版专用资料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设计**整理制作)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上海秋季卷)化学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共63分)共1~21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0.(2007年高考理综上海卷)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下面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A)闪电(B)电解饱和食盐水车间(C)根瘤(D)合成氨车间[答案]D。
11.(2007年高考理综上海卷)放射性同位素14C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
14C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
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14C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 )(A)5730×3年(B)5730×4年(C)5730×6年(D)5730×8年[答案]A。
12.人剧烈动动,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氧氧化,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分子式为C3H6O3),如果该物质过度堆积于腿部,会引起肌肉酸痛。
体现该物质酸性的基团是( )(A)羟基(B)甲基(C)乙基(D)羧基[答案]D。
* 燃烧热: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B)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答案]D。
14.(2007年高考理综上海卷)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而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3He,据估算3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3He、4He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②3He、4He具有相同的中子数③3He核聚变是化学变化④3He液化是物理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
[提示]核聚变是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
目录07年高考 (2)山东卷 (2)全国新课标卷 (6)全国卷Ⅰ (9)全国卷Ⅱ (12)北京卷 (16)天津卷 (21)江苏卷 (26)上海卷 (34)四川卷 (44)重庆卷 (50)广东卷 (56)海南卷 (67)07—13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收集07年高考山东卷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高于空气污染指数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 最大的是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C.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68O2和18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3+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石墨△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13、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键化合物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1-3.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2,48x t y t ==-。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2,x t =得:,2x t =代入248y t =- 可得:28y x =-,即轨道曲线。
画图略(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22(48)r ti t j =+-由/v dr dt = 则速度:28v i tj =+由/a dv dt = 则加速度:8a j =则:当t=1s 时,有24,28,8r i j v i j a j =-=+=当t=2s 时,有48,216,8r i j v i j a j =+=+=2-2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横截面2S=0.20m 的直角弯管,管中有流速为1=3.0m s v -⋅的水通过,求弯管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对于水,在竖直方向上,由动量定理有:10vdtSv Fdt ρ-= ①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定理有: 2vdtSv F dt ρ= 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弯管所受力的大小:F = ③由①②③带入数据得F=2500N ,方向沿直角平分线指向弯管外侧。
2-34.设76()F i j N =-合。
(1)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3416(m)r i j k =-++时,求F 合所作的功;(2)如果质点到r处时需0.5s ,试求F 合的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量为1kg ,试求动能的变化。
解:(1)0F dr ⋅⎰r A= 0(76)()i j dxi dyj dzk -⋅++⎰ r = 076dx dy -⎰⎰-34=45J =-,做负功(2)45750.6A P W t === (3)0r k E A mgj dr ∆=+-⋅⎰= -45+4mgdy -⎰= -85J4-3 已知x 介子在其静止系中的半衰期为81.810s -⨯。
今有一束π介子以0.8c υ=的速度题图2-26离开加速器,试问,从实验室参考系看来,当π介子衰变一半时飞越了多长的距离? 4-4解:在π介子的静止系中,半衰期80 1.810t s -∆=⨯是本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