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七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实验项目名称:互联网与网络安全2)打开要收藏的网站,点击右上方的小星星,并在弹出的小对话框中完成设置之后点击完成,即可完成收藏。
2.在知网平台搜索一篇文献(关键词为:计算机+医学),并下载,同时查看文件下载位置,打开下载文件的目录。
(P201)1)通过深大内部网图书馆打开知网,在最中间的位置输入“计算机医学”点进第一个机医学应用”找到第一个文件右侧的一个小小的下载符号,下载完成后在右上角的下载点击“打开文件所在位置”即可打开并查看文件所在目录。
3.安装一款杀毒软件(例如360杀毒,金山杀毒等,机房如果有则不用安装,学会操作即可),并对磁盘进行快速扫描杀毒。
(P212,处使用McAfee)1)直接打开“我的电脑”右键磁盘,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扫描”,就会弹出杀毒界面正在对磁盘扫描并杀毒。
4. 打开和关闭windows防火墙,并添加例外程序。
(P226-228)1)由于这些设置由供应商应用程序迈克菲个人防火墙管理,我们打开迈克菲,找到防火墙,点击关闭并选择关闭时长后再次点击关闭,即可关闭防火墙。
2)打开“控制面板”点入“系统和安全”,点击“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下面的“允许应用通过防火墙”,点击“允许其他应用”,点击“路径”旁的浏览,找到应用的位置并双击,再点击“网络类型”完成设置,点击确定,最后点击添加即可。
思考题:1.扫描文献时不同时间和不同检索平台(万方、知网等),检索结果和实验指导描述不同,请解释为什么。
答:不同检索平台的资源库不同,以及检索的方式也不一定相同。
同一个平台,不同的时间检索的结果可能由于资源库的更新导致结果不一样。
实验七–八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JavaGUI程序设计的结构和方法
2、掌握常用组件的定义与应用
3、掌握Java事件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能够进行各种进位计数制的转换应用程序,它将一个指定为二、八、十、十六进制的整型数据转换成另一种进制的整型数据。
供参考的GUI程序界面如图所示。
2、设计一个函数计算器(小程序),能够求一个double类型数据的指定函数值。
GUI程序界面自己设定,要求有输入数字的按钮,不用键盘输入数字,只能用数字按钮来输入数字。
三、实验要求
1、实验六:完成以上两题的GUI界面设计
2、实验七:完成以上两题的事件触发。
中学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班级:日期:指导教师:第组姓名:同组人:【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
你还需要的实验室用品:稀HCl、石灰水、食盐水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紫甘蓝、食醋、肥皂水、【实验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榨取花的汁液),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目的:得到花的浸取液)或挤出。
2、选择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几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1)分别用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3)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1)食醋、稀盐酸的溶液呈酸性,p H﹤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食盐水呈中性,p H﹦7,不能使石蕊和酚酞溶液变色。
(3)肥皂水、石灰水的溶液呈碱性,p H﹥7,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4)牵牛花、紫甘蓝、月季花的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万寿菊的汁液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3、在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
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用pH试纸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测定结果:澄清液体的pH为8 )。
【实验结论】校园土壤的pH为8,呈弱碱性。
【问题与交流】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明显。
月季花、牵牛花、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或碱溶液的颜色变化比较明显,可以用来做酸碱指示剂。
实验五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一、实验目的学习Phechmann法制备香豆素的原理;掌握4-甲基-7-羟基香豆素合成的实验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三、仪器和药品间苯二酚 2.2g 0.02mol;乙酰乙酸乙酯2.6mL2.6g ;0.02mol;对甲苯磺酸0.1g ..四、实验步骤1. 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制备在装有磁力搅拌子、回流冷凝管的50mL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 2.2g 0.02mol间苯二酚、2.6mL乙酰乙酸乙酯、0.1g对甲苯磺酸;搅拌下水浴加热至75℃;继续保温2h;将反应液倒入15mL有碎冰的水中;析出沉淀;抽虑1;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沉淀;再用2M的硫酸酸化至=4;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用20mL3:2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2;得白色产品熔点184~186℃..2. 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荧光光谱测定1样品准备将0.88mg样品溶解在100 ml无水乙醇中2开电脑进入 Windows 系统;开 Cary Eclipse 主机注:保证样品室内是空的;双击Cary Eclipse 图标..3在 Cary Eclipse 主显示窗下;双击所选图标;进入浓度主菜单4单击Setup功能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在光谱类型选框中选择“Emission”发射光谱;设置好每页的参数;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5测试:将液体试样放入专用的液体样品槽中;固定到样品座中;若其表面溅有溶液可用擦镜纸拭干..关闭试样室;单击 Start键;开始发射光谱测试;测试完毕;保存文件..再重新单击 Setup功能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在光谱类型选框中选择“Excitation”激发光谱;设置好每页的参数;然后按 OK回到浓度主菜单..单击 Start键;开始激发光谱测试;测试完毕;保存文件;开始打印谱图..6测定完毕;倾出样品溶液;样品池用溶剂淋洗三次;同时关闭试样室..7将仪器参数恢复到原始设置;关机..五、注释1 反应停止;冷却后如果在反应瓶中直接析出固体;可以采取先抽滤;然后再用水洗涤;2 为了使固体快速溶解;可以先加入12 mL乙醇;加热使其溶解;然后趁热加入8 mL水;再冷却即可析出晶体..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六、思考题试述Phechmann法制备香豆素的反应机理..七、参考文献1. 丁欣宇;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上海化工;2004;26-27;2.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编写组;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1502;3. 章思规;辛忠主编;精细有机化工制备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05-606..。
实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填料特性及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
2.熟悉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3.掌握总传质系数K Y a测定方法。
4.了解空塔气速和液体喷淋密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测定干填料及不同液体喷淋密度下填料的阻力降∆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曲线,并确定液泛气速。
2.测量固定液体喷淋量下,不同气体流量时,用水吸收空气—氨混和气体中氨的体积吸收系数K Y a。
三、基本原理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填料塔是一种重要的气液传质设备,其主体为圆柱形的塔体,底部有一块带孔的支撑板来支承填料,并允许气液顺利通过。
支撑板上的填料有整堆和乱堆两种方式,填料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两大类,如拉西环、鲍尔环、θ网环都属于实体填料。
填料层上方有液体分布装置,可以使液体均匀喷洒在填料上。
液体在填料中有倾向于塔壁的流动,故当填料层较高时,常将其分段,段与段之间设置液体再分布器,以利液体的重新分布。
吸收塔中填料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而气体在通过填料层时,由于克服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而导致了压强降∆P的产生。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吸收设备的主要参数,它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
了解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为了计算填料塔所需动力消耗,确定填料塔适宜操作范围以及选择适宜的气液负荷。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的测定主要是确定适宜操作气速。
在填料塔中,当气体自下而上通过干填料(L=0)时,与气体通过其它固体颗粒床层一样,气压降∆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可用式∆P=u1.8-2.0表示。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为一条直线,斜率为 1.8-2.0。
在有液体喷淋(L≠0)时,气体通过床层的压降除与气速和填料有关外,还取决于喷淋密度等因素。
在一定的喷淋密度下,当气速小时,阻力与空塔速度仍然遵守∆P∝u1.8-2.0这一关系。
但在同样的空塔速度下,由于填料表面有液膜存在,填料中的空隙减小,填料空隙中的实际速度增大,因此床层阻力降比无喷淋时的值高。
实验活动7:溶液颜色的检验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活动7:溶液颜色的检验学生实验报告单研究背景:在化学实验中,溶液颜色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出现了化学反应,或者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研究如何进行溶液颜色的检验,并掌握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及测定溶液浓度的基本方法。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试剂和实验仪器。
2. 将待检验的溶液倒入适当的中。
3. 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5. 如果需要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可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并通过颜色的深浅来估计浓度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所记录的观察结果,分析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并结合实验要求进行判断。
如果溶液发生了明显的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果需要测定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颜色的深浅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得出估计的浓度值。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研究了溶液颜色的检验方法,并掌握了判断化学反应及测定溶液浓度的基本技巧。
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进行化学实验与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2. 检验溶液的颜色时,要在适当的光线下观察,避免阴影对结果的影响。
3. 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多次观察和比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专用的比色皿或光度计等仪器进行溶液颜色的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使用多种颜色指示剂进行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以增加结果的可信度。
3. 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减少实验误差。
参考文献:[1] Smith, J. K., & Johnson, L. M. (2018). The importance of color in solu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5(3), 409-414.[2] Brown, A. A., & Jones, B. C. (2019).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91(12), 7529-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