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生产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为了提高生产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制定生产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部考核方案的目标、指标、权重、评分标准以及考核周期等内容。
二、考核目标1. 提高生产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促进生产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3. 激励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动力和责任感。
三、考核指标及权重1. 产量指标(权重:30%)考核生产部门的产品产量,包括完成的订单数量和产品质量。
评分标准:- 达到或超过预定产量:满分- 达到预定产量的80%以上:80%分数- 达到预定产量的60%以上:60%分数- 达到预定产量的40%以上:40%分数- 未达到预定产量的40%:0分2. 交付准时率(权重:20%)考核生产部门按时交付产品的能力。
评分标准:- 交付准时率达到或超过90%:满分- 交付准时率达到80%以上:80%分数- 交付准时率达到70%以上:70%分数- 交付准时率达到60%以上:60%分数- 交付准时率低于60%:0分3. 质量合格率(权重:25%)考核生产部门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评分标准:- 质量合格率达到或超过95%:满分- 质量合格率达到90%以上:80%分数- 质量合格率达到80%以上:60%分数- 质量合格率达到70%以上:40%分数- 质量合格率低于70%:0分4. 安全生产指标(权重:15%)考核生产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率、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等。
评分标准:- 无事故发生:满分- 事故发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0%分数- 事故发生率等于行业平均水平:60%分数- 事故发生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0%分数- 严重事故发生:0分5. 成本控制指标(权重:10%)考核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评分标准:- 成本控制达到或超过预算:满分- 成本控制达到预算的90%以上:80%分数- 成本控制达到预算的80%以上:60%分数- 成本控制达到预算的70%以上:40%分数- 成本控制低于预算的70%:0分6. 创新能力(权重:10%)考核生产部门的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
生产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标题:生产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生产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有效管理生产部门,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部考核方案的实施细则,以确保生产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
一、考核指标的设定1.1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生产部门的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因此需要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如产量、不良率、生产周期等。
1.2 制定量化目标:为了能够对生产部门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需要为每个绩效指标设定具体的目标值,以便进行对比和评价。
1.3 考虑部门特点:不同的生产部门可能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在设定考核指标时需要考虑部门的实际情况,确保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考核方案的制定2.1 确定考核周期:考核周期的选择应根据生产部门的工作特点和业务需求来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月度、季度或年度考核周期。
2.2 设定考核流程:明确考核的流程和责任人,包括考核指标的收集、数据分析、评价和反馈等环节,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制定考核标准:根据设定的绩效指标和量化目标,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评分规则,以便对生产部门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三、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评价3.1 数据分析与比对:对每个考核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后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3.2 绩效评价与排名:根据考核结果对生产部门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排名,以激励优秀员工和部门。
3.3 反馈与改进措施: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持续提升生产部门的工作绩效。
四、考核方案的优化与调整4.1 定期评估与调整:考核方案应定期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考核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2 反馈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接受生产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考核方案,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生产管理部门是一个企业中至关重要的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对生产管理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的考核。
一、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的目的1. 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可以促使员工遵守规范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2.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生产管理部门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部门,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可以鼓励员工节约用电、减少废品等行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可以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注意产品质量,避免瑕疵产品的出现。
二、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内容1. 生产效率。
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因此,生产效率是考核的重点之一。
考核方法可以是比较月度生产进度完成情况等。
2. 能源消耗。
生产管理部门需要大量用电和用水等资源,经济责任制考核可以通过鼓励员工节约用电等行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废品率。
生产管理部门需要关注产品的品质,避免瑕疵产品的出现,因此,废品率也是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比较废品率来考核员工的工作。
4. 设备保养。
生产管理部门需要负责企业设备的保养和维护,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可以促使员工加强设备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工具1. 综合指标法。
将生产效率、能源消耗、废品率、设备保养等内容综合考虑,制定综合指标,可以比较全面地对员工进行考核。
2. 目标管理法。
将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化,明确各项指标的目标值,按照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更精准地对员工进行考核。
3. 队列计划法。
生产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排产、安排生产任务,通过队列计划法,可以掌握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考核。
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第一章总则一、为充分调动新能源公司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全公司各单位。
三、公司根据各单位的业务定位和工作性质,依据生产经营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精益化管理,完善优化考核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四、结合化工企业生产特殊性,对公司各项考核指标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制度。
五、参照股份公司员工薪酬管理规定,员工绩效工资考核为全额工资的10%,中层班子绩效工资为全额工资的20%,按照经济责任制考核结果兑现发放。
六、各考核项,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出现不足一个考核标准单位数级的按照百分比折算真实考核得分。
第二章考核组织机构一、为加强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公司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运营管理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技术部、生产部、设备部、安全环保部、风险控制与审计部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部长兼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职责:(一)负责生产经营考核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二)提出各时期的考核指导意见;(三)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四)督促、指导各部门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按督查考核制度,落实和执行考核结果;三、各部室或车间要建立由部长或车间主任负责,副部长、副主任、业务主管(主办)、技术组等具体承办考核事项的责任制度,明确一名考核负责人,落实考核相关业务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章考核指标的设置一、绩效工资考核由公司基础经济指标考核和督查考核两部分组成,两个考核均实行百分制。
公司基础经济指标考核包括产品产量、成本消耗、创新管理三项具体指标,督查考核在生产经营指标考核基础上进行。
(一)创新管理工作,每月由技术部根据各单位创新工作要求进行考核,并于30日前将考核结果以考核报告形式报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负责进行汇总并纳入当月公司经营考核报告。
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编制:xxx批准:xxxxxxxxxxxxxxxxx年x月x日XXX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一、总则1、本细则是以XXX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为母体,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坚持车间与班组奖金分开考核,确保奖金的合理性。
2、坚持安全与效益为重心的原则,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奖金考核制度,加大安全考核力度,拉开差距,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国家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3、坚持一级考核一级原则,即车间考核班组、班组考核个人。
4、本细则每年初修订一次,上年细则同时作废。
二、计奖方法:1、车间平均系数奖金数=车间奖金总数÷车间奖金系数总和2、办公室奖金总和=车间平均系数奖金额×办公室奖金系数总和3、班组奖金总额=车间平均系数奖金额×班组奖金系数总和4、办公室每分奖金额=办公室奖金总数÷办公室考核总分数5、办公室个人奖金额=办公室每分奖金额×个人考核分数6、工人每分奖金额=班组奖金总额÷班组考核总分数7、工人个人奖金额=工人每分奖金额×个人考核分数三、考评小组成员:1、每月10日前考评小组成员组织对各班组考核一次,并把考核结果公布。
2、小组成员名单:XXXX、XXXX、XXXX、XXXX、XXXXX四、考核办法(一)、共同部分1、实行定员定岗工作,副班长全月专职顶班长岗位按班长系数计奖。
2、探亲假、病事假,扣4分/天。
3、工龄假、疗养假享受100%奖金。
4、办理独生证的女职工产假(六个月)期间享受系数为“1.00”的奖金,非独生子女(符合第二胎)给产假三个月不得奖。
5、符合晚婚的职工,婚假期间享受100%的奖金。
6、男职工陪产假10天可享受100%奖金。
7、女职工第一胎后人流按100%奖金,但未上环的人流按病假对待。
8、补休、事假必须提前请假,病假必须有假条否则按事假处理。
9、请事假半天由班长批,一天由车间批,2-7天由事务中心批,7天以上由人力资源部批。
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一、引言生产管理部门在企业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良好的绩效与经济责任制考核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性、目标设定、考核指标及执行方式,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重要性生产管理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励生产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其次,经济责任制考核能够增强生产管理部门的控制意识和风险意识,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最后,经济责任制考核还有助于改进生产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部门间协作效率。
三、目标设定在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明确的目标。
一方面,目标应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确保各部门的目标协调统一。
另一方面,应根据每个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和特点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
例如,生产部门可以以生产线利用率、产品质量和交货准时率作为目标衡量指标,质量管理部门可以以产品质量达标率和客户满意度作为目标衡量指标。
四、考核指标经济责任制考核的指标选择应综合考虑企业整体目标和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能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考核指标:1. 生产效率:包括生产线利用率、制造周期、产能利用率等指标,用来衡量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
2. 成本控制:包括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等指标,用来衡量生产管理部门的成本控制能力。
3. 质量管理:包括产品合格率、退货率、客户投诉率等指标,用来衡量生产管理部门的质量管理水平。
4. 交货准时率:衡量生产管理部门的交货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5. 创新与改进:衡量生产管理部门的创新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如新产品开发率、生产工艺改进率等。
五、执行方式经济责任制考核的执行方式应既能激励部门工作,又能凸显责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执行方式:1. 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通过奖励绩效优秀者和惩罚绩效较差者来激励和警示生产管理部门。
2. 目标分解:将企业整体目标分解为各个生产管理部门的具体目标,明确责任归属,增强执行力。
经济责任制考核标准经济责任制考核标准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
一、经济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㈠经济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促进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㈡经济责任制的制定原则:坚持责、权、利、效相统一,按劳分配、劳动成果与劳动报酬相结合,保证企业、股东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㈢经济责任制的基本要求是责任目标明确,责任指标层层分解,工作措施条条落实,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二、经济责任制的考核机构及职责(一)经济责任制考核机构1、为了加强对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何平副组长:陶峰白子荣成员:张鹏黄晔吴友滨2、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小组和办公室。
考核小组成员:曹步政周然伟魏幼军赵刚潘绿水张培杰支羽轩郭子荣白景斗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设专责人员处理日常业务工作。
3、各车间、部(室)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由本单位正职领导任组长。
小组成员必须有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
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考核和奖惩。
(二)工作职责1、组长的职责:负责审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总体方案和年度考核办法,根据当年的生产经营计划,提出全年主要经营技术指标和奋斗目标,年终组织总结评比,对完成计划(任务)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嘉奖。
2、副组长的职责:按照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总体方案,负责组织有关部(室)、车间进行经济责任制的指标分解,与各单位商定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细则,组织每月的考核评奖工作,有权进行处罚。
3、考核小组的职责:负责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的起草,检查月度经济责任制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解决。
4、企业管理部的职责:负责制定、修订经济责任书、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和细则,组织各单位签订经济责任制书,按时收集各职能部(室)月度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考核资料,编制经济责任制年终决算兑现方案,组织检查、协调、处理经济责任制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2005年7-12月生产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生产]XX-2005 1 目的:为了更好的调动各车间职能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任务的按期保质完成,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金刚石类产品生产车间。
3 职责:3.1 人力资源部考核专员负责工时指标制定、调整及月度核算。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任务指标的制定、调整及月度核算。
4 生产指标考核细则:4.1指标分解:生产部经济责任制考核基准分为50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考核内容共分为三项,分别为工时利用率、计划完成率、重要品种完成情况及缺组件和缺原材料项的任务考核,每项均按50分考核,各项的加权系数为0.30,0.45,0.25。
4.2工时指标(表):工时利用率达到考核基数为50分,当偏差考核基数时,每加减1%,增加减少3分增加减少最高不超100分。
工时完成率低于标准时,各车间标准工时完成率不作考核。
当达到此标准时,车间工时利用率、计划完成率均按满分计算。
工时利用率=车间本月实际使用工时(包括系统中所用的工时和手工统计票所用工时之和)/本月实际出勤工时。
标准工时完成率=车间本月实际使用工时(包括系统中所用的工时+手工统计票所用工时)/本月理论工时。
车间本月实际使用工时=系统报表产生的各车间生产的产品系统中所用工时+各车间本月手工统计票所用工时,数据提供部门为人资部。
本月实际出勤工时=车间转正计件人员×实际出勤天数×8(日工作时间)+未转正计件人员乘以相对应月的系数的工时(人数×实际工作天数×相对应月的系数)。
本月理论工时=各车间本月转正计件人员工时(转正计件人数×公司规定出勤天数×8(日工作时间))+未转正计件人员乘以相对应月的系数的工时(人数×实际工作天数×相对应月的系数),数据提供部门为人资部。
4.3生产任务指标:4.3.1计划完成率指标:计划完成率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车间绝对完成率与车间相对完成率,每部分按100分考核,加权系数分别为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