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2号高炉大修开炉达产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
13#炉炉况顺行的操作实践张艳锦(马钢股份公司第二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243000)摘要:通过高炉体检制度的贯彻,高炉技术的学习与交流,提高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标准,加强高炉设备的管理,使高炉处于长周期稳定顺行状态。
关键词:体检制度;设备管理;稳定顺行中图分类号:TF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94(2016)增刊-0080-0213#高炉本代炉龄于2012年5月停炉大修,对炉底碳砖、陶瓷杯等各处冷却板、壁进行更换。
开炉后炉况进程较顺,保持了长周期稳定顺行,各项技术指标稳中有升,均衡生产率达到103.9%,今年以来高炉平均利用系数3.471t/m3·d,各类消耗也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1加强操作数据的原始积累,把高炉体检制度贯彻在高炉操作的始终1.1高炉体检制度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对高炉生产全过程的各类参数进行监控、采集、归纳、整理。
建立高炉操作的预警机制,增加高炉生产的可控性,保持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平衡,避免炉况大的波动,最终达到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的目的。
13#高炉近年来对高炉体检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贯彻,注重加强高炉各班对生产数据适时、据实的填报工作。
以《高炉技术操作规程》和《高炉操作指导书》为核心,结合高炉操作实际及时制定操作方针,提高对高炉的预警。
在日常操作中要求各班积极参与出铁全过程,勤看风口,加强对炉况趋势的判断,稳定炉温水平。
避免连续低炉温和长期亏料线对炉况的影响,今年以来13#高炉平均【Si】、【S】偏差分别为0.164%,0.0068%。
1.2加强对原燃料的检查与调整中小型高炉焦炭来源的品种比较多和杂,倒装烧结矿的质量也良莠不齐,特别是近期焦炭的品种大量增加,这就需要根据高炉体检制度和高炉原燃料检查制度的要求,每卸一批原燃料要及时到料台检查粒级、含粉、目测水分等加以综合判断、甄别,找出基本调整参考值,避免原燃料波动带来的影响。
1.3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技术建立高炉操作微信群,强化沟通与协调,随时指导高炉操作。
马钢2号高炉低燃料比生产实践曹海;王志堂;傅燕乐【摘要】马钢2号高炉自2003年投产以后,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确保精料入炉,加强炉体冷却设备管理,控制破损冷却设备不往炉内漏水,不断摸索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维持高炉合理煤气分布,促进高炉降低燃料比,2011年2号高炉在稳定顺行的基础上燃料比进一步下降至485 kg/t.Fe,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期刊名称】《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4)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高炉;燃料比;管理;实践【作者】曹海;王志堂;傅燕乐【作者单位】马钢第二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243000;马钢第二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243000;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42+.3马钢2号高炉有效容积2500 m3,高炉路喉直径8.3 m,炉腰直径12.75 m,炉缸直径11.1 m,炉腹角76.36°,设有30个风口,三个铁口,四座新日铁式外燃式热风炉。
炉底l-4层采用国产的满铺半石墨质碳砖,第5层为满铺进口微孔炭砖;第六层开始为进口陶瓷杯杯体陶瓷杯壁采用刚质大块砖,杯壁外侧为进口微孔炭砖。
马钢2号高炉于2003年10月13日顺利点火开炉,开炉后炉况稳定,各项指标稳步提升,10月18日高炉日产就达到6000 t以上,高炉逐渐进入强化冶炼阶段。
随着高炉的逐渐强化,对原燃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确保精料入炉;随着高炉的不断强化和一代炉役后期,破损冷却设备越来越多,通过加强炉体冷却设备管理,控制破损冷却设备不往炉内漏水;不断摸索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维持高炉合理煤气分布,促进高炉降低燃料比,2011年2号高炉在稳定顺行的基础上燃料比进一步下降至485 kg/t.Fe。
投产后,2号高炉焦比和燃料比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精料是高炉炼铁的基础,特别是当代高炉实现顺行、高产、低耗的关键因素。
马钢2号高炉大修改造及操作实践
杨光
【期刊名称】《现代冶金》
【年(卷),期】2001(029)001
【摘要】@@ 1前言rn马钢2号高炉于1998年10月停炉改造性大修,高炉本体装备自动化水平提高,取得冶炼逐步强化,产量提高,焦比降低的冶炼效果.1999年产铁25.4万t,2000年1~8月产铁18.65万t,利用系数2.548t/dm3,煤比
132.9kg/t.入炉毛焦比434kg/t,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全面优化.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杨光
【作者单位】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铁厂,马鞍山市,2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3
【相关文献】
1.马钢2号高炉降低燃料比操作实践 [J], 尤石;陶华;曹海
2.马钢4号3200 m3高炉开炉快速引煤气操作实践 [J], 付新;赵淑文;王志堂;聂长果
3.马钢4000 m3高炉降料线操作实践 [J], 张明;盛国良
4.马钢3#高炉操作炉型维护实践 [J], 高广静;胡杰;陈军;尹祖德
5.马钢4000m^3高炉优化操作管理降低燃料比的实践 [J], 郝团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与实践2#高炉项修综合技术开炉快速达产达效实践陈克祥(炼铁厂)摘 要:阐述炼铁厂2#高炉项修开炉综合应用全风口开炉、铁口专用导风管、带风投料和预热送风等4项先进技术,实现了开炉点火后19小时全风、22小时喷煤,24小时达产达效。
关键词:高炉 全风口开炉 铁口 导风管 带风投料Pra ct i c e of Ach i e vi n g Product i o n Targets w ithAdvanced Techn iques dur i n g Ite m Repa i r for#2BFC hen Kexi ang(Ir o n2m ak i ng P l an t)Abstrac t:Four adv anced technique s were adopted during ite m repair for#2BF,s uch as bl o w2in wit h o peni ng all tuy e res, s pec i a l duct for t aphol e,charging wit h bl a st and p rehea ting hot blast,which has realized full blast withi n19hours,coal i n2 j ecti on wit hin22h ours and achieved producti on t a rgets within24hours after blast furnace ig niti on.Keyword s:blast furnace;bl o w2in with o pening a ll tuyeres;taph ole;duct;charging with bl a st前言炼铁厂2#高炉(357m3)2002年9月大修改造投产,设一个铁口,14个风口,并罐无钟炉顶,料车供料。
马钢2号高炉炉况处理实践尤石;曹海;陶华;赵淑文【摘要】对马钢2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和处理进行了总结.2号高炉投产不久,也就是2018年2月中下旬炉况出现波动,从高炉上下部制度、焦炭的库存和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炉况波动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了炉况失常,实现炉况根本性的好转,产量大幅度提高,取得较好效果.【期刊名称】《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9)002【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高炉;炉况处理;焦炭;恢复【作者】尤石;曹海;陶华;赵淑文【作者单位】马钢股份公司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 243002;马钢股份公司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 243002;马钢股份公司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 243002;马钢股份公司炼铁总厂安徽马鞍山 2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43+.1马钢22 500 m3高炉2018年1月下旬受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临涣定制焦运输受阻,库存不断下降至预警状态,高炉逐步控氧至5 000 m3/h,负荷退至4.40,产能由6 300 t/d下滑至5 800 t/d。
2月初随着临涣定制焦库存的缓解,高炉开始逐步强化,氧量恢复至11 000m3/h,产能上升至6 000 t/d以上;中旬临涣定制焦炭质量下滑,灰分和硫频繁超标,随后炉况急剧下滑,高炉不易接受风量,风量萎缩至4 200 m3/min,负荷退守至4.20,维持氧量8 000 m3/h,高炉产能在5 500 t/d-5 700 t/d。
1 炉况波动原因自从2017年10月10日开炉以来,高炉操作制度不匹配,鼓风动能不足,炉况稳定性差,随后2018年1-2月受到临涣定制焦库存和质量的双重打击,高炉出现波动,具体原因如下:下部制度不合理。
自去年10月10日开炉以来,高炉一味追求产能,高富氧,氧量最高时达到13 000 m3/h,风量一直维持4 600 m3/min左右,鼓风动能偏低(见图1),导致炉缸中心死料柱肥大,致使炉缸中心透气性、透液性变差。
2 号高炉高效护炉生产实践发布时间:2022-06-22T00:58:19.86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月第4期作者:全建邱未名陈元洪李大明李宏玉[导读] 柳钢2号高炉在2021年9月计划检修时发现炉缸温度超高全建邱未名陈元洪李大明李宏玉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广西柳州摘要:柳钢2号高炉在2021年9月计划检修时发现炉缸温度超高,在铁口正下方2m处打孔安插热电偶时发现在距离炉壳450mm深度的位置温度高达736℃,经过专家及领导现场勘测分析后决定复风立即进行护炉生产,截止12月,该点温度成功从826℃降低至232℃,护炉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高炉炼铁;炉缸监测;护炉技术;操作制度1概述柳钢2号高炉始建于2011年,有效容积2650m3,炉缸直径11200mm,炉喉直径8300mm,设置有3个出铁口,30个风口,于2012年9月3日开炉投产,截止目前已经连续生产了超过9年时间,2021年9月12日进行为期4天的计划检修更换气密箱及热风阀水冷法兰,借此机会在炉缸3个铁口正下方安装热电偶以便监测炉缸侵蚀情况,在进行打孔时,1号铁口正下方标高7700mm打孔深度位置进入环碳100mm便发红,内部温度经过现场实际测量达到736℃,2号、3号铁铁口正下方标高7700mm打孔深度仅与环碳接触也出现发红,其内部温度也高达650℃和550℃,据此推测3个出铁口象脚区侵蚀都较为严重,决定复风后立即进行加钒钛球及调整制度护炉生产。
2炉缸侵蚀情况分析及对策制定2.1 2号高炉炉缸进入炉役后期炉缸寿命往往决定了高炉寿命,根据2021年8月柳钢6号高炉拆除后炉缸侵蚀程度,再结合2号高炉炉缸设计的特点,截至2021年12月,2号高炉炉龄已经达到9年3个月,截止2021年10月累计生产铁水达到2084.5万t,单位容积产铁量7869 t,从该数据来说,2号高炉已经进入炉役后期,而且2021年以来,砌筑炉缸所埋入的热电偶温度监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位于3个铁口象脚区位置;由于铁口区域冷却壁热电偶基本损坏,无法准确判断铁口区域温度情况,2021年9月检修开孔安装插入式热电偶时在开孔过程中发现3个铁口侧壁温度超高后更是证实了此前该区域侵蚀较为严重的猜想。
本钢2号高炉长期封炉快速恢复实践温贵仁(本钢炼铁厂)摘要:本钢2号高炉2005年4月18日至8月8日封炉112天,由于封炉料选择合理,开炉工作通过精心预备,在不到5天时刻里打开所有风口,高炉达到正常生产水平。
本文对有关情形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炉封炉复风操作1前言本钢2号高炉(380m3)第13炉役代于2002年4月投产,设一个铁口,两个渣口,14个风口,双钟式炉顶,料车供料。
2005年二季度,由于本钢生铁铁水过剩,炼钢系统饱和,因此本钢(集团)公司从大局动身,决定对2号高炉封炉一段时刻,待炼钢能力上来后再开炉生产。
2号高炉于2005年4月18日至8月8日封炉,共计112天,通过精心预备、科学组织、周密安排,本次封炉的停炉、开炉专门顺利,专门是开炉,8月8日13:35点火送风至8月13日打开所有风口,高炉差不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复原时刻不到5天。
2 封炉前的预备工作1)按照停炉料的要求,事先预备好所需各种原燃料、熔剂、水渣及堵风口所用的耐火砖、河沙、焦油等物品。
2)对高炉所属各种设备、计量外表等做完全检查、校正;炉体各冷却设备进行完全查漏,发觉问题及时处理;对炉皮钢甲漏处做好标记,待停炉处理。
3)停炉操作实施前加强炉况判定和调剂,保证高炉顺行稳固,消灭崩料和悬料,保持足够的炉温及适宜的炉渣碱度,风渣口工作正常,冷却系统无故障。
3 停炉操作过程为了确保休风停炉炉温水平、炉渣二元碱度由正常生产的[Si]=0.25—0.50%,R2=1.20—1.25达到停炉时的要求,即[Si]=1.0—1.4%,R2=1.05—1.10,休风前分两步轻焦炭负荷过渡,于4月17日19时负荷由3.85降至3.35,4月18日0时降至2.92,于2:12煤粉罐吹空停止喷吹,轻负荷同时增加酸性料(球团)比例。
在4月18日5:00开始装封炉料,总焦比为2.2t/t,封炉料组成见表1。
表 1 二号高炉封炉料停炉休风整个操作过程高炉炉况稳固顺行,下料平均顺畅,以风量、风压、顶压、风温、透气性与装料制度、批重等相适应以保顺行为操作原则,随着封炉料的入炉,中、后期风量逐步增加,风压降低,适当减风以保顺行。
第28卷第2期2018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AnhuiVocationalCollegeofMetallurgyandTechnology㊀㊀㊀㊀㊀㊀Vol.28.No.2Apr.2018马钢2号高炉大修开炉达产实践尤㊀石ꎬ曹㊀海ꎬ陶㊀岭(马钢股份公司第二炼铁总厂㊀安徽马鞍山㊀243000)摘㊀要:对马钢2号高炉大修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ꎮ通过制定合理的开炉方案ꎬ选取合适的送风参数ꎬ控制好第1次出铁时间点及开风口的速度ꎬ保持充足的炉缸温度ꎬ采用快速降硅㊁富氧喷煤等一系列先进操作技术ꎬ为顺利开炉创造了有利条件ꎬ从而实现了2号2500m3高炉6天达产ꎮ关键词:开炉方案ꎻ烘炉ꎻ送风参数ꎻ快速降硅ꎻ达产中图分类号:TF541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672-9994(2018)02-0023-03收稿日期:2018-03-28作者简介:尤㊀石(1977-)ꎬ男ꎬ马钢股份公司第二炼铁总厂ꎬ工程师ꎮ㊀㊀马钢2号高炉(2500m3)于2003年10月建成投产ꎬ经过十几年生产运行ꎬ部分炉壳㊁绝大部分冷却壁及通道损坏ꎬ炉缸铁口区域水温差偏高ꎬ制约了高炉安全稳定运行ꎬ设备㊁工艺的更新㊁升级改造势在必然1㊀开炉准备工作1.1㊀开炉方案准备㊀㊀结合本高炉的特点ꎬ吸取其他高炉开炉经验ꎬ总厂制定了详细的开炉方案ꎬ经过内部讨论修订ꎬ公司审核批准后实施ꎮ主要方案包括开炉配料计算及装料参数设定㊁开炉用各种原燃料及熔剂的质量要求㊁开炉料的准备及化学检验㊁炉前原材料的准备㊁高炉各系统设备的试车及验收㊁高炉烘炉㊁炉缸装枕木及料面测量㊁点火送风参数制定㊁出渣铁等ꎮ各项工作均严格规定了进度和负责人ꎬ确保责任到人ꎬ落实到位ꎮ1.2㊀高炉烘炉㊀㊀高炉烘炉的目的是低温区烘干热风支管㊁热风总管及送风围管的水分ꎬ逐步加热本体炉墙㊁去除水分ꎬ避免耐材急剧膨胀㊁变形ꎻ高温区烘干炉缸和炉底耐材的水分ꎬ固化不定形耐材[1]ꎮ2号高炉采用冷却壁闭水烘炉新技术ꎬ烘炉于2017年9月19日进行ꎬ用时242h(含气密性耐压试验)ꎬ烘炉前期根据高炉喷注料烘烤曲线升温保温ꎬ中期升至500ħ保温ꎬ最后降温凉炉ꎮ本次计划烘炉曲线与实际烘炉曲线对比见图1(以小时为单位)ꎮ1.3㊀耐压试验㊀㊀高炉及管道系统检漏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和设计能力是否满足高压生产的要求ꎮ9月28日对高炉区域及荒煤气管道系统进行了检漏耐压试验ꎬ由于漏点较多ꎬ处理时间较长ꎬ耐压试验29日完成ꎬ耐压压力位280kPaꎻ热风总管与围管耐压试验于10月1日完成ꎬ耐压压力400kPaꎮ1.4㊀开炉料填充㊀㊀(1)底焦:炉底焦炭装入量为70.34tꎬ焦层高度为1500mmꎬ采用溜槽倾角7ʎ-8ʎ布入ꎬ防止打到炉墙上或砸坏煤气导管ꎬ装入后由人工扒平ꎮ图1㊀烘炉曲线㊀㊀(2)枕木填充:采用炉缸风口中心线以下填充散装枕木法开炉ꎬ在4#㊁16#㊁23#风口分别铺设辊道ꎬ以便将枕木装入炉内ꎬ再由人工进入炉缸将枕木扒平ꎬ确保枕木填充率在0.50以上ꎮ本次枕木填充体积及填充率见表1ꎮ㊀㊀(3)开炉料:全炉焦比3.5t/tꎬ上部料负荷2.4(去辅料)ꎬ碱度1.05ꎬ炉料结构85%烧结矿+7%球团矿+8%澳洲块矿ꎬ维持一定量的萤石和锰矿ꎬ用石灰石和张庄矿调节渣系ꎮ为保证焦批厚度在炉喉处于0.45m-0.55mꎬ选取焦批14tꎬ全炉料共分为11段(各段炉料O/C设定见表2)ꎮ表1㊀枕木填充情况项㊀㊀目参㊀数枕木圆木总体积284.90m3中心包占有空间体积16.35m3风口保护枕木占有空间体积17.56m3炉缸散装1m枕木占有炉缸空间体积434.64m3枕木圆木填充总空间体积468.55m3填充率60.80%表2㊀开炉料料段分布段数1234567891011O/C(去辅料)底焦枕木000.050.10.450.951.451.842.26O/C(含辅料)底焦枕木000.050.10.40.81.21.51.82压缩率(%)16/1513.51211109765碱度///0.950.951.01.01.01.01.051.05㊀㊀(4)布料测试:2号高炉布料测试时间共5天(10月3日-10月7日)ꎮ测量得出矿石和焦炭的FCG曲线㊁极限角及料流的宽度等数据ꎬ并根据要求定期对炉内料面进行扫描ꎬ了解实际装料体积和料面形状ꎬ为高炉正常生产调节提供可靠依据ꎮ2㊀高炉开炉及达产2.1㊀开炉参数的选定㊀㊀(1)风口面积:风口配置为30个Ø120ˑ625mmꎬ点火时均匀堵5个风口(3#㊁9#㊁15#㊁21#㊁27#)ꎬ送风面积为0.2827m2ꎮ㊀㊀(2)鼓风参数:根据高炉实际炉容(约2700m3)ꎬ按初始送风比为0.50-0.60计算ꎬ确定点火风量为1600m3/minꎬ点火风温为750ħ[2]ꎮ㊀㊀(3)点火开炉料制:料线1.5mꎮ2.2㊀开炉送风操作㊀㊀(1)点火送风状况ꎮ10月10日15:58高炉送风点火ꎬ初始送风风量1600m3/minꎬ热风风压47kpaꎬ风温690ħꎬ16:32风口全亮ꎬ16:42料尺开始自动下降ꎮ17:30煤气取样成分和防爆试验都合格ꎬ开始引煤气ꎬ18:58引煤气结束ꎬ投用干法(1#-4#)4个筒体ꎮ22:183个铁口开始喷吹见渣ꎬ11日2:53出零次铁ꎬ8:18东场1#铁口出1次铁ꎬ[Si]0.71%ꎬ出铁量约400tꎬ17:00开始喷煤ꎬ17:35捅开第一个风口(27#风口)ꎮ13日15:38开始富氧4000m3/hꎮ14日全开风口ꎬ风量水平加至4500m3-4600m3/minꎬ基本达到目标风量水平ꎮ16日ꎬ产量突破5500tꎬ利用系数达到2.2t/m3 dꎮ㊀㊀(2)开风口速度和加风进程控制ꎮ11日17:35捅开第1个风口(27#风口)ꎬ18:17捅开第2个风口(15#风口)ꎬ风量加到4100m3/minꎬ实际风速维持在230m/s左右ꎬ炉况恢复进程可ꎮ12日5:00捅开3#风口ꎬ风量加至4400m3/minꎬ炉内表现不适应ꎬ边缘局部气流过盛ꎬ出现连续管道行程ꎬ风量退守至2500m3/minꎬ采取大角度压制边缘的料制ꎬ同时配合轻负荷过渡ꎮ13日炉况稳定性改善ꎬ风量恢复至4100m3/minꎮ14日6:30捅开21#风口ꎬ14:20捅开最后1个风口(9#风口)ꎬ入炉风量达到4500m3/minꎬ实现了全风作业ꎮ㊀㊀(3)快速降硅情况ꎮ快速降硅是高炉实现快速达产的一项关键措施ꎬ在降硅过程同时ꎬ还要关注渣铁流动性[3]ꎮ本次2#高炉开炉前精心准备ꎬ绘制了2#高炉点火后的风量㊁负荷恢复进程曲线(如图3)ꎮ本次降硅情况整体可控ꎬ未出现炉凉事故ꎮ开炉负荷料焦比为742kg/tꎬ炉料结构为:85%烧结矿+7%的自产球团矿+8%的进口澳矿ꎻ10日送风6批料后ꎬ矿批加至35tꎬ焦比减至694kg/tꎻ16批料后ꎬ矿批加至37tꎬ焦比减至680kg/tꎮ11日8:18出第1炉铁ꎬ[Si]0.71%ꎻ第1炉铁后ꎬ炉料结构调整为:81.95%烧结矿+10%的自产球团矿+8.05%的进口澳矿ꎬ矿批加至40t/chꎬ焦比降至612kg/tꎻ此后生铁[Si]呈上涨趋势ꎬ至第5炉[Si]达到最高(2.50%)ꎬ铁水温度1440ħꎬR21.01ꎬ11日22:00铁水温度上升至1486ħꎬ[Si]维持在1.80%左右ꎬ降低焦比至493kg/tꎬ核料碱度提高至1.12ꎮ12日连续管道行程ꎬ平均[Si]:1.21%ꎬ焦比提高至528kg/tꎬ13日[SI]:1.18%ꎬ焦比降至493kg/tꎻ14日[SI]降至0.92%ꎬ焦比降至383kg/tꎮ开炉后降硅趋势如图4ꎮ图3㊀风量、负荷恢复进程42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2期图4㊀马钢2#高炉开炉后降硅趋势㊀㊀(4)喷煤和富氧情况ꎮ11日12:30开始试喷煤ꎬ喷煤量3.9tꎬ17:00风量为3800m3/minꎬ开始正式喷煤8t/hꎬ13日15:37开始富氧4000m3/hꎬ之后高炉逐步强化冶炼ꎮ2.3㊀达产情况㊀㊀2号高炉于2017年10月10日15:38点火送风ꎬ次日8:18出第一炉铁ꎮ受到12日连续管道行程和15日两次设备故障大幅控风影响ꎬ延缓了高炉达产的速度ꎮ然而ꎬ高炉操作者克服全焦冶炼下气流难行控制的不利影响ꎬ提前调节焦比ꎬ根据焦比情况逐步恢复风温ꎬ炉况有序恢复ꎮ16日产量突破5500tꎬ系数达到2.2t/m3 dꎬ实现了6天达产ꎮ高炉开炉初期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3ꎮ表3㊀马钢2500m3高炉开炉初期主要经济指标日期产量t/d利用系数t/m3 d焦比kg/t煤比kg/t燃料比kg/t利用率%风温ħ11日13230.5291316.7451361.632.7088112日27851.114625.783708.633.5496613日40301.612487.681568.741.6998814日46391.856454.5106560.344.39104615日50362.014412.7107519.244.90106916日55072.203398.7100498.745.6010734㊀结语㊀㊀本次2号高炉成功实现了快速开炉达产ꎬ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ꎬ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㊀㊀(1)开炉准备工作充分到位ꎮ开炉前ꎬ对各工种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及实操培训ꎬ并组织进行了顶岗实习ꎬ为顺利开炉储备了技术力量ꎮ另外ꎬ通过对各系统设备的单试以及联试ꎬ不断优化改进ꎬ排除了设备潜在隐患ꎮ各类方案的精心编制修订ꎬ为后续的快速开炉达产提供了保障ꎬ使得操作上有法可依ꎬ有章可循ꎮ㊀㊀(2)采用冷却壁部分通道闭水烘炉技术ꎮ高炉烘炉的好坏决定着高炉开炉后能否顺利达产ꎬ同时也是高炉能否长寿的关键ꎮ为了提升烘炉效果ꎬ本次2号高炉采用闭死部分冷却通道烘炉技术ꎬ即全炉周向192个直冷却通道ꎬ均匀闭死160个通道ꎬ使得炉缸侧壁和炉体壁体温度能达到105ħ以上ꎬ极大地提高了烘炉壁体温度ꎬ明显提升了烘炉的质量与效果ꎮ㊀㊀(3)安全快速引煤气技术ꎮ本次开炉引煤气克服了采用干法除尘系统煤气温度低的不利因素ꎬ实现点火后3h内引煤气成功ꎬ所有干法筒体内布袋无破损或糊死ꎬ不仅减少煤气发散时间ꎬ也为后续加风创造了有利条件ꎮ㊀㊀(4)静态布料测试结果与实际生产料制之间存在差异ꎮ开炉初期料制不合理ꎬ中心气流不足ꎬ炉况稳定性差ꎬ对开炉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ꎮ借鉴我厂4号高炉开炉的经验ꎬ果断调整操作制度ꎬ采取大角度 正错 压制边缘ꎬ边缘气流处于稳定ꎬ炉况随之好转ꎮ参考文献[1]㊀蒋㊀裕.马钢4号3200m3高炉开炉实践[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ꎬ2016ꎬ26(增刊):75-79[2]㊀刘京瑞ꎬ李志明ꎬ高远.邯钢3200m3高炉开炉达产实践[J].炼铁ꎬ2010ꎬ29(2):11-14[3]㊀李志明ꎬ杨守慧ꎬ杨春生ꎬ等.邯钢7号高炉大修开炉快速达产及强化冶炼实践[J].炼铁ꎬ2009ꎬ28(3):28-31PracticeonTargetOutputAchievementinStartupOperationofNo.2BFinMasteelYOUShiꎬCAOHaiꎬTAOLing㊀㊀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theexperiencesontargetoutputachievementinNo.2BFstartup.Bymakingreasonablestartupplanꎬselecttheappropriateairsupplyparametersꎬcontrolthefirstirontimepointsandthespeedofopeningtuyereꎬmaintainadequatehearthtemperatureꎬusingrapiddropsiliconꎬoperationofoxygen-enrichedcoalinjectionandaseriesofadvancedtechnologyꎬhavecreatedfavorableconditionsforsuccessfulstartupꎬsoastorealizetheNo.2ꎬ2500m3after6daysreachestargetoutput.㊀㊀Keywords:startupplanꎻfurnacedryingꎻsupplyparametersꎻrapiddropsiliconꎻtargetoutput 52总第8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尤㊀石ꎬ曹㊀海ꎬ陶㊀岭:马钢2号高炉大修开炉达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