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停止发展之迷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6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单挑胜过群殴回顾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陆航部队“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作战经历,我们关心的并不是它的作战细节,而是它为适合反恐战争的转变进展到何种程度。
在战争开始前,许多美军陆航指挥官都认为“阿帕奇”是战无不胜的,甚至陆军的士兵也认为只要有“阿帕奇”在自己的头顶为其提供随时随地的火力支援,生还的可能性将成倍地增加。
但发生在2003年3月23~24日巴格达西南卡尔巴拉市的战斗彻底改变了美军对“阿帕奇”的看法。
第一次卡尔巴拉战役3月25日早晨的CNN电视台上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一架不成形的“长弓阿帕奇”坠毁在卡尔巴拉市的街头,机上空无一人(看情形是被俘了),随后而来的是一大堆不知名的美国记者建议开展大规模的攻击与屠杀的新闻报道。
还有舆论说,马奇诺防线被击溃了,美国陆军的先进武器首次显得软弱无力。
关于这一事件,还有一些有趣的传闻:有证据说,“阿帕奇”是落入了专门为它而设的陷阱里。
这个伊拉克人捕猎“阿帕奇”的计划就是用无控火箭炮、重型机枪等单兵武器组成“钢壁”,以杂乱但猛烈的火力打击“阿帕奇”的旋翼。
要做到这一点,只需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伊拉克民兵就可以了。
面对如此有针对性的打击,“阿帕奇”撤退了,33架直升机在起飞后不到45分钟的时间里仓皇飞回基地进行维修。
23~24日的“阿帕奇”战术显然以失败告终。
它们仅在战场上呆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为进攻中的地面部队提供足够长时间的火力支援。
在战后的总结中,许多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摆在了桌面上,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后勤保障和日常训练上。
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油料的供给严重不足,仅可以供33架“阿帕奇”起飞迎战。
而一向以后勤保障充分著称的美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问题出在其它直升机(“黑鹰”、“支奴干”)在前线补给站为“阿帕奇”加油前将所储存的油料“一抢而光”。
前线简易机场的选址也存在问题,机场的所在地完全处于伊拉克军队直接监控的范围内,伊拉克士兵只需用手机打个电话,美军“阿帕奇”的出击时间与兵力部署就完全掌握在了伊军指挥官手中。
RAH-66科曼奇直升机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1982年,美国陆军提出LHX(实验轻型直升机计划),原计划需要5000架LHX来取代UH—1、AH—1、OH—58和OH—6直升机,1990年计划购买量减少到1292架。
1988年6月,美国陆军发出LHX的招标,与波音、西科斯基公司组成的第一竞争小组和贝尔、麦道公司组成的超级小组签订了23个月的论证与验证合同。
1991年4月8日,美国陆军宣布波音、西科斯基公司小组获胜,LHX随之进入原型机研制阶段。
1990年初,美国陆军把LHX代码中表示试验性的字母X去掉成为LH,1991年4月,正式编号为RAH—66。
其中R表示侦察,A表示攻击,H表示直升机,并用北美印第安人的名字命名为“科曼奇”(Comanche)。
预计RAH-66于1995年8月首次飞行,2001年交付使用,它将成为美国陆军的主力机种,执行武装侦察、反坦克和空战等任务。
RAH-66是美国波音直升机公司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联合研制的双座侦察/攻击和空战直升机,但是改计划已在2004年取消。
概况1981年,美国陆军提出“轻型直升机实验”(LHX)计划,要求研制一种轻型攻击/侦察/空战直升机。
1988年6月21日,LHX计划发出招标,翌年10月31日,波音/西科斯基第一小组和贝尔/麦道超级小组分别与美国陆军签订为期23个月的演示/验证合同。
1988年10月确定使用LHTEC-T800发动机,并对其提出技术要求。
1990年,LHX计划改为LH计划。
1991年4月5日,波音/西科斯基小组的方案获胜,同时美国陆军正式命名该机为RAH-66“科曼奇”,飞机进入演示/验证阶段。
原计划制造4架YRAH-66原型机以及静力试验机体和推进系统试验台,1992年减至3架,1994年又减少到2架。
1993年12月,原型机完成关键设计评审。
1995年5月25日,首架原型机出厂,1996年1月4日首飞,在空中停留了36分钟。
至高无上的美国军队技术颓势渐显
王世伟
. All Rights Reserved.
. All Rights Reserved.
B-70“女武神”战略轰炸机
于在洲际弹道导弹显示出把核武器送到苏联本土的巨大潜力之际、还要花费重金研发另一款重型轰炸机的想法不是那么着迷。
苏联在层的期待被证明过于乐观,解决方
案大大增加了“复仇者”攻击机的
自重。
费用也大幅飙升,飞机却没有
上天。
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复
年代中期,美国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研制计划终于被下令停止。
1969年
1月,在完成了最后一次试验飞行
之后,XB-70被送进俄亥俄州的帕
. All Rights Reserved.
A-12“复仇者”攻击机
美军“至高无上”的
技术优势为何下滑
有美国媒体称,美国国会通常被认为讨厌裁减或取消武器系统,器作为代价的。
为旧武器买单不是
静态的或是一次性的付账,这个账
单随着武器的老化和保养费用的
增加只会日益增大。
这种限制对创
快,而且在政治上也较容易。
这种
策略将进一步削减、延缓或取消
更新的武器项目,以为旧武器变得
更旧买单。
. All Rights Reserved.。
美国武器研制的失落之星作者:山水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0年第11期美国凭借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以及超强的军事科研能力,在武器研制领域,给人的印象是“想什么有什么,要什么是什么”。
其实美国武器研制之路并非毫无坎坷,在陈列馆里也遗留了不少失落之星。
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科曼奇”是世界上第一种隐身武装直升机,兼具侦察和对地攻击能力,同时还有很强的空战能力。
该机于1983年开始研制。
计划替换美军已装备的多种直升机,然而就在其风风火火准备装备部队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在2004年2月被终止了项目。
“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个研制计划宣告破产了。
”该机计划投资380亿美元(实际已花费约80亿美元),到项目被终止时已耗时21年,但这种技术非常先进,也被众人看好的装备却“下马”了。
佩服!佩服美国人的实力和魄力!更佩服美国人经过科学论证后的理智!该机实际是“冷战”的遗物,许多技战术性能已不适应当前的战略需求。
其为适应先进技术要求而多次改变的计划不仅耗时费力,结果却不一定能达到要求。
还有资金占用太多,而无暇他影响其他项目的发展。
诸多原因,使它只能是“旁观风云起”了。
不过,它取得的技术成就还是会恩泽他“机”的。
“十字军战士”自行榴弹炮“十字军战士”是为取代M109A6“帕拉丁”而研制的当今世界上最有创新精神、性能最好的自行榴弹炮,也是第一种完全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火炮系统。
该炮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而性能优异,如火炮操作的自动化使其乘员只有3名,而且都在一个防护很好的隔舱里:自动化弹药处理系统和先进的火控系统使其最大射速为10-12发/分钟,具有4-8发的同时弹着能力,而且火炮的反应时间很快……它于2002年5月被取消并非其技术不先进,而是由于它这种“冷战”思维的产物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环境,尤其是它55吨的“体重”使美军在目前快速反应作战中很感吃力。
M247“约克中士”自行高射炮“约克中士”是1974年提出研制的一种自行高炮,口径40毫米,主要与其他防空武器混编,防御低空快速目标。
文章编号:167321220(2009)032131204世界军用直升机发展趋势徐 新,曹喜金(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景德镇,333001)摘 要 本文概述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现状,从新军事变革、现代化升级、无人化和新概念旋翼机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趋势,探讨、分析了国外军用直升机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智能/复合材料、先进航空电子等技术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直升机;军事装备;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 V275.1 文献标识码: A1 前言当今世界各国拥有的各类军用直升机数量保持在18000架左右,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军用直升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其拥有量约占总量的一半。
俄罗斯大约有3560架左右;英国有650余架;法国大约有800架左右;德国有约740架;意大利大约为560架;日本大约850架军用直升机。
在世界各国中,每万名军人拥有军用直升机数量居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3919)、英国(3619)、德国(3114)、日本(3018)和俄罗斯(1719)。
与我国比邻的日本和韩国,每万名军人拥有的军用直升机数量则分别是我国的20倍和5倍(2006年统计数据)。
为满足新军事变革和军队转型的需要,以及适应现代战争战场环境,在未来网络信息化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及其技术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2 装备发展趋势2.1 新军事变革推动军用直升机装备标准化综观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的新军事变革,其核心就是:利用现代化高技术军事装备,打造机动灵活、快速反应、具备网络信息化作战能力的部队。
具体特征就是部队建制模块化,军事装备标准化。
反映在军用直升机装备方面,就是军用直升机装备的标准化。
例如,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美国陆军航空兵正在实施重大转型,对建制进行全面调整,设立模块化的、多功能的航空旅。
航空旅内建立连级规模的模块化建制单位,每个采用标准编制的连的规模一定,装备的军用直升机采用标准配置。
FCS的技术重组?——对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计划的解读作者:飞过山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8年第23期FCS的技术重组?——对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计划的初步解读飞过山业内很早就有“未来战斗系统”(FCS)项目是“重组”而非“下马”的说法。
近日,这个“传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
据外媒报道,美国陆军计划2019~2023财年投入21亿美元用于“下一代战车”(NGCV)的研制,研发内容涉及下一代战车、下一代战斗车辆设计、先进威胁的车辆防护、先进发电和配电、用于后勤和作战行动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和自动化研究、先进定向能和直射火力武器系统……那么NGCV究竟意味着什么?战略思维的变迁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一度沉迷于技术制胜的论调中不能自拔。
一口气提出了“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理想单兵武器系统、“未来战斗系统”等超前的先进武器系统概念,试图作为先驱引领地面战争的革命。
只可惜十年反恐占据了美国陆军的主要精力,装备研发与采购都由此主导,使得今日美国陆军处于很尴尬的地位。
这一方面表现为美国陆军的地面装备体系与海湾战争时期相比没有太进步,而中俄地面装备体系的整体质量却在不断上升,双方的差距被逐渐拉平甚至是反超。
另一方面表现为与美国国防部总的研发开支增幅(24%)超过武器装备采购开支增幅(15%)的大潮流相反,从2004~2014的10年间,美国陆军的研发开支增幅只有8.5%,而武器装备采购开支增幅则高达18.4%。
这说明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陆军的思路整体上只是“立足于当下”,这种思维似乎也可以解释FCS计划下马的原因。
不过,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最新的美国战略思想中,美国必须应对中俄在欧亚两方面的威胁。
在亚太,海军和空军依然是主导力量;在欧洲,陆军和空军才是主导力量。
美国陆军终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这直接表现为创纪录的2019财年美国国防预算很抓人们的眼球。
解放军专家谈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花钱买不来温清澄:我军著名直升机专家,曾先后解决了直升机高原使用问题,主持了5种新型直升机的立项论证,并参与了研制全过程。
还作为中方技术负责人参与了4种种国外直升机的引进,为我国、我军直升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您从事了多年的军用直升机型号发展和选型论证研究工作,根据您的经验,在军用直升机的选型和发展方面最应该考虑和把握哪些关键因素?温清澄:我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7大关键因素。
首先,军方提出的军用直升机的作战使用需求要真正体现科学合理的需求牵引。
具体应该把握住5个关键点:把握需求的方向性,确保提出的需求真正符合未来作战的使用要求;把握需求的确切性,即一定要提出准确的定性、定量具体需求;把握需求的时效性,使型号在研制之初提出的需求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过时不落后,把握需求的可行性,确保需求与所用技术,经费和研制的周期切实可行;把握需求的可组织性,即可通过合。
适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有效地进行研制和生产,以最终实王见需求。
第二,要高度重视、舍得投入,扎扎实实地搞好发展和选型论证工作。
国内目前有时对论证工作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搞论证就是简单地照搬国外的资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论证工作固然要参考国外的经验,但也一定要符合我们自己的国情和军情。
论证往往涉及到大的决策,论证不好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
科学合理的需求从客观存在到被人认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军用直升机执行任务所处的战场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使用上的实际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将这些需求体现在对具体直升机型号的研制要求上,就需要进行多方面充分论证。
论证的各个方面,包括立项要求.使用要求,战术技术指标、研制目标的制订都要大大加强。
因此选择参与论证的人员必须要有真正的论证能力。
此外,在论证中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广开言路,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甚至少数人的意见最后还要对论证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评估或必要的验证。
第三,通过充分的论证,一定要把握好研制目标和使用要求的提出。
世界军用直升机装备及技术发展趋势魏彦廷导语和信息化是世界军用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升机更快、个方面总结、归纳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趋势,探讨、分析国外军用直升机技术的未来发展。
. All Rights Reserved.无人直升机的研制受到各军事强国重视无人直升机具有作战零伤亡优势,能够有效保障作战人员的生命,降低战争成本,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无人直升机将成为一种理想的空中信息网络节点,因此,它已引起世界各国各兵种的高度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无人直升机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除研制无人直升机的国家数量大幅增加外,在研和在役的无人直升机型号也大幅攀升。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的各类无人旋翼飞行器型号已超过100种。
例如,美国陆军正在研制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试验。
美军打算将这种无人直升机作为主战装备发展使用。
此外,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有的空气动力特点限制,飞行速度一直难以突破360千米/小时,这不仅极大限制了其应用,也不利于其在现代威胁严重的环境中生存。
因此,在发展新一代军用直升机装备的过程中,国外一直在努力探索新构型、新概念旋翼飞行器,其中最重要的有复合式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两大类。
复合式直升机是新构型直升机中最简单的,只需在常规直升机上加装固定的升力机翼和辅助推进装置即可。
这种复合式直升机的速度可提高到44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达6000米,而且航程也有所增大,典型机种是美国研制的X-2直升机。
2014年12月,美国以X-2直升机为基础研发的S-97“入侵者”高速直升机进行了首飞。
该机采用了共轴式双旋翼加推进螺旋桨的布局,不挂弹最大速度可达UH-60“黑鹰”直升机. All Rights Reserved.NH90直升机翼)-推力(推进螺旋桨)复合式直升机的技术验证;皮亚塞基公司在开展H-60升力(旋翼-机翼)-推力(涵道螺旋桨)复合式直升机的研究;波音公司则一直在进行一种“鸭”式旋翼/机翼概念验证机X-50A“蜻蜒”的研究;美国NA SA和西科斯基公司正在开展可变直径旋翼研究,以便将这种旋翼应用于倾转旋翼机,使其飞行速度可达800千米/小时。
伪装与隐身技术
(教案)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授课人:恽安平
教学时间: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教案提要
教学题目:伪装与隐身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进一步提
高军事高技术对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学
好科技知识献身国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
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方法:战(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引导、问题思考
《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设计。
揭秘美“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停止发展之迷●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航空技术所张广林RAH-66“科曼奇”(Comanche)武装直升机[点击查看大图]前言:武装直升机是装备有武器系统,用于对地攻击、火力支援和护航等任务的专用直升机,又称攻击直升机。
由于武装直升机不受任何地形限制,机动灵活,能低空低速飞行,并且能携带机枪、机炮、火箭、导弹等多种作战武器,已成为陆军航空兵的主力作战武器,并且在现代诸兵种协同作战中,成为一种具有高度机动能力和强大杀伤能力的作战武器,可有效地对各种地面目标和超低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RAH-66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特征RAH-66"科曼奇"(Comanche)是美国波音直升机公司/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双座侦察/攻击、空战直升机,是为美国陆军适应21世纪的战场环境而设计的一种现代隐身直升机。
1982年美国陆军提出LHX(实验轻型直升机)计划,原计划需要5000架LHX取代UH-1、AH-1、OH-58和OH-6这4种直升机。
RAH-66项目总经费为380亿美元,其中包括19.6亿美元的论证/验证费用和9亿美元全尺寸研制费用。
其具体发展历程见表1。
RAH-66"科曼奇"主要的技术特点有:一是隐身性能好:其正面雷达截面积大约是AH-64D"长弓阿帕奇"的1/630,OH-58D的1/250,主要是通过采用隐身外形、复合材料、隐身涂料、雷达干扰设备、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拼装接缝处的紧公差设计等得以实现。
二是广泛使用复合材料:RAH-66是世界上使用复合材料最多的直升机,所使用的复合材料占整个直升机结构重量的51%。
在机体结构中使用复合材料的有蒙皮、舱门、桁条、隔框、中央龙骨盒形梁结构、旋翼塔整流罩、涵道尾桨护罩、垂尾和平尾。
在旋翼系统中使用复合材料的有挠性梁、桨叶、扭力管、扭力臂、套管轴和旋翼整流罩。
传动系统使用的复合材料有传动轴和主减速器箱。
三是采用综合后勤保障技术:RAH-66有良好的维护性,其后勤支援人力只需美国陆军现役轻型直升机的60%。
RAH-66设计采用故障判断、简易工具包、高度模块化结构以及提高维修可实现性等技术措施来提高维护性能。
四是采用数字式驾驶舱:RAH-66使用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在战场上执行多种作战任务,并能通过战术因特网向其它的陆军资源和多兵种联合资源提供及时而准确的战术信息。
其电子设备与美国空军的F-22有许多相同之处,座舱内有两个15.2厘米×20.3厘米平面屏幕液晶显示器,一个黑白前视红外电视,一个是彩色的用于显示地形移动、战术位置和夜间作战,另外还有两个8.9厘米×18.5厘米的黑白液晶显示器用于燃油、武器和通信信息显示。
三条余度数据总线。
还有夜视导航系统和头盔显示器,第二代前视红外瞄准装置和数字地图显示器等。
RAH-66“科曼奇”的发展历程RAH-66"科曼奇"项目取消的主要原因2004年2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取消始于1983年、已经耗资69亿美元、拟投资380亿美元的RAH-66武装侦察直升机研制项目。
原来为各国所看好的RAH-66研制项目取消,在世界,特别是国防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甚至使一些军事专家和武器专家都感到困惑。
但经过仔细分析,就能发现该项目取消有较充分的理由。
美国战略调整需要:目前美军的战略重心从冷战时期的大规模作战转移到打赢恐怖分子的"不对称战争"上,RAH-66的研制始于1983年,当时仍是美苏对峙的冷战时期,欧洲大陆是美苏可能发生战争的热点地区。
RAH-66所有的作战要求都是针对欧洲环境下的战争而设计的。
而在当前反恐战争为急务的情况下花巨资研制这种先进武器已没有太大的意义。
战术改变需要:目前战场上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严重威胁到RAH-66的生存空间,而且先进的无人机基本能完成RAH-66担负的作战侦察任务。
现在无人机研制成本低廉,又不存在驾驶员伤亡问题。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是迫使RAH-66下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复杂,进度拖延:RAH-66全面采用隐身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是直升机家族中第一种隐身直升机,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数字化、隐身、及部分智能化的直升机。
为了使其适应21世纪的作战环境,对设计进行了6次大调整,其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因此造成进度一再拖延,难以满足当前急需。
耗资巨大,影响其他计划实施:最初美国国防部估计RAH-66的单价是1200万美元,计划共装备1200架。
但美军在花费了20年时间后,RAH-66还是无法全速生产,而且单机成本却已经涨到了5900万美元。
耗资巨大并已影响其他直升机改进和采购计划的实施是RAH-66下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美陆军参谋长2004年年底声称:取消"科曼奇"项目乃明智之举,并已为陆军带来了许多回报,这种直升机是为冷战时期设计的,在生存力方面满足不了现代战争的要求,陆军为了保护直升机可能不得不在夜间使用它。
他还列举了美陆军利用"科曼奇"项目剩下的钱为改善陆军装备所做的一系列工作。
第一,为整个陆军航空兵机队加速直升机生存力进行装备改造;第二,陆军将改进400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第三,更换600架OH-58D侦察攻击直升机;国民警卫队也将更换它们的UH-1Y;陆军的UH-60A和CH-47D将采用通用驾驶舱;3亿美元将用到无人机上。
☆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技术特征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真正形成战斗力要到2025年后:RAH-66项目取消后,各国对未来武装直升机型号的发展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美国主要采用比较经济实用的武装直升机来解决当前的急需,并且尽可能使武装直升机和其它军用直升机有较大的相通性,以减少研制和使用成本。
其它国家主要也是在现有武装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型或采购国外机型。
各国对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研制越来越慎重。
目前美国陆军采用的策略是升级"阿帕奇",在2014年前AH-64D"阿帕奇"的装备量为714架左右,同时2013年前采购368架贝尔直升机公司在OH-58D基础上发展新的"武装侦察直升机(ARH)"作为必要的补充,美国在30年内都可使其武装直升机保持强大的攻击力和一定的装备量,完全能满足陆军的需要,因此没必要,目前也没计划重新研制下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的米-28和卡-50还远未发挥其潜力,未来十年内也不可能研制下一代武装直升机。
欧洲"虎"式直升机刚装备部队不久,更不可能十年内研制下一代武装直升机。
因此,具有研制先进专用武装直升机技术能力的美国、俄罗斯、欧洲起动研制下一代机的工作应是2015年以后的事。
全复合材料是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特征之一:直升机特别适合使用复合材料。
通过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直升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结构重量、维修工作量和使用成本。
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使用由来已久。
20世纪50年代,复合材料就已成为直升机整流罩、管道和其它次要结构的标准材料。
20世纪80年代,复合材料在直升机大部分结构上的应用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贝尔直升机公司全复合材料机身的D-292、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全复合材料机身的S-75、波音-360全复合材料机体及MBB公司的BK-117全复合材料机体试验研究直升机相继试飞。
20世纪90年代,复合材料的应用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NH-90战术运输直升机复合材料用量达95%,仅动力舱平台、隔板仍采用金属件,其余部分全部采用复合材料制造。
"虎"直升机机体的复合材料占结构重量的80%以上,RAH-66上的复合材料则占总材料重量的51%。
因此,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直升机上应用的不断深化,下一代武装直升机将有可能成为全复合材料直升机。
智能旋翼是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特征之二:作为直升机主要升力面和操纵面的旋翼系统是直升机特有和最主要的系统,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直升机技术发展的重点。
但传统的通过研究先进翼型、桨尖形状和平面形状来提高旋翼系统升阻比和旋翼效率已几乎到了极限,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
因此,目前国外已致力于智能旋翼的研究工作,期望通过采用智能旋翼使直升机的性能产生质的飞跃。
目前,国外在智能旋翼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桨叶主动襟翼/后缘挥舞控制、桨叶主动扭转、智能桨尖控制等方面。
最新研究包括: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桨叶后缘襟翼,自适应改变桨叶的弯度和扭转;在直升机翼梁中引入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使桨叶根部至桨尖的扭矩明显下降,从而改善悬停效率,提高前飞速度;在旋翼上铺设智能材料纤维,通电加载时使旋翼产生主动扭转;在旋翼上装上控制旋翼后缘的小舵面及舵面补偿片的智能驱动器,驱动器在电加载时可改变舵面位置并减小振动等。
2004年,由波音牵头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在一个经改进的5片桨叶、无轴承MD直升机旋翼上安装由智能材料驱动的主动后缘舵面补偿片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智能材料驱动旋翼系统可使振动降低80%,性能大幅度提高。
2005年9月8日,欧洲直升机公司的一架BK117试验直升机开始了"电襟翼控制系统"的正式首飞。
电襟翼控制系统采用了三个襟翼组件,分别装在每片旋翼桨叶的后缘,压电陶瓷致动器自动改变电压,不需要飞行员的干预,每秒可驱动旋翼襟翼15~40次。
该系统可降低全机噪声6分贝。
欧洲直升机公司作为无轴承旋翼系统的技术领先者,目前正在将另一种改进的襟翼综合到最新一代无轴承旋翼中。
该技术试验成功后可用于所有直升机。
英国在"山猫"直升机的旋翼上安装后缘小翼,试验时使得悬停状态下的单片桨叶升力提高了20%,前飞状态下动态失速的速度限制提高了近40千米/小时。
因此,再经过十多年的深入研究,智能旋翼有可能达到工程应用的水平,很可能在下一代武装直升机上得到应用。
☆智能化驾驶舱是下一代武装直升机的特征之三:当前,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武器装备体系质量和效能的重要标志。
特别是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从总线系统向功能更多、速度更快、集成度更高、部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驾驶舱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
早在1996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就提出了一项适应未来战场的先进座舱和武器系统的研究计划--"超级座舱"研究计划来支持未来数字化战场上的各种任务,对座舱的设计已达到人-机水平的综合。
"超级座舱"在"玻璃座舱"的设计中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包括采用于智能决策辅助的人工智能技术。